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一份好的書單?


.
1923 年,清華大學有一批即將留學海外的學子,想在短時間內迅速地積累國學常識,對國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但苦於不是專治經世的學人,無法找到最合適的門徑。

於是,他們向胡適先生求教,希望他能開出一份「無論學機械工程的,學應用化學的,學哲學文學的,學政治經濟的,都應該念,都應該知道」的國學書目。

胡適先生列出了一份名為《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的書單,刊登在當月的《清華周刊》上,沒想到甫一登出就引起很大的討論。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胡適之先生學問雖然做得好,可惜這份書單列得實在是有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這份書單實在是過於龐大。這份書單收錄了 190 種書目,注意,這裡的量詞用的是「種」,而不是「本」或者「卷」,因為裡邊有類似於《朱子全書》《全唐詩》《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這樣的巨型套裝叢書。不妨去搜一下單單這三套書有多少冊,估算一下就算一天十二個小時不吃不喝,這三套書要花多少時間讀完。其他種類的書籍,也動不動就是某某全集,某某全書。

胡適先生曾說「這個書目不單是為私人用的,還可以供一切中小學校圖書館及地方公共圖書館之用」。一個人的入門閱讀書單,講究短而精,圖書館的藏書書單,講究博而全,這本身就是一種矛盾。

第二個問題,是這份書單包含的領域不全,這份書單由三大部分組成:工具之部、思想史之部、文學史之部,按照傳統的四部分類法,這份書單包含了經、子、集,而在四部中佔有重要位置的史書,卻僅有《左傳》和《戰國策》作為文學類被收錄。

欲求入門國學,怎能不對中國歷史有個基本的了解呢,胡適先生如此忽略史書,實在是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在某些領域下,所列書目又過多,不符合「入門」或「最低限度」的標準。比如在 190 種書目中,有佛學類書籍 24 種,比如其中有梁啟超的《大乘起信論考證》,這是論述一部佛教典籍真偽的著作。還有像《異部宗輪論書記》,這是有印度人所寫,介紹小乘佛教十二部的產生、主張與發展的著作。佛家在中國國學中的地位,雖不能說不重要,但是把這些書籍列入國學入門學生的「必讀」的書目中,似為不妥。

另外,書單中列舉了十三種小說,包括不僅有四大名著,還包括《兒女英雄傳》《九命奇冤》《水滸後傳》,這些書目是否能作為中國國學的代表,也有待商榷。

第四個問題,就是這份書單僅列舉了書目,卻沒有相關的指導,比如一套《全唐詩》何其浩大,初學者必然無從下手,不知道從哪裡讀起。

所以面對這份問題很多的書單,清華學子們覺得並不滿意,便又向梁啟超先生求教,梁先生對胡先生這份書單,也頗多微詞。於是他給出了一份自己的推薦書單,名為《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這份書單基本上修正了胡先生書單中的所有問題,選擇的書目數量適中,範圍廣泛而有代表性,每種書目下有簡短的介紹,並附有讀法和參考書目。比如《論語》《孟子》二書下邊的介紹是這樣:

《論語》為二千來國人思想之總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勢力亦與相埒,此二書可謂國人內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學者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務略舉其辭,或摘記其身心踐履之言以資修養。

《論語》、《孟子》之文,並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注釋。注釋之書,朱熹《四書集注》,為其生平極矜慎之作,可讀,但其中有隨入宋儒理障處,宜分別觀之。清儒注本,《論語》則有戴望《論語》注,《孟子》則有焦循《孟子》正義最善。戴氏服膺顏習齋之學,最重實踐,所注似近孔門真際,其訓詁亦多較朱注為優,其書簡潔易讀。焦氏服膺戴東原之學,其孟子正義在清儒諸經新疏中為最佳本,但文頗繁,宜備置案頭,遇不解時,或有所感時,則取供參考。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乃戴氏一家哲學,並非專為注釋《孟子》而作,但其書極精闢,學者終需一讀,最好是於讀《孟子》時並讀之,既知戴學綱領,亦可以助讀《孟子》之興味。
焦循《論語通釋》,乃摹仿《孟子字義疏證》而作,將全部《論語》拆散,標準重要諸義,如言仁,言忠恕……等,列為若干目,通觀而總詮之可稱治《論語》之一良法且可應用其法以治他書。

右兩書篇頁皆甚少,易讀。

陳灃《東塾讀書記》中讀《孟子》之卷,取《孟子》學說分項爬疏,最為精切,其書不過二三十頁,宜一讀以觀前輩治學方法,且於修養亦有益。

其他書目下也各有指導,哪些篇目宜背誦,哪些篇目宜熟讀,哪些篇目宜摘抄,哪些篇目宜瀏覽,都標註得清清楚楚,讓初學者也不會感覺茫然。

這份書單里雖然也有像二十四史這樣卷帙浩繁的超巨型套裝書,但在書目下,梁先生給出了細緻的讀法指導:

《通鑒》、《通考》,已浩無涯涘更語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學者幾何不望而卻走?然而《二十四史》終不可不讀,其故有二:(一)現在既無滿意之通史,不讀《二十四史》,無以知先民活動之遺迹;(二)假令雖有佳的通史出現,然其書自有別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終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終久仍為國民應讀之書。

書既應讀,而又浩瀚難讀,則如之何,吾今試為學者擬摘讀之法數條。

一曰就書而摘。《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俗稱四史,其書皆大史學家一手著連,體例精嚴,且時代近古,向來學人誦習者眾在學界之勢力與六經諸子埒,吾輩為常識計,非一讀不可。吾常希望學者將此四史之列傳,全體遊覽一過,仍摘出若干篇稍為熟讀,以資學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吾舉其目亦可,但手邊無原書,當以異日)。四史之外,則《明史》共認為官修書中之最佳者,且時代最近,亦宜稍為詳讀。

二曰就事分類而摘讀志。例如欲研究經濟史、財政史,則讀《平準書》、《食貨志》;欲研究音樂,則讀《樂書》、《樂志》;欲研究兵制,則讀《兵志》;欲研究學術史,則讀《藝文志》、《經籍志》,附以《儒林傳》;欲研究宗教史,則讀《北魏書·釋老志》(可惜他史無之)。每研究一門,則通各史此門之志而讀之,且與《文獻通考》之此門合讀。當其讀時,必往往發現許多資料散見於各傳者,隨即跟蹤調查其傳以讀之,如此引申觸類,漸漸便能成為經濟史、宗教史……等等之長編,將來薈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類而摘讀傳。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全史各傳既不能遍讀(且亦不必),則宜擇偉大人物之傳讀之,每史亦不過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擇讀,如欲研究學術史,則讀《儒林傳》及其他學者之專傳;欲研究文學史,則讀《文苑傳》及其他文學家之專傳。用此法讀去,恐之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國傳》、《蠻夷傳》、《土司傳》等,包含種族史及社會學之原料最多,極有趣,吾深望學者一讀之。

讓大家依照自己的興趣和學力,從中挑選合適的篇目來閱讀,這樣,雖然二十四史卷帙浩繁,但是學者想要攀登這座高峰也並非不可能。

在書目最後,考慮到上邊那份書單所涉書目還是太多,梁先生又從書單中精選出 25 種,作為「最低限度」的必讀書:

右所列五項,倘能依法讀之,則國學根柢略立,可以為將來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學生校課既繁,所治專門別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讀。

今再為擬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
其他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種。

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報……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

以上這麼一段學界小往事,分享給大家,作為我對於「好書單」的態度。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讀書方法論。

.


先上結論,後上長文:

  1. 沒有寫推薦理由的書單都是耍流氓

  2. 沒有層次感的書單都是誤人子弟
  3. 壞的書單都是相似的,好的書單卻各有各的好,所以選擇書單關鍵是找對人

  4. 鑒別一個好書單最簡單的是看他不推薦了多少書

一、不寫推薦理由直接列出一長串書名的書單,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

@陳章魚 所舉的胡適和梁啟超的例子十分恰當。在那個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開書單被賦予了更複雜的意義,學術界專門研究的也非常多。

回過頭看胡適的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暫且不論其選取的範圍和專業程度,通篇推薦理由、讀書方式極少(版本比較注意)。

面對一長串的書目,根本無從下手。而且如此龐雜的任務最容易引起「拖延症」——任務一旦過於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人們就越有可能選擇逃避、拖延。可想而知,胡適的書單倘若發表在現在,龐大的收藏數目是肯定的,極低的閱讀率也是肯定的。再看梁啟超的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則要有誠意得多。標題就強調了這不僅是書目還有「讀法」。

1.有精讀泛讀區分

《解蔽》、《正名》、《天論》、《正論》、《性惡》、《禮論》、《樂論》諸篇最當精讀。余亦須全篇瀏覽。注釋書王先謙《荀子注》甚善。

2.有讀法,如談如何讀《二十四史》

 一曰就書而摘。二曰就事分類而摘讀志。三曰就人分類而摘讀傳。

書單的好壞,極大地依賴於推薦者的誠意,一份好的書單,不只是一份乾巴巴的表格,而是一個個濃縮的閱讀經驗。如果沒有閱讀方法,那就是耍流氓。要是梁啟超不寫上《二十四史》的閱讀方法,單單為精讀《二十四史》就足以窮盡一個人的精力。

如果能標註上閱讀方法、精讀泛讀,書單才算剛到一個及格線。

二、好書單要有層次感,既要有縱向的深度,又要有橫向的聯想

大腦的記憶方式不是一個硬碟——要用的時候直接提取。人的記憶非常需要「聯繫」,越是在一個領域看得更多,對這個領域的記憶就會越深。一個優秀的書單,通過對書籍由淺到深、由點及面的展開,就可以幫助一個人迅速建立對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

舉個知乎的例子, @張佳瑋 自己的回答:張佳瑋讀過哪些書?讀書歷程是什麼樣的?

