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性,家庭和個人追求該怎麼盡量平衡?

對於男性,家庭和生活不可能完美兼顧嗎?相關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女性去兼顧家庭?


很欽佩@李一諾 博士,也關注了一土,但李博士這個答案我點了反對。除了機場泵奶這個細節,從頭到尾我沒看出養育孩子還給您造成了什麼負擔,我想您可能不是親自帶孩子。請問在您出差期間,是誰在照顧您還在吃奶的孩子呢?

職場媽媽不容易,需要適當來點兒雞湯,我自己也熬過雞湯,但對養育孩子的付出如此輕描淡寫,甚至說出「車到山前必有路」這種話,我認為是不負責任的。一個孩子從出生到三歲進幼兒園,一分鐘都不能沒有人照看,如果媽媽要承擔這些工作,那麼個人空間一定會受到侵佔,這不是靠樂觀就能解決的。一個女性在決定要孩子之前應該考慮到這個現實。

讓爸爸、長輩或者育兒嫂來分擔是一條路,但這條路不是人人都有條件選擇,即使選擇了也不是沒有代價。爸爸也要工作,長輩年紀大了,育兒知識和體力都未必跟得上,而國內育兒服務市場之混亂,我想關注新聞的父母都知道。出生頭三年是大腦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沒有得到適當的照料,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誰也不敢說。

我寫過一個答案:如何避免「有了孩子後生活品質直線下降」這種負面思想?,介紹我兒子出生後,我家用哪些方法來減輕負擔。我的條件已經比很多人優越了,但也只能相對減輕負擔;和生孩子之前相比,我的事業和生活確實受到了影響。

我原先是記者,在國內最好的媒體,生完娃三個月就回去上班了。但我發現寫稿變得非常吃力,邏輯總是捋不清楚。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哺乳抑制雌激素水平,進而影響大腦,反而更加努力地寫,一夜夜的熬,結果越來越嚴重,連續七八個小時對著電腦一句話都寫不出來,後來甚至出現閱讀障礙,連字都不認識了。幸好財新的 @張進 老師及時判斷我是產後抑鬱,讓我立刻停止哺乳去醫院就診,才算穩定住病情,但我很長時間都沒有辦法寫作。我14年開始在知乎答題,但15年夏天到16年初沒有寫過一個字,因為那段時間我一直被讀寫障礙困擾。

我沒辦法再做記者,只能改行做pr,做些策劃和媒介工作,偶爾寫一篇通稿都很艱難。直到16年,我才慢慢又能寫點東西。這時候我崽子又進入terrible two,成天炸毛,狀如瘋狗。我上班以後主要是我母親負責帶娃,但她這個歲數根本應付不了一個男孩兒連哭帶鬧滿地打滾,沒幾天關節炎就發了,躺在床上不能動。我想請人,連著面試了幾個育兒嫂,全是惡補幾天育兒知識就上崗,只能給孩子做做飯,對教育一竅不通;附近十公里內找不到一家正規全托,幼兒園也不肯接收不到兩歲的孩子。

這時我有兩個選擇:一是閉著眼睛丟給阿姨,不管娃會不會變成熊孩子;二是辭職回家。當時我想,再有一年就可以把崽子送進幼兒園,這一年對孩子的發展很重要,我接公關外包的活兒也有一些收入,於是一咬牙就辭職了。回家後我攻讀幼兒心理學,向 @言語治療師Siyang @青格樂 等老師請教,花了幾個月時間,總算把崽子給馴服了,從瘋狗變成一隻小綿羊。這期間我開了公眾號,建了上千人的母嬰群,參與了好幾個pr項目,順便學了點兒街舞,自以為沒有虛度。

今年崽子總算從羊進化成人,我開始籌劃回歸職場。以前我基本沒找過工作,大學實習直接留用,跳槽基本無縫過渡,但今年我的簡歷被一個個hr直接pass,連面試機會都不給。原因很簡單,過去兩年頻繁換工作,又斷檔這麼長時間,任何一個有職業操守的hr看到這種員工都會繞著走。幸虧還有一些朋友信得過我,幫我搞定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但離我原先的職業規劃已經偏離了十萬八千里。

據我所知,李博士前些年一直在美國,美國的daycare產業非常發達,恐怕這才是真正的答案。國內放開了二胎政策,這兩年又會迎來一大批嬰兒潮,我只希望能同時放開嬰幼兒託管市場。媽媽們再怎麼喝雞湯打雞血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早日形成成熟的daycare產業鏈,職場性別平等才有可能實現。就目前國內的情況而言,是的,對於女性來說,家庭和生活不可能完美兼顧。不要說魚還是熊掌,有口湯喝就不錯了。


這個問題就不該這麼問

正確的問法應該是:為什麼只有女性會被問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

為什麼一個有家有孩子的男性就不會被問這個問題。

先回答了這個為什麼,剩下的就迎刃而解了。

每個人無論男女決定組建家庭與養育後代時,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權衡與度讓,不僅是事業,還有興趣愛好,業餘生活,社交生活,甚至抽煙喝酒這種生活習慣。哪怕不是養孩子,就是養條狗,你也得天天早起遛狗,養只貓,也得天天鏟屎。

如果夫妻中有一個人不需要為養育行為做出任何改變,必然意味著另一個人要做出大量的改變,或付出雙倍的努力來盡量保持原有的生活。


贊同@李沅鴻的回答。

我補充幾點:

1. 原生家庭幾乎決定了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從教育,價值觀,社會資源,到戀愛,婚姻。想跳脫原生家庭太難了。

假如你是個女孩,原生家庭幸福,父母有知識並且重視教育,才能夠提供好的教育環境,培養良好的習慣,才有較大可能有好的教育背景,職業發展。

經濟狀況優越,無論就業還是創業,都能有所保障,沒有後顧之憂。不會因為生存壓力把改善生存狀況作為婚姻的目標;也不會因為與自己家庭條件相差懸殊的人在一起,導致生活水平大幅下降,而不得不從事一些高強度的工作來恢復自己原來的生活狀況。

父母關係和諧,才能有符合自身條件的擇偶觀,才能在感情中不過分謙卑也不過分傲慢,不會過於脆弱敏感,導致對感情缺乏信任,不會過於強勢,拒絕溝通和妥協。

擁有以上,這些,已經是人群中最幸運的少數人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697067,看過這個問題,你會發現有很多伏弟魔,不被父母喜歡的女孩,要她們遠離原生家庭的影響已經很難了。

還有,童年陰影這個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37455810,你會發現有多少童年陰影伴隨一生,能夠順利長大,變成一個心態健康的女孩已經盡了極大的努力。

還有,貧窮對人的身心有什麼影響?這個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603447,貧窮還能夠翻身的始終是少數。她們都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如果你讀過,年輕時大病是什麼體驗這個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213153,你會發現我們能夠健康活著都是一種幸運。

2. 婚姻的質量,也很大一部分決定了一個女孩的人生。個人努力是一回事,多少女孩被豬隊友坑了一蹶不振。有遇到一個倒霉婆家,每日與婆婆一家鬥爭的;有老公不上進,還負債纍纍,幫他擦屁股的;有老公不理解老婆工作,要求老婆多抽時間顧家的;有忙於工作,老公出軌的;有忙於工作,把孩子丟給父母,變成熊孩子的。。。

