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劇情講怎麼樣?


作為李安的迷妹,新片必須是第一時間刷的

哪怕只是60幀版本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卻出乎意料的面對兩級性評價

美國那邊的評分才5分左右,

而豆瓣評分一如李安片的平均水準,

8分之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兩級分化?

在婧婧看來,可能是兩地對表達方式接受度的不同。

美國人想看一部反戰電影,李安說:「不!」

李安的電影從不表達觀點

他只是把真實拍給你看

《比利 林恩的中場戰事》

描述的是一個從伊拉克戰場回家休息的年輕士兵,

參加一場文藝演出,遇到的人和事,

並最終回到戰場上去的故事。

這部電影選在11月11日美國的退伍軍人節上映

不得不說非常有深意

經過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

美國社會中退伍軍人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呢?

給你幾組數據:

美國目前共有3000名死囚,其中10%是退伍軍人

120萬退伍軍人沒有醫保

5萬退伍軍人無家可歸

退伍軍人自殺率比平民高50%

患有精神疾病的2.2萬名軍人失去福利待遇

他們是一群邊緣化的人,

青春獻給戰爭,毫無一技之長

有些還在戰爭中留下了嚴重的創傷和心理疾病

美國社會對他們的態度

從原來崇拜的英雄變成不安定的盲流

政府對他們的態度更像是用完就棄的棋子……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美國主流社會當然希望

李安能拍一部高舉反戰大旗的影片

但李安並沒有說教

而是把美國社會的扭曲拍給你看

每個人好似都很在乎戰爭,但其實根本不在乎

林恩的家人不在乎,

他們對待從戰場回來的林恩就像兒子出了次遠差回來,

父親覺得他去戰場

是磨鍊,是必經的過程,是愛國的表達方式。

那些向他致以敬意的普通民眾

只是對一個偶像傾訴愛慕,當成發泄情緒的渠道而已。

那個他一見鍾情的女孩

也並沒有把他當一個男孩看,

她是他心中英雄的符號,強大不允許懦弱;

只能上戰場送死,不能臨陣脫逃!

每個人都在談論戰爭,卻沒人能真正了解戰爭!

戰爭的相醜惡,沒人敢去揣摩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不但不反戰而且很不愛國

電影里沒有個人是為國而戰的,

林恩是因為砸了姐姐前未婚夫的車

為了逃避入獄

被父親送去當兵

而其他的大兵有些是為了錢,

有些為了家庭

有些為了生活

所以當姐姐問他:「你們真的為他們帶來了民主嗎?」

林恩是沉默的。

解救伊拉克人民,並不是他們出發的初衷

當他們半夜闖進一個普通居民的家

面對男童恐懼而空洞的眼神時

林恩覺得自己像一個侵略者

當石油大亨過來問候,

暗示整個伊拉克戰爭只是一場石油資源的搶奪的時候

一向穩妥的班長也忍不住發起飆

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最不願意承認的就是

他們付出生命般昂貴代價

不是為了民主

不是為了幸福

只是為了掠奪!!

但他們已經上了戰場

來不及想是成功還是失敗

來不及想是拯救還是侵略

只想我要生存

不要死亡……

當比利林恩為救原班長與敵人近身搏鬥,

他割破了敵人的喉嚨

轉身回到班長身邊

發現班長也早就死去

原來,沒有人是贏家。

如果我註定要死於這桿搶下,那麼那顆子彈早就射出。

他的鏡頭下沒有英雄,只有小人物

從《飲食男女》到《綠巨人》,

李安從不拍英雄

他只拍英雄光環下的人性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也是如此

因為戰地記者的一段視頻流出

比利林恩紅了,連帶著他所屬的B班一起紅了

可他們只是一群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他們喜歡看脫衣舞女郎跳大腿舞

他們想交個女朋友

他們會因為和碧昂斯一起同台表演後,

激動的淚流滿面

而他們要面對記者問的各種刁鑽問題

並且用幽默睿智的方式回答出他們需要的答案

他們要被反覆提及不願涉及的話題

他們要穿著那身軍裝

不是為了出生入死,

而是為了變成盔甲免於被窺探

他們不能被看到懦弱、膽怯

因為他們不是自己

他們是美國軍人

他們是美國精神

他們要忍受那些看似不傷大雅的玩笑

他們要把戰爭的殘酷和冷血描述得

像一場足球賽那麼有趣

他們還要接受商人對他們的考量和擺布

在這個戰場,讓他們更加手足無措

所以林恩只能回到伊拉克

因為他們早已無法融入這個社會

心力憔悴地他們也無法再打贏這場「戰爭」

林恩想要的只是一座房子

養一條大狗

和愛的女子纏綿

而這些成流著淚也實現不了的奢望。

李安拍出這群小人物的恐懼和悲哀

讓人覺得既諷刺又心酸。

你不需要一個強大的信仰,

只要找到一個超越你自己的東西就可以了

本片,婧婧打算去2刷120幀

因為電影技術里程碑式的時刻不能錯過

但任何技術都只是完善劇情的手段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用到了4K 120幀

只不過讓你更身臨其境的感受戰爭殘酷

體會混亂舞台對男主的衝擊

讓你更理解林恩複雜心情而已。

即使不看120幀,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依然是部好片!

喜歡我的影評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公眾微信號,婧婧計較

-----------------------感謝那麼多點贊的朋友-------------------

知乎上的不多,覺得很溫暖

之前預告要去兩刷《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11月13日晚上去刷第二天凌晨

從上海影城出來的時候

上海又飄起了小雨。

關於120幀,說實話,

帶給我視覺的衝擊可能還沒有4K大

4K清晰度的提升

能讓我清晰的數清林恩臉上有幾顆痘痘

有幾個笑紋

如果說120幀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鏡頭切換的時候

我能感覺到很快

但是又不是快鏡頭的那種快

很難描述

有一種接近真實的流暢

在墓碑敬禮的那段,我看到了之前並沒有注意到的細節

比如寡婦臉上悲傷時,嘴角的抽動

軍裝的衣角被吹起什麼的。

我不確定是因為我上一次漏看了

還是120幀真的讓我看到了更多的細節。

後來婧婧諮詢專業人士

他和我說120幀最大的優勢

可能會體現在比較晃動的鏡頭上

不會讓觀影者感到暈眩不適。

其他的,

不同人的眼球感受不同。

不過讓我最有感觸的是,電影結束後

近1000人的影院響起來掌聲

這次我第二次在上影的巨幕廳聽到掌聲

上一次是在電影節某個獲獎作品放映結束後

中國觀眾對李安這種含蓄表達感情的方式

接受度比美國觀眾高

中國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喜歡程度也比

網上的一些評論家高。


比利林恩的中場表演

——一個男孩的成人禮

李安,是我個人一直以來很推崇的導演,我曾經評價說:「李安是最國際化的華語導演,最有文人審美的華語導演。」前半句說的是李安的「嚴重西化「,後半句說的是李安骨子裡還是東方的審美。到「比利林恩」我仍然覺得這個評價還是適用的。

意識流電影

比利林恩不應該與之前的「伊拉克戰爭」系列歸為一類(諸如』狙擊手』、』殺死本拉登』、』拆彈部隊』等等,以美軍在伊拉克軍事行動為背景刻畫美軍的電影)。表面上,電影刻畫了戰鬥英雄比利林恩回國授勛,並且受邀在達拉斯參加橄欖球隊中場表演的故事,全片還原的僅僅是比利林恩的一天活動。比利林恩在伊拉克的相關內容,只是通過比利的回憶而有所展開(這裡並不是線性展開,而是多次的插敘閃回,前後的時間也非線性)。

「比利利恩「應當是一部」意識流電影「。 這類電影的佼佼者比如《廣島之戀》、《野草莓》等,這類電影受「意識流小說」的影響,立足於一個小的時間點,和單個人物,通過跳躍的時間和空間著力去剖析和展露人物的內心世界、心理活動。

二十世紀初,意識流小說家受到精神分析學的影響,當然亨利·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對其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他們而且還借鑒了電影的蒙太奇手法創作了意識流小說。意識流小說又反哺了意識流電影。那也就意味著意識流電影不會只有一個敘事層面,兩重甚至是多重的。也意味著有第一層的敘事時空(這一層必然是線性有限時間、有限空間)和更深層的敘事時空(不確定的跳躍時間和空間)。是一種無限寓於有限的光影魔術。

「比利林恩」有兩條敘事線。

明線——林恩和B班一起參加橄欖球賽的中場表演,一天之內的故事,從坐加長豪車離開酒店,到午餐會、新聞發布會、泡拉拉隊員,橄欖球簽名、打架三次、和土豪開嘴炮、和姐姐告別,甚至連中途偷偷抽大麻都事無巨細地一一刻畫,看上去異常拖沓瑣碎和無趣。

暗線——比利林恩在這一一天之內,複雜而起伏洶湧的內心世界。從遙遠的中東廢土到眼前的花花世界,從回憶中硝煙瀰漫的戰場到當下煙花絢爛的比賽現場,從親密無間的家人、袍澤情深的戰友到露水姻緣的啦啦隊員。比利林恩的內心世界不可謂不豐富。

比利林恩的內心世界有意思嗎?值得關注嗎?

這是一個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問題,我到底是誰?

人們所認知的比利林恩是真實的比利林恩嗎?戰鬥英雄?德州之子?大兵哥?委屈的弟弟?勇敢的戰友?值得崇拜的男人?這都是別人你眼中的比利林恩。這是真實的比利林恩嗎?

「往往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都是他者對於我們的認識,我們不能認識我們自己。」因為沒有必要,日常生活我們沒有必要認清自己,日常生活只要滿足他者對於我的認識就夠了。

但是在戰爭的極端情況,所有人際關係簡化,生活的本質開始顯現——生存,生存會讓我們注視到自我的存在,讓我存在僅此而已。戰鬥中,比利林恩開始掃除自我的蒙塵。

潛意識裡已經初見自我的比利林恩回到日常生活中,忽然發現自我被他者遮蔽了,別人都在從不同角度為他貼上標籤,別人都在告訴他:「我覺得你應該……」上戰場是被動的,被稱為英雄是被動的,遊行是被動的,姐姐讓他退伍時被動的,還有改編電影是被動的。

自我被遮蔽著。而這一天,比利林恩覺悟了。

而且特意給了一個4K120幀的全新視界讓我們去見證一個人的自我覺醒。然而在一個纖毫可見的視界里我們真的看到真實了嗎?在如此清晰的畫面中我們看得到真實的比利林恩嗎?現實等於真實嗎?

覺悟與something bigger

范光頭(范迪塞爾)所飾演的「蘑菇「(Shroom 迷幻蘑菇)。迷幻蘑菇從幾千年前就開始在薩滿活動中被祭師用作「通靈「,古老的致幻劑,至今被「迷幻體驗者」們視為珍寶。(遠離毒品,珍愛生命,迷幻蘑菇不會致死,但是有大量死亡案例是服用後產生幻覺去跳樓和跳河的。)

「蘑菇」的出現對於比利林恩的意義絕不是「致幻劑」。

兩個老兵對一個被「抵罪發配」到伊拉克的刺頭新兵進行改造教育。卻發現這個愣頭青是一臉懵逼來到伊拉克。其中一個老兵也就是蘑菇開始了他的「傳教」。

蘑菇信仰印度教,毋庸置疑。

蘑菇和比利林恩在樹下談心,比利談及自己對於戰場的迷茫和恐懼,對於自己被動地來到伊拉克還背負著「為了姐姐」「為了贖罪」的負擔,對於殺戮的道德壓力。一隻迷途羔羊等待指引。

蘑菇直接引用了「奎師那勸告阿周那」的典故,此時的比利林恩和彼時的阿周那一樣迷茫和困惑,此時的蘑菇所處的角色正是奎師那。

「奎師那勸告阿周那」的典故出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般度族和俱盧族大戰(兩方是親族族),般度族王子阿周那在大戰前夕,對於自己一方面和親族作戰感到痛苦,一方面又必須要去捍衛正法與自己的親族作戰,身處難以抉擇的困境之中,阿周那決定放棄了任何行動、坐以待斃。

此時,阿周那的御者奎師那(奎師那為印度教主神毗濕奴的轉身)為阿周那演說數論瑜伽,又開示了解脫之法:業瑜伽、智瑜伽、信瑜伽。他們的問答被寫成十八章哲學詩篇,合稱為《薄伽梵歌》(下文也將引用該經文,會標註章節號)。是為印度教教義聖典。

而片中蘑菇所說的內容著重在「業瑜伽「,又稱「有為瑜伽「(Karmayoga)。簡而言之,世界是絕對運動的,由於原質的作用,人不得不處於行動之中。世界萬物行動的動力本源來是不滅的「梵」。而人們執著於感官的慾望,為了滿足慾望會產生目的,有了目的產生執著,而執著產生了行動的一切痛苦。

仇恨讓比利林恩犯錯,逃避罪責讓比利林恩來到伊拉克,恐懼讓比利林恩迷茫。比利林恩花力氣去理解自己生活劇變的原因,他理解到自己出於憤怒和不公的行為產生了之後的一系列事情,但是他不能接受這樣的生活現實,他質疑了這種戰場生活的意義。

3·18

他行動不為了什麼,不行動也不為了什麼,

他在世上對一切眾生無所依賴,無所乞求。

3·19

你永遠無所執著,做應該做的事吧!

