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旅行的體驗是什麼樣的?
從「Me」到「We」的旅程 在豆瓣讀了這本書。對公益旅行這個概念很感興趣,希望有人能分享自己的旅途見聞。
對@徐博聞 同學的文字深深的點擊了贊,因為個人的興趣關係,認識不少公益組織者,也參加了一些活動。在2006-2007年參與了一次終身難忘的公益旅行,說說我的體驗。
@徐博聞 文中有關新型的公益旅行的描述非常靠譜,這也是多年來我們試圖實踐的方向,即公益旅行的名詞是「旅行」,旅行者在行程中參與進行少量"公益"行為即能夠給目的地帶來巨大的社會價值,又不會給志願者太大壓力,不是運動式的大型公益活動不論對組織者還是參與者的要求都不高,又能持久,我認為這種滴水石穿式的公益活動是未來公益服務的趨勢。
在這樣的想法下,我在2006年參與了"多背一公斤"的創始人@余志海 安豬同學發起的一個面向貴州的教育類公益旅行活動,當時我們團隊贊助了行程中的住宿部分,上海航空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贊助了機票。我作為贊助方代表參加了這次公益旅行,觀察和學習多背一公斤的理念和模式。受到不少啟發:
首先,得益於上海航空在上海本地的影響力,參與者的活躍度極高,志願者是需要通過投票PK的形式才能獲得參與資格。最後參加的20多人里年齡跨度很大,老老小小,各行各業都有。行程啟動於2007年初的冬天,貴州當地條件很艱苦,但大家心態都很好,因為是抱著"旅行"的心態,不會有傳統公益志願者參與的那種沉重感。這點很重要,保證參與者有良好的體驗,沒有心理壓力我認為是公益旅行中最大的亮點。
在活動中,志願者和本地人的互動方式也非常多元化,本地學校的小朋友有各種遊戲和活動,也有去當地小朋友家裡實地考察, 大家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很快暖場。形式化的東西還是有的,開場本地領導講講話,大家列隊,媒體拍照什麼的。但這些很快就過去了,沒有讓形式化的活動成為本次活動主流。
後來上海航空的子公司和我們的公司也各自組織過各種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探訪活動,甚至有了一個旅行產品的品牌,即在旅途的行程過程中探訪當地學校,和小朋友進行簡單的互動,帶一些小禮品等等。我和朋友在2007年也成立過一家專門面向企業的公益服務公司(已關閉)。
這次(和後續的)行程對我的影響很大,刷新了很多認知,至今也有很多好友是這些行程中認識的。後期因為個人原因不再參與多背一公斤的活動,但同期的啟明書社(2005年成立)的活動從他們成立到現在一直有參與,也是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人的卓越公益組織。
上班時間不多寫。。。晚點補充細節和照片。很湊巧,上個暑假的時候剛和朋友一起拜訪過回答一中徐博聞提到的【榕樹根】公益項目。就此把全程經歷和一些思考記錄下來。
一、緣起和一個公益組織的相識也是一種緣分。記得是在一次北京分享會上了解到榕樹根組織,聽過李暘姐的分享後就被榕樹根項目深深吸引,(榕樹根豆瓣小站:樂安東的小站(豆瓣音樂人))一是他們的教育理念,倡導用藝術啟發孩子的性靈,通過一些藝術課程教育幫助景頗孩子找尋自我、增強自信。二是對景頗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分享會結束後和李暘姐有過交流,後面也斷斷續續有著郵件聯絡。一直就想要拜訪卻一直沒能找到機會,大概過了大半年,2013年下學期期中的時候收到榕樹根的郵件說是活動中心建成的消息,剛好那個暑假要參加在香格里拉的【見與行】暑期學校項目(見與行-公共主頁)會在雲南呆上一段時間,心想著也許時機到了。
二、行前準備及預期
這裡的準備不單是指行李、體力方面,而是作為一個公益旅行的參與者,在行程之前需要想想自己能夠做什麼?預計給公益組織帶去什麼?預期的收穫是什麼?等等。接下來我就簡單列舉一下我的行前準備及預期。1.和榕樹根那邊確定時間。2.閱讀手頭上所有關於榕樹根的資料
3.和DFC中國(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DFC中國的小站)發起人Carrie見面,(DFC和榕樹根在兒童教育理念方面有相似之處)討論後Carrie建議試試能否DFC工作坊,拍個短片記錄回來分享(這段沒能實現,第四點中會提及),同時她還給了我一些DFC的資料帶給榕樹根。4.希望拜訪之後有個小型分享會,讓更多朋友了解榕樹根。三、抵達
榕樹根項目的活動中心位於中國雲南省德宏州營盤村,緊鄰中緬邊境,營盤村位於德宏州兩個主要城市瑞麗和芒市之間。交通確實有點不太方便,不過李暘姐給發了一份特別詳細的路線圖,按照那個前往一切都很順利。我們(我和另一個姑娘同行)在雲南全程的路線是這樣的:昆明-瑞麗-騰衝(小繞了一下)-芒市-榕樹根拜訪-大理-麗江-香格里拉 抵達榕樹根活動中心時,「城裡娃—山裡娃,景頗山寨自然藝術夏令營」剛剛結束,最後一名志願者也在我們到的頭一天離開,處於志願者空檔期。當時就只有樂安東夫婦,白天會有一些孩子們來活動中心看書玩耍。在我們在活動中心呆了三五天的時間裡,主要陪同前來活動中心的孩子們、幫忙做一些零散的工作,另外剛剛結束的夏令營留有一些需要整理的地方,一起清洗床單被罩、整理房間、大掃除等等,活動中心照片
四、後續及思考其實這應該算是一次時間不太長的公益拜訪。作為參與者,行程前可能發現時間等方面和預期安排有衝突或是抵達之後發現和想像中的不太一樣導致一些預期沒有辦法實現。就拿自己來說:前期時間安排上本來是打算可以趕上「城裡娃—山裡娃,景頗山寨自然藝術夏令營」,結果期末考試安排太晚行程退後就錯過了,活動結束後孩子們都是三三兩兩來活動中心,最後DFC的嘗試也沒能實現。不過這都沒有什麼很大的影響,部分預期沒有實現也是意料之中的。個人覺得,作為一個公益旅行參與者,不論時間長短,最重要的是有一顆真誠的心,抵達之後能夠迅速了解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積極主動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幫忙的同時也使自己更加充實。還記得離開的頭一天,安東在拿著竹籤試圖整理出窗戶縫隙中的昆蟲之類的,希望李暘姐從北京回來的時候能把那些整理乾淨給她驚喜,於是我們索性對廚房進行了大掃除,搬著梯子里里外外把玻璃進行了清洗,在把各種蟲子從大玻璃縫隙中弄出來還真是費了不少腦筋,現在想想都還覺得那個過程挺有意思的,完成之後的成就感至今記憶猶新。
