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兵負重過大時,對士兵肩部是否有害?

網上看各種單兵負重都是20~60公斤的,我把啞鈴片放包里試了一下25公斤左右的負重,感覺肩膀勒的酸痛…可能是我太弱了吧……

用的電腦包,其他的細節如圖


涉密原因原圖已刪,上張記者的圖吧

,先上圖好吧,負重行軍感受太深!!

因為是負重行軍,突出負重這一項,所以背囊的要求就是容量大能裝貨,結實就行!

這是長期訓練(不單單是因為負重)導致腰椎間盤突出,輕微的,比我嚴重的多了去了,算職業病吧。

再講一下到底哪裡痛,以單兵負重三十五公斤行軍三十公里為例:

前面五公里還好。因為剛起步力氣和士氣都很足,只是感到累,但感覺不痛苦!

五公里之後最先受不了的是肩膀。斜方肌那塊。背囊一直壓在那位置,感覺像有根針在一直扎那種刺刺的感覺。

十公里左右的時候,腰背肌,明顯感覺很疲勞,酸痛,僵硬。因為我們知道腰背肌起到穩定上半身和保護脊椎的作用,所以腰背肌受力很大。

十五公里左右的時候你會奇蹟的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感受不到肩膀的刺痛了,因為麻木了。用手去掐斜方肌你會感覺木木的感覺(不知道你們能理解木木的意思嗎)。但是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好餓,渾身沒勁,不想走了!

二十公里左右的時候。你驚訝的發現胳膊和手會水腫,因為明明已經流了那麼多汗啊,這是因為體液血液往下集中的原因。會很脹很麻。這個時候我個人感覺是最痛苦的一段,又餓又累渾身都痛,而且還有三分之一的路要走,心裡也煩躁,可以說此時狀態詮釋了身心俱疲的詞義,腳底板一直受壓,整個腳板有種壓扁的感覺,每一步都痛。

二十五公里後,基本完全憑意志本能的機械式行走,體能基本消耗完,此時飢腸轆轆,身上背囊怎麼調整都感覺不舒服,感覺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在尖叫。自己逼著自己邁開腿。心裡在不停的咒罵,這個時候基本沒人在互相說話開玩笑了,比如卧槽怎麼還他么沒到終點,傻逼導調組選的什麼破路線……云云,默默的低頭稍彎腰邁著步子!

最後一倆公里的時候,應該是身體各方面極其難受,但精神狀態非常好,因為快到終點了,想想到點可以休息喝水吃東西,就很興奮。會有人對著山谷大叫,也會有人把壓箱底的紅牛拿出來給自己堅持最後一段路。。

洗下白,不是配備不行,其實這個背囊設計的也很好,有肩帶,胸帶,腰跨帶,可以很好的把重量分布在身上的不同位置,倒是走久了你就知道不管怎麼調節背囊背帶,都痛苦!!!

最後相信我,不要質疑這種訓練的意義何在。首先這和我軍的歷史有關,我軍可以說是靠鐵腳板走出來的勝利,創造了不可思議般的長征奇蹟。

我軍開始都以根紅苗正的我大陸軍為主,一直以來都尤為重要越野耐力訓練,摩托化機動行軍早就玩開了,但總有飛機和車不能飛和不能上的地方,所以這種負重行軍是必要的。外軍也是如此,都有負重行軍訓練。


扯一波?

——

88年軍報怒批士兵攜行具五花大綁,拉開了我鱉第一套攜行系統的山寨序幕。

我鱉當年在人體力學、生理學、人機工程各方面的研究都薄弱的一塌糊塗——當然現在也一塌糊塗——91攜行具系統雖然迅速定型批產了,但這種急就章我鱉註定不滿意,於是關於攜行具的各項研究工作也由此拉開了序幕。

——

我不清楚題主的包是什麼包,但可以簡單滴說一下。

一個背包如果足夠大,它會貼合在你的肩部、上背部、下背部和腰部,這些部分會共同承擔負荷壓力——但絕不是均攤負荷壓力。

如果是肩部受力,那麼受力部位除了肩部肌群,主要還是肩胛骨、鎖骨、胸肋骨構成的胸廓骨骼結構。但是很不幸,這一堆骨骼影響的是呼吸運動,壓縮肺活量,而呼吸充分性的受損又會影響你的呼吸頻率和幅度,進而增加代謝率,也就是消耗。

