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建築師的作品讓你有「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的感覺?為什麼?

不知道學建築的大家有沒有在見到一個建築作品的時候,有過「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的感覺?當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想過的建築作品很完整地呈現在自己面前,那種驚喜的感覺很難忘。


謝邀。

很多人都在說卡拉塔拉瓦,我來說說卡拉塔拉瓦的前輩吧。

Miguel Fisac(圖1)

圖1:Miguel Fisac, 1913~2006.

雖然可能是西班牙現代主義建築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但Fisac實在是一位很「陌生」的建築師,最直觀的證據:他名字的維基百科詞條不用說中文了,連英文頁面都沒有。僅僅有西語、葡語和幾個伊比利亞半島的地區性語言。(西班牙語頁面鏈接:Wikipedia, la enciclopedia libre)

然而Fisac又實在是他那個年代——也(可能)是建築師最輝煌的年代——最典型、最令我神往和欽佩的那類建築師:注重建築和空間本身,從設計到建造邏輯清晰,尺度感敏銳,形式審美建立在對技術和功能的深刻理解融會之上,但不刻板教條,細節和整體和諧統一。功力深厚不露雕琢,還要加上西班牙建築師特有的妖嬈天賦——悠久的建築/建造傳統賦予了伊比利亞建築師們基因里的靈感,大概可以類比歌劇之於義大利、文學之於俄羅斯——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初次接觸Fisac是研究生第一年。彼時介紹的是Fisac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The Pagoda」(圖2)——我當時甚至沒能夠記住Fisac這個名字,但是牢牢地記住了這個遠在南歐的「佛塔」式建築。

圖2:The Pagoda.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這座塔樓其實屬於西班牙馬德里的霍爾瓦實驗室(Jorba Laboratories),建於1965~67年,是實驗室辦公建築的一部分,包括了若干辦公空間和一座圖書館。因為它的外立面對雙曲率極小曲面直接而合理的運用,使得原本可能平平無奇的辦公塔樓成為了馬德里市民通往機場路上的一道風景。

雖然形式在今天看起來也十分獨特,但是如果將設計拆解還原的話,會發現這座塔樓看似誇張的造型實際上是符合建造邏輯和功能需求的,是現代主義強調的結構理性與形式美感結合的優秀案例。

首先,如果觀察圖3中的平面圖不難發現,塔樓外部新穎的造型是通過非常簡潔的一次操作得出的:每一層仍然是規矩的正方形平面,只是統一地每隔一層將正方形旋轉了45度。

圖3:霍爾瓦實驗室塔樓平面.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這個操作帶來的收益最直觀的就是得到了符合客戶要求的建築造型,樓層之間的曲面創造出了多變的光影效果,能夠在一天之內讓附近高速公路上過往的人們在極快的車速下即使只看一眼也印象深刻;同時,使用者在樓層內部的觀景視野也較之常規的火柴盒塔樓更富變化。

如果再結合圖4中的結構平面,還可以發現這一操作不僅沒有使結構複雜化,反而非常符合辦公樓層平面布置的結構特點:豎向柱網布置在旋轉後上下兩組正方形平面的8個相交點處,水平方向上樓板的主要鋼結構也以這8個點和中央的核心筒形成了網路。從結構力學角度來看,這樣的結構穩定合理,保證了內部大跨度無柱空間得以實現,空間利用非常高效,而且即便每層都有出挑空間,也沒有特別誇張的懸挑,工程角度易於實現。

圖4:塔樓結構平面.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從剖面上解讀的話(圖5),這樣的旋轉帶來了每層外部的剩餘空間,可以是非常好的設備夾層,這樣就避免了在內部加做吊頂,做到更高的層高和更好的內部空間體驗。

圖5:塔樓剖面.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值得一提的是,在施工中為了避免常見的澆築上層時混凝土會迸濺污染到下層樓板和立面,Fisac還堅持要求整個建築在搭好骨架和模板之後,從頂層向下開始澆築(圖6~7)。

圖6:自上而下的澆注順序.

圖7:施工中的實驗室.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塔樓一側還有一座較為低矮的建築,是實驗室的廠房與庫房。整體造型上並沒有塔樓的新穎獨特,但是細節上卻體現了Fisac的另一個極具個人特點的元素——空心龍骨水泥梁(圖8)。

圖8:實驗室廠庫房的空心龍骨混凝土梁.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這種充滿建構詩意的結構系統,被反覆運用在Fisac的其他建築中,包括他的公共建築與教堂等作品,成為了他簽名一般的元素(圖9)。

圖9:Fisac與他的混凝土預製件. ? Fundación Miguel Fisac

上圖是1962年Fisac與即將用在位於馬德里的水文測量研究中心(Center for Hydrographic Studies,圖10)項目的混凝土預製件的合影。

圖10:水文水道測量中心 立面. ? Center for Hydrographic Studies

外觀上看,又是同樣的辦公塔樓+低矮大跨度廠房。因為水文研究特定的空間要求,Fisac再一次設計了一個巨大的無柱內部空間,空心龍骨橫樑兼顧了結構、審美、採光,讓原本僅為功能空間的水文研究所有了光影交錯的美感(圖11~14),而很多細節上也依舊能看出建築師對於建構邏輯的深刻理解和純熟運用(圖15~16)。

圖11~14:大跨度空間和光影細節 ? Simon Garcia

圖15~16:細節局部 ? Andrea Portillo

類似的混凝土梁也被應用在Fisac的Iglesia Santa Ana(聖安娜教堂,Santa Ana Church,圖17)中。

圖17:Santa Ana Church.

