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一個故事?


這個問題實在是問得太大了。

寫一本二十萬字的書都不一定能夠把這個問題說得清楚;大學開一學期的課也不一定能讓所有的學生都明白。

我也只能從最基本最基本最基本的層面上大略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你指的僅僅是故事的話,那麼,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要設計出邏輯嚴密情感激烈的矛盾衝突。

就是你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需要解決的「問題」。

篇首問題出現,引起讀者的吸引力,篇尾問題解決,帶來情感上的滿足。

其次,是這個矛盾怎麼產生,怎麼解決。這牽扯到結構的問題。同一個故事,或者說同樣一個矛盾衝突,有的人講出來可能生動活潑,有的人講出來可能味同嚼蠟。這就是說,講故事的方法比故事本身重要得多。

哪些東西讓讀者知道,哪些東西迷惑讀者;哪些事情先說,哪些事情後說;同一件事情,是用這種語氣說,還是那種語氣說,這些與其說是講故事的學問,不如說是講故事的經驗。

但是如果是小說,那麼最重要的反而不是故事,而是人物。人物一旦塑造成功,那這部小說幾乎就成功了。因為,一個讓讀者喜歡和認同的人物,他身上發生的什麼事都會讓讀者感興趣。但是人物又不是孤立的,人物的塑造是要靠人物的遭遇和選擇來形成的。所以,在小說里人物和故事是一體的。

再者,好的細節,無論是小說電影還是故事,都是神來之筆。這個是教不出來的。只能依靠你的生活經驗,以及你對你筆下人物筆下世界的了解和投入程度。

還有就是文筆的問題。同樣的一個故事,文筆好必然更容易地將讀者帶入寫作者營造的情景。而且文字本身帶來的華麗或者簡潔的美感,都會讓人更加享受這個故事。

如果是劇本,那麼就更是另外一回事了。是用文字講故事和 用畫面講故事之間的區別。多對比一下原著小說和改編劇本應該能夠更好的體會。

========================================================================

如果你問這個問題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夠寫出好看的故事,那麼任何一個回答都不會對你有太大幫助。

唯一的秘訣只能是:多讀,多寫,多經歷。


好故事主要看架構,然後看文筆,最後看靈感。

設計梗

障礙+渴望=衝突

衝突+行動=事件

事件+克服=高潮(燃點,在拋物線上就是渴望與克服中間的最大值)

高潮+結局=故事

設計大綱

分卷大綱∴分章節大綱∴分幕大綱

文筆

(人物場景描寫?語言動作描寫?意識分析判斷聯想)+適度說明=好內容

詞語多少+句子快慢+段落長短=好排版

靈感

幾個物象+一支筆+用給的詞造句=靈感

繪畫+動漫+書+電影+....=梗(~ ̄△ ̄)~

讓你生活中痛苦,難受,想要逃脫的地方有你的渴望;讓你充滿鬥志,理想,追求,愛好的地方有你的渴望。但讓你感到幸福滿足而再無所其他追求的地方是渴望的墳墓。

句句都是乾貨,不騙你。⊙ω⊙這些方法對於沒有動筆的人,就像天書,不知所云。對於動筆了,困在半途的人,就像乾旱了幾個月突然下雨那樣,會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我的方法向來不是給人學的,向來都是直接可以拿來用的,所以不知所云的對照著好看的小說,多看看,你就明白了。

這就已經是一個好故事的內核了。


個人感覺,寫小說最關鍵的是聯想能力,突破思維界限的聯想能力,以及對生活刨根問底的精神。

舉個例子,我最近在玩《akb1/149戀愛總選舉》,這是一個死宅向的文字戀愛遊戲,使用的素材是日本當紅的偶像團體akb48及其姐妹團的中的149位妹子的真人照片,音頻及視頻。根據遊戲設定,玩家扮演的主角一開始就被149位個性迥異的妹子喜歡並倒追,玩家必須適當拒絕不喜歡的妹子,對喜歡的妹子保持熱情並且不說錯話,就會被妹子告白。