這雖然不是一個書單,但這是我見過對某個領域(達到張佳瑋這樣的寫作水平),最有層次感(那不肯定的嘛!)的書目。

首先是用時間軸的方式達到了一個縱向上的深入,因為年紀的增長天然就是一道書目難易度的分割線:

最初的趣味像古代孩子的抓周遊戲一樣決定命運,在與字們做鬥爭時與我做伴的是《楊家將》、《說唐》以至於《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於是白馬銀槍轅門刁鬥成了我最初的幻想世界,男孩易於受優雅與熱血的蠱惑,擺弄象棋或者塑料刀槍只能片段抒解不能生為劍仙遊俠的遺憾,於是,尋找古代背景周邊故事閱讀,是我幼時的主要趣味。…………

金庸引路,小學畢業初讀李健吾先生譯《三個火槍手》本指望看到豪俠擊劍,卻被老版小說中的插圖迷住。騎士帽、擊劍短褲、劍與酒杯、巴黎的旅館與襯衣。於是順理成章,那一夏如蠶食桑葉,沿經順絡的跟著線索讀:《三劍客》—《基督山伯爵》-《歐也尼·葛朗台》-《高老頭》-《紅與黑》(當時這本讀來煞是無趣)-《戰爭與和平》(讀得朦朦朧朧)—《簡·愛》—《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開始琢磨「我是誰」系列的問題,開始琢磨「我是誰」系列的問題,以至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斯蒂芬·霍金的科普讀物,蒙田關於死亡的隨筆,莊子調侃司命的篇章,印度關於生殖與輪迴的傳說,阿那克曼西德以為宇宙與火的關係…………

大概是20歲時,我初讀卡爾維諾《美國講稿》,然後被他引述的一個故事迷住,然後被他引述的一個故事迷住。我在這段話里找到了自己6歲時的光景:陌生的字、磁帶中的敘述語音、圖像,這一切在重塑世界,而我需要以自己的經驗將之拼接。推而廣之,倫勃朗那光線奇妙的《夜巡》、德彪西那記錄鬧市的鋼琴曲,達芬奇自己在筆記本上的草圖和描述,這些都是一本書。…………

正是這樣一份並不是書單的書單,以時間的流逝為線索回答了「如何成為這樣的一個張佳瑋」。

不僅僅是時間的層次,還有橫向的拓展:

按圖索驥。從海明威那裡找到了龐德與菲茨傑拉德,從馬爾克斯那裡找到了胡安·盧爾福,從《紅樓夢》里黛玉和湘雲聊天找到了王維,當然還有《西廂記》。略薩那裡找到了科塔薩爾,從麥爾維爾的致敬中尋至霍桑,從羅素的《西方哲學史》里摳搜出許多他當作談資的人名。

這段話可以作為「推薦演算法」最初的起源。一個好的書單必須要超越豆瓣、亞馬遜的推薦演算法。真正要對一個領域有深入的探索,最好的方法就是上文開頭點出的「按圖索驥」。在學校,教授曾經推薦過一種讀書方法:若是你想對這本書有更深的了解,那就去看書目最後的引用列表吧,引用是能體現一本書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線索。

當書單富有層次感之美時,我認為書單已經進入了第二層境界:這份書單可以帶你進入書籍所在的世界(在這裡就是張佳瑋的世界了)。從層次的角度,往往專業類書單要比通識類書單更好。比如知乎上討論(爭論)的比較多的書單就有這個:如何評價西南交通大學推出的經典閱讀推薦書目?無論從哪個角度西南交通大學的這個書目都是不合格的。

三、壞的書單都是相似的,好的書單卻各有各的好,所以選擇書單關鍵是找對人

書單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從開書單的角度,書單要有自己的目標人群。

從讀者的角度,你要全方位地去找你所相信的人所開的書單。

這個所相信的人,有可能是你的老師、教授,也可以是某個領域的專家。這麼說來知乎是一個找書單比較靠譜的地方,見知乎上有哪些關於書籍推薦的好問答?記住,當準備進入一個書單的大坑時,一定要對推薦者有一個大概的認知——他是什麼領域的、他讀書的品味如何,不一而足。

而且,對一個人的崇拜和由此產生的「成為像他那樣的人」的渴望會使一個書單更有力量。

四、鑒別一個好書單最簡單的是看他不推薦了多少書

正如 @駱啟明在業餘和專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里回答的,專業和業餘的一個區別是識別壞的能力。

覺得葛巾大大的時尚品味好是容易的,而能洞察芮成鋼的時尚品味壞在哪裡是困難的。

覺得 Daniel Day-Lewis 的演技好是容易的,而能洞察黃曉明的演技壞在哪裡是困難的。

覺得 Michael Jackson 的音樂好是容易的,而能洞察 Justin Bieber 的音樂壞在哪裡是困難的。

覺得一個回答很好而去點上贊同是容易的,而能洞察一個回答壞在哪裡而去作答碾壓是困難的。

審「美」是容易的,而審「丑」是困難的。

所以業餘和專業最大的區別,大概就是 能識別出壞的。

當初在復旦《論語精讀》課上,被同學們稱為「傅子」的傅傑老師開頭就把我鎮住了。他不像其他教授,直接給出一個指定的參考書,而是一個一個地分析《論語》的所有版本。關鍵是,介紹完一個版本後,得出的結論大多是——不要讀。在兩堂課後終於推薦了兩個版本的論語,錢穆的論語新解 (豆瓣)和楊伯峻的論語譯註 (豆瓣)。

推薦書是容易的,甄別出不好的書是難的。大多數人都能隨手開出一個書單,但只有極少數的人能開出一個不建議讀的書單。書單就如「冰山一角」,上層的條目質量依託於無數閱讀經歷的支撐。

書籍浩如煙海,推薦書單是濃縮自己的經驗,而推薦不讀的書則是避免浪費你的時間,兩者都很重要。

3.7 更新

評論區讓我推薦一些書單,我自己也曾寫過書單,但用我上述的標準去衡量實在算不上優質。

如果讀書興趣在「歷史、出版、藝術、傳媒」上,我強烈推薦復旦的一位老師

豆瓣 malingcat

已讀 3409 本書(還只是標註出的),這構成了絕對的厚度和底蘊。

她列的書單

給我的研究生(核心書目20種)

給我的研究生(開拓視野30種)

除去新聞傳播專業以外也有飲膳書籍這樣很有古典、生活趣味的書單

但老師在書單里寫得比較少,推薦順著去找老師寫的書評,除去豆瓣以外,很多收錄在博客

當作如是觀 - 博客大巴以上


愛讀書是好事。

但是千萬別成書單愛好者。


你信任、欣賞的人開出的書單就是好書單。好書單一定是充滿偏見的。求全的書單一定不是好書單——因爲你不會去讀那些書。


買十個飛鏢,揣著去大一點的書店,對了別被發現。

找一面都是價格比較能接受的書的書牆,閉上眼,快速的把十個飛鏢,狠狠的扎扔過去。

店員圍過來,你帥氣的睜開眼睛:

「被朕臨幸到的書,朕都要了。」

好了,你今年需要看的書都買好了:列書單、選書、購書,一氣喝成,是讀書人中的豪傑。

覺得此方法太騷,還有一種方法——就選自己喜歡的好了~

千萬別在書單上下功夫。

評論區炸了


這是文藝連萌50多個成員一起製作的文藝書單。我們決定做這件事純粹是因為,在閱讀這件事上,我們是頂尖的熟練工。

我們充分意識到一點:任何推薦都是私人的、主觀的。那些希望看到推薦的人,也不期待「客觀」,而是希望仰仗他人的脾氣、趣味和見識,來填補自己不足的部分。

所以,這個書單的製作,並沒有經過「評定」和「研討」。每個成員(公號或個人)都推薦了自己目前最想推薦的書,並儘力寫出它為什麼值得推薦。作為一群以文藝的名義聚集在一起的生活高手,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裡摸爬滾打,閱讀是我們最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所以,我們也相信這些認真的私人推薦,對別人有價值。

50本書,涵蓋各個領域,從童話到黑暗故事,從古代到上個月,充滿了不確定的偶然性,有罕見的也有滿大街都是的。我想,光是閱讀這個書單本身,你也能看到很多故事。

推薦書:《塞耳彭自然史》

作者:吉爾伯特﹒懷特 / 譯者:繆哲出版:花城出版社,2002年

推薦語:那一年我過得真是糟。天天如常上班,然而之外的時間穿梭於各大醫院。月初的薪水全部繳給醫院後,等候來的是一張又一張驗單報告的壞消息。夜寂無眠,棒起了這本《塞耳彭自然史》,默默地看著,漸漸地走進了英倫田野里的塞耳彭村莊。沿著一行一行的文字,遇見遙遠時空的那些人事,一座村莊周遭的樹、飛鳥還有石頭,生動而安靜,彷彿眼前自己狹小的人生也隨之豁然開朗起來。這是一本印行兩個世紀仍然深受歡迎的博物學書札。周作人曾在1934年推介過它。是的,至今我仍然懷念讀著這本書時的夜晚,靜默的大地,一切栩栩如生。 —— 來自公眾號 植物私生活(zhiwusishenghuo)

推薦書:《小徑分岔的花園》

作者:博爾赫斯 / 譯者:王永年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語:總有一隻猴子能在打字機上敲出哈姆雷特,總有一個人能在小徑分岔的花園裡終生幸福。劉慈欣用百萬字寫三體,告訴我們宇宙是什麼、時間是什麼,博爾赫斯用幾百字就做到了。小徑分岔的花園是一個謎面,而謎底正是時間。博爾赫斯的文字也像迷一樣,在文字與玄妙事物領域間的跨境,也許只有他才能做到如此瀟洒不羈。而唯一能夠在現實中感受到的,就是那句「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將來」。

——來自公眾號 唯物WEWOW(wantweiwu)

推薦書:《在中國屏風上》

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譯者: 唐建清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語:毛姆是我見過最會白描人物的作家,寥寥數筆,把各色人等的內心世界描繪得淋漓盡致。這本書不是小說,也不是散文,是毛姆在中國旅行時寫下的,供寫小說時採用的素材,從這些原始的素材中,可以看到毛姆是如何用這些材料來建構他的短篇小說,是寫小說的好教材。有時,我在街上觀察匆匆而過的人們的時候,我會想,我能不能像毛姆一樣用文字把他們白描下來?答案是不能的,這時,又會想要去看這本書,就這樣,反覆多次讀了書中的各篇。由於是在中國的旅行見聞,所以裡面寫了很多中國人,和當時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這些眾生相,在現在看來,是那麼遠,卻又是那麼近,彷彿就在我們身邊。 ——推薦人:Marco

推薦書:《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作者:[美]傅高義 /譯者:谷英 張柯 丹柳譯出版: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薦語:日本是一個奇蹟,更是一面明鏡。《鄧小平時代》作者、哈佛「中國先生」傅高義日本研究經典著作,解析日本黃金時代奇蹟崛起的經驗與教訓。傅高義先生特別撰寫新版序言。

——來自公眾號 上海譯文(stphbooks)

推薦書:《米米朵拉》

作者:虹影出版:人民文學出版社

推薦介紹:這本書講述的是從親子之愛,走出的大愛與成長命題。用一個女孩的成長故事,道出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母女之愛。十歲的米米朵拉和母親在浴蘭節上看偶戲,突然發現母親不見了,而整個城市也正面臨洪水的威脅。她克服恐懼闖入冥界、穿越時空回到古代印度、又含淚捨棄真愛的種種義無反顧地返回人間,開始了奇幻的尋母之旅……這本適合和孩子一起看、也適合每一位母親細細品味。更多作者互動,可以期待4月30日下午3-4點虹影作客禾田書房的新書籤售會。

——公眾號 禾田書房(hetianshufang)

推薦書:《舌尖上的歷史——食物、世界大事件與人類文明的發展》

作者:湯姆·斯坦迪奇著 / 譯者:楊雅婷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薦語:社會轉變、社會組織、地緣政治競爭、工業發展、軍事衝突和經濟擴張等轉化過程中,食物都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從比如說,我們今天幾乎所有的常見食物都是人造的,食物的充足導致了階級和國家的出現,尋找香料成為大航海的最重要理由,蔗糧的出現大大地推進了販奴運動,馬鈴薯的出現讓中國的人口在清初時翻了兩番……史前時代至今,這些轉化的故事構成了整部人類的歷史;你會發現,從另一角度來看歷史,是多麼有趣!

