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天龍八部》里的喬峰?
縱觀金庸15部小說,」喬峰「這個人物稱得上是浪漫情懷英雄主義的史詩巔峰!
君不見寫完喬峰,金老已然無力再寫英雄,最後兩部小說的主角慢慢變成了江湖中的普通人和市井中的凡夫。於我來說,金庸小說中,最能打動人的英雄是喬峰:
落魄時想想,「雖萬千人吾往矣」,何等英雄何等豪傑,胸中塊壘一掃而空,頓覺前路何愁……遇見小人想一拼了之時,想到喬峰「蕭某大好男兒,竟和你這種人齊名「冷笑一聲,何等瀟洒……
心中怔忡不定,遇事而天人交戰時,翻開書頁,看到」殺母之仇豈能當做買賣交易「壯哉喬峰!自己心中則已有答案。若是橫向對比,喬大俠/蕭大王得知自己生父身份和作為之時,心中翻轉幾句話就已然開解,再看看楊過,折騰了半天,最後還立個不肖碑……
感情上,便是巨俠郭靖也礙於道德掙扎於華箏和黃蓉之間,更不用說同書里那兩個把弟了,至於張無忌抑或者陳家洛就不用提了吧。喬峰對於阿朱的一往情深,從不猶豫,從責任到愛情,絲毫不見拖泥帶水,甚至為了阿朱,殺父滅門之仇也能不顧,只為塞外牧馬……若不是老金筆下過於殘忍,寫出了」塞上牛羊空許約「這出悲劇,說不定他們真的就北出雁門,鴛盟即成。即便是在全書收尾,喬峰還是記得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這句話賺了多少少女心,多少眼淚!而最後他」敝屣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玉碎乾坤,升華成神!
完成了中外史詩英雄最後的宿命,死於大義!我的評價:喬峰滿足了所有人對英雄的幻想!智光大師,丐幫汪幫主,玄慈大師三人一樣的懊悔,但是在撫養喬峰的方法上發生了分歧,汪玄二人主張把喬峰培養成英雄好漢,智光大師覺得不要教他武功,不要叫他入江湖,當個老百姓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就好。
我想智光大師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因為真的被雁門關之役震撼了,真覺得江湖就是修羅場,真不希望喬峰在沾染血腥。後來智光大師被說服,喬大俠錯過了當喬老漢的機會。
讀書至此,便會想起與智光大師同一時代蘇軾的那首詩,二人一在朝堂,一在江湖,卻有同樣的感慨,蘇軾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的孩子遠遠沒有到公卿,反而跟著他吃了不少苦頭。喬幫主也遭遇斷崖式降級,屢遭算計,直至英年早逝。
可見,不管在朝堂還是在江湖,能平平安安走完一生實在是一種奢望。但若喬峰種地耕田,成了普普通通的阿峰,那麼在穀倉里便被西夏人隨手一刀腦袋劈成兩半的恐怕就不是金二哥而是喬二哥了。
喬峰以為的吉星高照,其實是汪玄二人的有意為之,喬峰從小家破人亡,歸根結底是慕容博的刻意算計。人生便如舟行滄海,又有多少事是能自己說了算呢。金庸十四部著作,離不開兩個字:江湖。什麼是江湖?江湖自然不是一個地方,在我看來,江湖更像一種宿命。
有八個字可以很好地概括江湖:以仇報仇,以殺止殺。
只要身在江湖,就沒有人能逃過這個宿命。你以為你是來報仇的,舊仇報了添新仇;你以為你是來了斷恩怨的,恩恩怨怨從來就沒斷過。你的衝冠一怒,殺人不是最終解決,進了這個江湖,就沒有全身而退的。
你在江湖之上,無論從哪個方向看,最終看到的,都是一道道帶血的鏈條。環與環相扣,血與血交融。江湖人做事衝動,熱血惹下來的債,都要熱血來還,生生世世無休止。越是那些在江湖上有頭有臉的人物,越是在這長長的鏈條中擔當無可替代的一環,無法抽身。
何止《天龍八部》,每個江湖都充斥著兩個字,冤孽。為了一本經書,你殺我我殺你,就算有大佬站出來斡旋,還是止不住人們的爭奪之心。為了一把刀,甚至不顧性命,皮焦肉爛也要握住刀柄,高人俠客插手也被牽連。一件不會說話的東西,被江湖世世代代的血氣裹挾著,變成了勾魂使者,捲起腥風血雨。
沒有人能夠倖免,因為這是江湖的宿命。
喬峰身在江湖之中,免不了成為這鏈條中的一環。雖然他講義氣,不好殺,受人擁戴,但這沒用,江湖不分好人壞人,身在血雨之中,沒一個人能夠解脫。
這種氛圍在射鵰、神鵰這些小說不是很明顯,是因為那裡面強行弱化了這些鏈條,只彰顯正義的一面。但在《天龍八部》里,金庸徹底撕開了那條紗,把真實的江湖展現給我們了。
