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11月13日更新
「BE MOVED」---這是看到片尾曲結束後全片的最後一幕,李安的讀後感。
很多朋友評論第4點裡面應該是比利和faisen,這個溫馨版的理解是比利渴望有一個家,一條狗,一個心愛的女人。我覺得兩個理解都是可以的,只不過我的理解比較荒誕一點,殊途同歸,都是映射比利得不到的美好。(大家真的不要再糾結和faisen上床的是誰了,也不用在評論區告訴我是誰了,這個真的不是重點。)
很多公眾號和影評都說,影片中最讓人心疼的一幕是---比利與faisen的道別,但我個人覺得那隻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faisen其實根本算不上女主,戲份也沒有那麼重,導演分散了很多的精力去描寫每個人對於戰爭的理解,我也希望大家能不被引導僅僅把精力放在女主身上:
問同性戀問題的中產雅痞是支持戰爭但干我屁事的態度
散場工人們完全就是以自我為中心 不管戰不戰爭 都不關我事 但如果你阻礙我了 那就沒完
啦啦女則是 我支持戰爭 你們就該上戰場 因為你們是英雄
頁岩石油大亨則是我支持你們 也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出一份力
斯曼則是 我表面上支持戰爭 但我更看重市場價值 戰場中的英雄就好像一根槓桿 能產生成倍的市場價值
姐姐則是 不支持不正義的戰爭 更何況自己有愧於弟弟
每一種都有值得深思地方。
當然,影片中還是有讓我impressive和be moved的一幕,那是班長與斯曼的對手戲。
片初那位態度友好的頁岩大亨探訪B班時,班長由於應激障礙,一頓反擊把其嚇走了,但其實班長是知道其沒有惡意的,也感到懊悔。
而在於斯曼的對手戲中,面對於斯曼步步緊逼的壓價,班長一點一點地放低尊嚴,為的是位戰友們爭取更多的福利。
「多一點我們會覺得很好」
「多一點就好...」
一位不會說好話的鐵骨英雄,吞吞吐吐委曲求全。
難道不比兒女情長更為讓人心疼嗎?
以下是原文1、B班每一個人都有應急障礙,按常理接受檢驗都是可以停止服役的,中場休息在比賽中是修養生息的時間,而對於B班的戰士們,在長期保持高集中度和警覺度無疑是一種折磨,所以英文翻譯long half time中文意譯為中場戰事而不是中場休息實在巧妙。
2、在與布場工人發生衝突後,一個嘴巴不幹凈的球迷問了,軍隊中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問題,兩個男人在戰壕里親親我我,殊不知b班的戰士在每次上戰場前都會互相說「我愛你」。3、影片最後,在林恩的腦海里是與蘑菇對話,但最後的一句「我愛你」是真的脫口而出了,所以才會有其他人的回應。4、林恩在唱國歌的時候流淚,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在想像剛認識的女孩未來和某個後衛上床的畫面,這個在前面的台詞也有提及。5、真正愛林恩的人是不捨得讓林恩上戰場的,譬如林恩的姐姐;而所謂女主愛的只是所謂的「英雄」,並認為林恩是必須走的。6、電影中用了很多的雙關語,最好的一句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戰爭的理解,對電影也一樣。」在120幀沒秒的效果下,彷彿是在跟觀眾說話,但仔細想想林恩應該是在跟幻想中的蘑菇說話,說的是拍攝B班電影的事情,總裁斯曼和士兵們理解的差異,是商機還是讚歌。7、電影中閃過斯曼腰間有一把手槍,在伊拉克攜帶手槍會被當成叛軍被抓走,在美國卻能自由攜帶手槍。8、承諾拍攝影片的黑人經紀人,個人認為其態度變化正象徵著李安在閱讀書籍時對戰爭理解的變化,最後也拍攝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9、接著第七點,在林恩怒斥斯曼後,黑人經紀人對林恩說「假如拍成電影,這就是電影的高潮。」這的確是整部電影的高潮之一,同時也是李安認可的高潮。沒人來講講被機槍打中會變成血霧這個說法和後面戰場畫面的呼應么?《實習醫生格蕾》裡面也有說過。
我覺得這部電影跟拆彈部隊真是相得益彰。雖然後者我並沒真正理解過。
每個角色面部表情細微的抽動和變化,深入想一想。都會有不同的讀解。。。這就夠細思恐極了。。。
我看的120幀版本。。。結尾時混戰的那一槍。
布景工人和大兵們混戰的時候,應該是保安跑過來,慌忙中被撂倒,槍滑到了地上,被一個穿軍服的人撿了起來。切鏡頭,我們可以看到拿起槍的是Major Mac。
說實話,這一幕里其實出現了很多細節,回想起來很耐人尋味。
1. 大兵們被布景工人伏擊的時候,Lynn回想起了幾乎一切他在伊拉克的遭遇。這時你會感覺到他的困惑:我們在伊拉克冒著生命危險作戰,但是回到美國卻因為口角被同胞襲擊?
