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的一生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包括李莫愁金輪法王在內的所有人都對她憐愛有加,卻終其一生思楊過而不得。。。

金大師為何會設置這麼個角色?


關於郭襄的由來,得從《神鵰俠侶》開始聊。

郭襄出現在《神鵰俠侶》里。1959年,金庸自己辦《明報》,為了促進報紙的銷量,開始連載《神鵰俠侶》。小說連載了三年,這三年是《明報》初創的最艱苦的階段。

當年很多讀者買《明報》,純粹就是為了追《神鵰俠侶》。所以寫《神鵰俠侶》的時候,金庸必須面對一個難題:你是要賣故事的,所以你沒條件任性,你得迎合讀者。

仔細看金庸所有的作品,《神鵰俠侶》幾乎是最迎合讀者的一部。

按照金庸的原意,《神鵰俠侶》是他作品裡唯一一部要寫成「 愛情史詩 」的武俠小說,野心是打造成武俠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神鵰俠侶》的原名叫《天殘地缺》。

小龍女雖然冰清玉潔,卻被尹志平壞了貞操,所謂天殘。楊過雖然終成一代大俠,但中途被郭芙斷了一條右臂,所謂地缺。金庸要寫的,是有殘缺的愛情。更何況,師徒之戀的禁忌,小龍女和楊過之間,是反禮教,反傳統的存在。

因為具有革命性,挑戰性,殘缺性,所以愛情故事才能起伏跌宕,具有敘事的強大縱深力。金庸的一切鋪墊和設定,就是為了最後一個浩大悲劇的到來。好比梁祝化蝶一樣,最終以一個虐心、深刻、浪漫與一體的結尾,才夠催人淚下。

向來喜劇博一笑,最是悲劇動人心。金庸當然懂這個道理,他其實早就設計好了悲劇的框架,再一步步豐滿。但是慢慢他就發現出了問題,讀者們不高興了。

大眾讀者們是脆弱的,連載過半的時候,讀者們根本受不了小龍女和楊過這對情侶走向悲劇。如果連小龍女和楊過都不能在一起,我們還拿什麼相信愛情?

讀者們要的是皆大歡喜,要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金庸受到了巨大的干擾。

在金庸原有的設定里,小龍女從絕情谷一跳,就沒有下文了。她將和楊過永遠的分別在這塵世間,留下一個凄美的結局,奏響愛情史詩的終章。但是眾意難違,讀者們強烈要求他倆不能分開。一旦分開了,讀者們感覺受了傷,就不買金庸的報紙了。

柯南道爾連載《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時候,有一陣子把福爾摩斯寫死了,因為他覺得這個人物可以退場了。但是讀者們不答應,有一個混黑道的讀者,直接把柯南道爾給綁架了,逼著他把福爾摩斯寫活過來,不然就要弄死他。柯南道爾為了保命,就把福爾摩斯又寫復活了。

美劇《越獄》更新到第三季的時候,飾演女主角的演員因為懷孕要退演,結果編劇就把她寫死了。結果她一死,接下來的收視率暴跌,嚇得主創人員趕緊在第四季又把她編復活了。

凡是連載性質的作品,就有這層顧慮,你中途有違背眾意的地方,大眾就會把你拋棄。

金庸連載《神鵰俠侶》也是間接受到了很多讀者要挾。好吧,金庸沒辦法,繼續寫吧,就寫楊過後來終於跳進了絕情谷,然後又遇到了小龍女。終於大團圓了。但是金庸實在不想繼續編了,就寫了他們最終隱居人間。

在金庸的心裡,小龍女的戲份早就結束了,後來只是強行加了一場戲,博得讀者們的歡喜。

金庸曾經說過,就小龍女和楊過的性格而言,這兩個人不大可能走到最後。他們愛情當然夠偉大,夠感人,但是小龍女生性淡漠,楊過生性乖張,這兩種性格在一起可以愛得轟轟烈烈,但是註定是悲劇。

是商業化的寫作背景,影響了金庸的寫作規劃,所以《神鵰俠侶》沒能按原計劃完成。《天殘地缺》不得已改成了《神鵰俠侶》,本應該是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悲劇,結果變成了大團圓的武俠春晚。

但是金庸哪裡甘心呢,悲劇的那部分,他臨時改變了計劃,轉移到了另一個人物身上。那就是郭襄。

郭襄這個人物的戲份,我猜想很有可能在金庸原有的設定里,是很少的。看整部《神鵰俠侶》,郭襄出場的時候,已經到了快要完結的時候,全書總共就40章,她出現在《風陵夜話》里已經是第33章。

郭襄出現之後,就替代小龍女成了女主角。從小龍女跳崖16年後,金庸的敘事已經沒有辦法按照原計划進行。他很可能是靈機一動,乾脆再塑造一個女主角。於是雖然郭襄出現得晚,但是戲份重。

整部書只剩7章了,但郭襄還是硬生生成為了第二女主角,可想而知,金庸有多偏袒她了。為什麼偏袒她?那還不是因為,金庸想把原來設定的悲劇,繼續換一個角色演繹下去。郭襄其實是彌補小龍女這個角色身上未完成的部分。

郭襄和楊過之間的感情,是按照悲劇來寫的。所以她一遇楊過誤終身,所以她十六歲那年的煙花格外凄美,所以她騎著小毛驢尋找神鵰大俠的背影讓人心碎。

最終,郭襄成為了《神鵰》里最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熱搜榜上,郭襄的熱度甩出小龍女幾條街。

另外再說回小龍女。小龍女恐怕是金庸作品裡最憋屈的女主角。她出場的《神鵰俠侶》里,本身就有《射鵰英雄傳》里過渡來的大女主角黃蓉鎮場,在黃蓉的氣場里,她本來就很難露頭。結果,到了後期,又來一個郭襄這樣爆款女二號壓場。小龍女夾在中間,存在感受到嚴重威脅。

金庸是偏愛黃蓉的,把她從《射鵰》里一路寫到了《神鵰》,又把主要戲份給了她女兒郭襄。郭襄的一生,是《神鵰》的終結,也是《倚天屠龍記》的開始。這娘倆貫穿了整個「 《神鵰》三部曲 」,存在感之強,無人能敵。

而金庸潛意識裡,是不喜歡小龍女的。大概是因為寫她的時候,受到了市場的干擾,導致心情不爽,最後把她寫成隱居,就再沒有然後了。

在《神鵰》里,金庸把剩下的喜愛都一股腦傾注給了郭襄。郭襄身上既有郭靖的善良、慷慨,也有黃蓉身上的機變、俏皮,甚至還有點黃藥師身上的洒脫,執念。長輩身上的長處,都在她一個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如果不是為了迎合讀者,小龍女或許還有另一種存在,而根本沒郭襄什麼事。郭襄的存在,是對於小龍女李代桃僵的補救措施,只是一場美麗的意外。

如果沒有郭襄,可想而知,《神鵰》是不大好看的。金庸強就強在,即便在迎合大眾的同時,也能力挽狂瀾,堅持自己內心的一點東西。把它融進去,迎合也迎合得心思陡峭。

事實證明,小龍女和楊過的強行大團圓,博得了當時大部分人的歡喜。但最終鐫刻在記憶力的,反倒是郭襄和楊過深情的錯過,永恆的懷念。

總體來說,《神鵰俠侶》對於金庸來說是一部遺憾的作品,在大方向上,史詩級的愛情悲劇沒能完成,只好讓郭襄成為了史詩殘缺的一角。

但這是這麼一角,也足夠令人憐愛了。

郭襄仍然行走江湖,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希望能與楊過碰面;卻始終沒聽到有人說起神鵰大俠楊過的近訊,更沒能再見一面,這其間宋亡元興,花落花開,不知經歷了多少人事滄桑。

郭襄在四十餘歲那年,突然大徹大悟,在峨嵋山絕頂剃度出家,精研武功,其後收門徒,成為武學中峨嵋一派。

郭襄四十歲那年的大徹大悟,到底悟到了什麼,我們不知道。她悟到的那一刻,也是金庸讓她退場的那一刻。

金庸也抱歉,這個女二號當得太不容易了,是該休息了。


既然評價郭襄的一生,那麼首先要從幼年開始談起。

爸媽對她很嚴厲

郭靖夫婦懲於以往對郭芙太過溺愛,以致闖出許多禍來,對郭襄和郭破虜便反其道而行之,自幼管束得極其嚴厲。郭破虜沉靜莊重,大有父風,那也罷了。郭襄卻是口中答應,心裡一百二十個不願意。

姐姐對她也不夠好

郭襄心中一動,不禁想道:「倘若我真有這麼一位大哥哥,他定會處處照顧我、幫著我,決不像姐姐那樣,成日價啰嗦罵人。」

郭靖夫婦因為對大女兒的溺愛,使郭芙長大後驕橫恣意,闖禍無數,因此對她嚴加管束,她本來是個飛揚跳脫的「小東邪」,如此一來她的天性被壓制了,這樣也導致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郭芙受到溺愛,郭襄卻是因為缺乏家庭關愛,所以從內心渴望被愛。

