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新篇]叛逆的物語》?


為回報感謝破千,前來作答。

動畫考察35 《魔法少女小圓 新篇》中角色和人的生存條件——論叛逆的故事

1. 《叛逆的故事》的「看不懂」

兩年多以前《叛逆的故事》的上映首日,筆者在池袋的電影院里看完這部電影后,偶然聽見旁邊有兩個約摸小圓她們年紀的少女在互相叫出「わかる!」(這裡可以有三種意思,即可以理解這部電影,可以理解對方的感受,可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心情)。

在還是昏暗的劇場里聽到她倆的聲音,筆者就不禁歪著頭在心中暗念「我可還一點都沒看懂」。本文就從筆者這個觀影后的第一感受開始說起。

筆者感到「看不懂」的對象也有三點。第一,主人公小焰的動機(情感代入的問題,當時筆者還沒對TV版有《魔法少女小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Macro kuo 的回答里那種程度的理解)。第二,設定(世界觀、故事展開的問題)。第三,對於作品整體里所散布的各種藝術創意表現的解釋(解讀意象的問題)。

這些「看不懂」的起因,客觀來說,就是來自於這部片子的巨大信息量——不僅影像畫面表現令人炫目,故事也是一波三折,設定更是紛繁複雜。這個信息量已經超出了筆者在電影院第一次看的時候所能處理、消化的限度了。

筆者當時就想到,如果將「能讓第一次觀影的觀眾有多投入和享受」當作衡量電影價值的基準,這部作品作為電影來說就不得不被看作是「失敗的作品」了。這是因為,《叛逆的故事》的節奏實在是太不按一般電影的套路出牌了。

然而後來筆者在「自己家」這個私人視聽空間里觀看完全生產限定版的《劇場版 魔法少女小圓 新篇 叛逆的故事》藍光光碟的時候,這一判斷很快就被刷新了。

藍光版的這部電影,據導演宮本幸裕所言「總2300個分鏡頭中有一半以上做了修改」,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已經不太能算和筆者在電影院里看的是一個版本了。而且這個限定版當中也收錄了與影片後半的小焰的(配音)演技大不一樣的版本的光碟。

在反覆觀看這兩張光碟的過程中,筆者對這部作品的印象開始起了變化。在反思這個判斷的差異的時候,筆者發現,最初把《叛逆的故事》當「電影」來觀看並判斷作品成敗的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錯誤的。

我們想要將影像以光碟的形式所有、收藏的作品有著什麼樣的特質呢?影像質量的重要性自然首當其衝,此外還要能在想要看的時候可以隨時看,再來就得是經得起反覆看的作品。《叛逆的故事》可以說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通過觀看這張光碟,筆者發現,不應該以「電影」、而是應該以最適合在自己家反覆進行私人觀看的「光碟」的形式來評價這部作品。這麼一來,對於這部作品的評價就會大為不同。《叛逆的故事》作為「電影」雖然說不定是一部失敗的作品。而作為「光碟」來說,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對於動畫這個媒體的表現形式進行了徹底優化的——現代動畫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藝術作品之一。

2. 這不是電影

下面讓我們先讀讀《叛逆的故事》(完全生產限定版)光碟里作為同捆附屬品的叫做「MATERIAL BOOK」的冊子。這本冊子里收錄的訪談集之類的內容,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成了製作方對於觀眾「要這樣看」的指示書,這裡所寫的內容對於光碟內容的視聽是肯定有影響的,而將完全生產限定版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的時候,甚至應該把它當作是作品的一部分:

新房昭之(總導演):「不過這種感想估計應該是看完第一遍時的感想吧。在知道了故事構造以後第二次再去看的時候,就應該能更加自然地享受故事前半部分劇情了。我覺得在不知道故事情節的情況下和知道故事情節的情況下看的感受是有區別的。不知道故事情節的時候,故事前半大概就會被看成主人公們在虛假地演繹著那個彷彿很快樂的世界。然而在了解故事情節之後,就會覺得『是這樣啊,原來如此』,此時感受到的虛假性也就應該會漸漸淡化了。」
宮本幸裕(導演):「我自己重新回顧了這部電影后,發現這裡的信息量真的很大呢(笑)。這樣的話如果不去好幾次電影院看就沒法完全掌握故事裡到底在發生了什麼,觀眾應該會很辛苦呢。」
谷口淳一郎(角色設定兼總作畫導演):「希望大家在看的時候都能不斷倒回去重看這部片子,直到滿意。」
鶴岡陽太(音響導演):「影像表現實在是太震撼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應該只能瞪大眼追隨影像表現直到最後了。(中略)希望大家都能在眼睛看慣了以後,接著用耳朵去聽、然後再去看演技水平的這種步步深入的方式看上好幾遍。」

作品的主創人員異口同聲地推薦大家要「反覆看」。事實上這部作品也是像他們所說的,看上好幾遍才會趣味倍增。

這裡我們可以發現,至少在光碟發售的時候,製作人員們都假設並期待觀眾會去「反覆看」《叛逆的故事》。藍光或者DVD這種東西只要入手後就可以想看多少次看多少次。反過來說,這裡的觀點就能讓觀眾覺得「不重複去看就沒法理解」,這樣就可以期待觀眾們成為電影院里這部作品的回頭客,或是去買光碟(日本最近的電影院與以前不同,大多數都採用清場制度,想要反覆看的觀眾就每次都得買票,這樣就直接給電影的票房添磚加瓦了)。

在日本除非是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的作品,動畫電影並不是都能通過電影院的盈利來取得收支平衡。而在製作時大都預估了之後的光碟製品(藍光、DVD等)或是網上播映之類的利益,甚至有些時候電影院的上映只有對影片本身的宣傳目的(譬如新海誠的《言葉之庭》就是上映和光碟發售同步)。

不論是好是壞,這就是作品所處的環境。「預估觀眾會怎樣觀看,計算如何收支平衡」的過程會對作品內容產生影響的事實可以說對於商業藝術來說是在所難免的。相反,我們甚至可以說娛樂的特性本身就在能夠從這種過程中獲得生命力的地方。

如果筆者「看不懂」的各種各樣的要素、過剩的信息量都是預想著觀眾會反覆視聽而被編排在內容里的話,那麼我們就需要重視這種表現的機能面來進行解釋了。

《魔法少女小圓》TV版是描述了時間循環這個反覆體驗的故事(解釋了時間循環故事之所以流行的各種觀點,詳見動畫考察30 動漫里時間循環故事的表象初步研究 - 動畫考察 - 知乎專欄),如果說TV版是在內容上採用了這種時間循環的話,《叛逆的故事》就也是需要(期待觀眾)反覆體驗的作品了。

也就是說,視覺上畫面的高速運動、隱喻的過剩、設定的複雜性、動機的難以代入情感、都是為了讓人去看第二次、第三次的「機能」了。

這部作品所處的環境對於作品內容產生影響的地方還有一處。還是從「MATERIAL BOOK」引用主創們的發言:

新房昭之(總導演):「角色們受到粉絲們的接受,製作方也就跟著很快樂,因為這部片子就是為了再一次體會這種快樂而開始製作的。」
笹木信作(分鏡師):「比起我們製作方自己去談論,粉絲們反而會更加幫我們宣傳、深入探討這部作品呢。看到這裡我也很欽佩,也在向粉絲們學習。」

這裡兩人所要表達的,就是由於TV版的《魔法少女小圓》的成功,導致了特別是以妄想角色之間關係性為形式的二次創作的流行,《叛逆的故事》就是意識到這種呼聲而製作出的作品了。實際上,將TV版里無法實現的角色組合之間看起來「很幸福很快樂」的日常嬉戲「赤裸裸地」展現給了觀眾的故事前半部分,就可以當作是「官方」將彷彿粉絲們所妄想的角色間關係性進行了二次創作的結果。

《叛逆的故事》本身就能夠當做「官方」二次創作式的作品。特別是在我們反覆觀看了TV版、劇場版前後篇以及《叛逆的故事》這三個版本以後,就會難免對「哪個故事是變成了哪樣的」、「角色之間的關係是變成怎樣了的」、「設定又是如何不同的」之類的問題開始感到混亂。

在製作現代的日本商業動畫時,很難無視商品化(merchandising)和粉絲二次創作(fan fiction)的世界。這與故事內容的分析也是緊密相關的,讓我們簡單說明一下。

商品化作為與關聯商品聯動的手法,可以追溯到類似迪斯尼和《星球大戰》等案例。像是動畫雜誌、Mook(同時擁有Magazine和Book特徵的出版產物)、手辦、圓珠筆、毛巾、罐裝咖啡等的例子層出不窮。時不時比作品影像本身更能盈利的這些「關聯商品」的興盛程度甚至讓人疑惑究竟作品和商品哪邊才是本體(或者也許應該認為根本不存在所謂「本體」,而該把這些商品群所創出的一個綜合的宇宙整體,看作現象的一個「作品」)。

在商品化上獲得了極大成功的《星球大戰》這部作品,光看其本篇(1-9章)之外的無數官方外傳作品群就很龐大,粉絲們所製作出的所謂二次創作就更是不容忽視的存在了。甚至有像《人民vs喬治·盧卡斯》之類的紀錄片作品專門記錄了其粉絲和作者們之間你來我往的對抗的這個過程本身。

同理,動畫電影也不單單是為了生產電影本身,而是為了同時生產周邊商品而製作的。充滿了對於角色和作品世界的愛的粉絲們的二次創作也讓作品一傳十、十傳百。這些要素同樣作為圍繞現代「電影」的環境,也是不容忽視的。

《叛逆的故事》就是像這樣將媒體所處於的各種條件反映在了其作品內容里的。

當然,媒體所處的條件給作品內容帶來影響的這個現象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被譽為近代小說鼻祖之一的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就是描繪了一個讀了太多騎士道故事的男人將現實誤認為是騎士道小說的故事。這部作品暢銷後出版的續作里,甚至還有主人公堂吉訶德被讀了第一部小說的讀者開玩笑、和讀了盜版續篇的讀者對話的場景。這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所謂後設性(meta-fiction,定義詳見動畫考察18 《銀魂》——「反時代」的後設(meta-fiction)節目 - 動畫考察 - 知乎專欄)的東西其實從近代小說的最開始就一直存在,媒體條件(商業流通的書)會對作品內容產生影響也就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那麼《叛逆的故事》所獨有的特質又是什麼呢?下面讓我們就《叛逆的故事》內容進行詳細分析。

3. 沒有外部的城市——作為後設故事(meta-fiction)的《叛逆的故事》

就如上文所說,《叛逆的故事》前半有意赤裸裸地描繪出的,就是一個好似粉絲們妄想的、魔法少女們過著幸福的日常生活的故事了。小焰剛開始只是對這個生活產生了疑問,然而最後卻發現見瀧原這個地方城市整體就是一個人工製作出的世界,而製作了這個世界的,就是魔女的小焰了。

這個故事展開里,有著像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發狂的宇宙》、菲利普·狄克的《Eye in the
Sky》、押井守的《福星小子2
Beautiful Dreamers》、石黑升的《MEGAZONE
23》、亞歷克斯·普羅亞斯的《黑暗城市》、沃卓斯基兄弟的《黑客帝國》等作品裡創作者們所一直描繪過的充滿科幻式巧妙設計的場景。也就是說,《叛逆的故事》的這段描寫是屬於以「這個世界說不定是一場夢」「這座城市也許並不存在」「說不定全部都是自己心中的存在」之類的疑念為中心展開,可以引發主觀認知價值顛倒的這種故事群里的一個故事。

這種作品同時有著「推遠」和「拉近」觀眾的兩種效果。也就是說之所以觀眾會認為「這個世界說不定是在自己心中的」,是由於讀書或者觀影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個在心中創造某種形象的過程,主人公的疑念和讀者的行為本身就容易實現一體化了。與此同時,還有一種「這不是現實,只是虛構的故事」的喚醒沉浸於故事的讀者或觀眾的效果。例如《黑客帝國》里懷疑「這個世界難道不是人工的數碼世界么?」的主人公,就向明知道這是電影不是「真的」卻沉浸在其中的觀眾起到了「拉近」的代入感和「推遠」的覺醒兩個方面的作用。

《叛逆的故事》在繼承了這些後設故事傳統的同時,還添加了現代日本所特有的獨自要素。

這就是「將『對於故事主導權的互相爭奪』作為敘事對象」和「把圍繞對於角色的所有權的爭奪作為故事的核心動機」的這兩點。這兩點既起因於這部作品製作的環境(不得不製作觀眾喜歡的故事、受到觀眾想看續集的要求和期待的驅使去表現)、也起因於觀眾態度的變化(想要擁有「真正的角色」的這個既是可能也是不可能的動機)。

在過去,曾經有一個作者被奉為「神」的時代,直到有一天以法國評論家羅蘭·巴特為首的一群人打破了這個作者的專制。他們宣稱,就算作為神的作者說到「是這樣的」,讀者也沒有必要一定得當真全盤接受,可以擁有自己的解釋。這是曾經符合那個革命與叛逆的時代(1960年代)的風潮的。

然而,在集體製作各司其職的動畫製作現場,不存在所謂「神」,作品製作是由「神明們」各出其力分工合作而成的。同時,被評論家大塚英志稱作「故事消費」的二次創作活動也很活躍,在大塚看來這是因為消費者被名為作者的「神」所解放了(儘管後來他也對這點閃爍其詞)。而現在,「神已死」,作者就化為了侍奉粉絲夢想的奴隸。「人類」叛逆了「神」,取得了勝利,「作者」反而成了「奴隸」。於是,這個新的「奴隸」就又要掀起叛逆。當動畫作者們將上述三個層次的過程內在化於作品世界當中的時候,《叛逆的故事》就誕生了。

4. 「神明們」的戰鬥——對「作品主導權的爭奪」的故事化

在筆者看來,新房昭之導演是會反過來利用女性動畫粉絲心理來提出問題的創作者。從《化物語》系列最終話里專門將Comike的會場東京國際展示場Big Sight附近的風景作為背景就可以看出這種意圖的體現。這種自揭心理「傷疤」式的作品卻能擁有很多女性粉絲,著實令人奇怪。

而原本御宅們也就有一種喜好自我指向型故事的傾向。這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謎。

讓我們站在「小焰=粉絲」的這個解釋的視角上,試著重新解讀這部作品的故事構造。故事前半部分是幸福的粉絲二次創作的世界。沙耶香和杏子在一起和睦地嬉戲玩耍。小焰也是和大家關係融洽,作為魔法少女與「Nightmare」在戰鬥。這裡麻美既不會死,魔法少女也不會自相殘殺。就連戰鬥本身也像片頭描寫的那樣,彷彿一種安全的過家家的感覺。

這個世界有什麼不好呢?小焰又為何會感到不對勁呢?難道不應該是最為幸福的世界么?這裡小焰的動機令人費解。她所渴望的是「真正的小圓」。然而什麼才是所謂「真正的小圓」呢?本來就是由作者創造出來的虛構存在的角色們還會有什麼真假之分么?在某種意義上全都是真的,在另一種意義上就又可以說全都是假的。「官方」和「非官方」、與是「真的」還是「假的」並非同一個意思。