——來自公眾號 閱微閨房筆記(guiafangbiji)

推薦書:《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

作者:佐藤可士和 /翻譯:常純敏出版:江蘇美術出版社

推薦理由:雖然是一本舊書,但對於我而言卻是歷久常新,值得一再重讀的好書。佐藤作為一名享譽世界的創意總監,在此書里非常誠懇地分享了他進行創作的重要心得:「整理」。佐藤認為,「整理」是長期的訓練,關鍵在於學會「捨棄」——「捨棄」是與「不安」的戰鬥,捨棄同時也是與「暫且」的戰鬥。「比起不知何時才會用到的東西,重視當下絕對更有意義。鼓起勇氣捨棄,讓現狀變得清晰明確,更能保持大腦清醒。」這本書全是真知灼見,毫無虛浮水份。所以,對於創意工作者來說,這是一本值得尊敬的好書。 ——黎文 來自公眾號 荒島電台(hddt2013)

推薦書:《西亞走著瞧》

作者:許崧出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推薦語:旅行作家許崧記錄了他在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伊拉克6個國家的獨行大冒險,歷時5個多月,反向逆走六七十年代西方嬉皮士的流浪路線.這不是一本旅行指南,而是一個中年大叔闖蕩江湖腦洞大開的故事集,29萬字,全程無尿點,就像一口氣吞下一大碗香噴噴的牛肉麵,連湯汁都被我舔得一滴不剩。扉頁上寫著馬克吐溫的話:「旅行是消除無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我覺得,讀書也是。

—— 來自公眾號 真心招待所 (high_chic)

推薦書:《1968:撞擊世界之年》

作者:[美]馬克×科蘭斯基 / 譯者:洪兵出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推薦語:1968是改變世界的一年。這本書全景式描述了1968年各種文化與政治歷史。用作者的話說,「1968年令人激動人心的地方在於,全世界難以計數的人們都拒絕對世上諸多不平之事保持沉默。如果別無選擇,他們會走上街頭,吶喊示威,這給世界帶來了一絲難得的希望,即哪裡有不公,哪裡就回有人揭露它,並試圖改變它。」

——來自公眾號 浦睿文化(puruiwenhua)

推薦書:《純真博物館》

作者:帕慕克(土耳其) /譯者:陳竹冰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薦語:帕慕克曾經說過「美景之美,在其憂傷」,然後,他又用整整一本書的篇幅告訴我們「愛情之最美,在其戛然而止」。書中人物,一對男女,在熱戀時,女方消失了;男方用了八年時間將她追回,終於複合時,女方出車禍死了……應該有人會說,這哪裡是愛情之最美,分明是愛情之最殘酷。這麼說,也是不假。但是,定會有人覺得,愛情被消磨殆盡才是最殘酷的事情,只有在它最璀璨時讓它結束,才能留住一份美。只是,其實,誰的愛情不是被生活消磨,被時間啃噬?如果不是外因所致,誰又願意讓它戛然而止呢? ——來自公眾號 夢旅行(dreamlvxing)

推薦書:《一個人到世界盡頭》

作者:奧地利作家托馬斯.格拉維尼奇 /譯者: 鄭沖

出版: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推薦語:如果世界真的僅剩我一人,我該怎麼辦?35歲的家居設計師約納斯一覺醒來,發現世界只剩下他一人。他陷入了絕境的孤獨之中。所有的人與生物都消失不見。閱讀這本書,就象僅靠一根保險繩攀登萬丈懸崖,被無力感、焦灼感纏繞,但同時又不能撒開手。最終,你會被文中散發的森然冷意浸入,遍體生寒。你進入了作者設定的孤獨模式。所謂的世界盡頭不是指時間或空間的盡頭,那是一種心靈絕境。合上這本書,你會覺得熙熙攘攘的平凡生活,是一種幸福。 ——來自公眾號 閨友 (guiyoutuan)

推薦書:《The Norton Shakespeare (Third Edition)》

作者:William Shakespeare / 編者: Stephen Greenblatt Ph.D.出版社:W. W. Norton

推薦語:悲喜劇、甚至輕喜劇,幾乎無所不包的呈現了文學的不可能與可能。諾頓版莎士比亞全集中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總體概述,細密地刻畫出莎士比亞作品及其世界的肖像。第三版新增了莎士比亞時期劇院的介紹、演出記錄,以及170餘幅伊麗莎白和詹姆士一世時期的插圖,內容上有著非同類書可比的優勢,對於渴望了解莎士比亞的書迷來說尤為珍貴。

—— 來自公眾號:方所文化

推薦書:《海伯利安》

作者:丹·西蒙斯 / 譯者:潘振華、官善明、李懿

出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推薦介紹:如何讓《三體》迷停止談論《三體》?唯一的辦法是送他一套《海伯利安》。這是一部神的啟示與魔的狂想合力而成的作品,可以比肩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的科幻史詩,它的文學性又堪比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步》。作者丹·西蒙斯對小說文本的駕馭完全超越了類型與純文學的分野。在時間、空間的宏大敘事和瑰麗想像中,濟慈、喬叟、但丁、歌德……等等文學巨匠的詩性疆域如搖滾般爆裂。與劉慈欣偏居陋地的獨自寫作產生的「果殼中的宇宙」相比,丹·西蒙斯背靠世界文學基石的寫作則打開了詩性在時間中的洪流。 ——來自 公眾號:開屏映畫

推薦書:《瞧,這個人——尼采自傳》

作者:(德) 費里德里希·尼采著 /黃敬甫 李柳明譯 出版:花城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推薦語:哲學家都是生活在高寒之地的人,他們不屑俗世生活,思想是他們的人生唯一意義。而尼采更是其中走火入魔的一個。「我為什麼這樣有智慧!我為什麼這樣優秀!我為什麼能寫出這樣優秀的書!我要改良人類!」就是他的話語方式。尼采以一具肉身勇敢撞向人類幾千年都在探尋的終極意義,定格為人類思想史上繞不過去的一個存在。

——來自公眾號 麥小麥愛讀書(mxmads)

推薦書:《把青春唱完》

作者:高原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語:高原新書,以影像的方式記錄了1990-1999中國搖滾圈層的生活碎片。高原的影像混亂而真實,就像搖滾本身。有人問她這些照片牛在哪兒,要是別人來拍肯定比她拍得好,她說,牛就牛在當時是「我在」。崔健、竇唯、何勇、張楚、老五、丁武、高旗、艾敬、許巍、欒樹、汪峰、孟京輝、張揚、黃覺、周迅、謳歌、歐洋、王勇、黃燎原、張有待、賈敏恕、張培仁……一張張黑白的年輕面孔撲面而來。書的最後有個人名和照片的對應表,自然是竇唯的最多,還有一些畫上了黑框,難免讓人心生感慨,有些歲月再也無法重來,只能拿來紀念。 ——來自 公眾號 曉禾依樹(treeradio)

推薦書:《穿過骨頭撫摸你·青蛇新詩特別版》

編著:音樂天堂全媒體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推薦語:命運和飯碗,總有奇怪的波紋。——說出這句話的詩人是青蛇,也叫青兒,是一位優秀的女詩人,曾為音樂天堂寫出最引人入勝的音像刊物——《穿過骨頭撫摸你》。命運也很不幸,青蛇得了重病。為了援助她,音樂天堂全媒體聯合讚賞出版發起了一次公益眾籌,再版了音樂天堂久負盛名的音樂特刊《穿過骨頭撫摸你》,全部版稅捐給她。現在這本書已經面市。感恩我們擁有過那個激蕩的青春! ——推薦號:音樂天堂(imusicheaven)

推薦書:《天堂的雪鞭子》

作者:庄海燕 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推薦語:原創童話集《天堂的雪鞭子》,以一個個溫暖優美又飽含情感的故事,將孩子們帶進童真的世界。

——推薦號:混童話(huntonghua)

推薦書:《詞語的誘惑與真實》

作者:[法]伊夫·博納富瓦 /譯者:陳力川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推薦語:不要給書名嚇退了,《詞語的誘惑與真實》是一部腦洞大開的辭典——博納富瓦用詩歌為萬物命名。就像一部POP-UP的立體書,打開詩集的瞬間,各種優美的意象迎面而來,「昨天 / 雲彩還飄過 / 房間深處。/ 但鏡子現在是空的。」種種片段彷彿在我們的生活里經歷過,記憶卻被詩人狡猾地竊取去了。正如譯者陳力川所言,翻譯博納富瓦的詩使他懂得:「做夢的我和思想的我對於深層的我同樣是陌生人。」

——推薦來自 詩歌島(Poetryisland)

推薦書:《吃的藝術》

作者:劉枋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語:本書是作者積多年廚藝,以散文筆法寫就的食譜。一日三餐,無非煎炒烹炸烤烙燒,經她一說,篇篇充溢著趣味和人文。舉凡山珍海錯、青菜蘿蔔,皆可成文;可觀可賞之鮮花,亦可入菜……像家中的女性長輩絮絮叨叨地說明天吃什麼,挺好的。 ——來自公眾號 食話(FoodTalk01)

推薦書:《唐宋傳奇》

註解:程國賦出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鳳凰出版社

推薦語:那是聶隱娘和霍小玉的世界,那是虯髯客與杜子春的人生。盛夏與暮春,晨曦與雲堆,古典的情感與理性在文字里被固定,不會隨風而去。 —— 來自公眾號 半茶

推薦書:《一些無可厚非的小事》

作者:彭浩翔出版:中國計划出版社

推薦語:除了導演以外,怪才彭浩翔是多重身份的跨媒體創作人。新書收錄了自17歲起到現在創作的短片小說、散文和信札,《可不可以不一定同床》《一輩子溫柔》《擁抱女人的代價》……他寫的「不正常的無聊的小事」似午夜的囈語,恰恰戳中了我竭力掩藏的真心。 ——鄭艷瓊 來自公眾號鄭艷瓊(zhengyq1985)

