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已經在生活中實現的跨界藝術作品?

本題已收入知乎圓桌 ? 藝術的跨界之旅,更多「藝術」相關話題討論歡迎參與。


最簡單以及普遍的應該就是時裝品牌與藝術作品的跨界實踐了,從上個世紀中就已經開始出現。比如伊爾莎·斯奇培爾莉(Elsa Schiaparelli)邀請西班牙畫家達利(Dali)參與設計紡織品,後又將很多超現實主義的元素引入到服裝設計中,並且啟發了很多後世設計師。還有伊夫聖洛朗,把蒙德里安的方格作品印成布料,最後設計出方格裙子,愛馬仕把法國藝術家布萊納的攝影作品印花作了方巾等等。我想這些應該都是比較廣為人知的奢侈品與藝術跨界的範例,畢竟大眾對時尚的關注度一定比對藝術的關注度要高很多,可能大多數人都會先看到這些服裝設計作品,然後會發現這些服裝設計作品的印花,其實出自某個知名藝術家之手。消費者通過接觸這些奢侈品,產生了對藝術作品的好奇心態,除了關注剪裁,設計,面料,也會發展到對藝術作品以及藝術家的關注,探尋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或者藝術家創作的初衷和過程等等。所以時裝與藝術的跨界在某種程度上也引發了大眾對藝術關注度的提高。

當然以上舉的例子都是奢侈品與藝術的跨界結合,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真正擁有的,大多數只是停留在欣賞的層面上。人人都擁有,或者可以擁有的服裝與藝術的跨界範例,可能就是優衣庫了。優衣庫每年都會與各個產業跨界合作出品大量不同圖案的T恤,作品被優衣庫選中印在T恤上的藝術家,有美國的塗鴉藝術家Keith Haring, Jean- Michel Basquiat,以及波普藝術家的代表Andy Warhol等。可能他們的名字不一定會被大眾記住,但這些圖案早已成為時代的符號,深入人心,給人一種「總覺得好像在哪見過」的感覺。價格便宜,款式也是最普遍實用的,可以說購買指數相當之高呢。

除此之外,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將藝術作品印在馬克杯上,盤子上,扇子上,或者做成商標印在各種產品上。這些藝術與生活必需品的跨界早已不知不覺的融入到各個家庭中。這種將圖案印在各種產品的方式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不需要浪費太多資源,也不需要過多藝術家與品牌之間的溝通,所以這種形式的跨界特別容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


界【人類的一種分類方法】,把握了各界共同的特點,就可以想怎麼跨怎麼跨,別扯著蛋就行。現在很多大師都在玩跨界,而且跨界過來的玩得也很溜。當然我覺得也不是誰都能hold得住,大部分人都活著本行業都混不明白的狀態里,跨界跨哪兒去?

這個世界是美和實用並行的世界,美可以嫁接在任何一個實用的東西里,以下是一些跨界藝術作品栗子。

服裝+產品【栗子】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還有他的燈!

藝術+珠寶:【栗子】達利的畫和他的珠寶設計

藝術+工業【栗子】蒙德里安的畫,還有椅子、鞋子、衣服、首飾

建築+產品【栗子】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的建築和她的椅子、書架、燈。

看了那麼多栗子,事實證明,只要夠屌,想怎麼跨怎麼跨,大師們都會劈叉型花式跨界~~


很多啊 根據定義,署名的藝術作品被賦予同其往期作品價值不等的符號。


現實中有很多的。各個領域內的奢侈品品牌與藝術家的合作自不必說(如:Meissen、Hermes、Louis Vuitton、ColeSon、 BMW,etc.),還有一些藝術家概念中的作品可能也已經轉化並生產出來了。現代藝術由於創作質料越來越傾向於使用大規模的工業產品或者消費品,單一作品的可複製性得以大大增強,這樣就使得藝術品與消費品之間的界限越發模糊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後波普藝術家奈良美智和村上隆。奈良美智和村上隆的作品都具有濃重的日本卡通元素和符號化色彩,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超扁平」概念,極易被大規模複製,或者作為視覺符號附加在消費商品上,除了村上隆為Louis Vuitton 設計的cherry bloosom圖案,奈良美智的「失眠娃娃」音樂玩偶,還有「Doggy Radio」小狗收音機,Rimowa聯名款登機箱,聯名Asahi推出的「不爽」軟飲料等等,這些都是藝術的跨界合作,可以這麼說,藝術通過商業這個媒介,得以傳播、複製,走入尋常百姓家庭,讓更廣泛的人觸摸到、甚至聽到藝術。另外,比如像瑞典著名伏特加品牌ABSOLUT從1985年開始組織的「絕對藝術」項目,Kenny Scharf(肯尼·沙爾夫,美國藝術家),Robert Indiana(羅伯特·印第安納,美國符號畫家)等等著名藝術家都給它設計過瓶身和平面廣告。

在藝術跨界延伸這個過程之中,藝術創意變成了一種消費品主動引入的附加值,普通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相對低廉的價格,擁有一件藝術家的作品,哪怕這個作品本身只是附帶著藝術家某個創作符號的流水線產品,比如一件T恤,一個煙灰缸,一個手辦玩具,這也是後現代工業社會裡,「藝術民主化」帶來的作用之一。


B站/N站一些的高級彈幕(=?ω?)?

