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心理學的角度思考,為什麼「希望」對於人類很重要?


謝邀。樓上有人提到了《肖申克的救贖》,沒錯,這正是一部關於希望的電影,其中有一段關於希望的情節和對話,頗值得細細體會。主角安迪剛剛因為在監獄長辦公室放莫扎特音樂被關了兩周禁閉。出來後和獄友一起吃飯。

獄友:「這值得嗎?」

安迪:「這是我最好的時光。音樂就在我的腦里,心裡,沒有人能把它從我這裡奪走。你們從來沒有這樣的感受嗎?"

老弗里德曼:「我年輕時學過口琴,可是現在已經失去興趣了。因為在這樣的高牆裡,這沒有任何意義。」

安迪:「這裡才是它最有意義的地方。你需要它才不會忘記。」

老弗里德曼:「忘記?」

安迪:「不忘記有些地方,這個世界不是用石頭圍起來的。不忘記有些東西……在內心……不能到達,不能觸摸,屬於你……」

老弗里德曼:「你在說什麼?」

安迪:「希望。」

老弗里德曼:「希望?我告訴你,我的朋友,希望是很危險的東西,希望會讓人瘋狂,它在這兒沒用。你最好習慣這種想法。」

安迪:「就像Brooke ?(一個被釋放後無所寄託而自殺的獄友)」

老弗里德曼冷峻地走開了。

我喜歡這段台詞,更別提演員在這段對話中精湛的演技了。這段對話引出了這樣的主題:希望到底有什麼用?它是危險嗎?

日常生活中的希望能提升積極情緒,增加控制感,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困境中的希望更是可貴。希望常常伴隨著災難而生,正如安迪說的,越是高牆之中,越需要希望。希望是堅強的人性在困境中點起的一點燭光,雖然是微弱、搖曳不定,可周圍越黑暗,越襯托出這點燭光的溫暖和力量。

可是,渺茫的希望難道不危險嗎?不是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嗎?和那些一直處於黑暗並適應黑暗的人相比,嚮往著光明的人,看蠟燭熄滅不是更可怕嗎?怎麼讓希望變得不虛妄呢?

已故的斯奈德教授是研究希望的專家,他認為,真正有價值的希望應該包含三個成分:目標、動力思維(agency thought)和方法思維(pathway thought)。目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地方,它為我們指明方向。動力思維是我們追求目標的勇氣和困境中堅持的力量,而方法思維則幫助我們思考,怎麼樣才能到達這個目標,以及當預想的計劃失敗時,尋找哪些替代方法。

包含目標、動力和方法的希望,是能夠把意願和行動相聯繫、把現在和未來相聯繫、把期待和現實相聯繫的希望,它把希望和虛偽區分開來。這段對話中,如果說老弗里德曼表現的是虛妄,安迪表現的,正是這樣的希望:目標堅定、不低估困難、一步一步,努力向前。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安迪的希望並非一成不變,尤其那個能澄清他冤情的獄友被殺,是他遭遇的重大打擊。但安迪沒有放棄。真正的希望從來不會輕易熄滅。

可是,如果安迪最後失敗了呢?因為連接著行動,包含目標、動力和方法的希望會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但這也並不是說,它不會失敗,尤其對於越獄這麼高風險的工作。比較一下這兩段人生你就能明白希望的價值。一段如弗里德曼,在高牆內了無生趣地度日等死,另一段如安迪,目光炯炯充實奮進。至少在他本有很多理由消沉的時候,希望為安迪點燃了一盞心燈,讓安迪生機勃勃。

是的,即使有希望,最後我們仍可能倒下。可是,我們在希望微光指引下走過的道路,那些曾經激勵和溫暖我們的東西,並不隨著我們的倒下磨滅。這正是希望對我們的價值,是它如此重要的原因。


第三次上知乎日報~~~修改一下錯別字。

------------------------------------------------正文-------------------------------------------------------------------------------------

對於我們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來說,這個問題其實我們不太能感受得到。

就像現在我們每天不愁吃穿,生活中追求更多的是自由和娛樂,我們就難以感受得到上個世紀還在為吃穿發愁的我們的上一輩人,他們對於生活的態度。

「希望」就和我們的吃穿一樣,不缺的時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會和吃不飽飯一樣威脅到我們的生命。