推薦書:《宛如阿修羅》

作者:向田邦子出版:台灣麥田出版

推薦語:她是日本的國民劇作家,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電視劇女王;她被稱為日本"張愛玲",是侯孝賢至愛的女作家;她的逝去毫無徵兆,隨著一架波音737悄然離去。《宛如阿修羅》,從每一次精確的分寸中表達家庭與女人之間的溝壑,婚姻與人生的每個時期和狀態你都能在其中體味到它的微妙存在,像一部更尖厲的《飲食男女》,而你,總會從向田邦子的文字中看到感動,像安靜的冬夜忽然到來的雪意。

——公號:羅小姐風格紀(theladyhandbook)

推薦書: 《AUTOPORTRAIT Martin parr》

作者:(攝影)Martin parr出版:Dewi Lewis Publishing

推薦語:馬丁?帕爾(Martin Parr)用相機收集人們的日常行為,因作品對當代物質生活的諷刺而出名。他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想玩嚴肅傳統藝術的地球人。 2015年出版的攝影集《AUTOPORTRAIT Martin parr》是一個附上小銀珠,可玩「迷宮」的封面,收錄馬丁?帕爾過去三十年中帶著工作任務在世界各地旅遊時為自己拍攝的肖像,不僅看起來滑稽可笑,還超越條條框框對世界評價。

——來自公眾號 浮圖網(voutu2013)

推薦書:《千曲川風情》

作者:[日]島崎藤村 / 譯者:陳德文出版:新星出版社

推薦語:在噪雜的霾氣里給自己破開一個清新的口,到鄉村生活,這是我去年10月開啟的行動,隨即持續寫著《山居日記》。恩師徐曉村教授是散文作家,他讚許我的做法,他認為重新走向鄉村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一種文化現象,並推薦我讀島崎藤村的這本書,他說作者在鄉村居住三四年後,對當地景物、人物、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的速寫及記錄下的鄉村生活體驗和感受,一百年後的今天讀來仍然清新和精彩。這本書已是我這半年來的枕邊讀物。

——來自公號名 百年孤獨(bngdchina)

推薦書:《追風箏的人》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 / 翻譯:李繼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推薦語:波德萊爾這個象徵主義文學的鼻祖曾說過,一個惡人是永遠也不能得到寬恕的,但知道自己是在作惡還是可貴的,最不可救藥的罪孽是作惡而不知其惡。《追風箏的人》中最大的「惡人」有兩個:阿塞夫和阿米爾。阿塞夫是天性窮惡,阿米爾的惡是由懦弱而生的,阿塞夫的惡和阿米爾的惡到底是不同;無論是卑劣得不配絕望,還是懦弱到自我痛恨,他們都是一隻命運里的爬蟲。都是一樣的「惡」,也背負一樣沉重的命運之痛。命運里有什麼?有政治、貧窮、殺戮、佛……《追風箏的人》講述了一個大善大惡的故事,卡勒德·胡塞尼終歸還是太主流。故事的最後,終於「除惡懲奸,好人得救」,阿米爾的悔悟和最終的向善而行,並為此付出的一切代價,在我看來就是投身希望的一種解脫。感謝卡勒德·胡塞尼讓命運里的我們看到真絕望和真希望。 ——來自公眾號 手活兒(shouhuohao)

推薦書:《西班牙旅行筆記》

作者:林達出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推薦語:在我打算去西班牙的時候,朋友向我推薦了這本書,當這本書到我手裡的時候,我並不知道,竟然會連著看了兩遍。後來我無數次跟人推薦,一般都是這樣開篇的:我讀這本書的第一感覺就是,原來旅行文章可以這麼寫。作為學者的林達,這本書敘述的並不完全是西班牙旅行的流水賬,而是將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流暢地串聯起來,遠至古羅馬帝國時代。當你真正來到書中所述的地方,面對直布羅陀海峽,想起這些那些,真的會感覺到幾千年前的風正撲面襲來。知行合一的美妙,不過如此。 ——曾敏兒 旅行作家 來自公眾號:行走的茶玫(yourose520)

推薦書:《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 譯者: 張倩紅 、馬丹靜出版社: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推薦語:耶路撒冷是一座複雜的城市,它既是當今世界最受歡迎的三大宗教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聖地,又是不同文明衝突的戰略角斗場,是無神論與有神論交鋒對峙的前線,是世俗矚目的焦點,是惑人陰謀與網路神話的發生地,更是24小時新聞時代里全世界攝像機聚焦的耀眼舞台。這樣的一座城市,它的歷史該如何描述,它的誕生、毀滅、瘋狂、冷靜,又將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展示?這一切,都可以在西蒙?蒙蒂菲奧里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找到答案。 ——來自公眾號 西木1984(ximu_1984)

推薦書:《查令十字街84號》

作者: 海蓮·漢芙 /譯者:陳建銘出版: 譯林出版社

推薦語: 薄薄的一本小書,每次讀卻都能為之動容。紐約女作家海蓮和倫敦舊書店的書商弗蘭克之間書信集。雙方二十年間始終未曾謀面,相隔萬里,深厚情意卻能莫逆於心。由書籍牽起的緣分,如今我們再也不會遇見這樣的故事了。 ——來自公號:書店漫遊指南(booklovers)

推薦書:《天真的人類學家—— 小泥屋筆記重返多瓦悠蘭》

作者: [英] 奈吉爾·巴利 / 譯者: 何穎怡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此書講的是英國人類學教授到西非喀麥隆多瓦悠人生活的村落進行田野調查的故事。標題所說的「天真」,其實是一種自嘲。出發之前作者其實對即將到來的艱難險阻頗有覺悟,但萬萬沒想到,文化和環境差異以超越想像的荒誕形式表現出來。友情提示:此書笑點極其密集,閱讀時易喪失自理能力,請慎重選擇閱讀場所。 ——來自公眾號 浮生四記 (ifechapters)

推薦書:《地書:從點到點》

作者:徐冰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語:我認為這是一本能最形象闡釋設計中圖形語言精髓同時也最有特點的書,更準確的來說,這更像是一個波普藝術品。全書用各類標識語言和符號組成,妙趣橫生地記錄下現代城市白領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典型生活,打破語言界限,無論什麼年齡、性別、國家的人都可以找到各自的解讀樂趣。乍一看也許你會覺得無聊,然而深入這些象形符號,你會找到獨屬於自己的演繹故事的樂趣。 —來自公眾號 文未城(ww-castle)

推薦書:《憂鬱的熱帶》

作者:列維·施特勞斯 / 譯者:王志明出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推薦語:「我討厭旅行,我恨探險家。」列維·施特勞斯就是以這樣一句話任性開頭的,讓人非讀下去不可。這不僅僅是一個人類學家在巴西原始部落的田野考察,也囊括了他對不同地域及其歷史、藝術、建築等延綿發散的思考。他毫不吝嗇自己一陣見血的評論,刻薄又有深情。也是從這本書開始我對人類學真正有了好奇。 ——公眾號 斯普特尼克(sputnik-poem)

推薦書:《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毛姆 /譯者:李繼宏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推薦語:翻看舊書,我發現十多年前自己用鉛筆寫在書封上的一段話:生活有各種可能性,但對於每一個個體來說,又似乎無從選擇,就像書中的畫家一樣,不是他選擇了藝術,而是上帝選擇了他。他說:「做出這件事的不是我,是我身體里一種遠比我自己的意志更強大的力量……我由不了我自己。正如一個人跌在了水裡,他游泳游得好不好無關緊要,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讀書是非常個人化的體驗,我永遠忘不了二十多歲讀此書時內心受到的震動,因此儘管冒著有人可能會說:「呵呵你竟然只會推薦毛姆這種沒有深度的作家」的風險,我仍然鄭重推薦。 ——寧遠 來自公眾號 寧不遠(ainingyuan111)

推薦書:《顛倒》

作者:汪暉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推薦語:汪暉《顛倒》為「視野叢書」之一冊,其他作者還包括李零、李陀、徐冰、張承志、韓少功等,由北島歷時兩年策劃,所以才有如此豪華的作者陣容。每人將自己幾十年來的文字精選瀝練,含金量不言而喻。「時代與個人,閱歷與寫作,由此在複雜的光譜中互相輝映……展現了一幅艱難的思想圖景。」而選擇如此的形式,是因為在螺旋式的歷史結構中,過去的經驗與當下的問題重新發生了碰撞,新的想像與思考,才是編選這套叢書的旨歸。 ——肖海生 《今天》編輯部主任

推薦書:《僧侶與哲學家》

作者:(法)讓-弗朗索瓦·何維勒 /(法)馬修·理查德 / 譯者:賴聲川出版: 華東師大出版社

推薦語:這本書是我去年讀的書里很喜歡的一本。這本書不好讀,不好讀正是推薦它的原因,因為會帶來一些真正的思考。生活是需要一些真正的思考的,當然思考本身並不讓人感到舒適。在日復一日的成年生活里,我們會為了舒適而迴避深刻和沉靜,就像我們會迴避鍛煉帶來的酸痛而懶懶的躺在沙發上。我們需要偶爾把自己拎出生活的舒適區,我們需要一些鍛煉,這正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來自公眾號 吾同(yoli_wutong)

推薦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施小煒出版: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推薦語:如果你只看過《挪威的的森林》或者村上春樹的任何一部小說,那你一定要看《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是一本村上春樹談自己的書,談自己的寫作,談自己的跑步人生。它是作者的自白書,也是一本激勵之書。在這裡,我們會了解到相對完整的村上,真正了解到村上春樹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你因為看過這本書而堅持跑步,我將不會感到詫異,這便是村上文字的魅力。 ——來自公眾號 村上春樹的藝術世界(CSCS208209)

推薦書:《The Lonesome Puppy》

作者:奈良美智 出版:Chronicle Books

從來沒有號稱過要將自己奉送給孩子的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卻一直通過繪畫保持著與內心中「童年的那個自己」不斷對話。在這本真正畫給孩子的小書里,他第一次用如此「孤獨」的方式,走進了每一個讀者的心,成為了每個孤獨的孩子在感到悲傷時「好想大聲呼喊的名字」。 ——來自 瞳伴

