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朱元璋這麼殘暴,還能坐穩江山?


讀書人最大的問題就是總以為自己能代表天下人。誰對我不好就是對天下不好,就是殘暴


殘暴不是丟掉江山的原因,相反他是鞏固政權的必要手段。你看金正恩的政權,不斷殺人,結果是政權越來越穩定。

真正威脅政權的是體制外的反對組織,只要這個國家所有人不結社,就沒有大問題。朱元璋在地方立碑告誡讀書士子,不要議論朝政(言論自由),不要結社集會(結社自由)。


單從問題來看,題主似乎是不理解為何一個「殘暴」的開國皇帝能坐穩江山;但從問題評論區的補充內容來看,題主又想了解明朝究竟是採取了什麼措施來確保皇權穩固國祚不墜。

————————————————————

第一部分

關於「朱元璋殘暴」的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去看待。細究明太祖此形象的源頭,不完全概括如下:

(一)洪武四大獄: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藍玉案,其中大批開國功臣被誅;

(二)廢除宰相職位,皇帝獨攬大權;

(三)錦衣衛鎮撫司獄(洪武十五年設,二十年罷);

(四)廷杖。

以上四點見於正史,至於野史所云太祖誅殺暗諷他出身的士人等,多不足為信,洪武年間詔書屢見「朕淮右布衣」之類的文字,可見太祖並不避諱自己的出身。遭人詬病的錦衣衛也只是旋設旋罷;至於廷杖,屬法外施行,惡名昭著,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廷杖雖摧殘士大夫軀體,但大臣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被人傾慕,於士人氣節方面並無太多損害。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太祖所謂專制殘暴與嚴刑峻法,大多是針對勛貴官吏,很少殃及百姓,他甚至很害怕百姓遭受貪官酷吏的虐待。例如開國功臣、永嘉侯朱亮祖出鎮廣東,與當地豪強勾結,欺壓百姓,多行不法,並構陷番禹知縣道同致死,太祖發覺後就下令將朱亮祖和朱暹鞭死。

另外,太祖誅殺功臣的動機,恐怕也並非是簡單的兔死狗烹的老戲碼。例如藍玉案發生在洪武二十六年,此時太祖已六十六歲,在古代絕對算是高壽,如果真的動了殺機,可能早已下手,何必一直拖延?與其說他是因性情殘暴或兔死狗烹等理由大開殺戒,毋寧說是隨著當時政治軍事的變化而不得不做出如此決策。

至於題主質疑太祖殘暴,但卻為何無權臣逼宮,反而能奠定明朝近三百年基業。很簡單,因為明朝政治經濟軍事制度在幾經完善下,幾乎杜絕了所有宗室藩王和權貴臣子篡位成功的可能性。

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如此論述:

明祖有國,當元盡紊法度之後,一切准古酌今,掃除更始,所定製度,遂奠二百數十年之國基。……能稍復其舊制反是代明之清,除武力別有根柢外,所必與明立異者,不過章服小節,其餘國計民生,官方吏治,不過能師其萬曆以前之規模,遂又奠二百數十年之國基。清無製作,盡守明之製作,而國祚亦與明相等。故於明一代,當措意其製作。措意明之製作,即當究心於明祖之開國。

簡而言之,即明太祖開國所創立典章制度,幾乎全部選擇以古代善政比照明初情勢,由是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基業;清代制度多沿襲明代,國祚也延續了二百多年。

當然,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但這段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代制度的完善性。「國之興亡繫於財之豐耗,阜財者,民也;耗財者,軍也。」在戶籍賦稅等方面,太祖確立里甲製作為基層組織形態,建黃冊制度,劃定戶籍,以期直接控制百姓;清丈土地,制定魚鱗圖冊,設置糧長負責徵收賦稅等;同時在地方進行德化宣傳,確定禮儀秩序。軍事方面,則設立軍屯衛所,平時自給,戰時出戰。這些措施對後世影響深遠。