我目前是正在學習和研究創傷領域,所以對此有一定的體會。

幾個月前蹭過一位台灣的客座教授在我們學校的講座,話題是介紹台灣他們對於喪親群體的哀傷輔導,每介紹一個案例她都會聯繫理論來說一些科學研究。

我們都知道屈布勒-羅斯關於死亡的五階段理論:否認、憤怒、討價還價、壓抑、接受。

在絕症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經歷完整的五個階段最終接受自己的結局;而年輕一點的患者往往在討價還價和壓抑階段久久徘徊,在抑鬱中死去。

死亡是最嚴酷的最終審判,面對它,人人畏懼,也毫無希望。年輕的患者面對這樣的人生審判有太多遺憾,太多事業未完成,而對於這種未完成他們看不到一絲希望。往往抑鬱而終。年老一點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會更高一點,能夠從自己的後代中看到一絲希望,因而最終接受結局的會更多。

喪親群體也有類似的階段體驗,從否認(不相信disbelieve)到憤怒到討價還價(bargain)到抑鬱(depression)最終到接受(acceptance)

但是很多喪親群體會在抑鬱階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長哀傷之中(prolonged grief)(超過6個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長哀傷障礙(PGD——prolonged grief disorder),嚴重的會出現自殺傾向。

有數據支持,在喪親群體中,出現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 mortality and higher physical morbidity)。究其根源,他們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這裡說兩個台灣教授給我們分享的案例,聯繫兩個理論:

  • 有一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傷、痛苦、終日以淚洗面,6個月過去了,她慢慢地平靜了下來。但是她的子女來到中心尋求幫助,說他們母親行為很怪異。每天要做好飯菜帶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一起在墓地吃飯。開始子女們放任她這樣做,以為這只是暫時的,但是過了一個月她每天如此,風雨無阻。子女就開始強行阻止母親的行為,告訴母親父親已經走了。母親難以接受,一度要自殺。(喪偶的她一直處於否認階段,一直堅信她丈夫還以某種形式存在,所以有這樣的行為,當子女要打破她的這種觀點的時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離去的事實,徹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尋死。)

這位教授作為社會工作者,立馬採取干預措施,首先詢問子女阻止母親的動機是什麼,母親除了有這樣的行為,有什麼其他異常嗎。得到的答案是,動機是墓地很遠很偏,他們擔心母親的安全,也擔心母親心裡一直過不去這個坎。而且除此行為,母親其他一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開心一點了,時常帶著笑容。那麼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評子女的做法,說明母親的心理狀態(否認階段,不要試圖打破,她的這種行為能讓她保持對生活的希望,經過這個階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領悟的,不要強求),然後對於子女擔心母親安全的訴求提出建議,讓子女和母親溝通,告訴母親子女不讓她去的理由是擔心安全,提出建設性建議,以後不要去墓地了,我們在家裡添一副碗筷,我們還是一家人一起吃飯可好。最終母親答應了,也不再尋死,子女對母親的生活也感到滿意。問題解決了。

理論:雙階段模型(Dual Process Model)loss-oriented→grief 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 、doing new things.

這兩個過程是互相交織的,所以在6個月以後,喪親者還是會有兩種相反的心理機制。一方面失去的讓她失去對於未來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外界的幫助也好,自我的領悟也好讓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尋找新的可能性。

  • 有一次,一位年輕媽媽打電話到中心找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一對兒女託付給她。她立馬有了判斷,不好,她想自殺。然後她立馬來到這位年輕媽媽的家裡,找她聊聊她的問題。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覺無望,生活難以繼續,她作為家庭主婦沒有工作,沒有生活來源,對於未來的生活毫無希望,回憶起她和丈夫的點點滴滴她淚如雨下。她最後表示唯一的遺憾就是不能看著孩子長大成人。這位教授立馬發現了尋找希望的可能性——孩子,便問她:你的孩子還這麼小,他們需要你嗎?然後話題就從丈夫轉移到了孩子。這位年輕母親聊起自己的孩子,說孩子們真的還挺需要我的,他們特別愛吃我做的飯。然後這位教授就邀請她一起去超市買菜,給晚上放學回來的孩子做一頓飯吧。然後教授看著她下廚,幫著她洗菜,做好了晚餐,這位女士邀請教授一起和她的孩子們吃晚餐。這樣,這位年輕的媽媽在這一天,就淡忘了要自殺的事情。當然後續的事情她沒繼續講,肯定是來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諮詢。

