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在買菜這種小事上斤斤計較,而買大件商品的時候差幾百塊錢倒不是很在意?

很多人(包括我)買菜的時候算來算去的,還會為了便宜幾毛錢去另一個菜攤買,買大件商品(電腦、洗衣機、電冰箱之類的)的時候上下波動幾百塊錢反而不會很糾纏。

有時知道那些小錢還不如算了,在大方面省錢的性價比更高,但還是控制不住。

哪位給解釋一下?

補充場景:

一部相機在商場專櫃的售價比網店貴兩三成,或者在中關村這種地方標價比底價貴兩三成(明知中關村的價格很虛),但買家不像買菜時那麼在意這些錢。


其實百分比啊神馬的都不關鍵,關鍵的是對信息的知曉量和控制力。信息又分成兩類,賣家信息和商品信息。

1、買菜的時候,隔壁攤也有一模一樣的菜,換店的成本低到0,因此願意嘗試講價。購買電器的時候,此事很難,一模一樣的東西要跑很遠,這會造成一定心理恐懼;這是對賣家信息的知曉量所造成的結果

2、買菜的時候,你往往對菜的熟悉程度很高,購買電器的時候,很多電器所謂的功能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厲害不厲害,到底值錢不值錢,可偏偏你卻被忽悠著說這個功能很牛逼很威武,你的決策自信力正在下降,而對信息的把握度也在下降;這是對商品信息知曉量所造成的結果。

3、我們買菜往往在菜場才講價,在超市是不會講價的。而大件物品的購買場所往往是大商場,這往往就給了人難以講價的感受,乃至講價空間很小的暗示。這是環境造成的情緒暗示。

其實第一點,是購買者是否控制足夠多的賣家信息,此點在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網站出現後,許多消費者會選擇淘寶和京東的本質原因就是信息透明、易比較、換店成本低。

第二點則是很常見的購買決策中出現的誤區,被新出現的,自己不了解的信息干擾,並且做出可能錯誤的決策。因此,建議購買者一定要事前就記住自己初始選擇。千萬不要自己都不知道買什麼型號就去了,這個時候你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綜上所述,其實你會忽視或者對幾百塊錢的差價淡然,本質是你自己對於這次買賣的把握程度較低所導致的,而你較低的把握是來源於信息的不完全掌控。當你擁有足夠多的信息的時候,除非是壟斷或者腦袋短路,沒人會願意在明知將獲得一樣的服務或商品的時候去選擇昂貴的那邊。


覺得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略有片面。

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意為:我們在買菜時,更容易砍價成功,又不是非在你家買;而我們在買車的時候,不容易砍價成功,不在你家買還可能真沒有地方買得到了。(參考 @Eric 的回答)

其不能很好地解釋題中描述的感受。

那麼為什麼會有如題所描述的這一感受呢?這是費希納定律(Fechner"s law)的一個很好的應用實例。

@凡魚 兄提到的韋伯定律(Weber"s law),是費希納定律的理論基礎,韋伯定律一個通俗的描述是:一個裝有東西的箱子越重,則需要往箱子中放入越多的東西,我們才能感知到箱子增重了。

Weber"s law

The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weights was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the weights.

後來費希納(Gustav Fechner)在韋伯(Ernst Heinrich Weber)的基礎上,提出了費希納定律,其描述了:人們的主管感覺量與客觀物理量是對數關係。在這裡,客觀物理量就是商品的實際價格,人們的主觀感覺量就是人們感覺到的商品的貴賤程度,是觀念上的。那麼,有人問了,不管是對數關係還是錯數關係,這與題中所述感受有毛關係?別著急,對數圖像大家還是有點印象的吧,一個圖你就明白了。

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們會在買菜的時候為為一點點小錢而計較,而買大件的時候,我們幾百都懶得糾纏了吧。手機比白菜貴很多很多,因此,手機需要漲更多的錢,我們才能感知到手機貴了不少,白菜只需要漲很少的錢,我們就會感知到貴了不少。

其實,費希納定律不僅僅在這裡會體現,推廣開來,你有沒有意識到呢?

