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在語文學習中加大古文(包括詩詞)的比例嗎?
如題,其實對於古詩詞,我很喜歡,但是對於民族文化的傳承是否起到作用呢?
比例加不加是皮相。要改變教的方式。這是大事,也是必須做的事。我們整天喊來喊去,能讓幾個人知道詩詞原來是這樣子的?能讓多少人了解文言原來是這樣的?再回頭看看我遇見的語文老師們。再加一萬首詩在課本里,無非也整成死板的鑒賞題。
其實為啥笠翁對韻、聲律啟蒙這些,既富於趣味,又特別容易上口,極為培養語感的東西不讓小孩多學點?
所謂有的放矢,我們需要首先明確的就是,語文教育之「的」是什麼。包括,現狀是什麼、應該是什麼。當然,這應該由教育界的專門人來研究、決定,外人無從置喙。我們外行人,頂多做個外行的思(xia)考(xiang)。
先看現狀。小、初、高的《……語文教學大綱》都將——聽、說、讀(中學階段包括對文言文)、寫的,進一步學習的,發現和研究問題的——能力放在基礎地位,將熱愛、主義、精神、品味、人格……視為「進一步」的要求。就現有的大綱而言,純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而加大古文比例,恐怕是不恰當的。
就理想的語文教育而言,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是首要的;哪怕對文化傳播與傳承來講,它也是必要的。脫離聽、說、讀、寫的文化傳播與傳承,在當代已經很難想像。而在眼下,我國大多數人對現代漢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能力並不優秀。很多人譏諷低端社區的用戶,無法看懂簡單的反語乃至反問;也有人抱怨「高端」社區的用戶,時常「審題不清」;場外觀眾的表現似乎也不會比漢字聽寫大會那糟糕的成人組好太多;給長輩發簡訊、郵件,常無格式和基本的寒暄……因是,對目前的語文教育來說,恐怕沒有任何一項任務,比提高學生現代漢語言文字的聽、說、讀、寫能力更為緊迫。(少數民族學生的需求尚且不論)
另外,理想的語文教育,其塑造的人格、精神、主義,只能是當代的人格、當代的精神、當代的主義。我們固然需要引入傳統的精神,避免當代的精神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這並不表示,傳統的文化就一躍而為主體。它恰恰只能是一個輔助、補充、說明的地位。質言之,傳統文化,不管你願不願意,就該是語文教育的次要中的次要。對當下的語文教育而言,我們可以批評,它在傳播優秀的當代文化,這項任務上沒有做好,恐怕不能說,它偏廢了傳統文化。事實上,古代文學在語文教材中的份量,反倒超出了它的任務的份量。綜上所述,個人認為,現在的語文教材無需做加大古文的改動。
再者,我們還得考慮,單純的「加大比例」,是否可以為古文學習、乃至傳統文化的傳承,提供切實的幫助。【先吃飯... @賀金縷 】不應該。普及教育不是精英培養,普及教育里的語文,其功能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現代漢語)和文字能力(現代白話文),而不是繼承古代精英文化。君子思不出其位,老百姓那麼稀罕做君子,先從認清自己的位置開始吧!
可以專門開設古代漢語課,從小學開始。
我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是分兩種的,一種教現代漢語,一種教古代漢語,兩者的課時比例大概是3:1的樣子。一年級教了三字經,二年級到三年級教唐詩宋詞,四年級開始學文言文(課本上選的幾本是「世說新語」裡面的文章)。現在有最基本的讀寫文言的能力。
我記得四年級學文言的時候,很多文章一遍看不懂,教我們現代漢語的老師引用「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這句話告訴我們看不懂使勁讀就行了。很巧的是「月攘一雞」、「鄭人買履」這種水平的文章在四年級的時候就被我們一遍又一遍的誦讀讀懂了。
所以說文言並不難,只要從小就開始學。這就像阿拉伯語對於阿拉伯語的母語使用者來說也不難一樣。
另外文言教育真的不是精英才可以享有的教育。它僅僅是我們漢族幾千年以來都在使用的書面語而已,並沒有標榜貧下中農與狗不得學習。
最後夾帶一點私貨: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書面語和口語都是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的國家廢除了書面語全部改用口語的。 新文化就是沒文化!文化傳承這個題目好大。傳承這東西不是加兩句古詩就能搞定的。其實加幾篇古詩,除了增加小孩子負擔,也沒什麼大用,我是不相信小孩子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就能有多少鑒賞能力的…
個人覺得是應該增加的,對文化的傳承作用必定是會有作用的,倘若學生都不知道有古文這事兒,怎麼有機會發現對它的興趣呢? 其次,現在我們說的白話文,是從魯迅胡適他們那時候的提倡白話文運動興起的,而他們很多都借鑒了西方的語法結構,所以導致發展到現在,漢語本身的語法體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如果說想多了解漢語,繼承傳統文化,還是很有必要學習的。
可以加,不過要作為選讀。
學生早讀的時候,去選讀部分讀一些美文有益身心。
應該。
因為現行中小學語文教材里的現代文實在是太爛了,也就古詩文還能看看。讀書需先識字。沒有文言文的基礎,過去千把年的書籍與你就無緣了。另外,傳統文化可不僅僅是儒家文化。
wo 不止到,美國和台灣的國文教育情況。總之學古文是無庸的。但是問題是文科大多數無庸。你能說珠子百家有什麼用?計算機時代了,印鈔機才有用!
儒學是傳統文化,那麼法家,墨家,道家等等算不算是不是中國傳統文化呢?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陶淵明的人生?
※有什麼適合寫到扇子上的詩詞么?或者分享下你們喜歡的詩詞吧?補充一句,是摺扇一般是十八方的,不是團扇啊?
※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創作時間,大概在他患病之前還是之後?
※可以讓你一眼就愛上的古人的情詩是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