前段時間的新聞,人大畢業生變成農村低保戶,她的不幸,一定程度是緣於婚姻。

有人說婚姻是自己選擇的,可是很多時候是在社會壓力下,不得不妥協的。如今我們還能談談不結婚,有男權癌還會氣炸,何況是二十年前,當時的社會輿論,家庭壓力,都會幫人被迫做一些選擇,很多人也只是命運不濟罷了。


我說實話,我做不到。不是男性女性的問題,是人要承認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這個客觀事實。

目前正在看其他工作中,發現凡是級別高一些的,基本上都是要求出差,周末on call或者平時隨時加班。有時候看到非常喜歡的工作內容,往下一翻,至少30%時間出差,或者會下班以後還有可能加班,只能摸摸鼻子忍痛找下一個。但是工作坑就這麼多,篩選條件一多了也沒那麼多職位好給你挑。

我閨女現在才兩歲多,粘我粘的厲害,夜裡睡覺還要翻起來一兩次看看我在沒在旁邊。你讓她一星期三天見不著親媽,她肯定抑鬱了。為了她至少最近幾年我不會選擇頻繁出差和加班的工作。

我有親戚,雙方都在投行工作,媽媽回來比較晚,有一度曾經天天12點下班。還有過凌晨四點才回家的記錄。那段時間她閨女就一直不睡覺等著媽媽回來給她講故事。她媽媽極其羨慕我上班時間靈活,臨時有個事甚至不用請假就可以消失幾小時,還不用加班不用出差。她工資比我大概高20%-30%左右,但是犧牲的就是自由度和陪娃的時間。

不過另一方面我也很羨慕那些可以放手拼事業的人。我目前在不影響家庭的前提下也在自學其他的東西,但效果和效率肯定不如沒娃的時候好。

人一天就24小時,拼事業就會擠佔到家庭時間,認為家庭生活重要那麼事業發展就會有所犧牲。樓上那位麥肯錫合伙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經歷大家看看就行了,很佩服,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也不要心存太高幻想覺得你是那能做到的極少數之一,對自己高標準之前先看看自己的能力。

承認自己的局限性是做好人生規劃的第一步。


寫前頭啊,大家讓我看看樓上麥肯錫的合伙人,我看過了,我也很佩服啊,但是我做不到啊,自身能力不行,交際能力偏差做不到合伙人也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啊,合伙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工作飽和程度,一年收入做到達標了,不做了,輕鬆一下,我也想啊,一年做兩個項目,休個半年,那不行啊,合伙人分配項目下來挑三揀四不帶,是個人都知道對職業生涯不好了,諮詢狗就算是資深或者高級也都是很累的,我不知道MBB的陳俊生咋做的,我們作為項目經理基本上包圓了,從開啟動會到出報告思路框架分活討論調研寫PPT改別人的PPT以及討要尾款和客戶打太極,最特么坑爹的是有不同級別的對接人,但客戶雞毛蒜皮所有的事情統統找項目經理,我的合伙人是負責打單、聽取項目組關鍵結論和彙報壓場,兩者分工不同,對能力要求也不同。(我那位合伙人因為勞累過度也去年一病半年,前陣子聽說有位合伙人得了癌,去年有個小夥伴低燒小半個月都沒有時間打點滴,感覺他們用生命在工作)

做諮詢的,要麼諮詢師的時候早生,生完拼兩三年日子就好過點了,要麼合伙人的時候晚生,財務自由時間自由~還要看老公或者老公的家庭是否給力,能否幫你分擔讓你走的更遠~

所以我說棒棒的多面手一定是有的,但一般人很難,人家早些年就把該吃的苦吃了,人生的時間節點規劃的好,生活順暢度會很高,不會出現一邊拼事業,一邊懷孕失崗的尷尬。

我對樓上這位合伙人媽媽報以崇敬的目光,希望大家向她學習,可是我真的只是個普通人,只能高山仰止,走到那一步需要很強的事業心鞭撻自己不斷上進的。

------------------------以下為諮詢圈鄙視鏈條墊底機構中的諮詢狗的心聲。(原答案)

至少諮詢行業不可能,要麼駐場,半個月能回趟家就燒高香了,要麼不駐場但項目上工作飽和度驚人,訪談調研當天就要出紀要,開完會繼續寫PPT,前期中期12點前睡覺還不錯~就這強度還只是針對百萬的單子,不像MBB的上千萬。

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女生都不沖在前面了,會轉去做一些人才測評之類的短途、不長期駐場的方向,或者是轉後台、甲方~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大家接觸的都算是精英了吧,對孩子的期望當然要高,合伙人的孩子們經常請英文私教不是因為在美國幾年了英文說得不好,而是夾雜了俚語不適合投行環境~所以兩三歲後過了吃飽喝足就能睡的年齡後,誰幫你帶?婆婆?保姆?確定能帶出一個開朗大方有家教寬容專註有毅力的孩子?要知道長輩那一代大專都算高學歷。好容易周末休兩天,忙著帶著孩子自駕短途滑雪爬山,外加一天英語課,爽不爽?想休息,找本書在英語機構刷刷吧。

孩子主要是教育問題,性格家教和知識的培養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能不跑偏,這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算再有錢,管七八個公司,你也需要時間來陪伴他成長,至少迷茫的時候陪他爬爬山揮斥方遒也是要時間吧?

而合伙人的強度是每年交流的企業家在兩百個以上,還要出席活動自我充電~時間哪來?這就看取捨了。

作為母親,更不願意缺席孩子人生中的每一刻。

再說說老公,我們在開玩笑的時候說女同事都是X冷淡,那必然啊,好不容易回家了,八點到家陪孩子作業、玩,不算多的,作業完事,農藥打一打吧,10點哄睡覺,洗澡收拾一下,11點了,搞不好還要跟客戶及上司扯個皮,12點沾到枕頭三十秒睡著,半夜吵醒,起床氣能點燃核彈。

燭光晚餐,共同話題,約會逛街?對不起,親愛的,我對你的愛只能用錢表達了,論時間的分配,老公暫時輪不到。

那就再來個周末吧,下廚做做飯吧,大老爺們還不刷碗,地板、傢具、換洗的家務來一套,一邊做一邊恨不得要罵娘,於是找個保潔,解放了,這邊一閑,孩子又來了,媽媽一起去看木偶劇電影書,去公園吧海邊吧商場吧……

最後,每年大大小小的節日還有完沒完了,父親節母親節兒童集體節各種生日…紅包沒用了,俗氣,都流行在朋友圈曬新奇禮物呢。

老公:

我媽禮物送了嗎?

你媽禮物送了嗎?

旅行安排了嗎?

孩子的輔導班選了嗎?

爸媽:

閨女,我的公眾號要更新了,你發了嗎?

丫頭,看我購物車的裙子哪個顏色好看?

公婆:

你弟要去了,你們要照顧好。

賺錢不重要,要帶好我們的孫子

…………

然而我的PPT還沒有寫完。

實事求是的說,我的另一半好過很多男人,無不良嗜好不愛沾花惹草為人忠厚能掙錢…唯一的毛病就是懶,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絕望啊~

我覺得,我這樣的PM可能不夠有錢吧……或者說,我的老公不夠有錢吧……

再或者,我的睡眠能夠壓縮到每天三小時,我是有信心做好一個好妻子好媽媽,並且事業和家庭兼顧的!