我們對父母等至親的付出習以為常,不以為意,而陌生人的一點小幫助我們就感激涕零,因為,父母本來就以為你付出太多,給你關愛太多。參考文獻:

Weber

Gustav Fechner

Ernst Heinrich Weber

韋伯定律_百度百科


謝邀。

這反應了典型的買方賣方的議價能力(Bargain power)不均衡現象。

在M.Porter最經典的公司競爭力模型中,提出了買方議價能力和賣方議價能力這兩大指標。指標的含義在於:無論買方或是賣方,當一方的規模遠遠大於另一方的規模時,價格的決定權(即 議價能力)將掌握在規模大的一方手裡。在這個問題里,我們看到的是消費者(買方)面對 大件商品零售商 和 菜販 這兩種賣方時不同的議價能力。

簡單舉個例子:

買汽車,或者是買電視時,任何消費者與4S店或家電量販店相比,購買能力都相當有限;而與此同時,4S店和量販店的數量又屈指可數。在這種情況下,賣方相對起來,比較容易形成價格聯盟,或至少降價的壓力較小。消費者即使想要砍價,空間也十分有限-----在現實中,大部分消費者是以要求更多贈品作為要求降價的備選方案,確實讓這些商家降價的可能性相當小。

而另一方面,與零售菜販交涉時,消費者的購買力相對較強,而商販的數目眾多(尤其是早市、農貿市場),零售菜販需要面對同行的競價壓力,同時期望存貨能夠儘快賣出,所以議價能力明顯劣於上述的情況。這也就使得消費者能夠更容易地議價。

與此相反,如果你去過蔬菜批發市場的話:在批發市場,儘管這些商家仍然是菜販,但由於普通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相當小,這些菜販幾乎不會在菜價上有任何的讓步。

因此即便是同一種商品,只要買賣雙方的購買/銷售角力發生變化,那麼就會有相應的議價能力轉移。


手機便宜50雖然才1.67%,菠菜便宜卻能便宜16.7%。

可絕對值呢?5毛vs50.要買100斤菠菜才能便宜回來啊!這時間成本呢?

我倒是覺得不是因為比例因素導致的,而是不相信大件也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越是年紀大的人越是會這樣。(比如父母)。某天真看到更低的價格,反而不敢買,是不是有問題啊,保修怎麼辦?為了便宜幾百塊,買個次品咋辦?到時候不是很麻煩?退貨?跟客服交涉很難吧?網上買會不會是假的啊?算了,貴就貴點吧,買個安心吧。回頭我買菠菜的時候多還還價,這錢就省出來了。

PS:

根據個人經驗:

當菠菜賣三塊錢的時候,你要還成2塊5?等著吃衛生球吧!

當你看上3000塊錢手機的時候,花點時間,在京東新蛋亞馬遜逛逛,注意一下限時特價,便宜50那是小小小case!(我媽要買個豆漿機,大賣場里賣299,我在亞馬遜花了199買到了。我06年的時候買nokia,迪信通是1050,結果2小時候後發現藍牙是壞的,而且nokia客服告訴我我這手機不在保,退完貨之後我索性去了南三環的那個批發市場,在客服證實在保付的款。帶票價:1000!)

pps:迪信通賣給你的可能是不在保的手機哦!小心!


以上各位答案都看了一遍。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第一是由於心理價位的原因,比如我去買個2000元的手機,我會帶2000+去,因為我已經決定了要買這個東西,而且這個做出這個決定的時間比較長,在我心理將它分類於屬於高消費產品,所以我不在乎這個東西是否是要2100還是更多,只要沒超過2500我都能接受;而去買小商品或者小菜的時候,我心理上認為這個東西價值比較低,我準備了2元來買這個,如果它要3元,我會覺得它比較貴了。從而講價或者多逛逛。

