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出色的使用厚塗手法的當代油畫作品?


更新

感覺大家挺喜歡這位藝術家的,所以網上陸續找了更多的高清圖,只做分享交流用。

留言有一位朋友說央美正在舉辦Kiefer的展覽,還有三天,所以在北京的朋友們要抓緊時間一飽眼福了哈哈。

Anselm Kiefer – Eisensteig 1986

Kiefer – The Morgenthau Plan 2012

Anselm Kiefer – Let a Thousands flowers Bloom 2012

Bohemia Lies by the Sea, 1996 局部

der Morgenthau-Plan, 2012

---------------------分割線--------------------------

推薦個人比較喜歡的德國藝術家Anselm Kiefer(基弗)。

(乾貨)下面來介紹一下藝術家和作品

Anselm Kiefer是現在藝術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德國當代藝術家之一,曾師從Joseph Beuys與Peter Dreher。其作品收藏價值頗高,當然價格也不低,根據佳士得拍賣網站上顯示,作品從一百萬美元至三百五十萬美元不等。

Kiefer的大部分作品都採用了厚塗的方法,(注意:是方法,不是畫法)但是材料並沒有限制於油彩,而是介入了多種混合材料(mix media),比如蟲膠,油漆甚至鐵塊,石頭,稻草樹葉等。經過藝術家本人的反覆試驗,最終呈現了一種厚重結實的視覺效果,並且作品開始不止停留於平面,並會產生強烈的肌理與質感。

the orders of the night, 1996

Osiris and Isis,1985-87

Margarethe 1981

The doctrine of war, 2004-2010

其實從時間的跨度看,Kiefer的作品動輒就要好幾年去完成,這主要是因為他的作品一般要不停的去修改,完善。而且每幅作品一般都至少有五層layers。看似簡單的作品其實操作起來的難度很大,所以Kiefer在法國郊外設置了一間工作室專門用來完成大型作品。

Kiefer在修復作品,可以看出作品的尺寸

作品的細節,用料非常狠,經常一言不合就重來……(這兩張圖片截圖自藝術家訪談視頻,畫質一般請見諒,有興趣的可以去看完整版https://m.youtube.com/watch?v=FUQuhoqTKtg

需要翻牆)

當然,藝術家本人也不會只停留在2D的作品,Kiefer的裝置藝術同樣也只能用「震撼」兩個字來形容。

稻草這個元素頻繁出現在作品中

可以想像一下親身去看這幅作品時候的感覺……

Kiefer這種含蓄,晦澀的表現手法給作品增添了一份神秘性與詩意。他通過對納粹和二戰歷史的反思,並且結合了抽象與具象之間的二元對立,賦予了作品本身額外的象徵意義。

我曾在倫敦的RA第一次看他的展覽,當時和朋友一起去的,兩個人看完了都沒說話,一直回味,真的是很精彩的展覽,無論是展覽的策展,作品的挑選都是業界良心。

第二次很幸運的去年又在巴黎蓬皮杜看到了,雖然不如RA的質量好,但是你們體會一下又看到他作品的心情……

沒圖沒真相

喜歡的人多的話會陸續在更一些作品,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我會盡量回答。

以上。


(多圖預警)最近很火的瑞士畫家 Conrad Jon Godly(CONRAD JON GODLY)的繪畫作品

看似隨意的厚塗顏料,然而後退幾步就能看到照片般的阿爾卑斯山~

Conrad Jon Godly 的作品,看似在「和稀泥」,實際上對光感和結構的把握非常到位。調色刀塗抹出的厚重質感將山脈的氣勢表現的淋漓盡致。

(據說,現在國內有一青年藝術家靠臨摹Conrad Jon Godly 的作品作為原創作品引起關注,並利用「少女以身體換畫」的噱頭炒作,將畫賣出高價。我只想說,這是國人藝術視野狹窄引發的尷尬悲劇。)

——

波蘭畫家 Justyna Kopania 的油畫作品,憂鬱的海景,調色刀厚塗的天空與顏料飛濺形成的海浪非常精彩!