當楊過在風陵渡口,對她處處維護,軟語溫存時,於是她怦然心動,難以自拔。

從小溺愛長大的小公主是不會被這點小事感動的,只有渴望被愛卻得不到足夠的愛的郭襄才這樣心動。

愛情是一種奇妙的滋養。如同久旱乾涸的土地,碰上甘露滋潤。

華山絕頂, 因為郭襄不想分離,所以風吹花落淚如雨,後來尋找楊過二十年。

究其原由,外在原因是因為她愛上了楊過,想要去尋求他的消息,追隨他的腳步。內在原因是因為她在家中,束手束腳,不得自由,也沒有足夠的關愛。

郭襄這二十年,朝登紫陌,暮踐紅塵,見過紅杏芳林,踏過綠蔭古道,卻尋覓不到楊過的浪跡萍蹤,只能從旁人口中聽到他行俠仗義的隻言片語。

浪跡天涯的伊始,她迷茫惆悵。酒入愁腸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

石碑上的字都會磨滅,她想到心中的思慕不止,反而越加清晰。

(郭襄)心想:「便是刻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後也需磨滅,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卻是時間越久反而越加清晰。」

在少室山,郭襄邂逅相遇了近乎完美的備胎——崑崙三聖何足道。

何足道,琴聖劍聖棋聖,可謂風雅。

一張焦尾瑤琴,一曲《百鳥朝鳳》,空山鳥語,百禽來朝。一柄玉龍寶劍,青光閃閃。只可惜妙曲不動佳人,慧劍難斷情絲。

張三丰也在百年之後,回想起她明慧的身影。

崑崙三聖,武當宗師,都只為伊人折腰。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我愛上了峨眉山的雲和月,這裡的晚霞,像極了十六那年的煙火。

郭襄的一生,是一曲凄美動人的樂章。

十六那年,只為她一人綻放的絢爛煙火,照亮整個天際,星光月華也為之黯然失色。她的一生,也註定定格在這兒。

這一生雲遊天涯,浪跡海角,看遍雲捲雲舒,花開花又落,在峨眉金頂悄然遁世,降生時就波瀾壯闊,二十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出家後又似涓涓細流,不疾不徐。

在百年之後,俠客義士談起郭襄,無不高山仰止,尊稱一聲「郭襄女俠」。

因為遇見你,留下足跡才美麗。

在武俠世界裡,就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郭襄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而正是因為凄美動人,成就了她的傳奇,讓人永遠銘記於心。


前面的答案都在討論郭襄幸或不幸,沒回答答主的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金庸要刻畫郭襄這個人?我來補充一下。個人認為,這是金庸先生對因為向讀者妥協的一種曲折反抗。

金庸當初寫神鵰本來就是準備寫一個」求而不得「的愛情悲劇,試想一下,如果不是金庸準備寫一個愛情悲劇,怎麼可能開篇就讓女主角小龍女被尹志平奪取貞操。

先看第一回「風月無情」,天真無邪的船中少女唱著「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接著李莫愁出現。

那道姑一聲長嘆,提起左手,瞧著染滿了鮮血的手掌,喃喃自語:「那又有甚麼好笑?小妮子只是瞎唱,渾不解詞中相思之苦,惆悵之意。

  1. 」相思之苦,惆悵之意「,就是金庸為神鵰愛情定下的基調,那首有名的《摸魚兒》來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情節大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直教生死相許。神鵰開頭就是陸立鼎夫婦相守而死,然後是武三通夫人為他吸毒而死,這時候已經可以看出」情「之一路的艱險。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小龍女和楊過出了古墓之後就是天南地北雙飛,身為本書第一CP分別的篇幅竟然要遠遠大於在一起的篇幅,聚少別多,每次剛剛相遇就要分別。第一次分別小龍女失貞,第二次分別兩人為天下武林所唾棄,楊過入情人谷中情花毒,第三次楊過斷臂,第四次小龍女重傷跳崖。可以看到每次分別兩個人都越來越苦,直到小龍女跳崖,留下16年後相見之約,楊過孤獨等待,正是暗合: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這個時候其實神鵰的故事已經有頭有尾,非常完整了。如果及時收筆在32話,以情殤始,以情殤尾,神鵰的藝術成就可能會更加高。

神鵰連載於明報創立的1959年,金庸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和通俗作家深諳迎合讀者的重要性,那些市井中買著明報當消遣的普通人根本不會接受這樣的一個悲劇,所以金庸妥協了,他要去寫一個團圓的合家歡的大結局。但是文人終究有文人的自傲,他執意要寫的那種求而不得的悲劇,他追求夏夢而不得的苦悶需要一個新的載體,這個時候三十三回,風陵夜話,郭襄出現了。郭襄就是這個悲劇的新的載體,所以她才會有這麼多美好的地方,所以她才會有機會摘下神鵰俠的面具,所以她才會楊過最雄姿英發的年紀遇見他,然後一見誤終身。她本來就是為了這個愛情悲劇而誕生的。金庸寫了郭襄之後甚至覺得還不夠,這個時候已經到了結尾,他非常隱晦地把張君寶也拖下了水。

郭襄回頭過來,見張君寶頭上傷口中兀自汩汩留著鮮血,於是從懷中取出手帕,替他包紮。張君寶好生感激,欲待出言道謝,卻見郭襄嚴重淚光瑩瑩,心中大是奇怪,不知她為什麼傷心,道謝的言辭便說不出口。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金庸把這句話在神鵰裡面寫得是通透無比啊。」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書外,他終究是在祭奠自己對夏夢的求而不得的愛。

郭襄的悲劇是註定的,脫離她的命運來講述其他的可能性在我看來荒謬無比,至於她這樣的悲劇究竟是幸福或者是不幸,這種痛苦究竟是折磨還是一種成全,千家千言,真正對郭襄人生酸甜苦辣,箇中滋味有判斷權的只有郭襄本人。

今敏的《千年女優》裡面千代子的腳步也一直在追逐一個夢幻的身影,到最後還是沒有追到,夢幻終究是夢幻。她最後是這樣說的。


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

不知為何,每談到郭襄,總會想起這句歌詞。

幸或不幸,郭襄一生的心境,估計也就如此了。

關於郭襄幸或不幸,基本上大家都是圍繞著她的愛情在講,我卻想講講她愛情之外的東西。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看人物,總愛跳出故事去看,殊不知故事裡的人物,自有他們自己的悲喜。

比如郭破虜和郭襄,在書裡面,郭襄是神鵰第二女主,眾人所愛;而郭破虜的存在,似乎只是為了讓郭靖有個兒子(關於郭破虜的梗已經成知乎武俠版的經典)。

但是在故事的世界裡呢?

作為郭靖黃蓉獨子的他,雖然在書里是打醬油的,但在他們的世界裡,他絕對應該比郭襄受到更多恩寵的。

再比如這段:

店小二一愣,望望少婦,又望望少女,不知如何是好。那少女從頭上拔下一枚金釵,遞給店小二,說道:「這是真金的釵兒,值得十幾兩銀子罷。你拿去給我換了。再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

  那少婦怒道:「妹妹,你定要跟我賭氣,是不是?單是釵頭這顆明珠,總值百多兩銀子,你死賴活賴的跟朱伯伯要來,卻這麼隨隨便便的請人喝酒。瞧你回到襄陽時,媽問起來時怎麼交代?」那少女伸伸舌頭,笑道:「我說在道上掉了,找來找去找不到?」那少婦道:「我才不跟你圓謊呢。」那少女伸筷夾了一塊牛肉,放在口中吃了。說道:「吃也吃過了,難道還能退么?各位請啊,不用客氣。」

  眾人見她姊妹二人鬥氣,都覺有趣,心中均喜那少女天真瀟洒,便是不會喝酒之人也都端起酒碗喝了幾口,暗中幫那少女。

郭襄被我們稱讚的金釵換酒,作為我們來看,她視金錢為無物,瀟洒爛漫,一片坦誠,但在書里的世界呢?作為贈她金釵的朱子柳呢?即使不往心裡去,但絕對會覺得她有點任性不懂事吧。

可因為能有著一點相似之處,所以我更願意從家庭的原因來解讀郭襄的性格。

郭家三姐弟,最幸運的就是郭芙了。

她的童年:

不覺十月過去,黃蓉生下一女,取名郭芙。她懷孕時心中不喜,但生下女兒之後,卻異常憐惜,事事縱恣。這女孩不到一歲便已頑皮不堪。郭靖有時看不過眼,管教幾句,黃蓉卻著意護持,郭靖每管一回,結果女兒反而更加放肆一回。到郭芙五歲那年,黃蓉開始授她武藝。這一來,桃花島上的蟲鳥走獸可就遭了殃,不是羽毛被拔得精光,就是尾巴給剪去了一截,昔時清清靜靜的隱士養性之所,竟成了雞飛狗走的頑童肆虐之場。郭靖一來順著愛妻,二來對這頑皮女兒確也十分愛憐,每當女兒犯了過錯,要想責打,但見她扮個鬼臉摟著自己脖子軟語相求,只得嘆口長氣,舉起的手又慢慢放了下來。

她出生時,父母正隱居桃花島,父親不忍責罰,母親更是對她溺愛無比。她做了父母十六年的獨生女,而且童年大部分時候父母都是比較清閑的。

父母、外公的所有東西,都是她的。桃花島是她的,雙鵰是她的,父親的小紅馬是她的,母親的軟蝟甲也是她的,連凶神惡煞的柯鎮惡都如此寵愛她。

她的愛情:

郭襄道:「那又有甚麼不同?你跟姊夫成了親,還不是和從前做閨女般自由自在?」郭芙道:「嘿!你怎能拿旁人跟你姊夫相比?他是當今豪傑,識見處處高人一籌,自不會約束我。他這等文才武略,小一輩中,又有誰及得上他?你將來的丈夫能有他一半好,爹爹媽媽便已心滿意足了。」

是多麼幸運而幸福的人,才能夠婚後可以和婚前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不負責任?她提到耶律齊時這種得意的神情語氣,足以羨煞大部分人了吧。她在最美的年紀遇上了適合自己的人,並且丈夫耶律齊已然是郭靖黃蓉內定的接班人。雖然與楊過有一段恩怨愛恨,但最後那一跪,在明白自己內心的同時,她也釋然幾十年的糾結了。最後與父母親人一同戰死,也算得上一生無悔了。

看故事的我們,雖然恨不得跳進書里給她兩個大耳刮子,但真正故事裡的郭芙,家庭、愛情都是那麼令人羨慕,她幾乎就是郭家的中心人物,在萬人恩寵之中,就這樣驕縱了一生。

反觀郭襄,她生於戰亂,性命幾經輾轉——在我們看來是傳奇,然而對當事人來說,那可真是性命攸關,一不小心就死了。

她成長過程中,應該是受到忽略的。大人們每天忙于軍務,絕對不可能像當初教郭芙、二武和楊過那樣教她和弟弟武功。

曾經看到過知乎上一個問題:郭襄早生二十年會喜歡楊過嗎?會不會喜歡,大家各說各理,但我只想——她空有不輸母親的聰明(金輪法王親自鑒定),如果早生二十年,等十六歲的時候武功肯定不是書中出場時的水平。

更不幸的是,她有著三觀極為奇葩的父母——郭靖和黃蓉,無論他們功績多大為人怎樣,絕對是不稱職的父母。

既然大女兒已經被寵壞了,那就繼續寵著吧,二女兒可不能再寵了——這是什麼邏輯?

我想起了自己。我家姐妹兩個,小時候姐姐比較任性叛逆,經常和父母吵架,媽媽經常很傷心地跟我說,你姐姐已經這樣了,她愛鬧就鬧吧,只能多順著她。所以你一定要聽話啊,你要是再不聽話,那可怎麼辦啊。

父母的這種綁架,似乎也挑不出什麼問題,但在孩子眼裡,憑什麼姐姐可以那樣,我不可以?父母答:因為姐姐不懂事,她可以;因為姐姐已經不懂事了,所以你不能不懂事。這是什麼鬼邏輯?

再看郭靖:

只聽黃蓉大聲說道:「這兩人明明是抱了襄兒前去絕情谷,想換解毒藥物,你口口聲聲還說楊過是好人?這孩子生下不到一個時辰,便落入了他們手中,這時還有命么?」說到這裡,語聲嗚咽,啜泣起來。

  郭靖說道:「過兒決不是這樣的人。再說,他累次救我救你,咱們便拿襄兒換他一命,那也是心甘情願。」黃蓉泣道:「你情願,我可不情願……」

郭靖作為一個父親,家庭觀念真的不能忍。剛生下來的女兒被小龍女劫走去給楊過換解藥了(至少當時郭黃二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大女兒對不起楊過,就用二女兒的命去還?最後郭襄被虜,兩軍陣前用來威脅郭靖。雖然國難面前放棄女兒合情合理,但如果是你,作為綁在柴火柱上的女兒,你會心裏面沒有半點失落嗎? 作為一個十六歲的小女兒,她又怎能不傾慕萬軍之中孤身捨命救她的神鵰大俠?

郭襄的性格書中有寫:

她(郭芙)素知妹子不避男女之嫌,甚麼市井酒徒、兵卒廝役都愛結交,心想今日所邀的多半是些不三不四之輩。

郭襄性格豪爽直率而又天真爛漫,喜與江湖豪士為伍,對馬夫販卒之輩也禮遇有加。是什麼樣的人會有這樣的性格呢?在我看來,是家庭中不受重視的人。郭襄的性格,用書中她的家人的眼光來看是什麼?——孤僻。為什麼她待人如此坦誠,就是因為不受家人重視,才會對重視她的那麼坦誠,才會喜歡上對她如此上心的神鵰俠(當然,不只因為如此)。

同樣是聰明可愛的女子,十五六歲的郭襄,與十五六歲的黃蓉,給人卻是不同的感覺。

黃蓉的機智靈動,讓人寬容了她的任性胡鬧;郭襄的豁達瀟洒,讓人忽視了她也有憂心煩惱。

關於郭襄的段落,我最喜歡的,就是《倚天屠龍記》前兩章「天涯思君不可忘」和「武當山頂松柏長」。

紅臉老者道:「請問姑娘,尊師是哪一位?」

郭襄在少林寺中不肯說父母的名字,這時心下真的惱了,說道:「我爹爹姓郭,單名一個『靖』字。我媽媽姓黃,單名一個『蓉』字。我沒師父,就是爹爹媽媽胡亂教一些兒。」

三個老者又互相望了一眼。青臉老者喃喃的道:「郭靖?黃蓉?他們是哪一門哪一派的?是誰的弟子?」

郭襄這一氣當真非同小可,心想我父母名滿天下,別說武林中人,便是尋常百姓,又有誰不知義守襄陽的郭大俠?

@林二 寫到,越是離經叛道的,越渴望回歸。我深為贊同。

她離家遠行,將一場相思的消遣化作了十幾年的流浪放逐。她結交無數,從不以郭靖黃蓉女兒之名招搖。但在內心裡,她還是很以父母為傲的。

其實以她武功閱歷,要在江湖間闖蕩原是大大不夠,但武林中十之八九都知她是郭靖、黃蓉的女兒,自經楊過傳柬給她慶賀生辰之後,旁門左道之士幾乎也是無人不曉,就算不礙著郭靖、黃蓉的面子,也得礙著楊過的面子。

她遠離父母,渴望自己闖出一片新天地,可離家千里萬里,還是走不出父母的光環。黃蓉在比她年紀還小的時候,就已經在江湖中闖蕩出一番天地;而她,即使是百年之後,她自己早已化作了江湖傳說,但人們提起她,第一個想到的,恐怕仍是「郭靖黃蓉之女」。

她遠遊在外的時候,襄陽城陷,父母陣亡,姐姐弟弟接連殉城,她,已是無國無家的無根之人。

可她偏偏又死不得。

母親將倚天屠龍交給姐弟二人,弟弟已經殉國,屠龍刀淪落江湖,作為唯一知曉刀劍秘密的人,這驅除韃虜的千斤重任,就這樣毫不客氣地壓在了她一人身上。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人們都說,四十歲,她終於大徹大悟,削髮為尼,創派峨眉。從此以後,青燈黃卷相伴一生。

然而,她參一生終參不透「人生」這條難題。

忽見人叢中飛起一柄明晃晃的長劍,直向天空。原來宋青書和滅絕師太拆招,被她在第五招上使一招「黑沼靈狐」,將宋青書的長劍震上了天空。這一招是峨嵋派祖師郭襄為紀念當年楊過和她同到黑沼捕捉靈狐而創。

參不透,那段註定沒有結局的愛慕。人們都知道,她的徒兒叫「風陵」。從風陵夜話到黑沼靈狐,楊過的點點滴滴她又何曾忘卻。就這樣一點一點刻在記憶中,讓百年之後的徒子徒孫,仍在劍端揮舞著她和他的故事。

(滅絕師太道:)「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有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有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寶刀也是毫無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

放不下,是父母的遺命。峨眉派掌門鐵指環上「留貽襄女」四個字,是父母留下多重的擔子。我想,人稱「小東邪」的郭襄,以她的性格,頂多像黃藥師那樣收幾個徒弟也就罷了,是不屑於也不喜歡撐起峨眉這麼大的攤子的。然而,她知道尋找屠龍刀、聯合武林、驅除韃虜的大業,她一人之力是做不到的,她必須建立起一個足夠強大的門派,才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號召武林、一呼百應,從而趕走蒙古人。

————————————————————————————

高中的時候,讀到王安石的一首詞,裡面有一句是「忽憶故人今總老」。忽然想到,很多很多年以後,鬢間已生出白髮的郭襄,回想起璀璨的前半生,再想到如今知己凋零,是否心中所念,就是這句「忽憶故人今總老」的惆悵。

————————————————————————————

人們說她是郭靖黃蓉之女、外公黃藥師,丐幫幫主耶律齊是她姐夫,神鵰俠楊過為她精心準備生日大禮;人們說她自幼奇遇,豹乳餵養,蜂蜜為食,李莫愁抱過,活死人墓待過;人們說她交友滿天下,有人欽佩,有人愛慕(張三丰,何足道);人們說她一代宗師,創派峨眉,名震天下……人們說,她同芸芸眾生的我們相比,何其幸運。

但是,我說,她的一生,若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落寞。

天涯思君,念念不忘的她終究沒有尋到任何關於他的音訊;

仗劍江湖,瀟洒豪邁的她其實比煙花更寂寞;

創派峨眉,一代宗師的她至死沒放下「留貽襄女」的重擔。

這是幸,還是不幸?