第二,根據需求,我如果帶2000去買一個東西,那肯定我是要買到這個東西才會罷手的,多花一點點錢也無所謂了,相反,我如果隨便帶了幾塊錢去買小菜,而我不是特別需要這個東西,它超出了我的心理價位,我是會要捍衛我的心理價位或者放棄的。(比如我要買諾基亞N8,我是早看好它的性能才買的,去買的時候這個東西超過我的預期價位,我也不會輕易用其他手機來代替它;而如果我去買青辣椒,它的價格超過了我的預期,我會想用紅辣椒或者其他來代替,從而講價的時候更隨便了,因為我可以隨意放棄它)。

第三,居於購物地點,價值比較大的商品往往在比較高檔的地方(如果在網上則是比較大的商家),這類商家有自己的價格系統,我們通常認為眼前的這個售貨員或者網上客服往往是沒有權利來給個更優惠的價格的,這個時候買賣雙方處於不怎麼平等的地位上,還有一點就是人都比較好面子,在這種高檔一點的地方喜歡裝一些;而買小菜的時候我們面對的這個人,價格是他自己定的,盈虧也都歸他自己,而且買賣雙方也比較平等,所以我們更能夠來跟他講價。

大概就這些,心理準備和買賣雙方的地位。

還有一點,平時我去買一杯飲料5元我或許會覺得他貴,從而可能不買;但是我如果是有準備而去商場買東西,我就完全不看價格了,不管這個飲料是5元或者6元,這個也是心理準備的原因,這兩個東西價值一樣,而因為前面一個我沒準備買,後面一個卻是我有花錢的準備,所以對待後面一個我會更慷慨。


怪誕行為學中有對這個現象進行描述,他舉的例子更極端:

假設你去文具店買一隻十塊錢的圓珠筆,你知道前面500米有個店只賣五塊錢,你多半會多走點路去買五塊錢的。

但如果是買兩千塊錢一套的西服,那你幾乎不可能為了便宜五塊錢多走同樣的路的,甚至便宜十塊錢你都不會去。

因為人會想,我都已經要損失兩千塊了,那五塊錢就無所謂了。


排名第一的答案固然是另一個角度,但這不是人們消費時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剛好之前有朋友關於一個定價的用研我有所學習到,在這裡拋磚引玉一下。

這是一種感覺閾限現象。

什麼是感覺閾限:外界引起有機體感覺的最小刺激量,這表明了人感覺系統的一種特性,只有刺激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引起感覺。比如房間里本來有5跟蠟燭,再點一根感覺不出來光亮了多少,點燃到第7跟蠟燭時,你會感覺一下子屋子光明了不少。這個心理感覺與物理量變之間的關係演變成一個公式叫韋伯定律:Δr(差別閾限)/r(原有刺激量)=k(常數)

什麼是差別閾限:剛剛感覺到兩種刺激之間存在差異的最小刺激量通過韋伯定律中的K與R可以預測出在原有刺激值上做多大變化,才會被人覺察。原有刺激量越高,差別閾限越大。

韋伯定律延伸至消費營銷領域就是價格差異感,是指當購買者在面對價格的調整、變化或者不同價格時的心理認知程度,購買者對價格的感受與基礎價格的水平有關,購買者對價格的感受更多地取決於相對價值,而非絕對價值。原有的價格越高,差別閾限(能感知價格發生了變化的幅度)就越大。

白菜:原價0.5元,提價到1元,

彩電:原價400元,提到600元。

在這兩組價格中,白菜原有價格0.5,提升0.5(差別閾限)對於原價來說是個不小的數字,是提升100%了;而相比彩電的原價400,提升200(差別閾限)對於原價來說並不算是個大數字,只提升了50%。白菜的提價更讓人感覺明顯。

通過確定常數K,研究大多數人對某商品價格的價格閾限,可以確定一個平均差別閾限,價格調整高於平均差別閾限,容易被購買者覺察從而產生抵抗,而低於平均差別閾限的提價卻不易被購買者所覺察。這個常用來指導商家如何做價格營銷。

以上。根據朋友用戶研究PPT回憶而寫,道理如此,可能推理不是很精準,在韋伯定律有研究的同學歡迎指正補充。


我也有類似的感受,有時候為了圖一時方便而花了很多不該花的錢,有時候又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浪費很多時間精力。這是絕大多數「正常人」都會犯的毛病,我這麼說是有科學依據的。

先看看你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假設你打算購買一部1500塊錢的手機和一個150塊錢的計算器。售貨員告訴你,在距離該店2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分店,這種計算器正在促銷,只賣100塊錢。但是那家分店的手機價格和這裡是一樣的。你會乘車到那家分店去購買嗎?

