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以藝術家為題材的紀錄片?
請問 知乎的夥伴們有知道關於藝術家的紀錄片嗎?有推薦的嗎?謝謝。
謝邀~@項木咄不重複上面說過的BBC系列,就放幾個對我自己有些影響的作品吧,多是關於當代藝術家的紀錄片。(為什麼大家都只收藏不點贊呢??)
- 路易斯·布爾喬亞:蜘蛛、情婦與橘子 Louise Bourgeois: The Spider, the Mistress and the Tangerine (2008)
可能我就是愛這種有悲劇色彩的藝術家,人生和創作的情感和表現緊緊相融,所以,我特別喜歡她的那句名言:「Making art is creating and recreating an experience, sometimes in a painful way. 」
- 小可愛與拳擊手 Cutie and the Boxer (2013)
Ushio Shinohara現年已經73歲,他主要在紐約舉行創作,戴著拳擊手套上面包裹著海綿,蘸取墨汁在畫布上作畫。當初二人相識時,Ushio已經成名,而比他小很多的Noriko還是個藝術女青年,算是個粉絲吧,所以二人結婚後,妻子Noriko一直默默付出,被當成丈夫身邊的助手,但其實她自己也是才華橫溢的畫家,但是家庭和丈夫讓她不得不做出一些犧牲,漸漸為了丈夫的事業放棄了自己的藝術事業。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她也開始重拾畫筆,在生活中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婚姻和藝術創作里實現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當然是很喜歡「小可愛」這個角色,對我來說給了一些生活上的啟迪,作為一個有事業心、但也追求家庭的女性,如何定位,如何自處。再個就是,看到了一些在紐約發展的藝術家的生存模式,即使是Ushio這樣的藝術家也存在吃了上頓沒下頓,跟curator抱大腿的現狀啊!這個片子拍的也還不錯,有點故事性,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的提名,第29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的提名,第57屆倫敦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的提名。值得一看吧。- 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場 Marina Abramovi?: The Artist Is Present (2012)
不得不承認,Abramovi? 是把我引入藝術世界的人,而最打動的我的就是她和男友藝術家Ulay的世紀分手秀,那個堪稱史詩般的作品——「The Lovers(情人)」。這一對決定分手的男女一個穿紅,一個穿藍,從中國長城的兩頭開始朝彼此的方向行進。一邊是戈壁,一邊是海洋,整個徒步行走的過程用了九十天,除了當地的嚮導之外,他們就是獨自一人。我不能想像他們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都想了些什麼,都回憶了那些,又在期待如何。而就在兩人在長城上遇到彼此的那一瞬間,宣告著他們的正式分手。以下是Abramovi?對這次行為藝術的描述:
「Ulay and I end our relations with this project.
The concept is to approach each other from the two ends of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He begins in the Gobi Desert and I begin at the Yellow Sea; we meet halfway in between.
We each walked 2000 kilometers to say good-bye.
Duration: 90 days. Last meeting on June 3, 1988."
1988年,兩個在外國人在東方奇蹟上開始的心酸而浪漫的旅行。紀錄片里,那個身著藍衣的男人在漫天黃沙里一出現,我的眼淚就崩潰了。看到Marina一邊笑一邊哭對著那個遙遠的影子不停搖晃著手中的紅紗巾時,我想,這才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沉痛而完美。
- 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2010)
這是一部關於街拍鼻祖比爾·坎寧安(Bill Cunningham)的紀錄片。今年已經86歲的Bill依然在工作,是《紐約時報》的一名攝影師,擁有自己的板面專欄「On the Street」以及「Evening Hours」。他從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沉迷街拍,並享受工作。在比爾的鏡頭下,不管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你著裝出位有個性,Bill都樂於捕捉你的美。幾乎所有的時尚界人士都認識並尊重這位攝影頑童,就連著名時尚雜誌Vogue的女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也說:「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就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名字。
Bill幾乎把一生都獻給了時尚和攝影,在這個領域他是一位功不可沒的老人。然而,他一輩子沒結婚,沒有伴侶,沒有孩子,目前還一個人住在紐約狹小工作室里。每天,他都穿著那件標誌性的藍色外套,騎著自行車上街拍照。這種堅持和無欲無求真讓人鼻酸。Bill卻覺得這樣最好,對他來說,拍照以外的任何事都無關緊要,能夠自由地捕捉新鮮,才是他的追求。 現在每年的巴黎、紐約時裝周,有時候還能在媒體的圖片上看到Bill老爺爺的身影,有時他在街上工作,有時他坐在runway的第一排依舊在拍照。我喜歡這個片子,一個是因為自己揮之不去的老爺爺情結。這樣又認真又活潑又有態度的老爺爺簡直是我的人生導師。而看了他的經歷,又覺得自己在做藝術的職業道路上實在是太不投入了,我是毫無懸念的流俗了。像Bill老爺爺這樣的不談愛情、不講吃穿的工作狂才是歷史的贏家。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n on earth. So true!- 酷學校 The Cool School (2008)
這個片子對我的觸動還是挺大的,看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不能這麼平庸的活下去了,於是就拿起手機聯繫了一幫各路朋友,最後成立了《布林客BLINK》這個藝術電子雜誌,目前也做了快兩年了,出了11本雙月刊,馬上要迎來二周年紀念刊!布林客 Blink Magazine 開心!