小焰所盼望的「真的」鹿目圓,究竟是什麼呢?讓我們列出可以想像出的一些答案。

首先有TV版的小圓。而那個世界裡是存在一個循環構造的,於是也就還有各種分支點之後的各不相同的小圓。而這些小圓中的一個,變成了「概念」。

從《叛逆的故事》的內容可以推測,小焰所想要做的,就是從「概念的小圓」中分離出「人類的小圓」(這個場景里描繪出了像鏡子一樣的東西破裂,兩者開始分裂的過程)於是,這裡被分裂出來的就可以看作是對於小焰來說的「真的」小圓了。

然而讓人費解的,就是她對於「真的」小圓的執著了。故事前半部分的世界是小焰創造出來的,結尾的故事也還是她創造出來的。如果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出新的世界的話,那就不應該存在什麼「真的」還是「假的」。因為就連「真的」也是能被製造出來的。然而小焰卻不會接受自己因這種腦內創作式的小圓而滿足,而是希望從存在於自己製作出的世界的外部的「概念」小圓中,分離一部分導入這個世界的小圓。這裡可以解釋為想從「概念」的負擔中解放出來的心情,也可以解釋為小焰所執著追求的「那個」小圓是唯一固有的小圓。

通過「小焰=粉絲」這個解釋,我們也就能夠理解她的動機了。

進行二次創作的消費者只要是在創作作品世界,他們就可以看作是一種「神」。在這個意義上,這個世界就存在無數的神明。

看著作品世界的「神明們」有著各式各樣的慾望,各種各樣的CP情節,各種各樣的性癖。並不是只有幻想「和睦相處」的粉絲,也不是只有幻想「沙耶香、杏子」的CP,包括攻受在內我們可以想像無數組合的可能性(並非只有主要魔法少女,可以想像和配角,甚至是和別的作品角色的CP,所以可能性就是無限的)。再者,喜歡什麼類型的CP關係性的這個取向也是因人而異的。

於是,由劇場版STAFF的華麗作畫和官方聲優表現出的世界就算可以被看作一個二次創作式的世界,這個世界並不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慾望。這只不過是最大公約數式的折衷世界,肯定會讓觀眾感到或多或少的非充實感。特別是對於小焰代入了情感抱著期待去看劇場版的觀眾們來說,由於知曉了和TV版的「魔女」戰鬥以及和「魔獸」戰鬥的這兩個世界,那麼在看到劇場版里和「Nightmare」戰鬥的這個世界觀時,就應該會稍稍感到「哪裡不太對勁」。於是,麻美在片中說道「我們(魔法少女)戰鬥的不應該是『魔獸』么」的時候,觀看了好幾個版本和大量的二次創作的我們(觀眾)就能與麻美和小焰共有這種混亂感了。

之後小焰和杏子發現了這個世界是一個封閉的城市,架空的世界。觀眾卻是在兩重的意義上知道這個世界是架空的(不必等過剩的狗咖喱空間表現來提醒我們,動畫的世界本身就是架空的世界,這部作品也和TV版是採取了不同設定的世界)。

後來小焰知道了這是自己製造出來的世界,而這個世界也是與其「外部」的存在相關的。這些存在,一個就是QB們,另一個就是從外部引來的角色們,還有一個就是小圓。這些要素都作為了小焰「無法如願以償」的要素,進入了這個架空世界。

接下來,小焰從自己創造出的這個夢的世界醒來以後,就發現周圍的風景是一片荒涼。這個場景相當於從夢中醒來後看到的「現實」。雖然我們不清楚這是不是最為基層的真的現實,但是這種「荒涼」的風景,應該就可以看作是小焰從「雖然是自己創造的卻感覺不太對勁的夢」里醒來的「現實」了。在作品的層面,這裡就是最為外側的「外部」。而這個「外部」也可以說是有著一片讓人無法存活的荒涼景象。從畫面的聯想上,當觀眾觀看到這個鏡頭表現時,就會(彷彿又一次體驗了心靈創傷一般)回想起2011年的那場東日本大地震的巨大災害,以及不可控的自然直接吞噬人類的那種「真實」的感覺。(對於這裡的影像的擴張現實性,可以參考:動畫考察10 從核彈的假想現實到福島的擴張現實(AR)——ACG中日常和非日常的對立到重合 - 動畫考察 - 知乎專欄、動畫考察23 透過「情念定型,奇蹟和人偶」看Key社《AIR》和《Kanon》 - 動畫考察 - 知乎專欄)

之後,彷彿為了拯救這個世界一般,成為了概念的小圓就伴隨著圖像性(或者是角色的身體性)降臨於世間。

然而,這所謂的「概念」是可以有圖像的么?

例如,我們都有「三角」這個「概念」。讓我們從腦中浮現一下這個三角形的形象。其「邊」是被定義為沒有面積的存在。然而常理告訴我們,沒有面積的東西是無法想像的,也因此它才是「概念」。現實世界裡存在的「三角」都是一個個、個別的「三角」。三角山、三角公園、三角積木等等都是在嚴格意義上各不相同的唯一存在。我們可以將它們抽象化,並整理概括成「三角」這個概念——這就是「概念」的特性了。

同理,「小圓」這個「概念」也應該是沒有圖像的。並且也是作為抽象的東西被共有的存在。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能將小圓這個「概念」通過筆「注入真身=圖像化」,都能分別創造出各自不同的「小圓」。在這個意義上,「概念」就等同於對「角色」的暗喻了。(在這個意義上TV版小圓畫的魔法少女概念圖對於她自己選擇成為概念的結局就是具有絕妙的暗示意義的)

那麼這個「想要將概念的小圓變成非概念性存在」的小焰的執念到底是什麼呢?這就等同於「想要將小圓這個角色變成不再是共有的,而是私人的、只屬於自己的存在」的慾望了。這裡所謂「真正的小圓」實質上並不存在,只不過是小焰「認為的真正的小圓」。那就是被從「概念」切離,失去了「神」這一職責的小圓了。

也就是說,小焰體現的就是想要將原本註定會被共有的「角色」變成只屬於自己的東西——這種不可能的慾望的實現者了。

5. 小焰、是善,是惡?

彷彿是在拒絕這個荒涼的外部世界一般,小焰用自身的力量重新製作了這個世界。雖然片中說明了這是「概念」小圓的「圓環之理」力量的一部分,這在某種意義上就好像從夢中醒來直面了「現實」或者「外部」的人類又再一次選擇在夢的世界裡生活一樣(不是活在荒涼的現實,而是任憑慾望驅使把小圓卷進自己的想像,選擇活在自己內心的「夢」的世界)。

這可以說,就是在2011年大地震後有意肯定了御宅式的生存,同時也顯示出了原本人類就是不得不這樣生存下去的這個事實。

至於這個結局是壞還是好,就像虛淵自己說的「大家應該都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理解和接受」,他自身很清楚不同觀眾的解釋會有差異性:「不過結束方式可是讓我煩惱了一陣子」「回過頭重新看來,我覺得可以說是成了完全依附於觀眾的倫理觀的結局」。

據音響導演的鶴岡所說,之所以會存在有著不同的小焰演技的兩個版本的藍光,是因為錄音的時候有重新錄過。將已經錄好的音重錄自然很費事,可是之所以還是選擇了重錄,是因為最初的版本(非劇場公開版)「沒有能帶有『蘊意』」——這就導致最初的演技里故事後半的小焰實在是顯得太過「惡魔化」了。鶴岡說道:「從世間一般的角度來看小焰的行為可能得算是邪惡的,但是我們這裡是想要讓觀眾感覺到,她只不過是在盡全力認真地做自己所追求的事而已。」

鶴岡還說道,這個重錄還想強調小焰並不是因為成了惡魔才會對慾望那麼忠實,而是從最開始就是這樣的。然後也注意了不要將對於慾望忠實的小焰表現得過於「邪惡」(有是「邪惡」的自覺這點比較有趣)。

(Youtube參考對比視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MWu9QJwnU)

(這個場景里的孩子們在向小圓的石像砸石榴的時候說的Gott ist tot就是德語的「神已死」的意思)

就像很多評論已經指出的,《叛逆的故事》的故事裡很多地方都參照了尼採的思想。彷彿為了反映「神和對其的叛逆」這個主題一般,「神已死」這個尼採的名言在片中反覆出現。這句話所揭示的尼採的思想可以說就是解讀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線索了。

根據19世紀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快樂的科學》這兩本書所述,「神已死」之後,雖然人們會由於失去了支柱而產生喪失感,卻會因此從壓抑的倫理道德中解放,迎來一種彩虹和舞蹈的節日式愉悅。這就好比充滿了彩虹般的色彩(五色魔法少女)和舞蹈般的視覺效果(變身場景)的《叛逆的故事》的作品世界。「神」獨裁支配的世界結束以後,曾一直被壓抑的東西都會開始叛逆,節日就會到來。這點在否定了統配作品的「神」(作者)的這部片子的「製作方式」和「演出手法」里也被反映了出來。

譬如帶有過多運動的作畫、溢出到通常世界裡的狗咖喱空間,這些原本應是優點的特徵卻反而妨礙了觀眾對於「故事」的理解(實際上在訪談里也可以發現類似「在製作現場,依靠每一個STAFF獨自裁量的地方很多,所以就沒有人可以注意到作品的整體效果」的發言。集體製作的作品基本上都存在這種狀況,而《叛逆的故事》的這個傾向可以說尤甚)。

尼採的著書中還有《善惡的彼岸》、《道德譜系學》。將這兩本書十分單純化地理解的話,它們主張的就是,被認為是善的基督教的道德,由於其本身過度的規範意識和壓抑,已經轉化為了「惡」。於是這裡就有像是「反基督教=惡」的這種存在反而可能是「善」的這種角色反轉的意思了。(從基督教的道德基準看來的)「惡」反而才真正能夠通過彩虹和舞蹈替人類奪回原本身體上的生命感。

正因此,原原本本地忠實於自己的慾望,在自己所盼望的世界裡扮演著「神」一樣角色的「惡魔」小焰,才既非善,也非惡。也正因此,製作者們會為了能將善惡故意描寫得曖昧不清而多加註意。

為了獨佔本應屬於大家的角色「小圓」並將其變為只屬於自己的存在,而打倒了故事的統配者的作者和其化身的QB,終於獲得了盼望已久的「真的小圓」和可以恣意操控世界的力量,甚至還能將與這個世界無關的「外部」的人卷進其中……

這究竟是惡還是善,製作者和觀眾都不清楚。下面就讓我們再來看看這種「不清楚」的感覺是為何會產生的。

6. 角色和人的、身體論和存在論

尼採的思想里重要的就得算是在神死了以後身體性和節日性的恢復了。

「神已死」所講的就是,極端地排除了基督教的圖像性和偶像性的、作為抽象存在的「神」死去了的這個事實。此時復甦的,就是彩虹、舞蹈和身體了。

由於基督教有著抑制身體快樂的傾向,尼采(或者他的思想代言人查拉圖斯特拉)就認為「神死了」絕非只有不好的事,因為「身體」會隨之恢復。尼采對於「神已死」想到的就是生命原本的力量會恢復。《叛逆的故事》可以就說完全反映了尼採的「彩虹」和「舞蹈」的思想。然而,「身體」又如何呢?

此時,這部作品將被迫直面「角色」和「人」之間的身體論和存在論上的差異。

電影在過去的某個時代曾經是一種擁有身體的觀眾們在喧鬧中觀看的媒體。早期的電影的觀眾甚至時不時會唱唱歌喝喝倒彩(加藤干郎在他的《電影館和觀眾的文化史》里有提到,歌唱這種行為本身曾經也是電影的一部分)。

在印度,甚至在今天,去看電影這一行為本身就是像去參加某種節日盛會的感覺。所以印度電影片長經常會超過4個小時,影片當中也會突然插入跟故事幾乎毫不相干的鏡頭。電影的觀眾的身體性也不是被固定了的,客人們都在這個節日般的空間里歡歌載舞,笑容滿溢。

《叛逆的故事》在充滿超脫了故事的視覺性快樂、角色和狗咖喱空間的舞蹈式運動的這點上,也是洋溢著與印度電影相似的快樂的。

然而,這種相似性里卻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首先,動畫角色不是實體的人,其次,這部動畫的視聽環境並非是像印度那樣喧鬧的空間。這部片子基本上都是在被要求「在固定的座位上安靜地觀看」的現代電影院里上映的。於是反過來說,這部片子就是與她的環境「不合」的。所以就像本文最初所提到的,只有在可以自由反覆觀看的播放裝置和自己家裡這個上映環境里進行私人視聽,才可以更加顯示出這個節日性。

但是與印度電影和尼採的喧鬧和舞蹈的節日性相反,這種環境里所體現的,是一個奇妙的節日性。首先它基本是靠人手畫、人嘴配音的產物——角色們的虛構身體,而不是真實身體帶來的。接著,這種節日性的實現所要求的環境是孤獨的——在自己家。此時的節日是在腦內、亦或是在從孤獨的個人房間鏈接的網路空間里發生的(在那裡會有二次創作式的節日在發生)。

在這些空間里,個體就變成了「神=作者」。神明之間的戰爭就以「多神教(粉絲)的喧鬧節日」對抗「唯一神教(原作者)的支配」的形式上演了。這個節日也會時不時因其暴力性加速,導致類似「圍觀爆吧、語言衝突」的傾向(這就好比宗教里焚燒活供品的數碼版)。

《叛逆的故事》的重要特質就是:將喪失了具體身體性的節日性保存在了其作品的內部和周邊上。這裡暫且不談為什麼節日喪失了身體性後會流出到數碼空間,或是為什麼動畫會成為代替了節日的亞文化。值得強調的應該是,《叛逆的故事》是從這兩方面的特殊狀況的交錯發生中誕生的、擁有特殊個性的作品。

一般地,御宅也是常常被認為是沒有身體性的。這大概是來自於他們過於沉浸於虛構作品中,又不怎麼注意外表的地方了。然而他們對於視覺的「運動」卻是十分敏感的。就像維萊亞努爾·拉馬錢德蘭等腦科學家在最近發現的,視覺式的東西也是與身體相關的(身體形象和實際的身體狀況是有緊密聯繫的),那麼這種應被稱作視覺式的身體性的東西,難道不就能說是在御宅們之中獲得了極度的發展么?

