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一個喜歡讀書卻讀不懂書的人,該怎麼讀?

我高中時喜歡讀魯迅,但是根本不是因為什麼隱晦的暗喻諷刺,也讀不出來。只是覺得文風比較喜歡,當然當時還喜歡郭敬明的什麼《悲傷逆流成河》啊啥的。當時以及現在都挺喜歡讀書的(偏情節類),後來有劉同的書看了下。上周把沈從文的《八駿圖》看了,發現沒什麼感悟,還得百度看有什麼意義……這樣是不是不太好,感覺沒什麼思考能力了吶?


謝邀。

關於讀書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與愛好。選擇閱讀的方向與方法,應該是每個人自我認識的過程中不斷做出的選擇。

聊講一些我的個人經驗與看法,對錯與否,請自己辨別。

1、我們剛開始接觸一個作家,都是從不懂開始的。你對一個人的語言習慣、他所處的環境、他所關心的事情、他的思考方式等各方面都不了解的情況下,他寫的一本文學書籍,是不太可能直接懂得的。文學不是建立在非常理性的邏輯關係上的,它不是一種直觀的可以反覆驗證的邏輯實驗。而受到世人推崇的文學著作,大多都不會是講解一些非常簡單膚淺的內容——哪個類別里又是簡單到俯拾即是的東西會是成為整個行業的翹楚呢?頂多劃分翹楚的類別有區分,要做的是內容上做到新的探索的東西,和做到受到最大眾歡迎的東西,這兩種的追求不同,但對於各自的頂級,都不會是輕而易舉的。頂級的藝術片和頂級的商業片,都自有其困難。而作為不同標準的讀者、觀眾,又有自己的判斷標準。

中學時讀魯迅,就算有老師的講解,課後有各種標準答案的概括,也依然是不懂的。晚清解體到民國初年的環境是怎樣的?文學運動到底在做什麼?……這些大環境的共感我們不知道。魯迅的生平里,他的家庭與教育給他帶來了什麼,他在日本留學接觸了什麼,回到國內看到了什麼,跟他同時代的遺老們、革命者們的交集又帶給了他什麼感覺?……這些個人的感受我們也不知道。世界上是沒有不知道就了解的事情的。你看個動畫,有時候也要補設定,玩個遊戲,也要去了解遊戲背景,而文學作品在這方面並沒有什麼不同。懂的越多,才能知道的越多。

2、有些作品裡觀其有,有些作品觀其無

雖然同是創作,但創作的目的各個不同,而產生的作品也各個不同。我看過魯迅,也看過唐家三少(老是拉他躺槍其實我覺得挺不好意思,但作為一個符號確實用得順手)。具體的文學性的定義限於能力我給不了,但大概的感覺就是,作家的作品裡面是有其實在的東西,是真實的人生體驗的反映。而有些更近於產品裡面,出售的是讀者的需求的滿足,裡面可能是虛無,裡面既無作者本人的人生體驗,也無讀者的體驗,不過是互相的虛誆,正如有時候人們的吹捧,使之在無意義的空虛里陶然地存活下去。看後者的作品裡,我是看不到作者其人如何,也看不到其筆下人物有什麼延伸的,假對假,空對空。而這這類作品,我的觀察角度會比較自然地跳到作品之外,「這個市場是什麼?滿足了讀者的什麼需求?這個需求反映了社會的什麼情況?」等等不是針對作品本身而是對現象的考量。

3、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 每個作品都有不同的讀法

我在開始長篇小說的閱讀前都喜歡讀讀前面翻譯的序言,有時候也會去網上隨便搜搜作者的簡介。無他,只是對於作者與背景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感覺閱讀缺乏理解的入口。而有些人認為應該先直接讀文本之後再來補這些,因為額外的東西可能造成思維的定式,而直觀的感覺可能才是重要的。每種方法論都有自己的角度與理由,而不同的方法確實有不同的特質。什麼方法是最好的?我也不怎麼知道。我相信《血源詛咒》不看視頻攻略自己摸索出來感覺一定不錯,但我不確定我會否會在摸索的半途因為挫折感太強而放棄了,或者我因為這個遊戲花了太多時間而沒有玩另一個遊戲領略另一種風光的可能性了。這一切的權衡都取決於自己。

4、思考能力並非憑空而生,它需要培養與訓練

多看多讀,不管是生活而是書本都當如此。我不覺得讀書有什麼方法一定會導致萬劫不復的死路,看了別人的看法就一定被局限住了?我承認這是有的,當我們的閱讀水平不高時,我們看到那些比我們高的說法時,自然只能承認他們說的更對更好。這時候閱讀就會產生一種苦悶感。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絕對正確的說法。我們大可以去尋找另一方面的著作來找到支撐我們反抗這種正確的權威的力量——是的,這樣我們依然還是缺乏自己的語言的,但在兩種更高更強的權威體系里,我們獲得了選擇的力量,這就找到了自我在閱讀中的存在感。而這種自我的確認,就是我們繼續閱讀下去的根基。並且在這種偉大與偉大的碰撞里,我們的思考能力將受到衝擊並隨之增長。它不意味著更清晰明確的順通無阻,但至少,我們站的更高,看到的也就越多,那無限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自稱是: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三國演義》里形容諸葛亮讀書是:

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唯孔明獨觀其大略。

可見觀其大略、不求甚解也是古代賢人的一種讀書態度。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強求自己讀書一定要讀到鞭辟入裡呢?


看不懂其實沒什麼,沒有一定功底,讀不出內涵屬於正常。這就是為什麼有人作注。都看得懂了,那作注的人怎麼顯得牛逼呢?

推薦您看一下一下王路在隱身,微信公眾~歷史消息~《讀多少本書是外行的說法》。

其實讀書還是要看個人,看閱歷。但不存在好不好。

讀,總是有收穫的。


既然喜歡讀情節類的,就讀情節類的。沒什麼必要一定要讀出什麼內涵。和作者產生共鳴,感受情節的流動也是好的。


讀不懂也是很正常的,一般看名著都是先看小說類的書,像傲慢與偏見,霧都孤兒,巴黎聖母院這樣,故事跌宕起伏小時候更容易讀下去,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體會書中蘊含的人生,再大點就開始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書,然後就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好多看不懂的書啊,比如各類意識流書,《芬尼根的守靈夜》之類的,還會看詩集,劇作,但是其實不需要懂,因為知識和學歷的限制沒辦法理解作者龐大的概念和思想,但是慢慢積累,某一天你遇到什麼事會突然發現你以前讀過的某些某些書就豁然開朗,舉個例子,《1984》我是初一看的,看不太懂,但是當我慢慢理解烏托邦,反烏托邦的思想時,這本書再讀就別有一種感覺了


多讀。就只是讀。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的三毛的書是哪一本?
《人間喜劇》的閱讀順序是怎樣的?其中有哪些推薦的作品?
怎樣才算一份好的書單?
北京哪裡有適合小孩子看書的繪本館?
《西遊記》第三十一回,孫悟空不守信用摔死寶象國公主的兩個孩子是什麼意思?

TAG:閱讀 | 魯迅 | 閱讀習慣 | 郭敬明人物 | 沈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