但是,我玩了很久之後,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遊戲為了廣大身份迥異的玩家都有代入感,竟然在上千個對話場景里都幾乎沒有提及主角的年齡,出身,居住地和職業,試圖讓主角成為一個大眾臉。這不由讓我深思,究竟主角是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主角一開始就認識所有149位偶像,並清楚的知道她們的昵稱,所處團體和大概年齡,並有她們所有人的手機號。那麼,主角大概應該是演藝圈內部的人士,或者在演藝圈有深厚背景。並且,主角還有著強大的記憶力。

第二,主角跟所有妹子都有話聊,並且被所有妹子喜歡著。那麼主角應該是極具外表魅力和個性魅力並且見多識廣的人。

第三,主角會被年紀最大的成員用敬語相稱,那年紀應該在27,8甚至更大。可他卻又能和12,3歲的小姑娘以情侶一樣的親昵公開約會,這本身不科學,因為日本的警察叔叔理應找他問話。但是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或者就算問過也不了了之沒有通知小姑娘監護人,那麼,主角應該是一個在日本手眼通天的人。

第四,主角不需要上班,每天都在約會,可從不擔心錢的問題。這說明主角白天根本不工作,也仍然有大量財富。

第五,這些妹子跟主角約會的地點大部分都在東京,但是總有些在福岡或者大阪等地方的場景出現(公演現場等)。可是主角總不擔心路程,他今天跟一個福岡的妹子約會到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可以出現在東京跟另一個妹子約會,主角總不可能天天坐新幹線玩吧。那,難道主角會瞬移?

第六,主角公開的和國民級偶像約會,周圍充滿了行人,卻從不擔心小報記者。那麼,主角大概是個可以輕鬆控制新聞界的人。

綜上所述,主角恰恰不是一個大眾臉,而是一個長相俊朗,家境殷實,極具權勢,閱歷豐富,記憶力超群甚至會瞬移的人。這不,開始一篇新的小說的點來了。

一個會瞬移的人,善用自己的超能力,可以輕鬆為大型財團或國際情報組織立下功勞,這大概就是主角的財富和權勢的來源。同時,主角可能不僅僅會會瞬移,他還有些類似長生不老的能力,曾經週遊世界,這就是主角的見識的來源。

那麼,主角在146位偶像當中尋覓戀人,可能也就不僅僅是一個愛情故事那麼簡單了。世界上有超能力者,就不可能只有一個。所以故事應該是這樣展開的:

日本某個邪教暗中僱傭的一些超能力者,試圖在偶像演唱會或者握手會這種人群密集的場所進行恐怖襲擊或者針對某個偶像進行攻擊,以此表達對偶像浪潮這一「後現代的虛無主義墮落異端行為「的不滿。沒有人知道他的具體年齡的主角,時隔多年重新出馬,代表國際安全組織前往日本維護正義。主角的掩護身份就是演藝圈的大佬,由於長相俊朗說話風趣立刻獲得了146位妹子的傾心。主角通過約會接近妹子們並保護她們。如果某個偶像因為主角總不約她而拉黑主角,並非是主角偏心,而是那個妹子已經被確定不是恐怖襲擊的對象。

主角白天和妹子們在一起談笑風生,晚上也不眠不休的和敵方戰鬥,嘴裡喊著」歐拉歐拉歐拉「這類的話,利用超能力和頭腦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危機。妹子們不知道,她們晚上躺在自己床上等著主角回簡訊的時候,主角正在她家樓頂和敵人打的頭破血流。

最後,主角真心喜歡上一個妹子正巧是邪教的最終目標。在妹子暗中決心想主角告白的那天,主角和他的超能力小夥伴們一舉端了邪教老巢。第二天,主角接受了妹子的」神告白「,從此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你看,這不就出來了一個簡短的大綱的,剩下的,就是填充細節,豐富人物形象,調整劇情之類的小事了。只要訓練一下文筆(這個是死的,練就行),用這個小小腦洞寫出一個主流輕小說完全可以嘛。