——

藝術家 Erin Hanson 的油畫作品,她八歲開始學習油畫,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她創造性的厚重筆觸和獨特而又迷人的用色形成了她獨特的繪畫風格。(Erin Hanson - Purchase Modern Impressionism Original Oil Paintings)

——

愛爾蘭都柏林的藝術家 Cian McLoughlin (Cian McLoughlin, Painter.),他迷人的自然風格和對感性印象的順暢表達讓人驚艷。

——

現居香港的德國藝術家 Martin Wehmer 的厚塗油畫是對視覺語言的簡化和對畫面質感的強化,每一筆(鏟)都恰到好處。

——

現居美國波特蘭的韓國藝術家 Hyunju Kim 的油畫作品。Hyunju 的作品探索潛意識的無窮魅力,她經常從她的個人經歷中獲取靈感,夢境、童年記憶被具象的呈現在她光怪陸離的繪畫作品中。

——

深受喜愛的視覺文化自媒體「尖峰視界」期待您的關注。

http://weixin.qq.com/r/OkyFnUHEzxywrQX_9xko (二維碼自動識別)


(建議Wi-Fi環境下打開)

看到問題就想到了朱金石的畫。。。因為他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翻了一下回答 看到答主「了不起的蘇小姐」已經提到他了 覺得寫得好。。推薦看看

這裡也想分享一下朱金石的作品 好像是14年在香港pearllam畫廊看到的 可以稍微看慢點。。。作品版權歸藝術家本人、畫廊及作品持有人所有

喜歡作品的顏色 肌理

還有情緒和氛圍

(一些題外話)

看到問題沒有補充說明 我不太懂怎樣去定義厚塗 是顏料用很多就算厚塗嗎 多厚才算厚 於是翻了一下問題日誌 發現提問者就是目前第一高票回答 「尖峰視界」微信號的運營者 自己回答自己的問題。。 所以提問者並不是想要了解什麼。。。只是想給他人科普一下耍帥嗎。。。那麼好像回答並不能解決誰的什麼疑問 這題的氛圍就演變成了「有哪些出名的畫家畫的或者好看的看起來很厚的油畫?」

然後有很多答主對發上來的作品進行「大師傑作」和「行畫」的分類。。。

如果我覺得一幅蠻好看的 然後有人告訴我喜歡的畫毫無長處 這種感覺會比較鬱悶。。。暫且先不評論畫作的好壞 討論一下其他的東西

喜歡現代和當代藝術的人會有一種傾向:「重視觀念」 他們可能會輕視注重技法的作品

這種傾向跟西方美術運動和思潮有著一定的關聯

19世紀末以來 藝術創作的形式 題材變得更加多元化 過往的寫實繪畫可以通過技法評判 而先鋒派轉向了主觀 抽象 個人表達 藝術不單只討論寫實 造型能力了 用作品表達的思想觀念的手段也受到了認可 評論藝術作品開始更多的牽涉哲學 心理學 社會學

這種情況下分辨一個作品好不好其實是比較困難的 因為沒有一個單一的標準 涉及到許多因素 分析作品也應該結合藝術家的思想 區別對待 這個涉及到美學的理論 不同的理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這個情況又導致了另外的問題 拿繪畫作品來舉例 如果一個觀眾喜歡喜歡一幅名作 會有許多原因 比如與他產生情緒共鳴等等 但是評價作品與個人喜好不一樣 評價涉及到更多的觀點 當觀眾評價一幅作品 觀眾們需要分辨 他們能說出這一副名作的優點 是他自己真正感受到 思考得出的體會 還是被「美術體系」所征服(藝術家本人很出名 被整個體系認可 有影響力 作品的拍賣價格高)單純的複述已有的評論和專業人士給出的解讀 受過美術教育的觀眾有可能說不出他自己的看法 因為美術教育本身帶著太多的詮釋 觀眾會被整個「美術體系」所影響 帶著先入為主的思想 「這個是大師」「他的作品都表達了他的觀念」「他的作品都是傑作」在這種邏輯內 認識藝術家和認識名牌有著某種程度的相似 觀眾只是認識了一個符號 這種單一的邏輯是比較危險的 欣賞美術作品變成了一種找名牌的活動 只有大師的作品值得觀賞 藝術作品變成了被消費的對象 而喜歡前衛美術作品變成了值得誇耀 高人一等的優秀品味 有的觀眾只是單純喜歡 說不出作品的優點 其實說不出沒有關係 但是隨著這種喜好所衍生出的優越感是比較荒謬的 這與先鋒派當時所諷刺的社會現象異曲同工 觀眾需要有他自己的看法 想法 而不是人云亦云 要明白自己是不是在被他人的評論所綁架 美術教育所給出的 是參照 而不是絕對真理