最後,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棒棒的多面手一定會有,但絕對不會是普通人,最靠近事業家庭兩者兼顧的路徑就是:做一個自由職業者,一個能掙錢的自由職業者……


不可能。

因為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看起來樣樣做的好,那也只是樣樣表面做的好。你充其量能夠得到結果,但是你辜負的是過程。

就像你不可能一邊陪女朋友壓馬路一邊搬磚賺錢,你也不可能一邊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一邊又進行高質量的工作。你當你的腦子是多核並行處理器嗎?

所以你的時間是有限的,你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你抽時間照顧孩子,就不可能比得上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有相同的體驗,如果你不得不去打工,也自然比不上全身心照顧孩子的人有相同的體驗。

所以,與其宣揚這種人生多面手,不如自己安排好主次,家庭、事業、自我,這些東西肯定是會有衝突的,在發生衝突的時候,就是一個取捨的問題。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說的就是關於取捨的大丈夫態度;小家子氣才患得患失斤斤計較,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憑啥」。

人生是一場體驗,而不是刷成就。就算你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同時擁有了乖巧懂事的孩子、順風順水的事業,這其中你的心交付給誰又辜負了誰,你自己清楚。

需要通過這些成就來標榜自己人生意義圓滿的人,恰恰是空虛的,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而懂得人生滋味的人,只專心做成最在意的一件事,其它的得失榮辱都是輔助的、無所謂的、隨緣的。他們會更坦然承認,自己主要把時間精力放在何處,而其它方面的成就則歸功於家人、朋友和運氣。

至於世俗的評價,如女人該偏重於家庭男人該偏重於事業等等,屬於榮辱或名譽。因此某些人,男人或女人都有,他們既不真心在意家庭、也不真心在意事業,他們在意的是世俗的評價,他們希望得到美名或他人的認可,這也是一種取捨。當然世俗的價值觀為何如此,為什麼有人格外在乎,則是另一個話題了。

另外,某些人干著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賺的錢勉強糊口,回家抽空做做家務不至於活在豬窩,這屬於「生存必需」範疇,既談不上事業發展也談不上家庭照顧,更談不上「完美兼顧」。還是開篇那句話,兼顧就不可能完美。如果你產生了僅靠個人努力可以搞定一切的錯覺,你的世界太小了。

補充:跳出這種「自己搞定一切」的思維圈子,你才會意識到溝通、合作、集體的力量,才會更有作為。所以,成年人如何平衡家庭、事業和自我?這取決於你和你的配偶的合作效率。因此這個題目,把男人女人割裂開思考,本質是不正確的思維方式。


@李一諾 博士是令人尊敬的知名校友,但是我覺得這個回答並不能給絕大多數人帶來多少幫助,因為這個回答就像數學推導中的「易證……」,99%的數學學渣是咬著牙看著這句話而發懵的。

人生很多時候就是認清當下最主要的目標,然後妥協和取捨,達成最主要的目標。《The One Thing》這本書把這個道理講得比較透。

我和我老婆兩個人都各自以及共同,為工作而把其他目標的重要性降權,也為家庭而把其他目標(包括事業)的重要性降權,享受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才容易開心。而且人生很長,這幾年可以家庭為主,下幾年也可以個人追求為主。人生或許就該這麼動態的調整。這種調整的核心,還是在於自己能否走出慣性或者舒適區。

另外,家庭主婦也好家庭主男也好,勞力勞心程度堪比一份正式的工作甚至遠遠超過。夫妻兩人達成共識,正確看待以及認可為家庭付出更多那個人的價值以及辛勞,對於雙方的心理平衡也很重要,讓一方的優勢感和乙方的劣勢感都盡量消失而回歸平等,這樣或許才能更長期的和諧。

最後,大家都是凡人,高斯或者愛因斯坦這類「易證……」的天才是極少的,另外也少理會「能力之外的資本為零」的成功學,做真實的自己而坦然面對現實,生活別擰巴,往往會更開心一些。

最後的最後,文藝青年朋友圈最愛曬的西紅柿炒雞蛋是廚藝的一部分,但不是廚藝的全部。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


那關鍵得看你對於「完美」這個概念的定義和理解了

像大部分男人一樣「完美」的兼顧家庭和個人追求,其實對於很多女性來說應該也不是難事——具體來說包括一份可以勝任的薪酬不錯的工作,作為一個丈夫和父親有心為妻子和孩子付出更多,但是當不得已的加班和出差來襲的時候,可以得到家人的諒解並且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

絕大多數男人能做到這個程度,在別人眼裡,在自己心裡,都能達到一種「知足」的狀態了——你可能會說,絕大多數男人好像都能做到呀,沒錯,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奢求鳳毛麟角的「少數派」人生呢?

我總覺得現在的女性,可能包括我自己,都太想要追求「完美」,對包括自己在內的女性的要求都太過於「嚴苛」,不懂得適可而止,所以活得太累。

打個比方來說,什麼是「完美」的家庭?

一個不會做飯的爸爸可以帶孩子去KFC、叫外賣、去爺爺奶奶家蹭吃蹭喝,只要他其他方面都做的不錯,「君子遠庖廚」這件小事絕對是瑕不掩瑜的;但是一個把飯做得一塌糊塗的媽媽好像就特別的說不過去,有個女性朋友吐槽她不會烹飪的婆婆「XX(她老公)很可憐有這樣的媽媽,長這麼大基本上沒在家裡吃過幾頓飯」,而我當時竟然同感XX很可憐,覺得他有這樣的媽媽真是一種「不幸運」。

然而仔細想想就覺得非常奇怪,好像在大眾的思維定式里,一個「不會做飯」的小瑕疵就能破壞一個女性在家庭方面的「完美形象」。

朋友圈裡有很多有初為人母的女性朋友,她們引以為傲的曬出自己親手烹飪的嬰幼兒食物「曲奇里的牛奶是親自海淘的德國原裝」「彩色意麵的天然色素來自於親手榨的菠菜汁」,她們說「自己做的東西才最放心,給孩子的一絲一毫都大意不得」——佩服她們的耐心和手藝的同時,我難免琢磨,周圍有這樣的女性,從超市裡給孩子買吃的忙碌的職場媽媽都會羞愧的的覺得自己並沒有照顧好家庭吧?

遠遠不僅僅是食物,女性對於「家庭」長存的愧疚感彷彿是與生俱來和根深蒂固的。孩子生病了會覺得是自己的緣故;無法抽出時間陪家人旅行會覺得是自己的緣故;甚至被老公冷落了都會反思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這種情緒從內到外的延展形成了整個社會對於女性普遍性的苛責,所以熱劇如《我的前半生》就像是一個人設全崩的笑話,前半部說經濟精神不獨立的女人(羅子君)不值得愛,後半部說太自立自強不懂信任的女人(唐晶)不可愛。

所以我們換個角度來想想,在這個世界上,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達到「家庭事業雙豐收」的境界,是不是因為男性對於「完美」的定義更加實際?或者說他們根本就沒有苛求過「完美」,吃幾包超市的餅乾沒什麼大不了的,用國產的紙尿褲又能怎麼樣,與其為了不能面面俱到100分的自尋煩惱,不如抓大放小,大面上都過得去就行了。

再打個比方來說,什麼是「完美」的個人追求?

比如《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一年150w+的收入起底?

