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武王出於怎樣的考慮而如此決策呢?


孟津觀兵的記載首見於史記,但其有諸多不合理之處,遂令後世為此聚訟紛紛。就算是時至今日,今人對此記載的態度亦不統一,或有曲為之解者,如楊寬著《西周史》,主張孟津觀兵是軍事演習;或有闕之不論者,如孫淼《夏商史稿》,並不討論此事。但以上的做法並不能解決此記載自身的問題,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不存在武王孟津觀兵而返之事。

一、孟津觀兵的不合理之處

1、武王繼位之後,繼承文王遺志,繼續翦商大業。按逸周書記載,其多次招周公旦密謀,並擔心「謀泄。

維王一祀二月,王在酆,密命。訪於周公旦,曰:「嗚呼!余夙夜維商,密不顯,誰知。告歲之有秋。今余不獲其落,若何?」

維王二祀一月,既生魄,王召周公旦曰:「嗚呼,余夙夜忌商,不知道極,敬聽以勤天命。」

這說明周人圖謀殷商,事情是處於絕密狀態的。周人雖然經歷古公亶父、季歷、文王三代發展,羽翼漸豐,但相對於商人來說,依舊只是地方性集團。周人恆自稱小邦周,而稱殷人大邑商,可見其對於商周之間的力量對比是有明確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孟津觀兵而返無疑是對大國的挑釁,並且給了其兩年準備時間來對付自己。這與上文所見周人密謀不免相抵牾。而紂王不僅對這種挑釁視而不見,甚至發兵去攻打東夷,尤為不可思議。

2、武王伐商是從豐出發,癸巳日啟行,戊午日至孟津。從豐至孟津不下一千里,共走了二十六日,深入敵區,其中的風險及數萬人馬帶來的人力物力消耗不言可知。就此返師與烽火戲諸侯何異?古人曲為之解,以為這是」以卜諸侯伐紂之心「,尤難以置信。

3、武王出兵之前,上祭於畢,又做《泰誓》一篇,已經祭過神,發過誓,又出爾反爾,這幾乎是等於對周人最高神」天「的背棄。

二、司馬遷之前不見有典籍記載此事

1、《詩經》中不少篇章詠述商末史事,許多關於殷衰周興的重大事件,常能在詩中找到反映。如虞芮質成,見《綿》篇;築靈台,見《靈台》;伐犬戎,見《採薇》,伐密須,見《皇矣》,伐崇、作豐、宅鎬,見《皇矣》、《文王有聲》諸篇,牧野之戰,見《大明》、《悶宮》等等。但不見言及觀兵還師事。

2、《尚書》未載此事。偽《孔傳古文尚書》中,《泰誓》、《武成》是專述武王克殷經過的,但經文本身也不見言及觀兵還師事。

3、《古本竹書紀年》不載此事。

4、《左傳》、《國語》多涉古史,但也不見此事。

5、戰國諸子書中述及文王、武王事多不勝舉。《孟子》最善徵引傳聞逸史,其贊敘文、武之言辭近二十處,《韓非子》也以例舉舊史見長,其言涉殷末史事者有十餘篇。但諸子書中卻均不見觀兵還師事。

三、癥結所在

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祝中熹先生認為是司馬遷誤信了河內女子所獻上的《泰誓》,但河內本《泰誓》今已佚,不見原貌;其他學者則有認為史記曾被竄亂。

四、合理解釋

根據孔傳本《尚書·泰誓》: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師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於孟津

就《泰誓》來看,並沒有返師之事。武王十一年正式伐殷,一月渡河之後,在孟津建立根據地,十三年諸侯大會於孟津。於此完全可以解釋得通。

《韓詩外傳》

武王伐紂,到於邢丘,軛折爲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懼,召太公而問曰:"意者紂未可伐乎?"太公對曰:"不然。軛折爲三者,軍當分爲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灑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愛其人者,及屋上烏,惡其人者,憎其胥餘。咸劉厥敵,靡使有餘。"武王曰:"於戲!天下未定也。"周公趨而進曰:"不然,使各度其宅而佃其田,無獲舊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於戲!天下已定矣。"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丘曰懷、寧曰修武,行克紂於牧之野。