英國美術批評家羅傑·弗萊早在1910年左右就開始為印象派藝術家辯護 解讀 當時印象派美術作品的地位和價值受到質疑 不被看好 而當今已成為經典 進入了博物館 藝術家和批評家走了很長的一段路 他們先是被被同行業內人士認可 再回到大眾面前 被廣大觀眾認可 整個過程結束 完成了一場造神運動 進入了美術史

一個藝術作品 在歷史上的地位也會改變 隨著時間流逝 社會的演變 導致主流價值觀變化 作品被重新評價 傑作之所以能成為傑作 和整個社會是息息相關的 人們的藝術品位會被階級地位 文化背景 還有媒體所影響 實際上網路的發達 讓人們更容易被媒體所干預 但也讓觀眾接受到更多的信息 可以更方便的看到各種作品 在這種情況下觀眾是平等的 可以選擇聽取專家的判斷 或者順從自己的內心 藝術界業內存在著一種西方主導的規則 以及主流的評判作品優劣的標準 雖然風向是會被改變的 但這個標準確實存在著

不過 在正常人的生活中 觀賞作品是一種私人愛好 我覺得個人的喜好不應被攻擊和批判 自己喜歡就好(雖然在某個標準內可能不是傑作 但至少你自己喜歡 這點很重要) 如果想了解觀念性重的藝術作品 需要了解必要的背景知識 幫助觀眾去解讀作品 理解作者的態度、思想 從而開始觀看、欣賞

(另一些題外話)

還有一位答主分享了一組「秒殺一切」的作品

想提一下一個細節

Anish Kapoor的那個作品不是油畫 我不知道算裝置 雕塑還是繪畫 是不是掛在牆上的就叫繪畫(當然這不重要)

但那個不是油畫顏料堆出來的。。。 是硅樹脂之類的材料做的

下面是代理Kapoor作品的lisson畫廊官網的截圖

寫著silicone and pigment

我看到那位答主貼的圖片上有水印 去搜了一下上傳圖片的微信公眾號

也寫了「紅色和白色的樹脂和硅膠」(這文筆看著有點醉人)

硅膠很無辜的。。。人家長得也不像油畫顏料。。。

順便貼兩張

lisson畫廊的員工在Kapoor「秒殺一切」的作品前開心的喝東西

接下來是另外一些很厚的畫

下面這些藝術家其他答主都提到過

就不仔細寫介紹啦 感興趣可以網上查查正經的評論和介紹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德國藝術家

他個人創作的背景與德國歷史 猶太宗教有關

這個是展覽的場地 和他的裝置作品一同展出

下面是徐震的作品

是丙烯擠出來的 也不是油畫

他稱之為 蛋糕繪畫。。。

我覺得像。。。牙膏。。。多一點

還有我國藝術家 嚴培民 的一組畫

這個是來自荷蘭的美國藝術家: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一幅以女人為主題的油畫

發現上面有一根毛 看捲曲程度應該是來自比較奇怪的部位 我盯著這根毛看了很久


回答這種題目只貼圖不解釋是不負責任的啊~

看到回答里有人貼上了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28 Chinese」的照片,那我就不得不來說說,厚塗筆觸表現的當代藝術,朱金石的「厚油畫」。

由於之前在邁阿密Rubell美術館實習,給他們收藏策展的「28 Chinese」寫中文講解稿,所以尤其研究了朱金石的油畫,其實我在那個展覽里最愛的是朱金石的裝置作品——《船》,我在另一篇知乎文章里也提到過,還發了照片,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當代裝置藝術有哪些流派?各有哪些代表作? - 了不起的蘇小姐的回答

言歸正傳,先來看看朱金石的「厚油畫」長什麼樣子。

朱金石 Zhu Jinshi - 卡爾塔拉火山(Kartala Volcano), 2012

朱金石 Zhu Jinshi, 龍舟賽(Dragon Boat Festival), 2011, Oil on canvas, 23 5/8 x 19 5/8 inches. Courtesy of Blum Poe.