可能在很多女性眼裡,只有做到唐晶那個份上才能稱得上是「完美」的個人追求或者「完美」的職業了,必須是上萬元美容卡眼都不眨就充值的唐晶;至於送孩子參加價值5w的美國夏令營都要靠當小三撬別人男人才能得到的凌玲,那能算是個P的事業;就更別提凌玲手底下的小董了,這份破工作值得這麼喪心病狂的鑽營么?

可是反過來我們看看蘇總公司的男主管段小天同學,每月稅後收入2、3w,還背著房貸,自覺是個事業有成的男人,自信老婆情人能兩手抓。

其實據我觀察,段小天這個人設竟然還蠻接地氣了,周圍差不多年紀差不多職級的男同事,有些真的是IQ/EQ雙不靠譜,工作上一天一天的混著,靠著混資歷按部就班的加薪升職,可是自我感覺竟然統統都非常良好;而反觀不少女同事,在家裡已經為了一個「完美主婦」的角色忙得焦頭爛額,來到公司後,明明專業過硬做事拚命,卻還必須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戰戰兢兢的謹小慎微,可是她們卻還總覺得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好。

更要命的是,除了家庭和事業,女人還有一個無法繞過去的坎就是——「顏值」。

凱文史派西儘管人到中年大腹便便,但是仍然充滿了男性魅力,President Underwood還是有足夠的魅力讓一眾不分年齡的女性觀眾舔屏;然而對於中國的女性來說,一個中年女性的女性魅力只能強調於「逆生長」和「少女感」,好吧,那就水光針熱瑪吉玻尿酸甚至活細胞整容刀輪番的上,所以我們看到了60歲的趙雅芝和劉曉慶——但是很多人吐槽,她們處心積慮維持一副皮囊的樣子並不好看,做女人還是從容的老去吧,比如林青霞;然而另一面,他們又說,倪萍怎麼已經胖成這樣了?這也太不注重形象了,太放飛自我了!

而且你們知道最可怕的是什麼嗎?最可怕的是或褒或貶的言論的發起者中,有很多很多人她們自己也是女人。

其實有時候想想,中國女人在這個時代之前,從來沒有為了自己活過;中國的女人第一次為了自己而活的時候,她們迫切的想要為自己活出「完美」的人生,她們怕自己做不出完美的選擇,害怕自己在自己的選擇中做的不夠完美,她們害怕自己說錯了一句話,走錯了一步路;她們不但對自己如此苛刻,她們對其他的女性也是——這種苛刻如果適度,有助於女性的自立自強;但是這種苛刻如果一旦超過了努力所不能及的界限之後,它毫不留情的摧毀我們從已得到的成就中攫取的幸福感,而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

正是這種隱藏在女王的鎧甲之下實際上脆弱到不堪一擊的自尊心,讓女性執著於追求這份所謂的「完美」,所以我們才會提出這個問題,才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這個問題;以至於我們很容易被他人影響、左右、傷害、苛責的同時,也在更容易的影響、左右、傷害和苛責他人。

看到天天早出晚歸的事業型女強人,大家說,小心啊你這樣太獨立太強勢會嫁不出去/老公出軌的;看到樂在其中的家庭主婦,大家說,小心啊你這樣經濟不獨立會跟社會脫節/喪失魅力/老公出軌的;那怎麼辦呢?那就只能事業家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於是家庭里的她們,聽說日本紙尿褲好,買!聽說德國奶粉好,買!聽說XX小區對應的學區好,砸鍋賣鐵也要,買!問她們,就算這裡那裡差一點又怎麼樣呢?可是這些高智商高學歷的女性仍然心甘情願:「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於是職場上的她們,聽說女性太強勢了不討喜,於是她們馬上去學習如何溫柔;聽說容貌太普通了缺乏魅力,於是她們一擲千金於化妝品、保養品和整容;聽說容貌太明艷了像花瓶,於是她們收起了長裙和高跟鞋;聽說她們在哪裡還做得不夠好(即便她們可能已經比很多男人要好太多),她們仍然會惶恐不安,繼而會全盤的否定自己。

捫心自問,什麼才是我們想要的的「完美」?

一個女人,像一個男人一樣,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一個不錯的家庭——如果這就是我們理想的人生,我覺得很多的女性通過自己和家人的共同努力都有可能做到。

但是絕對意義上的「完美」,別說女性了,全世界能夠做到如此的男人都少得可憐。

高票答案里有一位女性說她的家庭和個人追求都得到了完美的兼顧,我佩服、但是卻並不認同這個答案——有些人因為家庭背景的資源、因為與生俱來的資質、甚至因為早期明智的選擇,她們定義的那種「完美」,對於大部分的普通人來說,可以以之為努力的方向,但是不用去強求;況且,如果不選擇「兼顧」,而只是二選其一專攻,那我想她應該能做的更加完美。

所以,事業和家庭同時兼顧,僅僅是一種選擇;到底能做到多好,更關鍵在於做這件事情的人自己的能力和實力,所以洒脫一點,坦蕩一點,別活得那麼累,盡自己努力去做就好。


作為一家全體女性合伙人的公司,我們也經常會被問到:女生追求事業,怎麼能平衡事業和家庭啊?單身的會被問:這會影響嫁人吧?結婚了的被問:你老公能接受嗎?甚至遇到過投資人很直接地要求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男性合伙人。

無論是處在哪個年齡段的女性,只要你在事業上有所追求,似乎都逃不掉這些困擾:當你在事業的起步和發展期時,會面臨要「趁早」結婚的壓力;如果結了婚,則可能要被「催生」;有了孩子之後,人生更是幾乎要被完全地佔有和綁定,並且看不到盡頭。

關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們前陣子也與幾位女孩子聊了聊,家庭和個人追求該怎麼盡量平衡?它們註定是衝突的嗎?她們又是如何應對和處理的?

先來分享其中一些訪談故事吧——

「我覺得事業與家庭不可能有真正的平衡」

A,35歲+,銷售總監,已婚,女兒6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在考慮是否能夠做到「事業和家庭平衡」,現在我覺得它是一個偽命題:完全平衡的狀態是無法達到的,你必須要選擇更偏重其中一方,而相對放棄另一方。

首先,女人一懷孕,就會別無選擇地開始被「綁架」,因為你的身體被真實地佔有了,你的精力也幾乎被完全地佔據,你不得不為她而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改變很多習慣。其次,我曾經也像很多人一樣以為,這種「綁架」主要在她出生後的前兩年,但其實這種影響的周期始料未及的長久,相反,在她成長後,我還會更加不自由。因為在早期,你的任務主要是生活照料層面的,比如餵奶、餵食、陪她玩耍等等;但當孩子兩三歲後,她逐漸開始和你交流和互動,你的陪伴不僅更為重要,而且任務更加複雜。

在一線城市,幾乎所有父母都會給孩子報學前早教班、藝術啟蒙班,而每一個教育項目都需要家長的全程參與和全身心陪伴。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小學,家長則每天無論多晚都要做作業、檢查作業,還要幫他們準備烹飪項目、節慶演出和聚會等等,很多學校甚至要求,至少一名家長全職陪護。

而我的工作則是互聯網行業銷售,時間不穩定,經常出差,需要隨時和客戶聯絡。如果要顧及工作的話,陪伴孩子的時間自然會變少。與此同時,很多年輕人都帶著新的觀點和技能進入了這個行業,如果我要跟上社會的腳步,就必須非常努力、勤奮,不斷吸收新知識。而且我們行業的工作節律是偏離孩子生活規律的,孩子上下學時間是早8點-晚5點,但我早上8點送完孩子去工作,別的同事都沒到崗;晚上則更不可能在5點下班去接她。

