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的遼東公孫氏是漢人嗎?為什麼東吳陸瑁稱公孫氏為「東夷」?

東吳陸瑁給孫權的上書中稱公孫淵為「東夷小丑,屏在海隅,雖託人面,與禽獸無異。「,還說」聖王之御遠夷「云云,完全把公孫氏當外夷看待。

但是陳壽修《三國志》公孫家又是不入東夷傳的,是和其它諸侯在一塊,而不是和高麗三韓等在一塊。


你要是讓孫十萬寫公孫傳,能把他貶出靈長類。

公孫淵欺騙孫十萬,稱臣,獲了九錫。然後派九卿級別的臣子去加封他為燕王,帶了一萬兵,跨海而去,珍寶無數。

然後全部被打包賣給了魏國。

十萬氣瘋了。想要跨海親征。

於是大家苦勸。

--------

十萬原文 正史

「朕年六十,靡所不嘗;近為鼠子所前卻,令人氣涌如山。不自裁鼠子頭以擲於還,無顏復臨萬國。」

氣得連皇帝都沒臉當了。

十萬玩過關羽。玩過劉備。

玩過曹操,曹丕。都是說曹丕背盟親征。可實際上孫權稱臣後被封吳王,答應入質,還派了個被俘虜洗腦的魏人回去灌米湯。

最後曹丕等不來太子當人質,就親征了。然後說;你送人質,我就退兵。猶如大江,決不食言。

結果就是三路被抽臉。曹丕在不長的八年皇帝生涯中,親征東吳數次,也是咽不下這口氣。

如今孫權是一輩子玩鷹,叫個二流雜魚都算不上的公孫淵啄瞎了眼。

於是也想學曹親征丕,皇帝不當了,當航海家跨海親征。

於是大家輪流上書。

不信報應爽,天道好輪迴。

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蔑稱而已。

南北朝時期,北朝自稱華夏,蔑稱南朝「島夷」。南朝自稱華夏,蔑稱北朝「索虜」。如果不看他們自己的認同,而是看互相的蔑稱的話, 能得出什麼結論?搞笑嘛。


說的今天東北黑很少似的


和劉邦罵劉敬為齊虜一個道理,劉敬是土生土長的山東人,毫無疑問是華夏/漢人,所謂的東夷南蠻北狄西戎之類,既是對某地域的民族的泛稱,用在自己人身上那就是粗話


咱80年代第一次去上海,發現上海人老稱咱鄉下人,很鬱悶,咱可是堂堂正正溫州城裡人,可不是郊區或鄉下。不過同行的阿姨則反唇相譏,上海人都是窮逼。請問題主是為什麼?


你問得問題好奇怪呀,小張罵小李sb,小李就是sb嗎?


因為公孫氏與東北外族糾葛很深,有大量善騎射的外援部隊。好比瓊恩雪諾很容易被罵野人國王一樣。


我就看看不說話。


這是罵人,哪裡當外夷看了。


說的東夷是外人一樣,看東夷人不用牛角弓射死你。


中國自春秋以來的民族觀就不是一個血統上的概念,而是文化概念,文化集合。

所謂「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判斷夷狄與華夏的分界線是被評判的對象是否遵守華夏的政治規則,符合華夏的道德評判標準。

對於東吳,公孫淵是依附曹魏的「亂臣賊子」,不符合以東吳為正統的政治邏輯,稱為夷狄也解釋的通。

對於陳壽,《三國志》是承認曹魏的正統地位的,自然不會把自己的藩臣稱為夷狄。

舉個例子,周代的吳國從血統上算是周室的正統血親,但是因為實際上長期脫離中原政治,不勤王事,從來都是被諸侯當做蠻夷對待。

而秦國,論起出身也不過是夷狄。但從助平王東遷開始,一直努力融入中原文化圈,最後也被認為是華夏勢力。


公孫氏不僅是漢人,而且還是三國時期唯一的正統!

曹操家族,復旦大學已經提供分子生物學檢驗出來了,O2!百越人,馬來!劉大耳,說自己是漢朝皇族,證據呢?南竄到四川,和巴氐、南中諸蠻為伍,更不應該是正統!孫權家族,天吶,赤發綠睛,多半是羅馬商人北上訪問漢皇時遺留的子孫!

驅除韃、騋,恢復漢室!


祖上公孫昆邪,的確是胡人歸漢,就是跟皇帝說李廣才氣天下無雙,天天跟匈奴打,肯定會出事的那一位。到公孫白馬這輩,歸漢三百多年了,早就沒人把他當外人了,而且這位公孫白馬,在塞上殺胡殺得多起勁。

至於上書或檄文,都是將敵方祖宗八輩挖出來貶一番,陳琳罵曹操的檄文比這個還精彩。上面有人提到公孫騙孫十萬的事,就是換到現在,拿日內瓦公約來判斷,也是不道義。但是古代罵人的詞實在匱乏,而且士大夫講節操,不能潑婦罵街一般,要不然,還不知道把公孫祖宗八十輩罵成個啥。


推薦閱讀:

有哪些出生在中國的外國名人?
太監是怎麼排尿的?
抗倭戰爭是虛構的嗎?「戚繼光不是民族英雄,王直無罪」是否符合史實?
中國古代有哪些因姓名被取笑的故事?
為什麼諸葛亮在古今中外,民間具有那麼高的知名度?

TAG:中國歷史 | 三國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