從一開始,喬峰就承擔著江湖裡所有的冤孽。一個契丹人,在敵國宋朝最仇視契丹的幫派里,當了幫主。他的殺父仇人,竟然是跟他最親近的人。扶他上位的人,也是把他推下血海的人。從這個上面來看,他的名聲有多大,這種冤孽就有多大。
背負這樣冤孽的人,無一不在恩怨里沉溺,不能自拔。你看段譽,在父輩里的恩怨里攪和,手足無措,最後莫名其妙地得償所願,娶了妹妹們,做了小皇帝,最終一樣要出家為僧。慕容復更是被家族遺訓哄瘋了,什麼事也不想,天天想著復興大燕,連兒女私情也不顧。
喬峰卻是江湖裡唯一一個跳出來的,他斬斷了那根血的鏈條。
按喬峰的戰力,毫無疑問應該是個戰神,幫派里的紅花雙棍,遇見事情二話不說,出門就打,打服了再跟你講道理。江湖人都是這麼乾的,拳頭大的才是道理,只有殺人,別人才不會殺你。
把痛苦從自己身上轉嫁到別人頭上,這是江湖人的根本邏輯,也是他們的冤孽來源。
但喬峰不是,作為一個戰神,他唯一的愛好只有酒,也做不來讓人痛苦的事。這是無法想像的,因為古往今來,只有好殺好戰的人才能被稱為戰神。演義里的李元霸,恨不得天天撕人玩,暴戾無比。
一開始喬峰並不懂江湖的本來面目,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來做,雖然身為第一大幫的幫主,並沒有攪起太多腥風血雨,甚至刺殺遼國大將這事,也大多偷偷去干。作為一個戰神,身上竟然有佛性,安穩不爭。
但是從杏子林開始,喬峰開始沉淪,因為外界的各種壓力,到聚賢庄時,已經幾乎變成了一個殘忍好殺的戰神了,再邁一步,就沒有人擋得住他了。
但一個女人攔住了他。
阿朱是喬峰生命里的救贖,讓一個戰神收到了愛情的滋養。但是愛情並不是解決一個人跳出江湖的船。江湖裡的情愛,是從血海里開出來的花,最終還是要融化在血海里,化為血水。
喬峰的愛情,最終成為了犧牲品。他一心尋仇,最終報應回來,拍死了摯愛。
在那一刻,喬峰真正醒悟了,看清了江湖的真相。
一般人遇到這種血海深仇,都會讓仇恨找一個突破口,把這個罪過推給其他人。殺人就是解仇。但命運讓喬峰無人可殺,他只好殺自己。猛錘自己一頓之後,喬峰終於放下了,埋了仇埋了怨。在此之後,即使知道康敏是謀害自己的主謀,也沒有再怒氣勃發。
殺死阿朱,最終使喬峰看開了。他是這個冤孽江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江湖仇殺,兩國攻訐,現在冤孽都纏在自己身上了。
化解恩怨的方式很多,喬峰用了最難,也最功德無量的一種。自殺。以自殺的方式,救了萬民。普通人救自己,小俠救人,救十個八個可以稱作是大俠了,像郭靖那樣的,已經是俠之大者。但做到救兩國人,消解恩怨的,沒有第二個。
阿朱只有一個,喬峰何嘗不是只有一個。
沉淪血海,卻能自我超脫,這是神佛的度量。
金老十五部作品,洋洋洒洒登台了許多人物,可若論英雄,無人及的上蕭峰。
天龍八部初期,已是「北喬峰,南慕容」齊名,天下人士,不能說全部,但十之八九不如這二人,青年才俊更是首推這二人。然後金老用段譽之眼,寫南慕容之強,不禁令人好奇,慕容公子到底是何等人物,有這般風采,連他的一個手下功夫為人已是不俗。讓痴迷段譽不已的美人王語嫣,也是對其傾心不已。陡然間,喬峰出場,讓段譽喝彩 「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可見蕭峰神威凜凜之勢。他一出現,便是重大的危機,有幾人能化之於無形?他做到了。之後最先出場的段譽暗淡下去,開始隨他查真相 ,厲險境,蒙冤屈,戰群豪。轟轟烈烈,出生入死。一直覺得蕭峰是金書男主里的另類,他沒有離奇的獲得奇高武功的境遇,只是自幼有名師,憑智勇成為丐幫幫主,名揚天下,他不是莫名獲得神功,不是得到高手內力,他全憑自身幾十年苦練有了絕頂武功,降龍十八掌更是強絕。單論武功他不會是毫無懸念的第一,但書里寫,蕭峰遇敵,愈戰愈勇,因此實戰排名蕭峰絕對要比武功排名高。我最喜歡他的一點是他不像大多數主角,過於善良無知而令自己受盡苦頭,他有很高智慧,遇極大困難能冷靜思考,必要時可以狠辣,心中懷著蒼生。他幾乎是完美的了,但他卻是金書男主中唯一死亡的結局,命運給了他殘酷的真相,他儘力不負,不負大宋之恩,不負結拜之義,正因為他是英雄,他只能讓自己以死了結。借用掃地僧的話做結吧「唯大英雄能本色,蕭施主當之無愧。」金聖嘆評《水滸傳》
魯達闊人也,林沖毒人也,楊志正人也,柴進良人也,阮七快人也,李逵真人也,吳用捷人也,花榮雅人也,盧俊義大人也,石秀警人也,然皆不如武松,武松具魯達之闊,林沖之毒,楊志之正,柴進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吳用之捷,花榮之雅,盧俊義之大,石秀之警,絕倫超群,天人也!