離開榕樹根後就一路搭車北上抵達香格里拉,在那裡做過一次小型分享會(如下圖形式)和見與行的朋友分享了這次關於榕樹根的旅程。也算是完成了之前的一個預期吧。
時常在想,選擇紮根景頗山寨該要多少勇氣。需要保護的傳統文化不只有景頗族、兒童教育的改革也不是只是景頗孩子需要,但總需要有先行者從一個據點開始做起,再把理念傳到更多的地區。其實有太多感受和體會真的是很難用簡單的語言來描述的,只有自己親身經歷後才能有體會,也許這也是公益旅行對於參與者來說最大的收穫吧。短短几天的時光留下了太多難忘的回憶,我能夠感受到樂安東和李暘姐對那片土地發自內心的熱愛,也感受到了他們在做自己喜歡事情的簡單快樂。感謝這群默默堅守著的可愛的人。也真心祝願榕樹根越來越好。謝邀。我來聊聊我的公益旅行。
首先分享幾個我推崇的公益旅行的理念。
1.旅行為主,公益其次。我不建議為了公益去公益,喜歡隨手的公益,所以切忌不要主次倒序的,否則為了公益去旅行的話,你會覺得壓力很大,可能兩者都不恩呢過兼顧了
2.交流為主,物資其次。因為是公益旅行,所以試沒法帶很多很多物資的,所以我們更多的是去學校和他們交流,這裡我推薦多背一公斤的一公斤盒子項目,就是一個盒子,裡面可能是戲劇,可能是畫畫盒子,我們利用半天的時間,到學校里,和孩子們一起演個話劇,由孩子們來創作劇情,然後分配演員,排練,演出,這樣不錯吧?或者,我們一起去撿各種各樣的石頭,我們在石頭上畫畫怎麼樣?我覺得都是非常不錯的行為,而且她不會耗費你太多的時間。
3.注重分享。你去了一個地方,你可能幫助了他們,那你回來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感受都寫出來的話,那你的朋友,你身邊的人會受到你的感染去關注他們。
公益旅行就是一次旅行,做你力所能及的公益,成本不高,所以我們可以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這就是分享的魅力了。總結一下公益旅行的幾個關鍵詞: 旅行為主 力所能及 交流
ps.再讀了下 徐博聞 的文章,覺得我和他在公益旅行上的理念略有差別。
這區別於我們作為一種非專業性的自發性的公益參與者和專業性NGO在公益理念、行為上的差異化。並不能說誰對說錯。切勿引起讀者不解。好了,跟他們分享一場我們的公益旅行,歷時5天,穿越1000多公里。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我們的活動,我先向大家介紹下我們的整套活動方案。這次活動大概持續了整整半年,
我們策划了一個 明信片嘉年華 的活動,我們自己設計了一組明信片,然後通過義賣的方式募集資金。
你花20塊錢可以購買一套明信片(一張明信片給自己,一張空白明信片填上自己的地址,我們將明信片帶到鄉村小學,由孩子們填上感恩的話,寄回來)我們相信,公益不應該是強勢者去幫助弱勢者,我們和他們都是平等的,我給你帶來你所需要的物資、知識、眼界,同樣,我也能從你的身上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比如感恩,感動,對人生的思考。我們反對施捨的慈善,我們更願意平等的和孩子們在一起,用他們的視角和他們交流,玩耍。
最終我們募集了8000多塊錢,
我們的目標是在幾所小學裡,分別建立繪畫角、體育角、圖書角幾個小型的小朋友的課外活動室。於是就有了我們的公益旅行。
那一年暑假,我們全隊7、8個人(一些是朋友,也有在網上看到消息參與進來的,謝謝來自馬來西亞的梁姐夫婦及子女參與我們的活動)去四川甘孜州爐霍縣的三所小學走訪。從成都到爐霍縣有1000多公里,途徑康定、新都橋、塔公草原等等很漂亮的地方。
因為成都離爐霍太遠了,我們第一天抵達的是塔公鎮。在我們去的前一個月,我在塔公鎮小學拍了一個星期的紀錄片,所以和小學的小朋友們都很熟悉了。
所以當我再次出現在學校的時候,小朋友們都開心慘啦,都把我圍著,要帶我去騎馬,還給我講我走了之後他們的學習。可惜因為我的隊友很多都是第一次上高原,高原反應了,我得去照顧他們。塔公小學孩子們的早餐。酥油茶和糌粑。(拍紀錄片的時候拍的。)第二天,我們繼續趕路,終於抵達了我們目標的第一個小學,叫斯木鄉木克村完全小學。、
在學校,我們給孩子們分了幾個小組,體育課和電影課還有繪畫課。我是繪畫課的。第二天,我們去了第二個學校。宗塔鄉宗塔小學。
在這個學校,我們給學校建了一個影音室,包括DVD機,大量的DVD碟片,包括教學的,動畫片之類的。這是校長在和我們一起跳舞。我對學校音像很深的是兩個孩子,他們一直把我的手拉著,握著緊緊的那種感覺,能感覺到他們手心的熱量,還會問我什麼時候再來。然後我們去了一個特別漂亮的草原,未開發~
這片草原叫什麼名字我不記得了,只記得我們給她取的名字叫七色花草原因為草原從5月開始到11月,每個月都會開一種顏色的花,一共開七種顏色。我們當時去的時候開的是白色的花,據說10開月的是紫色的花,超級漂亮。我們有個朋友住在草原上,他帶我們去他們家裡做客,帳篷,喝酥油茶,吃牛肉,
藏··族人很豪放啊,我們去的時候剛舉行完賽馬會,可以看到帳篷里好多的白酒啤酒。和藏族朋友一家子在七色花草原的合影最後一天,我們去了我們目的地的最後一個學校——朱倭鄉典古小學
我親手給學校建了一個圖書角。後來我們在學校開了課程,和孩子們交流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校長還給我們每個人取了一個藏族名字(我拍紀錄片的時候,塔公小學的小朋友就給我取了個名字啦~)這是阿波老師,在典古小學支教,我們走的時候他和我們一起回成都,孩子們捨不得她,抱著他哭。離開的時候,孩子們一邊哭一邊自動站在車子邊看著我們離開。當時眼圈都紅了。最後我們回到成都。人均花費是800元。後來的事情就更多的了,