與此同時,讓我難過的是,家人和身邊的人對我的事業無法給予理解和支持。他們覺得爸爸為工作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女性「生而不養」則要受到譴責,但如果我加班回來晚了,丈夫、長輩都會說,工作的付出真的有這麼重要嗎?你最重要的還是服務好我們呀。至於工作之外的興趣點更是應該完全放棄,我以前也喜歡打球、看電影、約朋友,但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為,我應該把全部業餘時間留給孩子。

更令我內疚的是,女兒自己也會責怪我。比如有時她非要等我回家,明明很累了也撐著不睡;她報了一個音樂興趣班,在這個班上,家長其實也有很多唱歌、跳舞的任務。平時每周末都是我陪她去,有一次我工作排不開,就讓爸爸陪她去了,結果爸爸的參與程度不夠,回來女兒就說,以後如果媽媽不去的話,我也要請假不去上課。

久而久之,我在工作時經常會感到內疚。有一次在外地出差,回到酒店已經非常累,結果家裡人打電話來,話語中帶有責怪,我只能掛了電話,一個人在床上委屈地大哭。我發現自己必須要做出抉擇:要麼就在工作上放棄更高的追求,要麼就失去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最後我選擇了前者。我也去研究了一些號稱是事業家庭平衡的女性,但發現她們也一定會更偏重一方,如果你事業非常好,那麼家中基本都有一個常駐的阿姨,媽媽在孩子的成長中往往只做一些決策,並沒有太多事務性、陪伴性的工作。

我開始有意識地給工作做減法,不去過多地追求突破和創新,在職位選擇上,我更願意選那些更靈活的職位,如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管理成本,我會謹慎考慮;我也會放緩資源的維護和拓展,盡量減少出差拜訪。更可怕的是,我自己漸漸地也有主觀上的進取心減退。比如,我是公司中層,本來也處在事業的上升期,但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與身邊的男同事相比,我上升的瓶頸並非能力的差距,而是投入的熱忱程度不同。

我時常很困惑,覺得自己彷彿是在被推著走。在過去的雙職工家庭里,父母各忙各的,孩子也就這麼獨立長大了;但現在的社會環境又過度強調父母的陪伴和參與,除非你意志非常堅定,否則真的很難抗拒這種影響。

「是職場上的進步,反而使我有了暫緩事業去生育的底氣」

B,35歲+,公司總經理,已婚,暫緩事業生育

曾經的我在剛步入職場做記者時,也會專門追著女企業家問「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直到我自己到達了這個人生階段,才發現這句話太輕飄飄了,這個問題也不該只針對女性。

我是到了28歲才開始認真地問自己:未來到底要不要孩子?仔細對比了有孩子與沒孩子的人生之後,那一年我想明白了,我是想要孩子的,於是開始考慮婚姻。等到結婚時,我33歲,生孩子對我當時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來說,都成為了一件需要儘快提上日程的事。但是,即便我早有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我還是比想像中更加焦慮。

結婚一年後,我和老公開始第一次備孕,那時我已經是公司管理層,工作強度一直很大,除此之外,整個備孕的過程我都非常焦慮,因為心裡沒底。我見過太多身邊人的案例,女性在公司已經做到中高層的位子,但生完孩子回來之後都會被迫面臨公司的「調整/調動」,找不回自己的定位。我的一位高管朋友,生完孩子兩年再次投入職場,發現自己的處境非常尷尬:生育前她已經是管理層,不願意降級找工作,但當她去應聘時,遠離職場的經歷顯得很沒有說服力。客觀來說,她的人脈競爭力以及對市場的熟悉程度等等,也的確受到了很大影響。

最後我懷上了孩子,但是因為過度勞累而流產,之後休養了一段時間,但那種焦慮感也很久都沒有消除。

變化發生在一年後,由於公司業務變動,CEO問我要不要去做子公司負責人,我當時有些糾結,畢竟去子公司一定會更累更忙,可能會影響到我接下來的備孕計劃,另外,新的項目也確實有很大風險。但我最終決定「不要多想」,因為我能感覺到自己對於從0到1開創事業的激情,所以聽從自己的內心,接受了這個機會。

事實證明我選對了。我努力調整了心態,漸漸在子公司獨當一面,不但重燃了我對事業的熱情,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真正的能力與潛能。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不再慌了,我開始有底氣地做幾年規劃,決定暫緩在職場的晉陞,為生育空出一段時間。

當然,過程還是要比下決心艱難很多,我也做出過妥協與讓步,比如在公司初步穩定的時候,我也因為一個重要合作而推遲過備孕計劃。不過,我得到了老公不斷的支持,這也是我能努力調整心態、有力量面對巨大焦慮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結婚前我們就已經大致聊過,他認可我對於事業的追求,我們能心平氣和地討論作為一個家庭,在有孩子之後要怎麼一起去平衡精力;在我懷孕後,我們也認真討論過孩子出生之後「浩大的工程量」。他的工作性質相對平穩,而我更偏向於「不穩定、但可能性更多」,於是我們決定,孩子出生後他會拿出多一些精力來照顧,讓我安心開拓事業。我很感謝他的支持,也很感謝當初選擇了一段精神與物質上都相對平等的婚姻。

------

社會對於一個「好女人」的要求比好男人更苛刻得多。對女性在職場上的要求已經和男性幾乎平等,但是與此同時,家庭的責任還是會更多地壓在女性身上。

此外,好的事業在男人身上毫無疑問被看成一個加分項,它對於女性在社會評價中的影響卻極其微妙和複雜。女性會因此承擔許多惡意的揣測,婚姻一定不幸福吧,不知道是怎麼爬上來的呢,種種。

而我們希望,看完故事你會更加理解「家庭成員作為一個整體,去平衡事業與家庭」的意思,也希望她們與焦慮對抗的過程多多少少能夠給你一點信心。因為她們或多或少傳達了相似的價值觀:無論你選擇偏重事業和家庭,你都需要讓自己更加獨立和強大。你需要信任平等也追求平等,只有你不依靠任何人生活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得到平等的關係,才有可能拒絕那些不平等的、被安排給你去做的犧牲。

以上。你或你身邊的女性遇到過這種「女性特有的問題」嗎?你是如何看待與應對的?

原文發表於 我可以為愛犧牲,但那必須是我自己的選擇 | KY訪談:女性在職場上獨有的焦慮感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李一諾博士請我和幾位老師吃過飯,感謝。真人美、親和力強,我們朋友圈也有十幾位共同好友。但就這個答案,我點了反對。

我這個人說喜歡是真喜歡,說反對我也不會匿名。

作為小透明不應該冒犯認識的大V,但是平等交流思想不正是知乎魅力所在嗎?