這兩幅都是小畫,但也可以看出油料的厚重,配色的用心。你基本上看不出來他在畫什麼,而是看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油」「畫」事實。

從小畫就可以看出,朱金石的油畫已經從二維藝術伸展為三維,從平面繪畫推向立體雕塑的表達。而他的大畫更能體現這一點。Rubell收藏的幾幅朱金石都是巨大的畫,他的裝置作品《船》和三幅連畫《權力與江山》(Powder and Kingdom)絕對是show-stopper,無論是在邁阿密還是在舊金山的亞洲藝術館都是被放在最顯著的位置,與之合照的遊客也特別多。《權力與江山》與後面我要提到的另一朱金石作品重名,所以在這裡用英文名Power and Kingdom 代之。氣勢如下圖:

朱金石, Power and Kingdom, 2007-2010, 布上油畫, 三聯, 每幅: 331 x 197 寸 (840 x 500 厘米), 收藏於 2011,Rubell Family Collection

真人大小比較大小,手機偷拍的,畫質偏黃,將就著看吧。

這件就是有位答友拍到的,沒記下名字的作品。在邁阿密的時候「28Chinese」沒有展,但是在舊金山Asian Art Meusuem 展覽了的《黑白頤和園-黑》(Black and White Summer Palace - Black), 2007, 布上油畫, 87 x 118 寸 (220 x 300 厘米), 收藏於 2011,Rubell Family Collection

我認為,Power and Kingdom 這三張巨幅油畫,展現了朱金石對於油畫媒介創作的極致。這套作品展現了朱金石對於中國傳統技藝和所謂西方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結合,同時也體現了他對於兩種手法之局限性的領悟。

朱金石1954年生於北京,1973 至1977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學習,從師於油畫系李宗津教授。1980年代中期移居德國,在德國他做了很多極簡主義的,也有實驗性的雕塑和裝置作品,1994年任柏林TU大學建築系講師,現在工作室在北京。

1970年代末期,朱金石開始進行抽象畫創作,並參加「星星美展」。中國傳統美學主張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處,天人合一,這種美學價值也體現在了朱金石的油畫和裝置中。他的油畫嘗試運用傳統的、中式的「意象」審美來表現現實,其中有些傳統文人畫的氣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同時,畫面呈現的現實——油畫的媒介和重油彩的筆觸都出自於西方的藝術,尤其是由自由筆觸組合而成的抽象藝術形態。這個形式既不是來自於一種理性邏輯的分析和概括,也不是來自於一個藝術家的個人性格的表現,而是來自於一個遊走於中西文化、東西方藝術之間的大腦對於「現象」(appearance)的整體把握後的意向轉化。

朱金石創作油畫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抽象畫確實是他一直感興趣的。上圖,由最右(1985年的作品)到最左(2015年的作品)可以看出。在他對於抽象藝術的探索期間,許多在西方世界盛行,甚至是被使用過度的表現派藝術手法,在中國某一段時期內都是被禁止的。因此朱金石的在上世紀末的油畫探索不僅表達了一種對制度的反抗,也反應了他私人創作的慾望。

關於這種厚重顏料,厚塗筆觸的創作,朱金石自己說:

「厚繪畫」是我自己想出來的一個詞,在此之前沒有這個概念,英語、德語等都沒有這個專用詞。一般在傳統油畫中,有「厚筆觸」、「厚畫法」的概念,但這也是指印象派開始的繪畫,莫奈畫的教堂、草垛,都帶有強烈的筆觸效果,到了梵高這種方式更被極致化了,但筆觸繪畫還不是「厚筆觸」繪畫,印象派同時期的表現主義畫家諾爾德可以說是厚筆觸繪畫的佼佼者,而厚畫法也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這一方面雖然是指一種繪畫技巧,但另一方面這種繪畫語言也承載著傳統現代主義的標誌。 繪畫到了上世紀60年代、80年代,有了更加迅猛的變化。由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以及之後的德國新表現主義把繪畫推向了一個更加激動人心的時代。當我八十年代後期到了西方之後,有機會從一個非常封閉的環境中看到完全新的東西,這個時候我開始重新思考繪畫。