同時,太祖注意督修水利,勸課農桑,並屢次下詔蠲免百姓田租賦稅,嚴禁官吏欺壓百姓等。

第二部分

考察歷朝覆亡的幾大要素——權臣擅權,外戚(後宮)亂政,軍閥割據,宦官專政,宗室叛亂,農民起義,外族入侵等,明朝始終注意從制度層面加以預防,除燕王起兵、民變與外患外,其餘皆取得很好的成效。終明一世,皇權從未旁落(南明除外)。

1、中央機構格局與組織原則

君權與相權的鬥爭由來已久,總趨勢是皇帝用多相制分割宰相事權。至元代,又逐漸歸併為一相制,丞相權力很大,把持朝政,肆無忌憚,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九《元諸帝多由大臣擁之》記載,元憲宗、成宗、武帝、仁宗、泰定帝、明宗、文宗等皇帝皆由丞相等擁立。前朝故事,自然對太祖留下很深的教訓。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發,中書省被廢,自此不再設立丞相,中央行政格局以府部院司(寺)為基礎,各個機構的組織原則是分權,目的是相互牽制,彼此制約,最終集大權於皇帝一人之手,即便是後來分擔宰輔部分職權的內閣也難以構成對皇權的挑戰。

至於所謂的文官集團,需要額外說一句,明代文臣的權力本就是依附於皇權而生存,他們始終無意也無力與皇權相抗衡。

2、對後宮外戚亂政的預防措施

漢唐都曾有過後宮專權、外戚干政,明代則沒有此類事情發生,這主要是因為:

(1)、正綱紀,嚴內教,從根源杜絕後宮干政;

(2)、后妃門第較低,無根基、背景可依;

(3)、限制外戚權力。外戚雖可位列公侯,但非格外恩典不能世襲,無特權,嚴禁干預軍政等。

有明一代,曾短暫干預朝政的后妃主要有三個:仁宗皇后張氏,但她在英宗繼位後即以三楊為輔政大臣,自動避居內宮;孝宗皇后張氏,主要是在武宗駕崩後定策禁中,迎立世宗,而且晚景十分凄涼;三是神宗生母李太后,在神宗成年後也避居內宮。

3、對軍隊的絕對掌控

軍隊是國家統治基石,軍隊背向直接關係國家安危。元末軍閥擁兵自重,太祖建國後格外注意控制兵權。《明史·兵志》上說:「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舊制,自京師達於郡縣,皆立衛所,外統之都司,內統於五軍都督府。……征伐則命將充總兵官,調衛所軍領之。既旋,則將上所佩印,官軍各回衛所。」明朝皇帝對軍隊擁有絕對控制權,平時五軍都督府主官由皇帝親自任命,戰時總兵官由皇帝親自點選,軍隊中還安插皇帝的耳目御史與內監監軍等,從而確保皇權在軍隊中的絕對地位。至於出兵之令,有明一代所有征伐絕無不經皇帝批准而兵部擅自發兵的事例。同時貶抑武將的地位。當然,明末烽煙四起,軍事逐漸脫離皇帝掌控,並在崇禎末期與南明時期演變為軍閥。具體可參看我的另一個回答 在明朝兵權屬於兵部嗎? - 我愛林原的回答

4、「假皇權以行事」的宦官專政

漢唐明三代一貫被視為宦官亂政的高發期,但與漢唐強大的宦官集團相比,明代宦官專權卻具有「勢大實微」的特徵。太祖開國之初曾嚴禁宦官干政,建文帝御內侍更加嚴厲,至成祖時此制被打破,此後明帝為制約朝臣,選任宦官作為特務機構廠衛的負責人;宣宗時為制約內閣票擬權,授予司禮監批紅權,由此宦官集團得以在皇帝的授意下行使部分皇權。明代雖有王振、劉瑾、魏忠賢等權閹為禍一時,但歸根結底是在得到皇權的授意或默許下才能壯大。總而言之,明代宦官假皇權以行事,其權力往往凌駕於朝臣之上,但他們始終難以得到文臣的真正支持,難以直接掌控兵權,無力對皇權構成威脅。