A. 去 B. 不去

再看看下面這個問題:

假設你打算購買一部1500塊錢的手機和一個150塊錢的計算器。售貨員告訴你,在距離該店2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分店,這種手機正在促銷,只賣1450塊錢。但是那家分店的計算器價格和這裡是一樣的。你會乘車到那家分店去購買嗎?

A. 去 B. 不去

我想如果你是「正常人」的話,那麼你的答案會和被調查的大多數人一樣,在第一種情況下選擇花20分鐘車程去買降價50塊錢的計算器,而在第二種情況下,對於花20分鐘車程去買降價50塊錢的手機則不那麼有興趣了。而仔細想想,這兩種情況下的選擇都是要不要為了節約50塊錢而花費20分鐘時間,如果你覺得50塊錢更重要,那麼無論哪種情況你都應該選擇A,如果你覺得20分鐘時間更重要,那麼無論哪種情況你都應該選擇B。

然而,「正常」的人會這樣考慮:150塊錢的計算器降價到100塊錢,降價幅度是33%,而1500塊錢的手機降價到1450塊錢,只節省了3.3%。「正常人」在消費的時候更加關注優惠的比例,而不是優惠的絕對值。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20分鐘時間的成本是不變的,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理性人應該考慮優惠的絕對值而不是比例。

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最重要的假定之一就是「理性人」假定,即經濟決策的主體都是充滿理智的,既不會感情用事也不會盲從他人,而是善於判斷和計算,能夠做出使自身利益最優的選擇。然而我們剛剛看到「正常人」往往是不理性的。行為經濟學對「理性人」假定提出了質疑,提出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研究的微觀對象,這樣我們就能夠對人們的非理性行為進行研究了。

普林斯頓大學的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是行為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將心理學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經濟學研究中,特別側重於研究人在不確定情況下進行判斷和決策的過程」,在2002年被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

前文中的兩個問題就是出自於他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在198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http://scholar.google.com/scholar?cluster=1409842284010900439 ),文中還有其他很多有趣的例子,揭示了「正常人」和「理性人」之前的區別,了解這一問題對於我們在消費、投資和日常生活中的決策有很大的幫助。奚愷元(Christopher Hsee)的《別做正常的傻瓜》(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74488/ )用通俗的語言講解了這些問題,告訴我們如何少一些正常,多一些理性。


其實我沒見過很多人這樣,我見到的是相反:小東西沒必要講價,大東西一定是認真研究很久,然後選擇最合適的地方去購買。。。

換句話說,買菜不在乎一兩塊錢的人我見過不少,買電器能夠不在乎幾百幾千塊波動的人真心不多。

如果問題者能夠確認你的觀察統計樣本真的具有可參照性,那麼我感覺李淼的回答相對最靠譜。

所謂心理學不是問題,因為在買車,買大件電器,買大件商品時苦苦談價,到處找合適的商店,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很多人的回答,給我感覺是憑一句話就把這些人都變成空氣。——也許你們眼裡只看見那些買大件一擲千金眼睛不眨的人們?那是幻覺,那是電視電影給人帶來的幻覺而已。


說不在意的都是假的。

之所以願意承受專櫃的高價,那是因為網店的貨並不安全,至少買家心裡覺得不安。花錢買心安,再正常不過了。當然有些實體店也會使人感到不安,典型的就是單反相機,黑東、黑寧是很多人的首選,它們的價格通常是比實體店貴的,但依然有很多人願意買賬,無它,就是因為人們認為黑東、黑寧的貨比實體店(這裡我說的是實體店不是專櫃店)更有保障。

