標籤:

吳三桂造反條件比朱棣更好,為什麼反而失敗了?

最近在讀明清史,突然想到這個問題,發現兩人的客觀條件有很多相似的:

1、同樣是天下初定,皇帝年輕即位。

2、同樣是因為削藩而造反。

3、二人都是行伍出身,都算的上當時首屈一指的統帥,甚至當世無可匹敵,手下兵馬更是常年征戰。

再比較下,其實吳三桂甚至是有很多優勢的,比如:同樣是藩王,但吳三桂可說獨立於朝廷之外的政權,積蓄已久,和其他二蕃同時發難,剛起義就佔領了半壁江山,兵馬糧草供應源源不斷;朱棣造反只是孤家寡人一個,即便有所準備,在皇帝的監視下也難有大的動作,勉強有一個盟友算是寧王,也是半路被抓來當壯丁的,手下人馬更是打一個就少一個。

吳打的是反清旗號,復不復明另說,很多漢人即便心裡鄙視吳三桂為人兩不相幫,起碼也不會誓死為清廷效命,這已經減少了吳三桂很大的壓力;而朱棣就慘的多,費盡心思才找到一個靖難清君側的借口,即便如此也還是得奉建文為正統,所到之處全是喊打喊殺的聲音,沿途必須一城一城的硬打,鮮遇不戰而降的。

思來想去,朱棣能想到的唯一優勢大概就是地理條件,他是自北向南出兵,天生佔了便宜,但是即便是這樣,總體算來還是吳三桂的條件更優,為何反而失敗了呢?難道說真的是朱棣比朱允炆牛叉太多?吳三桂不如麻子?為什麼最後吳三桂不擴大戰果直奔北京,這也是我想不通的問題。


我來補充一點,吳三桂和朱棣最大的不同在於,朱棣很早就有異心,收養浪人、術士,組建小團體,收買各色人等到處散布流言,策劃反革命陰謀。

《明史·張信傳》: 信憂懼不知所為(抓捕朱棣)。母怪問之,信以告。母大驚曰:「不可。汝父每言王氣在燕。汝無妄舉,滅家族。」 於是就向朱棣舉報了建文帝的計劃。很可能當時北平城中早已是流言四起,兩位老人家很可能受此蠱惑。

而吳三桂呢,早就死心塌地為大清效力了,造反時已經60多歲了,本來是養老等死的時候。康熙喊著」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的口號,三藩並撤,活活把吳三桂逼反。因為一旦撤藩,吳三桂手下數萬大軍,本來拿著朝廷的鐵工資,旱澇保收,撤藩之後,多半只能做浪人了,只好反TM了,吳三桂不反,部下也要造反。

吳三桂、耿精忠、尚之信三個傢伙都是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之徒。當漢奸當進了《欽定貳臣傳》,扯起反旗,又首鼠兩端,妄想議和。兩頭不是人。

康熙也和建文帝完全不同。建文帝特地下令不得傷著朱棣,以免自己名聲不好,翻遍歷史,找不到更加腦殘的了。康熙一開始幼稚衝動,三藩並撤,事情搞大了,但是立刻冷靜下來,殺了吳三桂在京的兒孫,先勾引耿、尚,全力打擊吳三桂。耿、尚兩個豬隊友胡蘿蔔加大棒很快就被勾了過去,事後還是免不了被清算。吳三桂大軍逗留湖南,既不渡江北上,也不沿江東下取江南財賦之地。

吳三桂條件再好,可是目光短淺,野望值太低,又攤上兩個豬隊友,對手也不是建文帝這種腐儒教出來的皇帝,焉得不敗?!