通常,在朱金石的畫布背面都有一些日記式的批註,Power and Kingdom 這套作品也是如此。這些批註記載了創作進展的各宗年份,體現了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的想法和對藝術的思考,描述了藝術家與朋友、或其他藝術家之間的互動,也透露了藝術家對於未來創作的計劃。

文字和語言在朱金石的創作中至關重要,漢語文字在他的視覺藝術中密不可分:他們都源自於圖像表達的起點,展現出如同書法和水墨畫般的傳統藝術精神。

Power and Kingdom 的畫面細節)

在這套作品中,每一塊油畫都約重達360公斤。畫布的筆直墜落加重了這套豎形油畫那令人震驚的立體感。與一般用筆畫畫的藝術家不同,在創作過程中,朱金石是用整罐、甚至是整桶的顏料直接傾倒在畫布之上。由於這些大量材料的運用,這套油畫產生了不可思議的雕塑感。在豎形筆直的創作過程中,顏料被泥刀或是鐵鍬塗抹在畫布上,直到它們的表面已不能承受重力的拉扯而逐漸掉落。未乾的顏料會因為重力而滑落出畫布,在地板上形成新的一堆;而這些顏料也會被藝術家再次塗抹到油畫中,在厚重的畫面上再添一層。

這張圖展示了一種朱金石的創作狀態:巨大的畫板,厚重的顏料,幾乎是用做體力活一樣的姿態在作畫。然而,這些油畫本身的生命,畫作自我的運動已經超出了藝術家工作室的控制範疇。

顏料不斷下墜,在創作過程中還可以被撿起,再推到畫面上;然而,媒材的物理本質讓這套作品不可抗拒地受到永恆重力的影響。在作品離開工作室,進入畫廊、美術館的「二次生命」中,作品將不再受到藝術家的控制,而是在天氣、濕度、溫度、時間、重力等客觀條件下自我發展。

於是,畫作表面的有些油料的表層已經乾燥,但其內部的顏料可能在幾年中都不會幹透,這樣的狀態使得這些「厚油畫」伴隨著時間產生了龜裂、出油,並持續向下移動的現象,這使得作品在材料表面出現了緩慢的下陷。有些厚顏料塊甚至會從畫面上脫落,直接掉在美術館的地上,讓二維的油畫徹底從牆面上走下來,變成立體的三維裝置。

從這點看來,Power and Kingdom 為代表的朱金石「厚油畫」在展覽和收藏的歲月里,既在自我繁衍,同時也在自我毀滅。作品的生命超越了朱金石的創作過程,並伴隨著時間挑戰著自身的存活能力。這是朱金石有意為之的,關於油畫本身,媒介本身媒材本身的試驗和反思。

Power and Kingdom 的畫面細節)

朱金石常常通過大規模材料的運用讓作品本身獲得新的生命。裝置作品《船》用9000張宣紙把輕如蟬翼的紙張變成了看似厚重的時光隧道,是個很好的例子,而這一套《江山》(Power and Kingdom)更是在積少成多的創作理念上展現了一些藝術家對於生活現實的思考。對於這樣一套尺寸驚人的、龐大材料運用的油畫來說,其創作成本是十分昂貴的,但是,朱金石的創作方法使得這種油畫的最終效果很難把握。這樣的過剩材料與不穩定結構的妥協並置似乎正好隱喻著經濟快速發展下的中國藝術市場。

《權力與江山》裝置 Arario畫廊 2008年

上圖,他的另一件行為裝置藝術作品,中文名也叫《權力與江山》。在展覽開幕時,朱金石讓一輛賓士轎車撞向了畫廊中央,一座由大量紅色顏料堆砌起來的牆。創作這樣一件作品的成本是巨大的,過程是難以預料的,而其最終效果更是難以控制。同樣的,這樣的過剩材料,不穩定結構正好隱喻著經濟飛速增長下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

而同時,作品本身也暴露了藝術媒介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這般壯觀的形式和數量將它推向了一股難以控制的力量之中,而這一切似乎都是對於中國這個背負沉重歷史、但飛速發展的國家未來的一種隱喻。

Zhu Jinshi: The Reality Of Paint

God Particle B (2012),Oil on canvas,180 x 160 cm (70 1/10 x 63 in.)