或許,用林夕《再見二丁目》中的這兩句詞形容,更為貼切。

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能忘掉渴望,歲月長,衣裳薄

在《倚天屠龍記》第三章開篇: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少年子弟江湖老,紅顏少女的鬢邊終於也見到了白髮。

有時候恨金庸對郭襄過於殘忍,只一句話,便帶過了她十幾歲到死去的所有歲月,她漫長一生中所有的經歷際遇,我們不得而知;

有時候感激金庸對郭襄的偏愛,在金庸的書里,郭襄留給我們的,永遠是張三丰眼裡那個瀟洒明慧、漸行漸遠的清麗背影,永遠是那個溫婉聰明的小郭襄。我們從不會擔心,三十歲、四十歲、乃至五十、六十的郭襄,是否會像黃蓉那樣變得不再可愛。

就這樣吧。不幸又如何,一輩子過成這個樣子,也算是無悔了。


瀉藥

越是離經叛道的,越是渴望著回歸。

郭襄號稱小東邪,什麼都看不上,但漂泊半生,追求的也只是能見喜歡的人的一面,心裡痴想著能跟對方在一起。楊過放浪不羈,最後被人稱為西狂,其實不過是一個缺愛的孩子,想安安穩穩跟小龍女生活在一起。就連黃老邪,看著郭襄,也曾眼含熱淚,說真像真像。反倒是一生沿著父母蔭庇生活的郭芙,最終透露出對生活之外的嚮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有不甘,也有自己的甘之若飴。很多人都以為苦和甜是分開的兩部分,實際上人的生活是一個整體,哪裡分得開。我們以為郭襄的不幸是愛上了一個沒可能的人,但對郭襄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幸運,能在最美好的時光有一段義無反顧的追求。

郭襄在出家之前,行事不按常規,別人越是認為我該做的,我越是不做。她出生在豪俠之家,外祖父又是天下巨盜兼名家,珍寶奇玩、武功秘籍見過無數,一般人會以為,她應該像她姐姐一樣,安安穩穩生活就好,也能終此一生。這是世俗眼中的幸運,但這種幸運對郭襄來說如同敝履一般。

人終生是在追求未有,而非永遠享受已有。郭襄真正幸運的是在路上的追尋,求之不得的苦,對於她反倒怡然自得。倘若此時,楊過回來說,小龍女回不來了,小妹子咱倆一起走吧。郭襄或許該退卻了,她執著的,只是那段求之不得的路程。她留在後世的影子,變成了少女阿離,張無忌已經找到,她卻始終徘徊在尋找張無忌的路上。

如此安排,並非有意製造幸與不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郭襄也是如此。《神鵰俠侶》中,每個人都在追尋自己缺少的東西,郭襄找尋不得,最終看破,自己尋找的無非心之所安,無法無相才是大歸宿。

所有的事,都是宿命安排。


瀉藥。

郭襄是幸運的,但是不是幸福的。

反駁幾個觀點:

第一:如果楊過不曾離開桃花島,如果郭襄比小龍女先遇到楊過,如果………,那麼他們會相愛。

不存在任何如果。楊過只有經歷過三十幾歲的楊過經歷過的那些,他才是郭襄的大哥哥。

第二:郭襄愛上楊過,是一個少女愛上了一個大叔。

這種說法太常見了。但是略俗。

我們以愛情為愛情,為愛生,為愛死,並不希望被打上那些充滿了各種眼光的標籤。

郭襄愛上楊過,不因為他是什麼大叔。而因為他是他。

二小姐這一生識得多少叔伯兄長、英雄俠義?既然錢財地位是身外之物,年齡閱歷何嘗不是。

郭襄愛上楊過,是一個靈魂被另一個靈魂吸引,一個心靈被另一個心靈馴服。就這麼簡單。

第三:郭襄只是崇拜楊過,仰慕楊過。並不是愛。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隨你以什麼理由反駁,但是一條,不要說襄兒少不更事所以不懂愛是何物來辯駁。

恰是年幼的身體感覺最靈敏。何況郭襄聰慧過人,她對外物的感知和記憶,是清晰而準確的。

捕捉靈狐,風陵渡口;生日宴會,絕情幽谷。真的很難用某個具體的時間去定義郭襄對楊過的愛。

粗糙地說,男女之愛的起因是一種有性慾的深度認可。一開始楊過在郭襄心中是哥哥,是英雄,這些稱謂意味著當時她對他的認可僅僅是人格上的欽慕。

大概是從大哥哥摘下面具那一刻開始吧。或者是大哥哥挾著襄兒飛渡泥潭捕捉靈狐開始。

楊過開啟了襄兒的男女認知。「郭襄臉紅了。」

顧城說,一個徹底誠實的人是從不面對選擇的。所以金庸老爺子此後寫郭襄面對楊過的時候的反應,幾乎都是「不假思索」。

她根本沒得選。愛自然而然地萌生。事實是,再具智慧的女人,對心中所愛都施不上任何奇淫巧計。這是愛的奇妙。哪怕伶俐似黃蓉。

所以你說「愛」對於郭小姐是什麼呢。是誠實?是倔強?是求之不得?

隨便吧。

世之不如意常八九,可與人言只二三。襄兒這些年如何收斂起性子,如何與時間為伴,如何深夜痛哭。都不重要。

叛逆如她。通透如她。在乎什麼認同。

她用一生寫一份感情。只聽後人道,如果這都不算愛,還有什麼好悲哀。

反正這浩蕩人生,百年風雨,襄兒知足。

再衍生幾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郭襄愛楊過?

裝逼地說,因為事實上楊過、郭襄、小龍女,這三人在金庸的作品裡是典型的精神潔癖。

文藝地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直接地說,因為楊過滿足了郭襄對於完美情人的一切幻想。楊過之於郭襄,是桃花源一樣的存在,他夠純粹,夠叛逆,夠英雄,夠痴情。

二、為什麼郭襄沒有再愛上別人?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江湖多渾濁,襄兒看不明白么。

你也可以說是物以稀為貴,如楊過般俠義已甚難企及,如楊過般忠誠更是鳳毛麟角。這世界上怕沒有一個女人不被那樣堅忍淡然的男兒氣概所吸引。

然而這一切都不夠。楊過身上最不可複製的,是他受過的苦難。

一個無依的童年時代,封閉的少年時代,流浪的青年時代,失去摯愛十六年可憐白髮生,一個孤寂的中年時代。

楊過經歷過的每一個時期幾乎都把那個時期屬於他的苦難演繹到了極致。

這樣的命運磨礪而成的性格,任你張無忌、令狐沖,都斷然打壓不了他的那份清峻。清澈的清,冷峻的峻。

如果我沒見過太陽,我原本可以忍受黑暗的吧。

三、如果再給郭襄一次重活的機會,她會不會選擇與楊過相遇?

我個人的答案是,會。

一見楊過誤終身,從頭再來誰敢更。

人生殘酷的真相就是,一個意志從來無法改變另一個意志。不容改變的意志,就是殘酷本身。

飛蛾撲火,鳳凰涅槃。

在一局死棋里,郭襄不入佛門,誰入佛門;她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問世間情是何物。

最後回到問題。

為什麼說郭襄幸運?

因為,人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在我最美的年華遇到你。

為什麼說郭襄不幸福?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小時候郭襄和黃蓉差不多,一個是小妖女,一個是小東邪,都是缺愛的孩子……

唯一的區別在於,在她們十五歲的時候,一個遇到了靖哥哥,一個遇到了楊過大哥哥。

要是和蓉兒比,郭襄當然是不幸的。

黃蓉是金庸筆下最眷顧的女主,還有哪個女主敢說比蓉兒幸福?

小龍女在谷底和楊過別離十六年,趙敏為了愛情斷絕了父女之義,任盈盈的沖郎心裡還時不時會想起小師妹,阿朱被喬峰親手震死,更別提什麼王語嫣阿珂雙兒之流了……只有蓉兒,和靖哥哥相伴到老,最終求仁得仁,雙雙殉城。

似乎郭襄所有的不幸都來自於她遇到了楊過,可是世上除了楊過,還有誰能配得上郭襄,耶律齊之流嗎?

能有這樣一段愛情已是幸運。唯一遺憾的,可能真的是她晚生了十五年,沒有成為大龍女,遇到當年的楊過大哥哥。


那是郭襄啊,她的父親是一代大俠郭靖,她的母親是丐幫幫主黃蓉。

郭襄打小結交天下能人異士,騎驢走江湖,40歲後大徹大悟創立峨眉一派。別人有的,她都有,別人未曾見過的,她也都見過了。這樣一個傳奇的奇女子,又怎麼會讓自己的人生困擾於十六歲的一場盛大的煙火。誠然風陵渡口那一晚是她生命中的轉折,誠然那一場煙火是屬於少女的美麗的夢,但是那並不代表她會為此困擾一生。

郭襄有著自己很精彩的人生,我想當她老了的時候她也會給自己的徒弟風陵講述年輕時的經歷,講述那個名字的來歷。那個時候,她大概會微笑吧。她並不需要別人去為她嘆息,她所做的只是為自己而活,以及,感謝那一場相遇。

相知,相識,相逢,相忘於江湖。你心裡沒有我,我也不會因你困擾。


我時常說,楊康才是真正的殺人不見血。你看就算我人品武功機遇樣樣不如你郭靖,但我留下個兒子來就能讓你兩個女兒神魂顛倒,最終牽掛一生。

郭襄是幸運還是不幸?這要看和誰比。和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歐陽克比,自然算是幸運了。和她媽媽黃蓉比,自然算是不幸。雖說郭襄在書里和她媽媽一樣聰明,但我看來,其實不如。黃蓉之聰明在於看人,當初所有人都覺得郭靖難成大事,而她把郭靖當成了寶。

郭襄愛上楊過,像極了現在少女愛上大叔的愛情故事。大叔有閱歷,有才華,有資源,有談吐。楊過那時候已經是處於一個男人的巔峰時期,他滿足了少女關於靈魂伴侶的想像。更何況,他還痴情。在他之前,郭襄覺得最好的男人只是姐夫耶律齊,而耶律齊和楊過比起來,顯然是遜色好幾分。

我想,如果楊過當年在桃花島上遇到的女孩子不是驕橫的郭芙,而是靈巧懂事的郭襄;又或者他那天在終南山上遇到的不是衣袂飄飄的小龍女,而是騎驢漫遊的郭襄,那麼整個故事會不會完全不一樣?