朱棣是打了兩三年,也是疲於應付,最後放棄後路直奔南京一戰而功成;

吳起兵後響應者眾多,應該是其看到形勢大好後制定了錯誤的戰略——圈地佔地盤,應該是想行高築牆、廣積糧之策,不過沒成想少年康熙也不容輕視,隊友也不靠譜,過於樂觀的估計了全國的形勢,而後,反清勢力土崩瓦解,吳只好改變戰略,稱帝,而後發兵,但是先手已失,不過就算如此依然獲得數次大勝,但就在形勢大好的時候,吳死了……然後滿清就開始翻盤了~~~

就像打後期,開場雙殺出了基礎裝,想安心farm打會錢,結果隊友被殺跪,只好提前團,好不容易靠著良好的操作又拿了倆人頭,眼看著要神裝了突然掉線了……


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吳三桂死的有點早。

直到吳三桂臨死前,周軍的形勢都談不上差:據湖湘,擊兩廣,敗清師,形成戰略僵持。

如果吳不死,繼續以衡陽為中心進行武裝抵抗,並不斷滲透兩廣,消耗清軍的有生力量,北上中原雖不能保證,但割據一隅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吳在戰事最緊要的關頭死掉了,戰爭結局也就難以避免了。

試想,如果朱棣在建文帝二年圍攻濟南不下後,怒急病逝,靖難之役的結局會如何?


一個是給滿洲韃子帶路的漢奸,手上還沾著永曆帝的鮮血——這一點足以證明他的「反清復明」就是個笑話,一個是開國皇帝的親兒子,素有勇武英斷之名,我實在不覺得政治和輿論上吳三桂比朱棣有什麼優勢

「剛起義就佔領了半壁江山」的說法也只是按地圖面積而言,西南在當時的生產力比起江南、北方差遠了,吳三桂造反以前每年可是要由朝廷撥付大筆軍餉的。

更重要的是,吳三桂的對手是誰?不僅康熙是歷史上少見的英主,整個清朝統治階層在面臨失敗則可能死無葬身之地的後果下自然會團結一致。朱棣的對手是誰?一個有溫厚寬仁之名的孩子,最信任的是幾個有氣節但是缺乏才幹、謀略的大臣。估計其他不少大臣想的都是:反正都是老朱家做皇帝,誰在上面都是一樣磕頭。


本朝條件更差,為什麼反而成功了?

戰爭的勝負,或者說諸事的成敗,最關鍵的永遠是組織本身。

古代說政通人和,現代叫做先進的組織經驗、先進的制度

有答主說吳三桂沒有北上,給了康熙反應的時間,然鵝,吳三桂會不知道這個嗎?

他是不敢北上,一旦北上了,後方必然生亂。一是因為地處西南,缺乏文官儲備。武人舉義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短時間能勝,然不可持久,久則生變。文官就是組織效率的保證,就是擴大組織基本面的決定性力量,歷來農民軍起義破城第一個要找的就是讀書人。

二是得不到士紳的支持。數十年的明清拉鋸戰爭下來,有良知的、有愛國主義情結的士紳早就被屠戮一空,剩下的都是些明哲保身的軟骨頭,更別提當初就是吳三桂這等漢姦殺人殺得最歡,這些人不會也不敢為老漢奸吳三桂效力。

常常有人在玩了一把P社遊戲後遐想自己穿越到古代,如何改變歷史。。。

真相是,沒有組織能力的個人(如我)在歷史大潮下只能瑟瑟發抖,苟全性命。

相關答案:

為什麼明軍面對日軍尚可一戰,20年後面對八旗軍卻不堪一擊? - 知乎


說吳三桂

1,他為了向皇太極表忠心,殺了明朝皇帝,起兵時又說反清復明,這叫名不正言不順。

2,他佔了半壁江山後,不過江,不直取北京,讓人費解,我猜估計年紀大了,想跟蔣介石一樣隔江而治。

3,後來他又自己稱帝,讓天下人明白他根本不是反清,而是自己想當皇帝,傷了天下人的心。

4,就像打dota,大後期一直刷,隊友4打5,佔據上風,35分鐘大後期出山,結果TM掉線了,對面一直拖,拖到60分鐘翻盤。

吳想贏,必須學習項梁擁立楚懷王,使天下歸心,然後再學習李自成一往向前不給康熙喘息的機會,吳能征善戰,康熙打不過的。


往細了說太大太寬了,簡單點說就是古往今來奪天下,妄圖據一隅敵全國者皆不能成事,「高築牆 廣積糧 緩稱王」這套只適合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時候,即便是成功的造反派朱棣也不是靠從北京向周圍不斷擴張得勝的,靠的是偷高地。

