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富的是哪一年?你都做了什麼?然後你是怎麼變窮了?以及你的心路歷程。?
題主不僅僅指金錢、還有心境、幸福感、愉悅感
謝邀。
財富上我最富有的年份應該是高考那年,但因為中考時的一個選擇而失去了這筆財富。
但我並不後悔,甚至會感謝這個選擇。
很多地區都存在著高考壓力下移到中考的情況。
家鄉縣級市的高中大概收200公費學生,但是高分段的孩子多半會到哈爾濱或者大慶的重點高中求學。我中考在當年排第二名,由此得到了三個offer及待遇;
1.家鄉高中A班錄取,各種費用全免,允諾進行重點核心培養,承諾不干涉我與初戀妹紙的交往。2.大慶實驗(全省前五),允諾給以錄取,但只承諾宏志班名額,每月給200補助。3.哈三中(全省第一),提供考試面試資格,如通過則A班錄取,不過則提供校中校錄取,無生活補助。哈三中對於黑龍江孩子的誘惑就如皇馬對於歐洲小孩的誘惑一樣,貝爾說他從小就是皇馬球迷這事,我一個熱刺死忠都表示很信服。
於是我選擇了去哈爾濱碰碰運氣,並幸運地獲得了A班資格。
在得知我的錄取結果後,家鄉高中和大慶實驗也都提高了相應的籌碼,比如大慶也允諾給我英才班(A班)的資格。被人爭搶的感覺還是蠻贊的,不過夢想光環還是很重要的,我還是選擇了物質補助最少但學校最好的哈三中,選擇了在14歲開始住校,只在寒暑假和十一五一回家的艱苦生活,也正因此,有幸結識那一群真正優秀且志同道合的同齡人。說回正題,因為家鄉教育相對不發達,所以一旦有野生的清華北大錄取,都會被「沽名釣譽」的市政府和「遊手好閒」的企業家們獎勵與贊助,經濟大環境好的那幾年,偶爾的幾個從家鄉高中考入清北的,人均可以拿到40萬的獎勵(大頭在企業家)。
像我這種在外地上學及考試的,就只得到了初中校的條幅讚賞。錯過了潛在的40萬,迎來了一群好同學,這買賣,還是比較值得。
金錢上我沒有過大的起伏。情感上,大一被同校的初戀男友追到後,滿滿的幸福,八字沒一撇的時候就開始設想未來見公公婆婆的樣子,未來一家幾口郊遊的日子,感覺愛情就要這樣一輩子了,我從來不纏人,不打擾他打遊戲,我覺得愛情就是要保留兩人獨立的樣子,用最快樂的樣子相處,擁抱。我大姨媽疼得時候,想的是等大姨媽疼過了我就可以去找她一起吃飯了,也就不覺得疼了。
那個時候,應該是我感情最富有的時候,真心相信會一輩子的感情,是我以後再沒有過的體驗。不知失戀為何物的女生,不折騰的女生,以為擁有了一輩子愛的女生,應該算是最富有的了。
知道我被通知分手了,我倔強地沒有問緣由,也是因為完全不甘心,我以為我只要堅持不懈就可以了,畢竟那是一輩子的事情。花了三個月,我才相信事情無可挽回,卻是要花一輩子去消化。
You Only Have to Get Rich Once. (From Warren Buffett Lec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School of Business)
你只需富有一次。在給佛羅里達商學院的這篇演講里,巴菲特說的只是金錢,但對精神財富一樣適用。我有幸記得這句話,所以今天是我最富有的時候。個人最富的一年應該是剛畢業的時候吧,其實主要是期望高,總收入倒沒多少。能力相對較強,活多。後來整個行業不景氣,活少了,雖然自認為幹得比以前好,總收入也有增長,短期收入最高的時候一個多星期拿了三萬多,但是確實感覺錢不好賺了,最高一個多星期拿三萬,一年也就拿了十萬不到,你想想其他時間都在搞啥(&>﹏&<)……時間長了以後就有空想些有的沒的,開始察覺以往的設計行業發展有多畸形。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做的設計,基本上都是在面對甲方或者政府,雖然可以摸著良心說自己確實儘可能考慮了業主和公眾的利益,但是無法否認的是更多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優先去為甲方的錢包和領導的政績著想而不得不妥協。現在打算轉行,做一些直接面對使用者的設計,比如家裝、獨棟民宅什麼的;長袖善舞周旋各方利益的事情總要有人去做,但是我不適合,我更想做直接而簡單一些的事情。而且現在相對收入,可能更多考慮別的東西,比如社會責任還有家庭什麼的。月初因為覺得公司不注重基礎數據趕成果,覺得再做下去有愧於心,辭了剛找到的工作。然後又因為距離遙遠,不能顧家,拒了份將近兩萬一個月的邀請。被各路熟人當成二逼。現在沒有固定收入,兩套房都要還房貸,打算在積蓄花光之前,掙點能站著掙的錢,呵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