(視覺式身體性的一個例子:幻肢)

(押井守在《INNOCENCE》里曾表現到:養狗就是等同於在自己的外側擁有身體)

「視覺式的身體性」之所以獲得了發展,可以舉出像日本居住環境狹小帶來的難以伸展身體、後現代社會到來導致的符號式真實性比身體式真實性更加突出、作為6、70年代日本「政治的季節」對「過度強調身體的時代」的反作用導致的動畫文化的發展(不相信真實的運動,而去描繪虛構的世界)、或者乾脆與生俱來就有這種思維方式……等等各種理由的假說。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本來因為對於身體性的反作用而獲得了發展的日本動畫,就曾經將這種「身體性」的問題再次融入到了作品中。例如押井守在《INNOCENCE》以後開始在作品中拘泥於「身體性」的問題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而在能讓(對「動畫」這個架空的虛構世界代入感情、沉浸到作品中的)觀眾重新認識和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和其所處的環境的意義上,《叛逆的故事》的「視覺式的身體性」就成為了押井守一直開展至今的後設性敘事(動畫式自我指向)的發展形態了。觀看動畫的這個體驗,就是將自己暴露在一種奇妙的身體性矛盾之下。由視覺性的圖像構成的「作為形象的身體」的這個意識就會回饋到自己的身體認識上(所以才會有COSPLAY這種文化)。此時,「肉身的、作為物質的身體」和「圖像的、作為形象的身體」就會在因協調困難而乖離的同時,互相重合統一了。(作品和時尚的融合也是這種現象的一種體現,參考:像 Bape 鯊魚帽衫跟 Vocaloid 俄羅斯套娃這種二三次元異曲同工的例子還有哪些? - Macro kuo 的回答)

網路空間和作為形象的身體的兼容性是很強的。由於網路是一個沒有必要暴露真實身體的圖像性的(沒必要上傳真人照片的)交流空間,既可以「完全演繹」角色,也可以在各大SNS上用動畫角色的圖片作為頭像製造虛擬身份(特別是在畫師是女性的時候,其筆下的美少女和本人的形象相重合的情況可以說比比皆是)。這部電影的「叛逆」也能從這個視角去談論,也就是說形象的身體對於肉身的物質發起了叛逆,一種逃脫了物質空間的拘束,想要獲得自由的身體的「叛逆」。

7. 變身願望和抵抗的身體

然而這其實是一個奇妙的悖論。因為《魔法少女小圓》是有著對於「魔法少女題材」的「叛逆」的特徵的。

日本動畫中的魔法少女題材經常被認為是起源於美國電視劇《家有仙妻》,作為日本人對於美國的「富饒生活」的憧憬而誕生的。在《我是小甜甜》、《美少女戰士》等作品當中,「變身」都意味著改變裝扮,變得更加美麗。用華麗的時尚元素包裹身軀的變身,既可以意味著從少女到大人的蛻皮,又是和實際可以用時尚和化妝美麗「變身」的少女們對於消費社會的憧憬是密不可分的。

虛淵就給了這種彷彿女性的自我實現的夢一般存在的「魔法少女題材」當頭一棒。死亡(麻美)、夥伴之間的爭鬥、魔法少女卻得用槍支彈藥(小焰)、怎麼也無法變身(小圓)、魔法少女會變成魔女——這部作品就用這些劇情揭示了由「魔法少女」所象徵的「追逐夢想」是會孕育出怎樣殘酷的結果。

(化妝演繹的「變身」)

(修圖演繹的「變身」)

網路空間是可以隨意「變身」的現象並不僅限於御宅身上。崇尚修圖,並且在SNS上只上傳拍得好的照片的女生們也是一個心理。這是個誰都會「扮演」自己形象的時代。然而事實是,動畫中的虛像的「扮演」比起現實中的實體更為明顯。

讓我們看看這部作品裡小焰作為角色的形象變化吧。懵懂的轉校生、變身後的姿態、漸漸發現真相的威風凜凜的姿態(變身前)、變成魔女後的醜陋姿態、作為分身的魔女手下們(像複製品一樣增殖)、最後變身惡魔的小焰(有無紅色緞帶的兩個版本)。粗略一看也有這麼多的換裝(圖像變化)。

變成醜陋的「魔女」以後她就開始直面世界的「外部」。如果像上文所述把「外部」當作對「現實」的隱喻來看的話,這個場景就可以說是作為形象的身體展露其虛構性的瞬間了。然而,之後小焰再次重構了世界。這裡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這個世界裡(片頭的世界也是)她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形象(所以改變後的世界的草木和動物也被描寫得好似小焰的化身一般)。然而就算如此小焰也沒有破壞自己圖像上的自我同一性(還是可以辨認出是小焰)。當然,如果不保持自己的同一性的話對於動畫觀眾來說就會看不懂,但是這裡還有比這個因素更為重要的一層含義。

原本小焰的動機就是從「各自不同的小圓」中擁有「真正的小圓」,也就是想要擁有角色。然而,這裡很大程度上是由她的主觀隨意來判斷究竟什麼樣的小圓才是「真的」。小焰自己也儘管不斷換著外裝(甚至會變成魔女,複製出分身),卻還保持著自我同一性。

於是我們就可以從這裡隱約看出小焰令人費解的堅持究竟是為了什麼。那就是「不斷變化卻又保持同一性」的存在,不是以概念而是以「活著」的形式存在,還會「變成自己擁有的東西(作為自己創造的世界的角色)」。

這雖然乍看上去是在作出不可能的要求,但細細一想,卻又可能是一個普遍的願望。首先,活著的東西會變化是世間常理。正因為是活著的,所以才不會凡事如意,更不能完全擁有一切(一直會有「叛逆」的要素,所以才是「活著」的)。

活著的東西是會衰老的。雖然防衰老的產業發展迅猛,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然而一般意義上(女性自己很害怕)外表會「變醜」。只要是活著的,就不可避免這一傾向。

然而,角色是不同的,它們不是身體式的存在,所以也就不會劣化。無論什麼時候播放光碟或數據,它們都是被保存在同一個狀態。然而,角色卻無法被個人所擁有。它會在每一個人的內心、二次創作的環境、續集等地方一直重新「被賦予生命」。所以,儘管它們變化無常,在角色這個抽象的次元里卻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在《叛逆的故事》最開始,給許多人帶來了一種唐突感,甚至讓熱心的粉絲也感到困惑的那個在日本通稱「マジカルバナナ」(直譯「魔法香蕉」,一種也在《銀魂》里出現過的常見的意象接龍遊戲。打個比方,比如一個人先說:「魔法香蕉~說到香蕉就是黃色!」,那第二個人就必須接:「說到黃色就想檸檬」,第三個人繼續:「說到檸檬就想到檸檬紅茶」以此類推。聯想的內容可以隨意,可以是一個東西,也或者是一段話,但是不能單獨出現形容詞或者動詞。比如就不能說,「說到檸檬就想到酸」此外,聯想一定要有聯繫,不能跳的不科學,比如不能說「說到檸檬就想到了當年那隻沒有翅膀的白鴿」)的圍繞著蛋糕唱接龍歌的場景,就起到了這種凸顯了虛構身體和肉身差異的效果。虛構故事中的飲食會讓人聯想起現實里的飲食。現實中的飲食是會讓身體肥胖,也是美容美體的天敵,所以很多人就不得不忍耐以免放縱食慾。這個場景里所表現出來的角色在動畫內的飲食行為,也是在讓觀眾意識到角色和真人的差別的同時,起到了讓人想擁有角色、憧憬角色化的作用。

8. 虛構內的存在和時間

電影原本是無法擁有的,就像屏幕里所映射出來的光、音響效果和它們的夢幻性無法觸碰一般。然而,只要變成碟片,貌似就可以擁有了。可是,越是貌似能夠擁有,這裡原本無法擁有的特性就會顯得越明顯。小焰的願望可以說就和擁有了碟片(或影片文件數據)的我們的心情十分相近。

正因此,小焰才會有正反兩面的矛盾心情。一方面無法否定想要生活在片頭那樣的世界的心情,另一方面肉身的小焰又無法將這個世界當作真實的而去活在其中。《叛逆的故事》結尾的小焰就是甚至叛逆了人類存在條件的虛構的角色。而動畫或者角色本身、就成了寄託這種「生的可能性」的願望了。

虛淵和新房在作品中提出的就是關於「動畫」或者「角色」的作用的問題,讓它們同時也擁有自我意識並對自己的存在再一次提出這種質疑。正如前文所說,觀眾也會因為「物質的肉身和圖像的身體的乖離和統一」而被這種問題卷進去。通過這部電影隱射和警告了憧憬「角色」的觀眾的虛淵和新房,就這樣在接受了現代動畫被置於的環境(這部作品能夠在這個規模下持續製作並傳達給觀眾的必要條件)的同時,也叛逆了這個環境。這裡的叛逆就是——一種對於「動畫和角色與消費它們的觀眾、粉絲們之間在存在論上的乖離並重合的糾葛」的正面揭示了。

筆者在文頭之所以會感覺「看不懂」,大概就是因為感受到這種揭示所帶來的像被「推遠」了一般的寂寞感。我們不是小焰,不是動畫的角色。我們是生活在時間中的、既不能循環也不能反覆的存在——周圍的親朋好友都一個接一個地奔著死亡而去,我們自己的身體也漸漸顯露出衰老的徵兆。在電影院的照明恢復後,眯著眼將疲憊的身子從柔軟的椅子靠背抬起的筆者,一定就感到了這種寂寞,並對可以立刻說出「わかる!」的少女們的天真無邪感到了一種羨慕。

所以我們才會為了忘記死的恐怖和生的條件本身,追求節日的陶醉、從架空的角色身上感受生命觀,沉浸在無論重複多少次都會在同一時刻上演同一事象的「讓人安心」的「動畫作品」世界裡,想要忘卻現實的世界,最終彷彿患上依存症一般地進入另一種「被作品推開後卻又對作品依存得更深」的循環當中。然而我們總有一天會迎接死亡,就在這樣看片「浪費時間」的時候剩餘的壽命也變得越來越少。我們很清楚自己會有一天將會迎接終結,然而正因此,我們才會在「說不定可以超越這個終結」的虛構作品中企圖逃離這種恐怖。在這一思緒中我們漸漸發現,儘管TV版已經描繪了對於循環的突破,《叛逆的故事》這部作品卻又在施展魔術企圖將觀眾捲入這樣的另一種「循環」。而明天,盤踞在相當於「現代的宗教裝置」的顯示器和光碟播放器的這些媒體中的魔獸,會為了將我們卷進另一個世界中而繼續施展誘惑(這個意義上,「圓環之理」就可以被看成是象徵了「光碟這個裝置是存在於各種條件當中」的這個命運)。

於是,小焰所做的將「圓環之理」的一部分據為己有的行為,就等同於向著本身只是毫無變化地迴轉的光碟本身里注入生命和變化的這個過程了。觀眾在這裡就化為了通過「二次創作」這個形態向故事和角色們注入生命,讓它們永遠生存的「裝置」。在憧憬「角色」這種永遠固定的存在的同時,正因為我們知道這種固定帶來的停滯不前只是意味著死亡,才會在今天也為了能將它們召喚到這個既冷酷又值得祝福的「時間」和「變化」的世界裡,而不斷通過COSPLAY和同人向角色和故事注入生命,渴望能夠活在一起。

動畫和角色就這樣被寄予了人類對於終有一死的命運這個「世界的理」的叛逆和祈願。所以我們才會一邊對生活在「彷彿角色化了的」錯覺里的堂吉訶德們、包法利夫人們、或是中二們、COSPLAYER們說教道「在虛構的故事當中尋求真實感的人腦袋一定有問題」勸其醒悟,又一邊和他們的願望產生共鳴。《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的最後的那句台詞所言極是,「人一生都是中二病」。

《叛逆的故事》故事後半和末尾之所以看上去非善非惡,不是一個清晰明了的結局,追根究底,就是因為這部作品就這樣在無意中展露了我們生存條件的這種兩面性。

(於是,這個「想再見一次」的電影宣傳語,也就有了三層意思:小焰想再見一次小圓,粉絲們想再看一次《魔法少女小圓》,故事消費者們想再一次回到故事當中)

郭文放

2016年1月21日

日本東京

本文出自:動畫考察 - 知乎專欄

【專欄已於2016.6.26開啟讚賞,您的讚賞將直接幫助豐富和提升對動畫的考察】

其餘《魔法少女小圓》相關:

《魔法少女小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Macro kuo 的回答

《魔法少女小圓》的主旨是什麼? - Macro kuo 的回答

希望與絕望是守恆的嗎? - Macro kuo 的回答

如何評價《魔法少女小圓》? - Macro kuo 的回答

《魔法少女小圓》之類的動漫影視作品裡提到的概念、意識或愛,可以看成是高維度的存在在我們世界裡的投影么? - Macro kuo 的回答


15年12-1更新:小圓的續作被公布了!根據泄露出的PV的文字,和大家的預測還是吻合的,劇情為叛逆物語之後。小焰和學姐的矛盾依舊,而且最後小圓或者小焰表示該做個了斷云云!

原答案的分割線!

—————————————————————和不少人探討過這個問題,說評價的話得要牽涉到很多方面。

第一,在商業上還是成功的,這點沒必要多做說明了,小圓經濟圈的神話目前還沒有第二例出現,現在出周邊都出到「風見野拉麵」上來了。新房硬加的那個結局之所以爭議那麼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明擺著告訴你我們還有續集哦,還要繼續坑你們虐你們逼你們花錢哦!

藝術風格以及作畫上來看也是十分具有誠意,新篇的概念設計甚至早於前後篇,並且專門為效果和作畫設置了職位。得益於各個部門人員對預算的揮霍我們在影片上才能深刻的體會到這個結界世界的空靈,黃黑大戰時的緊張和魔女結界的詭異。

而配樂上,尾浦的發揮很穩定很穩定,我們可以聽出這次劇場版的主旋律是ED里的旋律的一部分的變奏。但使用了情景音樂的風格進行了包裝,融合了新舊兩個世界的風格。

劇本是好是壞則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上映初可以明顯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評價的兩級分化,不過不管覺得是好是壞觀眾紛紛都表示劇情十分有衝擊力。本來虛淵玄想要突破自己寫一個HE,讓焰被圓神接走就完事,然而新房提出了對立的意見,這有從商業上的也有從衝擊力上的考慮。但是因此劇本作出修改後整體感覺出現斷層和脫節還是能讓人感覺到的。對叛逆的爭議也基本集中於「叛逆」這一部分。

除了劇本的先天性問題,本片最大的缺點是節奏沒把握好。信息量過於龐大,新房給觀眾的意見是「多看兩遍」 試問有誰見過這麼無節操的總導演?再者根據觀眾的普遍感受影片在終盤後的節奏明顯偏快,劇情過於緊湊,而暗喻又無處不在,所以說這部影片長度和張弛並沒有被把握好,對粉絲來說問題不大。但是對別的群體來說就是個硬傷了。

再者,從人員的訪談來看,團隊的意見時常不統一,比如宮本導演曾想把那段5人變身的片段刪去,因為「過於羞恥」結果被新房總導演怒罵..........而目前的事實是10個觀眾里有8個和宮本一樣的看法.......再者,更嚴重的是上面提到的改劇本加結尾的問題直接破壞了故事節奏以至於出現了很尷尬的假結局的感覺——儘管本人更喜歡焰魔化的情節,但是劇情間的銜接有問題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問題。

說句公道話,神聖五重奏一看就是麻美起的名字,而五人擺起姿勢的時候那似曾相識的構圖讓我心中千萬隻QB跑過——這不是老版100元人民幣嗎!!!