除了外部的龍骨梁,這座教堂的內部設計也凸顯了Fisac對宗教類建築的功能瞭然於心和對所看重的光影效果極具天賦的編排。Fisac在耶穌像背後的最重要的牆壁上做出了三個深淺不一的凹陷(圖18~19),沒有破壞室內空間的統一,同時又區分出了宗教儀式時需要的不同功能空間。

圖18~19:教堂內部空間. 平面圖中可以看出牆壁上的三個凹陷空間.

同時,耶穌像正背後的最淺的凹陷,無疑在視覺上增強了正上方「天眼」一樣的天窗中透入的自然光」傾瀉而下「的效果(圖20),進一步突出了教堂的神聖氣氛。

圖20:天眼一般的天窗.

岔開一句:搜索資料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名叫」thinking in curves「的博客(鏈接:thinking in curves),博主根據Fisac不同的項目選取了三種有代表性的空心龍骨梁,分析了它們的剖面的幾何構成,圖很有美感,與Fisac自己畫的計算剖面圖一起放在這裡供大家欣賞(圖21~24)。

圖21:Fisac為了計算構件重心繪製的剖面圖. ? Center for Hydrographic Studies

圖22~24:Fisac不同構件的剖面分析

說完了卡拉特拉瓦的前輩,再來聊一位他的同輩人。

Enric Miralles(圖25)

圖25:Enric Miralles, 1955~2000. ? El Croquis

Miralles(米拉雷斯)的知名度要高了很多,至少中英文的維基詞條都有了(大霧。

初識米拉雷斯,源於他的一張平面圖(圖26):

圖26:巴塞羅那射箭館平面.

這是米拉雷斯為1992年巴塞羅那夏季奧運會設計的射擊館的平面圖,也是我最喜歡的建築圖沒有之一。

這座射箭館也是米拉雷斯(與第一任妻子卡梅-皮諾,Carme Pinós共同)的代表作。這座建築令我感到高山仰止的原因,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方法解釋就是:在BIG的設計方法被大量學生借鑒模仿的時候,你會發現米拉雷斯這樣的建築師做出的設計,即使是想抄襲也抄不出來的。或者說,這是一種」不做線性減法「的設計。

這座位於巴塞羅那市郊一小塊山地上的射箭館分為比賽館和訓練館兩部分,是由兩大主要元素:連續的混凝土隔牆和隱藏在山體中的擋土牆組成,輔以極具張力的結構構件(圖27~29)。根據設計師自己的解釋,這座建築的形式是通過對所在場地的地形進行演繹得到的,這種充滿想像力的、不拘泥於死板的設計邏輯的創造,真的是依靠天賦,也是無法被模仿的原因。

圖片27~29:巴塞羅那射箭館 ? Dieter Janssen, DJA

米拉雷斯與卡梅-皮諾共同創作的經典作品還包括位於巴塞羅那市郊的伊瓜拉達公墓(Igualada Cemetery,圖30~31)。

圖30~31:伊瓜拉達公墓.

依山體而建的公墓外部牆體上分隔出的一個個格子對應著一個個逝者,沿著步道蜿蜒伸展開來(圖32~33);內部的明暗處理也給人留出了凝思的空間(圖34~35)。

? Flickr User: Dharmesh

圖32~33:外牆上對應每一位逝者的方格.

圖34~35:內部空間的明暗光影. ? Flickr User: Dharmesh

米拉雷斯經歷過兩次婚姻,1994年開始與第二任妻子貝納德塔·達格利亞布艾(Benedetta Tagliabue)合作的項目包括巴塞羅那聖·卡塔利娜市場(Mercado de Santa Catalina)的改造(圖36)、蘇格蘭議會大樓(圖37~38)。

圖36:聖·卡塔利娜市場改造. ? John Fader

圖37~38:蘇格蘭議會大樓內外景. ? Klaus with K

這兩位不同時代、不同地域(馬德里與巴塞羅那之間的恩怨不止足球)的西班牙建築師,對混凝土預製結構的使用已臻化境,作品中既有精確的建構邏輯,又有天馬行空無法模仿的天賦,然而兩人的命運卻都是令人唏噓:

Fisac一生作品頗豐,在以馬德里為代表的西班牙各地有著超過400餘座各類作品。然而,雖然很多建築師和馬德里民眾都希望將前文提到的The Pagoda作為地標建築保護下來,這座嚴謹卻張揚個性的建築卻因為馬德里市政府方面的短視,和說不清道不明的為政治利益的勾心鬥角,在1999年被拆除(圖39),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毫無個性的玻璃立面辦公樓。當時已是耄耋之年的Fisac也只好自嘲說自己的建築不符合潮流。

