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校里教的的語文和真正的文學到底相差多少?

總覺得學校里教的東西太模糊,太偏離現實,往往死板的應試的東西大受表彰,而真正好的東卻得不到讚揚,這種情況怎麼破?


正好相反。。。

學校里教的語文,太過於真正的文學了。。。。

沒法教,也沒法學。

語文課文里選的文章,都是基本上都是最好的文章,甚至是最好的文章中最好的選段,相信只要是有一定文學修養以後再回頭去看一定不會反駁我的。

但是,中小學生。。。讀不懂,學不明白。學校也沒有時間一個字一個字把文章給你揉碎了教。。只能教一些重點的東西。或者說考試會重點考的東西。。。

我一直都覺得,教這麼多篇,不如教好一篇,讓學生充分去體會文字的魅力才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東西。


現在大學畢業了,回頭再看以前的語文書,還真覺得教材編得好,但這不等同於教師教得也好。

題主的問題可分為兩部分:一,語文教材編得接近我國文學嗎?二,語文老師教的接近我國文學嗎?

此處應先分析什麼是「我國文學」(哈哈,不瞎說,以免被抽)。

以下是一些對教材的瞎扯,年份可能對應不準確:

一年級就只是學些數字,比如「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非常順的童謠,而且整齊押韻。「整齊押韻」不就是我國古詩的特點么?把這樣的歌謠放在一年級,是很用心的啦。要知道,在反覆的頌唱中,某種關於文化的

基因(純粹瞎掰哈!)會沉澱進我們腦海里,並且在日後不斷地重現。

大概是二年級吧,駱賓王的《鵝》進入了課本。「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一首詩裡面,有聲有形有色有靜有動有對比有細節描寫等等,這些都是文學的幾本功吧。但二年級的老師不會教,教了你也不懂。它的意義也在於反覆背誦,讓經典刻在我們腦海里,至於日後能否成為文學家,就看造化了。

後來有李白的《靜夜思》。「月亮」的意象首次在中秋節之外以文學的形式進入我們的世界。我們當時不會察覺,但這種進入是決定性的。它讓我們對「月能寄情」,放大了說就是「寄情於物」,有了初步的印象。

(對四五六年級的記憶就是學科競賽,做習題,考重點初中。教了啥詩?)

初中開始學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工部用字,豈一介初中生能懂?(老師可能也不懂)。

統計下初高中學過的古詩人(不分先後):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王勃、孟浩然、王維、王昌齡、岑參、高適、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李賀、張繼、張志和(「桃花流水鱖魚肥」?)//蘇軾、辛棄疾、李清照、陸遊(詩也多!)//馬致遠、關愛卿(這都有!)。其他體裁有:《詩經》、樂府(《孔雀東南飛》,文學史上很屌的呀!《木蘭辭》)、楚辭、漢賦(賈誼《過秦論》,誰的《阿房宮賦》)、遊記(徐霞客等)。還有我歸類不了的:《出師表》《與朱元思書》

一條線捋下來,從春秋莊子到孔子到屈原到賈誼到諸葛亮到謝靈運謝眺到陶淵明到李杜到蘇辛到馬關到雪芹(貌似沒學過),詩、詞、賦、散文、遊記、戲曲、小說,囊括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主要名家和體裁。

再到現代的魯迅、老舍、許地山(《落花生》)、馮驥才(《珍珠鳥》,同時是足球迷啊,哈哈!)、史鐵生(《秋天的懷念》?)、畢淑敏(《我很重要》)等等,以及現代詩徐志摩、戴望舒、舒婷等等。

試問,這樣的教材編得接近文學么?

從小學到高中畢業,語文教材循序漸進地為學生搭建了中國文學的「龍骨」,它本身是非常系統的。

但教材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中,只是個指導性工具,上要受制於考試製度,下要受制於教育工作者(注意,這個概念遠大於「老師」)。去頭去尾,中間也不肥!一本好的教材,就剩下一副乾枯的骨幹了。

而語文老師的責任,在於教會你最基本的東西,比如小學時要識讀識寫,有幾本的閱讀分析能力,初高中要掌握基本的三段論,把問題說清楚,以及學習基本的寫作手法等等。沒必要跟學生分析文學源流,分析了你也不一定聽,聽了也不一定懂。吃力不討好。

背了一早上書。略累。

Ps:瀏覽了其他回答,發覺除了有個老師的回答不譏諷語文老師之外,其他人都會譏諷一下語文老師。語文老師這份工作蠻難的咯!別忘了你現在能寫知乎,都是因為你曾有個老師教你寫字呢。