大學食堂的一個真實人物。

換個角度想,故事可能會有趣多。

----------------------------------------------------

在我所讀的大學裡,有兩個飯堂,一大一小各分東西,只是食物的差勁卻 不分上下。在東面的比較大的飯堂里,熙熙攘攘的人很多,大多都是來吃飯的,還有些人是來做飯的。

如果有幸,你就會遇到有這麼一個人。我記得的他大概就是永遠戴著黑框眼鏡和高高的帽子,黑框眼鏡就容易理解,但對於永遠戴著高帽子的功用則有些難以理解了。不過無論理解不理解,他還是自顧自地戴著,像是準備隨時變出白鴿或兔子一般。

那就稱他做戴高帽子的人吧。戴高帽子的人,看起來像是三十左右的樣子,總有短短密密又恰如其當地的鬍子,至於他做的是什麼工作,又是住在哪個可愛的天地,如此種種問題自然不能得到什麼答案。有印象的總是在飯堂里的他,彷彿除了在飯堂,他就在這世界上消失得無影無蹤般的。他吃飯的位置總是固定的,從西面右數起第二排第四桌靠左的位置,風雨不改地堅持得讓人動容。

但是,學校飯堂估計哪都一樣,一到某個點就頓時變得熙熙攘攘,想找個空位子搭個桌可能也難以辦到,所以堅持在一個桌子一個位置上進行無比重要的就餐,就更加顯得不易了。

就有那麼時候,不識世面、初來報道的孩子就偏坐在他的位置上,戴高帽子的人也不吵不鬧,打了飯也不吃不動地坐在旁邊,默默地又靜靜地看著他的位置,當然他的位置上的那位同學自然會領錯情地以為,他在透著黑框眼鏡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她(他)。有些就若無其事地繼續,更多的是含羞低頭然後走開,自然這是在浪費食物。帶高帽子的人,並沒有勝仗後的喜悅,只是自然而然地又坐在他的位置上,這時才開始他的午餐或晚餐,帶著微笑地高談闊論起來。

有人說他是一個瘋子。

總是戴著高帽子,總是一個人地坐在同一個位置,總是打了超過一個人的飯,總是挑來揀去後拿上兩雙筷子,又總是對著空氣大聲說話,卻從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我卻不這樣認為。

我知道他一直在堅持些什麼,或者是他一直在維繫著些什麼,甚至他從不是一個人孤單地吃飯的。

他總是坐在同一個座位,只是因為不想改變,又或只是怕改變後,她再也找不到他;他打了超過一個人的飯,挑了兩對筷子,只是因為這不是一個人的午餐或晚餐;坐在他對面的也不是空氣,而是一直跟他在一起出現在這飯堂的她,只是低頭吃飯當然也是無聊得有些浪費的,所以聊聊天氣、談談家常、說說別人笑話,情到盡興時快活高聲說話,自然也是幸福得可以原諒的;幸福甜蜜的話不是對哪個誰說,自然聽不清聽不懂也是自然的事了。

所以,每次見到他,我總會坐到他的斜後面,想看看和他對坐的究竟是個怎樣的女子。但可能我並沒有什麼慧眼,看到的只是他面前的空空的座位,和再後一點其他人嘲笑和疑惑的臉。

可能我是羨慕他的。

但不管是羨慕還是可憐或者嘲笑,我想他依然會戴著他的高帽子,坐在他的位置,笑著說著,吃完這一個人的飯。

可是,一直一個人吃飯的,不只是他一個。


首先,故事要從三個方面來構思和設計:故事內容、故事人物,故事意義。

故事內容,也可以說是故事情節,或者說故事發展的過程,這其中包含故事開始,故事中途,故事結尾

第一,故事開始,要有懸念,引發人思考,或者有頹敗挫折和代入感,這是最根本的。比如很多電影採用倒敘的手法,像《泰坦尼克》,《拯救大兵瑞恩》,都是這樣的手法,開始就用人物情緒的激烈波動,來吸引觀影者的注意力;頹敗方面,讓我想到成龍一部很成功的電影《新警察故事》,成龍一出來就是個落魄警察,一下就有很好的代入感。我們每個人畢竟都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挫折,所以頹敗極容易引起共鳴。