我們回去沒多久,典古小學的校長就來找我,說學校要開學了,可是沒有足夠的床,我們用了幾天的時間就給他們募集了幾十張架子床。等等,最後我和他們都成為了好朋友
這一定是我最難忘的一次公益旅行。
小夥伴們,什麼時候我們再出發呀~----------------------12.06跟新-----------------------------
之前有人問圖書角的圖書內容,我就順便貼一個這個圖書角的一些書。因為圖書角比較小,規模不大所以在圖書的選擇的話我們盡量配了各種類型的圖書,都是自己挑選的哦~另外再給大家看一下,我在涼山州一所小學做的圖書角的書目
全部都是自己挑選的圖書角的規模大概在200冊左右那個《小牛頓》的套書很經典啊,圖書角還沒建好,就被老師、學生借去看了~在知乎日報上看到這個標題後忍不住想回答一下。是我第一個回答的問題。 關於公益旅行,是我所在的大學社團里的活動主題,每年的暑假都有關於此的遠征活動。也只有在經歷過後才會知道所說的公益旅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困難重重,到了完成不了的地步。 關於公益旅行,留在心裡的最多的,是那份感情。 在2013年的暑假,我們的社團擬打算用騎行的方式從山西太原一路到達雅安,經過一些較大的城市時募捐,收到的錢物係數交予當地的希望小學,旨在用這種方式喚起路人的同情心,喚起快要使人忘記的災難,喚醒人們在災難面前眾志成城的那種底蘊,不局限於災難發生的時候。 上圖為在山西太原市一座公園裡舉行的募捐儀式暨發車儀式,在我們略顯倉促的前期宣傳中,很多熱心的市民參與進來,捐款達數千元,衣物若干,更多的是家長領著小朋友過來捐物時藉此教育小朋友們該如何做。最讓人記憶猶新的便是一位小朋友附加在衣物里的一封信,信的內容是鼓勵遠在千里外的雅安同齡小朋友不要沮喪,客服困難,那稚嫩的筆跡,加上家長的一份苦心,讓人難以忘懷。 關於經驗:我們沒有經驗,僅有的一些零星經驗是上一代的隊員傳遞給我們的,只懷著一腔熱情,動力,懷著關於旅途的夢想就踏上了行程,由於是以騎行的方式來旅行,在路程上更多的經力便放在了路途中,更多的體力消耗在了城市與城市之間,在路途中很多應急的事情全賴隊長的能力和隊員間的不離不棄才能繼續下去,也正因為這樣,在旅途結束之後,帶給隊員的不僅僅是關於公益這一主題的認識加深,更有磨滅不了的隊友情。 上圖是城林妹子摔車後大家處理傷口和關心。 關於資金:由於這是二十幾個人的夢想旅行,經費絕大部分由個人承擔,一路上所有的衣食住行,車輛等前期準備,前期訓練,都是由個人承擔。由於是集體行動,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在住宿的時候盡量挑選物美價廉的一些地方,所以話費並不是很多,作為一個學生依然有能力承擔。(沿路的飯量龐大吃窮若干小飯店不包括在內。)我們的學校非常支持我們的活動,在各方給買給予了相當大的支持,在各地的全部活動經費均有學校撥款,緩解了我們很大的壓力,更是學校能體會到公益對於大學生教育方面的有著特殊的意義。 上圖為在西安募捐簽名活動中一個小朋友在簽名。 關於活動:每到一個較大的城市時均發起募捐活動,旨在用綿薄之力喚起人們的同情之心。如太原,臨汾,西安……不在乎能否收到多少錢款,只需求人們能有公益的這樣一種理念,不至於在匆忙勞碌的社會裡迷失一些東西。當地的人們知道我們的事後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是用那種格外寬容的心態,用那種老一輩慈祥的心態看著我們孩子一樣的一點點的摸索,一點點探索怎樣去做有利於大眾的事情,當地人用自己的力量來盡量維護我們,難得的見到很多本以為很難的事情一路綠燈。(如審批公園的活動場地)募捐活動中也有人報以獵奇的心態看著我們,更多的是教育自己身旁的孩子:「快看大哥哥大姐姐們真厲害。」 在收到的捐款後,最終都用郵寄物品的形式郵寄到了雅安中心希望小學。以望能使小朋友們能真正的享受到公益的力量。 大學生的想法終究很多理想化的事情,在冷靜下來思考後發現了很多,也在遇到困難之後才發現世界上的事情並不都是你想的那樣,不過只要努力的去做,無愧於自己的心,讓更多的人能參與進來,更多的人飽含一顆同情之心,即使他們是消費化的公益心,能逐漸滲透到血液中去,也足夠。 關於困難:路途上的種種困難在前期的半年訓練里逐漸克服,路上天天下雨的雲朵跟隨著隊伍也沒有什麼,大家在一起便能克服一切。令大家最終無法克服的,便是在到達西安之後得到的消息:進雅安的道路全面塌方了。現在打字的時候可以輕描淡寫的路過,在當時的環境下實在是一個無比考驗人的情況。繼續前進必須冒一定的風險,而這樣的風險對於大學生的團隊來說是一定不能去冒的,如果不繼續前進我們的行程我們的公益活動就將宣布告終。在一晚上的艱難抉擇後,折向了另一個方向——青海湖。所攜帶的募捐而來的財務郵寄而去。 上圖為2X青年…… 上圖為壺口瀑布。 上圖為青海湖。 關於騎行:隊伍裡面每一個人都是熱愛騎行熱愛生活的人,都是對於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對於世界有著美好的認識。大家為了同一個目的相聚在一起,自然十分的開心。在近為期半年的準備中每個人都有強度很大的訓練,去適應連續一個月的高強度騎行,也在平時的訓練中積累了很多關於騎行的經驗,用來指導長途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再加上大部隊前進,與這麼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有說有笑,在路途中不會感覺到勞累。取勞累而代之的是,欣慰。 …………上圖為2X青年兩名…… 關於感情:以下是遠征後隊員寫的。
記得見過這麼一句話用來介紹車協的:車協是一堆不靠譜的人帶著一群不靠譜的人干著不靠譜的事卻被所有靠譜的人羨慕著……而我覺得應該這樣介紹它:車協是一堆愛你的人帶著一群愛你的人做著一些愛你的事被所有缺愛的人羨慕著!