但郭襄愛的只是那個長大了的楊過。她缺席了楊過的少年時期,而楊過卻始終鮮活地活在她的生命里。參與了她的生老病死。

我忽然想到趙敏在張無忌婚禮上說的那句:我偏要勉強。我想,郭襄也是這般倔強的一個女生。從遇到楊過的那一刻起,無論是何足道還是張君寶,在她心裡都只是過客了。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大概如此。


郭襄是金書中難得的有大氣卻無殺氣,有格局卻無野心,有童心卻不幼稚,有失意卻不

落魄的可愛女生,說起郭襄,就不得不說說她姐姐郭芙。郭芙童鞋絕對是神鵰中最惹人

嫌的角色,噁心指數甚至遠超金輪,從小就是一副二世祖嘴臉,大了以後qq好友印象里

面就被貼上了「草包」、「sb」、「叫2b的不只有鉛筆」等多種標籤,天下郭姓之中,

比腦殘除美美小姐無人敢上陣交鋒。只能說,作為一個失敗典型,郭大小姐您實在是太

成功了!戲裡戲外幾乎木有人受得了她,不過是幾乎。前有大小武,後有耶律齊,喜歡

這個噁心人到不行。

金先生你太給力了!全世界都喜歡的郭襄,偏偏她喜歡的楊過不喜歡她;全世界都嫌棄

的郭芙,偏偏有耶律齊疼惜她。誰更幸福?

單戀,這是講郭襄繞不開的坎,這也是天下痴男怨女繞不開的坎!

腫么辦?接下來我傳你單戀十八式,不用背單詞7天搞定單戀煩惱?

現在有很多所謂戀愛實用工具書,教你什麼欲擒故縱啊、圍城打援啊、瞞天過海啊招數

一套套的,怎麼搭訕、怎麼要號碼、怎麼約人寫的無比具體。但是,那個講得是泡妞,

我只是想簡簡單單講講戀愛。愛情這東西,為學日益不如為道日損。迷戀招式,往往容

易忽略本質。

So,接下來沒有單戀十八式,但是有單戀的最優解!

倚天第九回交待,郭襄走遍天下尋楊過不獲,四十歲大徹大悟,開創了峨眉派。

首先她真的放下楊過了么?她的徒弟、滅絕的師傅叫風陵師太,為什麼?風陵渡是郭二

小姐與楊過首次相遇的地方。在金書中,名字可都不是隨便起的,比如楊不悔為啥叫不

悔,那就是紀曉芙對楊逍的蓋棺定論!所以,只怕郭襄孤身終老,心中始終裝著十六歲

那年璀璨的煙花吧。

其次,郭襄為啥找不到楊過?楊龍二人就在終南山下活死人墓,那麼大個地標,郭襄為

啥找不到呢?我小學讀這段時候就疑惑了很久,直到不久之前,想起來終於恍然大悟:

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你想啊,郭二小姐千里迢迢跑到古墓,心裡正激動不已,想到時候先邁左腳還是右腳。

楊過突然千里傳音:你來幹嘛,站住!進來晚上哥要跪cpu了……郭襄一愣,傳音回去:

千萬里我追尋著你,可是你卻並不在意……

楊過:你不要跟著我行不行?

郭襄:就見你一面行不行?

楊過:滾!

郭襄:balabala……

楊過:sorry,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ed off。

這種找不痛快的事情,段王子干過、韋爵爺干過,我們聰明可愛的郭襄腫么會去干呢。

同樣是單戀,境界啊!

李莫愁單戀陸展元,出差走了一千里,殺人殺了一火車,傷心傷了一輩子,最後被火燒

死了。

梅芳姑單戀石清,自殘割花了臉,跑到小村子當了幾十年知青,最後自殺了。

程靈素單戀胡斐,嘔心瀝血最後把情郎熬成了大哥,然後藥王門全滅,最後中毒死了。

郭襄單戀楊過,進行了為期二十年的全國自助旅遊,結交天下豪傑無數,送了個木偶送

出了武當派、最後自創峨眉派成為一代宗師……所以最後,我想說單戀不是問題,你跟

單戀較真就已經輸了。

喜歡一個人,究竟是喜歡這個人本身還是喜歡她能夠和你交往的預期?知道和楊過不可

能就不喜歡了么,是,換成尹志平,哦,換成張君寶啊、何足道是可以戀愛的,可以結

婚的,可以一起生小孩買房子評職稱,最後兩個人也可以和和美美過一輩子的。

但那是家庭親人責任,那種感情換一個人也可以培養出來的,喜歡的不是他,而是那個

身份。你喜歡一個人,她若是也喜歡你,那很好,她若是不喜歡你你仍舊喜歡她,你便

超脫了凡俗帶功利性的愛,上升到純粹的理想主義愛情了。

她既歡喜了楊叔叔,楊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歡喜到底。

這是郭襄對楊康的評價,也是她的愛情觀。既然喜歡了,那便無論她的身高體重、家庭

背景、愛你與否都喜歡了,醬紫才是愛上一個人而不是愛上某種形狀、某種好處、某種

結婚什麼的美好預期。

擁有這種愛的人在金書里有不少,但他們要麼自怨自艾顧影自憐,要麼暴虐兇殘濫殺無

辜。他們的邏輯是,我愛的人不愛我,咋整?先想辦法追,結果追不到。然後進行價值

判斷,我真悲慘,接下來或者懲罰自己或者懲罰別人。

郭襄不同之處在於,我愛的人不愛我,價值判斷,這也挺好啊。命運是天定、幸福是自

己的。你把這視為傷口,他就成了傷口,每次觸及,你都要懲罰、發泄,不是在療傷、

而是在傷口撒鹽。結果只能是時間越長,傷口越深。你把這視為幸福,她也就成了幸福

說要出來遊山玩水,實則是打聽楊過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婦會面,只須聽到

一些楊過如何在江湖上行俠的訊息,也便心滿意足了。

如果你真正去喜歡過一個人的話,也一定能體會這種心情。無論幹什麼,人群中,發現

有她便很開心;無論她在不在,聽到她的故事便很開心;無論她知不知道,看到她的微

博、校內、博客有更新就一遍遍地看,然後很開心。

郭襄那個時候,木有電話、木有網路、木有QQ、MSN、blog和twitter,想知道一個人的

消息,就只能背著行囊,騎著毛驢,翻過五座大山、跨過兩條河流,在不知道名字的酒

店裡,烤著火爐喝著燒酒,聽人家說神鵰俠的故事。

郭襄雖然單戀,雖然終身不嫁,但依然是幸福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世界上最寂寞的,不是你想念的人不在身邊,而是你寂寞的時候沒有人思念;

世界上最幸福的,不是有人把你捧在手心愛你,而是有人值得你全心去愛。


金庸的小說,如果說讓我進入深入的思考的人物,那郭襄絕對要排一位,而且是第一位的那種。看過射鵰三部曲之後,倚天和神鵰中間存留了將近80年間的巨大時間空白,而我的整個少年時代關於武俠的大部分想像和幻想都用來填補這八十年了,每天的課餘時間或者暑假都在思索每個人物在這八十年的留白中所經歷的過程和結局。

這其中包括,郭靖和黃蓉的白首相依執手相看,襄陽城破的夕陽如血熱血激昂,張三丰的邋遢一生放蕩不羈,楊過和小龍女的飄忽婉轉行蹤不定,倚天屠龍的冶煉鑄造輾轉流傳。。。當然,其中分量最重的就是,郭襄的一生沉浮。

在讀到,從俞蓮舟口裡說出的,郭襄一生尋尋覓覓,最後在40歲的時候大徹大悟,削髮為尼。我就在想,到底這四十年是什麼樣的經歷,最後終於讓她大徹大悟的。

少年子弟江湖老,少女的頭上也終於有白髮了。。。。從16歲到40歲,這是什麼樣的等待,這什麼樣的執著,而最後,都在她無奈的尋覓了24年後,終於覺悟了,醒悟了,放棄了。

楊過給她開了一個好頭,楊過等了小龍女十六年。而郭襄將之延長了八年,變成了二十四。

24年=8760天=210240小時=12614400分=756864000秒。

8760個日日夜夜,7億五千萬秒,每一刻內心都挂念著一個人。而在她40歲的時候,終於撐不住了,覺醒了。累了。我無法想像到底是最後是什麼擊潰了她心底里這麼多年,這麼多天,這麼多小時,這麼多分鐘,這麼多秒的思念和執著。讓她在40歲那年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是青春已然逝去,自己變成了優質剩女?

