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二胎對社會到底有何意義?

在大量的個人情感類答案之外,希望能看到一些社會資源方面的客觀考量


《超生游擊隊2》

孩他爹:黃宏 孩他媽:宋丹丹

年三十,張燈結綵的富裕農家。

孩他媽(唱):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我說孩他爹呀!這眼瞅著中午咧,孩子們都回來啦嗎?。。。。。。你咋蹲地上抽上煙了咧?孩子們電話你打了沒,都快到了吧?

孩他爹(沒好氣):打啦!大丫頭一家子馬上到,其餘的堵車咧,路上不收費,車全趴那兒啦。

孩他媽:咋地啦?這大過年滴,和誰慪氣哪?

孩他爹:還有誰!你那北戴河唄!

孩他媽:兒子咋地啦?

孩他爹:孩他媽,我就納悶,現在滴孩子們都咋想滴。結婚生子這人生大事兒,咋都不當回事兒咧?

孩他媽:咋個意思?

孩他爹:你說姆年輕時候,條件多苦啊,生下這海南島~吐魯番~少林寺~北戴河~造了多少罪!

孩他媽:你還好意思說~

孩他爹:黨滴政策好,沒難為姆倆超生戶,讓姆倆順順噹噹滴把這四個孩子拉扯大,那也不容易!現在好了,都成人了。

孩子媽:這不挺好嗎?

孩他爹:好啥呀,孫子咧?個頂個的鬧心!

咚咚咚,敲門。海南島一家上

海南島:劉濤 郭子:郭東臨 莎莎:王莎莎

郭子:媳婦兒你慢點兒。。。

海南島(慪氣中)

莎莎:姥姥、姥爺新年好~!

孩他媽:哎~,莎莎!三亞旅遊好玩吧?

莎莎:好玩~

海南島:好玩個啥呀,一盤兒蝦米兩千多!

郭子:別別~我哪知道那邊館子里蝦按只買的咧?我看著菜單寫得就38啊~要知道,還不得挑大個兒的啊?過年,咱別說這些。(慫恿莎莎)姥姥姥爺~這是給你們帶的禮物(椰子)。

孩子爹:哎,弄這破玩意兒幹啥,當年我在那邊兒蓋樓,見天吃這個。我說莎莎,看到姥爺蓋的樓了嗎?漂亮吧?

莎莎:漂亮!

海南島:漂亮啥呀,九十年代的爛尾樓~都拆啦!

孩他爹:啊,啊。。。(悵然若失)見到生你媽滴內小寨樓了沒?

莎莎:見到啦!

海南島:見到啥呀,早改私人會所咧。進去一趟花了三千多!

郭子:別別別,出去玩兒唄,可不嘚消費消費,幹啥呀這是。旅遊,不就得開開心心。我們這趟去三亞,不光是旅遊。還是瞻仰咱爸當年戰鬥過的地方,咱爸當年不在那邊支援建設,哪能有你咧?你說,為這事兒花點兒錢怎麼啦?那是身切感受祖國大江南北的偉大進步!進步了,檔次高了,可不得多花錢唄。(哄母女二人下)

郭子:爹~(給丈人點煙)

孩子爹:我說郭子,最近滴政策你看了吧?

郭子:啥政策?

孩子爹:還有啥,放開二孩唄!

郭子:哦,哦(尷尬)

孩子爹:不是我說你,那年生完莎莎,我就跟你說,接著生,接著生,下胎一定是個男娃兒!你老郭家就你一獨苗,你咋不著急咧?

郭子:我是領導幹部,不能帶頭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不是?

孩子爹:啥幹部?村幹部,我當年要是怕村幹部,那能有北戴河?你呀,你一大老爺兒們,就是太面兒,你要堅持堅持,現在還不是符合政策了?

郭子:那是,那是。還是您老人家有遠見。

孩子爹:那,你現在再要一個?

郭子:額。。。我這歲數。。。不大好吧?

孩子爹:你多大歲數!趕緊的,是不是有病,有病吃藥!現國家多好的政策啊,你還。。。

郭子:不是,我。。。她。。。

咚咚咚,敲門。吐魯番一家上

吐魯番:牛莉 小吳:吳秀波

小吳:爸!大哥!新年好!

吐魯番:來!嘗嘗哈薩克的奶嘎噠!

郭子:霍,小吳你倆不是在新疆的嗎?咋到國外去啦?

小吳:一帶一路嘛。我們就響應國家號召沿著絲綢之路往外走唄。

郭子:誒?你那鬍子怎麼剃啦?

小吳:新疆那邊兒現在男的不興留鬍子,女的不興圍圍脖兒,這樣好啊,更精神。

郭子:你們倆去國外做什麼買賣?

吐魯番:跟著祖國大部隊走唄。什麼賺錢做什麼。現在啊,咱國家富啦,在國外哐哐的蓋樓,咔咔的修路,這建設呀就得有物資保障。他們缺水泥,我們就倒水泥,缺鋼材,我們就倒鋼材,這最缺的是外匯,我們啊~(小吳忙阻止)。咳咳,我國啊要一路建設到歐洲去,到時候,我倆帶咱們一大家子到巴黎香榭麗舍看鐵塔!

孩子爹: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外邊兒野!多大歲數了還不安分,說生孩子說幾年了,沒動靜兒。你說,你掙內些錢有什麼用!

吐魯番:哎呀,爸~我們這是丁克!

孩子爹:啥課?啥課也不能教你們絕後啊!

小吳:是丁克,不是上的什麼課,就是夫妻兩個人都工作,一起掙錢,不要孩子。

孩子爹:啥玩意兒?不要孩子?不要孩子你倆結婚幹嘛的?不要孩子你倆掙錢幹嘛的?不要孩子。。。不要孩子你是不是有病?有病得吃藥!

小吳:哎,爸!這不是病,這是。。。

少林寺站小吳身後

少林寺:賈玲

小吳:哎呀,媽呀。嚇我一跳。

吐魯番:少林寺回來啦。哎,我說少林寺,你這身打扮,是到哪兒雲遊去啦?

少林寺:你懂啥,這叫民族風。看這披肩,尼泊爾手工滴。看這墜子,西藏氂牛滴。看這裙子,緬甸蠟染滴。你再看這腳鏈兒。。。。

吐魯番:穿得跟乞丐似滴,還得瑟!

少林寺:你啥審美啊,這叫旅途的印記!

孩子媽:行啦!行啦!別吵!就你最鬧心!出去跑這麼久,啥招呼不打,都不知道你一天到晚在幹嘛!

少林寺:誒嘿,這就對咧。這就叫說走就走的旅行!

孩子媽:那你工作咋辦?