圖39:拆除中的霍爾瓦實驗室. ? Luis Asín

米拉雷斯則更是英年早逝,2000年因腦瘤去世,年僅45歲。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巴塞羅那射箭館,也在前幾年因為當地地鐵線路擴建而被拆除。當初為了加快施工速度而在設計中採用的大量易拼裝的混凝土預製件,卻也為拆卸提供了便利。在谷歌地圖上還可以看到拆卸後對方的預製件(圖40)。

圖40:拆除後堆放在一起的混凝土預製件. 谷歌地圖

之所以說這兩位讓我的新世界大門被打開,想來想去,還是那句不太貼切的解釋吧:他們的作品流露出來的狂洋恣肆的才華,是抄都抄不來的。

Y Viva Espa?a!

圖片來源

圖1: Tablas de Daimiel · Miguel Fisac

圖2~5, 7~8, 39: MIGUEL FISAC - MAS CONTEXT

圖6: https://www.pinterest.com/pin/462181980493356640/?lp=true

圖9: MANCHEGO MODERN: The Peculiar Architecture of Miguel Fisac

圖11~14: Centro de Estudios Hidrográficos | Miguel Fisac

圖10, 15~16, 21: Hydrographic Studies Center by Miguel Fisac

圖17~20: Santa Ana de Moratalaz

圖22~24: thinking in curves

圖25: Enric Miralles

圖26~29: AD Classics: Olympic Archery Range / Enric Miralles Carme Pinos

圖30~35: AD Classics: AD Classics: Igualada Cemetery / Enric Miralles

圖36: By John Fader at the English language Wikipedia, CC BY-SA 3.0, File:Jfader santa catalina.jpg

圖37~38: Enric Miralles - Wikipedia


我們的學科(建築學)如同一台糟糕的電視。我們(建築師)已成為客廳擊劍的專家,操控著這台電視以對抗虛無。勝或負都是無稽之談,因為並無爭鬥:敵人很早以前就已離開了這個房間。

建築學盛行的工作方式排外、教條、自閉,只將建築學作為一套孤立的規則來看待。這種內省的高級文化忽視了最基本的事物。它和外部世界極度地不同步也不協調。

現代主義的建築學似乎曾是一片伊甸園,一切新的剛剛發生,日益豐滿的現代生活像上帝一般為建築學划出疆界。而如今,我們的生活在經歷了技術的無情的壓榨與開發後,好像博施的《塵世樂園》中呈現出的混亂、沉淪與歡樂,變得六神無主。建築學似乎失去了指引而迷失,走入技術和又一輪「巴洛克式」的狂歡。

塵世樂園,1503 ~ 1515,希羅尼穆斯·博施

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1503-1515. Hieronymus Bosch

這就是來自西班牙建築事務所AMID.CERO9眼中的建築學。他們認為調試這台「糟糕電視機(建築學)」的方法,就是批判性的重建這門日益孤立的學科與外部世界的聯繫。那麼所謂的「外部世界」又是什麼呢?

外部世界 ≈ 第三自然

這是一個千萬年來前所未見的世界。從前用來闡釋世界的分類法即將失效。最顯著的表現就是生物與技術產物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我們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新生的混合體,而組成混合體的事物來自於曾經完全不同的分類之中。

人類只是一個更大存在中的一部分。這個存在熔鑄了人類、機器和生物體等諸多事物,而人類在其中並不必然佔據中心或優先地位。

貓頭鷹、漿果和人類的混合體;塵世樂園,1503 ~ 1515,希羅尼穆斯·博施

註:《塵世樂園》描繪了人類從伊甸園墜入人間後,享樂與狂歡的情景。超現實的畫面中充滿人、動物和自然的混合體。這幅畫經常被AMID.CERO9用來類比自己的實踐與世界觀,在ELcroquis建築素描184期中多次出現。

透過下面這些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前所未見的場景片段,我們或許可以窺見這個外部世界的一角:

網路滲入人類的生活

但虛擬和現實二元對立的狀態

遠遠不能描述這一混雜的情境

網線插頭,紐約,2010

阿里巴巴- 亞馬遜- 京東- 包裹- 聯邦快遞- 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敦豪速遞公司-deli- 中國電子經濟的基礎設施

亞馬遜後勤倉庫,斯文西,英國,2010

商品、娛樂、偶像

真實的虛擬和虛擬的真實

Hey QTQT - Hey QT

「Hey QT」是一首能量飲料的廣告歌。QT是一個虛擬形象,創造出來以宣傳能量飲料 DrinkQT。但其實,就連DrinkQT這一飲料也是虛構的,是扮演QT的藝術家Hayden Dunham的藝術作品

" 世界屬於我" 演唱會,2010 年3 月9 日,東京,日本,初音未來

真·虛擬現實

朝陽,天安門廣場,北京,中國,2014

電子遊戲成為了競技、慶典和狂歡

人群在大屏幕前

另一群人在小屏幕前

前者為後者繃緊心弦

西雅圖鑰匙球館2014DOTA2國際邀請賽的舞台和人群,雅各布·威爾斯

難道只有精英主義對地域文化克制的借用

才不會被稱為惡俗?