- John Baldessari 藝術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John Baldessari (2012)
- 時尚女王:Iris的華麗傳奇 Iris (2014)
- 人生如戲 Life Itself (2014)
- 草間彌生之最愛 草間彌生-わたし大好き- (2008)
此片記錄了草間彌生《愛是永遠》系列的創作歷程,把怪婆婆的日常生活和創作習慣展現在觀眾面前。可以看到草間彌生其自視為天才的強烈自信心,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等精神層面的東西。
草間彌生的圓點,是她眼裡的能量源,人類生命的原動力。80歲的草間彌生戴著紅色假髮,穿著圓點花紋小裙,給人一種「人藝合一」生活和舞台交錯的奇妙感覺。草間彌生對藝術的執著、專註,以及她在精神療養院和工作室之間兩點一線的生活,讓人更欽佩這個詭異的老人。
最令人感動的是她獨自在工作室里作畫:她坐在那塊幾乎佔滿整個房間的大畫板的一邊,用一隻短小的筆,一點一點、耐心細緻地重複畫著她的圓點。這些圓點只是她整幅畫作和全部思想的一小部分,或者說是造物的基石、基石里的細砂。這個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作畫時究竟是否神志清醒,她意圖表達的究竟是一個瘋子的理性,還是一個哲人的夢遊,我不得而知。精神疾病帶來的是痛苦,也是靈感。很難說草間彌生是歡樂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人,可是,每一天,她都在自己新建的圓點世界裡活著、畫著。她懼怕時間的流逝,因為她需要思考和表達的情感還有很多,所以她總是突然地抬頭仰望,反覆呼喚——「宇宙啊!請等等我,請再給我一些時間」。
由此,還可以補充一個草間彌生的早期視頻作品,也算是一個她年輕時期的作品集:
- 草間彌生的自我消解 Kusama"s Self-Obliteration (1967)
說明:
- 多圖預警多圖預警!!!!!請在wifi下觀看!!!!
- 以下紀錄片幾乎僅僅局限於西方藝術史,對於近東or遠東藝術、非洲藝術等等幾乎沒有涉及;
- 不要貪多。列出的紀錄片分時期的目的就是,請針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選取一二;
- 如果想要較為全面地、系統了解(西方)藝術史,不要奢望紀錄片能解決問題,出門左轉先把《加德納藝術通史》記憶熟練……
- 以下涉及對紀錄片的評價僅為一家之見。
寫一篇「綜述」,也算是給自己之前看過的片子一個交代。
豆列見:藝術之藝術概覽型紀錄片
這類紀錄片基本是一集介紹一個時期,對藝術品的了解不深,但涉及領域較多、時間跨度較大。適合入門級選手。
【1】
BBC 西洋藝術史 (豆瓣)- 豆瓣評分:8.1- 基本是常識性的介紹,缺點是較為單薄。如果已經對藝術史有基本了解,可能會覺得較為無聊。E01.後中古時期 The Late Medieval World E02.文藝復興時期 A Renaissance Education E03.巴洛克時期 The Baroque E04.洛可可及新古典時期 From Rococo to Revolution E05.浪漫主義時期 Romanticism E06.印象派及後印象派時期【2】
歐美文化藝術博覽 (豆瓣)- 豆瓣評分:8.9- 這部紀錄片較上一部更為精彩,但同樣也有過於簡略的缺點。適宜用於了解藝術史的基本脈絡。E01. The Classical Ideal 古希臘古羅馬藝術E02. A White Garment of Churches 拜占庭哥特藝術E03. The Early Renaissance in Italy and the North 南方北方文藝復興(早期)E04. The High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盛期E05. Realms of Light 巴洛克時期E06. An Age of Reason, an Age of Passion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E07. Realists, Impressionists, Post-Impressionists 寫實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E08.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現代藝術E09. In Our Own Time 當代藝術【3】
藝術創世紀 (豆瓣)- 豆瓣評分:9.0- 這部紀錄片不單單是講藝術,是以藝術為線索串起世界文明的演進。人類精神的回溯、反思和前行,都在藝術中有所體現。主題很宏大,內容不免顯得有些單薄;知識性的東西不多,但一些觀點蠻有啟發。【4】
文明的軌跡 (豆瓣)- 豆瓣評分:9.2- 這部紀錄片可以作為藝術史入門(個人觀點)。這部算是比較長的紀錄片了,十三集,每集50分鐘,講解人Clark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BBC還拍了好幾部關於其他國家的藝術的紀錄片。但因為按國別劃分有些地方會顯得較為生硬,其次在這幾部紀錄片裡面,給人感覺有些過度解讀。因為這方面了解的不太深入,不敢妄加評論,僅將三部紀錄片列在下方。
【5】
俄羅斯藝術 (豆瓣)豆瓣評分:8.0【6】德國藝術 (豆瓣)豆瓣評分:8.3【7】西班牙藝術 (豆瓣)豆瓣評分:9.2博物館
【8】
世界美術館 (豆瓣)- 豆瓣評分:8.6- E01.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從林布蘭談起〈阿姆斯特丹?荷蘭〉 E02.奧賽美術館:裸體畫-另一場法國大革命〈巴黎?法國〉 E03.梵谷美術館:送給家庭的禮物〈阿姆斯特丹?荷蘭〉 E04.烏菲茲美術館:波提且利以花語寫出的訊息〈佛羅倫斯?義大利〉 E05.羅丹美術館:老師與學生/愛的作品〈巴黎?法國〉 E06.土魯茲-羅特列克美術館:蒙馬特和母親的形象〈阿爾比(Albi)?法國〉 E07.帕拉提納美術館:年輕時代的拉斐爾〈佛羅倫斯?義大利〉 E08.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帝國的藝術〈維也納?奧地利〉 E09.泰德英國館:泰納的暴風雨場景〈倫敦?英國〉 E10.摩洛美術館:謎樣畫家心中有愛〈巴黎?法國〉 E11.馬摩坦.莫內美術館:三次特殊事件〈巴黎?法國〉 E12.古代美術館和一個巴伐利亞國王的夢想〈幕尼黑?德國〉 E13.莫瑞泰斯美術館:維梅爾藍色魔術的光輝〈海牙?荷蘭〉 【9】盧浮宮之旅 (豆瓣)豆瓣評分:8.4【10】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 (豆瓣)- 豆瓣評分:8.4- 這部是堺雅人主講!你沒有聽錯,就是《勝利即正義》的堺雅人!!!其實BBC也拍過一部關於大英博物館的紀錄片,但是個人認為這部更好看,BBC的那部過於平鋪直敘。藝術家專輯
以下的幾部紀錄片是每一集一位藝術家/一件作品,都十分推薦!十分推薦!!十分推薦!!!