少林寺: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每天都跑不同的地兒,拍風景,寫遊記,回頭髮個微博兒,說今天我玩了啥,吃了啥,在哪兒住滴。完事兒推薦幾個好玩兒好吃滴。人家給我稿費!

吐魯番:這旅遊還能掙錢啊?

少林寺:不老少掙咧!當然你不行,你沒粉絲!哪像我,老多人喜歡我咧!

吐魯番:這麼多人喜歡你,怎麼沒看你帶個把回來過年啊?

少林寺:庸俗!我哪能跟你似得,為了一顆老豆苗兒,放棄整~片的森林。人家是女神,你知道啥叫女神么?女神就是恍恍惚惚,若影若現,只能遠觀,不可褻玩,你以為你已經得到了她。嗖,她又離你而去。永遠被人群環繞卻又永遠孤獨。。。哎呀,說多了你也不懂。

吐魯番:不就女神經病么!

孩子媽:你扯啥?我問你,上次照片內小伙兒咧?就內高高瘦瘦內個。

少林寺:您說彥祖啊,早甩了。

孩子媽:哎呦,我說孩砸,你都甩多少個了?看不出來,這方面就你最出息!

少林寺:媽,我實話跟你說吧,我呀,不想結婚。

孩子媽:啥玩意兒?不結婚?不結婚你準備幹嘛?

少林寺:不接就是不接唄~我自個兒一個人過,挺好。

孩子爸:有病!都有病!!

北戴河上

北戴河:小瀋陽

北戴河(對場外):我跟你說,你在這額等扎。我叫你你再進來。

咚咚咚,敲門。

孩子媽:哎,北戴河呀。你可算回來了。路上堵吧?累不累?誒?小麗沒跟你一起回來?

孩子爸:他讓人家給蹬啦!

孩子媽:啊?!咋回事兒咧?上個月電話里不是說好的,今年帶你女朋友回家過年商量結婚滴事兒?咋說蹬就蹬咧?

北戴河:不是,媽。你別著急,你聽我跟你說。

孩子媽:是不是她瞧不上你,嫌棄你是農村人兒!農村人咋滴,你腦子好,聰明!考試上的北京!畢業了更本事,當醫生,專門拿「屁抄」抄人家,好多人排隊讓你抄。有啥瞧不起滴?再說,俺們家雖然是農民,但現在農民日子過得不比城裡人差,哪像以前我跟你爸爸盲流那時候,見人躲著走。現在俺們進城,都是啥貴俺們吃啥,啥貴俺們買啥,貨架上的包啊,表啊俺們都是一櫥一櫥的拿,城裡的服務員看見俺們都恨不能跪下。管俺們叫啥玩意兒?

孩子爹:土豪!

孩子媽:對,土豪。你聽聽,和地主差不多咧。

北戴河:哎,媽。不是,是我踹的人家!

孩子媽:你踹人家?為啥咧?

北戴河:不適合唄!我啊,我發現一般的人兒都不適合我。我嘛,需要滴是內種,特別滴,威武滴,雄壯滴,有激情滴。。。哎呀,我都不好意思說~

孩子媽:有啥不好意思,不就喜歡塊吧大點兒滴嗎。孩子,媽懂你,媽懂你。打小兒你就瘦得跟小雞兒似滴,弱弱蔫兒蔫兒滴,媽養她們仨都沒養你費勁。你呀,是得娶個生猛點兒滴對象,有安全感!

北戴河:對對對,安全感!

孩子媽:那你得找啊,光想有啥用咧?

北戴河:找著啦!

孩子媽:找著啦?找著啦怎麼不帶回來咧?

北戴河:帶回來啦!就在外面,我不好意思~

孩子爹:你這熊孩子,盡瞎整。電話里也不說清楚。我就聽到個小麗不跟你回來,咋不說你帶回來別人咧?你咋能讓人在外邊兒杵著咧,快請進來啊。

北戴河:誒,您等著,我這就去喊。小利!小利!

孩子爹:這孩子,操不完的心(笑)

小利上

小利:比利

孩子爹:我擦!!咋回事兒?這是?

小利:帕帕,麻麻,新年好!

孩子爹:你等會兒!你管我叫啥?

小利:帕帕!我是你兒子的伴侶,我們真心相愛,請祝福我們吧。

北戴河:爸~這就是小利。我們是在後海認識滴。人家是加拿大醫生,在中國訪問。就內白求恩,跟他老鄉,他呀,人可老好咧,中文也好,我們。。。

孩子媽:唉呀媽呀,這也太安全感咧~ 您。。。您是女滴?

小利:男女不是問題,只要有愛情,我們一樣能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

孩子媽:孩啊,你才真有病啊!

北戴河:媽。。。這不是病。這麼多年啦,我從來沒有這麼好過。打認識他,我才知道,這人跟人不一樣,有些東西吧,是註定滴。。。

孩子爹:這還真是「時代不同啦,男女都一樣」啊!哎~~~呀!!!!!!

(眾人驚)

孩子媽:這算咋回事兒咧?!你們,你們。。。以前吧,俺們窮,生完孩子養不起。國家尋思著俺們家庭負擔太重,不讓俺們瞎生。俺們溜街串巷拐摸彎兒滴想法子生。有時候我跟你們爹也後悔,養你們太累。但是國家還是支持俺們把你們拉扯得人模人樣咧,沒誰有個三長兩短滴。這要是舊社會,那是不敢想啊,生十個能活倆仨就算養滴好啦。現在好咧,俺們也算是過上好日子咧,可你們,光想著自己個兒怎麼舒坦怎麼來,一個個三四十的人咧,咋就沒個心思搞好自己個兒的家呀。

眾人:慚愧ing

孩子爹:中國自古就是講究個兒女雙全,現在吧,國家好咧,有條件咧。國家立馬兒想到讓俺們多生一個孩兒 ! 這得操多大心,負多大責啊。啥是中國夢?這就是中國夢!我看電視上說,你們70後,80後,不想生,不願意生,求著你們都不生。電視上說,再這麼下去,俺們國家可就沒幾個孩子啦。這是要絕後啊!我算想明白了,這國就和家一樣,人丁興旺就能紅紅火火,子孫滿堂才能平平安安。咱老百姓要為國家想,我不生養誰生養!

眾人:老百姓要為國家想,我不生養誰生養!

掌聲起,音樂《迎春接福 子孫滿堂》


1生育權是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能一步步放開是好事;

2認識的精英有限,大部分在能生育二胎的情況下選擇生一個;

3很多不願意生二胎的女性,失去了和父母抗爭生二胎的一個好借口;特別是底層的女性,開放二胎她們也還是不能掌握自己的生育權力

4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第一胎的女兒,被流產送人的幾率可能會降低;但這不意味著她們會得到多麼好的關愛和照顧;

5強制結紮流產的情況會減少吧?