舞廳,埃爾阿爾托,玻利維亞,2014,F·瑪馬尼·西爾維斯特里

1964年,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中提出技術作為媒介,拓展人類身體機能的設想。如今,它們一一應驗《銀翼殺手》中的複製人和《攻殼機動隊》中的草薙素子彷彿離我們近在咫尺。

電子皮膚1,1968,豪斯·努克藝術小組

這樣的外部世界對於AMID.CERO9來說

是一個在生物體、社會群體和技術產物間相互關聯的生態機制。這種生態機制是由來自完全不相關的來源的物質形成的奇異複雜的混合物。

甚至建築也是其中的組成元素之一

這個外部世界被他們稱為

第三自然

註:「第三自然」的概念由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文主義者,雅各布·彭法迪奧Jacob Bonfadio(1508~1550)提出,描述介於自然和人類改造環境之間的全新物質用來與「第一自然(原生自然)」和「第二自然(出於使用目的被人改造過的自然,例如農耕景觀)」區分開

AMID.CERO9建築事務所的主持建築師,克里斯蒂娜和埃弗倫夫婦,將這片迷人又駭人的混亂的「第三自然」當做自己的伊甸園。

AMID.CERO9建築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克里斯蒂娜·迪亞茲·莫雷諾Cristina Díaz Moreno

埃弗倫·加西亞·格林達Efrén Ga Grinda

  • 他們用自己的建築實踐深度介入第三自然,希望以此重塑建築學。
  • 他們在這片第三自然中的不同疆域之間工作,創造新的聯繫。這也正是他們在事務所原名CERO9之前加上"AMID(在……之間)」的原因。
  • 他們稱自己的實踐是一種「混合敘述」,將各種建築學與非建築學的素材在工作台上同等對待,混合雜糅。
  • 他們的建築也是一個個與第三自然同構的微型世界。

奇異的構築物;

塵世樂園,1503 ~ 1515,希羅尼穆斯·博施

在實踐中:

他們致力於創造綜合的環境:自然、人造物與人類的融合——石炭紀叢林Carboniferous Forest

在西班牙蓬費拉達的國家能源博物館項目中,AMID.CERO9摒棄了傳統科教展覽矯揉造作的展示圖片,標本和視頻的,創造了一個模擬石炭紀氣候的微環境。讓上古的物種、遊客和人造環境共存於一個「空間」之中。

對於AMID.CERO9來說

空間不再指大而無界的虛空

和現代性的白色抽象幕布

而是與「第三自然」同義的

不同起源的物質與媒介之間調和與互動現象

石炭紀叢林 Carboniferous Forest,西班牙, 2011

石炭紀叢林 Carboniferous Forest,西班牙, 2011

石炭紀叢林 Carboniferous Forest,西班牙, 2011

愛琴海天堂Aegean Paradise

在位於希臘錫米島的愛琴海天堂日光浴場方案中,AMID.CERO9探索了大眾旅遊的新模式。他們在建築內部納入了地中海當地的生態系統:蜜蜂、蠶、葡萄藤、蛇麻草和柑橘樹,連同絲綢材質的頂棚營造了一個度假天堂。

這許許多多精美奇異的事物,是對陰暗、差強人意的日常生活和現實如夢似幻的短暫補償

AMID.CERO9創造的這片如夢的第三自然,或許是對度假浪漫的反諷。

愛琴海天堂 Aegean Paradise,希臘, 2014

愛琴海天堂 Aegean Paradise,希臘, 2014

愛琴海天堂 Aegean Paradise,希臘, 2014

他們關注亞文化群體,認為這些群體與主流社會迥異的生活蘊含了巨大的美學能量——梵蒂岡同性戀社區 Gay Vatican

AMID.CERO9在美國95號公路邊設計的社區中心。在設計中,他們努力使功能、材料、推進過程、造型與建築語言各方面都與群體的特質相連。採用了充氣硅膠膜結構,擁有著誇張的造型,並在內部置入各種功能的奇異混合。

亞文化群體是一種建築學的潛在模式,在反映、批判主流空間模式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逃離的出口。

他們肥沃的土壤,在建築實踐與周遭世界的鴻溝間搭起的橋樑,將當代文化實踐,與技術知識歷史結合在一起。

梵蒂岡同性戀社區 Gay Vatican,美國,2011

梵蒂岡同性戀社區 Gay Vatican,美國,2011

他們在設計中關注人類之外的其它物種——魔法山 La Monta?a Mágica(埃姆斯發電站改造)

這是為美國埃姆斯市的一座發電站做的改造。AMID.CERO9發現原發電站位於候鳥和蝴蝶的遷徙路徑上,於是他們決定設計一個由燈光,各色玫瑰組成的生物表皮,用來吸引候鳥和蝴蝶。讓發電站成為一個以人類互動為條件,有生命物種的生物聚集區。