是襄陽城破,父母慘死,弟弟飄零,無人牽掛?

是東邪遠去,再也沒有外公疼惜她?

是楊過和小龍女早已經青燈作古?嗯,楊過比郭襄大18歲多,四十歲那時候楊過已經60多歲,風燭殘年了。

或者,楊過臨別所說的,妹子以後即便你沒有金針,要做什麼楊過也依你的。而郭襄終於再也沒有可以讓楊過為她而做的事情?

抑或還是其他。

這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我們所知道的只有,小說裡面提到的,輕描淡寫的一句:

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郭女俠走遍天下,找不到楊大俠,在四十歲那年忽然大徹大悟,便出家為尼,後來開創了峨嵋一派。」

念念不忘,走遍天下,找不到,大徹大悟,出家為尼,開創。動詞,5個動詞,一個表狀態的形容詞,也沒有名詞,也沒有過多的形容詞和副詞。動詞這東西有個特點,就是不具有修飾性,具有真實性和客觀性,因為它描述的是動作的本身。而這五個動詞中,三個都和楊過息息相關,而出家為尼和開創是由前三個直接而來的。一個形容詞表狀態,四十年找不到。真的找不到么?

這就是同時代的張三丰,見證了郭襄一生的人,幫她總結的她的一生。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然而,如何才能離於愛者呢?

這正是郭襄的疑問,而整個倚天屠龍記也正由郭襄想問覺遠如何才能解脫的這一疑問,才徐徐展開。如何才能離於愛者呢,我想郭襄在四十歲那年終於得到答案,那就是出家。

既然無望,何不索性這一生都無望,自己無望,那,他人也無望。

你可以等龍姐姐16年,而我,也可以尋覓你24年。江湖上留下了你的傳說,但是從此也有我的傳奇。

在四十歲那年,她沒有在自己高齡剩女的情況下,把自己變成一個貴婦大媽,她也沒有高喊著,我要做個黃金剩鬥士。她只是默默的回了一次頭,靜靜的審視了自己的一生,那時刻,頭上常常的秀髮的片片飄落,門外峨眉山上的綠色的松樹發出陣陣松濤聲,就像他說的海邊練劍的時候的海濤聲。

。。。。。。

童年時代,和弟弟姐姐的愉快的玩耍,調戲雙胞胎弟弟破虜,和姐姐郭芙鬥嘴,讓姐夫耶律齊給自己買糖,讓修文和敦儒哥哥帶著到處遊盪,外公的奇門遁甲神奇好玩,媽媽精心繪製的飯菜香甜可口,爸爸的眼神溫和而嚴厲。美麗的桃花島,高大襄陽城牆,名仕彙集的大勝關。。。每個角落,每個地方都留下自己的腳步。

少女時代,無憂無慮。這一切一直到十六歲那年的那天,生日,熱鬧紛呈的晚宴,喝酒醉酒,珍稀奇怪的生日禮物。而正也是從這一天開始,我開始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除過江湖正統的省部廳局的達官貴人之外,這世界上還存在著無數草莽人傑。自然,風陵渡的那天,我永遠也不會忘卻,那是我第一次聽說他的時候,在倒馬坪那是第一次我看見他的時候,那時候帶著人皮面具的他,可真丑。黑龍潭自然永遠不會遺忘,那兒第一次他牽起了我的手,也就是那一次,我第一次為了哭了,還讓他看見了。但我不後悔,因為在萬壽山莊,我真正見到了他,真帥,和我想像的一模一樣。三顆金針,生日禮物,絕情谷底,那麼幸福。襄陽大戰,極為慘烈,師父把我綁在高台上,燒死我,可我也沒害怕也沒哭,最後師父死了離我而去。而在華山絕頂,我哭了,因為,那是最後一次看見他。

青年時代呢,都用來尋尋覓覓了吧,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花落無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凝月冥冥。終南山在陝西,風陵渡在山西,萬花坳疑在山西,絕情谷在湖北,少林寺在河南。多年來我走遍這些地方,甚至更多。而這些地方,爸爸和媽媽在少年時代也都走過,只不過他們是兩人情侶同游,是怎麼樣的歡樂,而我,但單身獨游,卻哪裡有心情看這些景色呢?還記得少林嵩山旁的那個三休台,三休,嗯,三休!但卻不知是哪三休?這人生千休萬休,又豈止三休呢?

那一年襄陽城破了,父母在那慘烈的最後一戰中離我而去,我還記得他們那決絕的眼神。弟弟也死了,我徹底在世界上孑然一身。他曾說,小妹子,你爹爹媽媽都是當代大俠,人人都十分敬重,你有甚麼事,自也不用我來效勞。但世事多變,禍福難言。你若有不願跟你爹媽說的緩急之情,要甚麼幫手,儘管帶個訊來,我自會給你辦得妥妥貼貼。今天,世事多變,禍福難言,你又在哪裡?我有想給爸爸媽媽說的緩急事情,我也需要幫手,想要給你帶訊,然而,你能辦得妥妥帖帖么?

今天,我四十歲。正坐在峨眉山上梯度,一晃二十四年都過去了。二十四年,而人生有多少個二十四年。彈指一揮已經瞬間,而我還是常常想起你,想起你那雙深沉而憂鬱的丹鳳眼,想起你那張微微蒼白消瘦的臉龐,你的聲音,你發白的鬢角。。。無數次魂牽夢繞,無數次空懷纏綿,多想找到你,可找到你又怎麼樣,你的身旁還有龍姐姐。這一切,都要過去了。

那,我的一生是怎麼樣的一生?

是啊,郭襄她的一生是怎麼樣的一生?

如果沒有楊過,我想她的一生應該和所有的大家閨秀應該是一樣的。在自己的孤芳自賞的世界裡,打打鬧鬧,喝喝酒,在青春期的叛逆中胡作非為一番,然後長大一點兒,周遊一下歐美列國長點見識,找個相配的世家公子高富帥結婚,生子。也不用拚命買車買房,家裡有的是桃花島這樣的巨型別墅,至於車,已經有布加迪威龍全球手工打造限量版。這就是一個普通女人的歸宿,同時也是一個有點個性的白富美的歸宿,不是么?再美再有個性的人,在歷史的洪流中,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也就是一個凡人,如果沒有獨特的革新,在當代也是一個普通人。郭襄同樣逃脫不了這樣的命運。

葛巾大大最後還不是嫁給了她的精英丈夫,在那閨房中,為她的夫君熨熨衣服,打理下西裝,然後在閑暇時間和友人聊聊珠寶,談談異國風情,談談幼年時代的舊夢,談談文學歷史政治等等。過幾年,有個小孩兒,相夫教子,其樂融融。

。。。。。。。

如果,沒有楊過,她的一生可能就和她姐姐郭芙以及太多才女的命運一樣。精緻,雅觀,清雅,秀麗,溫婉,賢惠,知性,這些讓人羨慕,然而卻也並沒有太多的驚艷,在金庸的書中,或許,她也會變成一個和郭破虜一樣的道具,為我們熟知,然後為我們所遺忘。

而,郭襄偏偏遇到了楊過,所以,她的這一生的道路就這樣輕易的被轉折了,從16歲的那年。她開始變了,母親黃蓉少時的頑劣,隱忍機智,郭靖的豪爽俠義都在她的身上全部煥發了。這些在閨房裡面毫無用處的品質,在她的16歲後,因為草莽的楊過,開始在她的身上燦燦發光。一位公主在貴族的世界裡,自然有無數的規則限制並且決定她的走向,而一位公主如果從皇宮內院走出來,來到草莽的世界裡,那麼她的一生必然極具傳奇。

因為,郭襄走出了規則,女人的規則,所以,變成了傳奇。

郭襄削髮為尼應該是有定數的,她先拜入金輪法王門下,想來那時候就種下了佛法普度的果。還記得么,峨眉派的九陽功叫做佛光普照,想像郭襄創立這招的時候,在那瞬間想起了師父金輪法王對自己的淳淳教誨,入了空門那也是不可迴避了的。父母慘死,家破國亡,愛人不可求,師父死去,有什麼可留戀的呢。

所以,你說她是幸運呢,還是不幸呢?

要說是不幸,換個活法,那她的一生也就是一個普通女人的一生,精精緻致但卻平平淡淡。對於,她那麼具有生命力的個性來說,活著還不如死去。

而要說是幸運,她的一生,尋覓一生而不可得,苦苦的追尋,茫茫然的失去。到出家後,還給自己的徒弟命名為風陵師太,創立和愛人在一起的劍法。若說大徹大悟,我是不信,真正大徹大悟的人不會這樣。情之一物,入口先甜後苦,她何苦涉入情網呢?太執著。

所以,她應該是既幸運又不幸運的吧。我想即便讓郭襄重新選擇一次,她也堅定的選擇,讓自己在十六歲那年遇上那個自己逃避不了的人。我相信郭襄的選擇,她那麼執著,那麼隱忍,她能夠讓自己在十六歲的一生都執著的愛著同一個人,所以,你會相信,上天再給她一次機會,她會做出其他選擇么?