綜上,叛逆的物語對於粉絲來說一部優秀的作品,有不少人都認為這是比TV版還厲害的神作,也幾乎沒有人認為這是狗尾續貂(只要夠虐就可以???)。然而,它原本可以做成一部更好的作品,如此上佳的分鏡配樂和劇本,卻由於人員意見的不同,節奏的把握等等小問題給抵消了優勢。個人覺得拿這樣的電影去評選奧斯卡其象徵意義大大超過實際意義。對於系列粉絲,上面這些問題不是問題,大不了多看幾遍買個BD。而對於普通觀眾,叛逆的物語相對於其它成熟的動畫電影實在是沒競爭力。和吉仆力什麼的不在一個級別上。

最後我再來說說我對劇情上主觀的討論

這次劇場版對學姐黨和紅藍黨都是溫馨的治癒的,然而對焰來說,確是更加殘酷的。

最有爭議的是焰到底是自私還是無私。

從表象上看焰墮落為魔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是對焰的一次貶損。

然而事實是曉美焰的人氣卻在不久之後大幅上升,儘管在日萌中還是逃離不了一如既往的炮灰命運,但卻用超出萌王N倍的票數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萌王。

我認為這些現象的原因是觀眾對焰的解讀更加深入了原因。

首先,根據劇情,焰為什麼要分離圓環之理?首先,圓對孤獨的恐懼是焰決心要為其付出的重要原因,其次,為了阻止孵化者對圓神的覬覦則是第二個主要原因,而在和藍毛對峙後小焰在長船上回憶其他人的話也是催化劑,當時其他人無一例外的在虛構的世界裡獲得了幸福,而小焰卻在質疑這一切。這無疑是和影片結尾焰魔為其他幾個人構築一個理想世界這一情節起了鋪墊作用。

這是否自私?有些人認為焰因此踐踏了宇宙的法則破壞了秩序的安定因此墮落。但是從對話中我們了解到了圓環之理仍然在運作,魔法少女的救贖機制沒有被破壞,焰的所作所為僅僅是給了其它5人一個幸福的世界。

然而對焰來說呢?

「魔獸被毀滅後,破壞宇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那時候我將會與你們為敵」

在說出這句話時,偽街的孩子們把番茄砸向焰,而焰眼中倒映的白色羽毛也反映了事實,那就是焰的心口不一。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我認為是代表著焰有意疏遠其它5人,甚至是在刻意營造兩方的對立,更進一步說是焰為了成全其他人的幸福,而決定犧牲自己的宣言。從外表看是惡魔,但是內心光明如天使。

「那麼我們以後可能會變為敵人,即便如此我任然期盼著一個你能得到幸福的世界」

「這個髮帶還是在你頭上比較好看」

如此,神魔對立的FLAG已經立下。焰把髮帶還給了圓,她自己清楚這個虛構的世界將會有一天再度崩壞,而她孱弱的體制已經飽受圓環之理巨大力量的重壓,眼袋和無神的眼睛讓曉美焰的外表和從前大相徑庭。然而她依然等待著契機能救贖其他所有人,至死方休。

在影片結尾的點睛之筆上,焰的獨舞呼應了開頭,而失去了一半的世界承載的是焰的回憶,留下的是無人理解的哀傷,這種偽裝成自私的無私可以說是老虛敲打觀眾心扉的最強大武器了。

最後讓我很不負責任地說說對第二季結尾的期望,一張圖足矣

這就是我企盼的焰的結局,儘管是從本子里截下來(喂....)的,但是很符合小焰的願望呢。

最後的最後再很不服責任的說說我對叛逆的說法,管它拿什麼獎多少票房,管它BLBLBLBL..............

我是圓廚就已經夠了,況且還是一枚標準的焰廚。坐等藍光到貨好好珍藏以後給孫子看去!


如何評價呢?

有劇透。

第一,作畫上:這特么才是動畫!Collage風格被新房和劇團狗咖喱玩出花來了!

第二,音樂上:片中眾多魔法意象,還有馬猴燒酒變身都是用大量的音樂元素和舞蹈元素,梶浦由記大媽功不可沒。

第三,劇情上:愛戰的老套路——敵人是自己人。TV版、PP莫不如是。神展開似乎我們被愛戰慣壞了,沒什麼感覺。個人認為:愛戰此次算平均水平。

第四,聲優上:無一例外的高超演技——儘管最近的番裡面野中萌很少出現了、水橋香織除了小扇以外沒啥令人印象深刻了、UMB畢業了、千和「小林優」化了(參見《農林》)、酋長在莫高雷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遠了、阿澄佳奈已為人妻了。

佳作無誤。作為一個南澤十八,哦不,新房昭之的腦殘粉,本人看完本片已心滿意足。

吼姆拉醬黑化其實已經有跡象了,對學姐掉頭的後出手,對藍毛的冷漠,對QB的趕盡殺絕等等。其實她在乎的就是圓神,圓神成神之後,心態有變化是肯定的。TV結局其實也隱隱約約有所跡象了。

以下為個人對第二季的猜(xia)測(che):

無疑,在劇場版裡面,兩大陣營已經板上釘釘——神、魔(卧槽愛戰你寫成了修仙小說了!),那麼在現有的六個人中如何分組的呢。

神陣營:

圓神——領袖,不贅述。

藍毛——已經挑明要跟魔對著幹了,不贅述。

學姐——一直很正義,就是情緒有點不穩定……

魔陣營:

焰魔愛——領袖,不贅述。

紅毛——與藍毛相愛相殺,加之無論是TV版還是本劇場版,紅毛和焰魔愛兩人都是走得最近的。

白毛——貌似一個新角色,其實就是斬首狂魔——零食魔女(讓學姐當上萌王的助推器);但似乎劇場版里和學姐關係很好。說她是魔陣營的理由在哪呢?第一、她主動向學姐闡明真相,其實暗中推動了焰魔愛計劃的實施;第二、影片末尾,焰魔愛喝茶的時候,學姐、紅毛、藍毛似乎都有所行動,唯有白毛在蹦蹦噠噠地走。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是否是「計劃通」的一種表現呢?

也就是第二季,個人猜測,在無新增人物的情況下,是3V3的局面。

那麼故事如何展開的?

很可惜,如果我能猜到,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是「恨的戰士」了。

關於QB。這個真猜不了,是在強權之下奴役,還是強權之下叛變,都有其合理性。這就得看愛戰如何安排了。希望愛戰在第二季能夠給出不一樣的QB。

以上,純屬個人瞎猜……

再補充一下,送給大家本劇場版的NCOP,四個人跳舞那塊真的太美了。

【NCOP】魔法少女小圓 新編「叛逆的物語」劇場版


我曾經把化物語的前五集反反覆復斷斷續續看過四個來回,終於在第四遍的時候看進去了,然後接下來看了第五集第六集第七集……

在化物語最後的部分,滿天繁星之下,戰場原輕聲對阿良良木說,這就是我的全部。

鏡頭適時轉開,《你不知道的故事》。

從此,我再也不是一個南澤十八無腦黑了。

劇場版新篇的故事張力,比起電視動畫更強,這理所當然,因為電影需要一個完整、流暢的劇情,以便讓觀眾不甚疲勞地看上兩個小時。電視動畫則不需要這麼麻煩,只需抓住觀眾二十分鐘就夠了。反正我是一口水沒喝看完了,也不是很累。

前方大量劇透,前方大量劇透,前方大量劇透,前方大量劇透,前方大量劇透。

一、關於曉美焰黑化

當時劇場版新篇的名字一出來,我就感覺不對勁,這叛逆的故事……愛戰這是又要開大招啊?小圓臉都成圓神了,你還能怎麼弄?大不了把學姐腦袋多安上去幾回,或者把丘比的腦袋安到學姐身上去之類的,咱已經有免疫力了。

萬萬沒想到啊,愛戰他不學好。

是愛戰創作了整個電影的劇本。

是愛戰把圓神從神的寶座上拉下來的。

是愛戰把曉美焰變成了奎托斯。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曉美焰變成奎托斯之後,連膚色都有變化(奎托斯不是全身白化嘛)。

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可能十八也對他造成了影響。

曉美焰黑化倒也有章可循:學姐也好、美樹也好、杏子也好,都是因為源於自身強烈的慾望(這裡的慾望是廣義的)而最終得到不好的結局,既然動畫名字叫《魔法少女小圓》,且小圓臉最後變圓神——那麼曉美焰為什麼就不能得到不好的結局?我們甚至可以把劇場版新篇加在電視動畫之後,將兩種內容和在一起,才算是講完了小圓臉的故事。

當然,動畫說到底是個商業行為,能盈利就要盡量做下去,劇場版留個尾巴去做第二季,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啦。換個角度想想,各位能接著看嶄新的小圓臉故事,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嘛。

二、曉美焰的愛可以被稱為愛嗎?

我不想在這裡討論小圓臉新劇場版是不是個百合電影。當然,誰也不能漠視百合電影對我們這些偽宅的殺傷力。

其實是不是百合電影都無所謂,我暗地裡覺得,就算這玩意兒叫魔法少年小方,該好看還是好看。固然,對於男性來說觀賞愉悅程度就差了點。君不見當年渚薰一出來,確實也有男性觀眾表示無法理解。

那麼,曉美焰拳打學姐、腳踢新房佳奈(這是我的猜測,我覺得非常非常非常合理呢)、最後直接黑化並滅掉了圓神的神格,也叫愛嗎?

怎麼就不叫愛呢,各位忘了愛得一帆風順的桂言葉和愛得天崩地裂的我妻由乃了?

不不不,我並非指曉美焰是病嬌,她並非可以用單純的萌屬性來概括的那種角色。

不不不,我只是喜歡二次元的病嬌而已,請不要誤會。

愛是個啥?這個問題換了誰都不好回答。

我覺得人類到現在也沒弄明白愛是個啥,也夠嗆能弄明白了。

所以愛的定義可以很廣泛,也可以很狹隘,但一定很主觀,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

原來不是有那麼個雞湯文章說,我要的是蘋果,你給我一車桔子,你說你愛我,我哭了,因為我要的是蘋果你給我的是桔子。

雖然這個說法純粹是……你喜歡蘋果你他媽倒是說啊!

倒也從側面說明,愛是主觀的。

曉美焰的愛很直接,就是想跟小圓臉在一起,這個在一起不是你在天上我在地上,而是天天能見面,有事能商量,通俗來講就是晨鐘暮鼓。

所以即使小圓臉要拯救全宇宙,如果滿足不了曉美焰的愛的需求,那還是不行的嘛。

最接近的例子是,我愛人因為愛我,強迫我每天跑五公里鍛煉身體,我說你這是要了我的命。

在這個例子中,我愛人因為愛我想讓我跑五公里,而我也因為愛我,所以不想跑。都是愛同樣的一個人,定義不同,方法也不同。

曉美焰愛小圓臉,所以她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愛小圓臉,恨不得對愛戰和十八食其肉寢其皮——啊,說得過分了——就是說恨不得自己上去給個大團圓結局。

三、關於歷史地位和普遍評價

劇場版新作入圍奧斯卡,我第一反應是肯定拿不了。

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這個動畫對美國人來說顯得過於政治不正確了。奧斯卡喜歡的長篇動畫,大多數是這樣的套路:

「大草原上/大森林裡/大海中央/高山頂上/城市的安靜角落裡/特別古怪的什麼地方

住著

一家人/一個王子/一個公主/一群小動物/機器人

他們遇上了

一些困難/一群壞人,

然後以不流血或者是喜劇效果超強的流血方式

解決了困難/擊敗了壞人。

王子和公主/一家人/小動物一家/小朋友們/機器人們/王子和王子/公主和公主

最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各位喜歡看嗎?坦白講,我不喜歡看。

所以雖然沒跟奧斯卡擦邊,根本不遺憾,南澤十八不是宮崎正日,小圓臉不是千尋。

如果跟宇宙級神作EVA相比呢?

我大膽地提一句,不相上下。但是我的說法也很主觀,具體是否不相上下,或者超過EVA,都要靠時間來檢驗,按照EVA的時間跨度來算,也就是二十年後這樣。

我想南澤十八跟庵野秀明的不同之處在於,十八還有無限可能,十八愛戰神前曉這個組合還有無限可能(Claris腦殘粉非要把兩個女孩加上,我也不反對喲)。庵野秀明把一個動畫琢磨了一輩子,然後達到這樣的高度,十八呢?

EVA的主題是向內的,「補完是人心的補完」這句話各位也都聽過。

跟EVA相比,小圓臉的主題則略微向外,小圓臉成神是為了拯救宇宙。

十八精力旺盛,物語系列也是能載入日本動畫史冊的作品。

最近搞的偽戀,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現在隨著動畫做到中段,效果意外地好。

總之,十八從里界一點一點打拚到現在,能力可不是隨便說說。各位如果感興趣,可以去看一部十八早年的里界作品《旅館白鷺》,他的風格在那部作品裡已經大致成型了。

最後放一張圖吧。

我們是兩條平行線

再沒有任何交叉點

這就是唯一的關聯

當愛是倉促的句點(霧)


正好第一彈宅學區有人寫了這個的簡析呢,附上鏈接:簡析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叛逆物語》_絕對宅學領域_第一彈

來自第一彈@窗外的雨、敲起了誰的回憶

第一部分

故事開場的第一幕,是對於TV故事的簡單概述,暗示小圓本應在地球消失的事實

同時描寫了焰對於與小圓相聚的渴望,而這一份渴望,成為了下文焰在「圓環之理」的時代下被丘比利用,轉變為魔女的依據(同時,個人感覺,此時的曉美焰是剛好處於「昏迷狀態剛好處於「昏迷狀態」的焰的真實想法)

第二部分

接下來是消滅魔物的過程(在TV版的結尾沒有說明的魔物的產生在這裡也說明了)同時,貝貝出場,以一個本不該出現的魔女的造型,此時的焰的髮型為雙馬尾(我認為,一方面是和後面進行對比,畢竟雙馬尾的焰做事比較溫柔,二是暗示,此時的焰喜歡這個環境,並不以尋找「小圓」和真相為目標)

在平靜冒險的生活中,焰逐漸發現生活不對,(注意這裡有這個不同尋常的畫面)

尤其是對於他人的印象與「實際」不符(特別是杏子)並以此為契機,發現自己無法離開見瀧原,此時的焰開始對於所處的世界產生懷疑,回到不綁頭髮的焰(感覺此時的焰確信成為圓環之理的小圓才是真正的小圓【此前或許認為是夢】這個世界是有人設的陷阱)此時的焰一心只為小圓,因而做事顯得冷酷無情(而這也是杏子說明的她對焰的印象【強硬】)

第三部分(抱歉,本文跳過對戰部分)