第二,故事中途,要有起承轉合。起,就是故事的鋪墊,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背景讓讀者能知道大概在什麼情境下發生的;承,就是故事的發展,開始為發生矛盾種下潛在的種子;轉,矛盾發生了,這是故事的核心,對於核心,一定要至少滿足三點之一:新奇,老套的故事沒人願意看;慾望,讀者時間很有限,需要類似於暴力、性、財富這些滿足慾望的元素;激烈,平平淡淡那是散文是詩歌,即便散文詩歌也有情懷很激烈的,故事一定要激烈。合,故事最後要有個有說服力的解決方式,讓人覺得既符合邏輯,又讓人滿意。想起有個小說叫《明媚與憂傷的時光》,署名作者是郭敬明,後來貌似被闢謠了。這本小說主人公最後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想著想著就跳樓自殺了,這就很莫名其妙,讓人完全不理解故事的意義何在。

第三,故事結尾,結尾就是要升華主題,升華主題,升華主題,重要的事兒說三遍。無論故事內容講的什麼,其實都有可以升華出來的主題。這其實是考驗作者思想的深刻和領悟能力,世界觀。

下面說故事人物,也是三個條件,第一,一定要是周邊的普通人,這樣才有足夠的代入感,比如我們知道的《蜘蛛俠》,精彩的就是主人公看起來是個普通人;第二,一定要有鮮明的性格,金庸的小說之所以很受歡迎,就因為人物性格極其鮮明,甚至有點誇張。像射鵰中黃老邪,洪七公都極具特色;第三,一定要有內在價值,比如價值觀很正,很正義,或者思想很深刻,或者很聰明,或者很傻,因為畢竟,人是靠思想的動物。另外,主人公要有連接,或者要有線索人物,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就是這樣,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最後我們說,故事意義。其實故事內容裡面已經說了,結尾要升華主題,那麼什麼樣的主題呢,我想就是作者要樹立自己的價值觀了,比如我崇尚快樂,那就在結尾告訴所有人,快樂才是最根本,其他都是浮雲;比如我崇尚名利,那就告訴大家,人生只有一次,一定不要辜負,做一件有影響力的事兒。對的,無論你崇尚什麼,都要從正面的角度去闡述出來。

好了,做個總結:

1、故事包含故事內容,故事人物,故事意義

2、故事內容:開頭-懸疑或者頹敗。中途起承轉合,鋪墊發展高潮解決,高潮部分滿足新奇,慾望和激烈三者之一。最後解決要合理。結尾要主題升華。

3、故事人物,普通人,性格鮮明,內在價值突出,同時人物間要千絲萬縷有連接。

4、故事意義,合適的價值觀,同時正面去闡述。

最後,想說,寫好一個故事和做一件事一樣,一定要用心。可以借鑒企業中常用的做事方法,即PDCA-故事策劃,故事創作,故事檢查,故事修改。祝大家成為創作故事的高手。


什麼稱之為好故事,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我個人認為所謂好故事直觀的體驗就是讓人耳目一新,並發人深省。從故事結構講,好的故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尖銳的矛盾衝突,並要具有現實意義,還有故事精彩的程度要看你給人物設置多少障礙,我們將它稱之為困境,比如:你騎自行車去買菜,走到半路,砰!車胎爆了,你去找修車老大爺,但今天天氣不好老頭沒出攤,你推車繼續走,這時候來一電話,你老婆讓你去醫院說孩子骨折了,你準備打車走發現錢包沒帶,就推車跑回家,到門口發現鑰匙也沒帶,你就騎著爆胎的自行車到了醫院,到醫院之後左問又問孩子的情況,問不到,結果發現走錯醫院了!其次,故事的主人公要有鮮明的人物性格,人物刻畫要飽滿,比如:一個小偷也會幫一隻流浪狗。綜上所述,如果你想自己寫出一個好故事,首先你腦中要有人物,這個人物可以從你幾個熟悉的人中構思,把幾個人的特點融合成一個人物,(但要合理)必然會使人物飽滿。然後想矛盾衝突,設置激勵事件,找故事的主題立意、思想,體裁,題材。