6之前一胎政策管得最嚴的是政府機關院校和國企事業單位,他們可以生育的孩子越多,可以想像以後底層的孩子想往上走遇到的競爭越大。


羊多了喂著費錢,羊少了毛少不掙錢。


以非常微弱的影響力減輕了人口老齡化的速度,雖然杯水車薪,但總比沒有強。也在未能改變生育權「官有「的前提下,略微讓人民有了更多生育自由。

雖然不是一步到位,但是還是一次進步與解放。在421家庭結構和逆轉後的漢族生育習慣影響下,二胎也只能減緩漢族人口雪崩速度。一切對「開放二胎人口爆炸」的擔憂都是「計生宣傳材料吃太多發燒燒壞大腦」的表現。


1.

前些日子,幾個女同學過年回家聚會,硬是把一場聚會發展成吐槽大會。

A說自己依然單身,一回家就被七大姑八大姨催著相親相親,結婚結婚,都七老八十的姑娘了還著急自己的終身大事,再不急真成了嫁不出去的大齡剩女了。

已經結婚的B卻說,她倒是不會被催婚了,而是被催孩兒。一桌子老小苦口婆心勸她生娃,說是不生孩子女人是不完整的,以後老了連個天倫之樂都享不著。

這時大家把目光齊刷刷地轉向C,她可是我們這幫人里結婚生娃全套攢齊的「模範生」,想必她這個年應該過得不會落魄。結果C擺擺手,說:罷了罷了,我也好不到哪裡去,我被婆家催二胎了。

大家集體暈倒。原來人生處處有伏筆,你以為歷經艱險盤上到達的里程碑,不過是下一次劫難的預備點而已。更意想不到的是,結婚生娃全套攢齊的「模範生」C,竟然是所有人之中最焦灼的人。

C的公婆明裡暗裡要求C兩口子抓緊生二胎,理由是:多子多孫才能多福,你們再不抓緊點,以後你們想生都生不出來了。C家兩口子不是不想生二胎,而是現在生養二胎,限制因素實在太多。

C的公公不以為然,多個孩子不就是多雙筷子的事情嗎,能有多難!C冷笑了一聲:現在多個孩子可真沒多雙筷子那麼簡單!

C的公公臉色變得很難看,指著自己當年違規生育差點上不了戶的小兒子無不得意地說:我這不也生了兩個娃么。那些獨生子女的爹媽們,現在哪個不羨慕我當年的高瞻遠矚!

C看著年近60為了兩個兒子依然奔波在一線不敢退休的公公,多年都捨不得買身新羽絨服的婆婆,也不便多說什麼。再明顯不過的真理是,普通人家的多子女們的成長都是父母在負重前行,以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降低自己生活質量為代價換來的。

在我們上一輩那個養娃成本不算太高的時代,大人小孩的物質慾望都不大,多一個孩子都不是「多一雙」筷子那麼簡單的事情,更別說現這個養娃成本加速度增長的時代,著實讓人無法不焦慮。

2.

這個時代,你不敢給你的娃喝國產的三鹿奶粉,喝進口的奶粉就意味著「錢」。

這個時代,你必須淘汰繁瑣不衛生的尿布給娃換成紙尿褲,雪花片一樣換掉的紙尿褲意味著「錢」。

這個時代,用成人唾液嚼碎了食物直接喂娃的習慣早已摒棄,孩子的輔食罐頭意味著「錢」。

這個時代,懷孕的時候葉酸維生素鈣片地補,襁褓的時候DHA牛初乳魚肝油地吃,孩子高質量的營養健康意味著「錢」。

這個時代,同齡的孩子們天天比著琴棋書畫的廣泛愛好,雙語幼兒園裡的孩子接受的都是蒙台梭利的教材,高質量的學前教育還是「錢」。

這個時代,「孟母三遷」不再免費,學區房意味錢,孩子一對一補課教學意味錢,孩子漲見識拓思路的遊學夏令營還是錢錢錢。

社會的飛速發展,知識的加速更新使得育兒成本也在飛速上漲,任何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父母的焦慮都是必然的。同上一輩封閉保守的育兒環境相比,這個時代的市場經濟日益發展,教育資源的市場化程度也在日趨成熟。

市場化的資源,本質就是「金錢的流向和指向」。高質量的教育,很大程度意味著父母對孩子必須在金錢上「高資本」的投入。

工業時代的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從物質上擺脫了了滋生於農業社會的「養兒防老」的代際束縛,依靠生更多的孩子贍養老年不如自己從現在開始好好奮鬥。從情感上來說,強調「個體」脫離原生家庭保持必要的邊界是大的歷史趨勢,想靠著「愚孝」洗腦孝子賢孫把你供成活祠堂簡直貽笑大方。

孩子不是我們養老的工具,也不是我們延長個體生命山寨出的克隆人。他們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生命,只是有幸在萬千光年中與我們攜手成長一段感恩的時光。他們的到來讓為人父母的我們有了關乎生命的深刻思考,鞭策自己奮發向上的動力。

3.

胡適就曾言曰,我想這個孩子自己並不曾自由主張要生在我家,我們做父母的不曾得到他的同意,就糊裡糊塗地給了他一條生命。況且我們也並不曾有意送給他這條生命。我們即無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為有恩於他?他既無意求生,我們生了他,我們對他只有抱歉,更不能是「恩」了。

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市場經濟發達的現代社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真理將進一步鞏固,一個人的發展越來越取決於他接觸到的資源。隔開客觀大趨勢,個人的主觀努力簡直微不足道。而更殘酷的事實是:

比你佔據更多資源的人的孩子,往往比你家孩子更努力。你唯一能做的,則是竭盡所能地給你家孩子提供你力所能及的最好的資源和條件。

我常思考我們一輩及其以上的長輩的育兒觀,都是多子多孫多福,強調的是「以量取勝」。之前看過一則報道,說一個窮得叮噹響的家庭居然生了十三個孩子。原因是這些孩子的父親認為,這麼多孩子碰碰運氣總有一個孩子能有出息。這個有出息的孩子如果能幫襯他的其他兄弟姐妹,這家子也就火起來了。

事實是這個家庭因為孩子太多顧不過來,孩子們都被父母「放養著」長大,幾乎沒一個人考得上高中。在農業時代的多子女家庭中,這些孩子尚可拼拼力氣成就個事業,但在現在的信息時代,沒有足夠知識儲備的人別說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了,連起碼的生存都成問題。

但是真正阻礙這些孩子成才的更深層原因,是孩子父母的身教。比如這13個孩子的父母都是目不識丁的農民,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最多不過是費著口水一遍又一遍的叮囑,你們要成才,你們要有出息!