理論:這個就是 @動機在杭州老師說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論:目標、動力和方法。

這位年輕媽媽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喪偶之後,完全失去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因而難以支持家庭,想尋求自殺。教授理論聯繫實踐,從初步的溝通中迅速發現了新的希望的目標所在——孩子。有了目標,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礎上尋求動力和方法。動力來源於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斷傳達給她一種感受:這個社會上有許多你沒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尋求就會存在的社會支持。最後是方法,談到做飯,這是這位家庭主婦的強項啊,孩子們喜歡她做的飯,她是有方法讓孩子們過得幸福快樂的!這樣目標、動力和方法齊全了,這位年輕媽媽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轉變,鼓起勇氣重新面對生活了。

「希望」是一種可能性。當人類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時候,就會滅亡。但是生活中,我們面對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規的可能性,仍然會有許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們去探尋。

謝 @劉柯邀


焦慮的時代,給你一杯平靜,關注公眾號:zengminpsy


這個問題我認為太難了,昨天關注完這個問題我還故意邀請了@動機在杭州 這位大神來回答,估計他沒有時間一直沒有回答,我這裡先拋個磚。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被人們默認的「希望對人們很重要」很少有人質疑,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試著結合自己的思考回答一下,大家有意見,直接板磚招呼,能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行。

我認為希望可以有兩種含義。

1.希望是一種積極的目標。積極代表目標將會對我們產生價值。在我們已經有了成功的經驗時,希望是後驗性的,我們的行為動機是一般是一種目的因,而非動力因。

生物理論認為,我們行為的動機取決於本能,現在一般認為是源於基因和遺傳,我們本能的會有一種積極的目標,所以按照生物理論我們就是有積極的目標,原因就是我們是人,是人就有希望,希望的差異性是基因的差異性。

學習理論認為,我們行為動機是獲得獎勵逃避懲罰,而這樣的行為一般由後天習來,富二代和窮二代的基因不是問題,一般富二代的希望是休閑娛樂把妹,研究哲學(就我接觸的來看,有搞這個的),一般窮二代的希望是竭盡全力生存下去,這是由環境和人共同作用決定的,所以希望的差異性是人和環境的差異性。

馬斯洛需求理論認為,我們行為動機是需求要得到滿足,我們的在各個階段的需求不同,小時候要個木馬,長大想要的是寶馬。需求不同導致我們在每個階段的希望也不同,所以希望的差異性是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或者同一人在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

誘因理論認為,我們行為動機是權衡得失利弊,這是希望作為目標價值的最好的體現,我們在具體情況中會考慮各種情況重要性和和其發生的可能,不同的權重下會選擇那個代價最小,利益最大的行為,所以希望的差異性在於我們不同行為產生的利益和相對代價的差異性。

那麼希望既然是一種積極的目標,而且我們的希望會使我們獲得行為的動機,為了寶馬,別墅,拼了!所以希望會使我們作出對認為對自己有價值的行為,無論是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獲得獎勵逃避懲罰,都有利於我們更好的在世界上生存下去並且可能還會活得更好。

如果把人類當成一個整體來看,需求之間和獎勵,懲罰會造成矛盾,於是個體的對自己有利的目標不一定是人類的福音,博弈論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希望是一個目標,目標會發生變化,這時矛盾的發生會導致新的目標出現,我們的希望會有一部分是社會規範的出現,比如我們藉助了道德,完善了法律。

如果把人類和環境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全人類的福音可能是環境的厄運,但我們的希望仍會轉向,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會成為新的目標。

所以希望對我們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積極的目標對我們很重要,使我們有了對自身有價值的行為動機。

人們大都認為是這樣,但我認為希望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2.希望是一種積極的情緒。積極代表著情緒對我們產生價值,在我們未能取得成功的經驗時,希望是先驗的,我們的行為動機一般是動力因,而非目的因。

神經學者認為,我們的行為動機一般是為了協調身體的穩態,當情緒產生的時候,由於神經系統的反應,我們的行為就成為了情緒的結果,憤怒時我們找人打架,悲傷時抹眼淚,所以心理中希望的產生導致了我們外顯行為的發生,希望的差異性來自於我們身體調節平衡時的自然反應的不同。