5、「嚴於政治,寬於經濟」的宗室政策

太祖開國,分封諸子為親王,享有地方政治、軍事、經濟等大權,以拱衛皇室。懿文太子早薨,皇太孫允炆為防藩王尾大不掉,厲行削藩,燕王隨後發動靖難之役。此後成祖繼續推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基本確立起「嚴於政治,寬於經濟」的宗室政策。在此政策下,宗室雖享有優厚待遇,但不得干預地方政治,犯罪則」發高牆「,謀反要處以極刑,後曾有幾次藩王叛亂,但皆被輕易平定。宗室逐漸淪為特權下的寄生物,虛耗國家賦稅,卻不能對國事有任何補益。明末,時局艱難,社會紊亂,諸王大多淪為流賊與清軍的刀下鬼。

同時,明朝也注意限制皇太子的權力,例如以朝臣兼職東宮,不致分化出兩個核心;太子參政時只能處理常務,其目的是」練習國政「,軍國大權仍控制在皇帝手中。

通過以上措施,明代君主集權得到進一步強化,社會秩序也得到鞏固。但皇權能否發揮核心作用,則因人因時而異。

明末建州叛亂,軍費開支激增,國家財政入不敷出,遂定遼餉,以致西北經濟壓力驟然增大,埋下不安定的火種。天啟七年三月澄縣民變,明末流賊之亂由是揭開序幕。同時,潰敗後的援遼兵卒與民變隊伍漸漸融合,終致不可收拾。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明朝政府機構逐漸陷入癱瘓。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內外城失守,思宗登上煤山自縊殉國,傳統史學界一般以此作為明朝滅亡的日期。

————————————————

何忠禮先生在《宋代政治史》一書中認為宋代制度完善與權力制衡幾乎達到了完美程度,若非周邊女真和蒙古等異族勃興,在內部社會無大變局的情況下,國祚延續時間應該更久。同理,明代權力制衡舉措亦十分成功。然而十六世紀後,國際國內情勢丕變,晚明社會在經歷種種衝擊後,經濟發達,文化裂變,風氣大轉,國家權力異化,舊秩序逐步走向崩潰,明代政府面對「晚明大變局」茫然無措,終致覆亡。

主要參考資料:

孟森:《明史講義》

王天有:《明代國家機構研究》

另外,想更為詳細了解明代政治制度,可參考張顯清主編《明代政治史》。


朱元璋殘暴是對功臣殘暴,對權臣殘暴,對官員殘暴(特別是貪官)。

對百姓來說,他宵衣旰食,沒日沒夜批閱奏摺(有記載,數字記不住了)。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實施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興修水利;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丈量土地,清查戶口,是個不錯的皇帝。為什麼不能坐穩江山。

再說,再殘暴能有元朝殘暴么?


現有體制的既得利益者會造反,但這種造反相對於平民造反的廣泛性而言是好控制的。只要管好軍隊,這些人翻不出什麼大水花來的。因為他們的現有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推翻現有體制的風險太大,利益太小,還沒法發動大眾。

就像毛主席建國後說過好幾次「重上井岡山找紅軍」,軍隊抓好,官僚階級翻不出水花的。


  朱玩璋是一個對國家有著近似於幻想的最理想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理想,他殺掉了不計其數的官員.

  而且,他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首先,俗話說:法不責眾.而官員也是這樣想的,因此做壞事時就想朱元璋不會因此殺了他們,但他們太小看了朱元璋,他就敢殺! 別的政府很少有對一個地方的政府一鍋端的,但朱元璋就做的出來.

  其次,當胡大海在外邊領兵打仗時,朱元璋殺掉他犯法的兒子,並說:「寧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

  這樣做的危險性可想而知,朱元璋也不傻,那麼,他為何會如此大殺官員,那麼,殺了如此多官員的朱元璋為何能坐穩江山?