武松,武二郎,評價最高是天人
武松即為蕭峰的原型之一,且為最主要的原型。
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1、武松能喝酒,梁山伯上的好漢大多能喝酒,但武松是其中最能喝的幾位,號稱有幾分酒就有幾分力氣
蕭大王,打架前先喝個酒上個BUFF,也是有幾分酒就有幾分力氣的主兒
2、武松與潘金蓮,蕭峰與康敏
不做更多解釋
武松與玉蘭,蕭峰與阿朱
武松與蕭峰殺妻。《水滸傳》里寫的很粗糙,沒有什麼人物互動,更兼有後面馬上就是重頭戲大鬧飛雲浦跟血濺鴛鴦樓,張都監把玉蘭許給武松就情節上來說就弱了許多。
到了武鬆開殺的時候,讀者跟李卓吾一樣,陷入死一個叫一聲好的亢奮環節,武松殺玉蘭也就隨即淹沒,無蹤影了。
但這個同樣是一出悲劇,看原文
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一死!」提了刀,下樓來。夫人問道:「樓上怎地大驚小怪?」武松搶到房前。夫人見條大漢入來,兀自問道:「是誰?」武松的刀早飛起,劈面門剁著,倒在房前聲喚。武松按住,將去割頭,刀切不入。武松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時,已自都砍缺了。武松道:「可知割不下頭來!」便怞身去廚房下拿取朴刀,丟了缺刀,翻身再入樓下來。只見燈明下前番那個唱曲兒的養娘玉蘭引著兩個小的,把燈照見夫人被殺在地下,方才叫得一聲「苦也!」武松握著朴刀向玉蘭心窩裡搠著。兩個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個結果了,走出中堂,把閂拴了前門,又入來,尋著兩三個婦女,也都搠死了在地下。
殺人的時候,武松已然被複仇驅使變得瘋狂。蕭峰在殺阿朱前也同樣如此。
3、打虎與擒王
打虎自不用多說,單說擒王
雖然正版《水滸傳》里是魯智深「三拳打開梁山泊,一杖打合水滸傳」
但呼聲最高的結局,一直都是武二郎單臂擒方臘。
至於蕭峰,王擒了三回,兩次耶律洪基,一次楚王
重點剖析最後一擒與擒方臘,耶律洪基對蕭峰的問話很有意思,大意就是你今天讓我退兵,南朝那邊一定高官厚祿balabala什麼的
這跟梁山好漢平方臘,有啥區別?
同樣的背棄了自己的出身
蕭峰選載了死,武松選擇歸隱沙門(這種行為在人眼裡與死無異)
4、武力值
雖然《水滸傳》里武功高的有好多,不算方臘方面,單論梁山泊方面,就有盧俊義,林沖,關勝,魯智深等人。
尤其是盧俊義更是號稱水滸傳第一武力值。
但是,但是,提起《水滸傳》最能打的,第一反應還特么不是武松!
這跟《天龍八部》里,武力值最高掃地僧,但最能打的還是蕭峰,一樣的套路。
沒辦法,作者渲染的厲害,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斗殺西門慶,暴打孫二娘,怒殺飛天蜈蚣。
武十回不是鬧著玩,這麼些個事件順下來,比起後來打仗時展現的武力值有說服力多了。
這也是蕭峰出場後就得迅速一系列事件表現他能打一樣,光靠「南慕容,北喬峰」說明不了什麼,必須得有聚賢庄一戰,必須出手就能打死人,這樣蕭峰武力值不高(對比的是掃地僧,虛竹,段譽這三個BUG),但最能打的印象才能根植在讀者腦海里。
總結:武二爺的評價是天人,蕭峰這個脫胎於武二爺的主兒,怎麼也得算是個小天人,正好也對應了蕭峰在《天龍八部》中「帝釋天」的位置。
就蕭峰的文學形象來看,其實並木有超越武松,只是在一定方面對於武松的形象有所突破。
啊,你問小說里的蕭峰啊,金聖嘆說完了啊,你自己對比一下嘛,蕭峰的闊、毒、正、快、良、真、捷、雅、大、警。
總歸是天人!