講解十分引人入勝,尤其《藝術的力量》的主講老爺爺簡直太棒。以下均列出每集對應的作家or作品。【11】
西洋藝術大師專輯 (豆瓣)- 豆瓣評分:8.8E01.Giotto(喬托)E02.Leonardo(列奧納多)E03.Durer(丟勒)E04.Michelangelo(米開朗基羅)E05.Raphael(拉斐爾)E06.Titian(提香)E07.Bruegel(布魯蓋爾)E08.El.Greco(格里戈)E09.Rubens(魯本斯)E10.Velazquez(委拉斯蓋茲)E11.Rembrandt(倫勃朗)E12.Vermeer(維梅爾)E13.Turner(泰納)E14.Van.Gogh(梵高)【12】
藝術的力量 (豆瓣)豆瓣評分:9.4E01.Caravaggio(卡拉瓦喬)E02.Bernini 貝尼尼E03.Rembrandt(倫勃朗)E04.David(大衛)E05.Turner(泰納)E06.Van Gogh(梵高)E07.Picasso (畢加索)E08.Rothko(羅斯科)【13】
曠世傑作的秘密 (豆瓣)豆瓣評分:9.3以下目錄來自:目錄 (曠世傑作的秘密 影評)第一隻DVD名為〈文藝復興〉("Renaissance Masterpieces"),介紹文藝復興時代的四幅畫:桑德羅·波提切利的《春》(La Primavera)保羅·烏切洛的《聖羅馬諾之戰》(The Battle of San Romano)列奧那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弗蘭西斯卡的彼埃羅(Piero della Francesca)的《基督的復活》(The Resurrection)第二隻DVD名為〈巴洛克時期〉("Seventeenth Century Masters"),介紹17世紀(即巴洛克時期)的三幅畫:
林布蘭的《夜巡》(The Night Watch)楊·維梅爾的《繪畫藝術》(The Art of Painting)迪亞哥·委拉斯蓋茲的《鏡前的維納斯》(The Rokeby Venus)第三隻DVD名為〈浪漫主義〉("Masterpieces 1800-1850"),介紹19世紀前半葉(即浪漫主義年代)的三幅畫:
弗朗西斯科·哥雅的《1808年5月3日》 (The Third of May 1808)歐仁·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里》(The Great Wave)第四隻DVD名為〈表現主義〉("Masterpieces 1851-1900"),介紹19世紀後半葉(即表現主義年代)的三幅畫:
愛德華·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詹姆斯·馬克尼爾·惠斯勒(James McNeill Whistler)的《惠斯勒的母親》(Whistler"s Mother)愛德華·蒙克的《吶喊》(The Scream)第五隻DVD名為〈印象派與後印象派〉("Impressionism and the Post-impressionists"),介紹三幅屬印象派及後印象派的畫:
奧古斯特·雷諾阿的《煎餅磨坊的舞會》(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 Montmartre)文森特·梵高的《向日葵》(Sunflowers)喬治·秀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第六隻DVD名為〈超現實主義〉("Masterpiec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介紹20世紀三幅屬超現實主義的畫:
巴勃羅·畢加索的《亞維農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吻》(The Kiss)薩爾瓦多·達利的《十字若望的基督》(Christ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第七隻DVD名為〈雕塑藝術〉(Masterpieces of Sculpture),介紹三件名雕塑作品: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David)艾德嘉·德加的《十四歲的芭蕾舞者》(La Petite Danseuse de Quatorze Ans)奧古斯特·羅丹的《吻》(The Kiss)2006年12月,BBC播放新的一季,名為The Private Life of a Christmas Masterpiece,介紹的三幅畫均以耶誕節為主題:
揚·范·艾克的《天使報喜》(Annunciation)老布勒哲爾的《伯利恆調查》(Census At Bethlehem)保羅·高更的《降生》(Te tamari no atua/Nativity)2009年4月11日,復活節特輯:"The Private Life of an Easter Masterpiece"