在這個有愛的大家庭里,愛無處不在······ 飯桌 上,無論你有多餓,妹子先吃,飯不夠,有人分你,吃不完,有人幫你; 路上餓了,有人遞好吃的零食給你,要是你忙著,直接一口一口地喂你; 要是渴了,有人把水分給你,要是累了,有人給你按摩酸痛的腿,有人借你肩膀靠; 累了一天,髒了一身,洗澡時,漢子總是讓著妹子; 東西帶多了,駝不動,有人幫你駝一路; 饅頭就著榨菜吃時,饅頭乾的難以下咽,有人把榨菜讓給你; 車胎爆了,所有人等你,有人不顧臟,不喊累,認真的幫你修好,有時爆的太多,就不厭其煩地補了又補; 車髒得慘不忍睹,有人幫你洗,擦了一遍又一遍,有時累了,衣服也有人幫你洗(記得那次熬到凌晨2點多,早上7點又起了); 病了,有人給你找葯,有人給你沖葯,有人天天提醒你吃藥; 下雨淋暈了,所有人圍著你,給你遮風擋雨。有人遞來熱水,有人抱著你給你溫暖 ,有人在雨中為你撐傘,自己淋得睜不開眼,有人夜裡冒雨跑了好幾家店買來姜和紅糖,讓阿姨熬給大家喝; 腳拉傷了,跟不上隊伍,有人給你加油,有人為你打氣,有人直接推上你,如風般飛馳; 掉隊了,有人在你左右一直陪著你,和你說話,給你加油,有人放著音樂,唱著歌,讓你覺得振奮,疲憊全無; 摔車了,他們你還疼,所有人圍著你。有人為你處理傷口,有人為你淚流,有人扶你,有人背你,有人陪你去醫院,有人給你買營養快線,有人請你吃棒棒糖,有人天天提醒你消毒傷口,有人甚至騎上你的車,馱著可重的東西爬兩次打坡; 逛小吃街,有人記得給你帶好吃的特產回來,有人直接領你去吃遍美味; 逛商城時,有人不厭其煩的陪你樓上樓下的亂跑,看你試完一件又一件,還拍照留戀,可就是不買(唉,沒錢······); 吃自助時,有人幫你拿吃的,有人煮著,有人烤著,你只需要默默的吃,吃,吃······ 雨衣不見了,有你把他的給你穿,自己全身濕透,淋成落湯雞,你心疼,還給他,他卻不要,笑呵呵地說沒事; 上火車時,東西有多又沉,有人幫你拿,餓了,有人分好吃的,有人給你泡麵,渴了,有人給你接水,困了,直接找個肩膀就靠上,你睡得可香了,那人身子僵硬了一晚上,沒座位時,有人給你買小馬扎,你坐著,他站著; ······ 遠征完了,愛在繼續。到了學校,各自有各自的學習和生活,但時常的會有人給你打個電話,發個簡訊,會有人叫你出去騎車兜風,越野五龍溝,會有人會叫你出去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做兼職,一起······
其實,愛就在點滴之間,點滴之間見大愛。我們因同一種愛好相聚在了一起,真好!想想若不是在車協,誰會為你做這麼多,這份友誼,這份愛,比世間的情愛來的更純,更真,更讓人踏實,更讓人感覺快樂和幸福······
就像平時掛在嘴邊的,「你喜歡車協,我就喜歡你。」更有遠征隊長去當兵送別時那在眼眶中打滾的眼淚,記憶猶新。
沒有過純粹的公益旅行,說幾個旅行中和公益相關的事吧。
廣西陽朔 當時我一個人到陽朔玩,除了吃桂林米粉,沒有其他遊玩項目表。於是在青旅聊上了老闆還有幾個客人,我們來了一趟陽朔周邊村小一日游。我們在『多背一公斤』的官網上挑選了陽朔附近的五所小學就出城了,路上的風景非常棒,山包們很俏麗,一點也不輸給十里畫廊。校訪的結果發現,有的村小已經被合併到更大的中心校了,有的村裡出資翻修了,有的因為曝光過所以收到不少資助,學校硬體條件相當不錯,其中有一間小學離陽朔的名景點月亮山很近,遊客拜訪方便,更是經常受到幫扶,校長已經相當輕車熟路接待我們了。反倒是我們不經意走錯路,造訪了一間離景區比較遠的小學,渡頭小學,是當天拜訪的小學中最破舊的了。也恰巧遇到守校的老人,和我們聊了許多。回到陽朔之後我們約到了校長一起吃飯喝茶,了解了更多學校的信息,然後資料整理建檔更新到了『多背一公斤』的官網渡頭小學 - 多背一公斤 ,希望也能讓他們曝光收益。
【後續】渡頭小學,回到廈門後,我聯繫了一台8成新的電腦寄給了小學圖書室,其他事就交接給陽朔青旅老闆了。
月亮山小學,校長行為非常地不檢點,給我發過多次簡訊還有半夜電話,要求包括幫學校交網費,幫他介紹女朋友教他用電腦等,後來被我訓斥了,最後的要求是幫學校打一口井。後來我向渡頭小學的莫校長打聽這個人怎麼回事,我看他言語這麼輕浮怕他會性騷擾學生什麼的。。。後來莫校長回復我說這個校長平時會喝一點酒,酒後會亂講話,人品不壞。於是放心了一些,也就沒有再跟進了。西藏納木錯 在等日落的時候,發現湖邊有年輕的僧人和小孩在踢足球,同行的幾個男生就過去加入他們。其中一個男生回來和我們說他好久好久好久都沒有這麼暢快了,只是心思單純地踢球。他向他們要了地址,說回頭給他們寄一些球類等體育用品。
【後續】雖然我不知道他最終寄了沒有,但這份心意,我是不忍懷疑的。龍岩連城培田村 原本的旅途目的地是連城縣的另一個小學,我們糖公益的定向幫扶小學隔田小學,但完成了隔田小學的校訪和物資捐贈後,我們就繞到了隔壁的培田村,中國最美的古村落之一。小村風景自不多說,我們住在古厝大宅中還交到了超聊地來的朋友,並且還意外地認識了一個很棒的當地NGO培田客家社區大學,還拜訪了村裡小學。
【後續】 我們一直和社區大學一直保持聯繫,為他們推薦輸送了排版編輯,支教老師。我們的校訪日記,歡迎大家閱讀—— http://photo.weibo.com/2594534244/wbphotos/large/mid/3537987847373130/pid/9aa57364jw1e14lcbmlvcj柬埔寨暹粒 在暹粒的guesthouse認識了一對華裔新加坡夫婦,丈夫Alex原先是在高校里教授土木工程的,後來得了肌肉萎縮的什麼病(我沒仔細問,但從他的手,腳,臉可以看地出來病情不輕)就開始從事NGO,他們的項目是籌款並組織大學生提供技能到東南亞各貧困地區捐建學校,目前已經在寮國,柬埔寨,尼泊爾等小學都有項目。他們極度不信任當地人,覺得貪腐嚴重,所以所有項目都是一大幫人馬直接從新加坡連人帶物統統打包到當地,成本很高,但…他們樂意。給我舉了個例子,比如在暹粒,由於奔吳哥窟來的遊客非常多,所以當地的中小學接受的幫扶也是非常多的。當時是7月底,好多學校應放假了,但若是為了拉捐贈,學校會組織學生進校上」假課「騙捐。