說得不是太好,希望這個答案能幫到你,祝你成功。


艾麗斯·馬蒂森的《寫作課》其實應該叫做小說寫作課,對於小說創作及故事寫作者尤其有幫助

側重點在解決作者遇到的關於「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的困惑。對於其他寫作者也很有啟迪。

這本書名為《寫作課》,還有一個副標題「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這標題對我這個寫作愛好者很有吸引力。再看書的作者,艾麗斯·馬蒂森,雖然不是很熟悉,但簡介里介紹她是哈佛大學文學碩士,作家,寫作課教師,在大學裡教了20多年的寫作課,出版多部文學作品集並曾獲美國最佳短篇小說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小推車獎等。看到這裡,我更是滿懷期待地開始了對本書的閱讀。

一.主要內容

本書雖然名為寫作課,但確切地說應該是小說寫作課。圍繞著小說創作,從總體上如何把握寫作的自由想像與理性控制的平衡,如何尋找和激發靈感並將其由點面變成作品,如何構建事件讓人物行動起來,如何構思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的情節結構,如何清晰表達等方面進行論述,最後就小說的發表出版及如何保持創作熱情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寫作課》書名聽起來很嚴肅,但實際上書里並沒有晦澀的理論和教導,作者如身邊一位親切而富有經驗的老師從自身經歷出發,結合具體文學作品,包括學生作品,坐在火爐邊和我們娓娓而談,平易而引人入勝。

也許因為作者是位經驗豐富的寫作課老師,她對小說創作的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很熟悉,本書因而也非教條似地列舉應該怎麼樣,而是著重從剖析創作誤區出發提出寫作建議。比如有些人過於側重心理活動描寫,作者指出小說不能只有人物,必須要有故事,人物心理也要通過行動和事件來呈現;有些人過於依賴現實生活原型,者指出自由想像是小說的基礎,它也能帶來創作上更大的自由;有些人喜歡間接敘述、刻意打亂時間順序等非傳統創作手法,作者對此也提出了應該謹慎的中肯建議。不過,從這裡也可看出,作者自身比較偏向傳統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

二.個人收穫

這本書對小說創作者來說是本通俗而又實用的自助讀本,但讀完本書後,我這個非小說創作者感覺也頗有收穫:

1.獲得寫作上的啟迪:一是獲得普遍寫作的啟迪。如表達方面:動詞名詞要具體,副詞和形容詞要準確,不能濫用指代不明的隱喻或陳詞濫調,修辭的作用是填補語言不能填補的空白,但並不是故布迷陣的工具,表達清晰是文學創作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敘述方面:作家要具備深刻的洞察力,客觀展現細節的能力和有所保留的敘述能力,作家要具備在感性和理性之間快速切換的素質。閱讀方面:不能只讀自己喜歡的書,要讀一些舒適區之外的書,不要為了寫作技巧而閱讀,但既往的閱讀量往往決定了我們的初步創作方向,廣泛深入的閱讀固然重要,了解自己生長的地方和這片土地上的歷史也很必要。靈感方面:我們之所以寫作就是因為生活中總有一些無法言說的東西,我們的創作都是將一個想法具象化、意義化的過程,不論虛構的還是真實的,任何一個閃念都值得珍惜(書里提供的捕捉和激發靈感的方法也有普適性)。敢於觸碰痛苦的主題 ,才有可能寫出上乘之作。寫作本身:創作方向上懂得取捨是必要的,對作品要修改但不絕望,尊重寫作,保證寫作時間,脆弱時也別停筆。