卡拉瓦喬的《耶穌被捕》(The Taking of Christ)2009年12月25日,耶誕節特輯:"The Private Life of a Christmas Masterpiece"
桑德羅·波提切利的《神秘的誕生》(The Mystical Nativity)2010年4月3日,復活節特輯:"The Private Life of an Easter Masterpiece"
羅吉爾·凡·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的《基督落架圖》(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藝術時期劃分
以下將各類紀錄片按藝術時期劃分,以便於針對性地了解某個時期,某個流派,某位藝術家。但需要注意的是,時期≠流派,例如劃分在巴洛克時期的畫家,並不一定都是巴洛克風格。
- 石器時代史前藝術
暫沒有看過專門介紹史前藝術的紀錄片,但很多歷史紀錄片里都有所涉及。史前藝術中,藝術品的藝術和功用往往是緊密聯繫的,因此和史前文明有關的紀錄片都會對此有所涉及。例如有一套英國史 (豆瓣),其中的第一集就可以當做是古代英國的藝術史。
另外,有看過一部專門介紹體繪、紋身、頭飾這類早期藝術,印象中十分有趣,但奈何搜索不出。如果有知道的知友歡迎告知。- 古羅馬時期
【14】
相約古羅馬 (豆瓣)- 豆瓣評分:8.3- 不是具體講某類作品,而是對羅馬的介紹。內容比較簡單,適合對古羅馬不太了解的人。其實單獨講古羅馬或者古希臘藝術的紀錄片較少,如果感興趣,可以從希臘史和羅馬史開始,這方面的紀錄片很多。順便安利一本我個人很喜歡的書:愷撒與基督/世界文明史 (豆瓣),如果對羅馬史感興趣可以一讀,但這本書是大部頭,如果想懶懶散散地讀,大概較難讀下來。- 拜占庭-中世紀時期
【15】
BBC.中世紀彩飾手抄本 (豆瓣)- 豆瓣評分:8.4【16】如何讀懂教堂 (豆瓣)- 豆瓣評分:8.1- 六輯,但加起來不過三小時。內容有些雜,不過挺好看。【17】書香 (豆瓣)- 豆瓣評分:8.6- 這部片子十分有趣,講的是四本書的歷史。(這部紀錄片本不與中世紀有關,因其中兩集涉及的都是中世紀(以及更早)時期的書籍,姑且放在這裡。)- 文藝復興時期
【18】
文藝復興 (豆瓣)豆瓣評分:8.7這部片極棒,不是概述類型,而是只講了三幅作品(一件作品一集,共三集),拉斐爾的《草地聖母》,波西的《人間樂園》,皮耶羅·弗朗西斯卡的 《耶穌受洗》,作品選的十分不錯,並且講解也很棒。【19】
帝國系列之文藝復興教父:美第齊家族 (豆瓣)豆瓣評分:9.2這部片不算是講藝術作品,更多地是講藝術發展起來的背景。當然美第奇家族也不是這樣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的,權當了解。下面的紀錄片類似,區別是更多地講了美第奇的發家歷史。【20】
梅第奇家族:現代藝術締造者 (豆瓣)豆瓣評分:8.1【21】
米開朗基羅 (豆瓣)- 豆瓣評分:8.8- 米基自然不必多說,這部片子也拍得不錯。在《西洋藝術大師專輯》裡面有一集也是講米開朗琪羅的,個人認為那一集比這部好看。順便提一句,《西洋藝術大師專輯》有好幾位文藝復興時期十分重要的藝術家,十分值得一看。【22】
BBC達芬奇: 遺失的傑作--救世主 (豆瓣)- 豆瓣評分:8.3- 從達芬奇的一幅作品展開,介紹了達芬奇的一生。紀錄片很不錯,除了開始的時候覺得有點故弄噱頭……【23】
達芬奇 (豆瓣)- 豆瓣評分:8.7【24】
卡拉瓦喬 (豆瓣)- 豆瓣評分:8.0- 這個片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導演 德里克·賈曼 拍的。老實說,影片本身質量一般,但出於對卡拉瓦喬的偏愛和導演的偏愛,還是很推薦這部電影。- 巴洛克時期
【25】
倫勃朗之我控訴 (豆瓣)- 豆瓣評分:8.3- 主要講《夜巡》,對這部作品講解得很詳細。前面提到的【11】【12】【13】也都有對這幅作品和倫勃朗的介紹。【26】
倫勃朗傳 (豆瓣)- 豆瓣評分:8.1- 如果想要了解倫勃朗的生平,這部電影可以一看。另外說幾句其他的——房龍還寫過一本《倫勃朗傳》,是以書信體寫的,除了翻譯我覺得不太好以外,應該算是我所知道的對倫勃朗介紹最佳的一部著作了。(張佳瑋張公子也寫過一本倫勃朗傳,很薄的冊子,當閑書讀也很不錯。張公子文筆很棒,只是這本內容簡略,只可作入門)【27】
Vermeer: Light, Love and Silence (豆瓣)-豆瓣評分:暫無評分-維米爾- 新古典洛可可
這一段單獨的紀錄片,我看得很少。
但歐美文化藝術博覽 (豆瓣)中,有該時期的一些畫家的介紹;藝術的力量 (豆瓣)E05、曠世傑作的秘密 (豆瓣)E08,E09,E10中有相關藝術家及其作品的介紹。【28】歸還戈雅自畫像 (豆瓣)- 豆瓣評分:暫無評分- 這是一部二戰片,並不能算作是和藝術家相關的片子,只是恰好和一幅戈雅的作品有關。如果對二戰感興趣可以一看(我只是在一門課上看的……)- 印象派後印象派