另外還認識了一個在中國工作的日本遊客,他非常不理解有很多日本大學生跑來暹粒做義工,說他們每天幫人幹活還要付一天10美金的錢,這是在做公益嗎?對當地人難道有幫助嗎?他覺得更好的辦法是幫助當地人自己造血,在當地投資工廠等。他真的是個行動派,他第二天就辦了當地銀行的存摺,為之後的投資做準備了。。。【後續】這次沒有什麼實質的後續啦,只是長了我的小見識嘿嘿。【總結】旅行是件快樂的事,公益也可以是,但如果生硬綁在一起那就不一定了,純粹為了公益的旅行,成本高,壓力大。我們糖公益提倡的公益理念也是快樂公益隨手公益,不要道德包袱,不要情感綁架。公益旅行的主語仍是旅行,公益為次,如果是以旅行為主要目的,順帶做了些公益,這樣的感覺會更爽吧,就像陪朋友逛街,結果自己遇到了喜歡的衣服買了一身,有種賺到的感覺哈哈。我來講講我的兩次前往環保NGO綠色江河的公益旅行吧 12年時候在發展簡報上看到一則招募啟事,差不多同時在追夢網上看到當時機構工作人員Lola發起的綠色江河置換垃圾的追夢項目,原帖如下:
「兩個人的冬天」史上最浪漫的志願者招募計劃
【羅拉的話】
2011年6月,我辭去做了五年的公務員,開始我的間隔年。原先一年只有五天年假,憋了很久的我將後半年的行程排得很滿,誓死玩個痛快。
在這滿滿當當的計劃中,偶然或是天命,我申請了綠色江河半個月的志願者,我只知道這群人在青藏高原造保護站,而西藏是我旅途的必經之路。本來以為這是順便,沒想這次順便竟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將預期半個月的志願服務整整拖成了一個月,要不是最後去菲律賓的飛機馬上就要起飛,我可能要呆到保護站竣工。之後我如願去了菲律賓,去了台灣,第一次在路上失魂落魄,比起那一個月的志願生涯,我突然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麼。
12月,在台灣閑晃的我接到了綠色江河楊欣會長的電話,他問我要不要再去保護站,這次,作為專職工作人員。我考慮了兩天,答應了。
在綠色江河工作到現在已經11個月,這是我近年來少有的快樂日子。和一群心懷綠色江河夢想的志願者,奮戰在海拔4500米的長江源頭,毫無保留地付出,歡笑,然後看到我們的努力帶來改變。
只要努力,我們就能看到改變。歡迎你加入有中國環保志願者搖籃之稱的綠色江河志願者大家庭!
【兩個人的冬天】
——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冬季駐站志願者招募【工作時間】:2012年11月——2013年2月,每對夫妻(情侶)在保護站駐守一個月,每月共兩對夫妻(情侶)。
【工作地點】: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沱沱河沿),海拔4547米。【待遇】:綠色江河負責駐站期間食、宿,統一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其餘費用自理。【工作內容】:協助保護站工作人員維持保護站在冬休期間的正常運轉;記錄保護站及周邊環境的冬季變化;拍攝照片和撰寫冬季日記上傳網路;根據保護站工作需要完成其他相應工作。
【要求】:1)為夫妻或情侶,二人均身體健康,無心血管等相關疾病史,能勝任在海拔4500米的工作;2)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思想準備;3)有暖通、強弱電、電氣設備等專業背景、技術特長和相關經驗者優先;4)擅於觀察和記錄,有博客或微博者為佳;4)具備一定經濟基礎,能承擔所在地到項目地的往返路費;5)具有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者優先。【報名方式】:
請您登錄綠色江河網站,下載冬季駐站志願者申請表格,填寫後請發送至綠色江河郵箱:office@green-river.org,並將主題標註為:兩個人的冬天+姓名。經過初選、面試、體檢,最後入選志願者將收到郵件或電話通知,並且志願者名單將於綠色江河網站公布。報名截止時間:每期志願者服務期開始前10日由於人手有限,恕不能一一回復,未收到郵件或電話者說明未能入選。敬請諒解!聯繫電話:028-85056595; 028-85055690網址:www.green-river.cn【背景簡介】:
這是一片美麗脆弱的土地。萬古冰川,縱橫河流孕育了我們共同的長江源頭。
這是一片不太適合人類生存的土地。這裡海拔4500米,空氣中氧氣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這裡冬季漫長,冰凍期長達半年,極端最低氣溫-45度。 15年前,綠色江河在可可西里建立了中國民間第一座自然保護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通過志願者招募,圍繞「藏羚羊保護」、「青藏鐵路環境保護」、「長江源生態保護」等,開展了系列項目,推動了長江源生態環境保護和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的進程,樹立了藏羚羊保護的里程碑。 15年後的今天,中國民間第二座自然保護站——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已經在長江正源沱沱河落成,並將通過實施一系列項目對長江水源地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目前,高原牧區垃圾回收,垃圾換物品項目已正式啟動,將有效推動長江水源地垃圾污染狀況的持續改善。 如果你願意來到這裡,奉獻生命中的三十天; 如果你們是一對夫妻或情侶,願意遠離喧囂,在漫長的寂靜中真誠面對這片大地和自己的情感,度過兩個人的冬天; 如果你們願意在保護站駐守,觀察她的冬季,記錄她的變化,成為這片大地的守夜人。 我們真誠歡迎你來到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用你們的感情和堅持,在最嚴酷的季節,點亮保護站漫漫寒夜中堅守的燈。 兩個人,三十天,同在長江源。「綠色江河」為四川省綠色江河環境保護促進會的簡稱,成立於1995年,是經四川省環保廳批准,在四川省民政廳正式註冊的中國民間環保社團。
1997年我們建立中國民間第一座保護站——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向可可西里猖獗的藏羚羊盜獵行為開戰。15年來,藏羚羊種群數從7萬增長到了15萬。2012年9月30日中國民間第二座保護站——長江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站正式落成啟用,綠色江河正式向瘟疫般蔓延長江源的垃圾開戰!你,願意加入我們嗎?