這道題我一定要答。
不喜歡叫喬峰,更喜歡蕭峰這個名字。有種莽莽蒼蒼的粗獷氣。金庸創作的蕭大哥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的整個性格和三觀。那是12歲的時候小學畢業那個暑假沒有作業,就從圖書館借書看,之前看過神鵰俠侶的電視劇,很喜歡,就借各種金庸的武俠小說,一讀之下發現竟然寫的都這麼好看。一個暑假也不知看了多少遍。既然題目只說蕭峰,就不談其他的了。蕭峰算是金書中大丈夫好漢子第一人,頂天立地偉丈夫。
這類人金書中有是有的,而且還不少,如飛狐中 胡斐,射鵰三部曲中 洪七公 ,丘處機,王重陽(陸冠英與程瑤迦成親那一回,黃老邪哈哈大笑,王重陽一生豪氣干雲,沒想到收了這麼個扭扭捏捏的徒孫。這一句叫我對重陽真人一生頗為好奇,可惜金庸沒有正面寫過,只有後來在神鵰俠侶中借楊過之口提過一些。)笑傲江湖中 令狐沖,任我行,向問天。 書劍中 無塵,文泰來。倚天屠龍記中 除了張無忌的明教諸人。但若論氣概之豪,行事之果斷爽快,都較蕭峰稍微遜色。
蕭峰一看上去就是一條凜凜大漢。極為魁梧雄壯。段譽初見「西首座上一條大漢回過頭來,兩道冷電似的目光在段譽臉上轉了兩轉,段譽見這人三十歲年紀,身穿灰色舊布袍,已微有破爛,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這段話我還抄在過語文摘抄本上,捂臉。。)
蕭峰出場時已經是30歲了,心理成熟的年紀,沒有胡斐,令狐沖似的兒女情長。在書中蕭峰一直是為家國大事奔走,阿朱主動,後來(蕭峰初時救她,只不過一時意氣,待得她追到雁門關外,偕赴衛輝、泰安、天台,千里奔波,日夕相親,才處處感到了她的溫柔親切)╰_╯。
給阿朱講故事這裡,金庸一段描寫道出了蕭峰平素行事(喬峰皺起眉頭,臉色尷尬。不久之前,他還是個叱吒風雲、領袖群豪、江湖第一大幫的幫主。數日之間,被人免去幫主,逐出丐幫,父母師父三個世上最親之人在一日內逝世,再加上自己是胡是漢,身世未明,卻又負了叛逆弒親的三條大罪,如此重重打擊加上身來,沒一人和他分憂,那也罷了,不料在這客店之中,竟要陪伴這樣一個小姑娘唱歌講故事。這等婆婆媽媽的無聊事,他從前只要聽見半句,立即就掩耳疾走。他生平只喜歡和眾兄弟喝酒猜拳、喧嘩叫嚷,酒酣耳熱之餘,便縱談軍國大事,講論天下英雄。什麼講個故事聽聽,兔哥哥、狼婆婆的,那真是笑話奇談了)
後來逼迫馬夫人說出仇人的時候,寥寥數語也道出了少年時的性格。(蕭峰嘆了口氣,說道:「我從小不喜歡跟女人在一起玩,年長之後,更沒功夫去看女人了,又不是單單的不看你。比你再美貌百倍的女子,我起初也沒去留意,到得後來,可又太遲了……」)
從小就,額,大男子主義極重?後來蕭遠山出場的時候,看的激動,拍桌子道這才叫老子英雄兒好漢,虎父無犬子,骨子裡的英雄血脈。(蕭峰驚喜交集,搶步上前,拜伏在地,顫聲叫道:「你……你是我爹爹……」
那人哈哈大笑,說道:「好孩兒,好孩兒,我正是你的爹爹。咱爺兒倆一般的身形相貌,不用記認,誰都知道我是你老子。) (*≧▽≦)(看到少室山三結義的時候,熱淚盈眶,血氣上涌,咬牙握拳,恨不能鑽進書中跟蕭峰並肩抗敵。三兄弟一起喝酒,12歲的我也抱著兌了水的白酒咕嘟咕嘟狂灌。(? ̄??? ̄??)還神神道道的模仿書里的台詞場景。)
12歲看了天龍八部,將蕭峰視作楷模,行事處處要求自己豪邁大氣,舉手投足之間走路都要散發出那種自信洒脫的氣概(? ̄??? ̄??)。甚至,堅信自己將來長得肯定和蕭大哥一樣魁梧威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而且這個還真做到了。父母170/157,我長到187/188。我認為這全是我信念的力量哇哈哈哈哈。
現在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啊。悲劇的人物,必死的英雄。
以下正文:
第一次讀《天龍八部》的時候,大約是高二。正是春寒錦衫薄,不識愁滋味的年紀。這本書看下來,卻是失魂落魄,尤其是喬峰之死更讓我茫然不知所措。
喬峰為什麼一定要死?過了很多年,彷彿找到了答案。
悲劇的本質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你看。這種撕碎的力量,往往來自於無法掌控的命運,窮盡一生努力,卻仍舊逃不脫。
亞里士多德說,悲劇的主角是因為陷入逆境而遭難,而不是他本人的惡德敗行。
悲劇使觀眾對劇中人產生深深的憐憫,激起命運無常、無可奈何的共鳴。
悲劇中的人物大多以死亡為終結,正如西方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東方的《梁山泊與祝英台》。
悲劇的本質是絕望,只有死亡才能消除無能為力的絕望,走向最終的平靜。
天龍八部就是一本徹徹底底的悲劇。
陳世驤先生評價說,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每個人物無不為自身的貪嗔痴愛所困,都在自己的命運中沉浮。眾生皆苦,求而不得,貫穿全文。
葉二娘愛上她想愛的人,只因為是不倫之情,不得不躲躲藏藏,見不了陽光。孩兒剛一出生,便被蕭遠山搶走,數十年不得相見。終於見到了,來不及享天倫之樂,便殉了情。
玄慈臨死前說,你和令郎分離三十餘年,不得相見,卻早知他武功精進,聲名鵲起,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心下自必安慰。我和我兒日日相見,卻只道他為強梁擄去,生死不知,反而日夜為此懸心。
蕭遠山一家三口,其樂融融。某日攜妻兒省親,卻毫無由來地捲入到宋遼之爭,妻子被殺,親生兒子不能認,餘生隱姓埋名,時刻被仇恨纏繞。
玄苦大師,親授喬峰武功,十數年如一日;喬三槐夫婦,傾心撫養喬峰成人,視如己出。卻都遭橫禍而死,殺他們的兇手又偏偏是喬峰的生父。此仇也無法得報。
何人不冤,無人不苦。
喬峰作為主角人物,更是深深陷入孽障,除死無他途。
張五的自殺,是一種逃避。而喬峰的死,更象是一種解脫。
杏子林事變時,喬峰曾發誓,喬某是漢人也好,是契丹人也好,有生之年,決不傷一條漢人的性命,若違此誓,有如此刀。