在與貝貝,學姐,小爽對戰後,焰開始對於這個世界存在的意義進行思考

但是對於焰來說,魔法少女不對什麼進行戰鬥是對於小圓犧牲自己的侮辱,或許對他來說,這個世界沒法對魔物真正的戰鬥從某種意義上侮辱了小圓的努力。對於她來說,沒有什麼比小圓更重要的東西了。【我的理解能力只有這種程度,不知道對不對】

她依舊選擇進行戰鬥

第四部分

小圓找到了焰,哪怕知道面前的小圓是假的,焰也沒辦法不正視這個小圓,而且這個小圓和自己印像中的小圓一樣溫柔,沒有一點變化,此時的焰依舊想拯救小圓,而且是想拯救成為圓環之理的小圓

意識到對小圓的印象沒有變化這一點後,焰開始認為這個封閉世界是自己造成的(這一點我就這樣簡單闡述了)焰想要停止這個世界,按照慣例,她只要離開寶石100米,基本就無法動彈了,他想要這種方式來終止這個虛假的世界

但是已經不知道多少米了,離寶石的距離已經很遠了,自己還能活動,焰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魔法少女,而是變成了魔女(此處的鐘聲應該是指焰發現這個殘酷的事實)【也可能帶有會因此再也見不到真小圓的絕望 的意味】

上面車爆炸的場景可能指暗指焰的崩潰

即便是這樣,焰也還是想和小圓見面(這個學校是一切開始的地方,也是第一次和小圓相見的地方)【畢竟車最後還是開回了學校】同時,焰絕望到了極點

第五部分

魔女化的完全開始(此處不僅指魔女化對於「城市」的毀滅,也暗指焰的絕望與崩潰,可能魚的壞笑造型還暗指暗指丘比的計劃開始成功)

此時開始焰和丘比的對話,並在這時得知真相

但是焰對於丘比把自己變成魔女的憤怒完全不如焰對於丘比想要利用小圓的憤怒【表現了焰對於小圓的「愛」】

即便自己被永遠詛咒,也不願小圓被利用。

想到自己永遠留在這裡,那麼至少還有他們兩陪著(簡單來說,就是找一個寬慰自己的借口)

接下來是焰的心理描寫:如果因為救自己,小圓被利用,那麼自己所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到頭來還是沒有拯救她

焰希望自己永遠死在這裡,以換取小圓的「安全」,同時還是希望有人能拯救自己,但比起後者,對於焰來說,前者更重要(向天上看,我理解為希望被拯救)

第七部分(抱歉,這裡又明顯的跳了)

小圓他們的拯救焰的行動開始,這次行動不僅要拯救焰的「身體部分」,還要拯救焰的「內心」(即:圓環之理已經找到了焰,同時準備拯救焰的心)【主要依據是這個場景】

第八部分

極力描繪焰對於小圓的愛

同時說明小爽和貝貝是圓環之理的使者

最後的部分,也是我沒太懂的部分,為什麼是由小爽與焰進行對話(不是由貝貝),為什麼小爽還會記得圓環之理,只是單純的最後點題嗎?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看完之後感覺對劇情梳理和解釋的還挺不錯

不過彈娘看這個番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啦,現在完全回憶不起來細節(捂臉)

希望知乎上的小夥伴能評論指教啦~

求點贊!

(??ω??)??


如果能看懂《叛逆的物語》的話,這算是一部良心作。但要看懂《叛逆的物語》(特別是結局部分),需要對TV版12話或前兩部劇場版(以下統稱本篇)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在這裡先解釋一下目前所有人詬病最多的關於結局的設定,再給出個人的評價。

=======《叛逆的物語》的結局設定==========

可以說絕大部分人沒能理解「焰為何可以成魔」這個設定,所以大呼結局設定繁雜。其實叛逆的結局可以通過本篇的結局得出非常符合原本世界設定的解釋。先把條件列一下:

1. 首先需要理解小圓中對於成神/魔的條件的設定

其實設定非常簡單,圓神的成神是因為圓神實現了一個違背因果的願望,這個願望成為了宇宙的一個新概念,成為塑造宇宙因果的一個出發點。這其實就是神的力量。

2. 其次需要理解本篇結尾圓神新世界的規則

用圓神原話:

「我要讓所有魔女在誕生前消滅,包括所有宇宙,過去與未來的魔女,都由我親手消滅」

「至今與魔女戰鬥的大家,相信著希望的魔法少女,我不想讓她們哭泣,希望她們到最後都能保持笑容。妨礙這個願望的規則,我會破壞它,改變它。這就是我的祈禱,我的願望」

所以規則就是圓神來親手消滅一切魔女,但請特別注意後面的那一段補充說明。雖然這段說明不屬於規則本身(因為在說完前段時圓神的SG已經發光),但是這段文字明確闡述了圓神決定通過何種方式來「消滅」魔女。消滅的手段有很多種,滅殺是最直接的手段,但是圓神希望的是「她們到最後都能保持笑容」,所以圓神採用的手段是凈化即將變身魔女的魔法少女內心的絕望,並由自己來背負。

對於這個設定最直接的證據在於新世界的藍毛被圓神接走時的片段,圓神給藍毛看了藍毛的犧牲所帶來的上條恭介可以自由拉琴的未來,藍毛回憶起自己最初的希望而釋懷,絕望得到凈化然後被圓神接走。所以圓神是通過將魔法少女們最初的許願對世界造成的美好因果展示給她們,凈化掉少女們的絕望來消滅魔女(同時消滅少女自身,為了維持世界的平衡)。

3. 最後需要理解焰在新世界的特殊性

焰在圓神創造的新世界中是一個獨一無二不應該存在的存在。正如焰在叛逆中一直提到的,新世界中有小圓記憶的人是不合常理的存在,因為小圓是「即不存在於過去的記憶,也不出現在未來可能性中的少女」(QB語)。而焰存在,卻也沒有忘記小圓,這正是在本篇最後圓神提到的讓焰去相信的「真正的奇蹟」(以及訂婚信物紅絲帶的功勞,請務必劃掉這裡。。)。對於老虛這種劇情必須嚴格按照設定走的偏執狂來說,允許這種無法說通的「奇蹟」出現在劇本里,也算是為了讓小圓有個不是太過陰暗的結局的最大讓步了吧。於是新世界的焰還是魔法少女,並且沒有忘掉小圓,沒有忘掉自己成為魔法少女的最初的祈願。

結合以上3點,可以非常合理的導出叛逆的結局設定:

圓神來接焰,還是正常的來實現焰的願望以圖凈化絕望,結果焰的願望—保護人格的圓—根本不是在這個世界所能實現的,因為小圓已經脫離了這個世界的因果,不可能存在。此時的焰其實還是有選擇,放棄自己的願望跟圓神走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叛逆前面的所有劇情正是鋪墊了此時焰的「我不會再放開你的手」的心情,就讓我借用你的神力來實現這個反叛世界的願望。於是圓的人格和神格被分離,作為人的圓又重新回到這個世界。

如果說圓神的願望對於因果律的背叛可以算作是有因無果—少女們許下違反常理的希望卻不會終結於無限絕望;那麼焰的願望則是無因之果—一個不可能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少女得以在這個世界生存並被焰保護。

雖然兩人都是修改宇宙帶來全新的概念,但焰的形態和圓神還是有所不同。圓神帶來的新概念是一個有清晰明確表達的規則,所有的一切都遵守這一規則,以至於圓神自身都因此無法存在在於世界。而焰帶來的概念—由自己來保護「圓」這個存在—卻是相當模糊,所以當QB問焰「你究竟修改了什麼」的時候,焰只是笑而不語。因為焰此時的修改世界的權力實在太大,為了「保護圓」這個出發點可以顛覆一切規則。後來的劇情也確實的反映了這一點,小圓原本的人生經歷遭到了改動,身邊也不再有魔法少女的存在來影響她正常的生活,QB一族在宇宙的位置也被徹底更改等等。不過,模糊的概念雖然強大,但也由於其模糊性使得這個概念在焰的宇宙中並不穩定。這也是導致在片尾部分人格的圓差點與神格的圓重新回到一起的一個原因。所以把焰定義成和圓一樣的神還是有點不妥,魔焰這個帥氣的名字其實還是很適合她的。

總結一下,圓在本篇中由於焰的不斷輪迴獲得了超越因果的力量,而焰在叛逆中藉助圓的神力也實現了自己超越因果的願望,多麼對仗工整的結局。整體來說,本篇中講述的是圓的成長,而叛逆則是以焰為主角講述了焰的成長。

=======《叛逆的物語》的個人評價==========

《叛逆的物語》是良心作,在本篇已經如此獨立完整的故事之後,能在不加入特別多的奇怪設定的情況下,用了新的視角將故事繼續發展,並給出合理結局,製作組的誠意可見一斑。

如果拿《叛逆的物語》和本篇(無論是藍光TV版還是前兩部劇場版)這種超神作相比,叛逆還是有幾處硬傷。

常被提起的就是節奏比較亂,前面拖沓而後半部分轉折太多,導致很多人說」用力過猛「,是中肯的意見。

當然還有Bug,比如」圓神已經知道所有的事情,為什麼還會讓叛逆里的結局發生「這種,個人感覺這裡還是不要太吹毛求疵,畢竟讓圓神知曉所有事情的設定是為了讓本篇結尾不過於致郁,至少焰的努力終於被圓認知,才能有」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這溫暖人心的話。這種Bug不應太影響對一部作品的評價。

還能想到的就是叛逆的初始設定,將焰設定為在學姐和紅毛之前先魔女化。本篇最後營造出來的荒涼世界與焰孤身一人卻全力奮戰的場景將本篇的結局寓意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結尾打出的「Don』t
forget. Always, somewhere, someone is fighting for you. As long as you remember
her, you are not alone.」更是讓結局治癒的無以復加。結果叛逆裡面告訴我們其實那時學姐紅毛還都在,而且焰最先頂不住的。。。雖然明白確實焰的魔女化可以解釋,而且學姐和紅毛也不可能不出現在叛逆裡面,但是這一設定確實極大弱化了本篇的結尾。

綜合以上,對於那些對小圓的本篇有比較深的理解,能看出圓神在本篇成神時的內心矛盾與艱難選擇,並且認識到成神對小圓來說是一種殘酷的犧牲的那些觀眾來說,叛逆的劇情與結局都足夠良(虐)心。但如果只是單看叛逆的話(比如那些奧斯卡的評委),叛逆確實只是一部不知所云故作高深的片子而已。


拋磚。

內含劇透,慎入。

如果你的水平達到電影閱片100+,動畫100+,並且有多次影評寫作經驗,請迅速繞開本答案。

=========================================================================

評論區有人爆粗口,看來有爭議,於是再更新,可能略長

=========================================================================

新劇場版評價褒貶不一,毀譽參半,我站在同本篇對比的角度來說說缺陷。

1.顛覆人設。

  Sayaka的個性幾乎徹底顛覆,原來的笨拙、衝動、率直沒有在新劇場版中體現,倒是變得冷靜,而且也聰明了。Sayaka作為人魚公主這個設定更是被徹底顛覆,曾經為了心上人而輾轉反側的那個少(zhi)女(nv)形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和紅毛十指緊扣並肩戰鬥的形象。

  我不知道新房是什麼意思,你可以用圓環之理來解釋藍毛的性格變化,你可以說這個藍毛是黑長直潛意識中期望看到的,但是你讓紅藍住在一起,還上演什麼十指相扣的橋段,對不起,我只能想到你在賣百合。

  Homura的變化很多人認為是合情理的,畢竟愛到不能自拔。對,確實合情理。但是這也毀了她以往的形象。本篇中,當圓許願為神後,Homura依舊在重構了的世界裡戰鬥者,說明她心理是支持圓的,她贊同圓「犧牲自我,拯救世界」的價值,她認同對世界的博愛是高於一己私情的。這裡正是黑長直的高尚之處。

  然而在新劇場版中,當Homura知曉了圓心中關於要不要成為神的猶豫、掙扎甚至是後悔時,她拋棄了曾經守護世界的理想,選擇了「踐踏圓神的決意」。圓神象徵著秩序,為了建立更好的秩序,她不惜犧牲自我。而黑長直因為一己私慾,為小愛棄大愛,而顛覆秩序,這樣她的形象就難免下跌了。你可以認為劇場版中對粉圓和黑長直的塑造更接近人性的真實,圓神會後悔,會怕孤獨,會寂寞,黑長直也會,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對於被本篇所吸引的,為本篇而叫好的觀眾們,最打動他們的,是粉圓的神性,黑長直不可思議的堅持和奉獻,這些都是無比高尚的品質。我們在現實中難以尋得,故在虛擬世界中無比推崇。

  關於Homura的選擇,國內外都爭議很大。有興趣的可以多方了解。

===========================================================================

本篇對Kyoko對Sayaka的感情有不少描寫,但毋庸置疑的是,Kyoko對Sayaka始終是單相思。在教堂的那段談話,Sayaka並沒有接受Kyoko的示好,Kyoko似乎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出於同情和保護而想要親近Sayaka,而Sayaka卻不領情,Sayaka不接受Kyoko的利己主義(她認為的)。即使在TV最終話,Sayaka被圓神接走並成為靈魂一樣的生命時,她的靈體的短暫出現也僅僅是為了一睹上條的風采,這說明即使在TV的最後,Sayaka雖然認同了被NTR的現實,但是卻依然喜歡著上條,並且仍舊沒有回應Kyoko的感情。

==========================================================================

2.設定繁雜!