2. 以往我們的印象是大兵特別能打,但是在這段伏擊戰里,大兵幾乎都是被壓著打。Lynn被一個工人摁在地上,他想起的卻是他捅死的那個聖戰者,一樣的姿勢。
3. 最後出現的那把槍
那把槍出現在畫面里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是:不好,要完蛋。
那把槍被一個穿軍服的人拿起來的時候,我想:壞了,這下要死人。
最後發現是那個耳聾的Maj. Mac把槍拿起來了,衝天放了一槍,大家停止打鬥,我的心才放下來。如果這把槍被大兵或者工人任何一方拿到,這個故事馬上就壞事兒了:要麼是愛國英雄開槍射殺平民,要麼是浴血奮戰的士兵死在了街頭械鬥里 —— 這兩個結局都太打臉了,讓觀眾真的沒法接受。
Maj. Mac 的角色設定也很有意思:他什麼都聽不到,而且從來不會出現在有戲劇衝突的劇情里,所以他在這件事中始終保持冷靜——這也是我們想要的那種「標準軍人」:與世無爭,不聽不該聽的(工人的謾罵,經紀人的忽悠,頁岩氣老闆的刺激等等),不看不該看的(Cheerleader的大長腿,Beyonce的揮手等等),不想不該想的(拍電影賺大錢,帶個姑娘滾床單什麼的)。
然而全劇最讓人細思恐極的,還不是這些細節,而是坐在我身邊的那位女士:她看到Shroom蘑菇陣亡的時候,竟然哈哈地笑場了...
有評論說因為范迪塞爾的臉太熟了,所以笑場是正常的...
因為臉熟就會齣戲的話,那在他剛出場的時候就應該笑啊!!Shroom在全組人被對方RPG壓制在土牆下的時候,衝出掩體將自己暴露在一處小土包下,為給全組人標出火力點,同時吸引對方火力而犧牲自己,這種英勇行為回來就能拿榮譽勳章(MoH)了。負致命傷之後,還能幫Lynn幹掉拿著Ak47的敵人,最後傷重犧牲,還這時候能笑出來的人,我真的不知道有沒有正常的同情心。《比利·林恩》的敘事節奏太不像我們常見的電影了,但不妨礙它值得我們玩味。
電影的主線矛盾和情節的跌宕起伏,來源於主角內心的感受與外界的態度難以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相互適應,從主角情感壓抑、情感釋放到認識自我,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所以該電影的敘事節奏就是主人公的心理節奏,比利的心理節奏可以理解為,一個頭腦清晰,但心理健康有異常的人,他發現自己與外界格格不入需要一定時間,因為他得不斷地收集「證據」,觀察到諸多異常,才能理性判斷自己確實與外界相處不來。
1、李安善用「透明」的敘事經驗,儘可能隱藏的電影敘事者——導演本身。拿《比利·林恩》舉例,跟隨鏡頭,我們經歷了主人公經歷的,我們知道主人公所有的內心os,我們明白主人公情緒的變化原因何在,情節和衝突彷彿是自然發生的,看不到組織的痕迹,鏡頭和畫面始終保持冷靜、客觀的旁觀者姿態,所以導演既是敘事者,也是旁觀者,他沒有刻意加工信息,沒有主觀引導觀眾去解讀,只是客觀地呈現。這是第一層解讀。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比利最後決定回伊拉克,他「看見」了死去的班長,有一段話大意說的是,關於B班被譽為英雄,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電影一樣。
