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7年美國藤校在中國大陸招生結果?

2017年美國藤校中國大陸錄取人數,新鮮出爐!

藤校今年在大陸高中內共錄取169人,其中北京錄取67人。

按照有些人的答覆,富裕限制了我對貧窮的想像力。

在北京孩子已經開始追求國外求學的時候,

在有的學校能有3分之1的學生都不參加高考的情況下。

別的省市居然還有人不知道在國內就可以報考國外的學校。

那是不是也可以說,是貧窮限制了某些人的眼界?

就如當年河南為了省口糧而拒絕了中科大?!

我相信就像是安徽,河南的這樣的大省,

資產百萬級的人群也是存在的。

個人認為主要是思想觀念問題,

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相信"我其實也是可以考國外大學的"。

國外的好大學很多,拿藤校舉例只是因為它比較有名。

藤校貴,還有歐洲的,甚至日韓的大學,

世界上比國內一本好的學校很多。

也真不是只有超級富豪才有資格去留學。

我的同學很多就是出身普通家庭,並非各種二代

另外各位也不用噴我,不食肉糜是我的錯。

但這也不是你們可以隨意罵人的理由。


這個問題真是把中國的現實顯出來了,那就是別看有世界第二的GDP,中國的地區差異和貧富差異大的如同頂尖發達國家到非洲的距離,包括觀念和財富。

包括題主在內的很多人,都無法想像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居然有人不知道可以直接申請美本。但是就如同貧窮限制了很多人的想像力一樣,富足的一線城市生活也限制了這些答主的想像力。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諸位答主,這是一個普遍現象,甚至更加嚴重。

就以我自己的經歷舉例子吧,在我高考之前,別說直接申請美本這種事情,甚至我當年參加物理奧賽,都是一個很奇特的事情。當時我在從未接觸過奧賽的情況下被塞了一本書看了一星期就去參加了,只不過因為我在班裡的物理學的最好。最後雖然過了初試以及複試的筆試,但因為實驗雪崩而被淘汰,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那些儀器。這前後花了一個多星期參加的物理競賽你猜我家人是怎麼看的?他們認為是不務正業,耽誤學習。直到後來我高考結束之後報志願的時候,我父母才發現其他的全省排名靠前的學生們不是這個競賽加分就是那個獎勵加分,在專業報名和投檔時佔盡便宜這才如夢初醒,索性我裸分考得夠高,還算結局不錯。我估計那些答主們根本想像不到這種情況吧,這真是現實比小說更離奇。

我再說一個有趣的事情吧,最近聽一位好友說起一位剛認識的富二代A君。A君在加州學電影,畢業準備拍個片子,電影題材準備拍我國的貧困鄉村。剛剛寫好劇本,其中到處都是對中國農村刻奇式的想像,比如窗戶都是用報紙糊的之類的。其實這已經夠讓人吐槽的了,因為在貧困山區,報紙還真是個稀罕玩意兒,根本輪不到糊窗戶。但這不是最值得吐槽的,還有更令人悲劇的橋段,那就是主角住在窗戶都用報紙糊成的房子里,結果非常嫻熟的在電影開頭打開了自家的床頭燈。床頭燈!這樣的房子里居然出現了床頭燈!不得不說,富裕也限制了這位兄弟的想像力,可能床頭燈這個東西在他的世界裡是與生俱來自有永有的吧。而本問題下許多答案給我的感覺,就如同這位A君的劇本,充滿了床頭燈式的喜感。


這是個好問題,事實上作為白左大本營的藤校是非常希望有非一線城市的中國學生的(某大藤某屆沒從北京招一個人),問題在於很多地方的同學們認為考藤校這件事情根本和自己沒關係,壓根就沒有深究;抑或是信了高票的邪,覺得從河南考藤校也要和京滬一樣Sat2300(現在應該是多少來著?),托福115,八門AP,模聯主席才算起步。套用一句雞湯,其實好多門是虛掩著的。

當然下到個體來說,很多人的社會經濟條件使他們承擔不起風險去哪怕試試這門是不是真是虛掩的,這也沒有辦法。

好吧,評論區說起來了學費的事情,看來又得科普一下:哈佛,耶魯,普林斯頓,MIT,達特茅斯,阿默斯特是對國際生提供無差別助學金的,你上不起學的話學校包你學費生活費過節回家機票錢。這種信息都在網上,很多朋友們不去查就到我評論區說什麼學費交不起,是不是也算沒推門呢,這門推起來還毫無技術含量,有網就行。

註:大家似乎認為河南只有幾千塊錢掏不出來的窮苦人和送孩子去美國讀高中的土豪,就沒有小康之家,令我無言以對。


我上初中時,省會外國語中學有兩個班的省招名額。我們隔壁學校那些學習好的都去報名參加考試了,最後也成功考上好幾個。

我們學校的學生在尖子生數量上兩倍於隔壁學校,卻從來沒聽說過有這種機會,都在一心準備眼前的中考,為了上縣城裡那個市重點中學而努力。

我直到上高三時才知道,國內名校自主招生這種事情很容易參加。有些學校能把全校學生組織起來搞這個,連二本成績的都能去湊湊熱鬧。

而我們高中當時只有寥寥幾個人去參加了一些學校的自主招生,而且他們都是教師家庭出身。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自主招生這種事情遙不可及,不是自己能接觸的,也不知道該怎麼準備怎麼參加。