上背部同理,下背部只要不勒就沒事。

腰部怎麼說呢?藍星上除了少數種族,絕大多數人類都沒有選擇腰部。

所以,土鱉當年的研究成果就是認為肩部還是主要的承力部位,但是下背部也要承擔起作用。


單兵負重過大對士兵的傷害有沒有,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但是對於士兵來說,必要的給養和物資在長距離偵查巡邏或者駐地轉移等活動中又是必須背負的,所以「減負」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無法減負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更合理的設計背包來減輕士兵的負擔

然後讓我們來扯扯背包這點事情

照例,繼續在中美之間做對比吧。

一般來講軍隊使用的背包分這麼幾種,按照容量來區分

小型背包,中型背包,大型背包

小型背包一般是特殊化的某些帶有特定功能的背包,以水袋包最為多見,比如最典型的CAMELBAK的MULE和SOURCE的WXP,都屬於這種類型。

這種水袋包的種類非常多,包括國內也有很多定製貨色,在這裡就不多贅述。

還有一類背包屬於比單純的水袋包要大一些,兼容水袋包的功能但是又有一部分裝載物品的空間,在這裡我也把這類包歸入小型背包的行列,比如美軍各大特種使用量都巨大的MAP包,EAGLE的YOTE,FIRSTSPEAR的ECP。

PS:MAP包我懶得找原品照片了,注意原品是沒有肩帶的,這玩意只能靠織帶連在背心上用。

這種包種類也很豐富,國內的山寨或者特化產品也有很多。

OK,小型背包到此結束,進行一個總結

小型背包的特點就是個頭小,裝載量也比較少,多為特化某種功能的產品出現,因為本身質量就輕也塞不進什麼東西所以不需要對其做太多文章。

下面是中型背包,這種背包也是各國軍隊日常使用量最大的一種背包。

中型背包是為了滿足士兵進行1日到3日左右的常規行軍或常規作戰需求而出現的,典型產品有:

美國陸軍的公發攻擊包,陸戰隊的ILBE/FILBE系統攻擊包,TG自己有06作訓包(PS:其實在06作訓包之前還有個01作訓包,不過太小眾也就不講了)。

在中型背包上,各家就體現出了一些不同的實際需求了,陸軍的公發攻擊包容量達到了37-38L,相比陸戰隊的ILBE/FILBE和TG的06作訓包都是25L左右的容量要大了不少(PS:陸軍還有個50L容量帶簡易背架的玩意,我也不好說這東西到底算中型包還是大型包,索性就直接無視了,陸戰隊的ILBE攻擊包還有個專供RECON單位使用的,容量比普通版大了百分之15,不過不多見,也無視之),因為背負系統可以說為0,所以陸軍這個公發攻擊包也得了個硬漢包的外號,不過嚴格來說其實這幾個包都是有「背負系統」的,也就是在肩帶下的隔艙里可以塞進去一塊硬質塑料隔板

就是這個位置

畢竟是個20多升三十升的包,沒有隔板的話你裝在包里的某些比較硬又比較尖銳的物品隔著你的背這戳你一下那劃你一下的酸爽想想都刺激。

OK,總結一下中型背包

中型背包實際上已經有了一些簡單的背負系統的影子了,比如硬質的隔板背架,較為寬大而且柔軟的海綿肩墊等,不過由於背包仍然不夠大,所以沒有達到一個必須使用背架來改善背負品質的程度,不過無傷大雅,忍一忍還是沒問題的。

下面是重點,大型背包

大型背包美軍一般叫搬家包,TG這裡一般稱為背囊,主要作為大容量攜行具來保證長距離偵查巡邏或者駐地調動等任務下的物品攜帶需求。

講到大背包,就不得不提一下一代經典的ALICE系統搬家包

這個越戰老兵簡直就是一個傳奇

絕對實用的分隔,簡單粗暴的防水帆布和結實的鋁合金背架,這個背包經典到即便是今天的美國大兵仍然對他愛不釋手。

除了一個背神秘農場的剩下的全都是背LC的……

考眼力環節,來數一數上面兩張圖裡有幾個遊騎兵是背ALICE的?猜對了反正也沒獎~

好了先從ALICE上回過神來,我們來看一看美帝和TG的大型搬家包都是什麼樣子:

美帝有陸軍的MOLLE2系統搬家包,陸戰隊的ILBE系統搬家包和FILBE系統搬家包。TG有06生活背囊。

都是容量75L往上走的大傢伙,用原來圈裡一個人的調侃來講,裝進去一個妹子完全沒問題。

先說說陸戰隊的ILBE,這個東西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ARC TERYX BORA95

當年陸戰隊看中了BORA95的設計,並從始祖鳥引進許可後交由PROPPER進行改進,ILBE在陸戰隊中服役了8年左右。

不過,畢竟作為一款民用登山包,BORA95存在諸多無法用設計彌補的缺陷,比如成本偏高,自身重量偏大,重心太靠上,無法與防彈衣良好配合等等。所以陸戰隊又提出了新一輪的背包招標,而這次中標的就是由PROPPER和EAGLE強強聯合(神農哭暈在廁所)所設計的FILBE。

相比於ILBE的高挑,FILBE則是回歸了類似陸軍MOLLE2系統的矮胖造型,而且背架和肩帶腰封的設計一切從士兵的實用角度出發,與陸軍的MOLLE系統保持了一定的通用能力

FILBE原配的DOWN EAST 1606背架,其造型與陸軍的MOLLE2系統背架有點相似之處,值得一提的是FILBE一樣可以兼容LC背包的鋁合金背架和神秘農場的NICE背負系統。

啊這裡補充一下,ILBE的主包背架材料也為7075鋁合金,而陸軍的MOLLE2一直使用工程塑料製成的背架,隨著ILBE退役,美軍進入搬家包全塑料背架時代。

FILBE的肩帶和腰封非常的寬大而且厚實,背負舒適而且固定非常牢靠,通風條件良好,重量分攤也很合理,基本可以說是美軍現在公發中背負最好的大背包了。

MOLLE2系統搬家包在美國陸軍中的服役時間可就比較長了,從2000年算起到現在已經有17個年頭,中間經歷過一次改款(04年),然後陸軍一直用到了現在,由於其本身底子不錯(吸取MOLLE1的經驗),所以陸軍也很買賬,背負舒適性良好,士兵接受程度高

說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要問了,你咋不說說TG的06生活背囊呢?

我倒是想說啊……但是這真不賴我……

因為這玩意真的沒啥好說的啊……

這玩意基本就是TG照抄了MOLLE2系統搬家包啊……

你說抄個新的我也就不說啥了,但是你06年才出生的包抄了個04年就被美軍淘汰的第一版MOLLE2,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啊……

左邊是MOLLE2第一版四色叢林包的背架,右邊是TG的06生活背囊的背架,這裡需要說明一點,MOLLE2的第一版搬家包只有四色叢林和三色沙漠兩個顏色,04年改款後就只有UCP迷彩和OCP迷彩兩種款式了,第一版三沙迷彩色的背架是沙漠黃色的,四從迷彩色的是墨綠色的,二者只有顏色差異,無版型區別。

所以你可以這麼理解,06生活背囊其實就是個稍微小了一號的老款MOLLE2搬家包。

好吧……你要硬讓我說TG的06有啥特點,我只能說,這玩意相比美軍的MOLLE2可能更符合亞洲人體型一些……

實際上這些都無所謂,因為本身MOLLE2系統的搬家包即便是早期設計,其實也是蠻不錯的,TG抄過來直接用,無可厚非嘛。

我真TMD希望事實也是如此。

然而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06系統生活背囊這個東西,我僅僅只在幾次軍事比武的官八股新聞里看到過。

罕見的解放軍使用06生活背囊的照片,我手裡存的只有這一張。

然後解放軍的主力背囊是啥呢

就是他了

01B背囊

有寒區/溫區兩種規格,溫區容量稍小一些,設計都是相同的。

然後說這個背囊有啥特點,特點就是簡單粗暴

純粹的簡單粗暴

這東西就是一個桶啊!!

什麼收納什麼分隔,這玩意統統都沒有,就是一個主包打開口,一通到底,把你所有的東西一股腦的全塞進去,就是這麼痛快。

然後說背負系統

嗯……

如果你覺得肩帶+腰封再來兩塊海綿就算背負系統的話

那這貨是有背負的

看著這個包,我嘴裡的一句媽賣批已經要呼之欲出了

然後轉頭看看價錢,我把這話咽了回去。

總之這個價格的包也就別想要什麼自行車了。

下面說點我打聽到的野史,不用當真,權當一樂

說最早06生活背囊開發出來,上面確實是打算讓這貨裝備全軍的

但是試點反饋還是要做的,於是下放了一批給某部使用

然後反饋上來的意見是:

TMD這玩意怎麼這麼難組裝

MMP的這個塑料架子真TM難用

WC這個包怎麼裡面這麼多亂七八糟的隔斷,勞資緊急集合連東西都折騰不進去

QTMD這什麼垃圾玩意,還不如勞資的01好用

SO,流產。

我國的單兵裝具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仍然任重道遠。


損害最大的應該還是腰椎,負重不光是背著,還要背著跑而且還是限制時間的。試著想一下負重40公斤奔襲40公里是種什麼樣的感覺。長期訓練下來腰椎和半月板是有很大的損傷的!而且這種損傷幾乎治不好。

住院治療了兩個月,最後大夫跟我說。小夥子,你還年輕退伍回家吧!


行軍包是專門為了長距離大重量設計的。他長這樣。圖中1標記出的是肩帶,你可以看到肩帶有多寬了吧,大概有四根指頭並起來那麼寬。而且用的是類似海綿的材料。這樣主要是分散肩部受力,防止過細的背帶壓迫血管導致手臂供血不足。2處可以看到塑料做的框。這個框是為了保證不管背包里的東西怎麼擺放,背包形狀不會變,主要是保護腰部的(背起來有點背背佳的感覺)。3處顯示背包是分上下兩層的。主要重量是放在上層的。上層塞滿後下層會放一些質量輕但體積大的東西,比如睡袋。這樣做是為了盡量讓肩部去受力,避免腰部受力。因為肩膀是縱向講力量沿脊椎自然傳遞下去,而腰部受力則會在橫向方向上破壞腰椎。另外還有就是行軍包必須非常緊密地和身體接觸保證行軍包和身體是一個整體,避免背包晃動時加速度造成額外的受力。一個行軍包做到這些,本來兩手拎起來很重的東西背起來會輕鬆很多。身體也比較不容易受傷。

所以看出來啞鈴片放進背包是模擬不了負重行軍的感覺的了吧。因為行軍包里塞的是野戰服,軍靴,睡袋,子彈,個人衛生用品,水壺,等幾十件物品。包塞得鼓鼓的,重量也是散布的。但啞鈴片重量非常集中,包里大多數地方是空的,加上普通背包不會有各種系帶來把包緊緊地貼在背上,所以你被著一個50斤重所有重量都在背包下方靠近腰部還晃來晃去的背包肯定要比同樣重量的負重行軍更累,最主要是更容易受傷。但不是傷肩,是傷腰。

正常負重行軍時候也累,因為一般走近20公里,走到最後意識是模糊的(有種runner"s high的感覺)肩部會非常酸,主要是斜方肌那一塊(更靠近脖子)但不容易受傷。


有害,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

美軍早就發現過重的單兵負擔導致的運動傷害減員率,比實戰傷亡還高。

所以才搞外骨骼和機械驢。

看過一篇專門講美軍裝備過多,導致運動傷害的文章。裡面運動學和生物學家說,背負超過25磅負重,運動超過15分鐘,就會開始磨損運動關節。時間越長磨損越嚴重。而美軍負重有時會達到90磅以上,嚴重超出人體承受極限,所以都是在傷害士兵,只是癥狀有人顯現出來,有人沒有顯現出來而已。。。

放遊戲里屬於出門就開始掉血。有人掉的快先掛了,有人還剩半管而已。。。。


我建議你體驗一下戶外用品店裡面的登山包。


首先選擇合適的背包,最好用有背負系統的登山包,其次合理分配包內的物品配重,重的物品儘可能放高。控制自己的呼吸頻率,保持穩定的步速,適度補充水分,心中充滿信念。

男,22,174,65公斤。參軍前沒有負重遠足的經驗。美帝新兵營是2邁,4邁,6邁,8邁,8邁(因為沒跟上隊伍,在跑道上重走了),10邁,12+刺刀行軍(大約8-10邁戰術行軍),1邁約等於1.6公里。這些入門行軍對腳的磨損是深刻的,新靴子沒有很好的break in,水泡,脫皮,

6邁的前三邁就感覺腳底已經磨出水泡,但還是要繼續走,以至於每一步感覺都如刀扎。後面的8,8,10,12就更不用說了,磨出老繭後可以稍微緩解一下,但老繭裡面還是可以磨出新水泡,12邁的最後三個邁我是哭著走完的,真的是痛的肉體和人格分離了(還不能掉隊)。槍除了機槍外是不能掛槍帶的,只能手持著,M4還好,扛著M240的人一般都是真壯漢。