二是獲得非虛構寫作的啟迪:書里所講的敘事技巧對於敘事散文同樣有用:敘述的要義就是不僅要描寫內在,還要將它具象化。即使不是虛構,也需要訴諸想像力,喚醒記憶,從過往的經歷中找到一些元素,使當前事件更豐滿更有意義,非虛構寫作創作原點也是一些零碎的想法,往往主旨不明、結構混亂,也要對素材進行加工處理,需要由點及面的頓悟。描述確實比陳述更形象,但不必將其教條化,很多情況下只需直陳事實。

2.獲得對多部文學作品的欣賞。作者列舉了多部經典文學作品來論述創作方法,如《白鯨》、《魔山》、《太陽照樣升起》和多麗絲·萊辛及馬克吐溫的作品等等,既有文本內容介紹,又側重從創作角度解讀,讀來令人感覺趣味盎然。

3.激發對小說創作的興趣。作者通過舉例表明小說本身就是一種暗喻手法,能幫你釋放潛意識,把現實中無法付諸實踐的劇烈情緒呈現出來,虛構事件和編排巧合不僅是一件冒險的事情,更是一件刺激的事情。成為他人並不是一件難事,甚至是一件帶有自由意味的事情。這些論述大大激發了我對小說創作的興趣。

這本書沒有教條式的理論說教,但個人覺得方法論總結不夠,不太清晰和簡潔,誤區講得多,立論不多,另外沒有針對性的練習,這可能也與作者的定位有關,她謙虛地稱這本書只是一個女性關於寫作的一點思考,讀者定位則是寫了一些作品的新手,側重點在解決作者遇到的關於「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的困惑。總的來說,《寫作課》是本不錯的書,尤其適合想在小說創作上更進一步的作者,對於其他寫作者也很有啟迪。

寫作是件冒險的事,小說創作更是,趕緊拿起筆來或者坐在電腦前開始你的寫作探險之旅吧!


藝術來源於生活,一個好的故事一定是來源於生活的點滴,不脫離現實的軌跡,一定可以抓住觀眾的心!

當然故事也分很多種,最普遍的我劃分為兩種:

第一種:走心

走心的文章寫給熱愛生活,有情懷的人看,這樣的故事看完之後必須引起讀者情感的共鳴才算成功。那麼怎樣寫走心的文章呢?

首先:故事主題最好是以現實故事為主線,不要過於誇張

其次:內容要豐富,細節描寫要突出,語言不必太過於華美

再者:要在文章注入自己的情感,觀點,達到讀者的共鳴

第二種:走腎

這種文章多見於小黃文、驚悚文

現在的人們社會壓力大,都熱衷於情感的宣洩和放鬆。偶爾寫點走腎的會很大程度的提升你的閱讀量。

首先:把握尺度,不要違背基本道德價值觀

其次:語言需要詼諧,接地氣

大家想看更多的故事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曙光約》ID:njggs2017

我們不僅有故事,還會經常送精品書籍給讀者哦!


來瓶二鍋頭你會發現各種題材信手拈來


這個問題很大,通常我們都是突然有了靈感,想到了一個拍案叫絕的主題或者十分有意思的情節,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這些內容寫下來。

但更多的情況,都是寫了幾千個字後草草收尾,當初覺得十分好的點子寫出來之後變得平淡無奇,連自己都看不下去。

以前我會一直遇到這種狀況,於是就開始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通常是因為沒有寫好故事大綱,關於如何寫大綱,可以在知乎搜「如何寫好文?如何列大綱?」上面應該寫很具體了。

當想到一段巧妙地情節時,可以先把這一部分故事列出來,然後將故事的前因後果補充完整。

看看能不能在前後在穿插進去新的衝突,用更加豐富的人物行動,讓角色更加豐滿,同時也讓情節發展更加順暢,故事更加有張力

需要記住,當情節單一時,講述故事需要注重文筆,深化主題,突出人物內在心理。

當情節比較複雜時,需要問問自己,這些情節的設置是否有必要,它們的存在有沒有迫使主人公去解決一開始就阻礙自己達到目標的內在問題——即一開始作者的目標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阻礙他達到目標。

如果覺得自己已經構思好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不妨問下自己下面三個問題:

1. 主人公的內在問題,主題及情節有沒有通力合作來回答故事問題?