我們力求建立一個共享的空間秩序,一個可以探索人類與非人類的新互動形式的公共空間。探討人造環境中的這些物種在物質上、觀念上的生存場所。

魔法山 La Monta?a Mágica,美國,2002

魔法山 La Monta?a Mágica,美國,2002

在這個混合所有的「第三自然」中,AMID.CERO9認為自己

就像在人造天堂中的工程師,創造性地將各種有生命的、技術的與文化的原材料拼在一起,建造一個新的公共領域。使建築在這個領域中重新掌有文化上的抱負以及決定性的、歡樂的擔當。

如果真的要再造一個建築學的人工天堂,我們需要亞當和夏娃嗎?

首先,有一點需要明確:這個人工天堂或許永遠不會到來,也不需要到來。它就像烏托邦一樣:

它的潛力並不存在於認為它一定會發生的念頭中。沒有比將一個烏托邦付諸實踐更可怕的事情了。那是一片荒漠——沒有渴望的王國。一切變化的終結。而這一點也不有趣。

烏托邦更多的意味著向空間形式的無盡潛力張開雙臂。

在這個擁抱未來的過程中,或許並不需要什麼亞當和夏娃一樣的元祖。我們更需要的是像草薙素子,紅辣椒一樣,以自己驚人的行動力與想像力介入世界的混亂中的新人類。

《攻殼機動隊》導演:押井守,1995,日本

《紅辣椒》導演:今敏,2006,日本

雖然AMID.CERO9的方案鮮有建成,但是他們仍舊叛逆的堅持著這種實踐的方式。你可以認為這是錯誤的,然而:

那個夏天,富勒立起了他的第一個圓形穹頂,它卻在頃刻間坍塌。

富勒對此欣然:「我只有在我犯錯的時候才知道我該做什麼。」

事務所簡介:

AMID.CERO9

克里斯蒂娜·迪亞茲·莫雷諾Cristina Díaz Moreno,埃弗倫·加西亞·格林達Efrén Ga Grinda在1997 年共同創立了AMID.CERO9,並任主持建築師。兩人於碩士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現任並任倫敦建築聯盟Diploma5第五研究組導師;同時在哈佛大學設計學院開設選修設計工作室(2015)。

他們的作品、項目和建築,曾囊獲包括以下獎項在內的諸多獎項。自由教育學院」項目獲馬德里建築師協會2015 年最佳建築獎、《安邸》雜誌2015AD新價值獎……「對角線80 展覽生產空間」項目獲馬德里建築師協會「首席歌劇院」、2011 年漢諾威建築裝修裝飾展新生代獎、2010 年建築評論獎新銳建築獎……

曾在西班牙和國外的建築競賽中獲獎30 余次。

現生活工作於馬德里和倫敦。

關於AMID.CERO9的建造邏輯,我們做了張圖表,有興趣的可以仔細看看。


到現在為止我最喜歡的建築依然是Cedric Price的Fun Palace

這個虛擬的建築是由Price和劇場導演Joan Littlewood一起合作設計的. 其實Joan Littlewood自己道出了它對建築史的意義: 這座建築是一個街道上的大學, 一個不同於"高貴的現代建築"的Virutal Architecture.

時間倒回1966年, 二戰後的倫敦似乎是一個無限潛力與無限可能的時代. 控制論, 信息技術, 博弈論以及情景主義等等新型科學的出現, 也催生了一大批試圖去探討"移動建築"或者"不確定性建築"的團體. 當然英國最著名的就是Archigram, 還有日本的Metabolism. 如果說前者是技術的烏托邦或者科幻小說的現實化, 後者則是菊竹清訓等老一代日本建築師對美國民主制度引入造成的日本社會結構巨變的抗議, 以及將日本建築哲學結合現代建築語言的再生產, 那麼Fun Palace才是建築學第一次面對自其誕生以來的根本性問題: 建築隨著歷史變換所產生的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在當時被眾多建築師所討論, 諸如Rossi的The Architecture將此作為出發點對現代主義進行批判, 同時代的Lefebvre也指出空間的本質其實就是意識形態通過日常活動的再生產的工具. 此時Cedric Price工作於AA, 提出了一個"移動的大學", 或者說屬於街道的大學: Polyark.

Polyark的本質其實是AA教學制度Unit的延伸, Cedric認為建築教育, 或者說教育不能僅僅局限於一個小小的空間, 它應當是存在於街道上的, 應該是去接觸真正的社會. 於是一輛滿載著學生和老師的公交車被用於教學, 馳騁在倫敦的大街小巷裡. Joan Littlewood評論為, 我們創造了一個屬於街道的大學. 在Fun Palace中, 任何人可以教授任何人技能, 知識等. 空間可以隨著這些活動進行自我組織, 將原來空間從屬於建築師為這個空間定下的活動, 轉變為活動本身可以去更改空間的分布. 用Marxism的觀點來講, 這是一種革命, 這棟建築徹底改變了建築師和使用者的階級關係, 使用者不再是建築師的意識形態下的自願的囚徒, 而成為了真正可以通過自己的活動去改變建築空間的新建築師. Cedric的草圖說明了這個空間如何進行操作, 旋轉的自動扶梯, 網格化的可隨時拆卸的結構, 自由伸展的屋頂. 這一切極大地啟發了當時的年青一代的Archigram.