推薦書:《鳴響雪松1:阿納絲塔夏》

作者:弗拉狄米爾?米格烈 / 譯者: 王文瑜、 李裕泰出版:拾光雪松出版有限公司 推薦語:這是一本神奇到可以改變你現行認知方式和價值觀的書,作者在西伯利亞森林裡遇見一名獨自生活在林間的女子阿納絲塔夏,她跟動物、植物親密交流,並深諳宇宙星辰的秘密,從那裡獲得力量;她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被自然全身心的照料和接納,幾乎未曾接觸過人類文明,卻熟知古今文明,並能提出更精闢獨到的見解。他們通過三天的相處和對話,從農業、教育、環境、科學、愛、生命等方面,去闡釋了人如何在自然里、與宇宙萬物聯接,和諧相處的秘密。——來自公眾號 荷香夢花園(dreamtruehex) 推薦語:簡單說,這是一部人與自然如何相處的說明書,更展現了人與萬物的智慧聯結可以到這等程度。它在俄羅斯已經賣了1100萬冊,身邊沒有幾個人讀過。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女孩名叫阿納絲塔夏。作者米格烈還與她生下兒子。我於是更加相信,這個世界比我們所認為的還要真實。許多的神奇與不可思議,不過是我們所知太少罷了。若你在心底渴望觸碰人類最質樸最精彩的活法,就讀一讀這本書吧。——來自公眾號 詩歌精選(upoetry)

推薦書:《常識與通識》

作者:阿城出版: 作家出版社

推薦語:如果一輩子只允許我看一本書,那麼這本書就足夠了。讀完這本書,你就會給人一種錯覺,讓人覺得你什麼都懂,對生活當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自己悖於常人、但卻無從反駁的觀點。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臭豆腐或者臭鱖魚這些東西怎麼產生的?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臘肉臘魚的產生,是因為食物在某個季節供過於求,於是用這個方法,更好的保存。但是臭味菜肴的產生,則是因為顛沛流離,著急收拾東西走人,連臘肉臘魚的時間都沒有,直接放在笸籮里跟著自己逃難,路上發現那些東西都臭了,但是總比餓死強。後來憶苦思甜,並且找到了益生菌發酵的方法,於是有了這些美味。所以有些食物的背後是豐饒,有些食物的背後則被苦難捆綁。 ——來自 壞蛋調頻王師傅

推薦書:《跟媽媽玩童謠》

編著:許愛靖出版: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語:不擅長音樂的人非常羨慕那些可以給娃唱童謠、兒歌的父母,這本書幾乎有0-3歲的小娃,從頭到腳、從心靈到肢體、一個兩個三四個適用,不但有童謠,每一首童謠都配有簡單有趣的肢體遊戲,既有親子互動,又有韻律之美。最贊的是每一首童謠、遊戲,還有一個二維碼,掃碼便是演示視頻。這樣做書,方可育人。——挪亞 來自公眾號 壹探險(yitanxian)

推薦書:《幻想圖書館》

作者: 寺山修司 / 譯者: 黃碧君出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推薦介紹:在美國,殺死青蛙會連續下三天雨;在伊朗,殺死青蛙,手上會長小肉瘤;在英國殺死青蛙,夜晚會出現怪物,在你背後挖洞…擁有人類想像力收集癖的寺山修司,將青蛙做了字面意義上的多重解刨,宣告世人一個關於青蛙的三觀與哲學。看了這本書,你必須接受人和人之間,最大的不平等就是腦洞智商。另,閱讀本書,可附贈一套惡趣味十足的三觀。 —— 費蜀黍 來自公眾號 蜀黍文化

推薦書:《尋暗集》

作者:熊亮出版:新星出版社

推薦語:他的畫張張駭人,卻美得震撼。已站在繪本界聚光燈下的熊亮,七年前卻是熊暗,曾蟄伏於斗室,畫鄉野傳說,畫神魔志怪。今天,這部壓箱底七年的「鬼戲劇」終得出版。取材於中國傳統宗教傳說和民間戲曲的三個現代式黑暗故事,獻給成人。你可以一口氣看完,但免不了心心念念,因為從《尋暗集》中出來之後,你知道那些神魔鬼怪的身影就是你是我,人心中的恐懼千百年來也未曾變過。為何尋找黑暗?作者也不能回答,他說:「我們從無明的黑暗中走來,尋找的實則是光。」 ——時差 來自公眾號 時差(MeridianClub)

推薦書:《香港彈起》

作者:劉斯傑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推薦語:《香港彈起》是一本炫酷有趣的立體書。將香港種種特色建築以主體書(pop-up book)形式出版,作者劉斯傑以他自己家族的搬遷歷程為主幹,製作了六款極具香港特色的紙雕,立體地呈現了建築物的結構、外貌、內觀及其他細節,邊翻邊讚歎,忍不住爆粗叫好。《香港彈起》將。 —— 婉遒 來自 公眾號隨便Whatever

推薦書:《茶之書》

作者:岡倉天心 / 譯者:谷意出版:山東畫報出版社

推薦語:《茶之書》與《東洋的理想》、《日本的覺醒》、被並稱為岡倉天心的「英文三部曲」。三部作品中,《茶之書》的影響最大。該書把世俗中的飲饌之事,提升到空靈美妙的哲學高度,甚至視為安身立命的終極信仰。《茶之書》能引發中國讀者思考的地方應不只這些……我們可以欣賞日本茶道的美,我們共同品味藝術殿堂里的人類思想與藝術的凈化,然而,當岡倉天心滿懷深情地守護「大和之心」時,難道我們不也應當好好守護我們的「中華之心?」 ——來自公眾號 風日好

推薦書:《沿著公路直行:鮑勃·迪倫傳》

作者:[英] 霍華德·桑恩斯 /譯者:余淼出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推薦語:一個小鎮青年成為劃時代藝術大師的故事。音樂只是鮑勃·迪倫的工具,其實他是一位詩人和思想家,他寫下的每一行詩化的歌詞都飽含穿透現實問題的能量,他甚至因此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拿到了普利策獎,除了「天才」之外,對此你無法找到更加合理的解釋。「天才」是一種孤獨的物種,世界與他相關又無關,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窺視一位天才的成長史,看到他對世界獨特的理解和參與方式。 ——來自公眾號 不忍直視(buren_zhishi)

推薦單:《搖滾編年史》

作者:[英]戴維· 羅伯茨 / 譯者: 王若文 、陳亞娜 出版: 中信出版集團 2016年4月

搖滾樂的書我基本上全收,這本搖滾百科全書,收錄了搖滾史上最重要的250個樂隊,一冊在手,搖滾全有。作為曾經的一頭搖滾青年,每次讀搖滾樂書,都有一種青春重現之感,有時候感動的想哭,老男人的脆弱好可怕。從這本書中,大概可以找出我所有喜歡的樂隊,現在想來,也就十多支,關於他們的故事,書中介紹的太簡略了,但作為搖滾樂的工具書,還是適合推薦給所有或曾經的搖滾愛好者。

—— 綠茶 來自公眾號 綠茶書情(greenteabooklist)

推薦書:《UNCUT》經典搖滾音樂指南中文版系列特輯

作者:UNCUT出版:樂童音樂x未讀

推薦語:每一個偉大的搖滾明星,都曾改變過這個世界,UNCUT出品的《經典搖滾音樂指南》The ultimate music guide,首次經典復刻中文版系列特輯,樂童音樂為你呈現。權威訪談精彩實錄+所有專輯深度解讀+全景展現傳奇人生,梳理與記錄西方搖滾黃金時代的的文化和獨立精神,成為遍布全球的青年文化思潮,對於日益活躍的中國當代青年文化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極具收藏和紀念價值。也讓我們反思:什麼是真正的偶像?偶像的價值是什麼?當人生的大門被經典搖滾樂打開,誰說我們不能改變一個世界呢!

——來自公眾號樂童音樂(yuetongyinyue)

本文最早發佈於微信公眾號 新世相 和文藝連萌各賬號,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謝 @瑾軒邀。

書單就像菜單,如果看到那個列表,腹中卻一點食慾也無,那無疑是失敗的。

我一直覺得,「書單」是比較個人化的事情,既要知道對方實際的需求,也要知道對方的程度,最重要的,是還要對方真的有意願能看下去,有收穫。

所以別人找我要書看,我會很慎重,否則他看了也用處不大,乃至不大會看下去。

《西遊記》中,悟空半夜求法時,菩提老祖的自言自語,我深以為然。

不遇至人傳妙訣,空言口困舌頭干!

所以我以為,需求、能力、興趣,三者都能滿足,就是好的書單。


興趣類—愛上閱讀(愛讀什麼就買什麼,一般小說和文化快餐居多)

學習類——物資基礎(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麼活動生存技能,積累物資基礎,一般語言與職業技能居多)

智識類——挑戰與提升(這類書深刻有智慧,難啃,但一定要挑戰,不然只讀前兩類,思維得不到訓練,思想得不到提升,社科、藝術、哲學類居多)


個人覺得書單並沒有好與壞之分,關鍵是自己是否喜歡,是否適合自己,有沒有汲取到什麼營養。閱讀自己喜歡的書是一種享受,要是在一本書里哪怕只汲取到一點營養,那就是值得讀的好書。

說說我自己吧。

七月份閱讀了六本書,我覺得每一本書都有滿滿的收穫,而它們在我心裡就是好書,這裡分享下。

書單如下(按閱讀時間先後排列):

01《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作者:[日]奧野宣之

內容簡介:這是一本講述如何有效閱讀的書,注意了,關鍵點是有效,它不是教你如何速讀,如何博覽群書。而是,如何做到對每一本書有效閱讀。

作者把整個閱讀的過程劃分為四個環節:選書——購書——讀書——活用。憑著多年的閱讀經驗,分享了筆記讀書法,通過寫讀書筆記,以最節約時間的方式輕鬆完成選書和和購書環節,然後精讀細讀每一本書,記住書中更多的內容,增加自身的輸入,最後達到閱讀的最高級別——活用。

除此之外,作者還從自身經驗出發,介紹了19個讓讀書體驗更充實、更有效的小竅門。

閱讀感悟:我深知自己讀書方面的欠缺,也極力想提高閱讀能力,所以這本書我是精讀,每一個章節都寫了精讀筆記,期中一篇《其實,你和高效能讀書生活只差一個筆記本的距離》閱讀量達到了九千多,也有很多人找我授權轉載這篇文章。其實,這是我在寫精讀筆記之前並沒有想到的。我只是想認真閱讀每一個章節,盡量汲取精華,補充能量。通過這件小事讓我知道了:當我們靜下心來、不急不躁、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的時候,說不定會有意外的小驚喜。可見,腳踏實地才是到達目標的捷徑!