  首先,朱元璋是有才能的,以一個佃農的兒子,窮的一家人中餓死了好幾口人,甚至去做和尚與要飯,這樣一個人能登上帝位,不論他好也罷,壞也罷,誰都不能不承認他是有才能的.

  馬基雅維里在《君主論》中認為:有的人得到帝位是因為運氣,有的人得到帝位是因為順延,有的人得到帝位則全憑實力。而朱元璋就是全憑實力得到帝位的人。馬基雅維里還講:那些憑藉運氣得輕易得到帝位的人在保守帝位時會很困難,而那些全憑個人實力奪得帝位的人,在得到帝位時會很難,但在守天下的時候就很容易了.

  而且從他殺胡大海的兒子也可以看出,他不怕別人反叛,也不依靠別人不反叛,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讓官員們不能反叛.

  當然,一般看來,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甚至沒有帝王敢模仿。朱元璋設立了錦衣衛,東廠,據說,他連官員前一天晚上說了什麼話都知道.

  設立了言官,御史等小官,以小治大,來對抗朝中的大官.這些六七品的言官與御史們相當於造反派,只不過是低層官員造高層官員的反。


你想表達什麼,我朝才沒有用明朝那一套呢


怎麼會有人覺得朱元璋殘暴。洪武四大案?他就是自己省吃儉用拚命想讓這個國家好一點而已。受制於年代,比如你現在看古代還都覺得是愚昧的呢。殺的人多,因為他想對窮人好一點,因為他曾經也是個很窮的窮人。你理解不了的。誰能理解呢?

我覺得殘暴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四大案以及他對官員等貪污受賄不辦事兒的人殘暴,我倒是可以理解一個打小要飯沒上過學的人的治國水平,因為他是窮人出身,所以太在乎窮人了,實際上他還算拼了命的想讓他的國家的百姓過上好日子。我覺得說他殘暴不公平。過重了。


又不是當代,在皇權至上的封建王朝,朱元璋真不算殘暴。


殘暴的創造了一個後人幾十年不上朝都能運轉的體制,這個殘暴我給滿分。


貼一段之前看到的話「 老朱有自信,不鳥那幫文官,他一點都不怕殺了文官有人造反或者說沒人幫他治國, 反正天塌下來他抗著,大不了自己親自上, 對百姓好是他的底線之一,誰碰了這條,直接殺, 李家和趙家不一樣,趙家得哄著那些文官武將,不然誰知道會不會出現下一個郭威, 李家也得哄著那些世家大族,不然也可能變成下一個楊廣, 只有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才有自信去干自己想乾的事情, 沒有其他的原因,就是腳踏實地上來的,根基穩,啥也不怕。 」


我覺得朱元璋之所以如此「殘暴」,反而一直穩穩的把握著政權,最重要的原因是:朱有極強的個人能力,主要包括軍事,權術政治上兩個方面。可以對比我朝偉人毛爺爺,這倆人都是不世出的天才。他們的帝國是自己一手建立,從下而上的崇拜,自上而下的威望。鐵打的江山。

其次的原因,朱的「殘暴」,是對功臣,是對官員,然而對百姓卻是無二心,這樣保證了朱的統治根基。狡兔死走狗烹殺功臣這事歷朝歷代都干過而且老朱算不算殺得最歡的,暫且不論。朱之所以為後人詬病殘暴,在於明初四大案動不動就牽連上萬官員,我也覺得挺嚇人的。但是你看看文革……說明啊,農民出生的皇帝啊,都喜歡搞一些大新聞,不管目的如何,都是自我極度膨脹了的結果。但但但,他們有資本。