【29】
印象派簡史 (豆瓣)- 豆瓣評分:9.2- 很不錯,作品也很美。紀錄片的風格和藝術的力量有些相似。【30】
印象派 繪畫與革命 (豆瓣)- 豆瓣評分:9.4- 四集,算是印象派的概述,講得不算詳細,但講解十分不錯;不單講畫家、作品,也講印象派的來由,關係等等,但因為畫家涉及很多(畢沙羅、莫奈、雷諾阿、梵高、塞尚、德加等等都有涉及),所以不深入,只能當引子。【31】
熱戀莫奈 (豆瓣)- 豆瓣評分:7.6- 紀錄片美得不行不行的(主要是莫奈的畫實在太美)。紀錄片很短,50分鐘,清晰地介紹了莫奈的一生,很厲害,作品的介紹穿插在生平之中。【32】
雷諾阿 (豆瓣)- 豆瓣評分:6.7- 這部(個人認為)實在不好看。。。如果對雷諾阿很感興趣可以看看,但並不推薦。【33】
文森特· 凡· 高全傳 (豆瓣)- 豆瓣評分:8.6- 和梵高有關的電影和紀錄片實在太多。這部推薦。【34】
梵高:畫語人生 (豆瓣)- 豆瓣評分:8.6- 這部的缺點是,因為主演是康伯巴奇(你沒聽錯就是夏洛克這貨),我常常齣戲地跑到神探夏洛克那邊去。。。【35】
後印象派畫家:愛德華·蒙克 (豆瓣)- 豆瓣評分:暫無評分- 蒙克也是學習後印象派絕對繞不過的一位藝術家。關於蒙克的片子我只看過這一部,個人感覺蠻不錯。【36】拉斐爾前派 (豆瓣)- 豆瓣評分:8.7- 對拉斐爾前派了解很少,紀錄片只看過這一部。- 現代當代藝術
【37】
Art: 21: Art in the 21st Century (Season 1 2) (豆瓣)- 豆瓣評分:9.0【38】
現代藝術大師 (豆瓣)- 豆瓣評分:9.3- 這部藝術片很推薦,製作十分棒。想寫介紹,發現豆瓣上的簡介已經寫得很好了:《現代藝術大師》由四部分組成,分別詳細介紹了20世紀的四位重要的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馬蒂斯(Henri Matisse)、畢加索(Pablo Picasso)和達利(Salvador Dali)的工作與生活。在片中,鏡頭跟隨主持人Alastair Sooke的腳步,走訪了四位藝術家們生前的居所、藝廊及博物館,甚至是他們最愛的餐廳等地,向觀眾展示了他們偉大的藝術貢獻以及驚人的後世影響力。【39】
BBC 維也納藝術瑰寶 (豆瓣)- 豆瓣評分:8.7【40】達利 (豆瓣)- 豆瓣評分:暫無評分- 除了酷和狂以外,還有什麼可以用來形容達利。【41】
畢加索的秘密(豆瓣)- 豆瓣評分:8.8- 畢加索相關的紀錄片也是相當之多。這部片最棒的地方是,它是真真實實記錄了畢加索的作畫過程(拍攝於1956年)。較為推薦。【42】
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場 (豆瓣)- 豆瓣評分:8.7- 對行為藝術有所了解的應該都對這部影片有所耳聞,阿布拉莫維奇算是這方面最有名的藝術家之一了吧。【43】
貝聿銘的光影傳奇 伊斯蘭博物館 (豆瓣)- 豆瓣評分:9.2- 很美的一部紀錄片,貝聿銘先生對建築的理解令人佩服。【44】
映畫大師宮崎駿的創作秘密- 豆瓣評分:8.6- 這部片本來很難算作藝術家紀錄片,但是對宮崎駿老爺爺痴迷已久的小粉還是想把它放在這裡。他的真誠和有趣真是令人驚嘆不已。其他
謝 @項木咄 邀~ 一起加油吃土搬磚~(仔細想想我們的專業還真是吃土- -)
既然大家已經都已經推薦了BBC各種藝術紀錄片了,那我就推薦一個短小精悍的美國當代藝術紀錄片——Art 21- A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Season 1-7 ) 七季都由PBS播出。
網址:http://www.pbs.org/art21/filmsArt21的關注點在21世紀生活在美國的當代藝術家,他們都來自不同的文化和創作背景,藝術呈現方式多元化。每一季都有幾個特定的主題,比方說「地點」「靈魂」「身份」「消費」諸如此類,而每季大概會介紹6個或以上的當代美國頂尖藝術家,他們的靈感來源剛好符合紀錄片的幾個主題之一。鏡頭直接與他們對話,對焦他們的創作過程以及讓他們親述對作品的藝術性思考。
【Art 21 Screen Shot- Woodstock Nights,侵刪】【Art 21 Screen Shot- Raymond Pettibon,侵刪】【Art 21 Screen Shot- Eddie Martinez,侵刪】我的觀感基本就是「果然碉堡啊、這個點子怎麼想的啊、果然當代藝術無限可能啊、同一個主題不同表現形式也是酷炫啊」,不予詳述 &>&<
啊謝謝你們推薦BBC紀錄片啊,長姿勢了!!! (一部都沒看過我會亂說?)資源來了,看這裡:放假沒事幹,要不看個有關藝術的電影吧?(內含大量資源) - 有別 - 知乎專欄
==================================
這題要強答。看的不多,以下推薦都是我看過的。換句話說,都是在國內環境下能夠輕易獲取的資源。求大家推薦好看的片子,因為藝術類的紀錄片實在是太適合入門了!!!