語文學的是聽說讀寫。

讀文學作品,鍛煉把握別人文章正確理解他人表達的能力。

解剖文學作品,也就是弄明白別人怎麼寫,最終目標是自己學會寫。

是學習文學的基礎。


學校里教什麼語文,我看和語文老師自己的素養,興趣有關。

你碰到一個本身愛讀書的語文老師,或者碰到一個桌上只有現代漢語詞典的老師。上文學課肯定不一樣。

當然,老師也是人。不是神童。他對自己擅長的,就講的好。你不能要求他長亭送別講的好,記念劉和珍君也講的好,春暖花開也好,師說也好。所以,不必強求老師每節課都發揮得厲害。他水平也有不夠的時候。

有人說到考試。語文是最靈活的學科。少講課文,不講課文,甚至顛覆課文,這樣玩出來的語文,也未必就比別人差。

總結:你的語文課和文學課距離有多遠,真的真的和教育制度無太大關聯,和給你上課的那個人,關係才大。

利益相關,本人就是一教高中語文的。


我以為選的極好。。。中學以後後的語文課本每篇都是精華。誰推薦的書單都沒課本選的好,而且作為課本需要考慮政治因素,又不能選太過黑暗的題材,總之限制很多。我念高中時候就對選課文的人感到非常佩服。幾千年的文化,從中選出薄薄一本,學識不可謂不淵博。

有人說學生理解不了,理解不了又如何?十幾年後回想起來,依然讚歎。話說,出了校門,有多少人還會去主動去讀這些好文章,有時間都追劇看網文了。對有些人來說,一輩子讀過的好文章,大部分都在課本上來的吧?反正我是因為看了紅樓夢的課文節選,自己才去找了紅樓夢翻的。


如果真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可以去寫篇論文。在此先簡略談一談。

第一,需要明確:

學校里教的語文都有哪些內容?

什麼是真正的文學?

簡單點說,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程為例,語文課本里的文章包括:

小說:曹雪芹《林黛玉進賈府》、海明威《老人與海》、魯迅《祝福》、沈從文《邊城》等

詩歌:古代詩歌,比如杜甫《秋興八首》;現代詩毛澤東《沁園春·長沙》、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戲劇:最經典莫過於曹禺《雷雨》

還有散文等等;當然語文不止教這些,整個課程設置概括起來就是:聽說讀寫。

那麼老師在教這些內容的時候,顧慮太多。我曾經修過一門課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也是一個有名特級教師,他在講《雷雨》時一共用了六個課時。當時,我整個人震驚了…

以《雷雨》為例,大部分一線語文老師兩課時就OK了,雖然經典,但畢竟不會用六課時。那老師會講什麼呢?無非就是講一講什麼是戲劇,然後分析人物形象+中心思想,之後再看看《雷雨》話劇。

在這裡,題主可能會疑惑了,難道文學專業的學生也是學習這些?當然不是。

作為一個中文系學生,我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更全面更立體。以周仆園這個人物形象為例,老師會說他是一個冷酷封建大家長;我們也贊同這個view,但還有補充。

通過文本細讀,可以分析出最周仆園也是一個對愛情逝去,並持有感恩心態的人,他也是這個封建家長制的受害者。(具體例證,以後補充)

累了,過幾天馬。


說實話,可能小學還沒怎麼,大概從初中開始,能選進課本的文章就大多都是好文章了,現在我回頭看過去,無一不是非常厲害的文章。

然而當時是真看不懂。

單從文本的角度上來說,文學性都不低了,只是不從文學的角度去解讀罷了。

其實語文和文學應該是兩個東西,語文應該是語言學,文學則是文學,文學的確是好的範本(應該說國人寫的),但這門課需要的,應該是更加大眾化的內容


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簡稱。

文學是文字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你的錯誤,在於把語文等同於文學。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語文的培養目標,有國家規定的標準,既新課標。

對照一下,我們的教師還有學生,連這個最低的標準做到沒有?

所以你需要重新看一下新課標,想想語文學習,學的是什麼。

不可否認,文學家的文字水平很高。但在現實中,我們使用的,大多數是普通的文字。

普通的文字都不一定能夠寫好,況且文學了。

燕窩雖好,專吃有害。


同意贊最多的,補充愚見。

必須要分兩個階段,小學與中學。

在小學階段,的確是兒童少年能理解的,主題適合這年齡的最好的文章,最好的節選。

但是

其一,小學還處於語言文字的最基礎階段,花了不少時間在練習拼音,文字,詞語,句子,作文,是中文的基礎學習,也當然有應試的部分。

其二,有兩極端。極少人通過學校的語文課,就自然而然地培養出文學興趣並暢遊文學中。

我有兩個小學同學,一個是隔壁班的一個女生,應該是轉學過來的吧,因為之前沒聽說過她。四五年級就能夠寫出非常厲害的散文,就一直靠著散文和不錯的成績,小學初中都很大名氣,後來考上不錯的大學。