但聚賢庄一戰,卻傷了無數性命。
然後,親手殺死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
愛人之殤
當天下人都以喬峰為敵,阿朱義無反顧的站在他的身旁。
你是昔日光芒萬丈的丐幫大英雄也好,還是眾人不齒的契丹賤種也罷,在我阿朱心裡,你只是個重情重義的好漢子,為我雖千萬人而往的喬大哥,一生一世定當追隨你。
在這黑雲重重的世界裡,阿朱是喬峰最後的一抹溫暖。
可他卻親手毀掉了那段希望。
他抱起阿朱的屍身,走到土坑旁將她放了下去,兩隻大手抓起泥土,慢慢撒在她身上,但在她臉上卻始終不撒泥土。他雙眼一瞬不瞬,瞧著阿朱本來俏美可喜、這時卻木然無語的臉蛋,只要幾把泥土一撒下去,那便是從此不能再見到她了。耳中隱隱約約的似乎聽到她的話聲,約定到雁門關外騎馬打獵、牧牛放羊,要陪他一輩子。不到一天之前,她還在說著這些有時深情、有時俏皮、有時正經、有時胡鬧的話,從今而後再也聽不到了。在塞上牧牛放羊的誓約,從此成空了。
蕭峰跪在坑邊,良久良久,仍不肯將泥土撒到阿朱臉上。
從南來了一群雁,也有成雙也有孤單。成雙的歡天喜地聲嘹亮,孤單的落在後頭飛不上。不看成雙,只看孤單,細思量你的凄涼,和我是一般樣。
胡一刀死了,胡夫人旋即自刎。張五死了,殷素素緊緊跟隨。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
那時候,喬峰已經有必死之心了。
價值觀的坍塌
俠之小者,鋤強扶弱。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宋朝自太祖杯酒釋兵權後,重文輕武。與契丹糾纏多年,丐幫擔起了抗遼的大任。
喬峰在杏子林事變之前,終日率領丐幫弟子刺探軍情,擊殺遼人。此生抱負便是抗擊契丹,保護大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如此轟轟烈烈的過完此生。
而當他突然發現自己身世之後,先前所做的一切都變成彌天大錯。
這半生忙忙碌碌,到頭來成了一場空。
他仍是不甘心,努力周旋在宋遼兩國之間。但宋遼不兩立,豈是喬峰只手能改變?
做南院大王,便得伐宋。
做丐幫幫主,便得抗遼。隱居山野,做一閑人,可以么?那宋遼相互仇殺的慘狀,宋人遼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又如何放得下心頭?
雁門關外,喬峰做了最後一次努力。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見蕭峰仍一動不動地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舉起右手中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右臂回戳,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心口。大遼國的皇帝、義結金蘭的大哥,說出的這番話,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心中的世界,和眼前的一切完全格格不入了,自己再存留在這世間,還有什麼可以訴求的意義?
阿朱已死,阿紫有依靠,養父母雙亡,親生父親終老少林寺。
再無牽掛。
白茫茫的大地一片乾淨,正好,去陪了阿朱吧。
(完)微信公眾號:層林盡染霜華遍微信ID:lahen0923歡迎關注段譽聽他說又要去喝酒,不由得吃了一驚,心想:「適才喝了四十大碗酒,只過得一會兒,他又要喝酒了。」便道:「大哥,小弟和你賭酒,其實是騙你的,大哥莫怪。」當下說明怎生以內力將酒水從小指「少澤穴」中逼出。喬峰驚道:「兄弟,……你這是『六脈神劍』的奇功么?」段譽道:「正是,小弟學會不久,還生疏得緊。」
喬峰呆了半晌,嘆道:「我曾聽家師說起,武林中故老相傳,大理段氏有一門『六脈神劍』的功夫,能以無形劍氣殺人,也不知是真是假。原來當真有此一門神功。」
喬峰聽到段譽會六脈神劍這門武功,竟然毫無艷羨之心,這說明他對自己的武功是如此自信淡定,並非有貪圖武功天下第一之名,而對段譽有任何歹心,真乃英雄豪傑,跟鳩摩智慕容博之流相較,高下立判。
試著從一個不同的角度去評價喬峰吧,不成熟的觀點,見笑了。
《天龍八部》作為一部小說,必定離不開最基本的元素——矛盾和衝突,那麼對於喬峰這個人物的理解,我也試著從矛盾與衝突的角度來著眼。那麼小說中可以和喬峰形成矛盾的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誰呢?毫無疑問是慕容復,北喬峰南慕容。
1.人物出身。喬峰作為丐幫幫主,而丐幫又是一個傳統的北方幫派,喬峰被稱為北喬峰當之無愧,但是從整部小說來看,喬峰作為北國契丹人,卻偏偏是在南國長大的,而回到北國後卻又擔任南院大王;慕容復號稱南慕容,實際上卻是北方的燕國後裔,而且時時刻刻以復國為己任。
2.人物性格。北喬峰的性格具有北方的特點,豪邁激昂,慕容復的性格具有南方的特點,溫和內斂,可以說是一剛一柔,也可以說是一陰一陽。原文中對兩人的性格對比描寫很多,簡單舉幾個小栗子。
對待親情。在少林寺藏經閣中慕容博提出,請喬峰手刃自己以報母仇時,喬峰明確表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豈能拿來當做交易,更何況戰端一開不知多少百姓要遭難,這段描寫將喬峰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頗有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感覺,性格剛毅卻又心懷百姓,至剛的性格中又包含至柔,真所謂「陽盡一陰生」,可以說到了至剛的巔峰;反觀慕容復,在父親提出以命換命的時候,他除了大驚以外卻沒有像喬幫主這樣明確反對,多半自己心裡還在暗中計算利益得失吧。