後來Gordon Pask也加入了這個設計團隊, 並且引入了控制論作為這座建築的設計參考之一. Fun palace的可變性與意識形態的在生產性在Gordon Pask看來, 是一種高級的"控制論"機器. 換句話說, 如果傳統的建築是單一意識形態的延伸, 或者說是一種教化功能, 那麼Fun Palace則非常接近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計算機. 因為它可以通過這種可變性進行"自我重組". 這種負反饋的機制正是Bernard所提出的人類思維中的反饋系統. 當然後來控制論的團隊分裂為兩部分, 前者繼續研究人和機器交互的方式, 後者則離開Gordon Pask來到了MIT建立了Media Lab, 並發展成為了現在的人工智慧.

當然這種被控制論所誇大的社會控制成分最終成為了政府叫停了精心設計的Fun Palace的借口. 因為這和當時的福利文化是相悖的. 最終Fun Palace雖然被完整的設計出來, 最終也只能成為一個Paper Architecture了. 不過它的一小部分在東倫敦被建造出來.


倫敦科學博物館數學展廊 / Zaha Hadid Architects

前兩年對 Greg Lynn 的《Animate Form》很感興趣,雖然現在能體現這個思想的作品數不勝數,但是直到上半年看到 Zaha Hadid 的位於倫敦科學博物館的 The Winton Gallery。簡單地說這個概念是將飛機飛行時的氣流實物化。

內部展櫃和座椅擺放也是按照氣流的方向,這是平面圖:

現場照片:

非洲當代藝術博物館 Zeitz MOCAA / Heatherwick Studio

這個月頻繁見到的一個作品,它以前是一個由許多個垂直圓柱筒矩陣組成的廢舊倉庫,被改造成了藝術博物館。空間操作簡單地說就是直接在中心挖空,如圖:

實際照片:

這個空間的體驗一定非常特別,除了感受到特別的尺度和光影之外,還可以感受到混凝土的質感,以及圓柱筒經過布爾運算之後邊緣在空間和地面的延續。除此之外,這個建築的施工也非常有趣,可以看到頂部的圓柱筒僅靠四周的圓柱筒支撐。

鄭州塔(未建成)/ Christian Kerez

The Inverted Portal / Ensamble Studio

先看一些圖:

看起來像自然景觀吧?

其實都是人造的,用挖掘機堆土作為模板,澆築混凝土形成的人造景觀。我第一次聽朋友向我介紹的時候非常驚訝了。

建造過程:

表面紋理(這種感覺非常震撼):

美國零售商 BEST 產品展示場地 / SITE

由SITE(環境中的雕塑)設計的位於休斯頓、德州的BEST產品展示場地,充滿戲謔,非常具有標誌性,且反傳統,非常後現代。直接看圖吧:

其實最厲害之處不只在於想法,而是被實現,可以想像經歷了多少困難。


【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對於我個人實在是太過炸裂的感受,可惜無緣遇見。不過按照題目中那種結結實實的內心觸動,當然是有過的。

第一個進到腦子裡的,就是卒姆托(Peter Zumthor)的克勞斯兄弟禮堂(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這個建築太有名,以至於我一直猶豫該不該答……圈內人士看了怕是要發笑,我全當是科普了。

詳細資料見archdaily:http://www.archdaily.com/106352/bruder-klaus-field-chapel-peter-zumthor

室外看,像杵在田裡的一塊土疙瘩

室內看…

由於建築是靠當地農民施工的,所以建造過程充滿了低技色彩。

先用112條樹木搭出一個框架

再一層層澆築混凝土外層(記住此處穿插在混凝土上的鋼管)

完成後一把火燒掉裡面的木框架(最開始看到的時候震驚了,還可以這麼玩!),室內空間渾然天成。

由於燒灼,室內產生焦黑痕迹,當然也有焦黑的氣味

還記得澆在混凝土裡的鋼管嗎?在鋼管的里端嵌上一顆玻璃珠。

然後…

入口簡簡單單(記住紅圈處)

可以說,克勞斯兄弟禮堂是絕對優秀的建築。它紀念的聖徒Bruder Klaus,生於富貴死於貧寒。教堂外貌樸素,內里神聖安詳。由於頂部開口,室內常常會有積水,濕冷卻映著天光。可以說是十分切題,內涵豐富了。

不知幸或不幸,教堂空間感人,名聲在外,大家也很容易給它貼上人文情懷、匠人精神、地域特色等等的標籤。還記得上面的紅圈嗎?建築內外都放著這樣的標牌。

用作紀念和禱告的小教堂卻成一代網紅,很難說是不是建築師的本意。

這個教堂給初學建築的我帶去過不小的感觸,就像是給我腦中對建築鋼筋混凝土的刻板印象燒出了一個洞來。之後也遇到過許多感觸良多的建築,所以說不算是【新世界的大門】,但也算是一道亮光。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2017.10.23 針對評論疑問補些內容