2、《比利·林恩》里的吃瓜群眾、電視製作人、電影投資人,他們表達讚美、好奇戰爭那些事兒、要求B班說點他們想知道的、希望B班拍電影的行為,都是一種向別人求證,希望對方說的話正如自己所想那樣,印證自己主觀臆想,從而得到滿足感的行為。比如球場大姐對比利說自己也有親人在伊拉克打仗,比利回以安慰的眼神;橄欖隊員問和敵人肉搏的感覺怎麼樣,比利說,和你們為了贏去撞對方球員身體的感受類似,隊員們回以滿意的微笑(搞笑的是有細節表明他們服藥);電影投資人說想把比利的英雄行為上升到國家精神層面,比利當下沒表態,投資人以為自己這番偉論說得特別好。所以,比利和啦啦隊妹子說自己如何應對他人的「過度關心」,訣竅就是說他們想聽的。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偶爾迎合別人的主觀想法,敷衍地說一些話。例如,女朋友問你她的新髮型好不好看,同事問你他有哪些做的不好,朋友問你他有哪些缺點,怎麼回答?看情商和技巧了。有的時候別人問你,只是希望你說出他們想聽到的回答。一個視角主觀,不會為他人著想、不懂換位思考、不能客觀看待問題的人,會無意給別人造成困擾。這也是為什麼比利被啦啦隊妹子迷住了,因為她是所有人里第一個站在前線軍人的角度,明白比利為何苦惱、痛苦的人。
3、造就比利戰場上有優異表現的原因,正如班長對他說的,他總能保持清晰和冷靜的頭腦。戰場上大家第一次與聖戰者正面作戰,就如何應戰爭吵起來,是他第一個發現了班長身陷險境、急需救援。生死戰爭回來,看見浮華的電視台、投資人、加長悍馬、美女啦啦隊,B班的大多數人都在想會不會因為有了榮譽,有了知名度,他們就能拍電影,有一筆橫財。從始至終只有比利和新班長沒有過多的動搖。因為當他們清楚地認知到自己屬於軍隊、自己是軍人,並且最終明白前線軍人即使被譽為英雄,話語權、薪水、權利、地位不會得到成正比的提升時,他們就打斷了妄想。這是很悲哀也很現實的自我認知,只有戰場讓他們感到真實。他們戰鬥不是為了國家,也不是為了自己,至於電影里,班長對比利說,軍人得找一個超越自己的信仰,這個信仰是什麼,或許是因為抱著不上升到xx主義、不去給人物定調的客觀態度,影片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這個留白大家自己體會吧。你們看的這些全都是恐怖片么。「手動微笑」
不過話說回來:
一家人吃飯的時候,電視一直在放戰事速報,家人們也一直說關於「偉大的民主解放戰爭」的各種玩意。只有姐姐三觀正,還被老娘拍桌嚇唬住了。除了她以外,比利的其他家人、商人、平民、啦啦隊姑娘,全都是被「英雄」倆字蒙住眼的人。他姐是這個片子里唯一一個沒去過戰場,但知道戰爭是什麼噁心玩意的人,唯一一個。恰如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人都在鼓吹戰爭,雖然他們沒打過仗,但還一副身經百戰的樣子。
一將功成萬骨枯。你以為你是一將,其實你連萬骨都不是。
一更
我很喜歡這個評論
說的有道理,可能這世界本身就沒有正確的三觀。給這個回答點贊的人很多,證明很多人還是對我「三觀正」的說法有些意見。有些人渴望血灑疆場,他們說是男人的浪漫。有些人希望默默無聞,他們只是想活著而已。三觀正不正不是問題,畢竟人各有志,人與人經歷不同,渴望的也不同。怎麼說呢,還是希望各位揣著一顆嚮往和平,積極反戰的心吧。希望歸希望,謝謝這位朋友提出不同意見,謝謝。 以上です。支持Trump的沉默的大多數終於具象化了,全片大概就是球隊老闆和頁岩氣老闆那兩個資本家會投票希拉里,其他都會投Trump。
看到有好幾個知友好奇比利跟女孩發生關係之後為什麼還跟姐姐說自己有可能作為處男戰死沙場。