很有趣的問題。如果換成大一時年少的自己,很可能會拿這個當論據,在人人網上去和那些諷刺「清華北大在京招生比例太高」的人辯論。現在自己也出了國,和大陸本,美本,美高以及abc白人印度人們做同學/同事,回過頭來看國內教育,大概有這樣幾點想法(盡量迴避地域類話題):

從宏觀角度:

1. 開放市場下,小國不能決定商品價格,教育亦然。在教育問題上,中國(大陸)仍是小國。所以當國內的定價(因為輿論、政治等原因)失衡時,國際定價就會起作用。長期來看,國內定價必將會向國際定價靠攏。

2. 雙向選擇倒逼教育改革。在只有清華選學生的年代裡,用什麼制度招生,招什麼學生,招什麼水平的,完全由清華自身說了算。而當學生有了更好更多選擇時,便可回頭向清華議價。選擇越多,議價權越大。自主招生便是一例,學校減小學生考試風險以避免學生流失。

上面兩點不細說了,因為我自己是北京人,榜單里排第一的還是我母校。要舉例子我只能舉周邊孩子的例子,怕會顯得自己有傾向性而引戰。

從微觀角度:

1. 學生應當有主體性。主體是人,而不是規則。經歷中高考的國內學生很容易產生依賴規則的慣性。即所有人遵循一個統一的規則,我在這個規則下比你強我就應該結果比你好。然而進入社會才發現,社會規則是模糊的,信息不對稱的,而且多樣化的。以我自己的留學經歷為例,大陸來的學生在數學編程等基礎上完全不亞於美本,但劣勢是我們的主動性不夠強,不知道主動搜集信息,主動爭取資源。面試的時候也易傾向「你考我些問題,來檢驗我優秀」,而非「我向你展示我的經歷,來說服你我能為你帶來價值」。

2. 教育的目的是成長。(無論用錢砸的與否)成長就是收穫。前兩天有幾個很火的問題,包括人大附(分校)學生拍電影,清華附小的學生搞大數據之類的。主要反對聲音都是這些成就是靠錢或家庭幫助砸出來的,不(完全)是自己的成果。我認為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觀點過於靜止,因為教育的意義並不在於某一件事本身,而在於這件事給人帶來的經歷和成長。如這次拍電影需要家長提供五成幫助,下次只需要三成。這次需要父母贊助三萬,下次改自己募捐。這就是成長。在美國的所謂素質教育,其實也很大程度上需要父母的資源和幫助,如去非洲做義工,中學時在投行實習等。但即便這個機會是靠父母爭取到的,若能在這段義工/實習中有所收穫,那便是成長。

以上


底下的諸多回答者回答的邏輯恍惚間讓我覺得全國一共940萬左右的考生,其中934萬非京家庭裡面,根本沒多少人能跟北京的那6萬考生比家庭環境。

也就是說,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南京等一大堆城市的高三學生的家庭情況和見識,加起來居然跟北京一個市的差不多,有趣


似乎在知乎,乃至整個中國,唯有高考和分數才是絕對的政治正確。如果你要討論一個人的眼界,那就是「何不食肉糜」。

沒有圖你都不好意思在知乎發東西_(:з」∠)_

但我不想評論美國學校在中國招生的結果。因為人家都是私立學校,想要誰要誰。

我想說一個我高考時候的故事。那是在2007年,網路還不是很普及,大家還在用動感地帶簡訊包,我所在的那所鄉村中學,基本上和在線資源是無緣的。

那麼高考結束後,填報志願,大家的依據是什麼呢?

你所有的依據就是一本寫著學校專業代碼的小冊子。

沒有別的。

所謂的填報志願,真的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填報。沒有什麼網上的系統,也沒有修改志願這一說。

大部分學生不知道『電子工程』和『電氣工程』有什麼區別,不知道『計算機科學』和『程序設計』有什麼不同,更不知道有自主招生和港校新加坡全額獎學金留學這回事。

有心的家長和考生,一般會在高考後去各大書店搜集各種資料,包括各個專業往年的錄取情況;那些手中資源比較豐富的家庭,直接就上網查資料,或者去電話諮詢在校生和高校的招生人員。但大部分家長和考生,都是考完了出了分數,發現自己在一本線以上就覺得萬事大吉了。

結果到了填報志願的那天,學校早上九點把材料發下來。就是一張類似高考答題卡的東西。第一志願只能填報一個學校的一個專業。然後學校說:下午兩點交上,逾期不候。

換句話說,你要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內,從上千所高校的上萬個專業中選擇一個,作為你的第一志願。

學校的做法是違規的,因為填報志願的時間是三天。

但對不起,就給你這幾個小時。你愛報不報。

並且,

你所有的依據就是一本寫著學校專業代碼的小冊子。

沒有別的。

於是你就會看到:有些學生考了600多去了二本,有些學生卡著一本線去了211。

然後你就會聽到有一些600多分的考生在咒罵中國教育的腐敗和自己家長的無能。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討論「眼界」依然是「何不食肉糜」,那我還能說什麼呢?