至於買菜則基本不存在這種對比,因為同一個菜市場裡面的同一種菜的可靠程度是差不多的。

第二個原因則是有的答案提到的比例的問題,例如差價一塊錢對於菜來說比例很大,差價幾十元對於電器來說比例很低。(這是一種心裡特徵,當然是非理性的)

第三點就是隱形成本,買大件如果需要得到最優惠的價格,需要做很多功課,花很多時間,而在菜市場買菜則不存在這個問題,走兩步就行了。這種隱形成本也是值錢的。

具體到我個人,我反而不是這樣,我是買大件斤斤計較,買蔬菜水貨水果反而無所謂。能開店賣大件的通常家裡都不窮,反而是菜市場的菜農、果農每天很辛苦還過著僅僅溫飽的生活,買個菜您何必跟他們斤斤計較呢?讓他們多賺一點就多賺一點吧。


記得看過一個很形象的例子,某人去小賣鋪買煙,只帶了十塊錢。煙正好十塊錢一包,買了煙之後發現沒有帶火柴,於是問老闆能否送一盒火柴,老闆拒絕:「我這裡火柴一毛錢一盒。」

而他的朋友聽說這個事情之後,決定採用另一個方法用十塊錢同時買到煙和火柴。對話內容大致如下:

「老闆,xx煙多少錢一盒?」

「十塊」

「九塊九能賣么?」

「沒問題」

「這是十塊,剩下的那一毛,買一盒火柴吧」

「好嘞」

然後,他朋友花了十塊錢,買了煙和火柴走了。

我相信這個故事和提問者所提及的問題說的是同一個事情,而事實上,這種按比例折算的情況已經進入很多人的血液之中。我相信不少人喜歡把優惠的情況按照打折的比例來進行對比,面對那種滿100返50,心裡也會默默的想,不就是6.6折么?這種單一的思路幾乎已經是不假思索了。

《大腕》的台詞中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你得研究有錢人的心理,能願意掏兩千美金買房的業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兩千。"這雖然是誇張的效果,但是買大件的時候,人們確實會自動忽略掉絕對值的差別,而更關注折扣比例。

而這種思維慣性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單看買大件和買小商品好像價格總額會差別巨大。但是對普通人而言,買大件的次數較少,買小件的次數更加頻繁,菜市場是隔三差五就要去逛的,總數加起來不見得比大宗商品少。因此小錢砍價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砍價成功或者說用更少的價錢買到了心儀的商品,這會給購買者帶來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甚至有時候超過了商品本身使用起來的重要性。而且這種成就感是對比出來的,並且以次數計算,這是買東西的一個重要樂趣,不信?回去問問你老婆為啥喜歡逛淘寶吧!

最後,表面上小東西你不砍價,賣家可能拿你當傻冒,人家買的白菜都一塊錢一斤,你買的兩塊?是的,你不還價省了時間,千萬不要告訴你周圍的人你的白菜是兩塊錢一斤買的。否則你會被周圍的人懷疑智商的...當你的做法和一般人不一樣的時候,最好不要讓他們知道。

個人傾向於大件小件都權衡是否划算,但這已經不是第一反應,而是克制感性思維,強制理性思維的結果了。


這是決策心理學的經典案例。

買不同的東西,我們有不同的心理賬戶。

對於大額商品,我們對應的心理賬戶是設定為買大額東西的賬戶。而買菜這些小東西,我們對應的賬戶是日常生活消費類的賬戶。

我們對於不同心理賬戶的收支預期是不同的,對大額賬戶比較慷慨,對日常生活消費賬戶就比較斤斤計較。對於「買大件」的心理是:大頭都出去了,小錢就不在乎了。這個小錢,是相較於買大件付出的錢而言的。我們通常會在相同的心理賬戶中比較,而不會比較不同心理賬戶的收支。