其實比利並沒有和拉拉隊女孩發生了intercourse。班長說,「你(比利)看起來像是剛剛get laid」,這並不代表比利跟拉拉隊員就一定是在發布會後台有了intercourse的行為,事實上,班長並不知道比利剛才去幹什麼了,還問了比利,所謂的get laid只是班長的隨口調侃。後來比利跟戰友談起和女孩認識這件事時,也只是說跟女孩make out,後面跟姐姐說可能die a virgin,恰恰是證明當時和女只是make out這點。個人認為,這種偶遇、且很大可能性並沒有隨身攜帶protection的情況下以及當時不合時宜的時間和環境,發布會後台只是make out 是非常說得過去的,所以比利仍然還是virgin。1賺錢的商人在回來的飛機上抽雪茄喝酒慶祝,然而後面放著蘑菇的屍體。2.比利的一見鍾情,對於拉拉隊女只是對英雄的附和,並且極其有可能淪為將來炫耀的談資。3.當比利林恩昂首闊步走向舞台,周圍的人卻對他嗤之以鼻,說獃頭獃腦的人。4.人們對軍隊的認識嚴重偏差,認為軍隊大都是同性戀等性取向與自己不同的人。5.當b組仍然保持在現場的習慣吃飯狼吞虎咽時大家對此表示不解投出了驚異的眼光。
「蘑菇」的葬禮上的槍聲讓第二排中間這位士兵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因為他聯想起了戰場上的槍聲,這個細節夠我們感慨半個小時了吧。還是這個士兵在中場表演上台時因為煙花的巨響而控制不住情緒,為什麼,他想到了戰場,他聽見這些煙花響聲以為自己是在戰場。
也不算極恐吧。第一,就是感覺Dime對Billy的感情很複雜。第二,李安選角總有種局外人的遊離感。或許和他自己有關。李安拍了許多有關同性戀的作品。即使是這部片子,也有一些元素。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反正如果我自己沒有對同性的情愫,我最多喊喊口號,支持下,畢竟現在是個政治正確的事。但我絕不會拍那麼多那種類型的片。因為沒興趣,更沒責任。你懂我想說什麼吧?安叔恐怕有一段一直腋在心底的柔軟。
我想這沒什麼細思極恐,只是說值得深思的。比如那個比利原來以為的soul mate 到底是不是真的和他靈犀相通?我想從比利聽到她說「你說什麼?你是英雄你該上戰場。」時他自己就明白了。比利不是因為自己是英雄自己收了勛才重返戰場,是因為蘑菇和他說的,因果相報,可能他來到戰場有種某種註定的原因;是班長對他的期望,需要;是不捨得離開佔有的感情;是蘑菇的死讓他覺得冥冥中有一種責任。就像蘑菇說的:做事不必是為了世界、為了國家,just find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這也是比利說的,在蘑菇死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一種浩大的超越自身的力量,「i feel something bigger than myself」.這才是比利真正要回去的原因,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原因,but we just can feel.以上。