作為一個留學機構號來答這種問題其實是不太合適的,爭議性太大,又必須給出觀點,很容易被人說,啊,你們什麼情況啊,一點都不客觀啊。所以小A盡量……盡量只講事實。

目前這個問題下主要是兩種觀點——

觀點一:上國外大學,或者更進一步,上藤校其實比大家想像中的簡單,但居然有的地方有些人壓根就沒有出國留學這種意識(當然各個答主或者題主的態度和語氣是不太一樣的,小A這裡盡量只提煉出觀點)。

觀點二:藤校很容易嗎?明明很難啊!你這是「何不食肉糜」!

藤校和國外大學其實是兩個概念,換句話說,藤校和一個排名50以後的大學絕對是兩個概念。兩者的申請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題主提供的數據,藤校在大陸高中錄取的人數是169人……2016年高考的報名人數是940萬,這裡面可能有少數沒報名,忽略不計。於是有的同學的觀點就是,很多人沒有申請藤校(選擇了高考),如果大家多一些人申請藤校,會發現藤校其實沒那麼難,那麼最終從大陸錄取的人數肯定會增加很多。

但事實上也有一個可能,申請人數的增加最終只是讓競爭加劇,而錄取人數並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我們假設有條件的同學都去申請藤校,結果會是大部分都能被錄取嗎?

來看一看近兩年藤校的錄取情況:

除了康奈爾一如既往地慷慨,整個藤校的錄取率都可以說得上是非常低了吧?

學校決定錄取多少人往往都是非常慎重的,而且會根據學校的容納情況來進行判斷,一般都比較穩定。大陸學生的生源質量本來就比較好(從基礎知識和考試能力上講),加上基數大,出現優秀的苗子的幾率是很高的。如果這些優秀的學生(即便各種條件都滿足)都來申藤校……恐怕藤校也承受不住啊……

最終結果是,錄取率更低,而錄取人數可能還是那個鳥樣。

然後又有同學說,就算我拿到了藤校的offer,我也讀不起啊。另一些同學就站出來解釋說,別擔心,有獎學金呢。是的,一些大學確實會發放獎學金,小A之前也針對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做過一些「科普」:

美國大學給學生提供的資金補助主要分兩種:

l Need-based Financial Aid-基於資金需求的助學金

l Merit-based Scholarship-基於優異程度的獎學金

Financial Aid是助學金,是根據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來判斷的是否提供的,也就是說學校會根據申請者的家庭收入和納稅信息來,判斷這個家庭應該為學生的教育付出多少,不足的部分再由學校和政府來補助。

而Financial Aid本身又分為很多種形式,包括sholarship、grants、loans、waivers等等,總結一下又是兩種類型:

l 需要償還的

l 不需要償還的

申請上又分兩種類型:

Need-Blind——就是申獎不影響錄取,招生官在審閱申請材料的時候不知道學生申請了助學金。

Need-Aware——會影響錄取,同樣條件的兩個學生,學校會給那個沒有申請的學生錄取,畢竟學校也想節約一筆錢。

等等等等,剛才說什麼來著?

前面提到,Financial Aid學校需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那如何保證學校了解的是學生真實的家庭收入狀況呢?這就需要一個SNN號碼(社會保障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個人所有的收入和納稅信息都會跟這個SNN對應。而這,正是學校判斷學生家庭經濟狀況的依據。

也就是說,Financial Aid是針對美國本土學生的資金補助,基本上與國際生無緣。所以面對這種豐厚的而且很可能不需要償還的資金補助,作為留學生的大家,只能含淚揮手,撒有拉拉~

老司機等等!

真的沒有那種錢多到能夠不止提供美國學生資助,還能順帶幫助一下咱們國際生的學校嗎?答案當然是——有的,比如:

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

l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頓大學

l 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

然而,這種助學金,與其說是Need-based,還不如說是Merit-based。能申請到這樣的學校,學校更多的是基於學生的優秀程度了吧?

所以咱們又回到前面的問題上,有多少人能成功地打開藤校的大門?

申請藤校難嗎?對於某些同學來說,可能唾手可得。而對於另一些人,而且更可能是大多數人來說,難。

有的同學說準備SAT、TOEFL、AP、課外活動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不努力,難道要怪環境?比如有的同學就認為北京藤校錄取人數多,是因為「北京」這個詞背後有著極大的優勢,於是另一些同學就反對說這跟地域沒關係,跟在北京還是廣西沒關係,跟在上海還是河南沒關係,跟在香港還是甘肅沒關係。你沒申請那是你自己沒有留學這種意識,門是虛掩著的,你只需要推開就是了。

於是我們就要搞清楚,為什麼這麼多學生沒有留學這種意識呢?