四年級的我,包括絕大多數人都是剛脫離看圖說話的低級層次,進入流水賬敘事的行列不久,她已經寫出優美的散文。回想起來,隱約記得她文章中的描寫,即使我到了高中水平都比不上。

另一個是男生,非常喜歡歷史,看了很多相關的古代文學名著,四五年級就看完史記,二十四史之類的。他家條件一般,但書架滿是書。無論古史,現代史都有涉獵。

這兩個例子不是很切題,但是他們都是因為學校的語文才激發自身的文學的興趣,都有一定的水平(史書也是文學的一種嘛)。

另一極端就是很多人不重視語文。這點很多家長學生都有切身體會,就不多說了。

總體來說,小學階段語文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來帶給我們好處,絕大部分人的文學修養的大致路線在小學就已經定型了。

中學階段,我覺得真的應試已經佔了很大的成分了,基本和文學搭不上邊。

如果憑小學只有四五六年級學真正文學類課文的記憶,我還能說出《少年閏土》《狼牙山五壯士》這樣很不錯的文章,中學呢?

我只記得一篇又一篇的文言文,背不完的原文,注釋,翻譯,還有不少的詩歌。

當然有不少不錯的課文,《祝福》《背影》等等,但是老師主要是奔著文章主旨,思想來幫我們閱讀理解,應試。小學老師還會試著介紹,引領我們感受語言的優美;中學就是冷冰冰的解剖,把血肉骨頭分開給我們看。

中學階段的語文偏離現實很正常。其實閱讀理解已經是中學階段最接近文學的了,起碼對於作者的思想,文章的主旨理解到一丁點,但文學本身到了高層次就的確難以讓人接受。

我還記得高中有一次考試的閱讀理解,文章是《河的第三條岸》,有興趣的同學去搜一下,真心高深莫測。到了這種層次的文學,沒有一定的功底,沒有一顆文學的心真的很難走下去。文學的高冷始終會伴隨一些的。

說的有點亂,總之,文學需要一直的接觸,由淺入深。小學的淺我們做的算過得去,中學忙著應試,斷層了,一下子到了深就接受不了,於是與文學產生距離了。


現在回首看以前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課本,必須承認選的都是精華的精華

但是當時我真的看不懂啊……


課本上的文章,是文學作品。

老師的教學,是對文學作品的閹割。

學生需要的,不是文學作品。

學生需要的,是聽說讀寫的技能。

語言首先是工具。

作為一種工具,是用來聽說讀寫的。

學語文,就是要學會聽說讀寫,傳情達意。

先把話說利索了。

如果可能,把話說有意思了。

語言也可以是藝術——文學。

作為藝術的文學,是用來玩味欣賞的,容不得解剖刀。

很多事,只可易會不可言傳。

非要分段講中心意思表達的情感,如同閹割。

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多文學天賦。

只有少數人能寫出文學作品。

老百姓,要的是把話說利索,把話聽明白。

要寫個借條或者檢討情書,也能完成。

紅樓夢,還是留給文藝人。

如果把本該歸文藝人的文學,

非要塞給老百姓,

而且手法還是閹割,

會怎麼樣呢?

別瞅我,

看不到別人是怎樣,還不會回憶自己嗎?


語文和文學的差距在於教語文的老師究竟有沒有文學素養,我不知道有多少語文老師愛好這門科目,有多少語文老師覺得語文只是生存的工具。


講真,語文課本里的東西都是極好的文章。而且,編著者也不是單純的把名家名作搬來到課本上的。不知道你小學的時候學沒學過一篇《火燒雲》的文章,

可能的話回去翻翻你的柜子找找課本。

內容如下

以下引用百度百科:

晚飯過後,火燒雲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餵豬的老頭兒在牆根站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要高壽,您老是金鬍子了。」

天上的雲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一會兒,天空出現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是在等人騎到它的背上,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馬腿伸開了,馬脖子也長了,一條馬尾巴可不見了。看的人正在尋找馬尾巴,那匹馬就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條狗十分兇猛,它在前面跑著,後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跑哪裡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大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是那麼大,也是那麼蹲著,很威武很鎮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想要再看到那頭大獅子,怎麼也看不到了。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麼也不像,什麼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一會兒工夫,火燒雲下去了。