對待愛情。喬峰和阿朱的愛情不想多說了,各種文章已經分析的太多太多。反觀慕容復心中只有復國,從沒有過兒女私情,王語嫣在他心中最多算一個表妹,更多的是為了藉助王家的勢力,即使最終王語嫣跳井那一幕,慕容復心中多少動了點感情,卻優柔寡斷最終絕情而去,任由王語嫣陪段譽去死。兩人對待感情的反差特別明顯,形成了巨大的矛盾與衝突效果。
對待朋友和下屬。這裡把朋友和下屬歸到了一類,因為下屬和朋友往往很難明確區分,何況慕容復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喬幫主對待朋友和下屬那是有目共睹的,喬幫主剛出場時,面對犯上作亂的幫眾,寧願匕首加於己身為下屬贖罪,對下屬的維護、聚賢庄大戰面對丐幫下屬的舊情、少林寺一戰寧願與燕雲十八騎親兵同生共死等等,無不義薄雲天,把下屬當朋友,這種人誰不願和他做朋友呢?再對比慕容復,陪了他幾十年的家臣,可以說既是下屬又是朋友,竟然說殺就殺了,誤闖萬仙大會時和眾島主洞主結交,心裡想的卻是如何讓這些人為自己所用,在交朋友這件事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總的來說,喬峰性格外表剛毅,內心不乏溫柔,慕容復外表溫和,內心卻冷酷無情,兩個人一剛一柔,卻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金庸先生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把握無愧大師的稱號。
3.人物結局。喬峰從出場,到被逐出丐幫、被誤會、被追殺、一直到最終的少林寺大戰,一切謎團都解開,可以說是先抑後揚的寫法,而慕容復的故事線穩步上升,直到少林寺大戰前都看不出慕容氏是最大的反派。這兩個人物是整部書的線索,兩條線不斷的交叉,情節不斷的衝突,但最終的結局卻歸為了統一。天下大勢並不是人力可擋的,喬峰即使再怎麼英雄,也阻止不了宋朝的滅亡,慕容復不管再怎麼費盡心機,想復國也不過是痴人說夢。一剛一柔,一陰一陽,都無法與歷史的車輪相抗衡,金庸老先生特意安排了阿朱和喬峰相伴,相似的出身(從小離開父母),相似的命運(最終都在兩難的境地中選擇了犧牲自己)。同樣,最終慕容復瘋了以後陪在他身邊的只有阿碧,一朱一碧,一紅一綠,恰恰是兩人自身的寫照。
最後,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是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的,在喬峰和慕容復這兩個人身上卻恰恰相反,這兩個人物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矛盾又統一的,脫離了慕容復單獨去評價喬峰的話實在很難說的完整。自己的一點粗淺的想法,難免錯誤和疏漏,下班了,不寫了,難得的周五下午,本來應該是個開心的日子,在知乎寫了第一個長答案卻弄得心情有點低落。
以上。蕭峰形象的創造借鑒了古希臘神話英雄俄狄浦斯王。這是個老說法了。正直,勇敢,堅強,神一樣的力量,被命運愚弄,又與命運勇敢抗爭的英雄。
兩個人嬰兒時就都面臨殺生之禍,然後被人放過,寄給養父母養育。成年後成為人中龍鳳,能力,道德舉世無雙。卻都被命運玩弄,無意中犯下大罪。俄狄浦斯殺父娶母;蕭峰失手殺死愛人。最終真相的追查也讓人無法接受,蕭峰發現殺害自己恩師和養父母的卻是生父。最終俄狄浦斯刺瞎自己雙眼,蕭峰自殺。
蕭峰在杏子林見到康敏,簡簡單單的:「嫂嫂,有禮!」未免太冷,對待阿紫也是太冷。他對自己的性慾壓抑的厲害。
==============================================================
評論區有知友不喜歡這個答案,可以理解。關於蕭峰對康敏和阿紫是否有微妙的心態,前人分析很多,有的腦洞開得過大。不過,金老創作《天龍八部》時的心態,有一些想寫出倫理情節的意思。要說他放了些暗筆在裡面,不足為奇。
金庸小說最完美的男性角色(女性我覺得是任盈盈),其他小說的主角跟他比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全書中所有的人物跟他比更是黯淡無光。當然, 完美的男人卻有著極其悲劇的人生,最後為了「世界和平」而壯烈犧牲。
別人的人生都是正序,只有喬峰的人生是倒序。
但凡有一點點不正直,都不會這麼苦逼
金庸所有作品中最典型的大英雄血性漢子,也是悲劇收場的主角。
蕭峰是我看所有金庸作品中哭得最慘的,也是最敬佩的。蕭峰在金庸眾多俠士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格局不同。他拼的不只是武功,更多的是人格。大義凜然,智勇雙全,一往情深,都是蕭峰。明知聚賢庄眾人要殺他,為了阿朱,他仍鏗然而入。阿朱讓他快走,他想「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從前的朋友都站在他的對立面,他選擇拿大碗喝酒,乾杯絕交。
少室山上,明知凶多吉少,仍然與游坦之等人打個痛快。在眾豪傑面前與兄弟喝酒,他說「死也罷,活也罷,痛痛快快地喝他一場!」在少林寺,他知道原來殺養父母恩師的人,便是他的父親,他沒有埋怨任何人,只是淡淡一句「既是你殺的,那和我殺的也沒有什麼分別了。」在雁門關,他以性命換取宋遼幾十年的和平。我一個女的,從來沒有這麼崇拜過一個男人,阿紫性格怪癖卻也為他傾倒,這真的是情理之中啊。胡漢恩仇,生死兩難。
阿伽門農……
我從別的角度說一下吧。
從男女感情的角度來說,喬峰型的男人屬於食物鏈頂端的男人。
生活中。韋小寶一類的男人非常受女孩子歡迎,他們可以憑藉著花言巧語種種手段輕易將女孩子哄上床。
然而,再多的撩妹技巧也比不過超高的顏值。楊過想和女孩子上床只需要勾勾手就可以了。一見楊過誤終身。
而再高的顏值,依然無法和巨大的男性魅力相比。楊過想撩女孩子,至少還要勾勾手指,喬峰型的男人,什麼都不需要做……
他是不想,如果他想的話,天下間大多數的女孩子,任他予取予求。縱使被他始亂終棄,依然會百死無悔。在我心中,男人應該就是這個樣子……PS:杏子林義釋四長老真的驚了。
天下第一英雄!