1、因為他們壓根就不想留學,沒有這種需求。

2、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可能性。

3、雖然有經濟條件,但觀念落後,沒有意識到可以出國留學

題主所吐槽的,其實也並不是一種情況,而是後兩種。大家說句老實話,國內的經濟發展平衡嗎?

不平衡。一些地方經濟已經達到世界發達水平,而一些地還在建設當中,另外還有一些地方相當的落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才多少年?經濟尚在發展之中,教育的發展能快到哪去?尤其是這是一個需要積累的事業。而人們對待教育的觀念,是和他們自身的素質直接相關的。一個只讀過小學的農民家長的觀念里,孩子讀到大學恐怕已經是他能考慮的極限,而在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眼裡,孩子出國留學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

同學們說得好,這就是眼界的問題。但,事實上,你不能怪農民的孩子的眼界太狹窄,也談不上他的父親的眼界有什麼錯。真正的物質決定意識,限制就在那裡,就跟冰冷的鋼鐵一樣,是難以撼動的。你不能期望一夜間所有人都把眼界提升到一個什麼高度,那是不現實的。

而且,留學這件事情,尤其是留學藤校這件事情,除了拼個人能力,還是要拼家庭資源。意識到留學和能留學是兩個概念,能留學和能輕鬆留學也是兩件事情。有的孩子家庭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甚至有些全家人基本都有過留學經歷,留學對這種家庭的孩子來說難嗎?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接受的觀念,享受的資源,真的和大多數普通人沒區別嗎?


爬藤其實本來就沒什麼意思,我自己是藤校出來的,那幫本科生我觀察下來的結果只有一個結論。

如果你是二代,爬藤也容易,那麼上藤校就是加一層光環,其實也不是靠藤校才讓你牛逼的。回去拼爹該幹嘛幹嘛。

如果你不是二代,那麼藤校所謂的Netwoking也好,情懷也罷,學術之外的吹噓的東西大概率對你沒什麼卵用。最後還是一樣憑本事吃飯,那麼藤校和好的公立大學對勤奮的中國人來說也沒有本質區別。

所以北京爬藤的人多,只能說明北京二代多……


可能有北京土著看了我最後一句話覺得很不友善,我澄清一下,我這麼說是因為原來題主的問題大約是「北京今年上藤校的高中生比所謂高考地獄的河南省多得多,所以北京學生比河南學生厲害得多」。我吐槽就吐槽在他沒有意識到在本科出國這件事上北京學生的起跑線比別人領先無數。

不是說生在北京有原罪,就像一個人繼成老爹遺產變富翁,我能有什麼意見?而是說北京學生已經開始大規模本科出國時其他省份尤其是非市區的地方連相關的意識都鮮有,這不是因為這些地方的人傻,而是先天性地被資源限制了。

————————————————

原回答:

這麼說吧,我是浙江縣城的考生,我上大學前就從來不知道竟然還有本科就能出國這種事,什麼雅思托福學都沒地方去學。沒有貶低河南省的意思,但是經濟狀況尚好於他們的浙江省非城市地區的信息和資源都閉塞到了這種程度,你就可以想像中國大城市的孩子從一開始就佔了多少便宜了。所以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了行嗎。


額,我讀高中的時候,知道自主招生

但不知道許多學校有,以為只有個別學校有,如中國前20

也沒去想這件事情

想像自己綜合素質

我就沒去

結果一個我們班當年總體成績排名20多的男孩去各種自主招生

拿到一個不錯211的名額

只需要考到一本線,就可以任選專業

那個學校的最好專業錄取分數線比一本高許多

我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學校還有自主招生這麼回事

最後我高考失誤,他正常發揮,我分數比其高不少

結果,他去了非常好的一個專業

我只能服從調劑,來到一個自己也不知道的專業

許多時候,大多數孩子真的不知道這個信息

他們忙著高考了

讀大學的時候覺得很不舒服

但工作了,才知道收集信息,整理有效信息

得到自己需要的,利用它

這是非常有用的能力

很多人說為什麼16年房價暴漲

我們來看

這只是15年上半年的利好,下半年還有許多

你覺得房價不漲,我都不信

但許多人不知道啊


僅僅是北京的信息更通暢而已,不過馬上各地的留學中介就會把這層信息渠道打通,美國大學招生全是公開的,毫無信息壁壘,又不是股票的內部消息。

而北京高中生,和全國其它地區的高中生比起來,沒有任何優勢,如果有,也僅是北京有經濟能力送子女出國留學的家庭比例更高。

至於所謂的素質教育,我們都知道這個東西有多水,是否在「社會活動」、「科技競賽」上拿些獎,僅僅取決於高中生的老爹有多少社會關係。而其餘的SAT和英語考試,就複習難度而言全國各地城市間幾乎沒有差別,標準化考試都是靠背單詞和刷題,誰用功誰就分高。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從個人的角度再做一些補充。