無所執著地做事,這樣的人達到至福。

比利林恩懷著「我應該在戰場做什麼」或者「我為什麼來到這裡」的疑問,在蘑菇看來這種疑問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這種疑問產生於我們對於行為的結果苛求,懷著達成如何的目的來驅使自己去行動。好像我們默認了付出就會有回報的話語。

3·28

洞悉真諦的智者知道性質和行動的區別,

認為性質活動在性質中,他們不執著。

這種執著產生的煩惱反而會使行動產生偏差。

3·30

把一切願望獻給我,摒棄願望,摒棄自私,

專註自我,排除煩惱,你就投入戰鬥吧!

跳出宗教話語,執著於結果(未來)本身的,削弱了現實的存在,甚至會讓人產生為了美好明天而在今天努力的錯覺。把握當下,看似雞湯卻是十足的真理。押寶在明天,不如放下一切虛妄,做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情。在戰場上,忘掉自己為什麼而來,忘掉逃避一切的僥倖,欣然接受來到這裡的事實。

3·30

自己的職責即使不完美,也勝似圓滿執行他人職責;

死於自己的職責遠為更好,執行他人的職責有危險。

比利林恩,你只是一個凡人,在戰場里沒什麼功夫去思考那些矯情的問題,我們只做一件事,干該乾的事,想什麼結果,我們只是一個士兵而已,把握好當下的每一刻最重要啊!我們只要去生存就好了。

而之後,比利林恩才知道自己該衝出戰壕——「這是戰友的職責、這是士兵比利林恩的職責,這是對於我愛的人該做的事情,這是把握每一個該把握的人」。

同時比利林恩在行動中享受到了原始、簡單粗暴的「殺戮的快樂」 ,如同「性愛」。 這種快樂也產生了負罪感,畢竟殺人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

「中場休息「一語雙關,暫時離開戰場。回國之後,比利林恩不得不在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中去尋找自我,是他人眼中的民族英雄還是剛剛經歷人生中最糟糕一天的士兵比利林恩?這又回到了上文提到的自我認定的問題了。

比利林恩漸漸撥開了遮蔽眼前的迷霧,將自我找尋出來了。

首先,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去定義世界,在各自的定義中都能自圓其說;吃瓜群眾認為戰爭是正義的,商人認為戰爭有利可圖,大兵可能都來不及去給自己操*蛋的日子下什麼定義。所有人都主動去篩選出自己想看到的東西。他們想看到有人描述那個他們期待中的戰鬥場面,事實上比利林恩險些喪命,一點都不體面,全然像一條狗咬死另一條狗一樣狼狽;他們期待有人告訴他們這場戰爭情況好轉,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製造反抗者」;他們以為大兵們的日子應該激情燃燒或者「基情燃燒」,事實上大兵們只想著女人。姐姐堅信不疑弟弟是PTSD,班長堅信他們的故事值得全美尊重。我們都只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已。我們從來沒有看清過這個世界。哪怕給了一個4K120幀,我們是不是很容易被畫面的清晰所吸引,那只是我們想看到的而已?

舞台上,煙火絢爛,比利林恩終於把所有東西都串聯在一起,補全了那個「bad day」的全部內容,也聯想到啦啦隊員和一個四分衛做愛的場景,聯想到家人和戰友,聯想到這一天的經歷。

比利林恩熱淚盈眶,可怕的回憶和未知的未來都是不應該翻看的,當下的比利林恩,與其做別人眼中的比利林恩,不如順從本心去回歸到自己該去的地方,性命相托的戰友眼中的比利林恩,也許比別人眼中的會更加接近比利林恩的自我,戰場不需要掩飾只有信任。那日子的確是狗娘養的,但好歹不用委屈自己去滿足他者的圍觀。去做自己啊!

一個男孩在四千萬人的注目下完成了成人儀式

尾聲,加長林肯變成軍用悍馬,打開門,看見蘑菇,鏡頭有一次轉給蘑菇的神像(這是第二次特寫)——印度教象頭神Ganesha,三相神濕婆天之子,智慧之神,命運之神、財富之神。請注意Ganesha手中有一枚斷掉的象牙,Ganesha因為為記下廣博仙人口述的《摩訶婆羅多》寫壞了神筆,Ganesha為了繼續記錄折斷自己的右牙,蘸上墨水筆錄了全篇《摩訶婆羅多》。「半枚象牙」指出了更為重要的東西————世上不會有完美的、理想的命運,凡要做任何事都必須作出犧牲。

比利林恩選擇了犧牲,犧牲他人眼中的自己,犧牲可以遠離危險的機會,犧牲別人對自己的美好臆想,犧牲掉看似美好實則虛假的露水姻緣。接受了自己身為士兵的現實,最後,才能將那句話說出口:「我愛你」。

這句話,他沒對家人說,沒對女孩說,只對戰友說了。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後記:

片子一刷,全憑記憶。

另外個人感覺這片子不適合搞成這個樣子,實驗性強於商業性,票房肯定不行,而且那麼多重要的梗都不是一般吃瓜群眾能咬的到的。李安也任性一次了。不過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個片子。

最後,

禮讚濕婆天!禮讚那羅延!禮讚大梵天!創建於 2016-11-13作者保留權利


【四刷,已經不想更新劇情細節了】

本片的劇情也是輔助的技術手段,

真正要表達的東西並不只是劇情。

(我看的是普通3D版本。但還是要說,這是在我看了這麼多年的電影后,第一次受到這麼強烈的情緒衝激。以前看電影的時候,也是會有各種各樣或強或弱的情緒波動,但實際上,不如說是自己感動自己吧。而這一次,是被電影衝擊到。李安的表達方式和別的電影完全不同。太過精妙,難以形容。)

我想可以這樣提示將要去看電影的你:

這是一部主要用情緒去「看」的電影,

而不限於頭腦。

… … … … … … … … … … …

在11月11號的晚上,我一個人看了電影,一個人回家,提前幾站下了車,繞開近路,一個人行走,想要理清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多走了五公里之後,現在,我在家裡,躲開母親,坐在電腦前,想為這部電影寫些什麼。但是腦中 只徊繞著一個想法:

我想再去看一遍這部電影。

思索了一會兒之後,我想可以這樣提示將要去看電影的你:

這是一部要用情緒去「看」的電影,而不是頭腦。

我個人十分喜歡李安的電影,所以今天並不是因為過節才誰也不帶,自己去看電影,是因為想要好好看電影,最好還是自己去——這是我試過了和所有親近的人一起看電影之後得出的結論。

簡單的說,這是一部完成度很好的電影。

我通常認為完成度很好的意思是指:

邏輯自洽(在觀看時不會清晰的意識到劇情有什麼矛盾)

劇情推進、鏡頭運用和剪輯有如音樂般的節奏感(有的電影節奏像流行歌曲,有的像交響樂或新世紀音樂…只要風格明確統一,節奏良好,我都會稱之為「有明晰的節奏感」。寫現代詩,也需要一種如音樂般的節奏感,所以有些電影,看起來如詩歌般優美。)

演員表演到位(每個演員都符合角色氣質,看不出表演的痕迹,或者恰如其分的誇張,演員之間的合作如「真實存在一般」)

布景、服裝、道具符合劇情的客觀情景(至少一過眼看不出什麼違背歷史、自然或人文環境的東西)

……

在觀看完之後,我確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對我來說,是一部完成度非常好的電影。

如果你喜歡李安之前的電影,僅從欣賞的角度喜歡,那麼,去電影院看看它吧。值得去看。

不過,如果你只是想要消磨時間

其實也可以去看。只要別期待這是另一部《奇異博士》就沒什麼大問題。

畢竟不同類型的電影都可以以消磨時間的方式去看。

其實,不同的電影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如果你是恰當的方式去看對應的電影,收穫更大。

現在,本人發出最高級 劇透 預警

如果想看評論分析,請戳這裡: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哪些值得深究的情節? - 予泓的回答 - 知乎

接下來真的是劇透了哦!

電影敘述方式是插敘式的。

一條線是比利和他的戰友們因為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因政治需要,他們回國,並四處以英雄的方式進行展示,直到到最後一場——在德克薩斯的一場美式足球的中場休息時間進行表演。

另一條線是比利從新兵訓練營到那場使他們獲得「英雄」稱號的的戰鬥。

按時間順序捋一下整個故事就是這樣的:

比利.林恩一個普通美國青年。有一個常見的美式家庭。以及一個曾經完美的姐姐。

因為姐姐發生車禍損傷了美貌和健康,她還在醫院病床上,未婚夫就提出了分手。

比利因此而憤怒的砸毀了「前未來的姐夫」的豪車,並拿著兇器去嚇乎「前未來的姐夫」(沒有演出來,但是相像一下也覺得他的「前未來的姐夫」當時也得快嚇尿了)。

因此,比利面臨一個選擇(事實上是沒有選擇):

1、因自己犯下的罪行去坐勞。

2、去服兵役(和中國「只有好人才有資格當兵」不同,美國規定服兵役可以避免較輕的犯罪的懲罰,也許這種區別的原因在中,美國大兵入伍,大比例的人就是真的去上戰場,特別是有傷亡的這種戰場更是下層人民當兵後的無法躲開的出去)。

理所當然的,比利去當兵了。

剛去就闖了個小禍:開車時玩過頭結果撞壞了車子。

於是訓練營里的(其實關心每個小兵的)兩個上士,其中一個外號是「蘑菇」,另一個挺帥的,但是我沒記住名字,被他們一頓魔鬼訓練之後,比利終於說出了自己當兵的原因:

因為我的姐妹……

後來,蘑菇給他講了一番命運什麼的小道理:

你之所以到這裡來,是因為你註定應該來到戰場。

在訓練的過程中,另一個比較帥的隊長單獨和比利談過一次話:

你可能聽過蘑菇的那番命運什麼的理論了,不過,對你來說可能是真的。

我發現,情況越是危急,你越是冷靜。

……你好好乾,你那群小夥伴活著回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

日常巡邏時,比利看著那些普通的伊拉克當地人過著窮困的普通的生活。

比利和戰友們平常沒事的時候也會去當地人的家裡搜查什麼的。

搜查的時候,近距離的看著那些大家庭中的男戶主因為是前軍人,因為無政府狀態不得不準備保護家人可能用到的武器,於是必須被帶走審問(被帶走審問通常意味著永遠不會回家),那人的妻子隱忍的痛苦,那人的母親痛苦的吵鬧,那人的兒子安靜的仇恨……我無法更詳細的形容。這個部分就此打住。

(這也是我喜歡李安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能將很多抽象的東西用恰當的技術手段清晰的表達出來)

再後來,就到了那場重要的戰事:

比利在很多戰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衝出躲避處,去救下正被敵人試圖綁架的剛剛受傷的蘑菇。

一切發生的很快,比利甚至來不急思考。

但最後,蘑菇還是死了。

在比利剛剛徒手殺死一個敵人的時候。

就在比利身後不遠處。

在橄欖球場,總是有人問:*****你是什麼感覺?

當時,根本來不急感覺。

比利如實回答,但是沒人接受這個答案。於是比利就會說一些人們希望聽到的話。

(雖然人們提問,但人們只希望聽到自己希望的答案,回答者也明白,所以只會給出對方想聽的答案)

後來因為這場戰鬥,比利和他的戰友們以及另一個活著的班長一起回國,接受讚揚。

(我想說,無論哪裡,哪個還算和平的大國,政治都是如此運行:國家需要做一件事,無論是什麼目的,總之有人決定了國家要做這件事,那麼就會有一系列的宣傳手段,有高明的,有不高明的,總之都是希望人們同意「國家」的決定,但,那些都只是為了達成目的的手段而已,我們真的知道真實的目標嗎?)

比利回國後,和所有戰友一樣,先回了家。

看到了以前的姐姐、媽媽、嫂子和坐在輪椅里不愛說話只看政治軍事電視一臉嚴肅的父親。

家人當然很開心,並且驚訝一番比利外貌的變化(從臉上看,比利沒鍛煉之前應該更瘦削,我能相像出來瘦版的比利是啥樣。另,經過鍛煉之後的身材真是好看)

姐姐希望比利找個理由,不要再回到戰場上,因為他有可能會死。而比利是因為自己才不得不去當兵的。

接著,當然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英雄秀。

不過,劇中略過了他們之前所有表演活動,直接從最後一場表演的早晨開始。、

這也是B班回戰場之前的最後一天。

比利被電話吵醒時才意識到自己起來晚了。

在遲到6分鐘之後,比利還是趕到了集合處。

所有穿著陸軍禮服的戰友們一起嘻嘻哈哈說些廢話,旁邊有一個穿著西服的黑人一直在講電話。

此時,表演秀派來的中等相貌、中等身材、中等音量的聯絡員喬什帶著一輛超長豪華禮車到達現場,裝上整個小隊,去往橄欖球賽場。

在車上,第一次有人問了「中場表演什麼?」

聯絡人表示「我還沒有得到明確的指示,不過不用擔心,現場調度會安排好一切的」。

路上小兵們打打鬧鬧、嘻嘻哈哈,而穿西服的黑人在打電話的間隙報告了一個好消息:

有人想要將你們的故事拍成電影。你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拿到10萬美元的版權費。

大家高興了一番,都講了講自己要用這筆錢做什麼。

隨後,坐在靠前位置的比利問喬什:請問車上有止疼葯嗎?