1.藝術的力量 (豆瓣)
@雷筱棐 已經提到啦,好像偏古典主義的多一點,卡拉瓦喬那集很深刻。2.現代藝術大師 (豆瓣)
這個系列的紀錄片強推!講了畢加索、達利、馬蒂斯和安迪·沃霍爾四個藝術家。因為這個片子喜歡上了馬蒂斯,色彩太有衝擊力了。尤其是馬蒂斯去世前創造的那個教堂,看了讓人熱淚盈眶。3.印象派簡史 (豆瓣)
看到莫奈的日出、乾草垛、聖拉扎爾火車站、大教堂以及睡蓮從影片中一幅幅地被畫出來簡直了!如果熟悉印象派歷史的人看了簡直想哭。4.文森特· 凡· 高全傳 (豆瓣)
這裡的梵高變成了自我主義的嫉妒狂。5.流浪北京 (豆瓣)
據說是中國第一步真正的紀錄片,講了一群「盲流藝術家」的故事。這裡面,張慈是作家,高波是攝影師,牟森是戲劇製作人,張大力、張夏平是畫家。接下來的雖然不是紀錄片,但是也是關於藝術的。
6.透納先生 (豆瓣)7.名畫 (豆瓣)這個強推!B站上有,看完膝蓋沒有了……Beroemde schilderijen 名畫8.命運 (豆瓣)西班牙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與動畫娛樂巨頭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在57年前合作的一部散失多年的動畫片。
影片圍繞著一個女芭蕾舞者展開,是一個光明而又略帶憂鬱的故事,其中還描寫了無私的愛。全片洋溢著濃烈的幽默色彩和達利 獨有的超現實主義氣息。
B站上有,很短但非常好看,感覺就是達利的超現實主義畫作會動了。
【720P】命運 Destino 2003_短片·手書·配音9.弗里達 (豆瓣)
相信看完之後,你會開始理解弗里達的畫。10.金衣女人 (豆瓣)
克里姆特的《艾蒂兒肖像一號》。對畫著墨不多,主要是那段追討名畫的歷史。11.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豆瓣)好像改編自小說?作家對名畫的個人解讀。不過裡面的服裝真是贊,就像一個個從荷蘭人物畫里走出來一樣。2011年奧斯卡紀錄片提名了英國著名塗鴉藝術家banksy(有藝術界的恐怖分子的美譽)的首次觸電作品《畫廊外的天賦》又名從《從禮品店出門》。 紀錄片內容以banksy生活中一位愛拍視頻的法國朋友作為素材,記錄一個「現代藝術家」的誕生與成長,以一種輕鬆的調侃的口吻來講述工業與藝術的某種關係,同時影片中有大量banksy之前沒有公開的作品。 內容呢,大致說起來就是一個拍攝者的攝像機從對世界變成了對向了拍攝自己的過程。不過這部作品的表達有一些含蓄,對主人公的態度表達曖昧,卻又不忘深入痛點。 用班克斯自己的話說,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去試圖拍攝無法拍攝的東西而最終失敗的故事。 但是本片在故事的真實性上受到了各大獎項的評委的質疑,雖然他們都對該片表示出極大的認可。 觀看之後你或許可以得出自己的看法。 那麼至於這個紀錄片到底講述了什麼,我可不會像其他答案一樣總結給你,觀影的歡樂還請去自己摸索,哦對了,哪裡能看自己找去別問我。
《尋找小糖人》 2012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一名在美國僅發行過兩張幾近於泥牛入海封面辨識不清唱片、建築工人出身投身音樂失敗又回歸老本行的普通民謠歌手連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的音樂在千里之外的南非有了五十萬的樂迷,甚至成為了反對專制的精神領袖。 他就是南非的貓王,南非人民如此評價他,很黑色幽默的是即便在羅德里格茲生活的城市裡根本沒有人知道這裡還生存著一個搬著磚的音樂大師,流傳在南非的他的專輯上連照片都沒有,只有幾個簡單的署名,羅德里格茲。 因為信息的匱乏,南非人民流傳著羅德里格茲這個天才歌手因為懷才不遇,市場不接,在最後一場演唱會上自焚而死,亦或是飲彈自殺。直到很久很久很久以後南非一家樂碟發行商突發奇想,以他代表作小糖人為名發起了尋找羅德里格茲的活動,使得他在多年之後來到南非,這塊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國度,舉報了三場演唱會,每一場的開頭都是觀眾們長達十五分鐘的尖叫和歡呼。 在這部難得的紀錄片拍攝時由於資金短缺,後半段只能使用iphone拍攝,但在攝影風格與動畫效果的結合下依舊風格獨特。了解這部紀錄片,就了解這個傳奇歌手,就了解了他的不休作品。
推薦幾個關於攝影藝術的紀錄片。所有內容均來源於豆瓣。
1. 戰地攝影師 War Photographer
影片簡介:本部震撼人心的人物傳記紀錄片《戰地攝影師》,忠實地記錄下了國際著名戰地攝影師詹姆斯·納切威冒著生命的危險,深入世界各地炮火前沿,用一張張視角獨特、構圖精美的珍貴影像講述,一次次戰火紛飛中觸目驚心的痛苦與傷痛。瑞士著名電視製片人C·弗雷,從1999年6月到2001年6月,一路跟蹤採訪納切威的足跡。弗雷將一架特製的超小型攝像機掛在納切威的照相機上,不僅使觀眾可以看到這位著名攝影師如何觀察、如何拍攝,甚至可以使我們聽到他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按下的快門聲,現場感極強。這位當今最著名的戰地攝影師詹姆斯·納切威,被譽為「最勇敢、最重要的戰爭攝影師」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初,他開始從事戰地攝影工作。他的足跡幾乎覆蓋世界的每個角落,從阿富汗、波斯尼亞、盧安達、薩爾瓦多,到北愛爾蘭、庫爾德斯坦、索馬利亞、南非……本片榮獲2002年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這是首次以攝影師為題材的影片問鼎奧斯卡獎。2. 地球之鹽 The Salt of the Earth