畢竟,吾更愛真理。

我反對的原因是這個答案避重就輕,不具有普世性。同意 @築室 。談到女性完美兼顧家庭和生活,卻幾乎不提老人、老公、保姆、上學、婆媳關係、親子關係、親師關係,實在避重就輕。至少,應該對雙方老人、老公這些來自家裡的完全支持表示感謝。0-3歲的孩子每分鐘都需要人陪伴,即使送幼兒園,還有假期和周末。即使有保姆,也不可能24小時全年無休。

更何況媽媽的角色,無可替代。

現在女人懷孕要優雅、健身,生完孩子要秒變辣媽,重回職場,兩者兼顧幾乎成了政治正確。確實,高溫瑜珈、負重練習等等危險活動只要健康,就可以。但是沒有明星們的營養師私人醫生私人教練每天測量胎心血壓各項指標,怎麼確保健康呢?每個人的孕期都不一樣,B超都無法100%準確預測,很多人甚至要卧床保胎。每個媽媽的身體情況、經濟狀況、家庭背景都不一樣,不需要為了健身冒風險,也不需要為自己無法完美兼顧家庭和生活而自責,甚至活在別人的陰影下。

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

帥姐姐就是原老師:女生身材好的標準是什麼?

所有媽媽都知道,生孩子難,養孩子更難。養育孩子的辛苦,諾主僅僅分享了尋找母嬰室。這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在公共場合見過很多美國媽媽蓋一個專用母乳毯子breastfeeding cover就可以完美解決母乳。泵奶的話可以帶個手動的,在自己車裡或者沒人的地方解決。

而幼兒成長的每個階段,訓睡、輔食、用吸管鴨嘴杯取代奶瓶、斷奶、走路、分別焦慮等等都是坎。毫不誇張的說,我美國同學剛跟我講他剛生了兒子,媽媽沒奶,兒子不吃任何奶粉,只喝羊奶。羊奶太貴,他只好買了只羊養在叔叔家的農場……

養育孩子實在是太精妙了,諾主有三個,不可能不知道。這還不包括早期教育。我覺得最不具有普世性的,是下面這幾句:

所以在我們做選擇的時候,也是先想我想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遇到限制,就見山開路,見水搭橋。

實現「貪心」的方式,一個是上面說的目標導向,另外一個就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飯「。想要孩子,就生一個,然後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辦法會有的。

見山開路,見水搭橋。沒學校就自己造一個。

諾女神可以,我等凡夫俗子行嗎?

「想要孩子,就生一個。車到山前必有路。」

諾主曾經在矽谷生活過,我就講講矽谷的現實。如果你在懷孕之前沒有計劃好月嫂保姆月子餐訂好daycare,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在孩子出生以後你的生活將會一團糟。

很多新媽媽根本不知道daycare有多麼火爆,都在後悔自己沒早點考慮。不管你找月嫂保姆還是daycare,一個月大概1500-2500美元不等。月嫂至少提前半年找,逐一面試,可是如果早產晚生,月嫂很可能沒有檔期來不了。好的月嫂可遇不可求,我經常在朋友圈看見新媽媽求救,辭退了月嫂,又沒有老人怎麼辦?找不到daycare怎麼辦?

美國的嬰兒daycare,比例是1:4,一個成人只能看4個嬰兒,矽谷的位子十分緊張。嚴格規定任何人隨時都可以舉報,好的daycare如果不是你運氣好恰好有人走,是要提前一年排隊預定的。毫不誇張的說,懷孕就要去找daycare。我年初的時候諮詢過連鎖kindercare,他要排隊到2018年10月才有位子。

沒有位子就是沒有位子。就算自己開一個daycare也來不及啊!

美國媽媽大概休2-4個月產假,就要把孩子送出去。這已經算是獨立女性了。但是好的daycare一位難求,只能找些冷門的,即使是好的daycare,嬰兒班也都是只管「care」。剛送去的前一個月孩子幾乎天天哭、生病,老師一個電話就要把孩子接回家。有的媽媽甚至送了兩周受不了孩子一直發燒,又狠心退了學自己在家帶。

我在斯坦福幼兒園的老師朋友都跟我說過,曾經他們學校有過嬰兒班,老師們很辛苦。不禁自問,為什麼我學了這麼多年教育,天天跟屎尿屁打交道?

後來他們幼兒園嬰兒班取消。而市面上的嬰兒班,幾乎都是拉美裔在做體力勞動。肯定不能跟家裡環境比,稍一疏忽屎尿就裹一下午。

四個月的寶貝,你捨得送出去嗎?

可是不送,又能怎麼辦呢??保姆請不起,老公一個人養家太辛苦,婆媳關係敏感,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常態啊。

即使有幼兒園,一年還有30天假日,還有親子活動。每天美國6點接孩子,遲到每一分鐘都要算錢,越往後越貴。而矽谷很多公司都在6:30-8:00下班。如果沒有靈活的工作時間,連接孩子都提心弔膽。即使家裡有老人幫忙做飯,老人也不能開車接送孩子。

daycare這些苛刻的條件,女性都很難兼顧,更別提完美了。

還有一點我反對的,是關於陪伴。我從小認識的女強人很多,私人銀行老總,中國最優秀的女律師等等。資產都在千萬以上。要不不生孩子,要不生了也沒時間帶。每次聊天她們都會反覆說陪伴孩子時間太少,有愧疚。甚至我認識的最有錢最能幹的阿姨,她的兒子小時候被保姆虐待了好幾年,性格變得極其內向敏感,什麼都不敢說,直到家裡裝了攝像才發現,現在說起來都要掉眼淚。

關於沒有時間這點,諾主在其他採訪里解釋要「高質量陪伴。」

問題是什麼是高質量陪伴?什麼是低質量陪伴?屎尿屁是低質量陪伴,讀繪本是高質量陪伴?

美國法律規定12歲的孩子不能自己在家的,也就是說每天下午3點放學以後就算能自己回家,家裡也要有人。不然就要有人接送去課後班。十二年哎,這跟正常上班都是相違的,哪怕我們當老師的,經常也要四五點下班。更別提很多學校需要家長做義工、參加家長委員會組織各種活動,這些都是時間。

最近暑假,很多國內全職媽媽帶孩子來過夏令營。有一位也是清華畢業,家教很好的全職媽媽讓我無比欽佩。孩子一下課就帶去各種博物館圖書館,參加當地活動。連班上美國同學媽媽都要問她周末怎麼安排。孩子有一次早晨睡過頭了,她也沒有叫醒,自己設計活動陪孩子一天。

她說孩子睡那麼熟,怎麼忍心打擾呢?幼兒園的夏令營,其實都是玩,我辛苦帶他一天就好了。

畢竟對自己孩子,再多的陪伴都不算多。


@李一諾 是我們的好榜樣,我非常非常欽佩她!