11月至來年2月是長江源的冬季,氣候寒冷嚴酷,交通不便,我們希望志願者能呆滿一個月,情侶至少有個伴。非情侶歡迎申請3至10月志願者。綠色江河每半個月至一個月都會招募一批志願者,詳情請關注綠色江河網站www.green-river.org 或新浪微博 @綠色江河ngo
【追夢團隊寫在後面的話】
《裁出公益,縫出夢想——兩個復旦女生的十年》這個項目最初感動我們的是,不管是羅拉的走出去看世界做公益,還是小灰狸在更加穩定的生活中堅持她對於服裝設計的愛好,都讓我們看到夢想的力量。不管是否來的有些遲,不管這方舞台究竟在哪裡,每個人其實都一樣,走在殊途同歸的一條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並堅持下去,這其中的過程就是夢想給予我們每個人最好的禮物。
後來感動我們的是,大家對於公益與環保的熱情給了我們所有人更多動力。追夢史上最快達到籌資目標的項目?2個小時募集14000元?追夢史上單項回報最快售罄的項目?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許多的轉發和留言讓我們看到大家對於綠色江河NGO所從事的高原環保事業的支持。
記得小時候有首流行歌唱道,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可是有了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我們的人生很多時候就陷在這樣的矛盾和尷尬之中了。不過這回,如果你沒錢來支持項目卻有充足的時間……不妨考慮真正去到高原,給自己一個最浪漫的冬天^ ^
萬古冰川,索南達傑,藏羚羊,大地守夜人。
負責食宿,還購買保險。
兩個人,三十天,同在長江源。
人格瞬間為之一震,等看完這些個字眼。
正好她也有空檔,連夜報名,以十倍於求職簡歷的用心和專註寫好招募簡歷發出。
接下來便是等待。
承蒙運氣眷顧。Lola在一個陽光美好得快要作死的昆明下午,打來電話說你倆被選中了,約定好上保護站的日期時間和注意事項等等。趁還有一段時間,我倆便開始雲遊。
十一月的沙溪,鎮子上人煙寥寥,吃喝巨美,空氣溫潤,十來度,舒坦的哪哪都不想去。一想到要去零下二十來度的長江源,我便毅然決然地帶著她一路往北,再往北。
從沙溪直奔到格爾木,機構辦公室那邊說讓我們去找寒梅大夫,她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在賓館(招待所)里見到了寒大夫。寒大夫不高,神采奕奕,大致了解了我倆身體狀況,說上面海拔是高了些,你倆身體適應起來問題不大。後來才得知她是神人聚集的綠色江河璀璨一員,已是後話了。
晚上坐上格爾木的火車,早上六點多到沱沱河車站,黑暗中一個黑衣少年接過行李,說你是某某某?我說我是。然後一路小跑從台階上下到一輛皮卡上,把我們拉回到保護站。
我倆略微有點反應,嗜睡得不行,睡了一整天,醒來吃喝了一點,見到了昨晚接我們的人,藏族小伙才仁還有吐旦,都算唐古拉山鎮人,都是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很健談,講了很多這邊風土人情,尤其是綠色江河裡的各路神人,雖未親見,心生嚮往。
休整了一天多之後,便開始了志願者生活。
志願者生活相對單調,因為項目一般在夏季開展(羌塘地區基本只有兩季,冬、夏),冬季我們呢基本負責保護站的正常運轉,維護基本運行,隔三五天去巡下山,給來年的保護項目選點。雖單調但時間充裕,可以想很多事情,真真的思考下人生。
「逼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上漲的前提下,這裡太適合我了。就算海拔小五千溫度負三十風力輕鬆持續六到八級。二十多天了,見到的藏羚原羚黃羊比見到的人多,一眼望去十五里跟一眼望去十五米哪個情懷更遼闊也高下立見。再這樣下去,怕我回不去的同時,自己會變得崇高。」這是我當時在保護站發的一個狀態,基本就是當時的心情。很快很快這一段志願者就結束了,前後一個月。我的綿綿之力沒能幫到機構太多,但那裡的那些人,那些事勇悍無聲地感染了我。「2012年就要過去了,今天我要下去了。沱沱河白茫茫一片,跟我來時一樣。不一樣的是廚房浩澤飲水機來時顯示內有250天,今早顯示內有223天,沒知沒覺的呆了27天。2012年就要過去了,我很懷念它。我會懷念並感謝這一段經歷,感謝諸位。我還會再回來的。」是的,我會再回來的。 (13年斑頭雁項目待續) 離保護站五十公里左右的班德山,來年的斑頭雁保護項目會在理她不遠的班德湖畔展開 招鷹架不遠處的一隻雄性藏羚羊 長江源水生態保護站的一條喚作板凳的大黑狗,喜歡攝影 保護站外的長江龍雕塑,保護站所在的沱沱河乃巨龍正源(順道附上14年斑頭雁志願者招募啟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2014年守護斑頭雁項目志願者招募
綠色江河,美麗中國,責任長江――綠色江河環保促進會/長江源水生態保護站唯一官方網站www.green-river.org 斑頭雁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八小時就能飛越近9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長江源是它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但這裡每年被盜撿鳥蛋近2000枚,而斑頭雁的全球野生種群數僅7萬。 2012年,綠色江河開始實施斑頭雁守護行動,當年的班德湖沒有一枚鳥蛋被撿拾走。2013年共計進行了9次鳥調,班德湖斑頭雁最大種群數量超過2000隻,此前2012年的調查是1170隻,一年時間多出近1000隻,這和志願者兩年的守護不無關係。2014年,守護行動將繼續在班德湖和傑比湖進行,通過招募志願者和動員當地牧民,在斑頭雁產卵、孵化期間,對斑頭雁繁殖地徹夜守護,同時進行鳥類、植物等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藉助媒體,對當地居民和外來人員開展斑頭雁保護的宣傳,向公眾傳播生態環保意識和相關知識。特別注意事項:在野外調查為了不打擾斑頭雁及其他野生動物活動,與周圍環境更好的融合,請自備迷彩服一套和迷彩帽,出野外必須全天候穿著。一、招募人數及志願服務時間(由於路途遙遠且需要預留高山適應時間,志願服務實際所需時間請在下列服務時間再加上5-7天)1、 第一批4月10日-4月30日,傑比湖營地駐守,2-3名志願者;2、 第二批5月1日-5月20日,2-3名駐守傑比湖,2-3名駐守班德湖,5-8名駐守大本營,鳥調機動小組;3、 第三批5月20日-6月10日,2-3名駐守傑比湖,2-3名駐守班德湖, 5-8名駐守大本營,鳥調機動小組;4、 第四批6月10日-20日,2-3名駐守傑比湖。二、人員組成1、野外營地組:傑比湖、班德湖營地,每個營地由綠色江河工作人員帶領2-3名志願者駐守;2、機動組:駐守保護站大本營,每5-7天由資深志願者帶領,對2個項目地依次進行鳥類調查。