影片簡介:他的鏡頭是打開的心眼,在最細微處直視靈魂,看到巴西巨坑五萬掏金者的集體面相,看到科威特油井衝天大火的真正英雄,看到非洲的死亡延續著生存。每次的拍攝方案都是經年的萬里長征,是人神共舞,每次成果都引起巨大迴響。合導的兒子伴著老爸遠征,只見他用海象的視角,拍出但丁的地獄。再來到地球重病的現在,他重建了一座森林。雲溫達斯最心儀的傳奇攝影師薩爾加多,就是大地之鹽。獲康城影展某種觀點評審團特別獎,入圍角逐奧斯卡最佳紀錄片。3. 塵與雪 Ashes and Snow
影片簡介:《塵與雪》是一部美得足以令人窒息的紀錄片,它是一部活動的攝影集,每一幀單獨抽出來都可以成為令人駐足觀賞併流連忘返的攝影精品。影片始動於1999年,加拿大籍攝影師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的作品受到許多收藏家的青睞。在此之後,他的足跡更延伸到衣索比亞、納米比亞、湯加等國家。在那裡,人與大象、鯨魚、花豹、老鷹、、山貓等野生動物毫不違和地出現在同一畫面中。他們彼此依靠,和諧共存,言語在絕美的畫面前失去了用途,每次呼吸都成就了靈魂對生命的膜拜。 羽變火,火變血,血變骨,骨變髓,髓變塵,塵變雪。生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是一次對自然的無上讚頌。 4. 鏡頭裡的人生:肖像攝影大師安妮·萊博維茨 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影片簡介: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1949年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這個一身樸素的長髮女子卻是群星閃耀的名人圈裡最為璀璨的一顆明珠。她先後供職《時尚》、《滾石》和《名利場》等雜誌,曾與約翰?列儂、大野洋子、滾石樂隊、黛咪?摩爾、喬治?克魯尼、朱麗婭?羅伯茨、克莉斯汀?鄧絲特等名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她的作品帶有濃厚的個人印記,既承載了歷史,又引起廣泛的熱議。關於這個風格多變攝影師的爭論似乎從未停止,但她作品中所折射出來的魅力卻無人可以否認。2009年,安妮了獲得了紐約攝影中心無限獎(ICP Infinity Awards)終身成就獎。謝邀,
- Gregory Crewdson: Brief Encounters Gregory Crewdson: Brief Encounters (豆瓣)
「basically I consider myself to be a realist."
"Ultimately, probably what scares me most is reality" ——Gregory Crewdson
Gregory Crewdson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攝影家,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他的構思,選材,布景,和拍攝過程,整部紀錄片很有啟發性。
關於他的作品我也寫過一篇專欄,感興趣的看紀錄片之前可以看看,只按一次快門的導演,現實與虛幻的引渡人 - 藝語呢喃 - 知乎專欄- Pollock, Ed Harris 波洛克 (豆瓣)
來推薦幾部現代的不那麼正統的:
1.畫廊外的天賦 Exit Through the Gift Shop
本以為是關於英國傳奇塗鴉藝術家Banksy的紀錄片,看到後面卻有了神轉折,十分有趣。
2. 最後的日子 Last Days
格斯·范·桑特 的長鏡頭,雖讓人膩煩,但很好地呈現了科特柯本最後的壓抑生活。
3.控制 Control
以搖滾樂隊Joy Division 的主唱Ian Curtis為原型,悲情。
4. 弗蘭克 Frank
雖然不是真實的傳記,卻很可能真實反映了天才與小眾樂隊的困窘。怪誕萌風格讓人笑中帶淚。
5.醉鄉民謠 Inside Llewyn Davis
同樣反映了邊緣歌手的流離生活。原聲很棒。
6.阿基里斯與龜 アキレスと亀
北野武主演,以戲謔的態度呈現一位「現代藝術家」追尋藝術的磨難之路。
紀錄片——藝術的力量
其實我更對裡面的主持人印象深刻。西蒙沙瑪,歷史學家,藝術史講師。以下為粘貼內容:
豆瓣評分:9.4 八集BBC年度巨獻紀錄片《藝術的力量》,將為您詳細講述卡拉瓦喬、貝尼尼、倫勃朗、雅克、透納、梵高、畢加索以及羅斯科八位藝術家的生平,重現這八位藝術大師的創作歷程。 八位藝術大師擁有自成一派的創作風格和鮮明的個性,本片將全面剖析藝術大師們孕育和誕生藝術品時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瑪獨特而富有個性化的敘事下,這將是一次飽覽藝術大師們所創作的最偉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戲劇化的藝術重塑,壯闊華美的攝影畫面,八位藝術界巨匠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被刻畫得曲盡其妙,或扼腕嘆息或拍手稱快,這便是藝術的力量。 這部獨特而極具震撼力的紀錄片《藝術的力量》,榮獲國際艾美獎最佳藝術節目、2007年第60屆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攝影紀實類等多項國際大獎。一些BBC,PBS,NHK等等大台出的藝術類紀錄片系列關注一下微博上的資源分享賬號,隔三差五總會看到有人分享。我這裡說點比較偏的片子。
《我的魔鬼》導演赫爾佐格。片子講的是與赫爾佐格長期合作的演員,也是他的摯友,繆斯,猶如魔鬼般的德國演員克勞斯·金斯基。看過赫爾佐格《陸上行舟》《阿基爾·上帝的憤怒》等片子的朋友,應該對這個性格演員不陌生。