孔洞室外:

孔洞室內:

很明顯是鋼管了。詳細內容和照片可以看吾理想寫的踏訪克勞斯兄弟小教堂(彼特 卒姆托)Bruder Klaus Kapelle(Peter Zumthor)

根據Bruder Klaus Field Chapel - Data, Photos Plans - WikiArquitectura原文:

Perforations walls

In addition to the oculus, daylight enters the chapel through small holes 350 located in the concrete walls. These boreholes with steel pipes and used to pass the elements that held the inner formwork abroad before being burned, were later covered with small hemispheres of blown glass that give a particular flavor to the point where light enters and were essential due to air currents that originated inside the chapel.

說的就是steel pipe,固定框架模板之類的功能應該是有的,不過不是對拉螺桿罷了。


啊我超喜歡阿爾瓦阿爾托!除了他的建築,還有他的傢具

但是我今天要講的是~~~卡拉特拉瓦

(我猜他是處女座

上場地設計這門課的時候老師講了他的一個入口設計作為案例(具體是什麼案例我忘了。。。回學校翻翻ppt再補上來),從此被圈粉

感覺只是看看照片也已經夠震撼和特別了

密爾沃基美術館新館

鮮有人不知道這對大翅膀吧……

畢爾巴鄂步行橋

類似的還有這座步行橋

巴塞羅那聚光塔

另一個廣為所知的建築物(構築物?)

這個總讓我想起縫紉機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坦納利佛音樂廳

該市的地標性建築,總讓我聯想到悉尼歌劇院

里昂國際機場

雅典奧林匹克綜合體育場

除了他所設計的建築均有的那種輕盈得像要起飛的既視感

那些暴露出來的重複的結構骨骼感,同樣也是太迷人

不光如此,還多是強迫症看著最順眼的對稱構圖

不僅是外部

還有內部

嗨呀

會雕塑的人就是很牛逼啊(??_?)


對我來說,帶來感動與震撼的建築實在太多,包括有答主提到的光之教堂、聖家族大教堂、流水別墅,也包括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朗香教堂、范斯沃斯住宅、瓦爾斯溫泉浴場等。恰好前不久看到一座對我來說頗有啟發的建築——中村拓志的絲帶教堂(Ribbon Chapel),與大家共享。

絲帶教堂是一座主要用作婚禮場所的教堂,其概念簡潔明了:兩個彷彿絲帶的螺旋樓梯相互交織纏繞,最終在15.4米高的樓頂匯合,形成一個漂浮於叢林海面之上的平台,象徵著兩個原本擁有不同人生經歷的人相遇、相知、相伴,最終攜手一生。

教堂底部的空間是一個婚禮堂,既被叢林環繞,又能透過枝葉眺望大海;纏繞的樓梯變成了屋頂,提供了一個具有向心性的純凈神聖的空間,不妨礙採光的同時起到了遮蔭的作用。

建築立面材料為漆成白色的木條,樓梯底部和內部材料為鋅合金,既能夠滿足曲率需求,也能抵禦海風侵蝕。

建築整體造型輕巧通透,空間純凈神聖,寓意委婉美好。試想身著潔白婚紗,一步一步向著天空,回想少女時代對愛情的期冀,相遇時的怦然心動,求婚時的喜極而泣,回想生命里所有的幸與憾、得與失,而最終站在這裡,看見遙遙微笑與等待的那個人,高山大海,叢林風聲。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謝不邀,可能已經被說爛了,但真實感受是:Zaha Hadid的銀河Soho(無論是不是她主筆設計的)。

2013年年初,從火車站出來後,便拉著行李箱來到了銀河Soho。我依然能記得當初的感受,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就有種想跪下來哭一場的衝動。是她讓我第一次被建築感動,以至於瘋狂的迷戀了她好幾年,包括她所經歷的AA、London、IoA的Studio,這輩子都有London控、AA控、Diploma控。所以……

最後照片鎮樓,扎媽保佑我AADip申請順利!

答主攝於2013年8月1日

答主攝於2013年8月1日


讓·努維爾的阿布扎比盧浮宮

模仿棕櫚葉交錯搭建的一個穹頂建築。光影效果看到的第一眼就醉了…


與古為新,久違的現代。馮老的這座茶室,是否喚醒了中國性的建築呢?我想,它帶給我的是那份獨有的 樹石亭池 充滿古意的世界觀。


百聞不如一見,有的建築作品,不需要你有任何的相關知識背景,身處其中你便知他的偉大。

圖片來自於baidu


馮紀忠的方塔園

周日去的,熱熱鬧鬧都是人 松江人似乎還是很喜歡那裡的 這就夠了

蘇博、某美院的徒子徒孫們不少從裡面抄了手法的

劉家琨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館,但也將近20年了吧。。

環境不錯水很靈

但終究不是未來

國外的心慕各種瑞士、葡萄牙、西班牙建築師的,不過沒有親身體會過,不敢妄言

看照片拍得好就自己YY建築狀況,看紙上建築那麼HIGH的話,應該去玩遊戲,不是建築師。。


對我而言,來自柯布西耶代表作之一的「朗香教堂」絕對是一件打開新世界大門的作品。


每當和別人談論起自己喜歡的建築,這個超級經典的立面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傾斜的牆面、不規則的開窗、奇怪的屋頂,它彷彿不屬於這個世界一樣,但卻實實在在地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裡。

