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生活大爆炸的理由?


是因為孤獨。

是萊納德得知父母離異時的孤獨;是霍華德得知最疼自己的母親去世時的孤獨;是謝爾頓和艾米分手後謝爾頓端詳著準備已久的戒指的孤獨;是拉傑單身七年無人陪伴的孤獨;是佩妮生活最無助的時候,裝食品的袋子破了,鑰匙卡死在鎖里時的孤獨;是艾米從小想有自己的朋友卻沒有的孤獨。

幾位主角中,Amy這個人物最深得我心。因為我就是那種一味奉獻並甘於被動的人,總覺得對別人好甚至對所有人好會帶來回報。雖說事實並非如此,但是Amy卻是實現了我這一期望的人。她對謝爾頓的百依百順與真心付出能夠取得謝爾頓的「芳心」,她對朋友的坦誠相見能夠換得她從小就想要的社交圈。她讓我內心深處的孤獨轉變為對現實生活的樂觀。

我也希望有這些陪伴了十年之久而不離不棄的朋友。


我並不是喜歡美劇的人,到現在也只看過這一部,嘗試過越獄但是沒有看下去。我接觸它是在2012年,其實是很晚的,如果不是一個朋友強烈推薦加之工作原因,可能我就會錯過這個讓我愛至深處的東西了。

2012年,我工作在一個縣城,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工作很不如意,九月份的時候住處寬頻到期,而我又不能確定去留,就沒有續費。正是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環境下,朋友推薦了我看這個劇。我明確說我對美劇不感興趣,而且之前也有人推薦過,我也沒有看。朋友的一句話給我打動了,他告訴我戲裡面都是物理學家。

我把他傳給我的前五季放在硬碟里,開始了我們之間第一次親密接觸。

我本以為那兩個捐精的人是典型的美國人,開放,狂野,有很怪的笑點和幽默感,可是我錯了,當倆人落荒而逃的時候,我笑了,是長久的壓抑生活以來第一次發自內心的笑。第二天,我買了兩袋泡椒鳳爪,兩罐啤酒,繼續看。

在那段日子裡,我瞧不起萊納德,他跟penny有種癩蛤蟆吃天鵝肉的感覺,我討厭謝耳朵,極度自負和狂傲,噁心霍華德,用他自以為風流的交際手段勾妹子,對於拉傑我根本不想去形容,那時的我,只是被劇情吸引。

慢慢的,在我眼裡,萊納德沒那麼差勁了,他有風度,幽默,聰明而且關心朋友。謝耳朵真聰明,而且有著不諳世事的純潔,他不是討厭,而是太簡單,乾淨的就像一張紙。霍華德很樂觀,他有著很傷心的過去,而且是唯一一個碩士,經常被大家嘲笑,可他從來不以為過,他被媽媽一直保護著,從不氣餒。拉傑很可愛,與耳朵不同的是,拉傑屬於淘氣的孩子,尤其是跟霍華德在一起的時候,當然還有他倆的基情。

一旦這部戲在我心裡不再是一部戲,而是一種生活,似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的時候,我對它,就有了感情。

許許多多的細枝末節一時記不得那麼全面,便說說記憶深刻的吧,定然語無倫次,望見諒。

其實想起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我第一要寫的是霍華德。我不知道吧里喜歡他的有多少,可能是我跟他有共鳴吧。我從小父親就去世了,也是生活在媽媽的保護下,我今年28歲依然沒結婚,和媽媽住在一起,我渴望早一些結婚,年少輕狂的高中我也用那些自以為是的拙劣手段吸引女孩,我的朋友都是大學本科畢業,我也是,可我沒有學士學位,像極了霍華德是吧?所以我說,我聽博納帶特之歌哭的特別凶。在這些人裡面他是第一個成家的,雖然還是那麼不成熟,卻很幸福。

要是說起耳朵的話,我想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說,一個人類尋找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是我無法理解的,或許是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陪伴,我祝福他們從對方身上得到的快樂和我給自己的一樣多。這句話曾經陪伴了我半年的低谷。我喜歡他的聰明和睿智,甚至到了後來,他的自負都成為了喜歡他的一部分。

我從不參與lenny,sheny,shemy什麼什麼爭論,我覺得我喜歡他們每個人,我希望看到他們過得幸福,我並不覺得艾米配不上耳朵,因為除了萊納德的炮友萊斯利能跟艾米有一拼,別的姑娘還真不是對手,說到這我又懷念起耳朵的助手艾力克斯了。

不知從何說起,不知到哪結束,這就是傳說中的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吧。

暫且到這,手機打字,所以人名音譯,千萬別說我不專業!

