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國際奧數比賽中,近些年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可是為什麼至今沒有人獲得菲爾茲獎?


菲爾茲獎是授予四十歲以下的的數學家的,而奧數金牌通常是十八歲以下。

如果我們假設菲爾茲獎獲獎者平均37歲,而奧數金牌獲獎者平均年齡17歲。則他們的年齡差別大概在20歲左右。這樣通常情況下,1990年金牌獲得者要在20年後的2010年才處在菲爾茲獎評選範圍內。

從List of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participants上,我們可以看到,菲爾茲獎與20年前左右的IMO成績的相關性是驚人的高的。從1990年開始算起,每屆獲獎者中都會有至少一位是20年前左右的IMO獲獎者,一共26位獲獎者中有13位是曾經的IMO獲獎者。把他們的菲爾茲獲獎年份和他們的最好成績年份做差之後,得到平均值恰好是20,符合我們的猜測。

而從中國隊IMO比賽歷年成績總結(http://www.imo-official.org/country_team_r.aspx?code=CHN):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隊是從1997年開始從未低於第二名的,那麼這批人要到菲獎評選,差不多在2017年。

另外雖然中國總分老是第一,但個人賽中,只是從2000年開始才總是有選手獲得個人的頭名,而數學基本都是拼個人是否頂尖而不是團體。

這樣算起來差不多要在2020年才會菲爾茲。

巧合的是,2000級北京大學數學系校友張偉(http://www.math.columbia.edu/~wzhang/math/CV%202014.pdf)和惲之偉(http://stanford.edu/~zwyun/CVcurrent.pdf)(後者是上圖中2000年滿分金牌),分別在2010年和2012年獲得拉馬努金數學獎(SASTRA Ramanujan Prize),這個獎項是只授於32歲以下的年輕數學家的。

所以,只是時候未到。

用伍鴻熙《黎曼幾何初步》於北大1984年5月致讀者的話(http://frankliou.wordpress.com/2011/05/13/%E4%BC%8D%E9%B4%BB%E7%86%99%E3%80%8A%E9%BB%8E%E6%9B%BC%E5%B9%BE%E4%BD%95%E5%88%9D%E6%AD%A5%E3%80%8B%E8%87%B4%E8%AE%80%E8%80%85%E7%9A%84%E8%A9%B1/)中的一段作為結尾:

我講這個課的時候,剛好和奧運會重合。由於祖國在奧運會上的豐收,自然引起了「為什麼中國數學家不能拿數學界的金牌」的問題。於是「拿金牌」這個口號不脛而走,暑期中心的同志們人人面上都掛著一個問號:「中國再什麼時候才拿數學界的第一面金牌?」這個問題後來甚至在雜誌、報章上也被提出來了。這個想法實在很具有刺激性。若是真能把一門嚴肅的學問當作一種體育比賽,以後可以玩的花樣就多得不可想像。比方說,人民日報第一頁可能有如下的標題:「Poincare與高斯在拓樸場上激戰,Poincare大勝,五比零。」又或:「群論決賽,Abel苦戰Galois,不幸以二比三敗北」等等。不過我猜想提倡在數學上「拿金牌」,主要的用意也不過是作為一種鼓勵罷了。這個用意自然是很好的,但是,這個口號卻不幸被人誤解,以為學數學的最終目的,不外是拿一個什麼獎之類。這就和古代「十載寒窗,一舉成名」的封建思想,有太多重合之處了。你們一定很清楚地認識到,在你們自己這一代當中,這種功利主義的想法已是與日俱增,犯不著再用「金牌」作為鼓勵了。我覺得比較值得做的事,倒是鼓勵你們去培養一種「實事求是,為這門有悠久歷史的學問盡一己之力」的學者風度。


我就說一個原因,我也不知道這個原因佔多大比重

中國在國際奧數比賽中,近些年幾乎是壓倒性的優勢,可是為什麼至今沒有人獲得菲爾茲獎?