片子里把金斯基那種時而暴怒,時而脆弱,時而偏執,時而敏感的性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拍片的過程他們二人經常爆發出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認真地想過互相殺死對方。但正是因為克勞斯·金斯基的表演能在赫爾佐格那種神秘深邃,充滿理想主義情懷的影片中找到完美的落腳點,才使得兩個人能夠長期合作。
片子節選了一些金斯基的表演片段個人感覺非常的震撼。
看到最後真心為這樣兩個藝術狂人的奇特友誼所打動……另外提一嘴,克勞斯·金斯基的女兒就是娜塔莎·金斯基也是很有名的演員,在維姆文德斯的《德州巴黎》里的扮相非常驚艷。《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奇:藝術家在場》
《畢加索的秘密》
《東》,賈樟柯給劉小東拍的。據說賈樟柯就是在三峽拍攝這個紀錄片的時候找到靈感,拍攝了《三峽好人》。
《地球之鹽》,這個強烈推薦,電影大師維姆·文德斯拍攝的傳奇攝影師薩爾加多。來幾張劇照感受一下。來更啦!對印象派感興趣的朋友們!BBC還有系列 印象派簡史
畫面也是高度還原 畫家畫中的場景都重現了演莫奈的演員帥的難以言喻(捂臉————————上知乎學會分割線!——————BBC 藝術的力量 系列 非常追求還原 不論是畫家還是畫家的朋友畫家的模特 都和畫家畫中的一樣 讓人產生了看紀錄片的錯覺(。鏡頭也非常美 每一次暫停都是一幅畫畫家的生平背景都在一幅幅畫作中展開 解說語言非常優美到位精闢!還特意去買了書回來(=?ω?)?書的話會更專業一些...但紀錄片絕對看得輕鬆長見識!有人贊我就更其他紀錄片= =還有這一系列的唯美截屏= =啊從樓上項大大那來的一張圖= =書和紀錄片都是這個封面!後續會更= =看到這個題目我知道,不得不提《地球之鹽》
塞班斯蒂昂·薩爾加多用光影記錄人間的苦難,直視人類的最黑暗面,親臨地球最壯美的風光。閱盡暴虐殺戮苦難疾病痛苦卻沒有對人類失望絕望真的是難以想像。「當我死的時候,我們種下的森林將會恢復成我出生時的模樣,循環得以圓滿,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對大師的情懷肅然起敬。《艾米》影片用生前拍攝的零雜片段拼湊在一起,展現艾米從成長到爆髮式盛景再到衰落死亡。影片並沒有聚焦於音樂才華的誇耀或者墜入毒品的詆毀,而是站在遠處以一個無人問津旁觀者的身份注視著艾米的一生,沒有立場也沒有指責,只是在憐憫同情著這位被毒品,酒精,家庭,媒體,聚光燈,音樂拉扯著的女孩。《走鋼絲的人》I"m a dancer,dancing beyond the clouds.If I die , what a beautiful death , to die for your passion.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小可愛和拳擊手
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奧斯卡最佳的種子選手,這兩個人對於電影的發展都有各自獨特的貢獻,二人在一起所能碰撞的能量火花自然是非凡的,其間還有韋斯安德森,大衛芬奇等名導的訪談穿插Amy Winehouse紀錄片看很多人答案都不是紀錄片,而是電影傳記。這是部純正紀錄片,以非常客觀的視角展現了這個二十幾歲就捧著好幾座格萊美的天才的起與落,其間穿插了眾多她的經典歌曲,看完以後才懂她到底唱的什麼森山大道.犬的記憶聞名世界的日本攝影師,照片具有強烈個人風格和敘述力,看看紀錄片,看看他是怎麼成為攝影屆的狼犬
審題呀同學們!
不是有藝術家的電影,也不是講述藝術的紀錄片,是關於藝術家的紀錄片,吾輩覺得重點在藝術與藝術家的生命與經歷膠著而生的火花[吧大概- -。暫時想到幾個,都是關於音樂家的,一點沒什麼花哨的拍攝技巧,也很難說讓觀者漲哪方面的知識,不過很美妙罷了:樂士浮生錄 (豆瓣)官方簡介點鏈接進去看吧!個人觀感非常愉悅,沉浸在演奏中的樂手們表情舒展,在教堂里/在海邊/在卡耐基音樂廳演奏的時候,無不縈繞著一種令人陶醉又怡然自得的光暈。看完會迷戀上古巴音樂,也會嚮往那簡樸的,又有許多翹屁股女性的國家。在線:【紀錄片】《樂士浮生錄》(又名:樂滿哈瓦那) 1999【高清字幕】里赫特: 謎 (豆瓣)即使命運跌宕,鋼琴是慰籍。片尾處,鋼琴家說"I don"t like myself. That"s it."即便是天才到讓人帶著嬌慣的心情崇敬的藝術家,也會這樣想啊。詞云:垂手入流水,將心付長河。在線:里赫特: 謎 Richter: The Enigma (1998)_紀錄片霍洛維茨在莫斯科 (豆瓣)有個老掉牙的段子:「鋼琴家只有三類,一類是猶太人鋼琴家,一類是同性戀鋼琴家,其他的都是蹩腳鋼琴家。」 ┄┄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茨(VladimirHorowitz,鋼琴家)華髮叢生,白鍵翻黃,人類可以通過音樂抵達一種永恆吧。在線:【霍洛維茲】霍洛維茲在莫斯科【中字】《弗里達》(又名《筆姬別戀》)
一部講述已故墨西哥女畫家弗里達·卡羅傳奇般一生的片子
弗里達·卡羅生命力極強,藝術方面也富有個性
之前有看過她的幾句話
「我從不畫夢。我畫我的現實。」「我畫自畫像,因為我總是孤獨的,我是最了解自己的那個人。」「我希望死是愉快的,而我希望,永不再來。」《我在童年時已死去》
尋找小糖人,也有翻譯成尋找隱世巨聲
推薦閱讀:
※有哪些政治/道德不正確的爭議性的藝術品/藝術家?
※在繪畫領域是否存在「過度解讀」現象?
※如果說遊戲是第九藝術,哪些人可以被稱為藝術家?
※藝術家吸毒後產生更好的創作,是否是對人類進步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