4.

但是怎麼個成才法,怎麼個有出息法,身為社會最底層的這兩位父母,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沒有通過自己實踐出真正的「成功成才」方法論,他們心目中的 「有出息」,不過是他們自己臆想的「皇帝家的金鋤頭」。

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作為自己人生的延續,是古今中外的特色。

尤其是當一個家庭的開源是恆定的,他們若是想「有質有量」地撫養一個以上的孩子,那麼只能像C的公婆那樣,把孩子當成「索命鬼」一樣,通過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降低自己生活質量來換取孩子的成長空間和成長質量。

而這種以「父母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降低自己生活質量」的育兒方式,其實是以犧牲自己的成長空間、進步空間為代價的。

這個代價的後果就是,把自己拴在一畝三分地的小格局,對探索新鮮事物失去了好奇心,埋葬了自己奮發向上的初心,自甘落後於時代,跟兒女有了代溝隔閡。最後又給自己的懶惰無能找好了前可攻後可守的借口:當初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

他們能且只能把自己都做不到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只能苦口婆心地靠「言傳」指導子女「成功」,因為他們自己都不曾做到「成功」,怎麼會「身教」?

可惜父母作為最早引領孩子教育的人生導師,「身教」的作用永遠大於「言傳」。

你在行動上勤於奮鬥,你的孩子就會學會勤奮;你在視野格局上有所追求,你的孩子就會學會思考。

你自己學會「人生得意須盡歡」地善待你自己,你的孩子也會在「富養」中學會如何自愛。

你自己學會整合人生方方面面的資源走向成功,你的孩子也會在觀察你的過程中學會對人生慢慢地運籌帷幄。

父母的思維邏輯在什麼層次,孩子就站在什麼檔次的人生。所以民間有雲,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那些告訴你過去都生了N個孩子照樣養活,或者言曰「兒孫自有兒孫福」的自我安慰,在時代趨勢面前實在不堪一擊。尋常人家在階級固化的今天,在跨越階層難上加難的今天,在人工智慧逐漸大規模淘汰人類各項沒營養的機械工作的今天,如果你不想讓你的孩子永遠在社會最底層只是苟且一般混口飯地「活著」,那麼除了少生優育,別無他法。

所以說,現在生個孩子,可不是多雙筷子就能養活得起的。生養孩子,無論一胎二胎,都應該量力而行,為生命負責。

且「生命」這個詞應該是複數,不僅包括大寶二寶的人生,更要注意娃爹娃媽們自己的人生。

活好自己的人生,才有資格指導自家大寶二寶的人生。不然,別說服眾,你家孩子都不服你!

最後插個硬廣 我的公眾號甜秘密 (tiantiansecret ),浮躁世界的一劑解藥,浮華世界的一抹清流。關注此號,你遲早會是最感性的冷眼人,最犀利的矯情者!


忍不住說句非常政治不正確的話。

沒有準備好的(包括心理和物質),不自覺的有很多封建思想的,覺得生孩子只是為了自己,沒有站在孩子角度考慮過他的一生,你會給他造成什麼影響的。

這樣的父母,生一個孩子都很懸乎,別說兩個了。

在中國社會,很多事情都很現實。現在很多人都提二胎在養老問題上的好處,但是又有多少人從反方面去想呢。我見過很多家境平平的孩子,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省吃儉用的把孩子供出了國。這事也正常,只是如果生了二胎之後,如果父母只能供一個孩子,那個被送出去的孩子,會不會是男生,亦或是小的哪個呢?那另一個被留下的又會有什麼想法?

所以我非常贊同上面有人說的「一碗水端平」。前一陣看爸爸去哪兒,李湘的女兒把田亮女兒推下去了,工作人員跟田亮女兒說,她是妹妹,你就別怪她了啊。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是獨生子女所以沒這麼寬廣的心胸,但是我的確覺得理性是要凌駕與感性之上的,也不喜歡這樣的說法。

如果我以後生二胎,我也不會跟姐姐和哥哥灌輸「你大所以你要讓著弟弟/妹妹」或者「你做這些事情是應該的因為你是大的那個」。誠然很多人都提到了獨生子女的很多缺點,比如不知道分享,太孤獨等等。但是我還是覺得,很多事情還是得看個人,不能全推到政策上去。父母沒有教孩子分享,從小要什麼給什麼,那生十個,孩子還是一樣的自私;同樣,沒有兄弟姐妹也不代表就沒個貼心的人,至少可以交朋友吧,再不行自己看書看電視也好啊,我從小到大真是從來沒覺得孤獨過。有時候孤獨是一種顧影自憐的氣質,你覺得自己孤獨了,有兄弟姐妹一樣孤獨。

說回養老,其實這挺可笑的,怎麼到最後還得靠生孩子養老?該怪政府的時候又都盯著讓女人生孩子,真是呵呵了。我也非常反感國內的很多公益廣告,老人的形象就是寂寥的坐在陰暗的屋子裡等孩子回來吃飯,搞得孩子壓力大,老人也心中痛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生活自己過。我以後肯定會贍養我的父母,但是我也非常希望他們能有積極的心態,找些事情做,別天天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孩子身上。

說說我親人的例子。我媽媽就是獨生子女(沒錯,在她們這一代是非常稀奇的),現在的確面對了養老的壓力。我外婆年紀很大了,身體不好,需要一直卧床靜養。在我媽單位里,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在家呆著然後請個護工,或者就是接過來同住。但是我媽覺得我外婆天天在家呆著會更抑鬱,而且成天跑來跑去的也看不過來,她就去做我外婆的思想工作,給她在一個療養院訂了個床位,每周末去看一次,帶點水果給她吃,洗洗澡剪個頭髮什麼的。

這事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媽,尤其是她單位里的大媽們,多多少少都有點「不孝」的意思,覺得都是獨生女了,從小嬌生慣養的,最後怎麼把自己媽給送去療養院了?但是我媽跟我說,敢情不是她們自己家,站著說話不腰疼,我天天去照顧你外婆,遲早把自己搭進去。我還得健健康康的才能伺候好你外婆呢。而我外婆也完全沒什麼不滿的,療養院里老頭老太太很多,她也能跟人聊聊天。有一次我媽去看她,她抓著我媽的手說,我知道你辛苦。