美國藝術批評家Greenberg認為,在美國,有四個主要的藝術運動:

「美國場景運動」(American-scene)、社會現實主義(Social Realists)、受立體派影響的美國抽象藝術(American Abstract Artists)以及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從未在美國生根,但由於不少歐洲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到來,也頗具勢力)。

Greenberg對前兩者沒有興趣,對他來說,它們基本上是為政治服務的庸俗藝術。他也看不起超現實主義,認為超現實主義是向繪畫的新錯覺主義(通往想像世界的一扇窗戶)的倒退。

在進入20世紀40年代時,人們還不清楚現代主義繪畫的主渠道會導向超現實主義還是抽象主義。Greenberg持續不斷的、經常是好鬥性的論辯,在使當時的思想觀念偏離前者而走向後者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基於Greenberg對繪畫的定義,正像我們所熟知的,他認為繪畫的二維形態是最為純粹的藝術。他的看法與傳統繪畫中的透視有關,畫面中透視形成的視覺三維效果決定了文藝復興之後的繪畫,而二十世紀初的抽象繪畫則衝破了透視對繪畫的約束。但是,格林伯格的定義似乎也是一個問題,一個美國批評家非常好奇地問道,在此之後還會發生什麼呢?那就是繪畫的三維化,真正地從牆面上走下來。

從這點看,朱金石的「厚繪畫」確實是三維的繪畫。「厚繪畫」的想法來自物質的存在本身原由,材料、體積、時間、空間都在這種繪畫中發生著作用,且在不同的生命階段發揮著不一樣的影響。但在我看來最有趣的是,「厚繪畫」的體積和空間不是通過繪畫的透視法體現的,而是在現實中實實在在的視覺和物質。

------------------------

希望你們覺得有用。

歡迎從知乎轉發鏈接去微博/微信。

但如果要轉載去《知乎日報》以外的其他媒體平台,請事前私信聯繫我。


看到這個問題終於忍不住要來回答一下了…

本人油畫系本科畢業又讀了油畫的研究生現在正準備考博,對油畫的與油畫的技法了解應該算是比較了解的。

先做一個籠統回答,你所知道的所有當代油畫名家,差不多都是所謂的「厚塗」,甚至一般大家能叫出名字的著名油畫家,也都是「厚塗」。

《宮女—委拉斯貴茲之後》拉斯·埃林 2003年

首先有必要對問題進行一個概念梳理。

1.什麼是「厚塗」。

當下人們常說的「厚塗」,並不是普遍使用在油畫創作中的術語與技法。

油畫本身是沒有「厚塗」之說的。實際上是來源於現在cg啊插畫這種電腦上用數位板進行創作時候的一種不分層畫法的統稱。這個詞語是從日語「厚塗り」被直接拿過來用的。

雖然這種畫法溯源是從油畫中出現的,但是稱油畫作品為「厚塗」其實是一種「逆輸出」。

至於是誰最先叫出來的已經無從考證,但「厚塗」這種指向不是非常明確的技法名稱確確實實的被廣泛傳播了開來。

我們先來看一下數碼繪畫中的「厚塗」是什麼樣子的,這是我5年前做海貓痛車的時候隨便畫的一張「厚塗」:

這種技法與一般電腦繪畫的區別就在於,不用,甚至少用圖層作為上色手段。在對畫面顏色需要做色調和明暗變化處理的時候,可以使用「塗抹工具」等等的混色手段,對顏色進行混合,隨後再在混合的顏色上進行修改繼續塗改。

相對於不是「厚塗」的手法,另一種與其對應的手法便是「圖層畫法」

該畫法示意如下圖:

(註:圖片截自富士電視台電視節目《數碼繪的文法》第九期。 フジテレビ「デジ絵の文法」#09)