三、工作地點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地區(海拔4500-4600米)四、工作內容志願者除了在斑頭雁繁殖地野外駐守,防止斑頭雁蛋被人偷撿,觀察、拍攝、記錄斑頭雁築巢、交配、孵化過程,及配合媒體宣傳外,還應集體協作完成以下任務:1、特色任務第一批志願者:五四賽馬節上的環保宣傳方案設計和實施第二批志願者:唐古拉山鎮各單位環保聯誼會的設計和實施2、固定任務 * 長江源沱沱河區域的斑頭雁數量及其他鳥類調查 * 守護日記 * 視頻基礎資料拍攝 * 攝影 * 保護營地太陽能發電、凈水設備、通訊設備、高清監視器的使用及維護五、招募條件(申請人至少符合以下兩項條件才能申請):1、身體素質好,吃苦耐勞;2、具備一定的野外生活經驗,包括做飯及野外生活設施的使用和維護,同時十分勤快;2、有一定的語言文字能力,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力,願意並能夠把在野外的工作和生活體驗記錄下來,以文字的形式與大家分享;擁有以下條件者優先:1、擁有一定的觀鳥經驗,掌握基本的鳥類知識及鳥類科普小遊戲,自己擁有或能租借8倍及以上觀鳥鏡;2、掌握基本的單反相機和長焦距攝影技術,自己擁有或能租借400mm以上的鏡頭,並願意借給他人使用;3、具備一定的機械或通訊、計算機維護技能,有網路傳送的工作經驗,有較強動手能力;4、具備一定的越野車駕駛經驗,自己擁有越野車且願意開到保護站作為項目車輛公用;5、會自然手工藝品製作或擁有繪畫、設計特長且自帶工具和材料;6、會攝像及後期剪輯,自帶剪輯用電腦等設備且願意借給他人使用;7、擁有植物、動物、地質、環境、人類學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工作經歷。六、待遇綠色江河負責志願者服務期間的食宿,統一購買旅行意外保險和急性病醫療保險,其餘費用自理。七、報名方式登錄綠色江河官方網站志願者招募區:點擊 「我要報名」,網上填寫申請資料。經過初選,我們將於3月20日前通知面試。八、志願者入圍面試官與入選申請者(入選者將得到綠色江河電話或郵件通知)商討面試時間及地點(異地可通過電話或視頻完成面試)。 所有面試均於3月31日前完成。請務必提前騰出時間以便及時參與和完成面試。九、體檢和名單公布4月入圍人員,將於3月28日前收到通知,並請在4月1日前完成體檢,4月3日公布第一批人員名單。4月10日通知其餘入圍人員。在確認通過體檢後,於4月20日在綠色江河官網公布其餘批次入選名單。諮詢電話:028-85056595;028-85055690綠色江河官網:www.green-river.org綠色江河微信公眾號 :greenriverngo項目官方微博:@綠色江河—守護斑頭雁(新浪微博 )相關微博: @綠色江河NGO(新浪微博)
大一暑假,水水地來了一次公益旅行,首先我們是一個學生公益組織,不屬於任何一個學校,就自己干點好玩的事。前期通過發傳單,申請公益扶持,以及善長支持籌到了旅行經費。這並不是旅行,我們是去為一個小學籌款,貴州偏遠山區,苗寨里的木製小學,傾斜15度,政府不給錢,於是幾個公益團體開始籌款建校。7.25,十幾號人,從廣州坐了21小時的硬座,再換一個小時的大巴,再換四個半小時的盤山公路,再坐船,再爬山再坐車,終於,到。標準跋山涉水。在山上的十幾天,過著自己砍柴做飯的日子,沒有自來水,用的都是山上引下來的水,一下雨就沒有電,晚上沒有路燈,全靠手電筒。每天爬山去小學。很艱苦。但是那是一個每晚都有銀河的地方,村民很淳樸,這個村子有苗綉里最特別的錫綉,有最可愛的孩子。我們在這裡收穫了最純的友情。離開之後,努力籌款,多方努力之下,小學2015年9月就會建成。我們並不高尚,也不偉大,只是恰巧碰上,全力以赴而已。公益旅行,從來不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正準備來一個人生首次公益旅行:目標:雲南鳳慶山區。我是該活動發起人之一,昨天立冬,正式啟動:
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獻上愛心!
以下地址均可接收捐贈物資(冬衣、鞋襪、棉被、書包、文具、圖書等)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關上鎮日新村508號1-1# 梁緯英 聯繫電話:15198813262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民航路438號附3#經緯地產 高師培 聯繫電話:13888750606感謝您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將在本月底專程送達山區,請關注活動進展!做旅行公益平台APP開發,平台特點:旅行人士旅行中會做力所能及的生產力產出,而這些產出也許正好是NPO基金所倡導的或者企業社會責任感公益營銷需要協作的或政府無暇無精力顧及的(如老齡化等)一面是樂行者、一面是資源和錢,兩者化學反應,共贏結果:旅行成本可以大大降低,NPO基金運作更高效更直達最需要的人。而每家企業都可以公益營銷宣傳並積累足夠粉絲,賺足口碑;提升全民幸福指數。社會價值: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實現免費旅行,資源流動到更需要的地方產生更大價值,行善路上建設精神文明,更多中國夢踐行中茁壯成長!
我所見- 東非大陸盛行的公益之風
之前看過報道說NGO對肯亞的重要性,佔GDP超過3%,數量之多,領域分布之廣,在東非乃至整個非洲都是很顯著的。公益創舉的盛行自然有它背後的社會及歷史原因,這也是我對這片土地好奇的方面之一,但不是本文想表達的重點,權且不做討論。我只談談自己在旅程中感受到的公益的鮮活,對自己的觸動和治癒。
記得剛到的前幾天,我打算去參觀市中心商業區,無意中了解到一個提供城內一日游的NGO,他們收留street
boy(路邊流浪的孩子),資助孩子上學或者培訓年長的學生成為導遊。 我的嚮導就是曾經被這個機構資助讀完大學,現在兼職在這裡做解說員,他在馬路邊長大,但滿臉洋溢著幸福,對未來充滿憧憬,他了解城區的每個角落,並且能如數家珍地講述這些建築的歷史,城市的變遷和政局變化對城內產業的影響,我驚嘆於他的博學,也被這種模式的美妙而感動,現在機構大部分的營收都是來自類似的項目,而不僅僅簡單接受捐贈。小小的想法,落地開花,就真的在改變著更多人的人生。
生活帶來的先天性生存挑戰,一部分人選擇加倍地努力,去尋找解決的方案,哪怕很小的改善。類似的故事還發生在我參觀聯合國總部時,朋友介紹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和一個畢業於內羅畢的大學生成立了一個社區公益組織,他們給社區沒有家人照顧的老人提供食物,提供孩子的課後和周末輔導,他們不定期的在社區開展艾滋病防護的宣傳講座,培訓社區的婦女做簡單的糕點去售賣來謀生,培訓年輕人使用電腦和打字等基本技能以至於來解決謀生的問題。希望通過解決經濟問題,降低貧民窟的犯罪率,動亂和疾病傳染,積極促進社區的和諧。項目負責人自己是受資助念完大學,所以他創立了這個機構,希望能藉助自己學習得到的更大的平台,尋找更多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的社區。他說,類似的NGO在貧民窟,在城區有許許多多,很多是曾經生活在絕望中,幸運地得到了別人的幫助而成長,最後選擇在有能力的時候創辦或者回來參與到這樣的組織,解決社會資源的不平衡,幫助身邊的環境和人有更好的生活。
這裡的困境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援助。同時當地政府的腐敗促使更多的西方援助選擇在當地設立機構,或者直接對接受資助的學校和小型的公益組織。在內羅畢的貧民窟,不難看到道路兩旁開滿各種攤子,裡面售賣的鞋子看著有點陳舊,聽嚮導介紹,其實大部分商品來自其他國家的捐助,但是到了口岸,往往會被一些團體壟斷,批發給這些貧民窟的商戶,再由他們賣給居住在這裡的人。貧民窟里的有一個德國診所,十幾位醫生,雖然人滿為患,往往凌晨就開始排隊,大有中國的「看病難」,但是提到這個診所,居民的臉上更多的是欣喜和安樂,再小的善舉在絕境中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我所思 - 是什麼阻止了我們去追逐當初「改變社會」的夢想?