喬什說:抱歉,車裡沒有,不過我會給你弄到的。

現在,2016年11月11日22點,我有點困了。所以,接下的部分,會寫的非常簡略:

戰鬥小組的隊員們一起到達比賽場,其間

比利被班長安排坐在最外邊的位置,於是他不得不聽各種普通美國人民以各種奇怪的角度來表達對「英雄」的敬意。

全隊人員時不時要上一下大熒幕,敬個軍禮,和拉拉隊員合影,參加個記者招待會,見一見邀請他們來參加這次橄欖球賽的大亨。

聯絡員喬什記得過來帶領他們從這裡到那裡,但還是忘了比利的止疼葯,也仍然不知道他們應該如何參與表演。

在到處轉場的過程中,比利在一位美麗的拉拉隊員的協助下達成任務「破處」。

比利的姐姐一直在給他發簡訊,繼續勸說他離開軍隊,期間還有一位姐姐找到的心理醫生,願意幫助他解決戰爭創傷後遺症(這也是一個合理的不再上戰場的理由)。

補充一段很部分人看錯了的情節。

開賽前,全場集體聽 Heroes 。在比利的想像中,一棟可愛的房子,一隻漂亮的大狗,房內的嬰兒床,廚房中漂亮的餐桌,卧室里的拉拉隊員菲珊和比利在親熱。

是比利。三刷之後100%確定是比利。

到了中場休息的表演時間。

戰鬥小隊跟在美女明星的後邊,只能看到她們的背影,舞台轉換,走走過場……

在舞台轉換時,大兵們在活動舞台的陰影里趕去應到的位置,表演的爆炸和煙火使所有大兵出現條件反射,其中一位憤而想揍人。最終還是被同伴們拉開,及時趕到應到位置。

他們要參與的表演是在一首提到士兵的歌里出現,站在後邊,直到表演結束。

現場一些工作人員對他們如道具一般無禮,最終,表演結束時,他們也如道具一般被遺忘在正在拆解的舞台上。

負責拆舞台的人很趕時間,也很無禮的,于是之前想揍人的那個和工人撕扯起來。在變成一場混戰之前,拉拉隊及時出現,「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英雄」——比利的姑娘站出來。

拉拉隊員們和大兵們一起走向出口,此時聯絡員出現,並內疚的解釋「我真的很抱歉,這是我的錯,本來節目一結束就應該把你們帶過來…我在出口那邊等了二十分鐘…」

然後,西服黑人又出現了,他對班長說,有個好消息,想開個會嗎?

大家都很高興,因為這意味著他說了很久的「賣掉你們的故事,每個人都可以拿到10萬塊」。

於是經紀人帶上班長和比利去見了橄欖球大亨(就是那個邀請他們來參演的人)。

在正式面談之前,黑人經濟人說了實話,這個大亨是唯一願意買這個故事的人,但是他只想要隊長和比利的故事,隊長立刻說「不行」,黑人說,是的,我也是這麼說的,我知道你們B班不會丟下任何一個人的,我也這麼告訴他的,最後的結果是,大亨同意包括所有人,但是不會給很多錢的,「每個人5千5」。

隊長生氣了,給隊員們打了電話,並開免提讓經濟人聽到大家的氣憤。

最終大亨出場了,和隊長僵持不下。

大亨說,少,但總是比「沒有」更好吧。

於是經濟人表示要先和隊長單獨談談(因為畢竟這是唯一願意出錢拍電影的人了)。

比利也要跟著出去,但被大亨叫住。

大亨說了一番自己對這個電影的想法,大約就是,你們的故事可以拍出很「傑出」的的電影(就是指很深刻的意思,什麼生存啦、哲理啦之類的深刻)。

然後隊長和經濟人回來了,隊長的表情在說「雖然不願意,但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接受」。

然而,比利忽然開始說話了,一直比較安靜,除非必須,否則決不說話的比利主動說話了:

你錯了,有時候「有一點」並不比「沒有」更好。

你們以為我們的經歷里有什麼什麼,但是,對我們來說,那就是我的的現實。不是什麼深刻的哲理。

然後,隊長,比利從會客室走了出來。

跑腿的喬什還在門口。

當兩人快要走掉時,喬什叫住了走在後邊的比利:

「比利,你的止疼葯。」 (一小瓶葯就砸向我,並被比利及時接住)

場景隨即切換到洗手池,比利從龍頭裡接了一口水,吞下止疼葯。

黑人經濟人出現:

剛才你在屋子裡說的話,用行話講,那就是一部電影的高潮部分了。

之後又表示:

我非常贊同你的話,我也非常欣賞你們的經歷,你們是真的英雄。這應該拍出來讓人們看到。沒了剛才這個「唯一的投資人」,沒關係,我會繼續努力想辦法的。哪怕到中國去找投資。

然後,戰鬥小組的成員們在巨大的賽場建築的內部一起走向出口。

比利的姐姐快到了,她和比利約好了一起去見心理醫生,以便使比利可以離開軍隊,遠離戰爭。

比利也接到拉拉隊美女的電話,於是在安全門這邊等到了她。兩人談了一會,親了兩下。

在兩人的交談中,拉拉隊美女不甚清晰的展示出一個有人生追求(在賽事之外,主要去醫院等處做慰問)的姑娘對「英雄」的崇敬和不舍。

比利忍不住說:我真想帶著你逃走。

姑娘神情立變:什麼,你不是應該回到戰場上去嗎?

比利的神情則從對姑娘的意亂情迷漸漸轉變為內在的冷靜(私以為,主要是因為從對「姑娘喜歡我」的誤解中冷靜下來,因為明白了姑娘喜歡的是英雄):我是開玩笑的,我當然要回到戰場上。

接著,兩人表示保持聯絡,然後分開。

比利走出安全門,看到他的戰友們都在等他,又開始了嘻嘻哈哈的廢話模式。

可是,之前在待拆舞台上撕扯起來的幾名工人帶了更多工人突然出現。並開啟了戰鬥模式。

由於事發突然,而且這次是工人們人多勢眾,比利他們很快的被摁倒在地。

戰爭中發生的事,回家後發生的事,瞬間滑過比利的腦海。

現場保安慌了,並被工人推倒,手中的槍也滑到遠處,被及時出現的麥少校(?)踩住。

他向空中開槍,鎮住了場面。

戰爭中發生的事,回家後發生的事,更快的滑過比利的腦海。

所有人都冷靜下來。

後來警車也來了,而大兵們則準備,準備回到戰場,繼續執勤。

此時比利的姐姐終於到了。

比利看著坐在車裡的姐姐,輕輕搖了搖頭。

姐姐立刻明白了他的決定…她了下車…氣憤的敲著車前蓋發泄著自己的難過。

然後他們又說了些話。我沒記住多少。

因為我現在還在沉浸在最後的情緒衝擊里。

因為這部電影的高潮竟然是在我完全沒有想到的地方,以我完全沒有想到的方式出現…。

其實, 之所在寫這個答案,只是因為我想為這部電影寫點什麼。

但是,情緒反應向來緩慢的我,在剛看完電影的幾小時後是無法整理出自己的直實感受的。

有些太過豐富的情緒體驗,通常要過幾年之後,我才說得清楚。

此致

感謝看到此處的你。

予泓 2016年11月11日23:27

…… …… …… …… ……

2016年11月12日19:00

二刷之後,回工作室的路上感覺腳步有點飄飄乎乎的。

我感覺自己會有一陣子不想再看別的電影了。

…… …… …… …… ……

2016年11月12日 19:30畫出比利的眼睛

一刷和二刷的票

…… …… …… …… ……

更新記錄:

2016年11月12日凌晨修改了一些錯字。

上午根據知友 Nina 的提示,修正了奇異博士的電影名。

下午4:40二刷,約七點左右看完回工作室,加上了影票照片。

半小時後增加了剛畫的比利的眼睛——看完電影之後心裡有些東西需要釋放,幸好我還可以用畫畫來釋放溢出的情緒。

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有種情緒上的飽足感,實在是奇妙,真想知道李安是怎麼創作的。

15號18:50 三刷回來

不到三十元,看了個包揚。

贈品1:本片中出現的一些歌曲[易雲歌單]

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508529652

強烈推薦這首 Soldier - Radio Edit ——B班參加表演的第二首歌

耳機聽效果更佳,可用來回味電影。

贈品2:[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劇照]一共39張,部分高清

圖片包下載請戳這裡:http://pan.baidu.com/s/1eSA2XyU

(這個圖片包也是我現在的屏保^_^)

我十分喜歡這兩張:

放大到電腦全屏,能看到非常漂亮的眼睛。

關於比利的唇膏: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比利·林恩使用的是什麼口紅? - 予泓的回答 - 知乎

四刷

我又看了個包場…

電影放完之後,自己坐在劇場里,忍不住哭了一會兒…很難解釋。


雙十一,首映,一個人去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之前看過李安的《色戒》、《卧虎藏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所以對李安的這部新作滿懷期待的。

因為只能看到24幀版本,無法體驗到技術上的創新,所以更多關注的是電影劇情本身。

之前看到有評價說,技術的創新導致了情節被削弱,看完電影發現,並沒有。

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

從這部電影,我看到了戰爭、社會、個人命運的諸多思考。

故事講的是,被遺棄的攝像機意外拍到了比利林恩救戰友的畫面,之後他被授予了勳章,他所在的B班一起從伊拉克返回美國參加了一系列活動。電影使用了現實和回憶平行穿插的方式展開敘述,在回國的這一段時間裡,比利林恩不斷回憶在戰場上發生的一切,眼前的美國社會和回憶中的伊拉克戰場在對比、交織,我們彷彿在看他所看,想他所想。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士兵對這場戰爭、這個社會,以及個人命運的思考。

每個人對戰爭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真正懂的。

比利林恩和他的戰友們,被視作英雄迎回國內,可他們發現,人們並沒有那麼關注他們、尊重他們,也沒有真正理解他們。

在媒體發布會上,記者追問比利林恩與恐怖分子近身肉搏時的感受,他們把這一天當做值得驕傲的一天,但比利林恩知道,這是他最痛苦的一天,他面臨著死亡的恐懼,並眼睜睜的看著戰友不斷的流血然後死去,可是人們只顧著自己美好的意淫。

球隊老闆想要買下他們的故事並讓他們參演電影,開始時說每個士兵可以得到十萬美元,這群士兵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他們有自己的家庭,他們的生活也都不易,有人幻想給自己的母親買輛車,比利林恩想支付他姐姐的醫療費,他們都懷有美好的希望。可最後,這個商人只願支付寥寥五千五百美元,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和欺騙。

為了勸服他們,這個商人對比利林恩暢談他們的精神的偉大,對國家的意義。但比利林恩說,你錯了。

就像他的班長所說,人們只會空喊各種口號,當牽涉到他們的利益時,他們就會捂緊自己的口袋。

我們現實中的許多人不都是這樣嗎?滿嘴理想、情懷、精神,這些話都是說給那些沒有頭腦的人聽的,聽了讓他們振奮不已。到最後,才發現,這些人一切的出發點是自己的利益。

電影中還夾雜著許多這樣的片段,人們不但沒有尊重他們,還充滿對他們的誹謗、反感、誤解。比如一個青年調侃他們軍隊中有許多同性戀,只會在戰壕里親熱。這是在現實中,經常出現的一些人們對美國軍隊的看法。

李安拍的這部電影不是所謂美國主旋律的反戰電影。他站在了一個更高的高度對戰爭、人性、社會進行了批判和思考。

這場戰爭本就不是正義的,就像比利林恩的姐姐所說,這場戰爭只是為了石油,為了政府的利益,那些政客怎麼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戰場上?

當比利林恩的姐姐安排他留下來時,為什麼比利林恩依舊要返回戰場?

開始時,比利林恩也想留下來,他愛上了拉拉隊的一個女孩,他想有正常人的生活,但他發現,他屬於戰場,他的命運已經註定了。

在這一場中場表演中,他和他的戰友們發現自己離這個社會已經越來越遠了,他們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人們不能理解真實的戰爭,也就不能理解他們,不會尊重他們。人們關注的只是自己,關注的只是一些標籤式的存在。這個社會比戰場更加危險,他們無法在這個社會生存。

在中場表演中,比利林恩眼前的狂歡和記憶中的戰場交織在一起。這場狂歡達到了高潮,回憶中的戰爭也進行到了最激烈的地方。煙花和飛彈,人群的喧囂和混亂的槍聲,炫目的色彩和滿眼的荒涼,越發有一種荒誕感。此時,比利林恩已經深陷在記憶中,表演結束了很久,他依然筆挺的站在舞台中央。

這群受驚了的士兵與工作人員發生了衝突,當一群工作人員衝出來毆打他們時,整部電影達到了高潮。比利林恩被工作人員按在地上,中場表演和戰爭過程一幕幕快速切換著,記憶中出現了他用匕首刺穿恐怖分子喉嚨時的場面,恐怖分子雙目圓睜,臉上充滿了絕望、痛苦,鮮血緩緩的流出。比利林恩的臉和恐怖分子的臉形成了對照,比利林恩和他的戰友們的內心此時經歷著一種怎樣的絕望?