迄今為止我看了這個問題下面的全部回答。其實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觀點,都是從私人的角度出發的,即我們學校,我,我家人當年高考如何如何。同時,持兩種論點的雙方,每一方的觀點都驚人地一致,一方覺得,這TM不難啊,我身邊都是這樣的人,只是你們自己不開門罷了,另一方馬上說,放屁!咱們連門在哪都不知道。這兩群人,註定是難以相互理解的。

我之前很喜歡看社會類的紀錄片。紀錄片,似乎每每涉及階級,就會引來比較高的關注。大家所熟知的《高考》,大山裡的甘肅考生緊挨著人大附的出國黨,看得人心裡直揪。失去父母需要貸款讀書的考生和人大附中全力申耶魯的孩子,確實很難想像對方的生活,但也都實實在在是很辛苦。相同題材的有陳為軍的《為什麼貧窮》和范立欣的《歸途列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但是,我可以很確定地說,目前來看,中國的大多數人家,既沒有有錢到隨隨便便送孩子上個美本,也沒有困難到交不起學費的地步。大多數人只是刷著五三兢兢業業想上個好大學的普通人而已,家長咬咬牙買學區房,送輔導班,只希望孩子能上一個好一些的一本大學。這些事實,看一下一本率和出國率就很明了的了。我昨天在回答以後,很認真地反思了一下,其實我自己的全局觀還欠些。

這是我本科的第三年。我所在的大學,父母是公務員/教師/醫療工作者的比例很高,大家去個幾萬塊的交換項目,向家裡提一提,也都是沒什麼太大問題的,更直觀地說,如果隨隨便便走進一間自習室,一半的電腦都是mac。我在前兩年自卑過,埋怨過自己的家庭情況,但最後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兒:我們努力考985/211/上藤校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開開心心地活著。舉個例子,村口的小王家裡很窮,但這幾年用外出打工的積蓄給家裡蓋了新房子,他每每說起這件事都十分自豪;有人去美國讀了「不實用」的文科專業,但他每天都覺得自己的研究很有趣。這兩種人,都活得無比快樂,實際上是並沒有本質區別的,都值得我尊敬。想通了這一點,我就不大為家境的事情煩惱了,因為我很喜歡自己現在的專業,也相信以後的工作能帶給我尊嚴和成就感。

知乎上有一種政治正確就是,退生物/材料,轉CS。我持的觀點是,每一個人都要想清楚,什麼東西是自己持久的快樂本源。有人想賺多一些錢,買大house,這一點也不丟人,另一些人就覺得,即使一輩子都籍籍無名,但這種探究未知的生活使我無比幸福,那為什麼一定要退坑呢?無論上什麼學校,做什麼工作,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是最難的,上藤校的沒什麼好優越的,沒上的也不用太羨慕。藤校不是標籤,只是達到最終目的手段而已。

祝世界和平:)

分割線


以下是原回答

作為來自浙江一個五六線小縣城,現在上海讀書的人來說兩句。

15年的時候參加上海某985綜合評價面試,有教授問:你為什麼沒有考慮港大?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我難道可以申請港大嗎?(當時以為只有狀元水平的人能去);第二反應是:應該特別貴吧。(父母年收入之和5w左右)

於是我說:我們家那邊比不了上海,我不知道有這個途徑。

教授也愣了一下,你們那裡經濟水平應該……還好吧。之後就結束了個話題。

後來過了面試,進了這所學校讀書。經歷了兩件事情,第一件,室友和平時接觸的同學裡有不少上海人,接觸過程中才慢慢地發現,在上海好一些的學校里,出國/港校都是十分稀鬆平常的事,這時才感受到了眼界差距。第二件事,16年高中母校有一個學弟,成功申到了港大(自費),在申請過程中和他打了一些交道,明顯可以感受到這個學弟家裡經濟條件極其不錯的同時,還有與上海接軌的很好的信息源。

有高票表達了「這扇門是虛掩著的,有網就行」,其實我是不認可的。重要的不是申學校渠道本身的難易,關鍵在於如何獲知這條渠道,而這一點除非機緣巧合,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離不開大環境/周圍人的眼界的,而這又和經濟條件密不可分了。要不然在小縣城高中和在人大附,只要有網豈不是沒有區別了?


想必各位在上周都被一份「2017中國大陸出國留學最強中學TOP50榜單」給刷屏了吧?距離SAT十月考試出分在即,ED申請的邁入倒計時,看到這樣一份榜單應該讓不少同學緊張了下,尤其是在這些上榜的Target

School以外的學校同學。那麼我們今天來具體看看這份榜單究竟是怎麼樣的情況。

首先我們放上完整的榜單 - 2017 中國大陸高中出國 Top 50:

上榜的50所學校中,有34所學校142位學生拿到藤校offer。要強調的是,是142人,而不是142份offer。單說Offer數量的話,容易誤導,因為如果一所學校偶爾出了一個尖子生,拿到多所名校offer,就可以宣傳出似乎拿了很多名校offer,但是實際上就一個學生,所以本榜單以拿到offer的人數計。

根據歷年數據以及業界公認為200人為基準數據來計算的話,這意味著在2017年這個申請年度里,上榜的50所學校佔到了總量的七成。

其中,今年去美國方向總共為4442人,拿到藤校offer學生佔比則為3.2%。中國學生拿到藤校offer的機會總體是千分之一,換句話說,一旦進入到這50所學校,拿到藤校offer的概率比在其他學校要高31倍。

那接下來我們再具體看看拿到藤校Offer最多的學校都是誰?