然後再說我舅公。我舅公有三個孩子,一個一直在國外,剩下兩個工作也很忙,但是我舅公根本不用他們操心。退休後基本把祖國大好河山全都玩了一遍,東南亞也都轉過了,還參加了老年合唱隊,平時還去大學做講座。只有我舅舅想看他找不到人的,沒有他死死等著孩子上門來看的,生活非常滋潤,快九十的人了,一口氣爬香山中間都不用休息。

那重點是什麼?其實最重要的還就是教育水平和經濟狀況。我外婆是老師,當年就打主意只生一個女兒就不生的,自然也很開化。我舅公會說四門外語,年輕時候雖然不算出生入死,但是也是憑著機靈和本事活下來的,國家給他的獎章都能鋪一床。所以現在就有很好的待遇,不然這樣天天旅遊早就沒錢吃飯了。

很多人聽了可能不高興,怎麼,我沒什麼文化,沒什麼錢,連孩子都不能生了?當然可以,這是人權,只是就得有準備,廉價勞動力這五個字就這樣硬生生的擺在眼前啊。

所以說句大實話,在我自己沒準備好之前,在我沒確定我能養得起兩個之前,我是不會考慮生二胎的,一胎都費勁。女人懷胎十月生個孩子,不是為了讓他以後做分母的,現在這個時代,這麼多的資源和機會,不像以前一粥一飯就能養活一個人的時候了,父母的決定有時候能左右孩子的前路,而很多決定是需要物質保障的。我不想犧牲任何東西,包括我自己和另一半的生活質量,以及兩個孩子(如果要生兩個)中的任何一個的,本可以擁有的更多選擇。


我只想說這個政策是對公務員、教師、醫生、國企員工,有編製的人制定的,和其他人沒太大關係。


十五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你要當哥哥了。

周圍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父母問我給你要個弟弟妹妹好不好,我都說不好。這次看來是認真了。

父母都是國企員工。那陣子,母親隨著肚子要明顯了,開始請假,躲著所有的同事和朋友,住在親戚家。父親一方面要照顧母親,一方面要照顧我,我開始學著獨立起來,自己煮飯,洗衣服,收拾家裡。

有一天晚上,正睡覺呢,爸起來走了:「明天你自己吃飯。」

我知道,一家四口的日子要開始了,當時並沒怎麼欣喜,確實是這樣的,嘆了口氣。

小傢伙就這麼來到世上了,是個妹妹,父親很高興。

可是,我作為獨生子女,開始不適應這個情景,一不小心,不留心的會流露出一些不好的情感。

我記得很清楚,中秋節那天,全家人在一起,小妹還沒滿月,我不知怎麼出言不遜,父親大怒,將我趕出家門。走的時候,還聽見沒回復元氣的母親在和父親吵架,妹妹在一邊哭。

那時候我真的覺得,這小傢伙要把父母對我的愛,全都搶走了,當時是挺不喜歡她的,很嫉妒她。

母親休息了百天後,開始回來上班,妹妹先讓外婆帶,又讓二姑帶,於是我還是像獨生子女一樣和家人生活。也就是逢年過節回老家的時候,和妹妹在一起團聚下,而那會兒她就是個只會吃喝拉撒哭的小不點兒,除了不讓人省心,還是不讓人省心,我也還是沒有什麼好感。

轉折是第二年的夏天。我放暑假回家,在外婆家,幫著外婆一起照顧小妹,那會兒她還是個不會走路的小不點兒。隔著一條河的鄰村,是奶奶家,奶奶也想看孫女。於是我每天上午吃過飯,我就把妹妹抱到鄰村奶奶家,下午背著夕陽再抱回去。當我抱著她走在路上,她被我搖著在懷裡睡去,我開始有一種奇怪的感覺,這小不點兒,也沒那麼討厭。

可是她還是搶了父母對我的愛啊,我對自己說。

後來四人團聚的時候,我總會嘆氣,唉,又失寵了。父母也不說什麼。

我高三的五一,父母把3歲的妹妹接回來了。雖然他們盡量不讓妹妹吵到我,但多少還是起了一點兒衝突。好在一個月過去的很快。高三暑假,一家四口開始融洽起來,我有時候送她上下幼兒園,看著她看到我開開心心的跑過來,心裡開始有些溫暖。

但是如果某天和她獨處,要照顧她一天之類的,還是會焦慮,不會單獨和這麼小的孩子相處,怕給她吃不好飯,怕和她玩兒不開心,怕一不小心整病了什麼的。後來隨著她大點兒,也沒那麼焦慮了。

她和我相比,很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這也源自於她是家人的焦點,都喜歡她。冬日有一天,接她放學,手搭在她肩上,她突然間開心的笑了。我問她咋了,她說我高興嘛。

於是心結開始慢慢解開,明白親情的愛是可以分享和共有的。也開始從這小傢伙身上學到一些寶貴的東西,比如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分享愛,喜歡小孩子,開始會和小孩子玩兒。

另外,家裡有個老二的好處也感受到了。隨著我上大學了,獨生子女的父母們,隨著孩子們的離家,生活變化很大,沒有孩子們的陪伴,和過去比多少有些孤獨,我家就影響不大。家庭的節奏也沒有明顯的慢下來,父母顯得比獨生子女的父母,要老得慢一點。和很多人提起我家還有個小我15歲的妹妹,看著他們驚訝的眼神,心裡很開心。家裡父親比較強勢,後來家裡終於有個搞得定他的人了,那就是我妹。

至於後來,就更好了:妹妹的學習很好,家人很安心。天生的很喜歡各種電子產品,喜歡玩兒電腦遊戲,和我玩兒的到一起,帶她看動畫片,給她買好看的原畫集,教她滑輪滑……她能給父母帶來很多不同於我帶來的快樂,寄託不同於我的情感,傾注不同於我的期待。

轉眼,她已經11歲了,我以前喊她小不點兒,後來喊她小妞,現在喊她少年。隨著我上大學,工作,她又成為我家另一個獨生子女。

也曾調戲過她:咱家再來個老三?她搖頭:不行!