他們的心被徹底殺死了,他們和這個社會徹底的割裂開了。

比利林恩明白他不屬於這裡,他不再猶豫,他拒絕了姐姐的安排。

但比利林恩上車時,他的戰友們一個一個的對他說:我愛你。

班長調侃到:我們趕緊走吧,再不走,他們會宰了我們,讓我們趕緊返回我們安全的小窩。

他們只有彼此了。

看到這裡,我感覺到一種透心的悲哀。

在這一場中場表演中,比利林恩的內心經歷了一場掙扎,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命運,就像死去的班長對他說的,人的命運是註定的。比利林恩沒有反抗,他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一個人只能有一種命運。」性格和環境已經註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似乎這聽起來有些玄虛,但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覺醒後,他便會強烈的意識到自己的命運,意識到自己歸屬的地方。

當我走出影院,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意識到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段經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我們每個人離的這麼近,可是我們無法真正互相體會,無法體會各自經歷過的和正在經歷著的。各自有各自的世界,各自有各自的悲哀。

這部電影,就是一個士兵的自白,李安讓我們看到了他眼中的世界,感受到了他心中的世界。


Rewind Cinema Vol.51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Prologue

「因為你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而受到尊敬,這感覺有點兒怪異。——比利·林恩[1]

《比利林恩的中場漫步》[2]並不是一部試圖變得偉大的影片。

它將全部力量注入那些安靜至極的時刻,比利與隊長蘑菇在那棵孤獨的樹下晦澀的對話,邁入戰場之前的一句句「我愛你」,伊拉克民居中小孩仇恨的眼神,比利家中飯桌上的沉默,洗手間中阿爾伯特充滿敬意的話語,以及水泥管道中那段靜謐而殘忍至極的決鬥。

悄無聲息,卻又勝過千言萬語。

李安分外謙恭地質疑著一切,將美國的一個個側面展現到我們面前,再輕輕戳破遮在眼前的每一層窗戶紙。家庭、愛情、國家、戰爭、體育、商業甚至是娛樂業本身,這些在其他電影中金光閃閃的主題,在這部片子里全部黯淡了下來,唯有伊拉克士兵身下蔓延而出的那一泊血,格外清晰。

Perspectives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很容易,他只需要說他們想聽的話,他們就會很高興,也會繼續愛他,每個人都過得去。有時候他必須要提醒自己這沒什麼好難堪的。他並沒說假話,也沒誇大其詞,但每當他從這一場場遭遇中抽身而出後,卻總有種卑劣、戲謔的味道揮之不去,就像自己撒了謊。」 ——《比利林恩的中場漫步》

每一個人類個體的視角,都是有局限的。

限制我們的是家庭,個性以及身份,既而由這三者延伸出我們對待世間萬事的看法。在場館裝卸工、推銷新型能源的商人,以及那個幾乎被扼死的球賽觀眾眼裡,這些榮返故里的大兵毫無疑問是目中無人的殘忍之輩;但藉助比利的視角,我們卻了解到在種種不當行為背後,布拉沃小隊的隊員們內心的焦灼與不安。他們之所以成為士兵,原因各不相同,但正如準備參軍的酒保所言,參軍或許是他們這些無法在現有社會秩序內尋找到一席之地的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但成為士兵,來到伊拉克參戰,不僅意味著身份的改變,也在心理層面改變了這些「孩子」。他們掌握了高超的殺戮技能,習慣了生死一線的常態,在彼此依賴中找到了雖然殘忍,卻可資依靠的生活方式。而這次中場漫步,卻再一次將他們從習以為常的生活狀態中抽離出來,名曰「回家」,但這兩個世界之間的距離卻不止體現在地理層面,我們隨著比利的雙眼,看到了一場「盲人摸象」的悲喜劇。對於伊拉克戰爭這場牽動了整個國家的行為,沒有任何人能夠看到全景,即便是發動戰爭之人,也同樣做不到。

底層人民或是被政府的宣傳洗腦(如比利的雙親),或是持陰謀論(如比利的姐姐),認為不過是石油作祟,甚至毫不關心(如球賽觀眾);社會精英則一方面讚頌這場戰爭的正義(如諾姆·奧格爾斯[3]比這樣的資本家),一方面窺視著針對戰爭的種種非議(如新聞記者),但這兩者顯然都在試圖從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士兵們被夾在中間,如棋子一般忠實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並盡一切可能存活下來。在伊拉克人民看來,他們是侵略者、劊子手、老大哥,在美國人民看來,他們則是雞肋、暴徒、親人。哦,當然,還有英雄。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每個都是真的,每個也都是假的。

記者見面會上的一幕也許是展現這種身份分裂最為傳神的一刻,布拉沃小隊的成員們藏起在伊拉克已經習慣的語言系統,循著社會的期待與規制述說著戰鬥的經過,嚴謹到甚至可以用戰戰兢兢來形容的程度,但比利腦海中戰友的回答卻體現了這些士兵更真實的一面,那些插科打諢加上自嘲,反倒講出了發生在伊拉克的真實情況。「我們當然改變了當地的情況,創造了更多的反抗分子。」和「我想我們讓那裡變得更好了。」這兩句話究竟哪句才是實話,每一個看到伊拉克民居中那位孩子雙眼的觀眾,應該都會心裡有數。

在不同的視角之下,言說本身的真實性不再令人信服,觀眾能夠藉助的只剩下言說之外的一切,以及言辭之外的內容:我們看著比利和一眾演員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從他們下意識的應激反應中感受著戰爭的殘忍與荒謬;我們聽著隊長面對商人高談闊論時的反擊之詞,為他的弦外之音喝彩;也在啦啦隊員費森[4]最後的告別中嗅到了愛情的脆弱,若比利退伍,他還能保有她的愛情嗎?她愛的是英雄的身份,還是比利這個人呢?李安充分調動了電影在視覺層面的表現力,也巧妙地運用了語言的模糊性來闡釋戰爭與命運這些無從闡釋的主題。「有時,一無所有比擁有什麼要更有價值。」在此處「擁有什麼」指向的已經不再是那5500美元/人的授權費用,「一無所有」更是不僅僅意味著失去合約,兩者都指向了它們字面意思的相反方向:拿取這5500美元意味著將自己的經歷,戰友情誼,甚至是蘑菇的性命賣給了這部電影;而放棄合約則代表著相比金錢,他們更為珍視彼此。

而李安並未明說的則是:如果諾姆·奧格爾斯真的願意給每人十萬美元,他們是否會就此將自己的故事販賣呢?

Consumerism

「這場遊戲實在太令人失望了,本地人不得不靠花錢來釋放壓力。好在每個轉角處都有零售店,有的是機會買東西,布拉沃小隊所到之處盡皆如此,不管是機場、酒店、舞台、會議中心,鬧市還是鄉下都是一樣,零售店早已佔領著片土地。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購物中心,國家反倒變成了累贅。」——《比利林恩的中場漫步》

將生死一線的經歷改編成電影作為娛樂產品進行銷售這一行為本身,是電影試圖討論的諸多議題的引子。但這絕非純粹的商業行為,布拉沃小隊被樹立為典型,也有政治宣講的成分在其中。小隊中的每一名士兵對此都心知肚明,也在記者見面會上循規蹈矩地表演著,但隨著他們與社會的接觸越來越多,這層偽裝也在一點點崩塌。這場夾在橄欖球比賽中場的演出,和他們拒絕的那份電影授權合約本身並無二致,只不過布拉沃小隊可以因為合同金額過低而拒絕後者,卻無法拒絕政府提供的軍響和由此而來的宣傳命令罷了。這自然是一場演出,但演出也是這場戰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缺少了對英雄的構建與膜拜,還會有多少人心甘情願參軍為國效力?又有多少身在戰場的士兵將心灰意冷申請退伍?這是一場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交易,收穫豐厚的軍響以維持正常的生活,而付出的代價則是生命本身。

諷刺嗎?

締結協約之後,布拉沃小隊便成為了國家的消費品,而一如他們拒絕的那部電影若真的拍成將成為整個美國國民的消費品一樣,戰爭也是國家的消費品。民眾來到影院,觀賞電影,被小隊的「英雄氣概」所打動,堅信這場戰爭是正義的,為布拉沃小隊喝彩,為逝去的蘑菇心碎,心滿意足地回到家,繼續日復一日的生活;而國家則在這架戰爭機器的運轉中,保持著經濟的高速運行,爭奪著資源,也順道解決了疲軟的經濟。

沒人會去反思戰爭的殘酷,也沒人會去反思這場交易中被消費掉的每一個個體士兵,即使反思,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看到全局。相比國家與戰爭,我們渺若螻蟻,一切反思同樣是註定片面而偏激的,即便是那些發動戰爭的人,也未必清楚這由自己催動的,將改變無數人命運的事件究竟會走向何處。付出代價,收穫成果。入伍如此,電影如此,戰爭亦如此,只是在簽下名字之前,沒有任何人能夠準確地知道自己將要付出什麼,又將收穫什麼。

讓一切成為交易的前提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能夠以同樣的標準去衡量與標價。然而一條生命價值幾許?親人之間的關愛價值幾許?戰友之間的情誼價值幾許?愛情,價值幾許?尊嚴,又價值幾許?我們可以用生命來交換他人的關愛嗎?可以用一種情感替換另一種情感嗎?

如果個人不能,為什麼國家就能?

什麼是可以去消費的,什麼是不應去消費的;什麼是金錢可以買到的,什麼是應當放下手中的鈔票去尊重的;什麼是可以放棄的,什麼是必須「視若珍寶」予以堅守的,李安將這些問題拋到了我們面前,也同時將這個消費著人類個體生命以及他們經歷的國家賴以維繫的存在理念推到了我們的面前。影片在美國遭受非議的緣由很好理解,畢竟這種質疑觸犯了他們的國家認同,但這些問題就真的只限於美國嗎?

個體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它在群體中的價值發揮,在這層意義上「交易」甚至某種程度的「物化」本不可避免,也是我們判定自我價值的根基,然而一旦這種物化逼近甚至突破了個體存在的邊界,個體價值與個體定位之間就會出現錯位。布拉沃小隊在戰場上完成的所謂「壯舉」並非為了逞英雄,既是他們在往日訓練的成果,也是他們戰友情誼的見證,儘管如此,在與敵人近距離接觸作戰後,比利仍然在執行完義務後陷入了徹底的震顫。他終於意識了,那些他在這份戰爭合同中並未列出,卻又必須付出的代價,要遠遠超出自己的生命,還有自己作為一個人類個體的「純潔」(不殺害同類)和「完整」(以自身意志行事)。李安並不關心這場戰爭是否正義,也只是對美國消費一切的國家行為進行了略微的反思,他展示給我們的,是比利·林恩這個個體足以被稱為「絕望」的命運。面對這個齒輪緊密咬合的商業社會與瘋狂碾軋一切的戰爭怪獸,個人的命運看似無足輕重,但恰恰是這每一個螻蟻般的生命,構成了我們的社會,也驅動著這頭怪物。

不論比利在影片的最後選擇了退伍還是重返伊拉克,他的命運都不會有太大區別,只不過消費他的人有所不同罷了。當然,留給他的也並不完全是絕望,他還有雖不理解卻真心在乎自己的姐姐,以及唇齒相依的布拉沃小隊,足以支撐著他走向未知卻沒有懸念的人生。

明知世事如此絕望,仍然選擇繼續走下去,也許才是人類內心深處真正的勇敢吧。

Randomness

「這可怖的隨機感讓你煩躁不安,生、死以及可怖重傷之間的距離,輕到就像在吃飯的路上彎下腰去系鞋帶,選擇第三個茅坑而不是第四個,將頭向左轉而不是右。隨機性。這鬼東西起的作用會扭曲你的心智。比利早在他們第一次走出鐵絲網的時候就感受到了它搞砸一切的真實潛力,蘑菇建議他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前面,不要平行放置,這樣做即便簡易爆炸裝置在悍馬下面爆炸,你也只會失去一隻腳,而不是兩隻。在將兩腳如此對齊,並且把雙手塞在防彈衣里,一直帶著護目鏡等裝備幾周後,他找到蘑菇,問他怎麼做才能防止自己發瘋!蘑菇點了點頭,好像這是個顯而易見且在情理之中的問題,他告訴比利,自己曾在什麼地方讀到過一個因紐特薩滿的故事,這個人只要看看你就能知道你哪天會死。但他不會告訴你;他覺得這麼做不禮貌,干擾了那些與他無關的事情。」——《比利林恩的中場漫步》

和時時刻刻欲言又止的中場時分相對的,則是戰爭的血腥與直接。

與循規蹈矩的社會規制不同,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切皆可發生,也正因如此,它有著不同於穩固社會的行事規則與存在方式。一個在正常社會中如魚得水的人未必能夠在戰場上倖存下來,能夠適應戰場生活的人,也未必能在正常社會中飛黃騰達。比利所在的小隊賴以在戰場上存活下來的,是他們的反應與直覺,快速的協作,身為野獸的本能。當然,這一切都未能體現在FOX電視台的攝像機中,我們只看到了一名冒著槍林彈雨拯救夥伴的孤膽英雄。但也正是這群野獸,在裝卸工人的伏擊之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離開了戰場,失去了武器,他們的反應變得遲鈍,對潛在危險的觀察力也隨之下降,但這次伏擊之所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這個環境的陌生。在漫長的軍旅生涯中,他們日日提心弔膽地面對著戰場上的一切隨機事件,沒有任何事物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這點從探查民居時蘑菇的高度緊張就可以一窺究竟。