喬峰天生勇武,有膽有識,豪氣干雲,被很多人稱為金庸小說中的「第一英雄」、「人格偉大的絕頂人物」。但當我們評價一個小說中的人物時,往往會不自覺的帶入人物的視角,以其人物本身的規則來評價他的行為。所以,通常會對這個人物評價略高一點。而且,我們也會認為作者在通過這個人物表達更高的意義。因此讀者往往不容易注意到,喬峰其實有很大的性格缺陷。
聚賢庄的大戰:喬峰在杏子林中都說,對付契丹人可以不擇手段,那聚賢庄群雄的做法就無可非議了。喬峰「一時氣憤,蠻勁發作」,完全忘記了他幾天前斷刀立誓「不殺一個漢人」,冒然闖入,使雙方的矛盾一下子亮在檯面上,再無法迴旋,最終釀成慘劇。
有人認為,喬峰去聚賢庄,是為了救治阿朱,其實並不是。以喬峰在杏子林中表現的明斷果決,他清楚的知道,他帶阿朱前去,薛神醫救治阿朱的可能性更小,正如薛神醫所言「不論是誰帶這姑娘來,我都給她醫治。單單是你(喬峰)帶來,我便不治。」喬峰也的確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就直接開打。喬峰去聚賢庄,正如他所言,是「一時氣憤,蠻勁發作」,喬峰過於剛勇,超出了他自己控制的範圍,在他受冤枉時,一任意氣行事,使他做下聚賢庄的大錯,剛猛自用,正是他性格的一大缺陷。在行為上也給他自己塗上「不信、不智、不義」的污點。更深的後果是,他最終再無法面對中原武林,為他的自殺埋下了陰影。聚賢庄後,喬峰接受了契丹人的身份,開始向帶頭大哥復仇。在杏子林中,喬峰傾慕前輩們在雁門關之戰的義舉,而回過頭來就要報仇,是非觀念轉變太快了。
當年雁門關諸人,大多斃命,而餘下來的均各自懺悔,智光是大德高僧,趙錢孫已瘋,算是補過。汪劍通和帶頭大哥將他培養成武林第一人,此恩恐怕不比父母小,而喬峰卻說「已敵為友」,執意報復。這個「敵」中恐怕多多少少也有汪劍通。喬峰受殺害父母恩師之冤,一直認為是帶頭大哥所為,智光向喬峰講述前因後果,喬峰絲毫不懷疑其中的蹊蹺之處,最後受康敏愚弄,也很不智。段正淳的兩句話,時間地點人物一個也沒有,至於殺喬氏夫婦和玄苦也一句細節沒問,喬峰就認為是段在招供了。喬峰想到段譽的六脈神劍,卻沒去理會二人的關係,更沒顧及段譽的情義,實在不該!事前阿朱的怪異舉動,被他完全忽視,最終釀成慘劇。除去書中情節bug的因素,只能說,喬峰寡恩重仇,仇恨之心太重,以至於讓他失去了理智或有人說,阿朱之死,是擔心喬峰敵不過段家六脈神劍。阿朱見過段譽的狼狽,更見過喬峰在段正淳面前的天神表現,沒理由認定喬峰打不過段家,阿朱內心深處就算有此擔心,也不應該為此選擇付出生命的代價。
喬峰和阿朱是情侶,但更像是主僕,喬峰是支配者,而阿朱是付出者。對於喬峰略帶血腥的復仇之心,阿朱雖然不贊同,卻無法對喬峰有實質的影響,只能被動的接受。當面對喬峰和生父之間的兩難困境時,她如果不能讓喬峰徹底放棄復仇,那即使讓段正淳避開,也只不過是把喬峰的復仇之路拉長。所以她只能選擇以死相謝。阿朱之死,是為了讓喬峰明白「無心之過可恕」,把喬峰心中的仇恨之心消除。鴛盟既不得諧,那用自己的生命,為父「補過」,又消滅情郎的惡根,把情郎從仇恨的邊緣中拉回來,對阿朱來說,也算值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是喬峰內心無法控制的仇恨,最終導致了阿朱的悲劇。阿朱之死,讓喬峰無比的悔恨,終於放下復仇的執念,但也失去了銳氣,再也找不回當初的英俠氣概。
義護阿紫,是對阿朱的報答,對星宿派,他懶得管那些混賬事,少林大戰,已只見勇武,不見擔當了面對慕容父子這個他悲慘命運的罪魁禍首,他才找回曾經的豪氣。然後就是拒絕耶律洪基的伐宋要求,但「他畢竟不是心憂天下的仁人志士」,所以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禍,他既沒有諫言,想法阻止,也沒有想著去通知宋朝防禦,將戰禍降到最小。而只是想抽身事外,飄然而去,這其實就是一種選擇了。在即將到來的兵連禍結,和對遼和耶律洪基的個人恩義之間,蕭峰沒有向大義邁出一步。喬峰把小恩與大義相提並論,本身就是失節了。