但是要知道,一諾在學生時代就是千里挑一了,清華本科畢業,加州大學博士畢業,麥肯錫合伙人,蓋茨基金會中國執行人,無論放在哪個國家看都是top2%的精英人物,平常的女性,能夠做好一項就非常不錯了,更不用說要面對職場歧視,職場天花板,缺乏家人配偶的支持等等。所以對於普通的大多數女性來說,如果要取得事業成功,同時家庭幸福,就應該擁有以下幾項特質:

一 學歷高學校好,工作能力強,交際能力強,家庭富裕中至少有兩項符合。

二 夫妻雙方能夠配合對方,比如男方支持女方工作,沒有怨言,在妻子工作忙無法照看教育孩子時,自己願意承擔,自己無法承擔時,同意由老人保姆照顧,同時願意承擔由於教育思路不同產生的差異。對於妻子在工作中與其他異性的正常交往不存疑,充分相信對方。

三 夫妻雙方忠於婚姻,事業越成功,見識到的人越優秀,能夠在遇到誘惑時保持本心,矢志不渝。

四 進入性別歧視不重的行業,有助於減少事業上升的阻力。

五 富二代官二代事業不用發愁,但是要懂得維護婚姻穩定,道理同三。

以上每一點都是不容易的,作為HR,見過太多女強人工作家庭不能兼顧了,本來女性老總就不多,離婚的還不少,不然就是孩子兼顧不了,成不了才,比較叛逆。有的乾脆不結婚不生小孩,還有的總因為喝酒過量直接猝死的也有。唯一事業較成功,家庭幸福,孩子成才的,也是兩地分居,雙方需要非常自控才行。

所以,如果實在做不到,就有側重的選擇,降低標準,不要把自己累死了。


即使是男女雙方共同分擔家務,女性也很難同時兼顧家庭和工作並做到完美,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將一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家庭則意味著在工作上的投入減少和,同時兼顧兩頭勢必會造成分心,可以說,幾乎沒有所謂的完美兼顧之說。

其實更大的問題是原本男女共同分擔家庭勞動和生育義務才是合理的,然而目前家庭家庭勞動和養兒育女被默認為女性的天然義務。女性在事實上承擔了大多數的家庭勞動,最終導致女性相很難在工作上投入與男性同等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在普遍的工作競爭中處於劣勢。

由於隨時可能因生育等緣故退出職場或者是需要分心於家庭責任而不能全心工作,女性被視為「劣勢」勞動力,被勞動力市場邊緣化或排斥,最終導致女性就業率和收入的下降,進一步加深性別不平等。而且「劣勢」勞動力的偏見本身又會反過來在文化上形成對女性的進一步貶低和否定——女性能力差、素質低、競爭意識不強、不適合職場等等,這種文化上的錯誤承認和經濟上的分配不公是互為因果、相互作用的。

尤其是在社會日益保守化、家庭傳統倫理重新得到官方支持以及家庭勞動的女性化程度進一步加強的現狀下,只鼓勵女性兼顧家庭和工作、在不打破現有性別分工法則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最好,而不去質疑既有的性別分工法則並號召男性分擔部分家庭勞動,只會進一步加重女性的負擔,如此等於變相鼓勵女性回歸家庭,並不利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

當前我們很難通過市場解決家庭勞動和養育職能,而只能通過家庭內部性別分工(比如夫妻共同承擔)或者是代際分工(比如家庭老人照顧小孩),至於具體如何解決,則需要每一個家庭內部成員通過溝通和協商共同制訂出家庭內部分工契約(是否生孩子、生幾個孩子、由誰照顧孩子、家庭勞動如何分工等等),而不是僅僅要求女性單方面承擔全部家庭勞動。

可以說只要男女雙方決定組建家庭生兒育女,勢必會有一方要做出犧牲(丈夫、妻子或老人等),而通常女性都是被犧牲的那一方並被眾人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種「理所當然」掩蓋了私人領域性別權力不對等的本質。人們通常會訴求常態化的「母性道德」或「家庭傳統倫理」來為傳統的性別分工作辯護,但是這種訴諸傳統的說法並不能掩蓋家庭內部性別壓迫和剝削的本質,而這正是女權主義者所反對的。當然,出於對消極自由的尊重,我們無法干涉女性基於個人意願回歸家庭或承擔全部家庭勞動。

公眾號:Herstoria

http://weixin.qq.com/r/iylaQvXEG6hkrbEh93yZ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先說我的答案,不可能,能兼顧,不能完美。

看比爾蓋茨和喬布斯一起接受採訪的一個訪談節目。主持人要求兩個人背對背寫下他們成功的秘訣,只用一個詞。兩個世紀天才居然寫了同一個詞,專註。

生了孩子以後,我慢慢明白,這個社會為什麼男人成功的比女人多,即使現在在各種考試,各種競聘里女人的表現越來越好,甚至超越男人,但還是無法在各個領域看到女人主導的局面。毫無疑問,生育是一個重要因素。

我是一個人生規劃相對清晰的女性,比起前面高票答案那麼牛掰的人生而言,我只是萬千女性中普通的一名。我的媽媽是一名女強人,父母離異以後,她強大的撐起了一個家庭的開支和我的教育。曾經,她就是我的偶像。所以在潛意識裡,我一直告訴自己,要成為一個出得廳堂,入得廚房,上得職場,教得好娃的女超人。

2012年研究生畢業以後從大城市回到三線家鄉,考上一份看似不錯的國家通訊社記者職業。記者出差的頻率太高,我身邊女性同事基本都是6個月斷母乳,重回職場,自己拼殺多年的關係早已順利交接給別人,重頭再來。於是,我規劃自己創業,做教育行業,時間更靈活,育兒更方便。

今天為止孩子滿5個月了。我總結一下我的職場家庭現狀。學校因為一學期沒有好好打理,掉單百分之三十,主要老師離職三人,剩下的都是不好用的人。孩子沒過百天我就重回職場,每天工作到九點十點,為之前的過失打彌補。下個學期我面臨著重組團隊,重新招生,重新培訓等一系列問題。我想,生孩子之後,我的職場是不完美的。

再說說我的育兒。由於自己學教育,我比較輕鬆的把孩子帶成了天使。18斤,胖乎乎,71厘米身高超過同齡人。幾乎從不哭鬧,特別愛笑,不用夜奶。我給自己的育兒打90分。但是,為了去上班,我需要雙方老人的幫助看孩子,我媽腰不好,老公的媽媽身體也不太好,很拖累老人,育兒也不能算完美。

我不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不然我早都瘋了。高票回答李博士的答案讓我最觸動的一點是,儘早放棄對男人的指望。越有期待越抑鬱。希望在心理上,我儘快找到平衡點。

7月24日,因為要帶學生們夏令營,孩子要餵奶,也帶在了身邊。早上五點多起來餵奶,帶隊,講課,晚上組織活動寫日記,給寶寶洗澡餵奶,十二點睡。這是想要兼顧職場和育兒的媽媽的真實一天。

一路上,她就這樣坐在大巴車的安全座椅上,每天平均了6個小時車程還笑的那麼燦爛。

和我的學生一起泡溫泉。哈哈謝謝你,我的小天使。媽媽的生活因為你不完美了,但是也因為你,完美了。


說實在的,問題根本不在生了孩子之後才出現,在擇偶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如果你以後想以事業為重,就找一個工作穩定,按時上下班的老公啊。自己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還非得找個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的老公,那有了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是必然的。

自己想要拼事業的女性,為什麼不能像事業好的男性一樣,找一個顧家的配偶呢。比方說人民教師啊,公務員啊等等等等。別覺得人家沒出息,人家是幫著你有出息。

反正我感覺要是沒有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幫忙帶寶寶的話,找個工作不忙的老公可以極大的提高幸福感。家庭穩定,子女優秀,事業有成就並不是做不到的事啦。

(ps. 千萬別說男人不喜歡老婆太強,這真是都過時好幾十年了,現在在月入五千的人民教師隊伍里,哪個男老師要是找了個年薪百萬的女金領,還不嫉妒死其他所有男老師)


別說什麼麥肯錫合伙人了。就我們這種二三線的小諮詢公司的一個團隊負責人,根本就是全國到處飛不一定知道明天會在哪裡,睡覺時間都不夠,熬通宵是家常便飯,做家務接送孩子根本不可能。

樓上那個什麼合伙人,講的全是大道理,一句生活細節沒有。我們公司的女性骨幹,要麼孩子已經大了,自己再開始拼。要麼就是一直不要孩子的。要麼就老公老人保姆圍著上,兼顧個屁。

生三個孩子,你產檢要不要按時做?那麼大肚子了還要不要飛?30周以後航空公司都不讓你上飛機了。哺乳期晚上每兩個小時起來一次,新生兒一刻離不了媽。我自己孕吐到四個月,後三個月腰疼得坐都坐不直,這種情況我還是盡量堅持工作了!但你說沒影響?完美兼顧?那不是搞笑么?