  本篇的設定雖然談不上很嚴謹,至少也是清晰明了的。每個劇情的發展都有合理的伏筆,並不顯得突兀。然而新篇信息量過大,很多設定突然出現,讓人猝不及防,這些設定給人的感覺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解釋劇情而生造的,沒有考慮到整個劇情的完整性。這直接影響了新篇本身的質量。

  首先是圓環之理。圓環之理起初在本篇指魔法少女在SG完全污穢前會被圓神接走,魔法少女還是會死,但不成為魔女。新篇中添加了如下設定:粉白色線軸是圓環之理的象徵物;作為魔女死去沒有被圓環之理接走的魔法少女(Sayaka,Nagisa)成為了圓環之理主人——圓神的助手,擁有過去的記憶,並且能以魔法少女的形式存在,戰鬥時還能召喚魔女。

  其次是黑長直的魔女結界。在黑長直自己虛構的見隴原市中,強制招入了現實存在的Mami, Kyoko,然而兩人被剝奪了記憶,兩人記憶還停留在不同的階段。招入了圓神的助手兩枚,SayakaNagisa,保留有記憶。招入了粉圓一隻,只保留了真實的個性,不記得自己成神的事情,被SayakaNagisa剝奪了記憶。這個設定並不好,一開始觀眾根本就無法區分誰是黑長直心理虛構的,誰是真實的,誰又是失去了記憶的,誰又是卧底。對於不同的人加以區分,造出這樣複雜的設定,只能讓人覺得是情節上一定要讓五色戰隊重聚。過於複雜並不總是好事情。

  最後是黑長直黑化成惡魔。對於本篇中粉圓成神,是給出了足夠的理由的。粉圓因為黑長直牽涉了足夠多的因果,許願為消滅所有的魔女,因為她自己也是魔女的緣故,她也要消滅自己,為了解決這一悖論,粉圓必須跳出三維時空,成為同時存在所有時間的生命,也就是神。

  然而黑長直的黑化成魔沒有道理。新篇又添加了設定,首先魔法少女變成魔女後,還能有記憶,有意識。這裡顛覆了本篇設定(紅毛你死的冤啊)。其次,一個有意識的魔女不需要許願,只要意志夠強,只要她想,就能成為惡魔,顛覆圓神創造的規則。這是大BUG,魔法少女小圓中的所有特殊能力都是來源於許願,完全脫離了許願還能獲得能力就是耍流氓。我相信這不會是老虛的原始劇本,以他對劇本的控制力,不至於此。

===========================================================================

Sayaka和Nagisa到底是怎麼死的有兩個理解:

1.在成為魔女前,SG污穢到極點時,被圓神依圓環之理接走。這不能解釋她們後來擁有變身魔女的能力,如果非要解釋,那就符合了答主 設定繁雜 的判斷。

2.作為魔女,被圓神消滅。消滅了之後,成為類似靈魂的生命,可以進入各種時空,保留有原先的記憶,能夠變身魔女……

此外,需要作出一個修正:黑長直變惡魔前,處於魔女和魔法少女的臨界點,她在她自己的靈核內部變成了魔女,靈核內的魔女是有自己的意識的。

想必各位可能認為答主對情節的解讀不對,但原因其實在於劇情本身。

本篇也好,叛逆也好,都可以說是神棍情節,情節上根本經不起認真推敲。畢竟是商業動畫,你不能像要求科學理論一樣要求它情節得有多嚴謹。尤其是牽扯到時空穿梭時,現代科學也不能完美的解釋時空穿梭會導致哪些結果,比如著名的外祖母悖論。於是在影視作品中,時空穿梭可以說是任由編劇擺布,想寫成啥樣就寫成啥樣,反正我還能再加設定來解釋嘛。因而,涉及到時空穿梭,我們總是能找出很多劇情上的BUG來。

比如:既然小圓已經成為了同時存在於各個時空的概念,她知道了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為什麼她不知道黑長直要黑化?

答主來做個仿寫實驗,給大家看看為什麼說小圓劇情可以稱得上神棍

假設小圓出了劇場版《最後的物語》,情節如下:

=======上學路上

粉:「好嘍 那麼我出發了。」

藍:「圓,你好慢啊。」

藍:「喔,好可愛的緞帶。」

粉:「是嗎,不會太花哨吧。」

藍:「那位前輩,好漂亮啊。金色的捲髮看起來想貴族一樣。」

粉:「是啊。」

=======教室

師:「僅憑煎荷包蛋的水平來決定女人的魅力真是大錯特錯,在座女生們也務必不要跟只吃半熟荷包蛋的男人交往。」

紅:「早乙女老師真是煩人誒。」

藍:「嘛~嘛。畢竟年過三十了還是單身。」

師:「好了,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位轉校生。那麼曉美同學,請進來。」

眾男生:「好可愛。真是個美人。」

藍:「麻花辮好可愛。」

粉:「是啊。」

========體育課

粉:「曉美桑!?」

黑:「沒……沒問題。只是不小心摔倒了。」

粉:「騙人,明明已經脫力了。我帶你去保健室吧。」

黑:「好……吧。」

========保健室

粉:「體溫38.5°。已經這麼嚴重了,不好好休息可是不行的呢。」

黑:「沒……事。捏,我以後能叫你Madoka嗎?」

粉:「可以啊。我也叫你Homura好啦。」

黑:「Madoka,你聽說過魔法少女嗎?」

粉:「魔法少女……?是電視上經常播出的動漫嗎?」

黑:「嗯……是啊,最近播出的魔法少女動漫挺好看的。」

粉: 魔法少女……這個詞我好像聽過……是在哪呢?

========回家路上

粉:「捏,Sayaka知道魔法少女嗎?」

紅:「魔法少女?是不是拿著劍,喜歡橫衝直撞的笨蛋少女?」

藍:「不對。我記得是拿著長槍的傲嬌少女。

紅:「對了,還有粉色的長弓。會射出無數的光箭,超厲害的。」

粉:粉絲的長弓。。。

紅藍:「誒,為什麼我們會記得這些?真是奇怪。」

========第二天,晨

粉:「前輩,請問你在做什麼?」

黃:「啊啦,新人原來不知道嗎。這是鹿目神,傳說女神在世界瀕臨毀滅時,犧牲了自我,

化作無數光箭,打敗了最終的敵人。這是後人根據傳說做出來的女神雕像。人們每天都要

向神像祈禱,希望鹿目神能夠帶來希望和愛。」

黃:「對了,你的名字是?」

粉:「鹿目圓。」

===========第三天,夜

粉:「Homura醬,帶我到這裡來幹什麼?」

黑:「安啦。人家只是想和你在一起嘛。你看,見隴原的夜色多美。」

粉:「是啊……喂,不要這麼突然的靠過來啊,人家會很困擾的。」

黑:「不好好玩的話,我可是不會讓你回家的喲(笑)」

===========第三天,神像前

粉:「鹿……目……神」

神:「鹿目圓,你忘記了自己嗎?」

粉:「啊!?」

神:「你忘記自己的初心了嗎?為了給這個世界以愛,哪怕犧牲自我也在所不辭,你曾是懷

著這樣的心情許願的。現在卻躲在這裡逃避現實,你真是,糟糕透頂呢!」

一時間,風雲變幻,天空展現出了黑暗的邊界。

神:「看,那就是惡魔的結界。這個世界只不過是她臆想的烏托邦。惡魔曉美焰奪取了我的神力,

把我囚禁於此。但只要你我同心協力,就能打破結界,解除圓環之理的封印,讓世界回歸本來面貌。」

粉:「…………」

============翌日

黑:「今天我們玩些什麼好呢?」

粉:「Homura醬,不要自欺欺人了,這一切都是你造成的。」

黑:「你……你說什麼?」

粉:「這裡,不是見隴原,對吧?這裡的人,都不是從前的樣子,對吧?」

黑:「…………」

粉:「為什麼要為了一己私慾,而扭曲世界?」

鹿目圓的瞳孔閃爍著金光。

黑:「我……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

粉:「這樣的事情,我不能原諒。」

世界開始崩塌,平凡的粉發少女化身為了光芒耀眼的女神,而她的朋友,則與天空的黑暗融在一起,顯露出惡魔的本來面貌。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魔與神皆兩敗俱傷,兩人的力量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只是強撐著身體就已經氣喘吁吁了。

黑:「終於……走到這一步了呢。」

粉:「是啊……沒想到會這樣呢。」

粉黑:「再見了,我最好的朋友。」

紫黑色的弓箭疾馳而出,迎面撞上粉色的光箭。此刻,空氣已然凝結,震顫的大地發出轟隆的巨響,世界的命運彷彿繫於此刻。

正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粉色的光箭突然分身成無數光箭,飛向漫天的黑幕。少女閉上了眼,只是微笑著,準備接受餘下的一切。

黑色的箭矢貫穿了她的身體,血涌了出來,流淌一地。然而少女卻不覺得痛苦,依舊微笑著。

面前的人用黑色的帶血的羽翼將她包裹著,蒼白的臉色掩飾不住失血過多的現實,然而她依舊試圖前進,即使是沿著穿透身體的黑箭。

沒有人知道這會有多痛苦。

「Madoka,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少女帶著最後一絲力氣,祈求著說道。

對面的人始終沒有醒來。她只是平靜的微笑著,閉著眼睛,似乎去了一個美好的世界。

黑色的羽毛掉落滿地,與滿地的血水混雜在一起。昏黑的天空下,沾著猩紅血色的羽毛顯得格外美麗。遠處的奇怪生物紛紛靠了過來,

它們長得完全一模一樣,似乎是有人刻意設計出萌的效果,卻反倒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長期的跟蹤實驗終於有結果了。只要通過反覆的時空穿梭在兩個少女間建立強大的因果鏈,

然後讓因為因果鏈而糾纏的兩人同歸於盡,就能釋放出來無與倫比的巨大能量,改變熵增不可逆的命運!宇宙又有救了!萬歲!」QB們歡呼著。

以上是答主瞎編的劇情,看起來非常神棍狗血,但是想要解釋劇情,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拿起設定的武器,沒有什麼是解釋不了的。

Q:為什麼學姐會不認識小圓和其他人?

A:因為這是惡魔焰控制的世界,她不希望小圓認識學姐。因為她知道學姐嚮往著圓神,而惡魔焰不願意小圓接觸到圓神。

Q:為什麼小圓可以和圓神對話?

A:惡魔焰並沒有完全隔絕圓環之理,圓神雕像即是圓神對惡魔世界的侵入,而圓神是同時存在於各個時空的,她和小圓對話是合情合理的事。

Q:為什麼紅藍想起了對方的過去?

A:因為惡魔焰改造世界改造的不徹底,讓她們的記憶得以從另一個世界流入。這也是圓環之理的作用。

Q:為什麼惡魔焰也用弓箭作為武器?

A:因為惡魔其實是利用圓環之理而達到的進化,是對圓環之理的改造,而沒有徹底的變革。因而焰沿用了圓的長弓,只是顏色有所不同。

Q:為什麼XXXX?

A:因為圓環之理,惡魔之法,QB之道,能量守恆,因果疊加,時空變換的宇宙定律不變性,宇宙定律形式變換的實質不變性……

設定充其量只是一種手段,若能打動你,你會這設定非常好,太TM深邃有內涵,太TM精妙不可言,若不能,你會覺得這設定是啥玩意,瞎扯淡呢。

比如:有位動漫分析領域的知乎達人稱小圓為「充其量不過又是一部《化物語》"

有位日本動漫評論稱,」如果說100分是滿分,小圓最多75.「

你看,小圓這設定,有人根本不買賬。

當然,就設定的水平來說小圓本篇已經非常不錯了,這也是本篇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叛逆的物語就難免給人一種玩脫了的感覺,過於天馬行空,使得原先對設定還有不少好感的部分人接受不能。同理,EVA Q 也是如此。相比序和破,Q更多的給人一種騙錢的感覺。

不信?請戳:為何中年婦女對14歲正太不理不睬?28歲大媽是如何保持14歲身材與臉頰?三無藍毛究竟身在何處?為何少年拋棄妹子去尋找基友的菊花,大媽拋棄正太去和眼鏡妹百合?一切的一切,請看《今日說法》。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 影評)

這大概就是設定繁雜,脫離先作的負面例子吧。

==========================================================================

3.這是結局?

  我不認為叛逆的物語有所謂的結局。最後一幕根本不是結局。很多設定都還沒有解釋,很多矛盾還沒有來得及爆發,就突然結束了。當小圓幾乎要想起她的過去時,只見風雲突變,學校走廊變成了滿天星辰,我頓時以為劇情發展到了最高潮,最後的矛盾將在剩下的幾分鐘爆發,會有場神和魔的戰爭,相愛相殺什麼的,正當我滿懷期望之際,結果黑長直抱上去就沒了。這不是坑么?不是坑么?是坑么?坑么?

總的來說,新劇場版可以用用力過猛來形容。雖然拿下了史上最佳的深夜動畫劇場版票房第一的成績,但是相比EVA,還有不小差距,更不用說吉卜力了。

==========================================================================

深夜動畫票房第一已經很不錯了。沒有黑的意思。

劇場版的成功尤其要感謝狗咖喱。劇中大量運用的珂拉琪手法可以說是商業動畫中獨一無二的,這是電影做不到的,只有動畫可以。我想,這應該就是動畫的魅力吧。

==========================================================================

提供一些參考,做做好事,攢攢人品

懂日語的同學請戳:【ネタバレ】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叛逆の物語 小ネタ解説?考察【大幅追記版】 : ぐらっじ☆ぱんでみっく

圓神維基:http://wiki.puella-magi.net/Main_Page

隔壁豆瓣其實在這方面更專業:劇場版魔法少女小圓 新篇:叛逆的故事 (豆瓣)

=========================================================================

拋了半年的磚,結果本磚還是高票,( ̄へ ̄)

你們倒是來啊!!==============================================


糾結設定的,估計最喜歡看的是鬥智斗勇類的片子吧?

可惜小圓既不是寵物小精靈遊戲王更不是死亡筆記,沒有任何必要把什麼設定寫完整。

回到小圓這部作品,到頭來,契約系統和魔法少女的魔法系統會產生那麼多QB無法控制的情況,對於QB來說是像核電站那樣的,他們雖然也在利用但無法完全控制的系統么?還是另有先進種族創造供QB使用,亦或是QB只是銀河系聯盟的一個跑腿的?

這個問題從QB一方面儘可能地追求效率,另一方面卻要遵守「不能慫恿,連提建議都是違反規則的」教條開始,就已經暗示了,對於完全一樣沒有個體差從而無法產生感情的QB一族來說,有更無法反抗的力量為他們制訂了規則。關於制定規則,本身有幾種可能。有可能是什麼銀河系聯盟制定的規則,也有可能是它們自己因為無法完全控制契約系統,而像人類制定核不擴散條約一樣給自己加的限制。誕生給自己加限制這個假設我認為不怎麼和邏輯,因為人類是為了限制其他不知道他們的腦袋裡到底怎麼想的人類,而制定了這種規則,但是QB沒有個體差,無需這種規則,每一個QB都應該知道做到什麼程度是危險的,什麼程度是安全的,自己都能控制,不應該會誕生限制自己活動的規則。

制定規則的那幫傢伙怎麼了?

可是這些有必要說明白么?和劇中這些少女的活動,和她們的想法無關的設定,全都一一補完?

設定廚喜歡,老虛無所謂。我也無所謂。

這樣的故事,說到頭,首先是要講一個有趣的故事,作者如果有想法,那麼在故事裡再反映一些自己的價值觀,講點道理。

寫把各種背景設定補完了再開始講故事?

還是那句話,設定廚喜歡,老虛無所謂。我也無所謂。

----------------------------------------

對於沙耶加性格變化和紅藍配對感到不滿的。

現實生活中曾經對周圍人很冷淡不怎麼關心人,甚至一直磕磣別人的傢伙,遇過一次大災,生過一次差點就要死了的大病,一下子變得很懂事,整個性格都變了,珍惜每一天善待每一個人。

沒見過?

那就慢慢等吧,倒不是說詛咒誰,自己出了車禍生了大病,或者父母長輩生了大病九死一生之後,對沙耶加的這種性格變化可能會覺得很自然。倒不如說死過一次的人完全沒變化才是比較少見的吧。

----------------------------------------

另外,沙耶加在TV里,在上條和仁美好了之後,並不是仍然喜歡著上條才會感到痛苦,而是因為自己違背一直所堅持的正義的信仰,一瞬間想到如果沒救仁美就好了,發現了自己到頭來還是希望回報才會成為魔法少女。而2個牛郎的話,讓她更發現原來自己根本不是單純地為了正義為了做好事。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陰暗面,如果自己單純只是為了正義,那麼這些陰暗面也該由自己慢慢地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來祛除才對。但是沙耶加卻開始向這個有陰暗面的世界追求起值得自己來保護的價值來了。如果世界上有這些陰暗面,就不值得自己保護了?這是堅持正義之人該有的想法么?