中原武林豪傑萬里救援被困的喬峰,這和三十年前的雁門關,三年前的聚賢庄一樣,在《天龍八部》中,中原武林豪傑的英雄俠義從沒變過,而喬峰從拒伐到雁門關前,一直都在被動的被裹挾著而行,對於耶律洪基,從來沒有主動的抗爭,直至退無可退。
千軍辟易,在懸崖前,喬峰才終於找回了他的英雄本色,輕身捨命,換來了宋遼和平。喬峰的自殺被看作是一種人格升華,被有的人評價為:「一種無法分別是與否,無法分辨善與惡的無可奈何的衝突所造成的希臘式的悲劇」。
但回到雁門關前,喬峰看到因他當年「一時氣憤」,被殺了數十人的中原武林豪傑萬里赴義。豈會不悔?
當年身為丐幫幫主,卻被人玩弄於股掌,以至於失去理智,暴虐橫行,最後成為武林公敵,又豈能不恨!最愛的人被自己打死,眾多英雄為自己身陷絕境,又豈能不痛!自己自負英雄豪傑,但對養育教導之恩不能報,忠孝仁義不能全,天下之大卻無容身之處,豈不可悲!就算托避於大理或天山,以後又有何面目去見天下人和中原豪傑?所以,喬峰的自殺,與其說殉道,不如說是無可奈何,英雄末路。喬峰的悲劇,有其身份的特殊原因,但他的性格缺陷卻無疑是把他推向絕境的重要因素。
綜觀喬峰其人,在早期,他有膽有識,大仁大義,是頂天立地的英雄人物。但在失去身份認同後,不能建立新的道德約束,也無法控制自己天生的陰惡(七歲殺人),剛猛自用,寡恩重仇,一意孤行,成為一個暴戾的復仇之神,而當阿朱用生命的代價將他驚醒後,卻又自暴自棄,直至退無可退,黯然自盡。
喬峰雖然有著近乎天神的英雄氣質,但其行為卻有著眾多的污點,忠孝仁義、智勇信達,幾乎無一全始全終。可惜可嘆!他最後的自殺,把他之前的污點有所洗清。但他缺少郭靖的擔當、也比不上令狐沖的大度、少了點胡一刀的爽朗,所以要說他是金書中的「第一英雄」、「人格偉大的絕頂人物」。絕對是過譽的。以上:在抗日戰爭時期
一位八路軍戰士突然得知——
什麼?我是日本人?
什麼?我爸爸是日本海軍大臣?
什麼?
我要不要做漢奸?
最後他毅然決然為了兩國和平做了貢獻。
用自己的死換來了兩國和平。
大概這樣?
喬峰太正直,太豪情,太分得清大是大非。對朋友太好,用情太專,心胸太廣,武功太高。為什麼用太呢?喬峰這個人太好了。那都是很好的,可偏偏不是我想要的。段譽還算是個多情的富二代,虛竹是個有些呆板的傻和尚。而喬峰,有些完美了。。我總覺得一個近乎完美的英雄總是會缺少一些人味兒,也許是因為自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吧。我更喜歡鹿鼎記的韋小寶,膽小怕事,好色撒謊,不會武功,可偏偏陰差陽錯,形勢所迫成了英雄。也許喬峰從小到大都是英雄模板,豪氣干雲,武功蓋世,可是我很佩服卻談不上喜歡,總覺得有些距離感。也許我喜歡的人物,或者覺得值得交的朋友,是那些各自有各自的毛病,可在關鍵時刻,卻鼓起勇氣站出來當了個英雄。我一直覺得人性複雜,沒有純粹的好壞之分。善惡一念,生死一念。一個市井無賴從小都是貪財好色的模板,不懂什麼捨生取義的大道理,甚至連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個好人,而在生死關頭,面對民族大義都會儘力地做到能做到地最好。喬峰可以從小到大豪氣干雲地做個英雄,韋小寶卻要戰戰兢兢才能做個好人。箇中滋味,難以言說。總覺得,喬峰更像是存在於故事裡,韋小寶更像是在生活里
推薦閱讀:
※《射鵰》里梅超風指甲那麼長,上廁所怎麼擦屁股?
※最後,楊過和小龍女回古墓隱居了嗎?
※黃蓉的這一人物設定是不是太過於完美了?
※為何金庸極力推崇沒有權力欲的男人?
※郭襄的一生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