很明顯,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是2017年度拿到藤校offer學生最多的學校。哈佛大學今年一口氣錄取了該校3名學生,哈佛歷年來對錄取中國學生相當吝嗇,由此可見,哈佛著實青睞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另外,深圳中學今年有哈佛的offer,也打破了華南地區多年無哈佛offer的記錄。

不過,和進藤校相比,進入TOP10-TOP30申請的難度低一些。在50所上榜學校當中,總共有1166名學生拿到了美本排名前30名校offer,佔到美國方向總人數的26.2%。但要留意的是,這些學校很多是典型的分控學校,所以中國學霸型的學生往往容易拿到這些學校的offer。

Target School 都在哪?

上榜的50所學校當中,所處在的區域依次如下。

  • 上海:11所
  • 江蘇:10所
  • 北京:7所
  • 廣東:5所
  • 浙江:4所
  • 河南:3所
  • 湖南:2所
  • 山東:2所
  • 重慶:1所
  • 安徽:1所
  • 陝西:1所
  • 四川:1所
  • 湖北:1所
  • 甘肅:1所

上海以11所學校高居區域榜首:上海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等。如果把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算上,出國以普高學生佔優的學校,上海居然佔到了4所。這跟上海歷年來有著提早準備出國的傳統並且有著大批優質留學諮詢機構的支持密不可分。

北京上榜的學校總數排在第三位。北京上榜的學校有個特點,都是公立

另外,該統計出處—少年商學院—每年都會分析當年哈佛錄取新生的特徵,比如《14張圖表告訴你哈佛2017年都錄取了怎樣的新生》,其中就反覆提到,學生長期參與社團活動的經歷非常重要

本次《2017中國大陸出國留學最強中學》上榜的50所學校中,人均社團較高的上榜學校,主要集中在一些老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老牌名校中。這跟這些學校創校時間悠久,具有社團傳統有關。而這反過來也促進了這些學校排名的靠前。

不可否認,如果你身處在以上上榜的Target School里,你的先天申請優勢自然比Non-Target School的同學大,但是,這是一個充分但非必要的條件。一個申請是一個holistic application,與申請人自身的素質,準備程度,標化/文書/面試上的努力都是必不可分的。所以對於這份榜單也不用太緊張,要申請的同學抓緊最後的時間,做好申請的衝刺。

*文章整理自宜校機構的調查


這個問題再好看待不過了啊。隨便拿灣區某著名私校來舉個例子:

http://www.harker.org/upper-school/support-services/college-counseling/college-acceptances

2015-2017年間,該校Upper school共計800名學生,總共產生了175個藤校錄取。

PS. 這還是在以教育性價比低下出名的加州灣區的單獨一所學校的結果,vs一個四千萬人口的全球第二強國的首都光環加成的最NB的超級城市。

Disclaimer:非地圖炮,僅針對題主。

如果說河南人在這位題主眼裡是渣渣的話,那很抱歉,這位題主在灣區人眼裡連頭皮屑都不算。


避免無腦噴,展開說說高考和藤校錄取的問題:

高考的地域歧視,跟藤校錄取的國別/種族歧視,其實背後是一樣的道理,那就是「在公平的標準化考試之上,因為完全基於標準化考試成績的錄取規則不合理(基於某個立場的某個群體的某種效用函數),所以制定顯性的或隱性的歧視性政策來作為錄取規則的一部分」。

矛盾的根源在於,優質的教育資源(答主將其定義為可以使其接受者獲取更高物質回報的教育資源)是稀缺的,並且隨著地區的不同,其稀缺性是不一樣的。因為剪刀差決定了高端崗位在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分布,而金字塔形狀的社會生產關係決定了只有頂層的一小部分崗位可以跟優秀的教育資源相匹配,否則將會出現腦體倒掛的現象(體現為大學生就業難)。打個比方,同樣是100個就業崗位,可能在美國有30個高端崗位,北京有10個,而河南(隨便舉個例子,莫對號入座)只有1個。原因在於,這些高端的就業崗位和教育資源全部被高度集中化,而這些就業崗位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是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打個恰當的比方,河南就是北京的經濟殖民地,負責產品/服務的傾銷+廉價人才的掠奪。在規模效應的帶動下,一個在北京的互聯網企業工作的人才是不可能在河南獲得同樣的產出的。