回到祖國後,這隨機性突然消失後,一切不僅變得可以預期,更可以按照「生意」應有的規則進行判斷:資本家急著通過拍片將他們的故事變現;啦啦隊員們投來一個個媚眼;人們對他們致以敬意。但緊接著,與戰場上相似的情況出現了,他們豁出性命保衛的人開始嘲諷他們這些敗軍之將何以言勇;裝卸工人們毫不尊重他們的士兵特權,反而選擇了睚眥必報;投資人想要盡一切手段剋扣授權費用;就連參與演出的歌壇巨星,面對這些自己歌聲中不斷頌揚的人的招手,也選擇了漠視而未做任何回應。

比利和他的布拉沃小隊終於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場榮歸故里的旅程,他們不過是從一個戰場來到了另一個戰場,如果說在伊拉克無法預測的隨機性來自敵人,那麼在美國本土這無法預測的隨機性則來自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被國家包裝成為商品後,他們也面對著顧客是否買賬的終極命運。他們也許可以做好一切防護措施來規避敵兵的突然襲擊,卻在身為商品時失去了一切抵抗能力,因為這個社會要遠比戰場更為複雜,也更為殘酷,而他們不僅失去了手中的槍和身上的防彈衣,還要面對千夫所指。

更可怕的是,這一切冷漠、誤解、利用以及傷害,都不像戰場上的敵兵那樣肉眼可見,反倒是包裝在溫柔的詞語和慷慨的承諾之中出現的,它們造成的傷害也不會呈現在物理層面,而是深深刺入布拉沃小隊每一個士兵的內心,瓦解著他們賴以生存至今的一切意義,即便是比利的姐姐凱瑟琳[5],也在表達自己政治理念的同時不自覺地刺痛著比利(這場戰爭不過是一場為了爭取石油資源的侵略戰爭)。

而相較這虛無縹緲的正義,也許反倒是動物的本能更為可靠。

面對這無從預測的命運,一切試圖用「常理」進行解釋的努力都失去了效力:正邪的對立不再存在(或許也很難說曾經以很純粹的形式存在過),士兵與民眾的關係也陷入了無止盡的質疑,至於士兵與國家的關係,更是被簡化為一場你情我願卻條款不明的交易。比利以及布拉沃小隊的生存困境被李安輕描淡寫地展現在我們眼前,但他不願給我們一個簡單的解法,又或許不是不願,只是不能。每當觀眾找到一個看似可以依賴的情感時,他都會默不作聲地指向這種情感的背面,那遠超人力可解的誤解與隔膜。親情如是、愛情如是、友情亦如是。

我們居住在屬於自己的星球上,永遠都是彼此的外星人。

但他並不絕望,即便生命中的一切都失去了意義,我們終究還有生命,這躍動的生命本身,就已經值得我們去活著。在剝離了一切如遮羞布一般擋在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瘡疤之上的規則與常態之後,我們看到了一個在比利眼中真實存在的布拉沃小隊,以及他們為了在這個虛偽、醜陋卻又溫暖、美麗的世界上存活下去所作出的努力。

能在這片混沌中活下去,就是一個奇蹟。

Epilogue

「比利點了點頭,轉向窗戶。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會見到費森了,但他怎麼知道的呢?我們到底是如何知道一切的呢——過去就像一片濃霧,呼出一個又一個鬼魂,現實則像是在高速公路上以90邁的速度疾馳,未來由此便成了一個終極的黑洞,一切推測都是徒勞。但他仍然知道,起碼他覺得自己知道,當他找到自己的安全帶並將它繫緊的一刻,也在自己的悲傷中感到了一種無比純粹的確信,確信這安全帶就像是一個巨大無匹而又複雜至極的系統上最終的那一把鎖。他被鎖起來了。再也無法脫離戰爭。再見,再見,晚安,我愛你們。他靠後坐好,閉上眼睛,試圖並且一切念頭,讓這輛豪華轎車將他們帶走。」——《比利林恩的中場漫步》

我無法將「偉大」這個詞與這部電影聯繫起來,因為它所做的,是提問,而不是回答。它質疑著我們身邊的一切,用手術刀將它們一一剖開,展示著這個社會在華麗衣裝之下已經崩裂的傷口。在比利清澈見底的瞳孔中,我們幾乎可以看到一個赤裸而無所依靠的自己,並漸漸意識到,我們並非今天才走到這步田地。

正相反,人類,從來都是如此。

在故事的最後,布拉沃小隊的士兵們終於找回了他們在伊拉克時才會說的語言,這場演出過後,每個人也都明白了,經歷過戰場的洗禮,從前的故鄉已經變得陌生,他們現在的家,是那片遙遠的土地。他們將自己的童真留在了戰場上,也唯有回到那裡,才能重新變得完整。

至於生死,反而不再那麼緊要。

走齣電影院後,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縈繞心頭。影片中大量的留白給人空出了思考的空間,而這種思考本身的價值,又在思考的過程中遭到一次又一次的質疑。如果我們唯一可以信賴的只有自己的動物本能,是否人類的一切追求也毫無價值?我們構建出這樣一套社會規範,自行其是地運轉著,是否又在這個過程中束縛、傷害著自我?這跳不出、想不清、理不明的生存困境,又要如何面對?

沒有答案。但沒有答案,也是一種答案。

畢竟有時候,一無所有,要勝過有點兒什麼。

[1]: Billy Lynn

[2]: 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3]: Norm Oglesby

[4]: Faison

[5]: Kathryn Lynn

https://medium.com/rewind-cinema/rewind-cinema-vol-51-e834a1cc9ba6#.40ehbl5p0

http://weixin.qq.com/r/RENbQ_3EvrDBrakg9xZ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李安這次做出了很大膽的嘗試,把三條劇情線交織在一起來構築整個故事。整個故事看起來缺少傳統的幕結構和情節設置(用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詞就叫套路),但每條線都精心布局、三條線穿插在一起才有能量。

然後我又要援引自己的影評了。再次提示:以下文章針對故事結構和劇情設計,不針對影片內涵和拍攝技術。

李安的真正革命在於故事,而非4K、120幀的拍攝技術。

他精通傳統的三幕結構和敘事方式,卻又在此基礎上做出了顛覆性的改變——其實此前他也有過這樣的嘗試,那就是《卧虎藏龍》。只不過這一次,《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顛覆更加徹底卻也更加隱蔽。

表面上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缺乏清晰的幕結構,沒有明確的激勵事件,整體敘事趨於平鋪直敘,沒有商業電影慣常的一波三折。但在波瀾不驚的表面之下,卻是暗流涌動。

影片的主線是比利.林恩與B班在授勛後受邀參加橄欖球賽事活動,其中穿插許多瑣碎的閃回鏡頭。

但這些可不是普通的閃回鏡頭。通常,閃回是為了補充主線劇情。但本片的閃回可不是簡單的補充,因為這些瑣碎零星的閃回能夠建立起一條完整的劇情線。

於是,影片不再是傳統的「主線+支線」的敘事方式。《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用的是「一條明線兩條暗線」的敘事方式。

明線:比利.林恩與B班的橄欖球賽事活動。

暗線1:比利.林恩的伊拉克經歷。

暗線2:比利.林恩與姐姐凱瑟琳針對是否退伍而發生的爭論。

一場賽事活動串聯起事業與家庭的兩條暗線。李安把三條線交織在一起,製造出一系列看似平靜卻充滿張力的矛盾衝突、渲染出看似平淡卻充滿感染力的情緒氛圍。

但這還不是最精妙的布局。

李安最精妙的布局是讓三條線都有各自的幕結構和起承轉合,並且相互穿插相互作用,使影片在橫向上剪接有序、張弛有度,在縱向上層次分明、敘事豐富。而且,三條線分別對應林恩的行動(參加活動)、精神(伊拉克戰事所留下的創傷)與情感(與凱瑟琳)三個方面,既遵循傳統的劇作方式,又運用了舉一反三的處理手法。

行動線是影片最重要的一條線,兼具外部衝突和內心衝突。第一幕交代故事背景、介紹林恩、B班戰士、經紀人艾伯特等角色,第二幕描述了林恩和B班在球場參加活動的一系列經歷,第三幕描寫活動結束後的事情。

在這條線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幕,這一幕也是整部影片衝突最激烈的一幕。一句話總結這幕的內容:作為國家英雄的林恩和B班戰士在回到熟悉的祖國之後卻發現自己無所適從。

經紀人艾伯特把他們當做一門生意,哪怕他真的對戰士們心懷敬意。

滿眼金錢利益的球隊老闆諾曼把他們當做搖錢樹,甚至報上了5500美元預付款的侮辱性價格,並密謀私下拉攏林恩和戴姆、把其他戰士一腳踢開。

舞台經理把他們當做同台的舞者對待,提什麼要求他們就必須照做,沒有商量的餘地。

球迷們口口聲聲把他們當英雄,私下裡卻口無遮攔地嘲諷甚至侮辱他們。

橄欖球隊員們把他們當做動物園裡的動物,圍住他們問各種有關槍械和暴力的問題。

球場保安把他們當做一群不懂事的野孩子,他們或許是國家英雄,但正因如此,他們才應該去伊拉克待著、而不是在球場里礙手礙腳。

啦啦隊員把他們當做「性幻想」或露水之緣的對象。與林恩搞上的菲姍只不過把林恩當做炮友,口口聲聲說「不想失去你」,但當林恩表流露出想留下與她在一起的心跡時,她的反應是一副驚恐的表情、還表示林恩屬於戰場、應該回伊拉克去。兩人分別,菲姍可有回望林恩?沒有吧?

以上這些都是這一幕中的外部衝突。在這些衝突的刺激下,林恩的內心衝突愈發激烈。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自己的價值和自己的未來。當他站在舞台上時,他的內心經受著最激烈的煎熬和掙扎。

外部衝突與內心衝突終於交匯並迸發出這條行動線的危機與高潮:林恩和B班與球場保安的鬥毆。這場鬥毆是外部衝突的頂點,也徹底解決了林恩的內心衝突,劇情由此走入第三幕。林恩在第三幕中堅定了信念,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返回伊拉克的征程。而上車後所臆想出的一段與Shroom的對話更加明確了他的想法。

精神線在故事時間上是最早發生的事件,主要聚焦於外部衝突,即美軍與伊拉克人的鬥爭。第一幕介紹林恩(包括家庭背景、入伍原因、性格特點、肩負任務等),第二幕展現林恩和B班與敵人的交火、以Shroom中槍遇險為結束,第三幕描寫林恩勇救Shroom的英雄事迹。從體量上看,第一幕略長,第二幕則短了些,但一切為整體布局服務,這樣的處理並不為過,因為影片的重點不是戰爭戲,而是林恩的內心波動。所以第一幕的背景介紹與第三幕的英雄事迹要比第二幕重要得多。

這條線解釋了林恩被授勛的原因,展現了他與Shroom與B班戰友的深厚情誼,讓觀眾見證了他從一個不懂事的大男孩成長為一個年輕的英雄人物。

情感線始於林恩回家、並一直穿插在行動線當中。第一幕介紹林恩的家庭關係,第二幕描述林恩對姐姐凱瑟琳退伍提議的思考,第三幕說明林恩的最終決定。

在這條線中,我們看到林恩雖然有一個完整的家庭,父母健在,但他是個「孤獨」的男孩,能夠相依為命的只有姐姐凱瑟琳。當他帶著英模的光環回到家鄉,家門口卻是異常冷清,只掛了一條橫幅,媽媽很冷淡,爸爸都沒有睜眼瞧他一眼,口口聲聲說以他為驕傲的鄉親們更是沒有一個出現迎接。

因此同樣孤獨的凱瑟琳才想讓林恩回家。林恩在情感線的第二幕經歷了一系列內心掙扎,這些都與行動線交織在了一起。在目睹現實的殘酷之後,林恩最終沒有接受凱瑟琳的提議,執意返回伊拉克,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是士兵,我屬於戰場。而善解人意的凱瑟琳也接受了林恩的決定。

結合三條線來看林恩這個人物:行動線中的他靦腆善良,渴望真愛,隱忍但絕不退縮。精神線中的他勇敢,果斷,有殺敵本領,被上級讚譽為是塊當兵的料。情感線中的他遭遇家人的冷漠,但有一個疼愛他的姐姐。

綜合起來,李安鏡頭下的林恩擁有一切電影主角應該具備的素質。

形象豐富且明確的主人公,三線交織的敘事手法,最前沿的拍攝技術,這些都使影片展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迸發出一股看似平淡輕柔、實則飽滿強勁的能量。我們不再以第三視角去看待這個故事,而是進入角色內心、從林恩的角度去感受他所感受到的一切。在李安的處理下,林恩的抉擇合乎情理、引起共鳴、令人深思。

一個英模頭銜,看似隆重輝煌,實則薄如紙片、輕如鴻毛,對他人來說一文不值。

祖國,原本熟悉,現在卻如此陌生。家庭,原本熟悉,現在卻如此陌生。反倒是伊拉克,原本陌生,現在卻如此熟悉。

家人冷漠,社會無情,遠不如身邊的一班兄弟有情有義,寧可身處戰場遭受槍林彈雨、也不願割捨溫暖的戰友情誼。

為了祖國,為了家人?不,林恩的戰事只是為了身邊的兄弟、為了唯一至親的姐姐。

影片故事看似流水賬意識流般緩緩展開、插入零星回憶片段、整體格局平平淡淡,實則結構清晰、層層遞進、波瀾壯闊。相比4K 120幀的技術,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所作出的最大革命其實是故事結構和劇情設計。正是整體上的宏觀布局與細節上的精緻細膩才讓李安成為一代電影大師。