文臣武將那一幫人,真不覺得自己能和朱斗。

軍事上朱有著極強的軍事直覺,多次在意見分歧時成為掌握真理的少數派,印象最深的在陳友諒率大軍攻南京,生死存亡之際,朱發揮了他天才的直覺,神奇的設置「龍灣圈套」,大敗陳友諒的無敵艦隊。這種軍事上的例子還有很多,逐漸的,朱在軍中有極高的聲望。槍杆子里出政權,老朱的槍自己握著。

再看文官集團。第一功臣李善長,被視為文官第一人,被朱殺,不給自己留後患。第一謀臣,劉伯溫,斗轉星移,聰明絕頂,被老朱拉到宮裡談了談,「老劉啊,你覺得我該讓誰做宰相?」就這個問題,足以見得朱元璋政治權術玩得溜,最後連劉伯溫這個聰明人都被坑進去了。而後來居上的胡惟庸,不過是朱的一枚棋子。綜上可以看出啊,文官們也沒這個膽量這個能力出來反一反朱元璋。

最後,舉個例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朱元璋的船大質量好,朱本人駕馭風浪能力強無需假手他人。他只需要把水況調平就好了(朱是農民出身,最懂農民)。明朝這艘大船就這樣開起來了。至於船長朱元璋在船上搞搞破壞,限度之內,全無大礙。


他不是一個好人,但他是一個好皇帝

明朝那些事兒


殘暴是因得罪了功臣文臣,朱家兩百年的天下卻是因為善待百姓。

得罪了筆杆子的人,在書上還有好下場嗎


這些年能取得這麼點兒成績,實在不是我多麼出色,都是同行們的襯托。——郭德綱


坐穩江山和是否「殘暴」沒有太大關係(更準確講是朱元璋式的殘暴)。

坐穩江山首要因素就是順時勢而動

什麼是時勢?正如拿破崙給自己稱帝之舉辯解的那樣:「如果華盛頓是個法國人,而又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我想他就不會是華盛頓。在如今的現實情境中,我除了通過專政的途徑之外不可能達到目標。我這樣做了,怎麼能因此而對我抱有成見呢?」

因此,當一個統治者面對的是一個亂世,他不得不用那些看起來不那麼仁慈的手段去管理百僚、潛在不安定因素以及人民。亂世用重典,朱元璋以剛猛治國,是因為其處於一個天下紛擾人心浮動的大動亂初平之時。

在這種局面下:

1、人民經歷了較長期的動蕩後,短期內都報著一種伺機而動的習慣。一有風吹草動,要麼揭竿而起,要麼嘯聚山林,最不濟的就四處流竄。總而言之,此時的人民像一鍋初平的沸水一樣,不允許統治者的控制力有一絲一毫的喪失甚至是弱化,否則下場就和秦、西晉一樣。

朱元璋明白這個道理,「胡元以寬而失,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因此對人民的控制達到空前的強度,建立黃冊制度以普查人口,丈量土地。

2、對於剛剛親眼目睹了通過造反從草根走向貴胄的那些謀略過人、能征善戰的功臣們,君王只要稍一示弱,很可能就會刺激到他們之中某些野心家的敏感神經。這些經歷了改朝換代戰爭的人,哪一個都不是清心寡欲與世無爭之人,在這種君臣格局下,如果只是想通過籠絡示寵,宣揚忠孝仁義的手段讓他們效忠,無異於把上了膛的槍交到對方手上讓他們頂在自己腦袋上然後寄希望於他們不扣扳機。朱元璋選擇了一條簡單粗暴但卻切實有效的辦法:恐懼。製造恐懼,讓所有權臣都能感受到的,直接來自於皇帝本人的巨大恐懼。不時的掀起大規模肅反運動,持續的殺人,不停的抄家。而錦衣衛這種無孔不入的特務機構,則在恐懼感之上又增加了一層防不勝防的未知,更是讓伴君之臣們戰戰兢兢,務求不被抓到把柄,如此誰還會頂風謀反呢。正是通過所謂手段上的殘暴,持續維繫這種恐懼感,朱元璋才最終成功壓制住某些功高蓋主不可一世的大功臣。這也是說朱元璋殘暴的最大原因,對待一起打天下的功臣的無情與殘忍。