願TBBT,與我常在。

轉自我曾經在貼吧的回復

==================以下內容10月9日更新==================

回頭看以前寫的,總覺得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寫完。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喜歡它,是因為在它裡面能找到我內心深處的影子。

也許你們從來都無法融入學校,或者,你也許是校園裡最矮的,最胖的,或者最古怪的孩子,也許你們沒有朋友。你猜怎麼著?這並沒什麼。當你們總是一個人獨處,製造計算機或者練習大提琴,你們在做的其實是變得更有趣,當人們終於注意到你的時候,他們會發現,你比他們想像的要酷得多。

我多希望在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會有人跟我說這番話,才不致讓我的人生繞了那麼大一圈彎路。

我的愛好,我的注意力集中的地方,與周圍人是不同的,這常常會讓我感到孤單,因為他們會認為,我喜歡的量子力學沒有用,我喜歡的易經沒有用,我喜歡的歷史沒有用,而恰恰是《生活大爆炸》才能讓我覺得,我所擁有的一切並不是沒有價值的,只是他們不懂得這個價值而已。

我在政府負責績效考核的工作,一次在某群請教問題的時候(群里大多是企業績效),被人各種白眼。

我覺得,我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奇葩,讓人用看怪物的眼光看我,確實是很不爽的。

然後我是這樣說的。

我不知道,在世上能有多少人理解我。

所以,我看到《生活大爆炸》裡面的四個奇葩在一起的時候,我覺得,能有人理解你的[怪異],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兒啊。


因為習慣,熟悉的東西總是那麼的讓人有安全感。

在形形色色的現實生活中,當很多人生角色慢慢的趨於平淡,當發現自己實在是一個從頭到腳不能再普通的一個人的時候,生活慢慢變成按部就班,下班回家,能約到好朋友打打牙祭就算成就達成的時候。你會發現,即使是大科學家們,他們也會一樣的孤獨,也會因為膽怯難以跟喜歡的人表達,即使再不適應也不會嘗試結束戀情。

遇到penny之前的leonard,遇到sheldon之前的amy,遇到愛之前的大家,拋開科學家的光環,像所有人一樣無法應對生活中的社交難題。每次看到他們四個圍坐在一起,就會覺得有人幫你安排好每個周一到周天的晚餐,每個周一之夜到周日之夜的活動,有人跟你一起按部就班的生活,習慣的一切,都會讓人有安全感,然後才會突然理解了為什麼sheldon在第七季的最後不願意接受改變然後憤然離去。

於我而言,看大爆炸已經六年了,每每看到他們還坐在一起,吃著每個周這個時候固定的菜式,看著他們在一起就好像這麼多年的「朋友」,聽到熟悉的開場調調,尤其在陌生的環境里。這六年我也會變成習慣,這種熟悉的感覺,就會覺得,真好。


我覺得對我而言,喜歡生活大爆炸的原因是因為同樣的孤獨共鳴吧

雖然我不像他們那群人是智商超群的天才,但從小到大似乎又與大多數人顯得格格不入,我總是在一個班級里更小的群體里尋求存在感,我總是渴望有人能夠理解我安靜,不愛說話,敏感的心,但我也有努力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健談,更加願意向他人表達心聲。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人從第一季到第十季的變化那樣,Sheldon變得更體貼人心,Penny似乎從一個女孩兒逐漸蛻變成了女人,Leonard變得更有自信了,Raj終於可以和女孩兒說話了而且還交了些女朋友,Howard原來在大家印象里只是猥瑣男,卻為Bernadette創作了一首歌等等

有人說隨著生活大爆炸快成為史上最長的美國情景喜劇,慢慢的走向了傳統情景喜劇更加溫馨美好的結局模式,所有人物都弱化了,比如Penny放棄了明星夢,不再像之前性格那麼突出了,Sheldon也不像剛開始那麼異類,變得越來越正常化。