正好在看b站看到推送順手答一句


跨界喜劇王,跨界歌王。

還有方太三合一跨界洗碗機……


過去塗鴉常常被藝術家視為叛逆的自我表達,而今日的塗鴉,除了繼續酷炫張揚的風格

更有作為公共藝術營造和公共文化表達的善意一面,也是塗鴉玩家們對新潮生活態度的表達。

我們決定在聖誕節前期,來一場意想不到的跨界聯合!與塗鴉玩家來一場街頭藝術盛宴,盡情釋放潮酷態度。

在一個陽光明媚清晨,我們在廢舊工廠,支起了五幅畫布;

街頭藝術家們開始在畫布上勾勒出本次塗鴉的線稿和圖案;

他們用五彩噴繪顏料繪出各自的生活態度Live Out Yourself,生活不需要被程式化;

於是我們將塗鴉與體脂秤作結合,做出塗鴉版的體脂秤,這或許是世界上第一台將時尚潮流與健康生活相融合的體脂秤!

塗鴉定製的初衷

YUNMAI雲麥這次跨界與GRAFFITI塗鴉相結合,用「Live Out Yourself」,「讓年輕人表達各自的生活態度」 。以原創塗鴉作品的街頭風格,體脂秤為載體,時尚與功能兼重,定義新潮的存在感與生活態度的表達。

全程視頻記錄可點擊觀看:


已經有答主提到藝術與奢侈品的跨界合作,這些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仍以跨界小王子達利舉例,如電影、服裝、攝影、傢具、廣告、珠寶設計、舞台背景等。與好友布努埃爾拍攝《一條安達魯狗》;與迪士尼拍攝《命運》,把他的龍蝦融入香奈兒服裝上,還設計了香水瓶;讓他的助理扔貓、潑水,形成了超現實主義的攝影作品,而且毫無PS;設計紅唇沙發、龍蝦電話、棒棒糖廣告、可以說達利完美詮釋了藝術與商業的跨界之旅,堪稱撈金狂魔。

不僅是達利,早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和商業就結下來不解之緣,達芬奇在建築、繪畫、雕塑、科學、宗教等各個領域的造詣和成就,以及他當時創作的跨界藝術品簡直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啊。

回看現在,其實藝術與商業跨界無處不在。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在設計中會考慮到群體的消費習慣、適用群體,在使用過程中的舒適度、實用性;而一個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可以很純粹,又可以對它的社會性、功能性無所顧忌,只要作品本身傳達了藝術家本人的獨特的審美個性和藝術語言,並把它推到極致,這就足夠了,至於它為不為大眾所接受認可,這是另一回事,雖然藝術應為大眾服務,但最好的做法仍是把它放在漫漫歷史長河上去看待解讀它。

就拿一個商業性藝術展說明,大眾所看到聽到的是對藝術家生平、經歷、他的藝術思想及作品的解讀,而策展方要做的是設計藝術衍生品、尋找贊助商合作方、邀請媒體宣傳、利用明星效應、時不時的來一場藝術沙龍等等。藝術的跨界之旅,需要被開發被挖掘還有很多很多,這些早已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願我們有一顆敢於發現的心,熱愛藝術也熱愛生活。


有哪些在生活中實現的跨界藝術品?

??在生活中實現,我的理解是,

藝術家描繪的世界(物品,空間,人及其狀態等),想表達的觀點等在生活中出現了,實現了,更加明顯了,變成了一個現象,本來只是藝術品到變成生活可見,……(?_??發散思維太嚴重不好意思)

??跨界藝術品,理解成,

從人的角度來看,藝術家(繪畫,攝影,裝置,影像,雕塑,遊戲,舞蹈,音樂....)??(設計師,生物醫學學者,律師等任何職業的從業者)=跨界人士 ?作品=跨界藝術品

??從材料角度,現在什麼材料都可以用(′?_?`)

所以只有從人的角度考慮

1.設計,藝術元素,?商業時尚

草兼彌生,山本耀司

2..設計,藝術?商業家居

我認為極致的設計師都是藝術家,原研哉,現在部分藝術家也兼職做設計師

3.藝術,心理?行業

梵高蒙克,弗洛伊德

4.遊戲設計,藝術?商業

我去找圖了

5,玩具

,,,有空再來o(*////▽////*)q


任何類型的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跨界藝術。

其實問題的重點在於 "跨界" 的 "界限" 究竟如何限定。


居然第一次被人邀請..

其實碰巧我導師與師娘之前的許多作品都是建築跨界其他設計領域

我去年參與的非常建築泛設計展,其實是這些年老師以及師娘的一些跨界嘗試的匯總展覽,包括建築與電影的跨界、建築與傢具、建築與服裝設計、建築與首飾等等一些跨界設計 還是很有意思的,有時間再來放圖


方方面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的Victoria"s Secret中的中國原素。


我是看到胯界點進來的。。。

默默關掉頁面


謝邀。

話劇。集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於一體。


蒙德里安的畫。

有空補圖


推薦閱讀:

怎樣成為茶藝達人?
如何參觀欣賞博物館,才能避免看過就忘?
一幅畫作的圖片會有各種色彩差異,如何從中分辨出符合原作樣貌的那一張?
為什麼中國古代工藝雕塑品很逼真,而人物雕塑簡直沒法看?

TAG:藝術 | 跨界營銷 | 藝術品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