這個主要是搜尋成本的問題吧。在菜市場,搜尋一個更低的價格成本不要太低,菜市場溜達一圈就行了,而且商品是否同質也很好辨認。相反,題主說的電器什麼的大件商品,搜尋成本更高一些,而且商品是否同質也不好區分。這個理論最早是研究勞動力市場的,但在商品市場中的解釋力也很強。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信息的不完全,搜尋信息同樣是有成本的。如果題主具備完全的市場信息,實在沒有道理不直接選最便宜的,哪怕只便宜一分。


做理性人害得我今年年初該買的電腦到現在還沒買。

這個現象在女性比較明顯,男人相對理性些。比如我老婆去買個頭花可以為了10元錢花一個小時,而買件衣服1000+可能只有20分鐘。

這應該是心理上可掌控的成就感的原因吧。


是這樣。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

因為排名第一的答案說明了兩種商品的消費者議價能力不同,然而題主的問題是消費者的決策不同。假如題主的答案是為什麼小商品比較容易討價還價,而大商品比較不容易討價還價,那麼排名第一的答案是合適的。但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問題。

但是題主的問題正好相反,他的意思是,為什麼大商品明明講得下價,人們卻不去降價。可見排名第一的答案是錯誤的。(當然並不是說市場結構是沒用的,稍後說)

我想題主自己的意思可能是這是一個心理錯覺,也有一些人這樣回答。在這種回答之下,人是非理性的,所以這不是一個經濟學問題,而是心理問題。但是這個完全可以用經濟學解釋的。

我個人感覺是信息不對稱問題。這個答案也有人回答了,但是不夠徹底。我來說一下。

大件商品和小商品的一個重要區別,其實是消費者對於後者掌握較多的信息,而對於前者掌握較少的信息。因此像蔬菜水果這些市場是完全信息完全競爭的市場,產品可以看做是同質的,因此唯一影響決策的是價格,消費者會儘力去索要一個低價格。

但是假如消費者掌握了非常少的信息,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有句話說,便宜沒好貨。消費者既關心價格也關心質量,有的時候他寧願支付一個高價格買質量好的產品而不願意支付低價格買質量差的產品。這個問題才蔬菜水果中是很小的或者根本不是個問題,可是在電子產品上就不同了,一個蘋果的好壞是可以輕鬆分辨的,而一個電腦的好壞就不那麼輕鬆了。

一味索要低價對於消費者來說不一定是最優的,因為廠商或許會彌補價格較低帶來的收益的損失,因而降低成本,從而產品的質量低了。

那麼如何保證廠商不去生產低質量的產品呢?市場可以解決,這叫「激勵相容「的機制,也就是我們消費者制定的價格足夠高,以至於廠商生產低質量產品被抓獲,從而不再購買它的產品所帶來的收益,遠遠小於一直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收益。這樣的較高的價格可以看做消費者因為不具備完全的信息而帶來的信息成本。

下面的問題比較有趣,這樣廠商因為信息而獲得了一定的超額利潤,在一個競爭市場上很多廠商一起來競爭這一塊超額利潤。當然這個競爭不再是價格競爭了,因為高價格就是為了阻止廠商生產低質量產品,所以價格不可能降下來,所以競爭就只能是非價格競爭了。非價格競爭的關鍵是,向消費者發送一個信息,證明我是可靠的,我一定會生產高質量產品。

一個很簡單的競爭方式是,我投入很多固定成本,假如因為造假被抓,這些固定成本就打水漂了,所以我不會造假,我是值得信賴的。樓主說的網購和實體店就有這種分別,實體店有較大的固定成本,而網購沒有那麼多。因此消費者對於實體店更放心(這當然不是實體店和網購價格差異的唯一原因);還有就是去選擇房租更高的豪華地段,從而你的固定成本是高的。消費者在大商場和小攤上肯定以為前者更可靠,花了這麼多錢投資,肯定比那些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更可靠。

因此,當降價有可能影響到質量的時候,消費者會非常謹慎的使用這種市場勢力。


服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購買商品如果售後服務很差,就算便宜了幾百,最終還是吃虧的。很多網店的信用不如實體店,讓人感覺以後很難售後維修等。實體店至少給人有個店鋪的感覺。萬一有問題可以去找他麻煩。當然有些人不懂網路也有關係,搞不清,哪些店鋪信用好,哪些可以信任。