寫幾點大家沒寫到的,再想到的話會補充~1.舞台的鼎沸和戰事的高潮融合在一起,球場的煙火造就了曇花一現的盛世繁華,伊拉克的硝煙卻永遠地帶走了范迪塞爾。2.菲珊和比利林恩告別的時候,前面幾句對白柔情似水。但比利林恩試探性地詢問想不想遠走高飛,菲珊的回答是:「去哪裡?你不是應該回到戰場嗎?你是授勛的英雄啊。」林恩突然意識到,菲珊只是為了體驗獲得英雄青睞的虛榮,或是增加日後的談資。在那一刻,林恩相信他已經和正常的社會產生了隔閡,他也不再猶豫,徹底決定返回前線。從士兵的狂歡到落寞,從人民的愛戴到場工鬧事,從每人十萬美金到五千五百的唯一報價,從與情人的卿卿我我到目送她的背影離開,整場電影都充斥巨大的對比和諷刺。而與菲珊的這一句對答,不妨把它看成整部片的縮影,實乃一葉知秋。3.在電影院里看到電影的名字叫做《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而第一次在知乎看到的片名是《比利林恩的中場無戰事》,有一個「無」字之差。百度了一下英文名,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看來都是意譯。依我愚見,「中場無戰事」也許更符合英文原意,但是這次回國的球場之旅給比利林恩帶來的思考和震撼,可能並不比他在前線感受到的少。電影中有一個小細節,把在黃色卸貨區和場工發生衝突後林恩的大喘氣和在戰場上手刃敵人後的驚恐做出了直接的對比。在祖國,林恩感受到的是和戰場上不一樣的不安和恐懼,這是另一場「戰事」,也是導演留給人們無限思考的「戰事」。
那個耳聾的上校在全片中僅僅出現在幾個重要場景且沒有一句台詞,絕大多數時間既不出現也不被提及,而且在所有戰爭和車內的場景中都沒有出現。我傾向於把他理解成一個符號,也許指代Bravo小隊成員們自我意識里的軍人屬性,在中場休息的過程中被忘在腦後,但是當他們需要以軍人身份活動的時候又突然出現——他總在他該在的地方。
最後真的是找到了中國融資…… 不知道b組的10w拿到沒有
一直想說嘴唇的顏色…
有一個細節,他們在伊拉克現場中闖入一個人的家裡,搜到一把手槍質問他為什麼私藏武器。男主人說,我只想保護我的家人。那個畫面展示了伊拉克人的痛苦與無奈。回憶結束之後,林恩需要在一個單子上簽字還是怎麼的(這裡沒記清)。旁邊一個路人,連臉部都沒有出現的路人甲,轉身時露出了腰間的手槍。我想這應該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吧,一個美國人在人這麼多的公共場合可以攜帶武器。但是伊拉克人為了保護自己藏在家裡的手槍卻不合法,可以成為罪證。
那個男孩眼中的恨,聖戰者臨死時的表情。(更新:這個表情和范迪塞爾的死亡表情一樣的)
「我們在製造反抗者」ps:在其他作品中,有關於恐怖分子的情感特寫嗎?我看片少,我沒見過。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有的時候你真的沒得選。
看完電影我才明白,影片中需要林恩站出來配合表演的那首《士兵》的歌詞,其實說明了人們對於這些軍人的態度:人們需要看到他們的強大、英勇、無所不能;不能接受他們有PTSD,不能接受他們自卑懦弱想家,演出結束後連多在舞台上站一分鐘都不能。
他們只能活在人們的想像里,只能配合別人的表演。
這不是葉公好龍是什麼,不是過河拆橋是什麼。
我最喜歡的一句台詞是那個黑人經紀人說的「做你認為對的事情,其它的全都去他媽的。」
我說完了。半夜到家裡抓人最後把一個父親抓走的時候父親對著孩子的方向說了幾句話,鏡頭切換到孩子眼神除了恐懼還有憤怒。就如同比利說的,「美軍每天都再產生新的抵抗者」
推薦閱讀:
※《大聖歸來》能否和《寶蓮燈》相提並論?
※哪些演員只要出現他的名字,不管電影好與不好,你都會看?
※有哪些比較有趣的「封閉空間內一群人的故事」模式的小說、電影?
※電影中運用鏡子的表達效果?
※如何評價電影《竊聽風暴》?
TAG:電影 | 李安導演 | X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