還有其他孕婦朋友,早期先兆性流產卧床,後期恥骨聯合分離站都站不起來,孩子早產要進保溫箱,夏天生的容易濕疹痱子,冬天生的感冒發燒,還有各種小毛病要照顧,這情況當爹的不操心只為不耽誤工作也會被家人記恨埋怨。你當媽的不用抉擇,還完美兼顧?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大多數事情有人幫你做完了!而且你連心理上的焦慮和負擔都沒有。在國內,多數家庭老公甩手掌柜,婆婆指手畫腳,為了怎麼坐月子都要膈應你的大環境,何不食肉糜的大空話說出來有什麼意義?

那個答案我點了反對,就哄哄根本不懂諮詢行業的傻白甜罷了。

另外別說女人難以兼顧了,諮詢行業男人的狀況也是兩極分化,要麼入行前就有女朋友了,要麼三十多還沒穩定的結婚對象。原因很簡單,就是沒空!

我以前帶過的一個項目經理,吹了好幾個,都是沒空約會要開會/加班/出差,女孩根本理解不了,總發脾氣,就乾脆找別人了。我後來給他介紹去甲方,每天能保證八點前下班,他終於才談上一個穩定的女朋友,今年整三十歲。


生活永遠不會跟電視劇一樣。所謂取捨自然是有舍有得,畢竟時間和精力都是固定的。有的女性依然升職生娃不耽誤,但並不代表她沒有失去別的比如生活比如健康。而且你再問問哪個職場女性不是有人幫忙帶娃。如果有人回答自己一切都做得很好,你焉能知道她又失去了什麼?至少她失去了慢慢品味生活


不可能,對,我的真正意思就是,不可能。

很多告訴我們女強人兼顧的例子總是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兼顧,只要你努力,有規劃,有信心,總是可以完美的。然而,就像有位答主說的,這些回答跟數學答案里的「易證」一樣令人抓狂。

我認為兼顧徹頭徹尾就是個偽命題。

何謂兼顧?

就是兩頭都不耽誤,兩頭都做到最好。

很多所謂「成功」的例子展現給我的,可並不是兩頭都不耽誤,而是兩頭都耽誤了,只不過都耽誤得不多而已。

就好像那些強悍的姑娘們去參加考試,如果只需要單考一門語文或單考一門數學,她都能拿100分,可是現在讓她兩門都考,結果兩門都拿了九十分一樣。

九十分,這個分數很漂亮,可也是被耽誤了,這不是她能做到的最好成績。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頂尖領域缺乏女性的原因之一,太多姑娘有100分的天賦和才能,卻只做到了90分的成績。

連香港女特首的事業曾經都要為了孩子讓步。

你如果拿她舉例子,反問她為什麼能把事業做到滿分?呵呵,因為她連那逆天的十分附加題都答對了。不僅如此,而且她的那些競爭對手們碰巧沒做出來那十分附加題。

可這樣卓越的女性,鳳毛麟角。大部分人是考單科考八十分都考不到的人,更多的是在及格線上。

這就是一種tradeoff,這種取捨權衡貫穿整個生活。

我先生的工作需要滿世界出差,在我懷老二的時候,預產期前一個禮拜還預約了出國見客戶, 後來不巧孩子需要提前一個禮拜剖出來,他知道後遲疑地問我:那我還能去嗎?我就三個字:你說呢。

他默默地去退機票,去給客戶賠禮道歉,讓同事代他去了。

有了孩子之後,連通常在育兒中擔任次要角色的父親都不可能兼顧家庭和個人追求(大部分情況是事業)。何況是孩子的母親?

這也是我一直認為中國女權舉步艱難的原因:它給女人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卻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去實現它。

優秀的女人很多,優秀的例子也不少,但是依舊無法否認,這真的很艱難。


我與知乎主流持有相反的育兒觀,我並不認為隔代撫養有多不好,至少知乎對這種撫養方式有些妖魔化了。

現實中,哪怕是準點下班大量空閑時間的工作,也傾向於父母公婆白天帶的,果斷為了孩子辭職?不存在的,這種現象只能是少數。

先不說不敢辭職(失去話語權),部分家庭還不能辭職,家境不是特別好,少了一個勞動力,全家喝西北風?

高票那樣優渥的條件對女性群體根本不具備普適性。

撇開「事業」,換成「工作」。

一個普通的職業女性,工作和家庭能兩全嗎?能,但在這兩方面都不能保證集中精力,且離不開家人的分擔。期望要定的低一點,工作尚可無法太優秀,家庭尚可無法更多地顧及。

而一個前途無量的職業女性,事業和家庭能兩全嗎?不能。

因為事業前景和預期已經被拔高了,最尷尬的是渴望事業的同時還對育兒大攬特攬並抱有執念。

除非有另一半幫你承擔你的雌性激素和母性帶來的工作,同時你也發自內心認可這種分工。不然,兩者,看你想犧牲哪個吧。

女性並沒有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天職,女超人什麼的還是算了吧,你生來就註定為難自己?


平衡是不存在的。

特別是,男人不能兼顧家庭。

因為,

由於職業而死的人93%是男人。

有自殺傾向的人80%是男人。

過勞死的幾乎100 %是男人。

所以家裡就只能交給女人了。


講真,一個事業有成的博士生了三個孩子不是什麼勵志的事,因為人人想生基本都能生。

相反,一個女人生了三個孩子後,利用業餘時間讀完了博士,當上了麥肯錫合伙人,事業有成,那才叫勵志!因為不是想讀就能讀的,也不是想賺錢就能賺到的。

我沒有任何諷刺,不尊重的意思。

事實上,我是平凡的相對利己主義的偏事業型媽媽,我沒有李博士的學歷,閱歷,家庭等多種優秀的條件。

我做不到事業好到年薪百萬。

我更做不到生三個孩子,生一個我覺得是我的責任,第二個我都不想生,我怕身材走樣提前衰老。

一天就24小時,早上七點半出門,晚上七點半到家。

然後能陪孩子多久呢?能教多少東西呢?

我還要自己卸妝洗澡護膚。

所以大多數女人,包括我自己。

工作也沒有做的多好,孩子也沒有教育的多好。

為什麼做不到?

因為能力不夠又不願意完全忘我,畢竟我也有情緒問題也有金錢慾望。

做人不容易,寬容點吧。


推薦閱讀:

在職場中如何做才能讓領導和同事覺得「這年輕人靠譜、有前途」?
個人興趣愛好和涉獵廣泛會對未來職場生涯提供幫助嗎?
為什麼上班都是坐著,還會感覺疲憊不堪?
該不該追隨領導?
如何評價2016年7月《HOPE~期待度零的新進員工》(改編韓劇《未生》)?主演:中島裕翔、遠藤憲一?

TAG:家庭 | 女性 | 職場 | 性別歧視 | 我的前半生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