但是現在30-40歲這一批數學家當初都是九十年代左右上大學的。


我朋友里拿過奧賽國際金牌的有不少,集訓隊的更多。後來留學生涯中菲爾茨獎得主也見過若干位。我自認為對這個話題還有點發言權。

1,兩者難度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菲爾茨獎四年發一次,每次至多四人。而奧賽國際金牌每年有幾十上百人。

2,大家普遍以為國際數學奧賽金牌得主是同齡人中數學天賦最高的一批人,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完全對。中國的奧賽選手有非常完善的培訓體系,尤其在高中那幾年從國家到省市有專家研究每年的題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訓練。同時,奧賽成為很多小地方學生「跳龍門」的唯一出路,優秀的學生為此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而歐美很多國家的優秀學生很少進行如此強度的針對性訓練,往往只在比賽前突擊看一下。同樣能拿到國際金牌,誰的天賦更高是很顯然的了。其實大家注意下近幾年的菲爾茨獎得主,不少有國際奧賽得獎經歷(例如著名的陶哲軒),反而是中國的成績有點被人為拔高了。

3,很多中國奧賽得獎的同學本科在國內大學受的教育。很遺憾的是,那是國內與國外教育水平差距最大的一個階段,也是對職業數學家訓練最關鍵的一段。我在國內上的本科,後來又在法國名校接受過本科(Grand Ecole),碩士,博士的數學教育,感受頗深。

4,如果以跑步做類比,數學研究與奧賽分別是長跑與短跑,需要的技能自然不太一樣。很多奧賽成果的短跑性選手後來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做研究,逐漸就轉行了。(比如我。。。)


很多人對數學有誤解,以為數學是只要聰明就能做的。 其實更重要的是必須做前沿的東西了解最新的思想與方法。在最前沿,做什麼東西都是創新。所以說數學上基本上好的老師的學生一般也是比較強的。說遠一點,牛頓那個年代, 只要讀了微積分隨便做點什麼都要進教科書,所以除了一堆大牛。 這就是因為微積分重要,又在發展時期。 又或者說格洛騰迪克的學生各個都大牛。 這是因為代數幾何重要,而且那時候除了他們全世界誰都不懂。 反過來,如果你在牛頓的年代做平面幾何, 在20世紀研究微積分那再聰明都沒法做好的工作。

當然如果人再聰明,努力運氣又好,自然工作就更好。一大堆人中總有些聰明,努力又運氣好的人。所以最最關鍵的就是能接觸到前沿的人數。

中國基本上是最近十幾年才開始能有大量的人出國, 再那之前 再聰明,比如陳景潤也只能學些微積分,單復變什麼的,也只能做些解析數論這些上手快的東西(沒說解析數論不難,只是那麼那時的解析數論需要基礎知識少,也用不了什麼高級的工具)。所以指望那一代的人做一流的數學是很困難的。即使是現在,比如去美國的人再多,你能比得上在美國人多麼。 所以中國的數學要經常性的拿菲獎,要看現在那些出了國,工作在前沿的人,回到國內 在國內帶學生,發展自己的學派。等到有大量的人可以在國內就能學習前沿的數學,那時候菲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這根本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情。

其實就我自己看見的,覺得現在這一代做數學的中國學生還是挺厲害的,完全不比外國的同學差。他們中要是有人能拿菲獎,我也一點不奇怪。而且基本上在國外生活工作都要比外國人克服更多的困難,但很多人還是能做很好的工作。 可以想像他們如果不需要背井離鄉,可以花更多精力在學問上,肯定能更出色。


做為一個曾經的奧數選手,我引用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系教授,中國奧數的奠基人和推進者,李成章老師的一句話「菲爾茲獎你們去問大學要,關奧數什麼事!」

首先我來談一下高中奧數的內容吧,首先有100~120分的一卷,這裡面的內容全部來自高中數學基礎知識。但是難度和靈活度,要高於高考的壓軸題,更多的是考察選手的解題速度和經驗,我個人認為即便是勵志於通過高考考入清北兩所學校的理科學生,數學水平達到一試的水準是必須的。

其次是四道共180~200分的分別是平面幾何,代數不等式,基礎數論,組合數學。這裡的內容基本脫離高中知識,但是!!不涉及任何大學及更高級別的數學知識!搞過物理化學生物競賽的知友,恐怕無法否認這三門競賽,基本考的是大學知識。回到正題,數學競賽,如果這樣的考試不算鍛煉思維,恐怕任何考試都不能算了吧。

奧數不等於數學家,奧數只能是幫助大學選拔有數學特長的苗子。讓這些也許偏科的偏才,有機會得到培養。但是把好苗子做為豐收的唯一條件,並不管其中的培養過程就顯得非常業餘了。並且並不是所有奧數選手都會從事數學專業,就本人這一屆的兩位天津市成績前六的選手,都保送到了清華大學從事了計算機行業,這更說明了奧數的選拔性,為大學選擇聰明的新生。