扯完了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接下來談教育資源在空間上的分配不公。儘管優質的教育無論在哪裡都是稀缺的,但是並不意味著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就業資源在空間上會重疊。以美國為例,坐落在偏遠地區的名校數不勝數,而這並不影響這些學校的學生拿到好的offer然後搬去大城市居住。然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政治權力對一切資源的掌控造成的跟距離負相關的輻射),我國的優質教育資源很大程度上是直接跟大城市綁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的錄取很難不受到「本地保護」思想的影響,不論是從稅收和政策的方面,還是從近水樓台那裡受到的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不公平的錄取規則就呼之欲出了。舉個例子,北京人認為跟外地人競爭公平的高考是競爭不過的,但是由於導致有資質接受優質教育的人要遠遠多於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公平的高考所篩選出來的擅長死讀書的外地學生跟一個在高考體系下成績略差但是物質資源更優渥的本地學生相比,後者往往有更大的可能在現有的社會遊戲規則下(包括本地人的「主場優勢」考慮在內)取得更好的個人成就,使得整個錄取標準向本地學生傾斜。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這樣的錄取規則是不公平的,因為它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而是對不同的群體區別對待。相比之下,高考的地域歧視比藤校錄取的國別歧視更為惡劣,因為不同的國家的國民之間是不存在義務的,但同一個國家的國民,可是無差別地給這個國家的發展做了貢獻的。

題主既然蠢到替這種不公平的制度洗地,那就只能以其人之道扇其人之臉了。


稍微歪個樓吧,寫一下自己的相關經歷和一點感觸。

答主鄭州人,初中就讀於鄭州外國語中學,高中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確實,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感受到了很多由於地域與學校的原因帶來的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初中在鄭外,鄭外應當勉強算是河南省最好的中學之一;鄭外的同學們除了中考,有著兩個較為特殊的機會,分別是去往西安交大少年班和去新加坡的留學項目,分別是在西安交大讀完研究生,中途不能改換大學以及去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就讀,畢業後留在新加坡工作五年。當時來看我如果申請成功率還是不低的,但是還是全力準備中考,大概考了全省前五十的樣子;

當時教育部特批天津南開中學在河南省有40個人的招生名額,考了小卷以後在南開和鄭外之間權衡再三,還是因為南開中學是周恩來與溫家寶兩位總理以及一眾大家的母校這一點吸引了我去南開讀高中。(吹了一波母校嘿嘿)

在南開中學,我參加了數學、物理和生物三科競賽和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三科競賽拿了聯賽二等獎,科創僥倖拿了國三。我並沒有學過競賽,但是憑藉比較紮實的基礎和一點競賽氛圍下的渲染我也得了一點獎;而我這種經歷在南開是常見的,基礎尚可的同學都會去廣泛參與競賽。之後就我而言還遇到過如下機會:中科大少年班;新加坡大學項目(和在鄭外的那個是一樣的);巴黎政治學院招生。此外我高中就學了托福,當時有出國讀本科的打算。但是後來決定還是卯足勁考北大物理系而放棄出國放棄少年班。當然,最後高考還只能說是差強人意,來了浙大物理系。

以上就是我中學自身遇到過的多樣化的各種「門」。高中時和初中同學交流,包括現在在大學和同學交流,大部分人的的確確自始至終都只有高考一條路;沒有保送沒有出國沒有少年班沒有各種特招項目,連參加全國五項學科競賽到科創到模聯什麼的氛圍都沒有,這個事實是很清晰的;但是對這個問題,我只想表達兩個看法:

1、人往往會很看重自己沒有得到的機會,而過於拘泥於自己沒能推開各種「門」,但是「門」終究只是另一種形式途徑而絕不是讓你進步的捷徑。

細數一下自己中學遇到的門:

西交大少年班

中科大少年班(我至今還是有點後悔,既然想讀物理當時為什麼沒有去科大 )

新加坡國立大學(現在已經是亞洲第一)

巴黎政治學院

濃郁的五項學科競賽氛圍

科技創新大賽(它其實和很多全國性的官方的大學比賽是一脈相承的,但很多人高中不知道)

還有我有一點了解但是因為一開始就沒打算參加的門:

丘成桐數學/物理比賽(這個成績好報清華的話這個比五項的金牌還有用)

IYPT高中組(物理系的同學們知道,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CUPT就是仿這個的,其實IYPT高中生就有參加,我們學校當時也出了一個隊)

而我身邊的朋友或者認識的人呢?

有中考比我好,現在只是在211學校的;

有丘成桐賽全國第六的台胞因為政策原因現在在北航讀物理現在前途明朗的;

有高中在校成績一般,但考A-level去了劍橋的;

有依然高中在校成績不算突出,但去了加州伯克利制霸全系的;

有還是在校成績一般,sat1和2都是2400去了芝加哥大學的;

有去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受不了要回國的;

有去了中央音樂學院,考試的時候拿了全國第五(前四應該都不是第一次考了);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我只是想說明,有時候通過好的門去了一個好像是高的平台,自身不一定能得到好的發展;有時候則恰恰相反;自我上升的途徑是真的多,的的確確很多時候因為自身的局限性,只能按照一個路子走下去;但是路子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你去哈耶普我高考去清北張三去新加坡李四拿金牌王五體育或者藝術專業內賊牛逼進了中央音樂學院或者國青隊——都是一樣的,沒誰比誰牛逼,也沒誰走了捷徑——前提是,你要足夠努力。我認為,這一點也是越是高的平台上大家水平越是參差不齊的一大原因。我身邊那麼多的例子教會我一件事:你得到的只和你的付出有關和你的路子無關,就好比我現在在浙大讀物理而不是在北大或者科大,是因為我付出的就只配讓我在浙大讀物理。(我沒有黑浙大,我也很愛自己的學校,只是說物理專業上浙大確實落後於北大科大)對於大多數人,大家都只有有限的「門」,但我們真的沒有必要眼瞅著別人的「門」眼熱;踏踏實實在自己的路子上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沒人會虧待你的。