首先要說的,是代入感強烈到爆炸,對攝像機的眼神,人物的視角都是之前的電影無法體驗到的。感覺殺人的那個過程,觀影的時候呼吸都加重了一倍。

其次是一種思考,比利自己也說了,「英雄的稱號使他不能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那些責任,使命,自豪感都是外界給他們安上的標籤,是他們自己對軍人的一種理解,並用這些去詮釋比利他們,無論是記者會或是拉拉隊女孩對比利的感情,都希望並通過暗示去促使比利他們也這樣認為,英雄只是用來消費的。

比利知道他應該按照眾人所希望:返回戰場,但當他透過當天的「表演」看透了,並跟醫生聯繫,他想要拋棄這些擔子。

但之後的一系列:與球隊老闆的衝突,美民對他們的不解等事促使他返回軍隊,不是因為國家,不是因為民族,也不是因為正義,正如在車上和蘑菇的交談,(有一種哲學的意味)他想做的,就是他自己,是一種返璞歸真,具體不能描述得更清楚,可能和看過的一些書有關係。

個人觀點


昨天看的首映。我覺得劇情很好,而且立意非常新穎有深度,脫出了一般的反戰片。士兵的生活普通人是難以理解的,他們覺得好奇,覺得崇拜,覺得利益相關,覺得榮耀,或者覺得事不關己,但無論如何,除了最後一種態度,大家總是喜歡把士兵和戰爭無形中推向一個非常高的高度。但實際上,當我們一直說反戰反戰的時候,卻沒有想過當戰爭已經是既定事實時,身為一個無力改變大局的普通人,我們能做什麼。林恩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他跟其他士兵一樣,當兵有自己的目的,去當兵之前就很清楚自己會走一條什麼樣的路,會有什麼犧牲,但他們最後還是選擇了這條路、做了這場交易,他們不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反恐,不是為了世界和平,不是為了石油,只是為了自己或者家人的一些最底層的利益。他很想有自己正常的生活,想有自己的女人,想好好活著,但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到戰場,同樣不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反恐,不是為了世界和平,不是為了石油,是為了不讓蘑菇在戰場中死去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或者說至少他希望自己能在悲劇發生時盡量做到什麼,他想以自己在戰場上才能發揮出的過人一等的能力去保護隊友,他無法拋下這個責任,所以他回去了。然而理解他的只有他的隊友,和最後他的姐姐,就連他的女人也不理解他,還覺得他應該為了榮耀回去。其實世人對士兵的態度和好奇往往是一種枷鎖,他們也只是人而已,他們偉大,他們不偉大,他們是英雄,他們是犧牲品,軍人,只是一種職業。


關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下簡稱《中場戰事》),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120幀的技術問題。技術是服務故事的,就我的觀影感受來說,畫面的質感並沒有給我太特別的感覺,反而是影片的聲音、鏡頭的角度、剪輯的節奏,給我非常明顯的代入感。

在伊拉克街道上,牆頭有人扔東西以為在丟炸彈的緊張;回到家飯桌上的爭吵,媽媽突然敲桌子時條件反射似地驚嚇;中場表演前後,嘈雜的環境聲沒有間斷過,不停地分心晃神的鏡頭切換。

放佛我們就是比利林恩,身處其中,感官體驗被放大,對聲音、對畫面的感受都更加清晰與敏感。《中場戰事》120幀的創新,一樣是服務於故事需要的。

所以我們撇開技術,只說故事吧。

片名讓很多觀眾抱著看一部戰爭大片的心態進了影院。為什麼叫中場戰事,明明沒有多少站事?

為了安排蘑菇的葬禮,比利和B班的戰友短暫回國。作為英雄楷模,參與了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表演,表演結束,他們即將返回伊拉克。

這是橄欖球賽的中場狂歡,也是比利一行人的短暫假期。

更是比利自己人生的中場休息,喘口大氣,思考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然後重新出發。

中場無戰事,卻像打了一場硬仗一樣艱難。

生活與電影,什麼是真實?

影片看似對戰爭著墨不多,但用一幅歌舞昇平的浮世景象描繪戰爭,看似輕描淡寫,才真的殘忍無聲。

能因為煙花爆炸而條件反射地躲藏,能因為媽媽敲桌子而被嚇得跳起來。戰爭所受到的內心創傷,又豈是靠畫面靠情節能夠消解的。

影片中電影投資人將他們的英雄故事描繪成美國精神,被比利林恩反擊「被說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我們看到的戰爭故事中,宏大振奮的戰爭場面大約是為了滿足男性的意淫,而唯美的戰地愛情更是出於女性市場的考慮。他們都把戰爭說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但真實的戰場是什麼樣的,導演試圖用全新的技術,讓我們近一點更近一點地靠近人物的內心,看到他們在戰場上所受的煎熬與抗拒,才更能理解選擇的艱難。

中場和戰場,哪裡更安全?

就像比利林恩最開始很想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因為別人的不能理解而焦慮。他不明白,為什麼人生最慘痛的一天,會被認為是最榮耀的一天。最後發現,每個人對戰爭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他不能指望別人感同身受。

民眾眼中的戰爭是什麼樣的,是靠媒體來寫的,是靠電影來拍的,他們才是「主宰者」。而戰場的戰士們,在中場表演的舞台上,是待宰的羔羊,是表演的道具,是時代需要的英雄。

中場表演過程中,比利站在舞台中央,看著前面表演人的後腦勺、後背、臀部,腦子裡全是蘑菇去世的那一天,讓他成為民族英雄的那一天,也是他近距離死神最近的一天,他就那麼獃獃地站著,一直到表演已經結束都不知道,孤立無援。

但真實的戰場是什麼,戰士們內心的煎熬,沒有人真的在意。除了真正愛他們的親人。

光環與生命,她們愛你什麼?

電影為比利安排了一段愛(艷)情(遇)插曲,是佐料,卻是必須的。

中場表演開始前,比利敬著軍禮,腦子裡卻不斷閃過切換與蘇姍做愛的畫面、在伊拉克的記憶。他不想返回戰場,他想留下來,過平靜平凡的生活,但是又不得不回去,那是他的責任,或命運,一時間,百感交集,熱淚盈眶。

但膚淺的拉拉隊美女愛的是比利英雄的光環。最後道別的吻,看上去那麼情真意切,情濃時,比利說差點帶她逃走,卻讓蘇姍一臉懵逼。什麼逃走?你是英雄啊!

是啊,她怎麼會在意你是否在她身邊,又怎會擔心你是否安全。只有真正愛你的親人凱瑟琳,才會千方百計,用儘力氣要把弟弟留下。

責任和宿命,你為什麼參軍?

對於參軍,蘑菇說這是命運。

蘑菇的信仰是毗濕奴,印度三大主教之一。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掌「毀滅」,而毗濕奴即是「維護」之神,經常化身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和軍人的形象非常吻合。

但諷刺的是,伊拉克戰爭並不是什麼為了保衛祖國的正義戰爭。

所以,比利的選擇帶著一些尷尬的矛盾,更帶著一種宿命主義的悲壯感。

在我看來,他不是因為「承諾」,也不是等於「認命」。

艱難選擇的時候,最終是聽從了自己的內心。

內心為什麼選擇回去?祖國?隊友?承諾?尊嚴?

可能比利自己也很難說清楚,於是他將這種內心的選擇,歸結於命運。

看過一個關於選擇主題的TED演講(騰訊沒找到視頻)。

大意是,如果我們在一個所有選擇都有最優項的世界,就不存在艱難的選擇,因為我們都會選擇那個最優項,那我們的選擇將基於"原由本身",而不是自己。

唯有在這個艱難選擇的世界裡,才能鍛煉自己的規範性力量(normative power),在艱難選擇時,以」創造自我「為原由,問問自己的內心,我希望稱為什麼樣的人,才會通過這樣的艱難選擇,讓自己變成心中想要成為的人。

而另一些人,會成為"漂流者",他們讓這個世界拖著他們走,讓獎罰機制、鼓勵、畏懼以及選擇的簡單性,來決定自己的道路。

我將這種以創造自我為原由的選擇,理解為蘑菇和比利所說的「命運」!

艱難選擇,無異於一場硬仗!

不是戰場成就了他,而是中場的艱難選擇,讓他成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歡迎關注公眾號 yingshika


下午13:05開始看電影,現在已經18:36,才開始正式寫寫觀後感,是的,不是影評只是觀後感。

我該從何說起呢?零零散散地先說一些吧

前面看的時候感覺還不是特別大,只是慢慢跟著劇情走,越看到後面,越感受到深刻的孤獨。很多人覺得李安是在講反戰,但我覺得這只是在講一個孤獨者的故事,嚴格來說,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比利不是一直堅定的,遇見那個啦啦隊女孩以後,他說「我感覺我們之間就像有某種聯繫,我不想失去她」,當姐姐告訴他可以留下時,他一邊聽電話一邊看向戰友,在掛掉了醫生的電話以後又再一次接起來。猶豫中他問班長,如果有的選,你會回到伊拉克嗎?班長說,我沒得選。比利再問,得到的依然是同樣的回答。我大概理解這種感受,從不假設,很少後悔,因為--沒有如果。有些事情是不會發生的,沒有假設的意義,必須要去面對事情本來的樣子,那些此時說說笑笑的士兵,都會回歸謊言和殺戮。

生意人說,他希望能夠給他們一個牽著女孩兒跑向夕陽的電影結局,最後他們吻別時應該是比利最動情的時候吧,真想留下來,與她耳鬢廝磨。然而電影拍不成,彷彿也預示著這個結局是無法擁有的,或許拒絕大老闆的建議,堅定地說出有時候「沒有」比」有一些」好的時候,就預示著,這個結局不可能擁有。女孩眼神變化的時候我的心都要碎了,她喜歡的只是視頻中的」英雄」,而不是那個19歲的比利,比利那一刻也突然懂得,曾經信以為真的"某種聯繫",和加長悍馬里的美酒,只看得到背影的碧昂斯,以及 國民眼中只存活兩周的英雄形象一樣,只是短暫的幻覺。我們在自己的生命里才是自己,在別人的生命里只是角色。 比利還是孤獨的, 他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運,不得不接受老班長所說的因果業報,回到戰場上去面對那一顆人生中不知將從何處呼嘯而來的子彈。

片中幾乎所有大兵都有應激創傷,煙花彷彿是遠處投來的導彈,讓比利失神,流淚。世界上的故事太多了,笑聲太多,哭聲太多,麻木太多,當視角多了以後你很難有一個立場,而以對錯去衡量一件事是非常傻氣的做法,因為對錯的標準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虛偽的安全感,一種虛假的真實感。當恐怖分子從向比利開槍的兇狠到被比利的匕首刺進喉嚨的脆弱,眼睛睜大瞳孔緊縮,表情一片茫然,然後腦後的鮮血突然漫出,死亡的腥氣撲面而來,此時你難以記起他是恐怖分子還是一個為他的神而戰的「聖徒」,這裡再沒有神。比利轉過身去抱著蘑菇痛哭的時候我在想,這種痛苦我們怎麼能體會呢,後來我又覺得痛苦就是痛苦吧,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所以這些悲傷帶來的痛苦程度能否對等也無從得知。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大兵們無法要求普通人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因為他們失去戰友的痛苦,伊拉克小孩眼看美國大兵帶走父親的痛苦,或是一個普通人無法對妻子孩子負起責任的痛苦,本就是無法比較的。

他們一起抽大麻時,服務生說為了養活妻子和小孩,想去當兵,大兵說,曾經無數次想像回來以後能過上什麼樣的生活。每人各吸一口pot,在時間變慢的錯覺中為自己世界裡的艱難時刻傷感。年輕人,你為什麼而戰?答不出來吧,可能只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me,可能只是因為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必須要面對的事,我們無法結束與「事情本身的樣子」的對峙,因為我們是有理性的,世界是無理性的,我們是吵鬧的,而世界是沉默的。我們和這個世界之間空空如也,有的只是各自的場域。

這種場域就像連光都無法逃脫的黑洞一樣,像環繞原子旋轉的電子一樣,不停地在自己的軌道上旋轉,難以越向更高的能級。他們無從知曉自己的宿命就是一名大兵的原因,比利的姐姐覺得是為了國家爭搶石油的骯髒目的,記者質問他們是否真的給伊拉克帶去了民主,比利心想「不,只是創造更多的殺人機器而已」。他們只知道,自己是一個大兵,或許本該如此,一天一天地努力活下去,這就是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們穿著作戰的迷彩服站在舞台上是那麼格格不入,但穿著迷彩服去舞台的設定,其實並無不妥。那裡和戰場上多麼像,只是敵人是自己,是只有2周喘息時間的「中場休息」後依然會回來的戰爭生活,諷刺的是,舞台上讓比利十分痛苦的時候,竟是他們最受歡迎的時候,一場回憶結束,他們已經被所有人冷落。 無奈的是,他們無法擺脫了,他們無意擺脫了,遠離戰場的生活已經不屬於他們,當終於走出那個舞台要回到戰場時,幾乎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我們要回到安全的地方了,我們要回到戰場了。比利說,我要當一輩子的處男了。球場上清場的人,舞台後台的編導面目如此可憎,似乎完全不知道這些大兵面對過些什麼,但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都處在自己的場域之中,我們難以理解別人的生活當中曾發生過些什麼,也永遠不要去期待被理解,我們只對自己的感受負責,也只能對自己的感受負責。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呢?這種感受就是「感覺有些奇怪,這些人因為你度過了一生中最悲慘的一天來表揚你」,所有人都在你痛苦時對你說「I』m so proud of you.」