在對抗一個完整的中國(除那一隅)的時候,用這套的人你能找到勝利的嗎?楊應龍?最後被明朝幾十萬大軍碾死。鄭氏台灣?被滿清碾死。吳三桂?被滿清耗死。

甚至就連對抗大半個中國的時候,用這套的人你也找不到幾個勝利者,諸葛武侯何等英才,最後蜀漢不也是一樣走向了末路,再說個近的,我天朝工農紅軍,在江西穩紮穩打,結果呢?太祖軍事水平如何?打退四次圍剿之後就斷言這樣下去不行,後來五次反圍剿果然戰敗,最後跑到kmt勢力薄弱的西北,還搭上日本入侵才成事。

那麼在對方平穩無常的時候成功逆襲的例子又如何呢?朱棣,稱著南京空虛偷老家,靖難功成,金滅北宋,趁著東京空虛勤王部隊合圍之前直接端老家,於是就有了靖康之恥,再說個偏題的,鴉片戰爭,英軍一逼近天津,道光立馬慫了,要和談,要懲治林則徐,為什麼,逼近京師了唄。

當然,並不是說你直搗黃龍了就一定能贏,但至少,這是一件能猛烈衝擊一個大帝國統治的沉重打擊,比之雙方對耗,慢慢等死要強的多。

吳三桂造反,當他在實力上升期拒絕渡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他成功的可能性有多低了。


吳三桂降臣邊將,沒有繼承權,朱棣是朱元璋兒子中活著的最年長者,有繼承權。

吳三桂聲名狼藉,明清雙方都唾罵之,朱棣少年得志,屢立戰功,天下人人崇敬。

吳三桂年老多病,朱棣生龍活虎。

吳三桂無名幕,朱棣有姚廣孝。

康熙雄才大略,建文帝優柔寡斷。

吳三桂兵馬不精,管理混亂,稅務繁重,人心盡失,朱棣兵強馬壯,久經沙場,沒有政權,人心不怨。

吳應熊雖然大智大勇,但被康熙勒死,朱棣兩子都有才能,並沒有被建文帝殺死。

建文帝沒有精兵,靠各地的鎮守軍集結起來作戰,康熙有精銳滿蒙軍隊,打南方明軍如砍瓜切菜。


所謂造反的條件是雙方面的,不單要看朱棣和吳三桂,也要看看建文帝和康熙皇帝呀!


主要是吳三桂的成色不夠。想反就早點準備,想反清復明就要佔領輿論制高點,想反不必逼到那個份上吧。

想反的話,做帶路黨不要那麼狠啊,早點與南明達成共識。。。

豬隊友,耿精忠等人,康熙給點顏色就以為會不收拾他。結果也被秋後算賬。

明朝的這些所謂將領們以為自己很聰明,最後多數都沒好下場:劉澤清,左良玉,包括洪承疇。

所圖為何?搞不懂!

沒有信仰的,不團結,最後的下場都是很慘。。。


吳三桂沒有帝王之才,只想稱霸一方,比不上康熙。


朱棣也是王室宗親,而吳三桂之前為清奮戰,逼死了永曆,更缺乏民意基礎


因為吳三桂沒有李景隆 再說了朱棣是王爺 在皇帝身邊全是他的人 吳三桂只是個官 造反的時候還那麼老了


朱棣那怎麼著也是朱家的家務事,而且還明文不得傷害朱棣叔叔;吳三桂前期事做的太絕,永曆皇帝就是他追到外國幹掉的,有名的漢奸,除了部下就沒多少漢人對其有好感,地主階級也看不上他,漢奸嘛!


推薦閱讀:

為何曹操集團的人才如此強大?
有哪些壯觀建築物被拆除的畫面?
曹操經過屯田,為何官渡之戰還會缺糧?
小冰期等氣溫的變化對歷史的影響大么?
黃泛區出身的人有沒有資格指責蔣介石炸花園口?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