這個有什麼難的嗎?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力量不均衡弄的唄。


買個放心。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的答案如下(歡迎指正):

1. 價格敏感度:這是快消品行業的一個理論,我們在門店裡經常會指出諸如海飛絲這樣的產品,我們叫價格錨,零售價格很敏感,細微的價格波動就會引起銷售量的劇烈波動(所謂價格彈性高);購買頻次高產品的價格敏感度高,比如你買青菜,每天買,基本上價格基數你是清楚的),可替代性比較低的產品價格敏感性同樣也比較高,基本上這反映的都是需求強弱;如題主所說,相機這種玩意,除非你鐵心窮三代,你的購買頻次很低,價格敏感度不高。

2. 交易成本:基本經濟學理論的供需曲線只高度抽象了價格,比如這家青菜貴5毛,青菜又是價格敏感度和需求彈性高的產品,你立馬就換一家買一直找到你的認可價格拉到;但是其實可以把價格更抽象為「成本」,成本是包含了交易成本的(就是你完成一個交易搭進去的時間金錢等各種和價格無關的玩意),比如:如果全市場都只有一家賣青菜,價格貴5毛,你知道現在走出去左拐左拐再左拐走個20分鐘爬個坡有個小蔡市場賣便宜5毛的青菜,你也不會去買的,可惜價格彈性高的強需求產品,基本上都是他娘的全競爭市場產品,一大堆人願意擠在裡面「薄利多銷」,你會以比較低的交易成本替換賣家,直到你滿意;可惜,當你在實體店,無論是專賣還是百貨去買一台數碼相機,受限於知識儲備等,你去完成替換購買渠道的交易成本是很高的,而且交易成本在部分領域是包含售後的,很多時候我們願意為了可靠的售後等服務,降低交易成本而承擔價格成本,只要這個價格成本的溢出並不過分。

3. 渠道差異化:青菜的生產物流和買賣渠道極其扁平,議價空間完全在終端,而且出售時間壓力大,往往你7點買和8點買都不是一個價,但是攤主都力求要在最快速度賣出青菜,所以你很多時候能砍價成功,攤主拿利潤換周轉率;相機的買賣渠道複雜,從省級代理往下,到大的電子集散點比如中關村來自種渠道的竄貨,議價空間有限,每個終端的進貨價都不一樣,你很多時候砍價也砍不動,你只能選擇不在意,或安慰自己這家售後好,拿交易成本(含售後)低所以價格高來安慰自己。

4. 感謝馬云:

題主說:「一部相機在商場專櫃的售價比網店貴兩三成,或者在中關村這種地方標價比底價貴兩三成(明知中關村的價格很虛),但買家不像買菜時那麼在意這些錢。」

題主的可以解釋成:儘管我發現網上賣得便宜,但是我不知道貨源,都是流通貨,萬一買的是水貨,我自己又不知道,我又邁不過知識壁壘,售後我只能寄回去,太麻煩,交易成本高,實體貴個200,售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價格高就算補了交易成本了,反正這麼貴也不在貴這些錢。

但其實,我們還是要感謝馬雲,淘寶+支付寶通過信用體系,延遲付款,打假等方式大大降低我們的交易成本,使得儘管是一台5000塊的相機,我們也能去計較個50塊錢。


如果你有一萬根頭髮,掉50根你也不會介意,如果你只有十根頭髮,掉5根你就瘋了。很簡單,邊際成本不同。


推薦閱讀:

在非洲的華商經營狀況是怎樣的?經常內鬥是真的嗎?
經濟學的哪條概念或思想讓你覺得受益匪淺,對思想或實際生活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為什麼國家對非洲提供大量的貸款,而不用這些錢去建設西部?
經濟學是否有較為權威的分類方法?
英鎊的大幅貶值傷害了平民階層的利益,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TAG:經濟學 | 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