2. 情節和主題是不是緊扣故事問題?

3. 是否能以一個簡短的段落來高度概括故事內容?

希望我們一起,共同學習,能寫出好的故事。


大多數時候,我們就是個平凡人,發生著平凡的故事。

對於已經發生的事,到底是事重要,還是由事引發的情重要?

如果是事重要,那重要在什麼地方?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嗎?還是只是日日重複的一件?

如果是情重要,那除了當下的一瞬間激素分泌,還有其他特別的意義嗎?

如果能讓別人感受到,這個事情是真實存在,描寫為可觸摸的畫面,同時帶有天然的使命味或生活味。

如果能成功引起讀者的共鳴,並且觸動某段記憶,或者對他們的未來有一定的觸發。

無論寫事,還是寫情,若不是孤芳自賞,便是好的了吧。


哪一個群體最需要、最頻繁、最擅長去寫故事?我覺得不外乎是記者。

自媒體大V中,羅振宇傳媒出身、吳曉波有長達13年的記者生涯、迷濛和黎貝卡都是記者出身。在自媒體成長供過於求的今天,最頭部的幾個號,依舊離不開記者這個職業,只不過受益人由新聞媒體機構變成了個人。

記者作為傳統媒體的築基石,即使在傳統媒體逐漸沒落的今天,依舊在其他行業發光發熱。記者必備的寫作功底也成為其他寫作者效仿的技能——如何用高品質的故事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並讓這種注意力持續下去。

下面的內容是我在初學寫故事時,看的一本書《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寫的讀書筆記。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是典型的書名毀掉的好書,它不是一種固定化的《華爾街日報》寫作模式,而是作者在記者生涯多年總結出來的故事寫作方法,是前輩對後輩的諄諄教導。其作者,威廉·E布隆代爾,《華爾街日報》資深頭版撰稿人,曾獲得多項新聞獎。

作者的教學計劃從最初的如何搜集故事、構思故事、組織材料和結構、執行寫作到最後的修改,作者事無巨細地與讀者分享他的寫作經驗。其中更用了幾章去教導處理導語、數據和引語的訣竅,如何讓字與句抓住眼球。

好故事四步走。Let"s go!

第一步,找到故事原材料。

除了依靠「中間人」去獲取新聞原材料,更重要的是憑藉閱讀去「竊取」他人的思想。廣泛的閱讀,隨時記錄的靈感和為選題做檔案。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真實的好故事並不常見,更多的是已經被處理和報道過的故事。如何讓一個舊的故事煥發新的生命力?具體化故事、預測走向和改變角度是作者常用的幾種方法。

第二步,構思故事。

Step 1.打造一個計劃嚮導

一個完整的故事通常有歷史、範圍、原因、影響、作用和未來六個方面,這些方面構成一個計劃嚮導,讓記者去全面考慮問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方面都寫入故事中,而是全面考慮後,去粗取精,根據重要性與獨特性選擇故事角度。

例如,一般故事處於兩種階段,「幼年期」——中心事件就是新聞,該故事的重點是範圍這一方面,而「成熟期」故事——中心事件可能已經被報道,此時故事的重點則是它產生的所有影響和這些影響產生的反作用。

Step 2.閱讀故事材料

  將所有的資料泛讀一遍,明確故事的階段和範圍,給自己的想法一個簡明扼要的總結,用最簡潔的文字寫出全文的主題。

精讀。標註索引。按照計劃嚮導,把資料標註索引,歷史、原因、範圍等等,讓索引為故事元素夠了一副有序的圖畫。在資料索引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變化和動感兩個元素,變化這種品質可以通過為讀者提供不同類型的信息源和不同類型的論據,而對立元素的輪番出現,則可以形成交鋒的動感。

Step 3.組織故事結構

糟糕的故事結構會讓編輯與讀者崩潰,作者在本書中強調在組織故事結構中經常忽略的三方面,包括突出故事的焦點、合理分配素材以及建立一條能夠讓所有內容以最佳方式串聯在一起的敘述主線,並歸納出一條「激進讀者參與法則」來協助記者完成一篇優秀的報道。

1.逗我,用故事。為什麼要讀你的故事,給我一個理由

2.告訴我你能幹些什麼?主題陳述。直接告訴我到底發生了什麼?