但我不贊成這個觀點,觀眾一部部的看過去,編劇一季季寫了下去,演員一次次演著我們心中熱愛的角色,我堅信這些人物是會成長的,任誰也不會依舊停留在原地。我最近陪朋友又回顧了一遍第一季,真的很驚訝這些人最初的樣子原來是那麼陌生,卻又熟悉,因為他們始終是他們。

我覺得Penny體現了我們大多數普通人身上的影子,有時候覺得自己一團糟,有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還是有夢想,她想成為出色的演員,即使未能如願,但至少嘗試過了。因為生活畢竟不是勵志片,在對未來一片迷茫的時刻又有多少人會選擇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呢,哪怕是自己兒時信誓旦旦要成為的人,但我始終認為能勇於踏出第一步的人,都值得鼓舞,管他結局好與壞呢。

曾經有人說過,喜劇就是兩個團體的衝突,非主流的群體需要得到認同感,於是用誇大差異的方式,包括某種自嘲,製造大範圍衝突的劇情。我個人是比較贊同這種觀點的,生活大爆炸里的人群是非主流群體,而我也只是一個一直想要顯得自己不那麼與外界格格不入的人而已,有時候看到這群人的時候有他們帶來的歡笑,也有自身的共鳴。

我最羨慕的依舊是這簡簡單單的8個人(包括一直說被無視的那個哦,原諒我記不起來他叫什麼了)組成一個小小的溫馨的團體,希望我將來也能擁有這一切吧。


因為搞笑。

沒錯,我這個人要求就是這麼低。我從不指望從一部美劇里提煉升華出什麼人生哲理。只要好笑就行了。TBBT拍到現在九季,而且每季都二十集左右,可以算是很長了,依然能保持搞笑很不容易。

像2 Broke Girls發展至今,變成Max扯著高八度的嗓子抖包袱然後等觀眾笑,然而卻並不好笑,遂棄劇。


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朋友就是朋友。

互相嫌棄但一直在一起,吵架了也不會分開;

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普通人時常掛在嘴邊的煩惱。

他們有很高的學識,很聰明,不用擔心沒有工作,會不會有一天丟到飯碗;

他們不會面臨逼婚,不用想著到年齡了要趕快找個人嫁了,不用面對很多流言蜚語。

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裡,有普通人沒有的煩惱。

他們擔心沒有朋友,擔心習慣的周圍發生一點點改變。

最後,因為我羨慕他們,羨慕好朋友可以一直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遊戲,一起工作,嫌棄到死也不分開。

以上。

[img=1012711110

]


開心又溫馨,很多嘲諷的梗其實挺高端,不像破產姐妹那種低級的逗樂,幾個小夥伴做的荒唐事其實都是曾相識,主角們都很討喜。


知道即使Sheldon說多少次Bazinga和this is my spot他們幾個都不會離開


宅男總算是正面形象了。


第二次編輯:

近日又刷了生活大爆炸,發現其實謝耳朵是很照顧朋友的人,他只是沒意識的會對他人說不適當的人,但是他知錯能改,敢問生活里有多少固執的人活在自己三觀里並覺得自己三觀是最正確不肯做出更改的人!有空我希望能把謝耳朵暖人的截圖貼上來!

就是喜歡看謝耳朵把周圍的人虐的昏天暗地,但心裡卻暖暖的感覺


我也想擁有這樣的朋友,但是我沒有,所以一直看下去,希望有一天,我的生活也會大爆炸。


我來放圖。


美國的情景喜劇中總是會有因為固定習慣被打破而衍生出的笑點,這樣的梗真是太多了,Sheldon 是其中典型中的典型,而各位也都看到了,他也在被朋友們潛移默化地改變著。

這是我喜愛這部劇最大的原因——每個人都在堅守自己原則的同時因為友情,愛情和親情變得更幸福,更快樂,更完整。我想,這一點比他們在各自的科研領域裡取得進展還要感到滿足。