當人們高呼英雄時,殊不知英雄已經倒在血泊里。

另,一部電影的場景可以非常大,也可以非常小,把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拍成這樣很不容易,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拿著120幀說事,而不是電影本身。越長大約覺得,應該把一件事情做小,做精,才是好的。之前聽人說,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麼劇情,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的劇情非常豐滿,一個19歲的少年如何成長,體會到了什麼,選擇了怎樣的道路都闡述得非常清楚,也幾乎是完整的。在鄉卡卡里看3D的版本,依然沒有將它帶給我的衝擊減弱一絲一毫。

20:43,肚子里沒點墨水寫點東西出來好難啊.....扛不住了我要去吃飯了


昨天看完片子,60幀,3D。

從電影院出來,說真的,非常的難受,這種難受的感覺近來也感受過一次,那部電影叫驢得水,而這部電影叫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電影的雙線敘事風格,從前半段還有點懵逼,到後半段有點完全沉浸的感覺。後來我想想前半段的懵逼應該是太真實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比利林恩。

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地方,一個是和當地武裝的衝突,用色非常的明亮,布置也非常簡單,蘑菇隊長帶著一群新兵蛋子。由於大家都是第一次實戰,各種亂射,甚至直接站起來射擊,直到蘑菇隊長讓大家停下來,比利林恩由於緊張而造成的全身顫抖,讓我發怵。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場面,沒有非常大型的火力支援,沒有強烈的視覺渲染,幾把槍,幾個掩體,空氣里就是槍子生硬的突突突,反而讓我覺得真實的可怕。

第二個就是大家要上車時,從後面襲擊的工人。這一段看完讓我非常的難受,如鯁在喉。到底什麼地方才是更安全的?自己的國家還是戰場?在這群工人心中,這群參加過戰爭的英雄也只不過是一群惹自己麻煩的人。有人真正關心他們么?沒有。

我記得看過一句話,美國的戰爭片讓人畏懼戰爭,中國的戰爭片讓人想馬上參軍。


感覺有點點像看刺客聶隱娘一樣,我知道很厲害很豐富,但是真的有點欣賞不來。


退伍狗來一發。

在刷電影的前一天晚上我戰友專門推薦給我,說感觸良多。

第二天我一個人像條死狗一樣癱倒在影院的座椅上。

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很舒服——以一個上帝視角窺探著自己的生活。

電影全程讓我帶入了自己的生活,在樹下聽老兵講人生道理,比利關於我們他媽都在想妹子的內心戲,是走是留的衝突。

印象比較深的一個片段就是三個人一起抽著煙,小哥說我想入伍,我特么缺錢。

這種事從我回來已是司空見慣,到最後三人無奈一笑,我們戰友間也他媽這樣笑啊。

比利最後回到戰場,因為他發現脫了這身皮,就什麼也沒有了。就像戰友間說的快讓我們回家,在那種環境下久了那裡才是你的家。

比利和姐姐的衝突,在我看來就像是我入伍前和入伍後兩種價值觀的衝突。

入伍前我信奉平等,公正,自由,拿生命開玩笑見鬼去吧。

入伍後更多以一種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心態,也就是所謂的各得其所。既然身穿著這身衣服,那就要做好自己該做的,沒有理由,這就是你的命。

電影其實很好的詮釋了為什麼很多人離開部隊卻又想念部隊,在沒有從過軍的人開來這只是一部電影,一段故事;在當過兵的看來,這他媽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啊。


昨天在LA 看的4K-3D

安叔也來參加了觀影后的QA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不太明白為什麼美國市場打分不高 可能這種含蓄的手法不太符合美國主流…?

就技術來說 非常特別的體驗 你能體會到什麼叫真實的暈眩 因為太過清晰 眼睛有一點點負荷過重 鏡頭移動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發暈 但總體來說還是非常值得的 真實到炸裂

內容上來說 一貫李安走心的風格 因為我看的全英文無字幕 可能英語不夠好沒有全部get到意思 但我個人來說覺得這部片子和安叔之前的片子 譬如少年派有一個很大的相同點 這個點也是安叔在影片播放完之後提到的 就是家 是歸屬感 是where you belong to 當我們在經歷大是大非之後 面臨抉擇之時 你的選擇會流露出你的心之歸處 比利的姐姐希望他能夠回到現實生活中來 但是比利發現當他離開這個戰場 邁入現實世界的時候 他的家人只是因為他的英勇和出名而自豪 喜愛的女孩向他傾訴愛意只因他是一個英雄 運動員好奇的是戰士在無條件的暴力允許範圍內殺人是一種什麼感受 老闆計算的是一個感動的故事能帶來多大的經濟利益 而那些普通的觀眾 閑言碎語里打量的只是士兵是不是同性戀的話題 沒有一個人可以真正的理解他所經歷的一切 沒有人體會到在平靜的世界裡他內心的戰場還在轟鳴 沒有人知道他看著戰友在身邊死去的痛苦 沒有人目睹了他第一次殺人後 臉上寫滿的膽怯 當比利站在煙火絢麗 人聲鼎沸的舞台 過去的血腥就像是一個噩夢 可怕的不真實 而真實的生活卻又比戰場還殘酷陌生 唯有回到戰火紛飛的土地上 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 比利才感覺到自己被真正接納 被了解

離開戰場並非劫後重生

頓悟了心之所向後的再次回歸才是

所以即使知道這樣的選擇會讓姐姐擔心 失望 比利依舊義無反顧 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找到了他屬於的地方

就像少年派 男主在經了多個宗教的衝擊和洗禮之後依舊踟躕在混沌中 但在海上漂流的那些天 在一個奇幻得像個夢境的航程里 他不但正視了自然的殘酷 更體會到人類自身的殘酷 當你失去所有 你才明白一生所求的不過是當下活著的真實 精神的世界和滿足基本生存條件的世界 也許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我很喜歡李安 也許是年少的跨文化背景讓他的電影完美結合了西方的技巧以及東方的人文 這部片子的清晰度在我看來是錦上添花 尤其是在戰場上殺人那一段 可怕的不是血腥 而是真實 而安叔在電影之後的訪談中說到 studio本身並不讓他們用真的子彈 這無疑增加了拍攝的難度 心裡對他的敬意又增加了幾分

李安總是通過兩種亦假亦真的世界對比 讓觀眾去看清主角在轉換的環境下如何掙扎 如何與本我戰鬥 然後他會坐下來 心平氣和地與觀眾探討 我們心裡最深處的那條海上小船 那輛戰火中的裝甲車 開了那麼久 到底想要在哪裡停留

只是我們太多人一輩子

忙忙碌碌

到死也不知道

自己要去什麼地方


總覺得是在問「我們」,回答「我們」。


更新完整影評,評分之前已經給過了。

以下內容同時發布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原創,非轉載。

  在屏幕上看多了槍林彈雨的人,常常就會對戰爭產生莫名其妙的幻想。戰爭有多殘酷、戰爭有毀滅人性,或者戰爭有多驚險、戰爭有多磨練人。

  但是,說這些話前,你們應該先報名去一趟非洲。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哪怕是大多數軍人,都沒有資格對這個話題說三道四,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即使是最輕微的戰鬥。所以我不會參與關於戰爭的任何話題,不然我就變成那些在網上咋咋呼呼的蠢貨了。

  幸好我沒有。

  我們在屏幕上所看的絕大多數電影,都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是真正的戰爭,甚至連戰場中的軍人是什麼樣的,也不會有人拍電影給我們看。不過,幸好還有一部電影,能讓我們知道,真正在戰場上戰鬥過的軍人,他們是怎麼想的。

  這部電影在國內的官方譯名叫做《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然而,在不同平台還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譯名,比如說《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漫長的中場休息》、《中場無戰事》等等等等。在我看來,《中場無戰事》才是最合適的譯名,而官方譯名也只能湊合一下。

  很多人在看完之後以為這是一部反戰電影,或者認為描述了戰爭帶給軍人們的創傷,或者乾脆沒看懂。如果你這樣覺得,我只能認為你該去充值智商了。

  電影里真正講的,是兩個戰場帶給比利·林恩的撕裂:一邊是整日槍彈橫飛的伊拉克,一邊是歌舞昇平的美利堅。

  如果你是比利·林恩,你會選擇哪一邊?不用想,是個人都會選擇待在歌舞昇平的地方。但是這個歌舞昇平的地方到底會不會讓你待著?

  邀請B班出席比賽中場演出的球隊老闆,卻對投資他們的電影吝嗇有加;

  媒體採訪只是不斷的挖掘軍人們的傷疤;

  中場邂逅的拉拉隊員也只是愛上了自己幻想中的英雄。

  但是,英雄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電影中有一句很經典的台詞回答了這個問題:「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個軍人」

  配上林恩流淚敬禮的鏡頭,這句台詞顯得格外諷刺。每個人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別人。美利堅合眾國看中的是英雄們能激發的愛國熱情;球隊老闆看中的是英雄們帶來的經濟價值;媒體們只在乎能產生多大轟動;拉拉隊員,哦我剛剛已經說過了。

  五月天唱過一句歌詞,寫到現在還是深有意味:「歌手追逐銷售量,記者追逐點擊量,沒有誰比誰更善良」。

  幾乎沒有人在乎B班究竟是什麼。幾乎沒有人真正試圖理解B班。

  你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並沒有。接下來的劇情才是重點,他告訴了我們,不止中國有鍵盤俠,美國也有。而且,好歹美利堅的鍵盤俠還敢作敢為,中國的鍵盤俠們呢?

  當然,這是私貨,和電影無關。

  所以被看球屌絲冷言冷語、與場工大戰一場又被場工持械偷襲之後,原本猶豫是否要借「戰爭創傷」留下來的林恩選擇回到戰場。

  有一句經典台詞給了我們這個選擇的答案,大意是:連在伊拉克的游擊隊都比你們更懂得尊重。

  再配上另一句台詞一起看療效更好,大意是:我們在伊拉克冒死打仗,就是為了你們能有機會在這裡當鍵盤俠。

  所有人都只是把英雄作為消費對象罷了。

  智商是個好玩意兒,但不是人人都有。很多年前就有高人這樣說過了。真理總是常勝不敗的,就比如現在,還有很多缺乏智商的人對電影大加批評,對軍人指手畫腳。

  叫你們一聲蠢貨,不冤吧。

———————————完成更新的分割線————————————

剛看完,佔坑。晚上回家補充。

但是平心而論,這部電影會是另外一部《哈姆雷特》類電影。有些人會看出反戰,有些人會反鍵盤俠,有些人想要去參軍,不一而足。

但這確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在格瓦拉,我給了他五分。

劇情,畫面,演技,都無硬傷。他最大的意義,是還原了士兵真實的想法,而不是我們以為士兵會怎麼想。

更多的話晚上回家說。


作者:根叔

鏈接:如何評價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 根叔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剝去技術革新的外衣,還你一個真實的中場戰事

前言:絕大多數歷史是猜的,而其餘的都是偏見

如果要寫一本中國現當代文學史,80年代的「傷痕文學」一定會是濃墨重彩的一章。十年文革摧毀的不僅是中國的經濟政治,無數有理想的青年也被捲入到下鄉改造的浪潮中。傷痕文學是覺醒了的青年對逝去青春的深切緬懷;是對悲慘的噩夢的強烈控訴,更是希望不要重蹈覆轍的懇切。

十年浩劫撕裂了這片神州大地,社會主義的夢想淪為大洋彼岸西方國家飯後的談資。藍星燈塔美國卻萬萬沒想到,自己也在幾年後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沼,甚至引發南北戰爭後最大的社會危機。

殺一個人是犯罪,殺一百萬個人只是個數字。越南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老兵回國自殺人數高達8萬!溫存生活下的你我看見冰冷的數字也許仍會保持緘默,那麼下面這張圖片呢?