另外一個中國朋友在非洲支教的經歷讓他從美國畢業後選擇全職幫助當地的一所小學,籌集建校。他和這裡我遇到的許多NGO的創辦人有一樣的想法,哪怕再小的力量也開始做點什麼。夢想對他們來說沒有那麼遠大,甚至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組織能不能撐到下一批孩子畢業。大學時代,我身邊的很多同學,曾經都有一個公益夢,希望畢業以後能做些什麼持續回饋社會,但是苦於現實的壓力,或者沒有精力,或者沒有時間,亦或者沒有途徑,慢慢淡忘了大學時的那份熱情和衝動。
面對眼前年輕卻不難看出飽經歷練的項目創始人,我忍不住問他,那你沒有想過去一家大公司工作,等賺了很多錢,找更多有力量的人一起來幫助改善你想解決的問題嗎?他靦腆地說沒有,那確實是很好的想法,但他沒有那麼遠大的抱負,對他來說,今天能籌集到一筆錢,幫助一個人就是他現在想做的。聽上去不那麼「聰明」的做法,卻很樸實,也很有力量。這讓我想到大學實習時聽公司的一個資深前輩分享的故事,公司的一個員工參加邊遠山區的支教活動,看到當地的貧苦而留下來,花盡了自己的積蓄,多年以後,當她想要再回到大城市打拚時,發現自己已經很難找到合適的方式融入這快速發展和變化的社會。所以年輕人在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上不能盲目投入,要有可持續貢獻的想法。可能兩條路都有它可貴的地方。至於自己,可惜的是,我曾以這樣的想法去企業工作,希望自己能學到更多的本領,積累一些資本,然而漸漸地也已經淡忘和放下當初的那份熱情。
不僅是現實的生活和誘惑,人生閱歷帶給我們的「精明」以及我也說不清楚為什麼但還存在的「國別觀」也是真真實實還存在的障礙。
在我另一個城市的旅途中,偶遇的一個德國人團體,她們來這裡是看望被資助的孩子們。現在她們不僅資助孩子,還會利用當地婦女擅長的編織,做成小小天使的掛墜,每個1歐元,在德國出售,改善當地婦女的生存狀態。有一位德國的小學老師在分享她的故事時,除了感動,更多的是一份無奈和氣憤。她把這些故事和照片告訴學校的同事,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這麼點捐款真的能幫到他們嗎?捐款要走什麼樣的流程,最後真的能去到學校和孩子的手中嗎?為什麼當地的政府如此腐敗,卻不能多做一點?在拒絕幫助的前面總是有那麼多的挑戰和疑問讓她疲於回答。而當她把同樣的情況分享給學校的孩子們
,孩子第一反應是她們希望能幫助什麼,而且是馬上行動起來。他們自發組織去社區售賣這些掛墜。他們組織跑步,去宣傳更多人來關注,最後籌得8000歐元的捐款。但是學校和家長會商議決定60%的善款用於本校孩子們的服務基金,剩餘部分捐助出去,原因是她們首先要考慮的是不斷提高本校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服務,那位德國老師有點憂傷,她說,學校的孩子們什麼都不缺,比起非洲的孩子更是如此。一來是大人們的擔心,二來是國家間的選擇,這都是活生生地存在的障礙。對於國別,我深有感觸,對於資助非洲小朋友,我就受到朋友的質疑,中國又沒有那麼發達,你為什麼不去資助西藏雲南的小朋友卻把錢給非洲人呢?我竟無言以對。對我來說,就是碰上了,看到了,希望自己能幫點什麼,也沒想到這麼多。
當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在變得越來越所謂的「睿智」和「精明」,不能說我們失去了最初的同理心,但是有太多所謂的評判標準,生活經驗教會我們謹小慎微,理智行動,成為包裹我們同理心,束縛我們去實踐一些簡單的美好的理由。
我所感- 慈善之舉幫了誰?
最後我想簡單聊聊對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給了我自己什麼東西。我這次的非洲之行有點匆忙,在貧民窟學校進行短期的支教,每天去的路上,要坐一個小時嘈雜顛簸的小巴士,穿過塵土飛揚和充斥臭水溝的味道的泥路,最後到達破舊狹隘的小平房。短暫的時間,我知道我不能教授他們什麼知識,我只是抱著去多了解一些朋友的項目,看看自己能幫什麼的心態。反而是這些孩子的狀態在教授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看似生活的不如意,也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我所覺得沒有意義的工作也能帶來的價值,起碼我的工作能讓我有能力支付其中一個孩子每月的微薄所需。除了剛開始的一些不適應,我心裡充滿的更多是一種感恩,平和和踏實。感恩自己的幸運,從小擁有比這些孩子多太多的資源,每天看到她們那麼快樂,努力地學習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是那麼的充實。這讓我想起來之前面試一家公益組織的時候,面試官跟我說,你想做公益的工作,是為了你自己,大學的時候,你覺得這是你的理想,你想去做;現在你覺得工作沒有意義,生活沒有意義,你想要尋找人生的意義,你想去做。你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和解決一些社會問題,可能是,也可能很難,因為沒有那種決心和毅力,你很難做成什麼。但是這些的出發點都是你自己,所以你首先是在幫你自己。當時聽完,我是有抵觸的心情,覺得自己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社會青年。但是現在想想,確實是這樣,不管是時間還是金錢,當我們在向對方伸出援手的時候,別人的境遇未必有馬上的變化,但當下內心的充實,快樂,都是我們自己馬上得到的,對自己最好的回饋。
所以除非我們帶著決心,持續地去付出,去改變,這或許也是更多公益人堅持的原因。
掃碼關注青年成長及迷茫解決方案,還可以向優秀學長學姐提問:
推薦閱讀:
※如果想專職做公益,需要學哪些專業?
※怎麼才能改變當前一遇到嚴重破壞性地震,就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現狀?
※我想知道鄭爽說的把寫書所得用來做公益的承諾兌現了嗎?
※組織志願者去貧困學校進行捐助(僅一天時間),這樣的捐助如何能更有意義?或者有沒有更好的活動節目植入呢?
※世界上國際性公益組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