劇荒的時候無聊想起來看看,抱著見識見識禁片的心態看完了第一季,當時我的內心戲是介樣滴——光癲禁這部片子是因為他們跟不上劇中的節奏么?然後,跳過二到七季,直接從第八季開始看,開始瘋狂愛上艾米,每次看她對著幼稚自我的謝耳朵無能為力又不舍離開的表情都覺得心疼。艾米總是努力靠近謝耳朵,因為他一點點回應而欣喜若狂,陪著他做他想做的事,她讓謝耳朵越來越像個人,可是這個過程一點一點累壞了艾米,我依然希望他們有個美好的結局,所謂愛情,不是就跨過千山萬水,經歷千難萬險,最後還是在一起么?0905他們在樓梯間相遇的時候,謝耳朵的不自在和艾米強忍的淚,這種無聲的愛和不舍,千迴百轉到讓人心碎


第一次看到生活大爆炸是在大一的一堂英語課,從此開啟了無美劇不歡樂的生活。從第一季到第六季看了很多遍,因為裡面的口音讓人聽著很舒服。大三那年,第七季突然就停播了。對於一個那時候不知道怎麼爬牆,不知道怎麼去各種網站中搜片源的逗比,就活生生的和它分開了。然後,前不久,微博上突然看到第九季的第一集,Penny他們結婚了,一瞬間,覺得一個一起過了很多年卻失去聯繫的老朋友,突然被我找到了的感覺。想要直接回答,有什麼值得我喜歡的,可真說不上來,就像我不知道有什麼理由不去看它一樣。


因為身邊沒有這樣一群感情永遠這麼好的朋友。


leonard曾經說過,「研究物理是為了科學的純粹」,雖然我不是研究型的,但是每當遇到困難時候都激勵自己,追求生活中無數的「純粹」


只是為了證明沒打臉,兩周沒白等新一集太贊了!!

————————————————————————更新分隔符^O^

很溫馨,很逗比,很日常,很暖心。

第一次看是他剛火起來,大學課堂放了一集,沒感覺,人也不認識。再後來實在無聊,一口氣追完第四季,從此追劇到現在。

最開始吸引我的,就是搞笑了,再後來,應該是滿目都是謝耳朵,覺得萌帥萌乖的,看見謝耳朵就能笑出來。現在,感覺就像家人一樣,我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完結了,我會不會很難過,像跟著他們走完很長的路一樣,然後把所有的重新看一遍。我只覺得每個星期看看他們就覺得很暖心,很踏實。

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沒有狗血的一波三折,所有的事都是水到渠成,所有的問題基本都不會跨集解決。我很討厭虐心的,糾結的,可能現在謝耳朵和Amy的反反覆復就是目前為止最糾結的了,然而因為是喜劇,不會一直讓你沉浸在糾結戲份裡面,人物角色很多,轉換敘事角度也可以把氣氛調整出來。所以一直以來看的都很輕鬆。只要他繼續播下去,我就不會棄劇。

最後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相比較其他美劇而言,最棒的就是人物關係單純!!!!!沒有亂混cp,忠誠專一,這一點也是我追下去的動力。不會有期待落空,不會有愛過卻沒在一起,所以我堅信謝耳朵和Amy還會複合,但願編劇不要打我臉=_=


剛開始看TBBT的時候還是大一新生,現在已經是嫁做人婦的金融民工。感覺Sheldon penny Leonard 就像是陪伴多年的朋友,而且這個朋友圈子人越來越多,有了Bernadette ,有了Amy ,到現在連Raj都有女朋友了。前幾天看第八季的最後幾集,shamy五周年紀念,當時覺得好驚訝他們兩個都已經五周年了嗎?!真的太快了,是哦,看著penny由瘦變胖再變瘦,看著Sheldon 習慣了接吻擁抱,甚至想不起來Raj原來還有選擇性緘默證...真的太快了。看TBBT已經像一種習慣了,心情鬱悶的時候總會翻出以前的劇集看看,像和老朋友在一起一樣


Bazinga!


推薦閱讀:

《神盾局特工》裡面的演員還演過什麼?
HBO拍攝《權力的遊戲》賺錢嗎?
如何評價《破產姐妹》的翻譯?
生活大爆炸里霍華德媽媽長什麼樣子?
如何評價美劇《權力的遊戲》S07E06中巨龍的遭遇?

TAG:美劇 | 生活大爆炸TheBigBangThe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