畢業後去的是LRS,一周兩次3-5邁的野地行軍,45磅dry(也就是除了水之後的毛重),因為算是半個SF的標準,所以年度的考核之一是20邁(36公里)負重行軍,也是45磅dry,期間每三個邁有水桶可以補水。規定要五個小時內完成,我用了5個小時17分鐘,Fail。膝蓋痛了一個月,最後買了雲南白藥氣霧劑,噴了噴緩解了很多(一波軟廣)

SOF體制內的某部門選拔也去了一次,十天感覺總共走了快150邁,不能帶手錶,不告訴你終點。那種是最難走的,沒有目標。能堅持下來也是幫著另外一個掉隊的小哥打氣,兩個人行軍,Airborne shuffle,跑一段,停一下,喝水,重複,解手,繼續。最後也沒什麼大礙,看來平時訓練也是有作用。

目前我個人總結是負重行軍對膝蓋的磨損大,肩膀其實還好,腰也沒問題(估計是背負系統的塑料板起了隔離的作用)

附一張平時負重行軍的圖片,已經吊車尾了


毫無疑問是有害的。

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從背到腰的各種肌肉酸痛拉傷、水泡血泡...

短期負重很常見的就是腰痛,而且腰部經常會使不上勁...

這種負重一般是緊急情況下,真的是要進山地、林地持久作戰沒有補給才大量負重。正常行軍裝備摞車上甚至騾馬上也盡量不讓人背著。平時也就是為了這種情況訓練。當年解放軍、志願軍徒步奔襲,也是卸下所有不必要的重量,輕裝前進。

當然你的包也不對,一般負重的包都有腰部腹部的束帶,包內有支撐系統,可以調整好位置合理分配重量,高級點的還能撐出空氣流通的空間保障舒適性。

當然,重量上去了什麼都白搭,剛剛背著30公斤的包日本列島走了兩個星期,前幾天基本上是起床起立困難,花式腰痛,腰說軟就軟直不起來,背上各種捂出來的囊腫膿包,而且連著兩個星期被汗水浸透沒有洗過的包,背著擠電車,這氣味不管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是有害的...

即使不當兵,活躍在影視行業和新聞戰線的廣大攝影攝像師們也常常因為肩扛沉重的機器導致職業病。

這也就是為啥他們對各個城市的保健場所異常熟悉的本因,至於為啥腰不痛了也去,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曾經背書包被學校拉出去以春遊名義戶外活動過趟水渡河,背三個書包(替同學)在一個近乎于山谷里的地方遇到了山羊的襲擊,最後回家後肩膀一個星期不能背書包拉了個行李箱上學....


沒害處.

解放軍的裝備先進,士兵身體素質好,伙食好.

訓練科學合理,基層醫療保障條件好

不小心負傷了很快就能恢復.

說有害的都是平時訓練不認真或者想偷懶訓練的.

不光能被背包,還能背火箭筒,

背背包,是訓練你的耐力和體力

平時多背把耐力和體力練上去

抗洪搶險的時候才能多背沙袋.


傷的更大的應該是腰


就說目前我軍主要裝備的單兵攜行具

曾經滿負重連續行軍半個月,每天至少五十公里。第一天肩、腰就受不了了,能走下來全靠毅力。


我一個叔當年是當炮兵的,肩部常年背著炮彈,退役好多年了現在明顯可以看見他肩部有繭


當兵就是對生命的消耗,那個全新單位的兵退伍後不是一身傷病


你背了假包吧 承重應該是靠背包的腰帶 不是肩帶


長期會腰間盤突出


我想多背點總比挨子彈強吧


肯定受傷啊,以前看過一個測試,結論是人的負重最科學的是體重的30%~40%


我因為跑武裝把腰和肩都跑傷了,治不好很痛苦,你說有沒有損傷喲。


推薦閱讀:

擁有這種射程250英里(約400KM)的空對空飛彈,對中國的來說意味著什麼?
現實中是否存在僱傭兵,存在的話大家都有多少真實的了解?
什麼時候熱兵器開始真正取代冷兵器成為戰場主導力量?
怎麼看待電影明日邊緣里的機械外骨骼?
美軍作戰時有哪些有意思的口令?

TAG:軍事 | 軍人 | 軍事裝備 | 軍事知識 | 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