如果一定要探究些什麼,我認為討論北大數學系與菲獎的關係更貼切。(並非噴北大數學系,那也一直是我心中的殿堂)如果有知友,能夠提供北大,復旦,中科大,南開,南京,中山,武大等數學系畢業生的去向的話,我想不難發現,很多數學系的學生進入了金融,統計,計算機,生物醫學等交叉學科,我想對於一個社會和國家來說,這樣的高素質人才輸出不能因為一個沒有菲獎而全盤否定。


講點不同的話吧,紅杉資本中國的創始人沈南鵬是因為數學競賽(全國金牌?)保送去SJTU的,一路奏凱去了哥大數學系,結果才發現自己不是學數學的料,中途轉去了耶魯攻讀MBA,後來他回憶起這個選擇時,說道,很多人沒有堅持做學術,是因為他們將競賽當做是一個跳板,獲得更好社會地位和更優質社會資源的一個手段。那就是,到底學習是目的,還是學習是手段的問題了...

當然還有一種原因,就是過於迷戀初等數學的技巧,而忽略對更高等的數學思想和基礎的培養和訓練。


相關性不等於因果性。更準確的說,檢驗我朝新一代數學人才品質的時間還遠未到。。

為何呢?

1.我國奧賽的優勢是從2000年過後開始體現,團體方面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而這一批學生年紀大的剛在研究崗位,走上正軌。小的還在念書。需要時間。

2.我國是團體成績有壓倒性優勢,但在個人成績方面,和世界各國精英差不多。且,imo只是個基礎階段的比賽,其篩選的是有強大數學基礎和智力能夠從事高質量科研的,以後還要進一步篩選。舉個簡單的例子,米妖的團體成績一般都好於法國,甚至俄羅斯,但imo國家隊里出的菲獎卻遠遠比不上。更何況,相當部分的競賽者未必選擇數學。我朝現在談新一代數學人才,為時尚早

3.新一代數學業界還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最頂尖的人才,還剛走上正軌,開始有所突破,年紀小的還在努力接近前沿。上一代華人數學家,也還未來得及將畢生所學傳授給新人,並培養後備人才,並給予適當提攜。

所以,急什麼急,還早呢


匿名補充一下最高票 @盧旺杉 的答案。 @盧旺杉 認為沒有得到菲爾茲獎的主要原因是時機未到。我認為儘管存在時間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過去二十多年, 尤其是 1988 - 1998 期間大部分中國數學奧賽金牌得主流失過多。這些奧賽金牌得主多數沒有選擇從事數學方面的科研工作,少數選擇從事數學研究工作的進展似乎也不算順利,以至於轉行率很高。

回顧菲爾茲獎,多數得主是知名大學的數學系終身軌教授 (例外也有,比如解決龐加萊猜想的 Perelman)。如果金牌得主有相當大的比例繼續從事全職純數學研究 (這點基本只能在大學或純數學研究所做到),才會有比較高的幾率得獎。可惜的是,國內歷屆金牌得主最終從事全職數學研究的人太少,基數一小,能否得獎就變成彩票遊戲了。

根據我的印象,奧賽金牌得主後來赴美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很高,但博士畢業後繼續從事數學研究的鳳毛麟角,而在數學研究中嶄露頭角 (外在標準是在國內外知名大學的數學系任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 的更少. 我印象中目前擁有大學教職,從事全職數學研究的奧賽金牌選手只有如下幾位:

惲之偉(斯坦福大學助理教授)

陳晞 (Alberta 大學副教授)

何旭華(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 據聞已經離開香港科技大學)

袁新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

倪憶(加州理工助理教授)

王菘 (兩塊金牌得主,中科院研究員)

高峽 (北京大學講師) 1987 年 IMO 金牌依然是講師,很奇怪

更多的金牌得主是從事了一段時間數學研究後出於各種原因放棄了,這些人基本上已經不可能有菲爾茲獎的機會了 (當然張益唐那樣的小概率事件也是有可能的),比如:

庫超 (IMO 銀牌, 曾在 UIC 做過講師,現在九章資本管理基金)

朱琪慧(IMO 銀牌,九章資本管理基金)

楊保中(拿到MIT數學博士後改行學了經濟,又從斯坦福拿了個經濟學博士,目前在喬治亞州立大學經濟系做助理教授)

霍曉明(拿到斯坦福統計系博士後改行做了工業工程,目前在喬治亞理工工業工程系做教授)

汪建華 (拿到MIT數學博士後改行做了軟體工程師)

楊克(拿到CMU計算機系博士後去谷歌做了軟體工程師)

李鑫(谷歌軟體工程師)