一個月前,小姨家裡的二女兒,在我家待了一陣。這個4歲的貓嫌狗不愛的怪力少女,跟在妹妹屁股後面「姐姐姐姐」的叫著,著實讓她手足無措了一陣。我彷彿看到了當年剛剛面對她時候的我自己。

這就是一個二胎來到我家,11年來的故事,我不敢想我家沒有了她,現在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我也評價不出,她改變了多少我原先一家三口的生活。

她讓我發現了身為一個獨生子女的缺點,讓我變得勇於表達,樂於分享。

僅僅是她的到來,就讓我母親多年來的婦科病一掃而光,僅僅這一項,我就足以感激她一輩子,她從來沒見過母親喝中藥的苦澀。

她是我父親化解中年危機的良方,她的到來,不需要小三和保時捷,父親也可以充滿能量,努力奮鬥,家庭和睦。

謝謝你,我的妹妹。


從小到大,從父親的言語中一直感受到了一種「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思想,有時也會說一些失獨家庭很不幸還是至少要兩個好,父母老了後一個小孩照顧負擔太重還是至少兩個好之類的話。

父母的投資觀深深打動了我,現在覺得,有了弟弟後,我可以安心丁克了。

——————————2013-12-27 2:59:31增————————————

社會意義

呂頻:放開「單獨二胎」,生育仍然多迷思

本文為網易女人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作者:呂頻(2012婦女傳媒監測網路負責人,女性傳媒大獎女性榜樣獎獲得者,網易女人寫時評作者。

11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單獨二胎政策,自明年第一季度起放開「單獨二胎」的時間表,通過中央電視台確認。

對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開放單獨二胎,媒體多有解釋,總之,這是國家人口政策的審慎決策,讓生育率提高、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又不至於造成人口規模增加太快。

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建言獻策,是專家的功能,其實也是一種特權,看不了那麼高遠的,不敢贊一辭。落實到生育行為,大概不會有多少人為國而生育,大家要考慮的,不過是家庭和個人。

財新網引述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北京社會發展報告》說,北京居民多數不願生二胎。而此前北京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對媒體公布說,全市符合條件的「單獨」家庭中,有六到七成想生二胎。調查的人群不一樣,數據也不一樣,總之,肯定不是所有符合條件的家庭都想生。

那麼專家和媒體又是怎樣為家庭考慮?其中有人說,放開「單獨二胎」有助於提高家庭的抗風險能力,也有人說,有兄弟姐妹能讓孩子人格健康。

仔細想想,對「家庭利益」的論述,都基於對「家庭利益」甚至「家庭」的特定理解。即如經常被用來暗責強制性獨生子女政策的「失獨」議題,就具有強烈的建構色
彩。子女早夭當然是一種值得同情的人生不幸,但媒體對「失獨」家庭那悲哀絕望的刻畫,卻傳遞著這樣的信息:沒有子女陪伴的老年人生簡直不值得一過,「斷子
絕孫」是人間至不幸。然而這不是事實,只是一種觀念。個人不反對甚至支持「失獨」家庭就強制性計劃生育問責政府,但還想說,近年將「失獨」議題凸顯成現象的媒體報道,其功利性動力之一,恐怕是,從這類符合人情倫理的哀愁入手,能合法地挑戰計劃生育政策。然而,如此人情倫理是怎樣復辟保守的家庭價值,很多媒體並未在意。

至於兄弟姐妹共同成長更健康,這也是觀念,不是事實。三十年來人們都在大談獨生一代會成為怎樣的社會病,直到「八零後」成長為社會中堅,「九零後」風華正
茂。至於多子女家庭的照顧不周、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競爭甚至傾軋,卻不被解釋成多生有問題。「獨生子女」的問題化和「失獨」的問題化一樣,都可以理解為對
強制性計劃生育的旁敲側擊,然而代價卻是,即使是在強制之下,傳統的家庭觀只是蟄伏,並未真正被放棄。強制性計劃生育的假設是所有人都想多生,傳統家庭觀
的假設是所有人都該多生,這看似衝突的兩者,原來倒頗有一致。

當「單獨二胎」政策降臨,描述不生二胎的理由時,「不敢生」、「生育成本高」之類的說法被強調,背後的假設仍然是:大家都想生,多生是好事,只是一部分人沒條件消受,只要政策允許,生育不需要理由,不生育才需要理由。

什麼時候才能拋棄種種變相的、有時候被包裝得很體貼的「多子多福」觀,直面那些拒絕生育或多生的家庭和人士,特別是婦女的體驗?諸如「不讓孩子呼吸毒氣是負責任的表現」甚至「我就是討厭小孩」這類確實存在的觀點,大概要被認為是「反社會」的,會被過濾吧。然而,婦女教育程度越高,普遍生育子女數量越少,從婦女發展的角度看,少生不生至少不是顯而易見的壞事和錯事。

計劃生育和生育,需要更多元的討論,多元的前提,是不同觀點都被允許正當表達,以及既有的狹隘思維框架的破除。只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生育,是把人特別是婦女
當工具,從家庭利益看生育,可能盲視於利益落到哪些家庭成員,強制讓人屈從卻失去改變觀念的機會,反對強制的聲音從暗到明,所搬用的理由卻未必經得起推
敲。子宮誰作主?在強制計劃生育鬆動的時候,這仍然是個問題,之所以為問題,或許是因為,它被託付了太多迷思,以致不能成為權利主體了。

呂頻:爭論計劃生育,女權為何不受歡迎

開放「單獨二胎」的政策引起了很多討論,主張取消計劃生育者,大概或肯定這是有限進步,或擔心這是在用微調拖延徹底取消。另一方面,在互聯網上,一些(看起來有女權傾向的)年輕女性卻對計劃生育政策鬆動的趨勢表現出強烈的擔憂……。

女權者支持強制計劃生育,這是真的嗎

如果說女權者反對強制計劃生育的觀點沒有充分表達出來,那這並不是她們的問題。所有人都知道中國的正式言論空間基本禁止對強制計劃生育侵權的揭露和批評,直到2012年6月陝西馮建梅遭強迫墮胎事件,才或許前所未有地突破了一次,但至今這仍不是一個完全自由流通的話題。

如聯合國1993年《反對對婦女暴力宣言》指出的,對婦女的暴力包括由國家行使的暴力,以及國家對暴力的縱容。強制計劃生育是一種典型的由國家行使的暴力,
其存在時間之長,迫害範圍之廣,造成的災難之深重,恐怕遠甚在其他一些國家被認為駭人聽聞的反人類滅絕事件。反對強制節育、強制墮胎、迫害「超生」者……
暴力沒有借口,為這種三十多年來已經被千萬婦女身體銘刻的罪行辯解或試圖輕描淡寫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事實是:或許女權主義者和其他很多人一樣沒有能夠做到響亮地反對強制計劃生育,以及,應該向那些為受害婦女做了更多工作的人權捍衛者學習,但女權主義在道義上和邏輯上都不可能支持強制計劃生育,因為強制計劃生育是直接迫害婦女權利的。

所以首先需要區分,當我們說「計劃生育」的時候,所指的是一般的「計劃生育」還是中國式的「強制計劃生育」。個人生育有計劃是生育自主權的體現,國家也都在從人口的角度設定引導性的政策,這都和生育被強行「計劃」不是一回事。支持計劃生育不等於支持強制計劃生育。