不會,因為她是郭襄。

她的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一種符號。

完。

謝絕轉載以及修改。


那樣坦蕩,瀟洒,靈慧的一生,怎可用幸與不幸來評判?

第一次看《神鵰俠侶》我是不大喜歡郭襄的,只因為她在我心中像其他愛上楊過的女子一樣,被楊過偶爾的光亮迷惑,然後飛蛾一般地撲上去,淪為金庸筆下為了襯托楊過小龍女情比金堅的一個悲劇的配角。

我以為,她騎驢仗劍行走江湖只是為了尋找十六歲那年的一場煙火,她最後出家創立峨眉只是因為再也尋不見楊過的影子,心裡空寂,萬念俱灰。

然而,在讀過第二遍,甚至更多遍之後,我發現我錯了,大錯特錯。

絕難忘記郭襄在《倚天》里出場的樣子,她身著淡黃色衣衫,騎著一頭青驢,沿山道緩緩而上。 她低眉輕吟,眼中神色清朗,從頭到腳,一切都是新的,就像是春天裡剛剛發芽的一株綠柳,可愛可親。

少林寺那一仗,她打得太漂亮,漂亮得我看到這裡幾乎要手舞之足蹈之,看到她,彷彿又看到當年的黃蓉,一樣的古靈精怪,一樣的博古通今,只不過,她比母親更加獨立、堅強,她只有自己,沒有身邊的靖哥哥,也沒有任何人為他助陣幫忙。然而她卻是毫不畏懼的,面對要試她武功的大和尚,她只是微微一笑,蘭花拂穴手、越女劍法、落英劍法、空明拳、羅漢拳……郭家有女當如是!

被識破身份之後,她也不惱,端的是坦坦蕩蕩。和尚要給她禮物,她拿出了江湖兒女的真性情,說道:「老禪師,朋友相交,貴在知心,這些俗禮算得了甚麼?你有事便請回去。他日江湖相逢,有緣邂逅,咱們再喝酒論武,有何不可?」喝酒論武,有何不可,妙哉妙哉!

她與何足道的相遇,更加漂亮得緊,何足道一張琴,引百鳥朝鳳,她一曲《考槃》,卻讓鳳凰來朝。這場塵世里的相遇乾淨而溫暖,是相忘於江湖的釋然。要知道每一個青衫公子與鮮衣少女的相遇,不都需要一個終成眷屬的結局。我喜歡你,但不一定我要我們在一起。我們只是坐下來,在這個春日的下午,靜靜聽一曲琴音,而已。

知音,是比伴侶更難得也更珍貴的一個存在。知音有時,甚至可以超越了性別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我唯一尊敬的就是你的愛,因為你給我自由。人生種種,如若相愛,便攜手到老;如若錯過,便護他安好。

然而有太多人願意去可憐郭襄,願意作大量的詩詞歌賦去懷念那天涯思君不能忘的凄涼,在他們心中,郭襄只是那個年方十六矇昧無知的少女,因為一場煙火迷住了眼睛。她只是那個風陵渡里,金釵換酒論廟堂之高的快意少女,因為對江湖的新奇而充滿了天真的想像。她只會澤畔行吟,且只會吟那一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然後哀嘆著自己的命運。

有人說,郭襄只活了十六年,剩下的四十年都活在記憶里。而且拿出她為自己的弟子取名」風陵」這個「鐵證」。如果郭襄看見了,她會笑的吧。

她是那個有著美麗而靈慧的生命,博古通今,號稱「小東邪」的女俠啊,她不需要人們的憐憫,也不需要誰為她寫任何關於她和楊過的文字。試問她怎麼會把一場少女時候的夢做到一生?怎麼會對一個影子般的人牽掛天涯?況且,找到了,又怎樣呢?楊過和小龍女根本不需要躲著她,小龍女愛靜,不可能讓郭襄窮極一生也找不到他們的影蹤。可能,很可能,郭襄早已經找到了楊過,她笑著祝福他們,像很多年前,發過的三個心愿一樣,祝福他們白頭到老。她甚至會像一個長輩一樣摸摸楊過夫婦孩子的頭,變戲法一樣摸出一串糖葫蘆,把這個小孩子抱在懷裡輕輕逗弄。一定,有那麼一個剎那,她釋懷了。她會提著衣擺,走出終南山的古墓,那時的她,只見江上數峰青。

然後,為了紀念這場十六歲的花事,她給自己最愛的弟子,取名——風陵。

人都是有執念的,所以無法超脫。而郭襄沒了執念,才最終看破紅塵,落髮為尼。千山暮雪,我的生命再沒有你的痕迹。

我走過山的時候,山不說話。

我路過海的時候,海不回答。

我的小毛驢也在沉默,倚天劍伴我走遍天涯。

人人都道我思君不見,

才選了峨眉落髮安家。

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的霧與雲霞,

帶著十六歲盛開的那場煙花。


郭襄是很幸運的,無論從哪個方面講

郭襄,父親是萬人敬仰的郭大俠,母親是丐幫幫主,外公黃藥師名列天下五絕,光是這樣的出身,生在南宋末年那樣的亂世,比一般人幸運的何止百倍,而且繼承了黃蓉的美貌,隔代繼承了黃藥師的邪魅個性,最重要的一點,她聰明,這種聰明在有了一定閱歷後就會變成智慧,不然,她也不可能手創峨眉派,短短几十年就能與其他幾大派分庭抗禮

許多人談到郭襄,總是繞不開楊過這個坎兒,什麼一見楊過誤終身……其實郭襄對楊過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小蘿莉對大叔的崇拜,楊過滿足大叔控型小蘿莉對異性所有的幻想,其次,郭襄聰明,又號稱小東邪,自然看不上循規蹈矩的普通人,她姐夫耶律齊是個規規矩矩的好男人,大小武資質平平,整本神鵰中,有邪這種特質的男性,除了黃藥師只有楊過,郭襄十六歲生日的時候,楊過已經是名滿天下的神鵰俠了,以他寬廣的人脈,以他巨大的號召力,讓各路正派邪派甚至是他各種狐朋狗友比如西山一窟鬼等來給她過生日,這遠遠超過了一個十六歲小姑娘的需求,那時候有多少人知道郭襄,又有多少人是沖著郭襄去的?大概有很多人連郭靖都不了解,很大一部分是給楊過面子,或者向神鵰俠獻媚。還有,再細想一下,楊過從小缺愛,在哪都不受待見,受過很多屈辱,比如在鍾南山的經歷,等到成功逆襲後,向所有人證明自己,這也說的通,那麼大的排場是不是有他作秀的成分?當然,這是我個人見解,歡迎來噴。但是那場盛大的煙火,在小小的郭襄的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再遇到像大哥哥這樣的人了,可楊過不可能和她在一塊兒

但…是,這並不能說明郭襄不幸運,襄陽城破後,她一人一劍一驢走遍天涯,書中提到的原因是她在找楊過,沒有提到的還有她的父母弟弟戰死後,出來行走也是在緩解悲痛,畢竟她還很小,少年時的情結還沒有解開,那場煙火還沒有在她心裡完全消散,這個事也不單郭襄有,蛛兒不也思念張無忌么?等見到張無忌時,才明白她是在思念咬了她一口那個小張無忌。港囧都看了吧?徐來真的喜歡楊伊嗎?這都是少年時候的情結。所以郭襄根本不會一見楊過誤終身。

郭襄,從十六歲到四十歲,這二十幾年的遊歷,小東邪的聰明已經變成可以開宗立派的智慧和能力,書里寫郭襄在四十歲那年大徹大悟,開創峨眉派,很多人把這四個字理解為她找不到楊過心灰意冷,其實,開創峨眉是她的智慧和能力到了那個年齡自然而然的事,因為,郭襄還背著驅除韃虜的使命,在倚天六大派中對反元呼聲最高的是峨眉滅絕師太,這就是一個證明。她出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一心抗元,屠龍刀自郭破虜死後流失江湖,落在誰手中還未可知,而倚天劍是唯一能與屠龍刀爭鋒的,不單是字面意思,倚天劍藏著九陰真經,如果暴君執政,可以出面斬殺,出於讓倚天劍不外傳的原因,她選擇一生不嫁,然而並不是為了楊過。有人老拿風陵師太說事,沒錯,確實郭襄在紀念與楊過的風陵夜話,可紀念和放不下不是一回事吧?你們不也經常紀念青春么?所以,郭襄少女時的心思是很容易理解的,可是以她成長後的才智和胸懷,怎麼可能一生為情所困?同比之下,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才是不幸,她們是真的一見楊過誤終身,除了苦戀楊過,她們再沒有其他……這七個字用在郭襄身上是不合適的。

郭襄,是很受命運眷顧的,蘿莉時期遇到一個大叔,傾慕過,幸福過,痛苦過,最終釋懷了,最終成為一派的開山之祖,從郭二小姐到郭女俠再到郭祖師,為後世弟子敬仰,許多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東西,她都得到過,許多人一輩子都沒經歷過的,她都經歷過,這難道不是很幸運嗎?