簡單來說就是每種顏色每個塊面都有區分,在不同的區域和圖層上完成不同的上色。如果用「厚塗」相對的翻譯方法,這張圖的日文應該就是「層塗」的意思。

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在畫圖時需要分層作畫。這是因為每一個顏色分開圖層後能單獨處理,比如像這樣修改顏色

(該圖為原創)

這種修改、單獨為某一個圖層使用特效、濾鏡,而不影響畫面其他地方的顏色,甚至能多圖層不同顏色產生複合效果,則是分層畫法的主要優勢。

而實際的創作中,按照個人習慣不同,有很多步驟並沒有區分的那麼明顯,都是可以互相混合使用的。

2.說完「厚塗」是什麼之後…我們該了解一下,為什麼現代當代油畫基本上都屬於「厚塗」這一概念的範疇。

這裡得從油畫的發展開始說了。15世紀之後,油畫的祖師爺凡艾克利用「油」作為媒介劑,混合了原先的以蛋清作為媒介的蛋彩畫作為主要的創作方式。從此歐洲繪畫的發展歷程,在文藝復興時代開始走進了混合技法的時代,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達芬奇啊,卡拉瓦喬啊,荷爾拜因那堆人使用的就是以蛋清和油混合起來的各種神奇媒介而創作出來的坦培拉技法。以「油」作為媒介的最大好處在於----不容易干,覆蓋性強

不容易干就意味著:可以反覆修改,混色,塗抹。

覆蓋性強就意味著:顏色可以通過媒介劑變得不透明,而覆蓋在之前的內容上。

說句不太靠譜的結論----油畫就是為了所謂的「厚塗」而誕生的。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油畫一開始並沒有完全「厚塗」,而是向水彩畫借鑒技法。文藝復興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油畫作品使用的都是「間接畫法」

間接畫法是什麼?再說句其實不正確但是方便理解的話就是,我之前在數碼繪畫中提到的分層畫法。油畫的間接畫法又稱透明畫法,簡單的描述一下來說步驟,大略是這樣的:

1.在畫布上畫素描稿—&>

2.把黑白明暗等用碳粉啊鉛白之類的畫好—&>

3.畫底色—&>

4.等底色幹了,沙皮啊之類的打磨刷層油區分一下色層,之後用不同的顏色罩染。

然後反覆這些步驟,以非常非常緩慢的速度一層一層的畫完這張畫。甚至可以每一層使用不同的顏色。顏色並不是一次成型,而是多次複合。(之前所說的數碼繪畫中圖層的概念就源於間接畫法)比如下面這張畫:

(圖片攝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因為工序多罩染方法複雜不同流派不同畫家可以按照自己獨有的不同的祖傳的家傳的獨門的秘方配方來進行繪製(不同的罩染技巧會使畫面效果產生不同的變化)。所以沒有絕對的統一步驟。但是那個時代的間接畫法有一點是一樣的----為了方便罩染,再每一層都被精細打磨製作後,間接畫法表面上看普遍都是平的、光亮的。

而現當代我們國內接觸到的油畫作品,大部分畫面都是都是帶有「厚重」、「肌理」、「紋路」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早起的間接畫法和罩染技法,速度實在太慢,而且顏色不是一次成型。從魯本斯開始到倫勃朗時代,畫家們就開始直接把顏料堆在畫面上進行塑造了。於是那時候開始,油畫的肌理就開始產生變化了。如圖所示:

這是本人拍攝的華盛頓美國國家藝術館所藏,倫勃朗的自畫像。看這些皮膚的肌理效果,就是顏色直接堆積在畫面上和其他顏色混合再罩染的效果。從這一時代開始,油畫就真的走入了「厚塗」時代。

再之後的發展到我們最熟悉的印象派啊,梵高啊,向日葵啊這種畫,就完全放棄那些步驟繁瑣的罩染,而直接用顏料刮刀等工具在畫面上堆積顏色,這種就是我們現代架上繪畫創作最常用的技法----直接畫法。

大家來感受一下直接畫法的魅力:

貌似是拍攝於華盛頓美國國家藝術館的梵高向日葵。從此以後。現代的油畫技法可以說是離不開直畫法了。

3.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有哪些出色的使用厚塗手法的當代油畫作品」本身來。

。既然現在的油畫作品(也就是架上繪畫作品)基本都是用的直接畫法,也就是所謂的「厚塗」手法,那這個問題就變成了「有哪些出色的當代架上繪畫作品「了。

先允許我把油畫作品局限在「當代具象繪畫作品」這個範疇裡面。在這個範疇里很簡單,書店、圖書館,找本畫冊,只要不是混合材料,不要畫的像照片一樣(畫的像照片的很多油畫是運用了間接技巧和罩染手法,不一定符合「厚塗」的概念),那幾乎都是很出色的「厚塗手法的當代油畫作品」。

這裡我來推薦一個我很喜歡的挪威當代畫家----拉斯·埃林,

以下圖片來源於他的畫冊,這是畫冊封面

就先寫這些,想到了新的會回來補充。要是有錯誤請麻煩大家指正。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出現的圖一概不允許外傳


我弗洛伊德不服!

這位「當代最後一位繪畫大師」實至名歸,不要再看某些答案里的行畫了,傷眼。

有些畫學得來,有些境界學不來


懶得廢話,秒殺一切。


Vincent van Gogh,Wheatfield with Crows

Justyna Kopania


沒有記下畫家的名字,但是在龍美術館看到這幅畫作,頓時覺得,好贊。

主題是鬥雞,近看遠看側看都有驚喜。

聲明:本人非藝術類專業出身,純粹喜好


當代油畫厚圖技法竟然沒有人提 丁方!!!!

他是蘇天賜的學生,不過比起蘇天賜清雅的中國風,他的畫作則極其震撼人心.

第一次看他的畫在江蘇美術館的紀念改革開放30年畫展看到這幅《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2008》,當時就被震撼住了,那凝重死寂的氣氛,那掙扎醜陋甚至讓人感到做嘔的筆觸,周圍其他一些歌功頌德的甜美畫作一下子彷彿失去了重量。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樣的題材,也許只有這樣表現才算正在的「寫實」。可惜找不到高清圖片,只能看個意思,這樣的畫作真的只有在原作前才會感動。

他的其他作品也一樣令人震撼,他有很多宗教題材畫作和西藏雪山的風景畫。


KwangHo Shi年輕的韓國畫家,色彩,情緒完全不商量的撲面壓過來

他的作品只要是不帶眼睛的都喜歡,帶上眼睛情緒都漏了,變得直白無聊。比如


嚴陪明

何汶玦

李鬆鬆

里希特

先放這些


微博上的 NE7X 好喜歡他的用色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出色的使用厚塗手法的當代油畫作品


很喜歡的忻東旺老師(?ω?)


厚塗就沒有這個說法!想看厚的!看基佛的作品!其他的都是渣渣!不多說了


前面有人說了里希特,就不多講了,看那麼多位答主的圖片,多是形式大於語言的,繪畫已經從架上發展到現在所謂的極簡和超過畫框的尺寸這樣的形式語言(繪畫面積方面上來說),再看看上面一些形式畫的「厚塗」,如咽蠟般痛苦。哪有什麼厚塗法,只是畫家單一表達的手段而已。


問一句LZ,你想問的「厚塗」到底是指什麼呢?油畫的技法里並沒有厚塗這種概念,所以我揣測你想問的情況可能有幾個可能:A 油彩顏色厚重的?(弗洛伊德那樣?)B筆觸很厚的?(朱金石那種?)


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畫家:Mathew Snowden


39P預警

leonid afremov

你們話還真多,看多了眼花那就不要看那麼多了,謝謝

感謝優美圖

專輯:leonid afremov 精選集 -- TOPIT.ME 收錄優美圖片

專輯:leonid afremov 系列 -- TOPIT.ME 收錄優美圖片


這是我在畫室里刮顏料「厚塗」出來的,可惜是放在罐子里,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當初應該抹紙上^_^

抖個激靈:)


推薦閱讀:

水溶性彩鉛繪畫如何入門 求推薦相關入門級畫筆以及零基礎學習書籍及注意事項?
畫出來的畫怎麼拍好看?
你都畫了哪些簡單的物體?
如何畫好婚紗上的裝飾品?
如何評價畫家趙無極?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繪畫 | 美術 | 油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