認知學者認為,我們的行為動機來自於判斷,評價,思考。情緒的產生並非來自於外部事件,而是我們對外部事件的判斷,我們下意識里喜歡或者厭惡這件事情,從而產生情緒,情緒的產生使我們逃離這件事或者接受這件事情。所以心理中希望的產生於我們的判斷,希望的差異性來自於我們內心的判斷的標準的差異性。

那麼希望既然是一種積極的情緒,而且我們的希望本身就可以成為動機。希望情緒的產生進而決定我們的行為,我們在困境中一般會因為希望情緒的產生獲得不屈不撓的勇氣,窮二代會因為希望情緒的產生迸發出發憤圖強的激情,醜小鴨也會因為希望情緒的產生油然而生出一種飛上藍天的豪情。

對於整個人類來說,人類產生了希望的情緒不會採取相同的行為,由於希望動機的差異性和具體環境下的不同,我們的行為會多樣化。行為的多樣性一般會導致結果的多樣性,這樣就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多種可能性的好處對於人類的好處就是提供了非常多的選擇不讓環境一次性讓人全部淘汰掉。而絕望情緒的產生反應,人們大部分會採取相同的行為,這是很不利的喲。

所以希望對我們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這種情緒才是你不斷進取的動力,希望對於整個人類而言則事人類不斷的積極主動適應環境。

另外,我認為的希望的兩種含義不是互相獨立彼此分離的,一般而言,積極的情緒會達成積極的目標,積極的目標又可以拉動積極情緒的產生,取得成功經驗的人越來越有昂揚的情緒,而消極情緒的人一般會失敗。

我就從兩點含義來進行討論,這只是我思考的結果,歡迎交流!


基督山伯爵在最後說道,人類智慧的所有經驗,都在這兩個字里,等待和希望。

從博弈的角度上說,希望的意義是對未知領域的承認和積極心理。這代表著你選擇相信你的世界還有大量沒有探索的領域,而這些領域帶來的增益是很有可能是正面的——不完全信息博弈下的一種積極心態,so ,enjoy。

是的,希望有助於你把整個遊戲玩下去。當然,壽命的流逝會導致希望值緩慢下降——你能夠探索到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個時候,希望往往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存在——寄託於你的子女和朋友,寄託於死後世界的安寧,等等。

廣義而言,希望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永遠不知道生命何時終結,也永遠不知道死後的世界是否存在,更不知道自己人生的下一秒會發生多麼奇妙的事情。

但是,重點是但是。

懷有希望和做最壞打算並不矛盾,希望只是一種心態,最壞的打算是一種事實行為。


因為人生苦短,時間會奪走你的一切,對抗無常的唯一手段就是「希望」,萬一實現了呢?


我看很多人寫目的。心理學上確實有很多關於目的的理論和研究。但是目的和希望是有區別的。希望是一種狀態表象,目的是一種結果表象。關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里,目的和希望是同時並存的,但是一個老奶奶的老伴死了,她所存的就只能是希望。她的內心也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她就是存個念想,好活下去。我暫時沒找到關於希望的理論,希望和記憶一樣,屬於高級心理功能。


希望既是人類最致命的弱點,也是人類最偉大的力量,在每一個時代最黑暗的時刻,希望都會綻放出那最璀璨的光芒

----

巨鹿城下,面對橫掃六國的四十萬秦甲虎賁,山東聯軍已心驚膽裂,希望是那個破釜沉舟,吟唱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的項羽。

淝水河畔,面對北方百萬虎狼之師血淋淋的屠刀,東晉朝堂上已分崩離析,希望是那個背水一戰,執棋看「小兒輩破敵」的謝安。

鄴城城下,面對五胡亂華後北方漢民族已不足百萬,漢人已被視為四腿羊,希望是那個祭出殺胡令,率領漢民族絕地反擊的冉閔。

朱仙鎮前,面對金兀朮率領「滿萬不可敵」的鐵浮屠拐子馬等女真精銳,朝廷已卑膝乞和,希望是那個率500騎破十萬,「怒髮衝冠直搗黃龍」的岳飛。

零丁洋畔,蒙元軍隊已擊破最後一隻抵抗隊伍,殘明困守崖山,希望是一種信念,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在南苑、凇滬、四行倉庫、雁門關、娘子關、台兒庄、忻口、武漢、萬家嶺、長沙、昆崙山,面對裝備訓練補給壓倒性優勢,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日寇,希望是數百萬青年穿上單薄的軍裝抗起簡陋的裝備,誓言「一寸山河一寸血」,迎著槍林彈雨前赴後繼,以血肉之軀組建起的那一道新的長城!