手機碼字,不會組織語言,想到哪兒寫到哪兒

以上


終南山。

楊過站在大樹之上,看著郭襄騎著毛驢慢慢離去的背影,嘴角不禁浮起一絲微笑:「郭靖黃蓉,你們害我成了孤兒,我就讓你兩個女兒抑鬱終生。殺人誅心,殺人誅心啊……」


幸還是不幸是很主觀的。

觀眾有觀眾的判斷,當事人又有當事人的感受。

而情是幸還是不幸,當事人都未必說得清,旁觀者的評價對當事人來說也沒什麼參考價值。

「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對你牽腸掛肚。經過幾許細思量,寧願承受這痛苦。」

「醉過知酒濃,愛過知情重」,沒有深愛過的人,體會不到這種複雜莫測欲罷不能的糾結。

網傳的情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既然相見,說什麼都沒用了,幸也得承受,不幸還得承受。

問世間情為何物……唉~


反正老郭家除了她,都殉國了,連姐夫都殉國了。

還不幸……


16歲生日一場煙花在天下英雄面前成為最幸福的女孩。

得到三枚金針,神鵰大俠願意為她做任何事情。

24年自駕游,足跡遍布名山大川,成為旅行家。

40歲自主創業,武功融合桃花島、丐幫、金輪法王、少林九陽神功,從而獨創一格,成為江湖正道第三大門派。

難道非要跟楊過papapa了才算幸運?


從男女關係普世價值觀來看,郭襄當然是不幸運的,因為她和楊過並不相愛。

因為沒辦法問郭襄,所以只能根據我理解的郭襄去肢解她,我認為她是幸運的。

郭襄的本質是一個純凈,浪漫,詩性的人。這種人的感情天然高級,即不以得到對方的愛為終極目的。她更樂意所愛之人快樂,滿心滿身都是對方即為最大滿足。

郭襄的愛起源於「傳說」,在聽完眾人八卦神鵰大俠後像個粉絲一樣花痴她的楊大哥開啟了愛情的序幕。這愛情註定是蒙昧的,但又是純真的。

到郭襄花費一枚金針只為看一眼大哥哥的真面目;第二枚金針生效英雄大會變成十六歲小女兒最快活的一場煙花夢。這都是郭襄的少女心,在這層少女心的面紗下,她從未想過要得到楊過。她的滿心歡喜只為遇見這樣一個人。此後楊過成了她心靈中最深最細膩最複雜的東西。

郭襄的愛是一種神性,這種性質並不違背她的本性,如果她是郭芙,那這份感情就是不幸的,因為郭芙貪婪。而郭襄是從未懷著利己的願望與努力在愛,她的愛完全臣服,放棄功利,奉獻全部,從而在愛中完成了自己。

當然有一點點「心悅君兮君不知」的無奈,畢竟郭襄是多麼活潑潑的少女,但由於她的愛是發乎本心,順乎自然,所以郭襄根本不懼怕痛苦,愛一個人就不怕他帶來的任何痛苦,因為愛是一種偉大的無我的力量,具備了斬斷了私慾的能力。

涉江采芙蓉,是將愛情的願望化作了行動,而隔江望芙蓉未必不是一種憂傷但雋永的境界。而正因為此,郭襄此後再也無法接受任何一個人,楊過在她心裡從未得到,也從未失去,因此恆久保鮮,永遠鮮明而深刻。

其實這一切還是由郭襄的純凈決定的。愛不一定要完滿,但要純粹;不一定要悲壯,但要優美;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但要刻骨銘心。從這點上說,郭襄都完成了而且不違本心,所以郭襄當然是幸運的。


個人見解:1、通過郭襄來突出楊過和小龍女戀情的堅貞;2、可能金庸認為楊過的良配應該是郭襄這樣的女子。

郭襄有郭黃二人之長,待人真誠、聰明機變。如果楊過小時候遇到的是郭襄,那麼情況會是怎麼樣的呢?小龍女心地純樸,不善言辭,不喜表達自己的情慾,和楊過的敢愛敢恨,偏激的性格差異很大,只不過他們兩個是相遇在比較好的時間,在楊過最落魄的時候,楊龍二人都是無依無靠的時候,兩人相遇了,但是他們一起生活在墓中兩年,楊過都一直把她當做自己敬佩的長輩來看待。如果先生出來的不是郭芙而是郭襄,我覺得楊過不一定會愛上小龍女的。

龍女墜崖之後,許下16年之約,這個16讀起來就很怪,一般是10年,如果是你跳崖,你要寫也是寫個10年20年,但偏偏寫個16年,這就是為了讓郭襄長到16歲,然後讓楊過和郭襄有一段緣分吧。

如果把郭襄這個角色去掉。那麼龍女也不用寫16年了,直接寫個10年就可以了。

之後的劇情大概是這樣的:楊過在江湖上漂泊10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武功越來越高,心地也愈發的成熟,明白了幼時郭靖對自己的好,然後為襄陽城辦了幾件有助於軍國的大事,相報幼時郭靖之恩,跳崖後遇到龍女,然後二人大戰襄陽,然後隱居。

是不是感覺有點無味,主線依然很明顯,以他們兩的戀情為主體,但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加上郭襄之後,16年後的那部分就顯的精彩多了。讀者會為郭襄這樣一個好姑娘的命運嘆息,又會感嘆歡喜楊龍二人的戀情之堅定。

總的來說:郭襄就是這樣一個有女主的光環(天賦、出身名門、長的漂亮、性格優秀、武功好),但是沒女主的命的女子。

表達不得其法,大致如此。


別人的憐愛有加,正好反襯出親人的殘酷缺位啊!

聰明美貌家世,郭二樣樣不少,而且因著一出生的先機,她的際遇比起尋常人來,實在是當得起輝煌二字。這樣的人物,按常理來說,眾星捧月之外,必定是爹媽的掌上明珠,可惜郭二恰好生在了亂世,又恰好做了郭大俠和黃幫主的女兒。

郭家三個孩子,唯獨郭芙有幸。彼時的郭靖黃蓉,隱居桃花島,碧海潮生、落英繽紛里,尚有閑暇把一塊豆腐燉成精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十幾年後的襄陽城裡,郭大俠和黃幫主再無餘情作惜花,劍光霍霍、銀鞍白馬邊,唯有一點黃昏茶話,彼此憶起當初的小兒女情態。於是郭芙在足夠的寵愛下,把一生活成了名門千金該有的樣子;郭襄和郭破虜反而因為郭大俠和黃幫主的有心無心,各自有各自的不甘。

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多的愛,長大後最缺的,往往是親人的認同。無論楊過還是郭襄,他們激烈抑或溫和的探尋,所求不過是至親之人的全心接納。小郭襄結交三教九流、販夫走卒,是無門戶之見,無出身之輕,卻也是落寞,是喟嘆;她拔金釵當酒,固然是可愛和豪爽,卻也是釵頭明珠蒙塵的不甘和自傷。她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魯有腳再聊得來,也沒法兒交心;姊姊姊夫所給的,多是生活上的關懷;郭破虜端方凝重,八成說不到一塊兒。你看看,這麼個小姑娘一路寂寂地長大,旁人再多憐愛讚歎,她竟然是,連個貼心的閨蜜都沒有,遑論知己。所以她得了小東邪的外號,這是贊她劍走偏鋒、離經叛道,也是憐她無人知曉的寂寞和失意。從骨子裡來說,她和黃藥師、和楊過都是一樣的、斷腸人在天涯。

還好她有了十六歲的那場煙花。這是她一生放逐的開始,也是她少女時期鬱郁不得意的結束;她遇上了最刻骨銘心的愛情,也攤上了命運最無情的翻雲覆雨手。

風陵渡頭,她隨著山西一窟鬼的腳步,開始了最驚心動魄的奇幻歷險:虎豹狼蟲,白雪枯樹,神鵰大俠從天而降;萬花坳的老頑童,奇花異樹,蜜蜂飛舞;黑泥潭的白髮婆婆,靈狐飛躍;得道高僧,武學大師;盛宴美酒,明月皎皎;這場戲到了壓軸,三枚金針,慨然許諾,神鵰大俠面具揭開,鳳眼生威,劍眉入鬢,那便是入了眼,入了心,再難忘懷。

十六歲聲勢浩大的煙花,夜幕之下等到他,寶劍美酒名馬英雄,何況還有溫柔以待,自然是天涯思君不可忘。百年之後,倚天屠龍記的尾聲里,黃衫女飄散遠去,只餘下一句:「神鵰俠侶、絕跡江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這百年的追尋終於得了答案。

愛情有百般姿態,襄兒這裡,是大風光大場面的激蕩,是烈火中的柔情繾綣,是美酒之後的回味悠長。被這麼一個人帶著、經過這麼一遭,其他人便是過眼雲煙何足道,只此一次也就夠了,管他什麼大叔蘿莉、暗戀明戀!幸運是什麼?不過是,恰當的時候,愛上我眼裡最好的你;煙花盛開的時候,我的眼裡亦只有風姿獵獵的你。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遇上那個讓全世界淪為陪襯的他。


推薦閱讀:

《天龍八部》慕容復出生時,大燕已經滅亡了600多年了,為什麼還要光復大燕?金庸設定的不合理吧。
金庸小說有哪句話或哪段讓你感慨萬千,噓唏不已,有共鳴?
金庸筆下的誰最孤獨,誰最寂寞?
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強悍的內功是哪本?
金庸怎麼評價我們對他作品的討論?

TAG:武俠 | 武俠小說 | 金庸 | 金庸小說 | 郭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