每個人的職業選擇都是自由的,但總體感覺奧賽數學金牌獲得者雖然獲得博士學位的比例奇高,但最後選擇數學為終身職業的人很少,我不確定這一比例是否低於其它國家奧賽金牌選手。


我是p大的。我奧數保送。我是學渣。我上鋪張偉教授拿了拉馬努金獎,我賭10塊他18年拿菲爾茲。

我大學被碾壓,只好讀計算機。


1.首先這兩件事有沒有很好的相關性還不清楚

2.有大約20年的滯後

3.我國的教育水平和科研環境足不足以培養大數學家也不好說

P.S.從我身邊來說,還是有一些數學系學生能學好數學將來能進行數學研究的,雖然不一定拿菲爾茲獎,我對我國數學的前景還是看好的。


奧數題是人出的,你只是走別人走過的路罷了,也只能訓練到像出題人一樣的想法;

Fields獎卻是頒給推動數學前沿的,你只能自己訓練自己,到達沒有人去過的高度。


奧數主要研究怎麼解題,而做出貢獻主要是怎麼提出問題(或者說變換問題)然後在解題,感覺skillset還是不一樣的


奧數和菲兒茲獎是兩碼事。得金牌只能說明天賦不錯,但數學到高層光有智商是不夠的。

數學專業的學生的造詣很大程度的受到老師的水平的影響。同一個定理不同的人理解的高度不一樣,越厲害的人就能越接近數學的本質,而導師的觀點的高度就決定了學生起點的高度,再往後的就是看學生自己的造化了,通常學生最後的成就不會超過老師。

所以古往今來,著名的數學家的導師往往都是超級牛人,很少有自學成才的天才。

中國目前的數學水平與國外還是有相當的差距的,而且國內的學術氛圍也不如國外好,所以要培養出土生土長的菲兒茲獎來太難。


菲爾茲獎太難了,還是先獲幾個諾貝爾獎再說


奧賽比的是規定時間內做規定的題目誰的正確率高,菲爾茲獎比的是40歲之前誰搞的新聞大...

前者本質上就是個高考只不過題目難一些,後者得自己找題目一不小心找難了過了40歲只好盼著其他小點的獎去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比的內容到形式都不一樣啊!


一個是選打遊戲打的牛逼的,一個是選做遊戲做的牛逼的,有可比性?


作為數學出身,我反對排第一的回答。17歲獲奧賽金牌,20年後可能會獲菲爾茲?這是啥邏輯啊?傷仲永我們都學過啊。

奧賽獲得金牌只是證明一個人比較聰明或者接受了強度大的訓練,具體到中國獲得這麼好的成績,最重要的就是接受了【強度很大】的訓練。這跟中國通過訓練拿最多的奧運金牌是一樣的,金牌雖然最多,但是中國不是體育強國。我覺得,如果沒有接受訓練能獲得奧賽金牌,才更可能在20年後獲菲爾茲,比如大牛陶哲軒。

我認為成為頂尖數學家,最重要的其實是接受好的高等教育,具體來說就是去美國接受最好的教育。比如數學大師陳省身師從嘉當,後來他把一個香港的小孩帶到美國學數學,再後來這個小孩就獲得了菲爾茲,當了哈佛數學系主任。當然,凡事都有例外,華羅庚就是自學成才。

ps. 南開的大牛,中國奧賽奠基者,李成章老師,是我師兄。


我來說一個理由:科學的獎項評選都是很講政治的,最近這幾屆,除了Perelman、陶哲軒和吳寶珠幾個特別讓人無話可說的,其它人當選都是背後有大佬力挺,所以和IAS有關係、或者是法國學派、俄羅斯出身的獲獎的很多。今年第一次出了個發展中國家獲得博士學位的菲爾茲獎,但他和法國人的聯繫也是很緊密的。現在每次進入菲爾茲獎競爭的那麼多人,絕大多數很難說誰比誰強。

所以還是要老一輩們先取得話語權。


以後肯定中國拿獎的非常多,慢慢等待,不要急嘛,我還相信未來中國的全世界top100的高校至少30位


這些人絕大部分已經從清華北大大一轉學去mit然後讀個phd最後去華爾街拿到高薪的工作了。幸福的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還要操心數學?

除非他是真的熱愛上帝,熱愛上帝創造的數學。


推薦閱讀:

數學可以直觀想像么?
怎樣理解高級微觀經濟學裡的羅伊恆等式?
幾個點確定一個橢圓?
y=(1+1/x)^x在0處的左極限是多少?
弦論與數論,哪個更涉高智商?

TAG:數學 | 奧林匹克數學 | 菲爾茲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