但是,強制計劃生育在不同人群中間的推行方式和推行結果不一樣,導致不同人群對政策的感受和評價結果不同,這是很正常的。強制計劃生育在城市的推行相對而言
沒那麼殘酷,加上城鄉的隔膜,信息傳播的限制,很多年輕人對強制計劃生育的侵權性沒有強烈的感受。不僅如此,計劃生育製造了一個客觀上的受惠群體,即在那
些接受了「只生一個好」觀念的城市家庭里出生的女孩。她們的成長較少受到重男輕女觀念的擠壓,家庭的愛和投資讓她們享受到上一代婦女和農村女孩沒有的自由
發展機會。

這些年輕人對強制計劃生育沒那麼反感甚至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好感,其實是基於一種自我慶幸:她們意識到,自己與母親和農村女孩的命運的差距,在客觀上是由計劃生育帶來的,不管父母情願不情願,計劃生育讓她們不用作原生家庭中的二等公民。

應該理解這些年輕人的體驗。不是說能以此論證計劃生育的合理性,而是說,政策實施的後果必然是差異性的,想改進,就需要先理解和處理這種差異性,不要抹殺某一群體的經驗,要放棄非黑即白的思路,而「取消計劃生育」的說法,有時聽起來就是這種思路下的口號。

因為希望納入不同群體的體驗,因為看到或擔心兩方都沒有關照到婦女權利,所以女權者不願在計劃生育和取消計劃生育之間站一個非此即彼的立場?是非此即彼是容易的,另類和深度思考往往會被誤解和被忽視,很多婦女權利的見識都是如此命運。

取消計劃生育為什麼會讓女人擔心

要求取消計劃生育的人士說:國家無許可權制生育,應該把生育權還給公民個人。

這聽起來完全正確,簡直無法不支持。問題是,「個人」不是抽象同質的,每個人的權利行使程度會因其身份和權力地位不同。有必要追問,如果國家真的放回生育權,那這種權力會實際由誰來掌握。這是關係到婦女福祉的嚴重問題——是丈夫/男人、公婆、父母還是婦女自己,有沒有可能結果是,決定生育的權力從國家父權轉移到家庭父權,婦女從被強制不生育變成被強制生育?

生育必須基於婦女的子宮,
所以生育權的終極只能在婦女個人,婚內生育應由夫妻雙方協商決定,但最終的決定權只能屬於婦女,否則就意味著他人對婦女的身體強制,這是侵權行為。但是,
婦女有為丈夫、為家庭生育/傳宗接代的義務,這仍然是一種公然的文化,結婚就要生,要早生,多生,生男孩……很多婦女面臨丈夫及家族的生育壓力,令人沮喪的前現代境遇。

強制計劃生育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將婦女視為生育工具的父權文化,只是暫時用國家父權壓制和收繳了家庭父權的權力,而且,家庭父權一直都在試圖與國家父權爭奪婦女的子宮,由此導致的摩擦和雙重迫害都由她們身受:那些被多次強制墮胎的受害者,有多少只是為了滿足丈夫或公婆的心愿;有多少婦女因為被強制結紮不能再生育而被嫌棄甚至被離婚。

要樹立取消計劃生育主張的婦女人權合法性,應該先意識到,家庭父權和國家父權一樣參與了對婦女的生育迫害,清理父權文化是讓生育真正權利化的前提,取消計劃
生育不能在實踐中等於將生育控制權從國家下放給父權家庭,而這正是許多年輕婦女特別擔心的。然而,似乎沒有看到主張取消計劃生育人士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其
中一些人還宣稱生育是婦女的義務、不生育的婦女是自私等等,公然丟婦女的贊成票。

性別不平等讓生育意味著婦女的巨大代價,這是一些人害怕放
開計劃生育後被強迫生育的另一個原因。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家務勞動仍然普遍由婦女主要承擔,照顧勞動中的男性缺席尤其嚴重;大量勞工階層婦女不享有生
育保障,對她們來說生育就意味著失業,在白領職場中生育歧視也是司空見慣、基本不受制約;僱主對母親很少關懷,公共托幼服務資源奇缺,為履行母職,無論是
放棄工作還是減少工作投入,對婦女來說都是發展的損失;而且,婦女的性魅力被認為因生育而貶值,做母親讓婦女更依賴婚姻,離婚則往往意味著無酬勞動投入的
割肉……。總之,婦女為生育所付的代價和她們決定生育需要怎樣的勇氣,男性體會不到,父權家庭未必買單,國家則是基本無視。

若要取消計劃生
育真正成為婦女的福利,就需要考慮配套性的政策,給婦女廣泛的生育支持,並糾正性別歧視,否則,在不願生、不敢生、不得不生之間,婦女仍然不能實現自由選
擇。或者說,要讓婦女,乃至夫妻真正享受生育權,不能只談計劃或不計劃。然而國家放開「單獨二胎」的出發點壓根就不是生育權,而是提高人口紅利,呼籲取消
計劃生育者,或者只有粗糙的民粹式口號,就算有配套政策設計,也往往只見生育支持,不見婦女地位問題。

農村婦女極難就公共事務發聲,最受影
響人群的沉默讓整個話題殘缺。一些城市年輕婦女寧肯對取消計劃生育說不,不是留戀強制,而是因為,她們自己並沒有那麼強的生育意願,因此不太受強制的壓
迫,反而可以藉助政策限制保護自己免受生育剝削。婦女需要可靠的承諾,在她們面前,沒有性別視角的「人權」主張和專制一樣會不受信任及道德失敗,要不要回
應她們,終究是對人權價值的檢驗。

計劃生育爭論需要第三種語言

在強制極度森嚴的時候,取消計劃生育的主張渲染
著地下爭權的悲情,對話因此很難展開,而且,只要不進入國家議程,不管什麼政策觀點都是紙老虎,沒有殺傷力,因此也沒有爭議的迫切需要。但放開「單獨二
胎」已經明示了言論限制的鬆動,取消計劃生育主張公開化而且更有影響政策的野心,或許從此時起,爭議開始非常有必要了。

遺憾的是,在關於計劃生育是與非的討論中,有性別視角,有足夠知識,又願意走進大眾傳播,這樣的人士至今不出現。一些主張取消計劃生育者公然與女權為敵,婦女的經驗,性別的視角,只能以一種因被忽視而激越的姿態,在網上零散地迸出,集結不起多少話語權。

假裝女人不在場,熱熱鬧鬧地談論應該或可以允許她們怎樣,這種事情總是在發生。但換一種角度想,就此加入討論而不是等待完美代言者出現,就此尋找計劃生育問題中國論述的「第三種語言」,在為國和為家之間,在黑與白之間,正是一件可做的事情。

發展知識,甚至從提問開始,比站立場更有意義,在「單獨二胎」的大眾傳播中,比如這些問題還沒有評估:這會不會減少強制計劃生育的傷害,會對出生性別比造成怎樣的影響。如果還有待觀察,或許單就這個政策站立場還為時過早。


我是獨生女兒,母親10年前就去世了,我和爸爸相依為命,他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他!有時候想想有一天爸爸會年老生病,會離開我,眼淚就不能控制的流下來(就像此刻),雖然我已年近30,工作愛情都順利,但他走之後,我便是一個人在世上生存了,其它一切都不是真的和我有關係,如果有個兄弟姐妹一起承擔,我想也許沒這麼孤獨吧...