筆記摘錄:讀完一本書,可以在筆記本上做做摘抄、寫寫讀後感,或是在上面貼一些象徵這次讀書體驗的小物件,以證明自己讀過這本書,通過筆記記錄也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進而轉變為自己的無形財富。使你可以腳踏實地地閱讀自己喜歡的書,而讀不怎麼喜歡的書的時候,也會變得更加輕鬆。

強調:不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整理。只要按時間順序將它們排列在筆記本上就夠了。

02《瑪格麗特小鎮》

作者:[美]加·澤文

內容簡介:小說運用各種插敘講述了主人翁N對瑪格麗特一生的愛,當他知道瑪格麗特精神出軌竟然鬼使神差製造了她肉體出軌的機會,直到瑪格麗特遠走,瑪格麗特自殺,他遇見瑪格麗特後的所有時間都深愛著她,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依然想通過文字告訴簡她的母親多麼美好,他們的感情多麼穩固,甚至善意的欺騙了簡。他不覺得他們的愛情多麼曲折,他只是把經歷的各種插曲稱作他們愛情路上精緻的折磨。他深深地愛著瑪格麗特,愛著他們的孩子——簡。

閱讀感悟:看完《瑪格麗特小鎮》恍然明白:我愛你,是因為你既是我靈魂的伴侶,又是我肉體的依賴。生活中因愛之名產生的雞毛蒜皮,原來都是兩個人愛情路上精緻的折磨。待時光老去,再回首,愛情會因為這些精緻的折磨而熠熠生輝,得到永恆。

筆記摘錄:愛一個女人的一生,意味著你要去愛一個少女、一個少婦、一個忙忙碌碌的中年婦女,以及一個嘮嘮叨叨的老太太。

03《斷舍離》

作者:[日]山下英子

內容簡介:「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服的行為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閱讀感悟: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看到到處都在提倡斷舍離理念,而我也想把不太大的小家收拾歸整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所以買來書參考。看完發現,自己的思想太狹隘了。我想整理的是物品,而實際上該整理的還有自己的人生。就像台灣作家張德芬所說「想幸福,就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回想自己的人生路,之所以行走的太累,是因為我們心裡背負的太多,需要適當的扔掉一些東西。放下,即幸福。

筆記摘錄:斷舍離收拾法和我們以往的收拾理念不一樣在哪裡呢?體現在兩點:①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並不是「這東西還能使,所以要留下來」,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②主語永遠都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現在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就必須放手,只選擇必要的物品。

04《巨人的隕落》

作者:肯·福萊特

內容簡介:整部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生長的故事——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痴情的德國特工……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利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卧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又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閱讀感悟:講真,拿到書的時候,我甚至有點惆悵,一是因為內容太多,三本加起來有1000多頁,對於閱讀外國文學書籍尚在起步階段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二是因為它是一部20世紀史詩巨著,對於不大喜歡歷史的我來說,還真是擔心讀起來舉步維艱。

後來,我耐著性子拿起第一部開始讀起,沒想到,每一頁都有故事,每一頁都有觸動。帝國衰落,英雄崛起,真愛無敵。我忍不住和書里的角色在戰火硝煙中同呼吸、共命運,並期待著美好的結局。

我迫不及待地讀完第一部,接著讀第二部,再讀第三部。書里營造了一個既熟悉又美妙的世界,根本停不下來,這個時候真的懂了為什麼前輩們會創造「愛不釋手」這個詞語。竟然,三天讀完了。果然如書腰上所說「平均3個通宵讀完」。看來真的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以後萬萬不可對一件事情草草的下定論了。

筆記摘錄:世界是屬於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屬於我們的。

05《成功心理學——發現工作與生活的意義》

作者:[美]丹尼爾·韋特利

內容簡介:本書從重新定義成功出發,以心理學為腳手架,逐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成功的概念以及對每個人而言有意義的成功。通過平實的語言、多樣的圖標以及練習與活動來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鼓勵讀者在尋找自我與不斷自省的過程中探索自己的成功。

閱讀感悟:這是我閱讀的第一本講述成功的心理學,有時我們常常把成功的方法想得天花亂墜,而實際上真正的方法就是正確的認識自己,正確的理解自己認為的成功,調整好心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努力方式。以前我的一位領導在培訓時說過一句話「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成功即快樂,所以我開始調節自己的生活節奏,提高幸福指數,以自己能接受的腳步走人生的每一步,不再刻意追求別人的眼光,只關注內心的滿意指數。因為生活是自己的,別人都是配角。

筆記摘錄:當你努力付出時,你是善良的。當你為自己尋求收穫時,你也並不是邪惡的。——作家 哈里利·紀伯倫

06《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如何看到不可見,做到不可能》

作者:[美]丹尼爾·伯勒斯

內容簡介:假如未來是可見的,結果會怎樣?投資者會播下財富的種子,等待收穫確定性的利潤;創業者會調整業餘方向,下一個颱風口會像航班一樣準時到來;理解未來就是理解趨勢。須知,趨勢有軟趨勢和硬趨勢之分,硬趨勢是未來的定數,軟趨勢是未來的變數。本書的主旨便是對兩者加以區分。

閱讀感悟:讀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遠見力是一種可以開發、細化、強化的技能,只要養成正確的習慣,你也能比較準確的預測未來。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世間事,也有漲潮時節,及時把握,終可功成名就。」遇到棘手的問不要鑽牛角尖,更不可停滯不前,要試著跳出眼前的死胡同,或許前方柳暗花明又一村。還可以像剝洋蔥一樣繞過要目前的問題,層層思考,說不定可以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筆記摘錄: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有兩條重要的真理不能忽視,也稱之為黃金法則的推論:①只要有可能,必將會實現。②你不去做的,別人就會做


打了很多字,總感覺文不對題,怒刪,說點自己的事吧。

本人機械專業大三,非常喜歡書,喜歡到什麼地步呢?這個寒假從宿舍搬回家七箱書(都是大學以來網購或書店的幹活),其中有一整箱古龍全集(笑),一共218本(裝箱之前還意義登記了)。好讀書,但都是所謂的閑書吧。

學習一直都不上心,大三了感覺應該好好學習吧,看看書吧。在知乎上看看機械專業推薦的書,

《機械設計實踐》——日本機械設計的構思和設計方法

《機械零件》,G.尼曼著

《齒輪承載能力計算》,[西德]A.K.托馬斯

《面向裝配自動化的產品設計》

這些是從知乎上搜尋來的幾部,都是機械機械在職工作者推薦的,一定是他們看完感覺很有用,可是對於我來說,就是天書,很難理解。

現在對於我來說,最需要看的可能就是《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精度》,《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教材(考完試可以無壓力的重新看,觀點大不同)和matlab的基礎書籍。

家父好炒股,總是想把他的經驗傳授於我,家裡許多關於股票的書籍,我想先看看書吧,可能更好理解點,所以我翻到了一本《艾略特波動原理》,(據家父說此人相當的厲害,將天文學融入炒股理論,可以捲走當時整個股市的錢,但是賺了幾千萬便金盆洗手,頗有古風。)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在大二的時候讀了熊培雲先生的《自由在高處》與《重新發現社會》,感覺世界變大了一倍,能看到正反兩面,思維也不那麼局限了,可謂是啟蒙了吧。但是,在知乎上對熊培雲先生的評價卻不高,「熊培雲是矯情的文人,常常一副自以為懂很多人生的模樣,雖然學過法學,但是法律思維不明顯,雖做過記者,但文字功底不深,寫的文章表達不出深邃的道理,看不出積澱,只能忽悠門外漢。」

的確,當時的我就是門外漢,但是熊培雲先生為我打開了門,現在看來可能寫的是那麼不如人意,但是瑕不掩瑜,依然十分感謝。

所以某一份書單是好書單嗎?對於你對於我,可能答案並不相同,但是一份好的書單一定要切合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吧。

--------------------------------------------------------------------------------------------

買過很多書,有很多是別人讀過再推薦的好書但是卻很難讀下去。

竊以為,書與人都是有性格的,性格相行的話便是磁石相互吸引,小時候讀插圖版三國演義連吃排骨都不去(吃貨一個),一坐就是一下午;性格相左真心是味同嚼蠟,難以卒讀(並非因文筆差)。

EX曾送給我一整套《席慕容詩集》,但是翻了幾頁便束之高閣;沒事看看北島,顧城,海子真是自得其樂。非常喜歡《冬吳相對論》,張宏傑老師,梁文道老師的書,讀起來是暢快淋漓;但是買了熊召政老師,袁偉時老師,余秋雨老師的書,確實讀不下去。並非文筆不好,真心是和書的性格不相適,強扭的瓜不甜,希望各位老師原諒我,畢竟我還是為您的身家貢獻了一點。

所以一份好的書單,裡面的書當可一同翹課,一同泛舟,一同旅遊的吧。

總的來說,像我這麼矯情的人恐怕是很難有一份十分滿意,十分對口,希望翻十個跟頭點個贊的書單吧。


一個你崇拜的人,一個你夢想成為的人,一個你覺得目標就是與之比肩的人,這個人,對他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書單,就是很好的書單。

書籍存在引用網路,一本好書里會提到不少好書,順著都下去,自然而然會找到不少好書,那時就不需要別人的書單,有自己的審美體系了。

也就是從模仿起步,然後慢慢成為一個獨立的讀者。


王小波書中提到的書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159043/


這個答案將從邏輯的角度來回答——怎樣才算一份好的書單

《儒林列傳·轅固生傳》里,記載著一段道家黃生對儒家「湯武受命」的質疑,裡面有著我這篇答案想要討論的對象——類比。

轅固,齊人也。治詩,孝景時為博士。與黃生爭論於上前。

轅固,山東人,儒生。專門研究《詩經》,漢景帝時期,在朝堂當博士。 這一天,在漢景帝面前,儒家轅固與道家黃生爭論上了。

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殺也。」

「商湯和周武,哪裡是奉什麼天命,而是殺害夏桀和商紂的兇手。」

固曰:「不然。夫桀紂荒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因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弗為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而)為何?」

「不對。夏桀和商紂,是有名的暴君,荒淫無度,禍亂天下失盡民心。百姓中沒有誰被強迫,都是自願歸順湯武,湯武不得已而替天行道,成為帝王,不是受天命又是什麼?」

黃生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貫於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南面,非殺而何?」

「帽子再破,也是戴在頭上的;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腳上——為什麼?『規矩』。夏桀和商紂,雖不仁義,可畢竟是帝王;湯武再賢明,也是臣下。現在,人主有過錯,臣下不是幫助他改正錯誤,而是殺死他,並取代他的位置面南而立,不是弒篡是什麼?」

固曰:「必若雲,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照你這麼說,本朝高祖皇帝取代暴秦,反倒是錯的了。」

於是,上曰:「食肉毋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不為愚。」

漢景帝本來在旁邊,眼見自己的祖宗劉邦,也被牽扯進來。只好站出來發表總結陳詞。漢景帝說:「馬肝有毒不能食用,你吃馬肉不吃馬肝,人家不會以為你不懂吃。同樣的道理,『湯武受命』這話題很敏感,你做學問不提『周武王以臣子身份推翻君主』這點,而談周武王賢德,別的學者不會認為你是傻瓜。」

------------------------------------------------------------------------------------------------------------------------------