沒有清楚地認識自己,是沙耶加最後脫線地不顧一切地消耗SG,最後黑化的原因。

而杏子,在TV版對沙耶加是單相思?不,只是追求相似,而產生的惺惺相惜而已。

就像無數其他故事裡演的,如果你和我不是敵人的立場的話,我們是會成為好朋友的吧。

杏子比沙耶加多經歷了一些人生,導致了她的選擇和沙耶加產生了區別。但是本質上,兩人成為魔法少女的理由都是類似的。但是因為她們的人生的微妙不同,所以在碰到「魔法少女就已經算是殭屍了」這個現實的時候,接受的程度也不同。還沒有什麼人生閱歷的,一心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夥伴的沙耶加,和獨身一人戰鬥許久什麼都無所謂的杏子,反應不同。杏子在TV版里單方面地想要幫沙耶加,只是為了開導這個和以前的自己很相似的人而已。但是沙耶加因為腦袋轉不過來掛了,對杏子產生的影響便是,提醒了她以前成為魔法少女的初衷,才讓她最後又冒了一次險。反正已經知道自己是殭屍了,一個人殭屍一般地無意義地戰鬥生活下去,還是索性嘗試一次,不成功就自爆算了。

當這兩個本質上一樣的人,在沒有TV版那樣的絕望的現實壓迫著她們的理想鄉里,能成為知根知底的摯友,有什麼生硬的地方么?

---------------------------------------

小圓成為存在各個時空的概念,她知道了各個時空的事情。

什麼事情?

只是和「自己親手消滅魔女」有關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事情。

僅此而已。

虛淵不想把小圓寫成神,甚至連聖母的慈悲都沒有賦予她。

為什麼他不讓小圓在成為「知道了每個時空的事情」的存在之後,察知到小焰的感受,察覺到和自己一起飄在宇宙中不停地嘶喊著的小焰的悲傷,讓她負擔起「神」的責任,為了小焰能夠開始新生活,交上新朋友,把小焰的記憶抹除,自己一個人守望著所有人接下來開始的幸福生活?

因為首先,小圓的願望並沒有賦予她這樣的能力。

她的看似很逆天,違背因果律的能力,只是系統賦予她的,不會超出她的願望的能力而已。

更關鍵的是,小圓到頭來,她只是一個,連一次情書都沒有收到過的,初中少女。她考慮不到非常重視摯友的小焰的想法,也完全沒有考慮到小焰的不停輪迴增加了自己的因果,到頭來自己利用這因果許下這種願望落得這副下場時,小焰心裡會有多自責什麼的。

神性?聖母?全知全能?這些都是BGM塑造出來的錯覺,觀眾的腦補。虛淵的腦子裡,沒有這回事。

所以叛逆的最後結局,小焰的能力,何解?

小焰既不是魔法少女,也不是魔女。小圓通過願望換來的能力,對她不起任何作用。這點就夠了。

就好似小圓在外面拿QB的結界沒有任何辦法。小圓沒有任何手段可以限制QB一族一樣。

和她的願望無關的事情,所以她做不到。

設定不嚴謹想到什麼加什麼?說了,小圓不是死亡筆記,不是寵物小精靈。邏輯嚴謹劇情發展不生硬就行了,設定?誰理那堆設定廚啦。

-----------------------------------

另外,畢竟叛逆是第一人稱即兇手那一類的故事。所以我認為站在不可靠敘述的角度看一遍,會發現非常多有趣的片段,可能會推出完全不同的故事流程和人物心理。

為什麼小焰在凈化儀式的時候,看到黑蟲狀態下來幫忙進行儀式的貝貝,會臉色發青?其他人很正常啊。這個時候的小焰已經一起戰鬥了一個月了,各種技能口令都喊得非常嫻熟了,但是看到幫忙進行儀式的人畜無害的貝貝,會被嚇到?她真的記憶模糊?她對貝貝的記憶真的是之後在麻美房間里才想起來的?

為什麼小焰會要求杏子和自己一起去隔壁的風見野看看?這個連日常生活被完全改變都察覺不到異常的杏子,面對一個和原本的風見野完全不同,甚至非常獵奇的小鎮,都一口咬定這裡就是風見野沒啥異常,可能性很高吧?小焰卻一定要杏子和自己一起去?為什麼不是先自己不動聲色地調查一下?倒是這一次發現風見野異常了,為什麼倒讓杏子不要再輕舉妄動,自己一個人開始調查了?順序沒問題么?

為什麼小焰在麻美家裡就直接蹦出一句「你還記得和貝貝初次見面的情形么」。這句話如果只算是魯莽沒有考慮周全,那麼在麻美,小圓和貝貝三人一齊表現出不解的時候,為什麼小焰仍然急著要擄走貝貝?說出這種異常的話,變身時停,自己和貝貝消失了,就算麻美沒有設置絲帶,面對這樣的情況,留下來的小圓和麻美都會發現小焰有異常開始尋找的吧?之後小焰準備怎麼解釋?為什麼擄走貝貝之後不是馬上殺死,而是拷問?既然要問,為什麼小焰沒有選擇暫時撤退制定計劃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偷走貝貝慢慢拷問?

和麻美一戰,為什麼只口不提自己手裡捏著「這個世界是虛假的」的證據?和麻美一起出鎮走一圈就行的事情,為什麼要選擇正面硬剛?捏著貝貝,提出我不會放手,不過麻美你就這麼連接著我,我們一起去走一圈你就會相信我了。為什麼小焰不提?之前和杏子一起出去調查,是為什麼?

為什麼和麻美一戰,中間成功打斷絲帶了,卻沒有立即離開去追貝貝,而是想要對麻美開槍?甚至第一反應是要打SG?如果想追貝貝,就像TV版裡面追卡車那樣,連續時停幾次麻美就不見人影了,為什麼要開槍打她?

然後就是運氣好,被沙耶加救了。可是沙耶加出場的意義呢?從後面來看,小焰完全無視了沙耶加的忠告,也完全無視了沙耶加的存在。如果小焰之後真的是想要變魔女自殺,那麼有記憶,有任務的沙耶加一定得要先處理掉才行,不然她會幹什麼阻礙自己完全無法預測。但是小焰無視了。或者說故意無視了。說她故意無視的旁證,小焰解釋自己自殺的時候,說「沒關係這裡有巴麻美和佐倉杏子在,我相信她們」。她沒有提到沙耶加,因為之前沙耶加跳出來的那一幕,讓她對沙耶加的角色已經有了認識。自己的自殺,有沙耶加在,不可能成功。

小焰在小圓面前,準確地說是在QB24小時陪伴身邊的小圓面前,說的話都是非常克制,非常模稜兩可的。以自己做了個噩夢開頭,到最後都沒有正面明確地回答剛才小圓問她的「到底發生了什麼,麻美姐擔心死了」

回看這次叛逆,除了小焰,其他各方勢力的認識都是有局限的。

QB不知道圓環組的存在,被完全騙了。

杏子麻美什麼都不知道,只是單方面地向小焰提供了一些自己記憶細節的信息。

圓環組不知道QB做這個結界,這個實驗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總有一天控制圓環之理。她們只以為QB阻止小焰被凈化,要救小焰,但是既沒有任何台詞說明她們知道QB在進行觀測,也對小焰最後虐QB壓制QB沒有任何認識。如果對小焰叛逆的同時還順手半永久地解決了貪婪的QB的問題,那麼沙耶加也不會那麼義憤填膺了吧。

從這個視角上看叛逆這個故事。

小焰從頭腦子就清楚。

她不知道為什麼自己SG都快黑了就快變成魔女了卻沒有被小圓接走,為什麼會過著這麼奇葩的生活,沙耶加和小圓這樣的死人不存在的人都在,大家一起打夢魘。

她不知道為什麼零食魔女會在,QB為什麼一言不發,卻24小時跟著小圓。

這裡當然有可能是小圓給魔法少女們的美夢,天堂,但是也有可能有什麼更壞的可能性。

謹慎,但是適當地給這個世界施加壓力。

把魔法少女們都分開一個個嘗試。

目的不是調查這個世界是假的,而是給其他人一定的刺激,探知一下她們的記憶。

和杏子一起,碰到這麼異常的事情,直率的她卻仍然什麼都想不起。

和麻美更激烈的打了一架,中間可能是想直接打爆SG看看對方是不是誰造出來的幻覺,想想如果是真人就犧牲太大了,那就打一下腿,看看她能不能記得魔法少女身體和SG是分離的這種黑暗的現實。結果雖然被捆住了,不過她的記憶似乎漏出了魔獸。

魔獸?那麼沙耶加,小圓?

和沙耶加面對面,OK基本上大體就知道清楚了。沙耶加是忠實的盟友,沒有危險。而且這傢伙本來明明是笨蛋,但是卻一直演戲演得很好啊,我轉學來的時候,自我介紹的時候真的擺出一副驚訝的樣子,很會演啊喂!!

之後本來可能已經準備好了,卻正好碰上了小圓。

那麼正好,刺探一下這個小圓,到底是和沙耶加一樣知道實情卻故意瞞著,還是其他?

結果得到一個好消息,這個小圓沒有記憶。那麼沙耶加和小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區別呢?為什麼反而沙耶加有記憶呢?

所有魔法少女都調查過一遍了,差不多該收網了。

從QB那裡得到最後的一點信息,確認QB對沙耶加的情況完全沒有了解。推理小圓沒力量便可被修改,那麼只要自己施點伎倆,搞不好可以成功達成自己最初的願望。之後就是繼續演戲了,鬧大,演大,等著忠實盟友沙耶加幫忙打破結界,碰到小圓,實行最後的叛逆計劃。

小焰的最初的願望是什麼?

不是讓小圓活過來。不是想要小圓幸福。

我想要將和鹿目圓的邂逅重新來過,不是被她保護的那個自己,而是想要成為保護她的自己。

偏執,自我中心。不顧他人感受,不顧他人的想法。

但是堅持己見。雖然在TV版,被迫無奈,接受了那種失敗的煉獄結局。

但是只要有機會,老娘就不會放棄。

-----------------------------------------------------

小圓整部片子,就如虛淵玄自己所說,如果都是男性角色,說著廣東話,那就完全是吳宇森的世界了。硬派,執著己見,逃避只是一時的,為了自己的目的不顧一切。

--------------------------------------------------

這樣用「第一人稱是兇手,故意欺騙觀眾」的不可靠敘述,套著一開始的「有心理問題或者記憶模糊」的不可靠敘述,一來前半段足夠懸疑,勾起人的興趣,而且最後的結局也能夠足夠意外,但同時如果回看前邊的劇情,也能發現合情合理。

沙耶加都這麼跳出來表現出自己有記憶有任務了,小焰卻完全無視……

------------------------------------------------------

余談

麻美和小焰的那段槍戰,毫無疑問就是撕裂的末日里的槍斗術……

槍斗術—撕裂de末日片段賞析

虛淵當初喜歡到出過一個同人小說遊戲《浄火の紋章》

撕裂的末日,英文Equilibrium,日文題名リベリオン,rebellion,反叛者;小圓的副題,rebellion……

鬼知道是不是他故意玩的NETA……何況本來腳本上麻美和小焰戰是在立體式停車場那樣的現代化的地方進行的……


很多人看到小圓說破壞規則不好就覺得小圓和小焰對立了呢。

殊不知小圓成神前許願的內容包含這麼一句:成為什麼都無所謂,面對著與魔女戰鬥至今的各位,面對著一直相信希望的魔法少女,我不希望她們流淚,希望到最後一刻,她們都能夠面帶笑容。我會打破阻礙她們微笑的一切規則,會改變這一切規則,這就是我的祈禱,也是我的心愿。而對此產生阻礙的規則,由我來破壞,改寫!

誰說小圓是守護規則了?打破原規則的就是她。

所以即便小焰是魔又如何?只要小圓認為小焰的愛是正當的,就不會簡單的去否定。


我記得曾經看過有人說,老虛到底哪裡致郁,在於根源在於他是在還原一個無解的現實而不是人為地去推動故事。事情該發展成什麼樣就什麼樣,一切水到渠成。

QB告訴曉美焰去召喚小圓來凈化你吧。曉美焰不,我寧願一個人在殼裡進化成魔女被直接毀滅,我也要保護她。

為什麼?因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一個人來承擔這些。

當抽象的畫風充斥著屏幕,變成魔女流著眼淚的曉美焰被拖著一步步走著時,藍毛、紅毛、學姐小圓悉數到場。哪怕有可能被QB控制,我們也要救你出去。

為什麼?因為你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我們不能讓你一個人來承擔這些。

當QB們被清理,磁場被打破,小圓坐著小車前來凈化曉美焰的靈魂時,曉美焰一把抓住小圓:我終於抓住你了!