有錢人想生二胎的沒出政策之前都敢生,沒錢人出了政策也不敢要二胎。


有能力擠占各位生存空間和資源的不是超生而是某階級。


從一個非常自私的角度回答一下對子女的影響吧。

我是獨生女。我媽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問我,想不想再要個弟弟妹妹。我說,哥哥姐姐我還能考慮一下,弟弟妹妹就算了。如果現在我媽再問我要不要弟弟妹妹,我會說:不要。

我姑且相信愛分成很多份不會減少,但我絕對不相信錢可以分成多份還不減少。

說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不是獨生子女,我現在應該是交不起高昂學費的。

我長大到現在,最深刻的體會就是在中國養一個孩子是一個成本非常非常高,需要非常非常費心的事情。我覺得我媽媽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但是她確乎把最好的歲月和最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我身上。如果有兩個孩子,精力和時間肯定是要被分走的。

所以小小的做個結論:非獨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所獲得的資源比不上獨生子女。


潮汕地區表示然並卵…


我和老婆都是獨生子女,我們不會要第二胎。

因為我覺得,有了多於一個孩子,一碗水肯定端不平,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我不知道對於社會有什麼意義,可能是想改善一下男女比例失衡和老齡化速度快還有養老金虧空的問題吧,但是我覺得對於女性來說這是個挺悲慘的事情,中國婦女才剛剛站起來幾年呀,80後大多獨生子女,一家只有一個孩子,都享受著父母能給予的最好的教育資源,女孩男孩一樣學習考試競爭好的學校上升的職位,二胎一開最打擊的就是職業女性。普通女孩大學畢業就24歲了,再工作個兩三年讓自己找個方向,一下子到了27.8歲,也沒攢下什麼錢,工作也剛剛開始步入正軌,頂著大齡剩女的頭銜,七大姑八大姨又開始了催婚,可能有的人幸運,能一直和自己喜歡的人戀愛結婚,有的人抗壓性差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過了三十不婚的,相親都不佔優勢,人家說你以後是高齡產婦。29.30歲是朋友圈女性生孩子的高峰期,女性先天的母性和雌激素決定對孩子上要比男性付出的更多,孕期的一年吃什麼吐什麼身體浮腫,孕後的一年母乳餵養導致身材變形,有的還得乳腺炎疼的直哭,幸運的有父母婆婆幫帶老公分擔,生完小孩一年就能回去工作,不幸運的凡事靠自己,每天還得洗衣服做飯累死累活,直到孩子滿二十八個月上了幼兒園,當然條件優越有月嫂保姆照顧的當我沒說。

現在國家一開放二胎,生了女兒的,婆家想要兒子,生了兒子的,丈夫想要兒女雙全,身邊的人都開始生生生,你又想到自己孩子孤單缺個伴,一家人熱熱鬧鬧才是福,好嘛,又搭進去了三四年,等二胎能夠上學的時候,已經三十五六歲了,回歸職場全職了這麼多年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心思也不能完全的鋪在工作上,因為擔心老大作業沒做好,老二學不好123456,老公最近心思不太正常,不愛回家,父母開始年邁身體總有些小毛病應該怎樣注意,這樣的狀態怎麼拼得過經濟旺盛的年輕人,而且現在的職場,老闆都是吸血鬼,指著你賺錢呢,之前一胎的時候,生了孩子正常工作沒人理你,現在誰知道你會不會突然懷孕撂挑子不幹還得給你白開一年的工資?那能怎麼辦?可能招聘的時候直接就不招女性,省的麻煩,除非你能力資源實力驚人,能一個頂五個。

而且大多數人還有房貸車貸要還,還有學區房要買,再加上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估計不產後抑鬱也得生活抑鬱,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已經讓所有人都有多多少少的焦慮症了,身為普通女性,這樣的生活狀態你想想是年少時期你想要的未來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從兩對年齡相近的家庭幾年間不斷的跟蹤調查的對比中開始。一對是130-140的高智商組合,家庭平靜和睦,怎麼都生不出孩子,最後決定作試管嬰兒的時候,男主人在自慰獲取精液的過程中遭遇意外去世。而另一對80以下的低智商組合,每天爭吵不斷,這些年間已經三代同堂,繁衍出一個龐大的家族譜系。而基於這個調查,智商越高的家長,生育時間越晚生育數量也越小。20年間,智商低下並且缺乏良好教育的人增加了10多個,而高智商的人卻缺少了一個。影片正是在這個前提下預言,人類不進會在幾百年間損失掉優秀的基因,也會喪失掉優秀的家庭教育的傳承,而最終變得滿世界的蠢蛋。


請看下面的圖,

這是目前大部分八零後的家庭結構示意圖,也是不久之後,九零後、零零後的家庭結構圖,更是未來X零後的家庭結構示意圖。

對於未成年人來講,只有當他們長大並結婚了才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小的時候,感受更多的,是孤獨。

當然了,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現象,比如失獨家庭,比如交的起罰款生了二胎、三胎的。

對社會來講,是要延續人口紅利。對個人來講,是要解決孩子當下的幸福,自己和孩子未來的負擔問題。


實在不懂為什麼那麼多獨生子女覺得孤獨?雖然我也是獨生子女,但是我並不覺得孤獨,相反,因為我們周圍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學會了接受與包容。其實放開自己的心,你就不會孤獨。突然想起林宥嘉的歌「我不孤單,孤單只是情緒泛濫」。


還有我弱弱的問一句,你們那裡超生都不罰錢么?那天我朋友算了一下,按照他現有的收入,生二胎的話大概罰十五萬(雖然這個罰款蠻不講理)。


推薦閱讀:

從戀人到朋友是什麼感覺?
有哪些很萌的動物?
碳酸飲料瓶底為何會是5個腳?
有哪些曾經你不相信的,現在相信了?
如何用日本輕小說腔講述中國故事?

TAG:生活 | 教育 | 計劃生育 | 二胎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