3、想要社會穩定,那麼就治大國若烹小鮮,避免一切折騰;但是,對於一個積弊日久,亟待重整河山的社會,最好的辦法就是大破大立。所謂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不能矯枉。通過非理性嚴打來扭轉社會長期以來的貪腐之風。輕罪重罰是那種可以迅速達到目的的捷徑,因此,殘暴的名聲也自然難免被冠在頭上。

總體來看,元朝末年,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管理其實已經失控,這種混亂的社會局面並沒有最終導致中國再次陷入長期分裂,當歸功於朱元璋通過強硬的手段迅速扭轉民風吏治。明朝之所以沒有像秦和隋那樣二世而亡,因為朱元璋的「殘暴」是有界限的,他務求節儉,不許興建苑囿,皇宮也修得樸實無華,在他任上沒有進行大規模使用民力的國家工程,這些都杜絕了民間造反的火種。他治下的百姓更加有安全感,被欺負了就捧著一本《大誥》上訪去,任何人都不得阻攔。在此基礎上,同時要杜絕敵對勢力反撲、權臣造反、社會風氣沉淪等事,一個仁慈的守成之君是做不到的,因此朱元璋可謂殘暴得恰到好處。

什麼因素會真正導致權力的喪失呢?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可惜題主問題關注過少,就不在這裡碼了。

(最後吐槽下,問題描述中的「和朱棣打下大明兩百多年基業」。。。活該問題關注才100多啊~我能刪了這句嗎?)


有人逼父殺兄還不是一代明君


朱元璋性格陰戾,殺了不少人,之所以能坐穩江山,我覺得還是三個原因:

一是殺人雖多,但大部分是官員,老百姓這一群體還是比較穩定的。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民農村穩定,社會就不會出大亂子。而且,中國老百姓的忍耐性是世界有名的,不是到了生死存亡關頭,不會鋌而走險起來造反。縱觀朱元璋立國以來對農民的政策,基本上還是比較有利於農村穩定發展的,農民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就不會反對政權。所以,廣大農村農民的穩定是大明王朝穩定的基礎。

二是朱元璋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俗話說槍杆子里出政權,把軍隊抓穩了,龍椅也就坐穩了。這個問題從兩方面來說,一方面朱元璋本身就是造反起家,對軍隊的控制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他本人就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而且建國之後設計的那一整套軍事制度,包括設立五軍都督府分權等措施,使得沒有一個將領有政變的機會;另一方面朱元璋在建國初期大量分封子弟,建立了很多實力強大的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在朱元璋時期是當之無愧的政權擁護者和保持穩定的重要因素,正是這些強大諸侯國的存在,讓那些異姓人物不敢生出反心。

三是出色的分權制度讓大臣中不可能出現一個能夠和皇帝分庭抗禮的人物。朱元璋建國之後,採取了一系列削弱臣子權力、加強皇權的措施,包括廢除丞相制度等等,這些措施都保證了皇帝對官僚系統地絕對控制。


中國歷史上威脅皇權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武裝,北方少數民族,權臣謀逆,自然災害,宦官外戚以及苛捐雜稅等。

朱元璋的集權和清洗基本消除了各類叛亂的可能,蒙古剛被擊退,皇帝自己又事無巨細,雖然官員殺出了缺但總體社會治理還是好於前朝,短期內朱家江山是穩固的。


朱標要是沒死,他就是另一個劉邦


推薦閱讀:

朱元璋為何要定都南京?
朱元璋的核心性格是什麼?
朱元璋搞藩封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嗎?朱允炆削藩是必須的嗎?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狀元張信訓導王子,引用杜甫詩「舍下荀(筍)穿壁」出題,為何被認為是譏諷政權?
朱元璋為什麼能殺功臣?

TAG:明朝 | 歷史 | 社會學 | 明太祖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