以上引用。

我在上大學,在大學圖書館裡找到有一本關於如何寫好文章的教學。其餘不講,有一篇就是《火燒雲》,文章也是同一篇,但是沒有刪減。再看小學課本上,幾乎不能稱之為文章,只能是段落。但卻恰到好處把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截取出來,把一些不和諧的字眼去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當時只覺得煩,因為老師要求背誦那一段描寫雲的場景。到了大學再回看,才覺得那一段寫的簡直經典,從比喻到排比,以及各種顏色的選擇和應用,勾勒的畫面仍然歷歷在目。

所以只是當時的我們不懂,不理解,不知道當時學的那些有什麼用。

忽然想到一句話:溫故而知新。

以上


語文和文學就像,我覺得就像雞蛋白和雞蛋黃。而我們其實連它們的殼都無力敲破。


我唯一的感覺是小時候學語文就是看大量不同的書,作文書、散文、小說等等等等…

看了越多的書就認識了越多的字,也越明白文章的含義以及作者的心思,所以從不覺得語文是一門學科,反而認為是45分鐘的閱讀和討論時間。而現在我很多學生竟然每周要拿出兩個小時的課外時間補習語文,我問她們有什麼可補的,她們回答說那個老師押題很准,能押對中考的作文題和閱讀題。一時間我竟無言以對,心裡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語文怎麼能是這樣學的呢?這樣又怎麼能學好語文呢?我問她你為啥要去補語文?她說我也不知道,我媽讓我補,說這個老師押題特別厲害。我問你覺得有用嗎?她想想搖頭答不知道。我覺得既可笑又可悲可憐,這並不是孩子能決定的,家長把社會的壓力轉交給孩子,老師把學校的壓力轉交給孩子,孩子每天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補習班的路上,甚至有一個孩子和我說老師,我現在一整天都上補習班,連作業都沒時間寫,更別提練琴了。「那你什麼時候玩呢?」這句話我動了動嘴唇,沒有問出口。


作為一個即將步入語文教師行列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和同學們曾經很認真的研讀了高中語文課文,精確到一字一句的內涵和用典(當然能力有限,不可能全都解讀出來),發現高中語文課本中的文章,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之前覺得無聊枯燥,只不過是自己沒看懂而已。


個人見解:差不少啊

首先,語文教材讓大部分學生提不起興趣。文言文的比重越來越高,導致一本書幾乎就學這些初看艱澀的文字,要記各種語法、詞義、通假,還有萬惡的背誦全文,很容易讓人產生反感。別的文章,現代文,科普文之類,又明顯有些跟不上時代了,我們不感興趣。

其次,教學模式有問題。每次我語文考試都挺好的,很輕鬆,真的,因為有套路啊。標準的一點答題格式不用多說吧,每次作業和考試都重複了無數遍了,更重要的是老師課上解析的時候就是這樣講的。講道理,感覺現在的語文課越來越像數學課了,模板化的教學更注重於分數,而不是培養興趣,做好引導。當然這跟跟國情聯繫密切,畢竟咱人口基數擺在那不是么→_→

再說一點,教師的人格魅力。很多時候喜歡一門課就是因為喜歡那個老師啊,所以喜歡ta上的課。一個沒有架子,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段子手老師比那些滿臉兇相不近人情的老師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前者就算教得不太好也沒關係,因為學生受到了好的引導,會憑藉興趣自己去學習、搜集知識;而後者呢,估計大部分人都不會在ta的課堂上興緻昂揚吧,或許不少人都會與其做對,搞得師生關係緊張。

綜上所述,真正的文學沒有語文課堂里的死板套路,沒有捨本逐末的價值取向。它更多的是創意,真實,內涵,溫情。這正是語文課所缺少的。

好了,就三點吧,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以上


課本上的叫文學 試卷上的叫中學語文


學校中的語文教學和文學差別太大

語文教學是根據國家教學目標指定的符合大多數學生和學校的教育活動 ,它教授給學生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識結構與框架 ,為的是讓學生在為學習以後知識做的鋪墊 。它只是塑造一個兒童的認知結構與知識水平

而語言文學我覺著是一個人對於一句話 一段文 最終極的認識。它相對於語文教學的內容是廣泛的 是不拘泥的。它主要是依靠自身對於文學著作的理解和專業的品議 進而自我內化的一種文學修養


差別很大,而且很多人把作為教化工具的語文等同於文學。這樣下去語文教學就慢慢的就變成了玄學。


推薦閱讀:

在學校穿 JK 制服卻被人說騷,應該如何應對?
在嘉應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丁紅傑是怎樣的一個人?
一個很優秀的體育委員是怎麼樣的?
在發達地區的教學,有用電腦投影代替粉筆的嗎?

TAG:教育 | 文學 | 語文 | 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