當時的美國人民和你我一樣看見這照片,氣憤、悲慨,第一次對政府的公信力產生了質疑,於是美國撕裂了,搖滾樂蓬勃發展了,學生們開始要做愛不要作戰了

里根的上台結束越南戰爭,漸漸收回了民心,而僅在20年後小布希政府毫無依據的宣揚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裹挾著聯合國打著正義的旗幟進軍伊拉克。長達九年的戰爭,首都巴格達生靈塗炭,直到今日,薩達姆死了,可伊拉克卻永遠回不到和平安靜的年代,哪怕是軍事獨裁。

我們回首戰爭因為渴望和平。我們揭露傷痕因為害怕受傷。

李安,偉大的華人導演,拍著美國的傷痕電影,這是什麼精神?人道主義精神

如果翻開美國電影篇章,其中不乏戰爭題材的名篇:窮兵黷武如《黑鷹墜落》;反戰深思如《鍋蓋頭》。而如此矛盾的《中場戰事》卻是李安獨有。

全片採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講的是來自美國德州的技術兵比利·林恩為了營救班長鋌而走險的衝鋒被全美視為英雄,而鮮有人知戰爭的殘酷與士兵的煎熬。為了安葬班長,B班得到了短暫的休假,因此他們得以受邀參加一場在德州舉行的橄欖球比賽。而周圍的經紀人、球迷、大老闆、普通民眾則對戰爭、衛國、士兵有著各種各樣想當然的理解。球場上的慶典盛大開幕,林恩和戰友們的心卻愈加沉重與焦躁……

巴頓將軍說:「一磅的血換來一盎司的勝利。」

林恩不是救世主,他參軍的目的很簡單,給姐姐出頭後為了撤銷自己的罪名。他救班長的動機很單純,因為戰場上的兄弟情。他與敵人搏鬥時也沒有感覺,因為死亡容不得一秒的思考。

林恩稚嫩的臉龐,閃爍著藍色的光芒,那嘴角的紅唇不斷地提醒著人們,自己不過是19歲的孩子:迷茫、搖擺、猶豫、害怕、勇敢、責任、衝動、理解、純粹

而媒體的炒作和民眾的捧殺,正如林恩所說:這感覺就好像人們在慶祝你最難受的一天。。

B班淪為愛國主義的工具,往返於每一個秀場間,一次次撕開結殼的傷疤,把所有的痛楚展現在公眾面前:「給,這就是你們要的戰爭。這就是你們伸張的正義」

談幾個本片頗有韻味的場景

第一個是林恩回家吃的一頓飯,一個桌子,四台戲

癱瘓的父親,不斷聽著電視上的戰爭叫囂,享受著愛國主義的榮光,也許他是越戰老兵吧,渴望像林恩一樣受到人民的愛戴。

小孩母親,代表美國主旋律,堅信美利堅精神,不容半點質疑政府的行為,支持戰爭的延續。

林恩,真正上過戰場的士兵,飽受戰爭的磨難,內心煎熬害怕前線卻無法違背士兵的意願。

暮光女,激進反戰人士,訓斥伊拉克戰爭的不義,對政客與資本家充滿質疑,看穿戰爭的本質就是石油掠奪,代表白左的知識分子們。

第二個是歌舞昇平下的橄欖球中場

軍裝在主辦方眼裡不過是吸引眼球的道具,B組的戰士也只是演唱會的陪襯,而所謂的尊重是能停留幾天。「人們健忘,兩天在好萊塢就是兩年」

黑人伴舞可以罵你:「fuck off」;電影製片可以對你明碼標價;管理人員可以對你動手動腳

你在戰場做的一切都是一文不值,人們健忘,兩周在好萊塢就是兩年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的群眾,你們冷嗎?

也許這就是美國戰後的輿論縮影,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老兵自殺

麥克阿瑟說: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

凋零我看見了,不死?對不起,他們心早死了

第三個是B組在伊拉克巡邏與搜查

我至今無法體會駐伊美軍的勇氣,那不僅僅是對敵人的絕對打擊,更要抵住當地百姓複雜的目光。

老百姓不懂政治,民主自由那一套卻還不如軍事獨裁時平安幸福,活在恐懼與陰影之下的人們難免不會奮力抵抗。

到底有多少人是為薩達姆效忠?還是為伊拉克效忠?

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看得見只是孩童的恐懼,老人的絕望,婦女的沉默與男人的憤怒

我相信美軍和伊拉克人民都不認同暴力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手法,諷刺地是卻又不得不訴諸暴力解決問題。

《鍋蓋頭》中有一句名言:這是一個故事,一個用步槍多年的人上了戰場,之後他回到家裡,他知道在他生命里無論做什麼建屋、愛撫女人、替兒子換尿片、他永遠都會是鍋蓋頭,而所有的鍋蓋頭殺人和戰死的他們永遠同我一樣。 我們仍然,留在沙漠里………

t;

無論結局如何,故事的最後林恩一定還是處男,他一定會回到戰爭,因為他不僅屬於沙漠,而且要終結沙漠,就像《拆掉部隊》中的英雄們,回去到中東不是為了復仇,恰恰相反,是為了拆除全體人類潛藏的戰爭動機,無論是宗教、種族、還是其他。

戰爭結束了,我們休息了,

但大炮和坦克沒有休息。

戰爭結束了,我們回家了,

可我們的兄弟沒能回來。

戰爭結束了,我們還活著。

願世界和平,遠離戰爭。

最後談談李安與新技術:

作為看過24幀和60幀的根叔,負責任地說:請毫不猶豫的選擇幀數高的。

因為你會像所有觀眾一樣,在伊始驚嘆畫面之細膩,在結束惋惜畫面之短暫技術革新,探索靈魂鏡頭

就如李安所說;「你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為它跟眼睛很像,跟眼睛看到的角度很像

江郎才盡,晚節不保,人們批評李安採用新技術時常有的兩個成語。可62歲的李安卻反問他們,自己已經這麼老了,再不瘋狂就拍不出自己喜歡的電影了。

向耳順之年的李安致敬。

向那些瘋狂的傢伙們致敬。

他們特立獨行,桀驁不馴

他們惹是生非,格格不入

他們用與眾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安於現狀

你可以讚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漠視他們

頌揚或者詆毀

唯獨不能漠視

http://weixin.qq.com/r/tD9vd6bEMvtNreIU92qm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就劇情而言,李安在細節方面處理得真的很棒。無意劇透(其實是懶),只想說值得細品,細品各個角色的情緒變化。

戰士們聽到煙花聲而反應過激,林恩在中場表演時機械的動作,以及貫穿整部影片的眼神特寫。

戰士們從起初的描繪退役後的生活到想要回到戰場,人們的熱情與冷漠。

另:影片最後,把之前的一切都剪到了一起,非常震撼。

People move on.


劇情很真實。

剛剛看完,心中百味雜陳,這種感覺和看完《第一滴血1》的感覺很像,蘭博從越南回到美國,回到家鄉,卻發現與周圍的一切格格不入,他屬於戰場,林恩也是,他們「擁有的只有彼此」。

球場管理人員讓士兵離開場地,他不管士兵是不是英雄,他只關心自己的工作,因為球賽馬上要開始了;

橄欖球隊員問「你殺過人嗎」,他只想滿足自己的獵奇;士兵不願意去回憶,他殺人的時候,他失去了一名戰友。

記者問「近戰搏殺是什麼樣的感覺」,士兵回答主要是用槍射擊,記者繼續追問,因為近戰搏殺比用槍射擊更能吸引眼球,一篇叫賣的文章需要一個誇張的標題,而寫出一篇叫賣的報道是記者的工作。士兵不願意去回憶,慘烈的真實,刀插進對方身體,血從身下流出,放大的瞳孔,絕望的眼神,士兵跌跌撞撞回到班長的屍體旁,近戰搏殺比起遠距離射殺,衝擊實在太大。士兵才19歲,有人想獵奇,他卻失去了班長。

場地工人讓士兵離開舞台,他不管士兵是不是英雄,他只關心自己的工作,因為球賽下半場就要開始了。你們不離開,我們就揍你們。球賽散場了還要揍你們。誰管你們是哪裡來的傻大兵。舞台伴舞的黑人、坐在台下的觀眾都出言不遜。傻大兵,是啊,好好去當什麼兵,去伊拉克打什麼仗,看看周圍這些人對你們什麼態度,你們在伊拉克賣命,他們在國內看球賽,沒人在乎你們經歷了什麼,沒人在乎你們失去了戰友。

究竟是在為誰打仗?

我很喜歡翻譯的中文影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戰事,B班回到美國,球賽的中場舞台秀卻比戰火紛飛的戰場難多了。

舞台秀,秀,整個世界都在秀,媒體在秀、商人在秀、民眾也在秀,秀愛國、秀敬仰,卻看不到對戰士的一點點真正的尊重。士兵們站在舞台中央充當背景,迷茫、不知所措,任人擺布。真箇世界都荒誕不經。

真正關心林恩的,只有他的姐姐了,只想把他從戰場拉回來。而他,只屬於戰場,他不想炫耀什麼,這只是他真實的生活。

「讓我們回到安全的地方吧。」

和平世界的人們要理解戰場歸來的士兵實在太難了,不奢求理解,但請尊重。


由於前不久看完了《驢得水》,當時有聲音說《驢得水》的話劇感太濃了,是靠台詞推動故事的,不像電影,也有聲音說好看就行了,別硬扯上什麼手法流派。對於《比利·林恩》我也有類似的感受,它的敘事節奏太不像我們常見的電影了,但不妨礙它值得我們玩味。

電影的主線矛盾和情節的跌宕起伏,來源於主角內心的感受與外界的態度難以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相互適應,從主角情感壓抑、情感釋放到認識自我,這是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的過程,所以該電影的敘事節奏就是主人公的心理節奏,比利的心理節奏可以理解為,一個頭腦清晰,但心理健康有異常的人,他發現自己與外界格格不入需要一定時間,因為他得不斷地收集「證據」,觀察到諸多異常,才能理性判斷自己確實與外界相處不來。

最後,就電影的內涵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三個關鍵點:旁觀、客觀與主觀、英雄、自我認知。

1、旁觀、客觀與主觀,怎麼說?李安善用「透明」的敘事經驗,儘可能隱藏的電影敘事者——導演本身。拿《比利·林恩》舉例,跟隨鏡頭,我們經歷了主人公經歷的,我們知道主人公所有的內心os,我們明白主人公情緒的變化原因何在,情節和衝突彷彿是自然發生的,看不到組織的痕迹,鏡頭和畫面始終保持冷靜、客觀的旁觀者姿態,所以導演既是敘事者,也是旁觀者,他沒有刻意加工信息,沒有主觀引導觀眾去解讀,只是客觀地呈現。這是第一層解讀。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比利最後決定回伊拉克,他「看見」了死去的班長,有一段話大意說的是,關於B班被譽為英雄,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像電影一樣。

第二層解讀,就是《比利·林恩》里的吃瓜群眾、電視製作人、電影投資人,他們表達讚美、好奇戰爭那些事兒、要求B班說點他們想知道的、希望B班拍電影的行為,都是一種向別人求證,希望對方說的話正如自己所想那樣,印證自己主觀臆想,從而得到滿足感的行為。比如球場大姐對比利說自己也有親人在伊拉克打仗,比利回以安慰的眼神;橄欖隊員問和敵人肉搏的感覺怎麼樣,比利說,和你們為了贏去撞對方球員身體的感受類似,隊員們回以滿意的微笑(搞笑的是有細節表明他們服藥);電影投資人說想把比利的英雄行為上升到國家精神層面,比利當下沒表態,投資人以為自己這番偉論說得特別好。所以,比利和啦啦隊妹子說自己如何應對他人的「過度關心」,訣竅就是說他們想聽的。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是呢?偶爾迎合別人的主觀想法,敷衍地說一些話。例如,女朋友問你她的新髮型好不好看,同事問你他有哪些做的不好,朋友問你他有哪些缺點,怎麼回答?看情商和技巧了。有的時候別人問你,只是希望你說出他們想聽到的回答。一個視角主觀,不會為他人著想、不懂換位思考、不能客觀看待問題的人,會無意給別人造成困擾。這也是為什麼比利被啦啦隊妹子迷住了,因為她是所有人里第一個站在前線軍人的角度,明白比利為何苦惱、痛苦的人。

2、英雄,英雄主義。時勢造英雄,時勢可以是戰爭,是戰爭過濾出了英雄,而不是英雄選擇了戰爭,戰場上比利也在發抖,他冒險救人並非是百分百的勇敢,而是時間緊急、沒有選擇。時勢也可以是媒體,電視包裝、形象公關,常見於娛樂圈和社會新聞。其次,現在的電影套路要麼英雄人格化,要麼普通人聖化,這個不多說,啪啪打好萊塢的臉。一旦角色脫離了現實情況的人格,留給觀眾的餘味不會太多。(再說回《驢得水》,我這篇回答就人性寫了點看法http://www.zhihu.com/question/52078746/answer/129730934)

3、自我認知。不逃避,保持清醒和理性的思考,知道自己要什麼,就不會迷茫。造就比利戰場上有優異表現的原因,正如班長對他說的,他總能保持清晰和冷靜的頭腦。戰場上大家第一次與聖戰者正面作戰,就如何應戰爭吵起來,是他第一個發現了班長身陷險境、急需救援。生死戰爭回來,看見浮華的電視台、投資人、加長悍馬、美女啦啦隊,B班的大多數人都在想會不會因為有了榮譽,有了知名度,他們就能拍電影,有一筆橫財。從始至終只有比利和新班長沒有過多的動搖。因為當他們清楚地認知到自己屬於軍隊、自己是軍人,並且最終明白前線軍人即使被譽為英雄,話語權、薪水、權利、地位不會得到成正比的提升時,他們就打斷了妄想。這是很悲哀也很現實的自我認知,只有戰場讓他們感到真實。他們戰鬥不是為了國家,也不是為了自己,至於電影里,班長對比利說,軍人得找一個超越自己的信仰,這個信仰是什麼,或許是因為抱著不上升到xx主義、不去給人物定調的客觀態度,影片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這個留白大家自己體會吧。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主角努力卻得不到好結局的電影?
哪些片子讓你一直沉溺於其中的情緒?
有哪些好看的韓國犯罪類電影值得推薦?
電影《教父》中有哪些易被忽略卻令人深思的小細節?
有哪些情商非常高的電影可推薦?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影視評論 | 李安導演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