謹以紀念,寫在10月10日。


希望,我比較喜歡用潘多拉的盒子的這個比喻。

希望是天使,也是惡魔。

希望的定義:心中的實現某個目標的可能性。

有希望的時候,你會每天沒日沒夜的努力,付出,不計代價,只為了增加一絲機會去接近想要追求的目標。即便這個目標一絲一毫都不現實。

如果你達成了目標,你會喜悅,會認為希望為你苦難的奮鬥史增添了光彩,是因為希望讓你堅持下來,最終取得成功。

如果你沒有達成目標,你會難過,會覺得希望就像個騙子,騙你消耗了所有的精神和力氣,而終究一無所獲,如果沒有希望你就不會做這麼多無用功。

沒有心懷希望的時候,

得到了,因為你無所謂,所以你不會高興;

得不到,也因為你無所謂,所以你不會難過。

希望之所以那麼重要,是因為人類有想要追求的願望。

希望可能是大的,比如你想要今天晚上去吃一碗蘭州拉麵;也可以是小的,比如你想要今天能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你大學時代的女神。

如果你說希望不重要,你可以試著想像一下,當你覺得實現一切目標的可能性都等於0的時候。


作為一名心理學本科生,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頗有些無語,再看到下面很多人的回答,竟有些蛋疼。大部分的答案我都強烈反對,因為不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或者大家以為的心理學和我所了解的不同。東東槍的答案中斯奈德的理論倒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就我目前的水平而言,可以給題主的幫助是,這或許和積極心理學方面有關,題主可以看看塞利格曼等人的相關著作。最後來點私貨,心理學不是萬能的!!!至於這個問題而言,我竊以為題主和諸多答案對於心理學的了解尚不夠。舉個栗子,本人年輕的時候酷愛歷史,明清所有皇帝年號廟號倒背如流,各朝各代行政區域分化也如數家珍,便有些飄飄然,後來和一歷史系學生談了談,才知道貽笑大方,從此不敢輕談非專業的東西。第一次回答和專業有關的東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我內心抱有「希望」,那麼我無形中,在看待自己和周遭環境的時候,我更加可能發現積極陽光的一面,更有可能把握機會從而促發真實的改變。類似於心理學上的「自證預言」,即我預先對某人,某事有先入為主的看法,那麼我就會不自覺的按照該「預見」,去指導自己的行為和思想,而使得之前的期望(或「預見」)變為現實。


我覺得是人的本能。


思考了下,為什麼「希望」對於人類很重要,大抵有兩層意思:

1.人們普遍對當下的境況心存不滿,所以人追求使自己愉悅的基因本性會促使自己緬懷過往的幸福和幻想未來的美好(希望)。如果人人始終都能活在當下,盡情享受當前的每一分喜悅,還會需要希望嗎?想像以下場景:你初次見到一個絕美的場景,你在全神貫注聚精會神的打魔獸的團隊副本(或者LOL的5V5),你在享受美妙的性愛...在這些時候你會覺得希望有那麼重要嗎?

2.人們的基因本質會讓人傾向於只關注短期利益,不關注長期利益。但是智慧人都得經常捨棄短期利益關注長期利益,當為長期利益奮鬥、得不到短期正反饋時,當然要時常拿出希望來慰藉自己。舉例而言:學生為了考上心儀的大學每天刻苦讀書,上班了為了年底考核拿優多掙點獎金天天加班...總得時不時的想想自己這麼吃苦能在未來得到的那個好東西。

總結,歸根到底,還是人的基本本質會讓人們經常不滿於現狀,這個時候就需要希望。我感覺純粹理性的人是不需要希望的,他只會活在當下。


獵豹會因為獵物跑得快而放棄追逐。它能評估慾望和實際之間的差異。

猩猩會疊箱子去拿高處的香蕉,但香蕉掛太高了,猩猩就會放棄疊箱子。它不但能通過複雜邏輯去實現希望,也會評估出希望實現可能性大小來選擇行動。

希望,不過是一個名詞,只是比猩猩疊箱子更,在思維上更複雜一些而已。


希望並不重要。

植物不知希望為何物,但是它們存活著。

動物不知希望為何物,但是它們存活著。

希望,並不是存活的必要條件。希望不過是點綴靈魂的抽象主義裝飾品。

-------

1.1 你看見光,而你並沒有希望過看見光,看不見光的盲人希望。

1.2 盲人希望看見光,但這一點對於他自己太過艱難,沒法實現。

1.3 關心盲人的科學家本身能夠看見光,但是他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到看不見光的人群。