引用上面這段辯論,不是要討論誰對誰錯,誰輸誰贏。我要說的是,請注意——

「帽子再破,也是戴在頭上的;鞋子再新,也只能穿在腳上。同樣的道理,桀紂儘管失道,百姓認為他是破君主,而湯武得道,百姓認為他們是好臣下,可是君主就是君主,臣下就是臣下,臣下弒篡君主,就好像鞋子穿在頭上一樣滑稽可笑。」這是黃生的類比。

「你是說,君主就是君主,臣下就是臣下?那麼本朝高祖(本是秦臣)倒也是弒君篡位的亂臣賊子,滑稽可笑了。」這是轅固的反擊。

轅固殺了黃生一桿回馬槍。

這桿槍,不是別的,也是類比。

類比是依賴相似度而進行的推理方式。

推理如下:「我們對自己生活的世界中某件事、某個道理(甲)所知甚多,而另一件事感興趣的事(乙)看起來和甲在某些方面非常相似,如果甲和乙這兩件事或者這兩個道理,在一個或多個方面相似,那麼很可能他們在其他方面也會非常相似。」

所以,這則故事裡,還有漢景帝的類比——

「『湯武受命』這話題不好,好像馬肝,既然好吃嘴不吃馬肝,別人不會以為你不懂吃,那麼學者不討論『湯武受命』別人也不會以為你傻逼。」

------------------------------------------------------------------------------------------------------------------------------

概念介紹完畢,講回正題:

「XXX(書名),挺不錯的,你去看吧,我想對你應該會有幫助」。

我曾用上面的句型向朋友們推薦過很多本書。朋友們也用類似的句型向我推薦過一些書。

仔細審視這句話,在這句話裡面,沒有多餘的信息。我是說,這句話只有結論——挺不錯、有幫助,而沒有挺不錯的理由,也沒有有幫助的原因。卻暗含,「上文提高的邏輯」——類比

我們能夠成為朋友,我們彼此有相像的地方,有相似的價值觀。在以往的相處中,我們發現,我們喜歡或不喜歡的東西很多都是相同的,因此(推薦的一方,推定),我們肯定也同樣喜歡看XXX這本書。

所以,這本書,我會去看,不是因為真的「很好看」。我沒有看過,我根本不知道,好看在哪裡;你也沒有提供足夠的信息,讓我判斷這本書,是不是,我感興趣的內容。

這本書,我會去看,是因為作為我的朋友的「你」,說很好看。我決定去看這本書,是因為我們以前建立起的親密關係和信任關係(對品味的信任以及對你擁有的閱讀經驗的信任)。

如果僅僅因為「我」,你去看了一本書,而這本書不僅是你不感興趣的,而且根本無法幫到你的,到頭來發現不值得你為這本書花費時間,那麼我會愧疚——我的判斷力出了問題,卻因為友誼的存在,浪費了你的時間。

向陌生人推薦一本書時,沒有朋友關係作為類比的基礎,用這樣的句式向別人薦書,就更不靠譜。

對於一本書,一個負責任的推薦,應該是充分說明理由的。提供充足的理由,將書中的不足與亮點擺出來,讓對方作決斷。既增強了己方的說服力,又節省了對方下判斷的時間。

在這個前提下,無論對方讀或者不讀,讀之後收益或者發現不值得,那都是對方基於充足的信息所下的決斷,我無需愧疚。除非我推薦時提供的理由、擺出的不足和亮點出現了錯誤。

這,就是我認為推薦者應負起的「推薦的責任」。

所以非常贊同 @金渡江 的答案 ——沒有寫推薦理由的書單都是耍流氓。


我覺得書單啊,歌單啊,還有電影單啊,甚至是超市買東西的小票單……都是很私人化的東西。當然我不否認有些所謂的經典讀物和經典歌曲和經典電影是大家耳熟能詳,街知巷聞都看過的。我個人認為書單其實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回到特殊的過程。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閱讀本身這個過程。所以收集書單,買書,看評價等等活動都不是閱讀本身,只有當你拿起一本書開始看了才算之前的準備工作有結果了。

就個人觀點而言,一份好的書單應該有一下幾個特點:

可讀性

個人認為可讀性是最重要的,當然也是很難界定的一個特點。大的方面來講,對於第二語言掌握不熟練的人來說,很多原版書籍是不具備可讀性的,因為理解字面意思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不熟練的語言也會造成理解錯誤。當然一本書也有很多譯本,對於那些翻譯的十分蹩腳的書來說,是不具備可讀性的。

舉個例子,想要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化,作為一個普通讀者讀德語的康德原著是不可能的,其次對於翻譯十分不到位的各種批判也沒有必要,從專業角度來看,就算選擇了好的譯本,去直接讀《純粹理性批判》也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以上的三類書其實對於普通讀者的可讀性都不強,最好的就是選擇哲學概要讀本,已經經過簡化和翻譯了。除此之外,對於古文愛好者,那些沒有校注過的原本也是不具備可讀性的。因為很多原本不光沒有注釋,往往也沒有標點,讀起來很吃力。

總體來講可讀性是從兩個方面考慮的,即閱讀體驗和閱讀收穫來談。好的閱讀體驗應該是流暢的,同時能思考,只有這樣閱讀收穫才大。如果給你一本你不熟悉的外文書,你光顧著查字典理解邏輯意思,又怎麼能談得上讀好一本書呢。

再具體一點就是:語言選擇(外語,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譯本的選擇,讀物性質的選擇(概論性質或者專著性質)

實用性

實用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從書單本身來看具有可操作性,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書找得到,而且是有可讀性的版本在其中。之前看了劉瑜的一篇雜文,裡面推薦了很多關於文革的書,比如《牛鬼蛇神錄》、《革命之子》、《吃蜘蛛的人》……但其實我只找到了《吃蜘蛛的人》,除此之外她在《我書架上的神明》中推薦的書,很多是原版書,沒有譯本,所以對於非政治專業英語一般的人來說,是不具備可讀性,甚至是找不到的。所以以上推薦的書單其實實用性不大。

另一方面就是,推薦的書本身對你有用的。比如你最近在研究歷史比較語言學,那麼全是結構主義語言學的書單對你完全沒有用,總之具有針對性,想要了解十七十八世紀的文學理論,給你推薦小說是沒有用的。

時代性

時代性主要是也是針對學術性閱讀,主要是結合實用性,尤其是理工科方面,除了推薦你一些開山的論文之外,就是要抓住現在學術界的問題核心。總之我個人的觀點是閱讀是服務自身發展的,就算天天看之乎者也,也需要了解現在大家對之乎者也的看法。當然這個特點並不重要。

經典性(一般性)

經典性或者一般性,應該是湊從多個書單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說誰列了的書單就是經典的,大家都看的。舉個例子,但凡讓一個人推薦電影,他總繞不開《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所以一個書單中必須是有一輛部經典著作,總之這些書,你會在多個書單中反覆看到,如果實在不知道看什麼,可以從這裡下手,一定不會出錯。

其實圖書不像電影,很多經典書雖然大家總是頭頭是道,說一大堆,但是真正的讀完的人其實不多,好比大家都知道《紅樓夢》裡面有個賈寶玉,但是他經歷了什麼全然不知道。又或者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百年孤獨》,簡直是文青的必備知識,但是真的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的人很少。

特殊性

特殊性就是書單一定要帶有推薦人自身的風格特點,具有個人風格和特色的。簡單而言數學家的書單你一看就知道學數學的,語言學家的書單一看就是語言學家的。任何人的書單都具有個人特色,有些人的書單你會發現,有些作家全看了,但是有些作家看了一兩本就沒有。好比劉瑜在書架上的神明中推薦的書單就可以看出很多東西,雖然只有幾本書,比如她英文很好,否則不可能讀原版書籍,其次學政治的,或者至少和政治有關,第三愛自由的,從她對高壓政治反思讀物中可以看出她迫切想要了解那個時代,探討壓迫中的人性。

總而言之我覺得一張范范的書單是沒有意義和價值的。

多元性

多元性其實可以結合特殊性開看,數學家的書單中一定也必須會出現文學作品,而作家的書單中往往會有歷史學的書,政治經濟類的書。多元性反應了特殊性,即一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愛好。

總的來說只讀一類讀物其實是不利於個人發展的。多元化從另一方面來看,不光要有休閑讀物還要有專業讀物,學術性讀物。


如果僅僅是想找某種方面的某幾本書,找讀書多的好朋友推薦or到好書店慢慢尋找or向這個領域的專家請教or
自行 上網用不斷縮小範圍的方法搜索即可。如果並非出於問答的形式,在我看來,好的推薦書單有以下的特點:

(1)分門別類,不一定包羅萬象,但每一類須有明晰的主題,主題集中。

(2)有深度,有層次感,幾句簡單的話交待上面的書位於所在領域的什麼刻度。

(3)態度客觀簡單,推薦書單不是回憶錄,不是批判文章,不是床頭書目,不是學校課表。


書單就像菜譜,沒真吃進嘴裡再美好都只是張紙。


分層合理:入門級和專業級


合適自己:如果不能接受翻譯風格,儘量還是讀國內學者吧(血淚史)

不過我覺得書單這種東西要自己來列,讀喜歡的作者的書,再從喜歡的作者的書里找作者推薦過引用較多的書。


不僅要看,而且要讀,

不僅要讀,還要去體會,

不僅去體會,還要自己去查資料,

查完資料然後發現新鮮的東西繼續讀,

讀的越來越多,就要定期記筆記,記周記,

記完之後還要定期翻閱,

如果有要好的朋友就相互分享讀書筆記。

周而復始,終於有一天能自己寫出書單了,

這個時候應該也差不多能根據受眾的需要寫出來了。


謝邀~

其實很贊同樓上@九逸兄所說的話,真正愛書愛閱讀的人總是能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找到自己心儀的書籍,就如同熱愛音樂的人一樣,是不需要靠每天的亂七八糟的排行榜來尋找歌曲的。

但同樣,我相信題主既然需要一份書單,無非就兩種目的:

1. 拓展知識;

2. 增加談資;

談資這種東西有多重要相信各位小夥伴都懂。我們常羨慕牛人們坐在頂級酒店的行政酒廊里和眾人談笑風生。但請注意,不只是頂級酒店好嗎!還有談笑風生好嗎!坐在餐廳里、酒廊里、甚至房間里,和妹子不聊天難道握手示意嗎

難怪小兄弟你還是單身

每天我們嘗試著從不同刁鑽的角度彰顯出逼格,但真正的品質與品位並不僅僅局限於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這不是你把餐桌上的酒杯換成Riedel,或者脫下一身金光燦燦LV換幾件小眾的牌子就能解決的,即使你拿著最好的碗,吃著最貴的菜,也只能證明你擁有很強的購買力,卻難以體現你深藏於內心的文化底蘊。

