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日常說話是說文言文嗎?
01-17
文言和日常說話的差別……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找些明清時期官府張貼的告示之類的來看,不少地方能找到的……
這些告示首先要遵從一些官方文書的形式,另一方面也要讓民眾能看懂,或者至少是聽懂……
於是就其措辭用語就同時出現2種看起來很不兼容的風格……
其實文言的書寫方式大多是為了閱讀的需要,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很多文言中使用的虛詞語氣詞什麼的都是為了斷句。我覺得可以參照一下現代人,對比一下日常的說話跟政府出的聲明啊,政策啊等等一些東西。
對對對就是那些你在下面評論「說人話」的那些
首先分出兩個概念,口語(也就是提問中的「日常說話」)和書面語。其次,古代這個概念也需要具體的劃分時代。
- 古代漢語的書面語在先秦時期就產生了,這個時期的口語和書面語基本一致。
- 後來由於口語發展較快,書面語逐漸脫離口語,通常稱為文言文。漢代,書面語與口語逐漸發生分歧,到了晚唐,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使用書面語。
- 到了晚唐五代,在大眾口語的基礎上形成了一種新的書面語——白話。
我們現在所說的「文言文」,在古代其實分為「文言」和「古白話」。「文言」是指在先秦口語基礎上形成起來的上古書面語,以及漢代以後模仿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明清時期模仿這種書面語寫成的作品等。東漢以前,言文不分,古人記載下來的就是他們的口語原貌,比如說《論語》這種語錄體形式。而古白話是指東漢以後在北方口語基礎上形成的接近於當時口語的書面語。如: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歌辭,唐代的曲子詞,演唱佛經故事的變文,宋元話本,元代雜劇和明輕小說等,所以說東漢以後言文開始分離,到了唐宋元明清言文徹底分離。文言不再變化,古白話呈現出各個時期變化的特點。所以說,只有在先秦到東漢這段時間,古人口上說的可以說跟所記錄的一樣。
中國古人是很聰明的,為了讓文化不流失,所以寫文章的時候用文言文做記錄,不管你口頭怎麼說話記錄的都是文言文,這樣免去了很多麻煩,不會因為文化的變遷而導致記錄發生變化。還有關於唐以前或者再以前他們說話是否是只說文言文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不必深究,因為我們只有記載,也穿越不回去,或者說穿越回去了也回不來,而且中國的古代很少辭彙量,都是單字為主,好多白話文其實來源於日本,還有好多詞來源於佛經等等,中國文化包容性很大。但是文言文,是祖宗的筆記卻不是說話的記錄。
堯舜禹都是單字名字,從開始有語言都是匱乏的,文言文等於白話文;
社會發展迅速,語言拓展的很快 文言文比白話文難理解 逐漸開始分化(為什麼文言文沒有跟上白話文的節奏,個人覺得受限於文字的載體不便於白話長篇大論);
1917年1月,胡適在《新青年》發表題為《文學改良芻議》的文章,這是白話文運動的公開信號,這個時期推出這樣的運動顯然文言文不夠通俗,說明文言文一定意義上已經不等同於白話文了。請參見這一篇。 真的有白話文聖旨嗎?
「古代」這個概念太寬泛了
上古先秦時的語言
唐宋時看起來肯定是文言文否則也不會有「古文運動」中古(唐)以後俗語言就迅猛發展起來了
文言,顧名思義,就是寫文章用的話。平時說的叫做白話,和文言是有區別的。
《三國演義》是一篇白話文小說,反映當時人們日常說話的方式。推薦閱讀:
※「出王游,衍昊天」是什麼意思?
※《口技》這篇文章裡面的內容是真的么?
※柳宗元的「譚中魚可百許頭」是病句嗎?
※沒什麼文言基礎,如何開始讀莊子?
※誰能把曹植的《蟬賦》翻譯成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