為什麼?因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想一個人佔有你。

個人英雄主義的犧牲,不計任何損失的無畏的拯救,與內心貪婪的佔有。

這都是情感的一種極端表達,正如片子里那句台詞:「沾染靈魂水晶的不再是詛咒,那是人類感情的極致,比希望還炙熱,比絕望還深沉,那是愛。」

老虛沒講什麼故事,他只是告訴你:情感到了極端,就是這樣,我把他推向極端給你看。

作為一個直男,我並不是特別粉百合向,但是我依舊很感觸曉美焰那句「下一次,可能我們就是敵人了。」 她知道她這樣成了魔,強行佔有小圓人類的那部分記憶,總有一天小圓要變成自己的敵人。但是,我控制不住啊,我愛你,這種炙熱的,絕望的愛依然讓我選擇把你留下來,同時,我也做好了有一天站到你對立的那面的覺悟。

這都是愛啊。

PS:我覺得@高磊提到那個「設定複雜 」因此其中有漏洞的觀點我非常贊同,老虛長於控制情感的推動,但是其實對於設定自己很混亂的,你看PP里全國單一農作物的那個設定就已經完全讓一堆理科生跳腳了,但這個無傷大雅,我們都不是來細究一個情節的。

PPS: 然後我不是特別贊同他有關完全摧毀人設的觀點。黑長直的轉變是老虛在表現情感的極致,他的眼裡根本就沒有什麼人設,那些人設只是在為了表達情感。情感推導那個極端是什麼樣他就會讓角色做什麼,他不會強行改變什麼,不然不會有學姐的無頭和PP里慎也走的那麼決絕。

PPPS:我單獨開個PS來說藍毛,第一季里確實表現得是人魚公主的形象,第二季里的形象我沒有絲毫覺得有什麼違和。有些東西,喜歡過了,沒得到,會絕望,如童話故事一般想著像人魚一樣變成泡沫吧,但一覺睡醒,今天還要上課。這不是什麼童話故事,這才是現實。很多人都會這樣。要知道,伴隨愛的,還有時間。


叛逆的物語其實非常蕩氣迴腸,曉美焰人定勝天,扭轉乾坤,像小圓啊,藍毛啊這樣典型的不得不安慰自己去為了別人犧牲的少女其實既令人心疼又令人可憐,最後小焰一己之力save all。

再去聽一遍her new wings。


補完了《魔法少女小圓》三部劇場版,我只能說:老虛,你還可以再牛逼一點嗎?不論是人類社會心理還是宇宙意志本體你都玩完了,讓我還要麼玩?不知道有幾個人能看懂這部以「魔法少女」為題材的動畫,裡面對於哲學層面宇宙論與本體論的運用已經到達了人類思維的一個極限。先記幾個我敢興趣的點,回來再展開討論:1.首先是狀態的改變與因果律的承載決定了主體意志所能構建世界的能力。如果把因果看做是一種能量,那麼主觀事件發生的規律便可以和客觀事物運動的規律一樣有跡可循。如果可以對這個規律進行觀測思考,人類應該就可以超越三維世界的束縛從而真正的成為四維的存在。2.情感總量超越物理法則,但是一定超越不了因果法則,事實是由於事件必然是相對的,所以一個事件所能蘊含的情感總量也必然是相對的。但也不盡然,因為不是因果造就了感情,而是感情造就了因果。假如世界就是因為愛而產生的,那麼一切當然也就可以因為愛而改變。3.關於神的概念應該說小圓臉這部動畫完爆大部分神學或宗教學著作,神因願望而超越個體成為秩序和概念,但脫離個體有限性又無從獲得意義與價值,所以神必須自我淪陷或被他者引誘墮落。無限性的不穩定造就有限世界的必然存在,怎麼樣在無限性與有限性之間尋找一個平衡,十分的重要。4.很多人估計看不懂小圓的力量為何如此巨大,看懂了小圓的力量也未必能懂得焰的力量從何而來,其實很簡單,意志構建世界的能力來源於對於狀態改變時自身對於因果的承載量,而狀態的改變有兩次,一次是成為魔法少女時,一次是化為魔女時。小圓由於作為焰的無數次輪迴之因,所以承載了無數時空的業力,所以由變身魔法少女時便擁有無限的業力為其所用。而成為魔法少女的焰對於業力的承載量,比小圓只多不少,所以其化為魔女時構建世界的能力便可以同樣改變宇宙的法則。而且,由於焰是唯一一個擁有宇宙法則改變前後記憶的人類,所以不同於小圓,焰可以有意識的扭曲宇宙法則。正如同QB所言,可觀測便可以干涉,可干涉便可以控制。焰是唯一一個觀測到宇宙法則改變的觀測者,所以其對於宇宙法則的干涉是可能的,並通過對孵化者文明支配慾望的利用,從而達到了自己在小圓不存在的宇宙中重新構築出小圓存在的目的。哎,不能不說,老虛實在太屌,自愧不如,慚愧慚愧。

按理說一篇答案不應該回答兩次,但是實在很激動,想跟人分享討論觀後感,所以就原諒我再一次貼一遍答案吧。哈哈~


上個月看了槍版,居然還來這裡散布負面評價真是不厚道。

前方略有劇透請注意。

整部作品四個字評價:用力過猛。

人物布置上過度討好粉絲,由單純的朦朧變成完全的賣百合,包括紅藍的十指相扣,新人物百江渚簡直就是故意滿足粉絲對學姐和小夏的CP慾望,還有圓焰的……這種通過賺尖叫來拉人氣的方式發生在痞子開坑20年的新世紀圈錢戰士上可以理解,發生在剛剛紅火了兩年的小圓上簡直失望。

設定上不斷違背TV正傳,卻又缺乏新規則補全,除非再出續集補充解釋,否則根本圓不過來。

說起設定我就氣不打一處來,前方大量劇透請注意。

「圓環之理」和「神」的設定與之前說的不符,完完全全地破壞了TV結局中鹿目圓自我奉獻的悲劇感。被救贖的魔法少女本來應該因為魔力耗盡而消失,結果居然是成為了圓環之理的神使,擁有魔女的二段變身+製作使魔大軍能力,簡直是蟲族母皇,圓神收集這麼一大堆神使難道是想和Incubator文明開戰?還有圓神在原結局中最後的歸宿根本不存在於新的宇宙,被所有親愛之人遺忘,唯有髮帶見證她曾經的存在。但是在新設中所有魔法少女最後被救贖都會重新和圓神相會,粉藍早就在神域過上有時兩次有時三次的生活了,五色終有一天會在圓環之理重會,那吼姆拉沒事抽什麼風啊摔!

還有吼姆拉成魔居然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感情,「比詛咒更強,比執妄更深的,稱之為愛」,完全沒有藉助QB文明的奇蹟能力,全!憑!感!情!要圓神纏繞無數世界線的因果何用?要Incubator文明逆天的科技能力何用?居然全都是因!為!愛!空手就把神狀態的小圓給拉下來了,你當這是少年熱血漫畫啊!

老虛新房你們兩個混蛋要是不把設定補完了恨你們一輩子!


都說這次「愛的戰士」老虛大招只放了一個半小時,剩下的半個小時輪到新房自顧自的瘋狂屠戮。於是觀眾紛紛表示不滿,前述答案中「用力過猛」這個詞其實是相當貼切的。

但是,我還是要來說說這次劇場版的最大優(虐)點——老虛和新房借著劇場版,對"犧牲"這個詞進行了強烈的嘲笑,對犧牲這種情感的末路給予了無情的黑化。同時也解答了TV版最末,遺留下的最虐心的問題,當圓神自我犧牲拯救了所有魔法少女(one for all),而曉美焰為了圓神自我背負起最後的抗爭(one for one),誰來拯救曉美焰?(who for one?)

「被本篇所吸引的,為本篇而叫好的觀眾們,最打動他們的,是粉圓的神性,黑長直不可思議的堅持和奉獻,這些都是無比高尚的品質。」

是的,堅持和奉獻,是值得人們推崇的高尚品質。但是,當人們紛紛歡呼被犧牲所拯救的人臉上洋溢的笑容,虔誠的讚揚犧牲的偉大時,誰在乎過犧牲者之後的生活?

正如本篇里對魔法少女這一之前永遠正能量滿滿的形象的顛覆一樣,越是主流的正能量,老虛就越要打破給你看,還必須碾碎了一片片拿給你。

來看背負著最後自我犧牲覺悟的曉美焰最後是怎樣的結局?依然成為了魔女,發現成為魔女後開始自我厭惡,進而將犧牲化為最大的私慾並反噬禁錮圓神後徹底墮落,以及最後,身為墮落的犧牲者的末路——半邊的無盡的懸崖。

至此,老虛和新房完成了對犧牲一詞的重新定義,也徹底顛覆了人們心中對犧牲的正面推崇,也引發了觀眾觀影后普遍的不適與治郁——犧牲者不應該是這樣的,犧牲者應該最後被拯救,理應被緬懷的犧牲者為什麼會反而踐踏了所有人的心意?

絕望與希望,是魔法少女小圓最為核心的兩個相對詞,TV版之所以引人津津樂道,結局裡以曉美焰的身份描繪依存的一點希望,然後讓觀眾自行領悟背後相對深深的絕望,極度反差所帶來的被虐感功不可沒。

但是劇場版卻完全無視了TV的經驗,反而直接將絕望與虛假的希望同時擺上了屏幕,並藉由圓神的一次蘇醒來達到高潮,把觀眾全部當了小白,這也是個人認為劇場版用力過猛的主要原因。

個人認為最佳結局方式,應該是曉美焰握住圓神露出笑臉讓大家都以為焰即將被拯救時,切掉後續鏡頭,直接接到最後虛假的校園,這才是真正讓觀眾猜著然後被虐得體無完膚的「正確」播出方式啊~~~~~


看完回來的表示根本說不出話,震撼到難以形容。建議別看槍版,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個人還是不想劇透的,不過題主是求劇透嗎?這麼說吧。新房+老虛大於一個痞子。。


其實直到TV12集的最後,焰都沒有得到真正的救贖。焰無數次穿越世界線促使小圓成神為少女們帶來希望,可迎接自己的卻只有延續到世界末日的絕望。當初成為魔法少女的希冀——讓小圓擺脫魔法少女、成為正常人生活——從為實現。近一百次的穿越讓穿越本身成為了執念,為了不讓之前的努力與痛苦白費,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

這樣的結果是,最初焰對小圓的友情隨著一次次的輪迴一次次的重複逐漸變成了「人類感情的極致,比希望更炙熱比絕望更深沉的存在——愛」。愛是雙向的,包含著奉獻和得到。但直到最後焰沒有得到,所擁有的僅僅是(用《鋼煉》中的話來講)「一個人被拋棄在世間的痛苦」。因此,《新篇》的劇情發展就是合情合理了 。

愛你,為你創造了一個靜止的結界。

愛你,為你化為惡魔,為你創造一個新的世界。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三體》里的雲天明呢?


如果說小圓TV版是動畫作品的完全體,新編就是小圓動畫的究極體,是值得反覆玩味的藝術品。劇本只要沒BUG,它是否親民本來就不應該成為粉絲向作品的評價指標,況且本作劇情也不是那麼地晦澀。而看懂了劇情的人們由於肯定看了不止一遍,作品本身的魅力漸漸展現,也根本不會把故事當成評價這部作品的主要標準。

哪些動畫的細節讓你覺得「這就是神作的水準」? - 蝦丸的回答


宇宙:我已經要被魔法少女們玩壞了【葛優躺


看這部動畫是12年,但是直到今天才下決心看這部劇場版,@海邊的答案大讚,基本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只剩一點兒需要我來補充,算是他/她答案的續集

弄懂剩下的幾個疑問需要搞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曉美焰的願望對她自己造成了什麼影響

2,TV版結局中,只有曉美焰記得圓神是合理劇情還是導演的讓步

3,除了曉美焰,其他的魔法少女魔化之前,是否可以把圓神拉下來

4,魔焰的許可權和未來劇情的可能走向,以下所有曉美焰統稱為魔焰

------------------------------------------------------------------------------

1,TV版中,魔焰的原始願望是「希望能和鹿目圓的相遇重新來過」,後來在不知道第幾次輪迴的時候,才又接受了小圓的遺願,阻止她成為魔法少女,最終在不斷的穿越中,曉美焰對小圓的影響越來越大,導致小圓實現願望的同時,違背了自身的因果律,因而不能存在於世界,飛升為圓神。注意圓神對魔焰說的話,自己已經知曉了過去和未來的一切,所以知道魔焰對自己的所有付出。

也就是說,從魔焰許下願望的那一刻起,所有平行世界中,無論有多少平行世界,整個宇宙中,曉美焰只有唯一一個了

因而圓神是同時存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無限的存在,但是相對的,魔焰是只存在於現在的唯一的存在,也就是無所謂圓神的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對於魔焰來說只是過去

2, @海邊的答案真的是非常贊,只不過非常少的一小部分不太準確,叛逆中圓神被稱為圓環之理,真是非常合適,不知道是一開始就設想好了,還是後來又繼續挖掘出來的,除了和小圓的本名非常契合之外,也應了圓神的誕生過程,圓神的願望違背了因果律(消滅所有魔法少女,但她自身本身就是魔法少女),就像是把直線運行的世界軌跡,首尾相接,變成了一個無窮無盡找不到初始位置的圓環,變成了一顆剝的乾乾淨淨的果實,變成了一顆遊離於天空之外的風箏,因而從編織世界的緯度-網中剝離,變成了所謂的「無因之果」,而曉美焰就像是一件完整毛衣上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線頭,是圓神的因(與小圓的相遇重新來過,如果否定了魔焰,圓神就不會誕生,因而否定魔焰本身就是一件否定因果律的事,從這個角度講,丘比也說過,魔焰有這個資格),卻無法與她相連,如果把它拽出來,卻會導致整個世界的崩塌,曉美焰本身就是圓環之理誕生之初就存在的瑕疵,或者原罪,因而魔焰是唯一一個記得圓神的人,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插柳,都恰如其分

3,圓神消滅魔女的手法確實是凈化,因而在一切結束之後,魔焰重新回到的這個唯一一個有她存在的世界中,沙耶香和貝貝已經消失了,因而這也應了在叛逆中,此二人作為圓神的護法出現,但是他們是都沒有資格把圓神拉下來的,有人說魔焰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她的許願並未實現,此言差矣,馬猴燒酒之所以會變為魔女不是因為願望沒有實現,而是實現了願望之後卻被其所背叛,因而單從祈願角度講,所有人都沒有資格拉下圓神,只有被凈化的份,這是不可抗力,另外其他人也根本不認識圓神,「這個粉色的沙比是誰啊?我特么都快崩潰了,還跑過來得瑟,哎媽呀,俺咋被凈化了捏!」

魔焰的成功學在於她一再打破了Q幣的系統——她的靈魂晶石不是由詛咒染黑,而是由愛染黑!也就是說,作為唯一一個攥著圓神黑歷史的人,從一開始就是有選擇權的,因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4,至於最後一點,俺老豬就不分析了,太晚了,該睡覺了,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1.老虛此次應該並非完全展示出了自己的腳本力,可能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主要是tv版的大紅大紫,以及網路上對tv本篇及其中人物的評論,也有一部分來自同事的影響。具體可以參考他和新房之前的一次訪談,【整合】叛逆新作相關訪談)總之因為「魔法少女小圓可是一部全年齡向的作品啊!愛的戰士你給我悠著點!」的原因,老虛這次真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腳本力。你覺得叛逆的物語夠虐了?對不起,愛的戰士這次放水了。

2.狗咖喱劇團實在是不能再贊!當然這是tv版中就有體現的一點,但是因為實在是太贊了我一定要拿出來說一次。

3.梶浦由記表現一般。對音樂方面不是很在行,不敢亂說。但是單從一個普通觀眾角度來說,這次大媽真心不如tv版的時候。 (也就是說這是純私貨不要在意

4.新房挺給力的,該發揮的地方都發揮地很好。不過情緒曲線的安排實在是太tv化了,作為一部劇場版,單位時間內信息密度安排得和tv版一樣實在是太不為觀眾著想了,一是現場里的觀眾看著累,可能造成看不懂然後出來亂評論的情況,二是新房你這是又逼著我們買bd的節奏么?去劇場看可是花過錢了的啊!你真當這是tv版免費看一遍再去收bd么!坑爹啊!

以上內容均未充分論述,只是把結論給了出來,如果有人想了解更多我再補充。

總結:老虛腳本力被壓抑,狗咖喱一如既往地贊,大媽表現不如從前,新房以為自己在做tv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劇《冰血暴》第三季?
如何評價周杰倫的演唱會?
如何評價電影 神戰權力之眼?
你喜歡怎樣的紙質筆記本?
如何評價陳丹青?

TAG:日本動漫 | 動漫評析 | 如何看待評價X | 魔法少女小圓 | 虛淵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