為什麼國外甚至國內許多公司都很強調你的出身、你的學校、你的背景,因為物質的攝取總是簡單而粗暴,而精神的沉澱卻舉步維艱。

我們總說談資、裝腔,不是你指知道多少的小道消息,更不是你每天隨便上上知乎看看微信公眾號就能解決的,你要真以為這樣就足夠了,那我建議你找家小菜館聽聽隔壁桌大爺酒後的聊天,或者隨便上輛出租陪司機嘮嘮國家大計,你會發現你敝帚自珍的東西別人根本不值一提。

因此在這裡我就從做好談資準備和拓寬知識寬度來列舉這樣一份書單,讓你至少在時下的許多場景中,不會因為接不上話而舉足無措。

1.音樂:《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一本50位頂尖作曲家的史記"

事實上由於學生時代的荼毒,我一直很厭惡一切與排行榜有關的東西,更何況這種摻雜著個人主觀情緒的排行榜。但是如果你對音樂的認知還停留在聽聽流行音樂,在夜店問問大家「如果我是DJ你會愛我嗎」,卻又妄圖涉足西方古典音樂,那麼這將是你必不可少的一本工具書。

書中除了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這些磨出老繭的名字,同樣也有亞娜切克、庫普蘭這些半人半神的作曲家。作者菲爾不僅對他們的生平與音樂特點做了鞭辟入裡的介紹,同時為了照顧伸手黨的情緒,還給出了作曲家們5首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入門必備曲目」和20首「經典收藏」作品。

想像下在典雅靜謐的歐陸風情餐廳里,一邊感受著紅酒的柔軟緻密,一邊傾聽著樂者悠揚的琴曲,這時候你不再只能談論最近TFboys又出了什麼新歌,我是歌手誰又被淘汰了,而是為她娓娓道來古典主義音樂與浪漫主義音樂的差異,孰優孰劣不辨自明。不過,千萬收起你那獻寶的語氣。

2. 哲學:《蘇菲的世界》

"哲學,並不只有馬克思"

很多人看見哲學兩個字就頭疼,一部分源自於長期馬哲學習的無聊與壓抑,一部分源於大多數哲學著作並不適合沒有哲學基礎的人去閱讀,就如同我許多年前讀叔本華的《生存空虛說》一樣,讀完是真的空虛,能吸收的知識肉眼可見。

可是《蘇菲的世界》卻不同,事實上你能想像這是西方青少年的哲學啟蒙書嗎。一本在西方為15歲人群服務的書籍,我卻在踏入20歲後才能接觸,無疑也是我的遺憾。

書中通過一名神秘導師向14歲蘇菲傳授哲學知識,揭示了整個西方哲學發展的歷程。整本書並沒有拗口的釋義和空洞的語言,卻如同一場光怪陸離的歷險,跟隨著蘇菲一起去體驗一個又一個的魔幻世界。

越是快節奏的時代,越需要哲學指引我們。作為思考的源泉,哲學總能為我們搭建一個更加寬廣堅實的世界觀。如同康德墓志銘所言那樣:有兩件事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

如果你不懂哲學,這將是你人生最好的哲學啟蒙書。今後交談中,你不再只能說「量變引起質變、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你亦可以告訴大家: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缺少光線的照射罷了。也許她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但至少能讓你的唾液亦帶著知識的芳香

3. 社會學:《影響力》

"你所有的決定真的未被影響嗎?"

最早閱讀此書的時候還是大學,起源於當時與另一書友相同的遭遇。在蘇州的一個寺廟(名字不表),導遊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本著自願原則捐錢的廟宇,結果從自願入廟到捐錢出廟,一步一個招式,一步一個套路,廟裡的僧人每一段話術,每一次舉動都讓你無法拒絕,無法say no,環環相扣。事實上生活中我很難被人欺騙,各類欺騙的招數也見了很多,但這是唯一一次我知道自己中計了,卻無法拒絕的騙術。

直到別人向我推薦了這本書,我才終於明白自己被什麼力量影響了。

西奧迪尼是研究社會順從的大師,這本書亦是社會心理學的教科書之作,他讓你明白有這樣一種力量可以玩弄你於鼓掌之間,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受到了影響與欺騙。為什麼頤和酒店的旁觀者如此冷漠?為什麼這個廣告會令我產生購買慾望?為什麼置業顧問總先介紹最貴的樓盤?為什麼我會感到愧疚與順從?許多細思極恐的花招在這裡也將一一被揭示,讓你看透花招,也教會你玩弄花招。

這是一本囊括了社會學心理學營銷學與人際交往的大師著作,你無法依靠它變得更聰明,但是你會發現你的行為更容易影響他人,也更難以受到欺騙。如果你是一個缺少主見或性格衝動的人,那這本書將是你的必讀之作。

4. 新聞學:《諍語良言》

"不懂點新聞寫作連知乎都不會發"

如今不少人要麼做著自己的內容創業,要麼運營著自己公司各式各樣的社交平台賬號,總認為把一件事寫清楚考校的文筆多過技巧,但事實上如果你一點新聞學也不懂的話,你仍然只能人云亦云的跟著別人分析為什麼Papi醬會火起來,為什麼咪蒙會一夜爆紅,你依然無法將一堆紛繁瑣碎的事實以緊密的邏輯排列在一起,只能最終寫成一篇辭藻堆砌、論據羅列的中學作文。

作為一個老記者、老編輯、真正的行業老司機,作者劉其中很少提到高深的理論,而是將自己多年來工作的經驗教訓呈現在讀者眼前。他並不急於告訴你你應該怎麼辦,而通過信手拈來的大量中西方媒體案例漸漸的教會你為什麼這麼做,平易近人卻又受益良多。

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網路化的社會,每天我們都從手機、電腦等各式各樣的媒介接收傳遞著大量的新聞與信息,如何使自己與眾不同,如何又讓自己言之有物,也許你需要這樣一本書籍,為你開啟整個信息傳播寫作的大門。

5. 物理學:《宇宙的琴弦》

"一本滿布才情的物理書"

很多朋友跟我一樣,覺得又不當科學家,又不做專家教授,學物理來幹什麼,換燈泡嗎?而且最關鍵的是物理也不是你想學,想學就能學,那些各種各樣的符號和專業名詞像其他星球的語言一樣,再看看那一堆公式和數字,一頁沒看完就治好了長期以來的失眠。

然而這個可怕的世界已然不給了我們活路,從三體到星際穿越,從星際穿越到引力波,很久沒有這樣為自己的無知和小白難過了,連評論里的辭彙我都得百度才能看懂,讓我覺得自己深深的落後了這個世界,羞憤難當。

幸好發憤圖強的我發現了這本《宇宙的琴弦》,格林非凡的將科學思想與寫作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為讀者搭建了一個神秘的十一維宇宙,空間的纖維在這撕裂了又自己縫合起來。在一些晦澀的概念上,格林總能依靠自己大開的腦洞,為你掏出一個又一個例子,並詼諧幽默的化解它。整本書讀完不僅不像一本科普著作,甚至比一般科幻小說更為有趣。

從此陽光慵懶的午後,你不再會因「引力波」這樣的話題而感到無所適從,你也不會在看完星際穿越這樣的電影后,面對女孩天真的雙眼答非所問。你可以輕描淡寫的闡述引力與蟲洞之間的關係,再侃侃而談量子力學對天體物理的貢獻,偶爾拋出的超弦理論更是」震古爍今「,想必這時候隔壁桌的同事聽完後也一定會給你滿分而不怕你驕傲。

當然除了以上幾本書外,我還想給大家推薦更多實用好玩的書籍,不過為了照顧各位飽經摧殘的視力,就不再像上面詳細介紹了,書單給出,大家各取所需吧。

① 國學:《訓詁學》

這是一本連讀者評論都得用繁體字的書,不通訓詁,又怎麼好意思說自己懂點國學?

② 互聯網:《增長黑客》

作者首次引入了美國「增長黑客」的概念,是一本誠意十足、案例豐富的互聯網營銷推廣專家級好書。大量的互聯網案例分析,足以讓你有能力看透時下互聯網行業各種花式玩法。

③ 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戴維的《社會心理學》已成為這個領域的主導教材與衡量標準,你將可以通過這本書學會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④ 心理學:《行為科學統計》

儘管統計學是每一個學生的夢魘,但至少這是一本最為有趣的統計學教材。讀完除了為中外教材差距之大而抹淚外,你也將學會用統計學的方法去做任何的決策支撐。

⑤ 量子物理學:《你幹嗎在乎別人怎麼想》

看到又是量子,又是物理的,我也知道寶寶你們心裡苦,但是大名鼎鼎的費曼很仁慈的把這本書寫成了一本父子親情日記,所以你不必擔心在這本書中暴露為數不多的智慧,儘管去享受科學的溫情吧。

閱讀永遠是投資價值最高、回報時間最長的一項愛好,也許讀完這些書並不能立馬改變你的人生,讓你成為一個人見人愛、談吐非凡的人,但是她將潛移默化地引導你,通過不同視角看待問題,而非人云亦云,在談話中永遠只能跟著別人的邏輯步履蹣跚。

當然,一本書抑或幾本書也許能解決你一時的困窘,但若是希望整個人的煥然一新,也許更需要你焚膏繼晷的堅持。不將閱讀當做一項工作、一把利器,而是生活中如同柴米油鹽的一部分。在紙醉金迷的今天,閱讀最重要除了知識的汲取,也許還有那份試著靜下,心無旁騖的專註。

正所謂

沒有韋編三絕的持之以恆

哪來高屋建瓴的談笑風生

與諸君共勉吧。

--------分割線--------

個人微信公眾號:維物工坊

雕琢最具談資的生活,關注最有格調的產品(這裡不是賣貨的)

http://weixin.qq.com/r/ekwTC_vEj7bwra9o9xlo (二維碼自動識別)


在這個時代讀書是件很奢華的事情,我們沒有時間,或者說,我們的時間都被什麼事情佔據了。

到底被什麼佔據了呢?

我覺得最占時間的是恐懼。新聞讓我們恐懼,經濟讓我們恐懼,人際關係讓我們恐懼。一天生活在對未來的不確定而不敢很奢侈地把大把時間投入到閱讀之中。

真正的好書是反時間的,相信所有人都有過在人生某個時刻廢寢忘食地讀書的記憶,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經歷越來越少。

從這個意義上說,推薦書單是件危險的事情,因為你是在邀請別人把自己的時間投入一場意義不明的冒險之中。


推薦閱讀:

北京哪裡有適合小孩子看書的繪本館?
《西遊記》第三十一回,孫悟空不守信用摔死寶象國公主的兩個孩子是什麼意思?
書被水沾濕,幹了變皺怎麼辦?
「茴香豆的『回』字有四種寫法」讓你有什麼啟發和感慨?
讀什麼書能讓你更加愛黨?

TAG:書籍推薦 | 閱讀 | 書籍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