在我眼裡,「朗香教堂」是介於二維世界和三維世界的之間的產物。它看起來那麼夢幻,卻又那麼真實地存在著,就好像是宮崎駿動畫里的房子突然出現在現實世界一般的奇妙。

不論遠觀,還是褻玩,「朗香教堂」都是那麼地與眾不同。但正是因為柯布西耶靈活地把各種不規則的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才有了如此令人痴迷的建築。


不只是外部,內部空間的設計和感受同樣讓人耳目一新。同樣的不規則開窗、傾斜的牆面、不規則的屋頂,讓我不由得好奇,到底是什麼激發了柯布西耶當時的靈感?要知道,這位偉大的建築師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規則的造型,更不用說,他曾經關於住宅設計提出過著名的「新建築五點」。

  • 底層架空
  • 屋頂花園
  • 自由立面
  • 橫向長窗
  • 自由平面

當然,新建築五點是「朗香教堂」建造30年前所提出,而且是關於住宅建築的理念。但是,追求功能主義至上的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設計構思階段是如何打破自己常規設計理念,為世人留下如此印象深刻的建築作品,讓我一直暗中著迷。


我並不是宗教徒,亦不是建築師,但即使是作為一名普通人類,在看到如此不同尋常卻又讓你無法挪開視線的建築面前,我深深地感受到建築作為一種藝術而存在著。

我在這個三維世界真實地感受到了,「朗香教堂」的不真實感。

這也許就是「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的感覺吧。


補充:突然想起本科畢業校招的時候,有一個房企的終面題目就是畫出對你影響最深刻的一個建築作品,當時我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建築就是「朗香教堂」。最終我成為該企業當年校招拿到offer的數十人之一,年薪14w,不過我並沒有去...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瀉藥

首先我個人從來沒有一下子新世界被打開的感覺 而是慢慢的打開 建築這個專業跟藝術還是有區別的 講究的是長時間的積累沉澱 所以樓主的這個問題問的可能有點著急~不過好學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真的想了解優秀的建築 建議去之前先做做功課 了解整個項目的來龍去脈 時期背景 設計師的意圖 在此之上再去現場考察才能真真正正的學到東西 不然容易停留在比較淺顯的視覺層面 意義不大

說了這麼多 其實就一個意思 建築不僅僅需要廣度 還需要深度 有時浮於表面的看一堆樓 不如吃透一個方案

如果硬要說有這種感覺 那應該是上大學時第一次參觀扎哈的銀河soho 視覺上確實很震撼 但是這種新世界的大門不開也罷 因為現在再去看銀河soho的狀況 可以說一場糟糕 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

個人淺見 建築界的小學生 望各位海涵


曼谷mahanakhon大廈,因為之前我也有這種想法,像是似曾相識。


猶太大屠殺紀念館。越來越窄的走廊,一地人臉形鐵片和出來的傾斜的牆。目前覺得最生動震撼的建築,第一次感受出建築的「敘事性」

聯想到畢加索的格爾尼卡


有兩次,置身建築之內,便震撼的想要流淚。一次是踏入米蘭大教堂,一次是在米拉之家的樓頂。

同意有人所說: 百聞不如一見,有的建築作品,不需要你有任何的相關知識背景,身處其中你便知他的偉大。


說一個很俗的白廟

乍一看美呆了,通身雪白莊嚴,鏡面反射太陽的光芒宛如天堂。

裡面的壁畫特別後現代。

說震撼挺震撼,卻不經回味。


流水別墅

別墅的室內空間處理堪稱典範,室內空間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內外空間互相交融,渾然一體。流水別墅在空間的處理、體量的組合及與環境的結合上融合在一起,給人與自然的和諧親近之感。


劉家琨在建川博物館聚落的文革之鐘博物館,當時作為學生的我走過陰暗高聳布滿鐘聲的展廳進入圓形中庭,那一瞬間的震撼是無法形容的,只記得那天陽光很刺眼,第一次感受到了空間給人帶來的感動。

百度盜圖一張,建議實地體會。


推薦閱讀:

幼兒園設計應該考慮哪些問題?
怎樣算做是「有趣味的」建築?
知乎在建築工程與建築設計領域有哪些專家用戶?
裝修公司不聲不響把客廳飄窗下的上翻梁打掉了,求專業人士指點,這房子還能住嗎?會塌嗎?
2014 UA 設計競賽一等獎作品「阿布新屋」的剖面圖是如何製作的?

TAG:建築師 | 建築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