修武勒兵一句,是為上文提及的在伐紂中途建立根據地的最佳註腳


武王伐紂,實際上主要依靠戰略而非實際的軍事戰爭,他的戰略叫「翦商」,而實際上可以認為孟津觀兵是「翦商」的標誌和起點,這之前其更多的精力是發展自己的實力。從觀兵到伐紂,武王收買了紂王重臣微子啟,膠鬲等,促其反叛。其間,紂王殺死比干,囚禁其弟箕子,微子出走,太師庇和少師疆奔周,統治集團嚴重分裂,這才為伐紂提供了一分勝算。恰巧紂王東討夷人,殷都空虛,主力盡出,實際上武王滅商並未正面面對過殷商正規軍主力。內部瓦解,趁虛而入,這是戰略的成功。另一方面,《呂氏春秋·慎大覽第三·貴因》記載了這樣的事:「武王使人候殷,反報岐周曰:殷其亂矣!武王曰:其亂焉至?對曰:讒慝勝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復往,反報曰:其亂加矣!武王曰:焉至?對曰:賢者出走矣。武王曰:尚末也。又往,反報曰:其亂甚矣!武王曰:焉至?對曰:百姓不敢誹怨矣。武王曰:嘻!遽告太公,太公對曰:讒慝勝良,命曰戮;賢者出走,命曰崩;百姓不敢誹怨,命曰刑勝。其亂至矣,不可以駕矣。」「百姓」 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小老百姓,有姓之民,在那個時期都是具有社會地位的自由民和國家公民,我們可以理解為中產階級,他們是政權基礎的主體層面,用階級觀點看,也是革命性較差的有產者,中間派,而他們的「亂」對於湯武革命而言顯然擴大了其同盟戰線,是比孟津之盟更加值得等待的時機。最後,「天命」一詞或許還可能透露出當時占卜的結果並未顯示利兆吧,這一點權且猜測如此。


八百諸侯,其實是八伯諸侯,古代白百伯同一個字,也就是「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

一個伯也就1800人,盟約援軍撐死不過2萬人。周軍4萬5。紂王臨時能徵集7萬5,總動員能有16萬5。不論速攻還是僵持,都打不贏。只能等機會。那個年代都是民兵,各家有多少斤兩,彼此都是知道的,紂王也不是傻子。

偷襲朝歌的牧野之戰為什麼能成功?孟津就是個預演


如果周的史書記載,諸侯一個都沒有來,武王悻悻而回,是不是很沒面子啊,這麼沒面子的事,史官怎麼敢寫,不要被武王打死啊,所以只有這樣曲筆寫了咯。懂的自然懂。

諸侯未知天命,你武王自己不知道嗎,既然天命不適合伐商,那你還來!

所以可以肯定,是沒人來。

另外王威的回答比較早,前幾天我和他確認了一下,他回答我也是肯定的:沒人來,所以孤零零地回去了。枉他寫這麼多廢話。

@王威


這一句之前有提到,武王率領眾人豪放地渡河時,白魚入舟中。白,是商朝尚色,魚,有鱗片,似甲胄之狀,代表兵戈。所以白魚入舟說明,商朝會給小邦周帶來兵災,故而商朝氣數未盡。所以武王就回去了。


也許後院起火啦,西周不是一直受到更西邊的蠻族威脅嗎,好像是羌族祖先?


推薦閱讀:

三國時的遼東公孫氏是漢人嗎?為什麼東吳陸瑁稱公孫氏為「東夷」?
有哪些出生在中國的外國名人?
太監是怎麼排尿的?
抗倭戰爭是虛構的嗎?「戚繼光不是民族英雄,王直無罪」是否符合史實?
中國古代有哪些因姓名被取笑的故事?

TAG:中國歷史 | 政治 | 軍事 | 先秦歷史 | 中國上古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