2、所以時時都要告誡自己,自己現在得到的榮譽或者站在的平台是否只是因為路子讓自己暫時先一步得到了它;而不是自己的努力真的配得上它。

因為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很多,所以語焉不詳邏輯不清楚的地方有很多,請大家見諒;我們可以在評論區做進一步的交流或補充。

謝謝你那麼可愛還看完了我說了這麼多????


看到問題下加的補充文字,覺得有點不淡定了。說貧窮限制了想像力,還有回答說門是虛掩著,的確像是現代版的「何不食肉糜」。第一,做活動,準備文書,考托福考SAT費錢,培訓更費錢,還費時間,這是眾所周知的。第二,學校提供全額獎學金並沒有卵用。如果沒有錄取一個慷慨的美國學校,怎麼辦?那時高考也來不及準備了,半年遠遠搞不定的,還不得是乖乖掏錢去?第三,這補充信息似乎在暗示藤校強於所有國內學校。現實是,並不。現在清北已經上來了,隨著中國的發展,相信還有更多的國內學校要超越某些藤校(當然,國內學校不少管理制度真的是槽點滿滿..)。現在不是2000年代了,更不是1990年代。

——

原回答:

雖然我現在也是留學。但看到大部分答主都能意識到階層差異和家庭財富對孩子未來的巨大影響,我就放心了。

並不覺得留學要感謝自己比同齡人多付出了多少努力,也並不覺得自己比大多數同學真心優秀到哪裡去。一句話,能到大S學習,能取得一些成績,還是得益於投胎投得好,有資源去發展,有機會去展現——所謂birth lottery,得感謝父母。北京17年的高考狀元說得好,並不是全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他在北京享受到的教育資源。

所以,本科可以上藤校,在我眼裡沒什麼值得驕傲的。是,托福SAT各種活動的確難,但高考、競賽,甚至僅僅是「走出大山」,哪個不難呢?如果自己在他們的家境里,會如何呢?


當你把北京清北名額改為一百,河南改為五百,我想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有心情和你爭ivy了。飯沒吃飽你問他為什麼不參加完全公平的品酒大賽。我從來沒有見過既得利益者如此明目張胆的的惡嘴臉。要麼是惡,要麼是釣魚貼。


很簡單的道理,常青藤或者說美國排名好點的大學要的不是成績,或者說到了申請這個級別學校的學生成績已經都是頂尖了。托福110+ sat2000+ ap4分三四科,以及不錯的gpa這都不是稀罕事。畢竟中國人會應付考試地球人都知道,在美國上學的高中生還有很多趁著聖誕假期跑回來學sat的。

大家比的是什麼?個人綜合素質。

比如領導力,體育特長,藝術特長,家庭背景,比如你能為學校帶來什麼,這些才是申請者的核心競爭力。

比這些的時候,自然北京學生(還是修改為一線城市比較合適)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而那些傳統高考大省的學生更多的是希望通過高考來改變人生,目的就不一樣,就算你讓他去美國上學,沒有全獎一年五六十萬他們拿的出來么?


因為錄取標準是不同的啊。。。

藤校錄取不單只要成績,還要社會實踐,課題研究,社會活動,特長專長,以及英語成績,還有錢。。。

高考只看成績。。。

我國的教育資源還不足以支撐全國都採取以藤校為目標的這種多元化教育,那就勢必要求家長來創造這種環境,簡單地說,需要很多很多錢。。。北京的家長比較有錢,僅此而已。


恕我直言,

國內能送孩子去讀野雞的,

也不超過百分之一。

再加上SAT考試分數要求,

再加上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必須付出的學習費用,

明面和背後的成本,

其實都是很高的。

當然,

也有土豪家的孩子並不打算出國的。

反正我在國內認識的幾個土豪朋友,

一個在開酒店,

一個在當公務員,

一個在銀行上班。

這三個人,

兩個河南老鄉,

一個山東大漢。

再說了,

出國也不見得要去藤校,

某發小妹子現在在聖彼得堡學電氣工程,

也挺樂呵的。

目前送孩子出國就倆要求:

有錢,有想法。

有人有想法但是沒錢,

有人有錢但是沒想法。


推薦閱讀:

北漂在北京稅前7500是什麼體驗?
為什麼北京不能像華盛頓、堪培拉、渥太華那樣只作為行政中心存在的城市?
第一次來北京,是一個怎樣的感受? ?
在北京,你最害怕的事情前三名是?

TAG:北京 | 高考錄取 | 留學美國 | 貧富分化 | 常春藤聯盟IVYleag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