3.真的嗎?讓我看看你的邏輯和證據,最好能夠說服我。

4.好吧,我買了(這份報紙)。我記住了這個故事,請把故事寫的有力一點,給故事一個強有力的結尾。

第三步,下筆

新聞要有一個好的開頭和結尾。導語開門見山,簡潔明了,與主題表達方向一致,有內在的趣味以及焦點。結尾前後呼應、展望未來或展開拓展。

閱讀快時代,繁複的數據會讓無異於毒藥,作者更傾向於用比率代替龐大的數據,用最簡單的方法把意思表達清楚。此理同人物與引語,太多的任務和印務會讓故事的發展速度減慢。

文章的最基本元素是字和句,在構造文章的過程中,如何運用文字的力量,讓故事在特定的位置中產生特定的效果?針對字,我們需要使用具體的名詞,拒絕浮誇風和海綿風;針對句,可以使用精心設計的結構,來增加速度感、力量感和段與段的連貫性。

第四步,修改。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經典三部修改法:

1.內容修改:是否補充支撐作用的信息;

2.結論和連貫性的修改:主題陳述、過渡段落是否表述清晰;

3.節奏與細節的修改:逐字逐句修改、冗餘信息的剔除及合併。

即便現在傳統媒體沒落,滿身技能的記者也不會就此沉默,金子總會發光,而他們必備的故事寫作技巧,也需要被更多大的作者們了解和運用,讓爛故事無處遁形。

《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這本書,從最大處的選題到最小處的字與字的處理,經驗豐富的記者威廉諄諄教導,許多細處值得認識和了解,但沒辦法一一寫出,實在值得各位寫作者們拿起書來,一讀再讀。


其實一個好的故事,就是你自己

好的故事就是看到這個故事,我會想到自己


從一個讀者熟悉的場景開始,

由人物的語言引出一種世界觀。


我認為每個人,每個故事,寫法和作法都不太一樣。

電影的故事

連載長篇漫畫的故事

小說的故事

都非常不一樣

今天我本來想寫一個故事。寫著寫著,我就去看了一本漫畫

這漫畫開頭很簡單,就是寫了兩個孤兒他們從孤兒院逃了出來並分開了

故事發展主要就是講兩個孤兒如何生存的故事

基本上也沒有什麼特別多的設計,遇到困難解決困難

然後兩個孤兒多年後相見,然後結婚了。就是這樣

雨果的小說就是給人這樣的感覺,很有意思的流水帳

但是電影和現在的影視劇又不一樣

喜劇衝突十分激烈,也不會有過多的角色,故事環環相扣,濃度極高

我相信寫兩種故事的手法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基本上都是要創造有意思的喜劇衝突

故事主要為了傳達什麼

故事中的人物的動機是什麼,如何為衝突服務


情感!

情感驅動!

每個人的情感驅動力!


這個話題太專業,我還是喜歡隨意一些。真正想寫出好故事,我推薦多出去走走。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放在現在網路時代信息爆炸,只要想知道的知識大多可以迅速的得到,但是一個人的感受卻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簡單的一個人的出行,或者兩個人搭伴,一路上鮮活的體驗是很好故事素材。就像《哈利波特》。


看看自己有沒有熟悉的題材了


推薦閱讀:

國內外的穿越類小說中有何佳作?
為什麼降龍十八掌在金庸的書中只出現過十五招?
小說反派都是「死於話多」嗎?
武俠小說是由誰開創的?哪本小說可以稱為武俠小說的始祖?
如何評價天下霸唱新書 《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

TAG:小說 | 故事 | 小說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