1.4 在這個希望下這個群體前仆後繼,希望自己能夠取得成功。

1.5 最終科學家成功了,研究出了能夠幫助盲人看見光的機器。

2.1 你可以說,是科學家希望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這個希望很重要。

2.2 然而這個是虛偽的希望。

3.1 我之所以稱之為虛偽的希望。

3.2 是因為它在實現的過程中一直是以口號的形式出現。

3.3 像這樣所謂的希望,實現了很美好,實現不了也很美好,只是有所遺憾。

3.4 像這樣的美好,就好像我希望明天開太陽。

3.5 等到明天,真的開了太陽就很美好,天氣陰霾就很遺憾,遺憾的同時還是希望能開太陽。

4.1 所不同的是,我希望開太陽的時候實際上自己無計可施,就如盲人看不見光。

4.2 科學家希望成功的時候卻是能夠為之付出,成敗不論。

4.3 這種成敗不論的付出,很偉大。

5.1 更多時候,我們的希望是希望外部環境的改變,即是自己無計可施的情況。

5.2 因為希望而吶喊的人,死了。

5.3 希望為希望而吶喊的人,不敢了。

5.4 默默無聞付出的人,有的失敗了,有的成功了。

5.5 成功的人永遠不會說自己的成功是因為有希望。

5.6 成功只因為付出與機遇。

7.1 希望不是動力的源泉。

7.2 希望是麻醉藥。

7.3 舉簡單的栗子:

小王希望考上浙江大學,然後她努力了,然後她考上了。

問題一:為什麼小王會有這樣的希望?

問題二:希望是小王努力的原因嗎?

問題三:不希望就考不上嗎?

問題四:希望了就能考上嗎?

問題五:希望能夠增加考上的幾率嗎?

7.4 無論小王希不希望,她能不能夠考上浙大是與她的付出程度掛鉤的。

7.5 懷有希望的小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比不懷希望的小王更可能取得好成績。

7.6 然而決定因素不是懷不懷希望,而是付出的汗水和智商。

7.7 很多時候就算再希望,也成不了。

7.8 有些時候,非常希望,所以成了。

7.9 成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有希望。

8.1 第二類情況:

小王分數足夠北大和清華,小王要選擇一所學校。

8.2 小王希望去北大,於是她去了北大;小王希望去清華,於是她去了清華。

8.3 這個時候,自由選擇,根據各種原因對比,最終希望去哪裡,就去哪裡。

8.4 可是這個希望,不是我們談的希望。

9.1 希望只是個標籤。

9.2 希望能夠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9.3 希望永遠起不到決定作用。

10.1 希望世界美好世界會真的美好嗎?

10.2 這是個笑話。

11.1 哦,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11.2 不要懷揣著希望,腳踏實地去干,得到了就要懂得知足。

11.3 否則希望就是無窮的慾念和貪婪。

12.1 我在考慮匿名還是不匿呢。


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對於這些不如意的事,人是怎麼處理的呢?

就是向未來投射image,我將來會怎麼樣怎麼樣?你可以說這是積極心態,也可以說是人的心理防禦機制.

使人行動的力量大致就分為兩種,恐懼和渴望.

我覺得這種渴望又分兩種,一種是對未來的願景,基於一個人的價值觀,它是有前瞻性的,能給與人行動的方向.還有一種希望則是困境.比如有人說,"如果我以後遇到那個人,我就能變成更好的人.""如果我得到xx,我就會xx"

按照克里希那穆提的說法,如果不能在當下解脫,只寄希望與未來,永遠不可能真的解脫.


我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思考的深入,希望已經離我越來越遠了。現在我更看重的是事實。而且也不喜歡對還沒發生的事情產生什麼妄想。


希望是一種能動的想像。在自我與無意識之間建立起了橋樑,是與循環相接的重要連接點。就好像英雄故事中,及時英雄被惡龍吐下,一片黑暗,最終光明還是會到來。在光明與黑暗的連接點上,需要堅持下去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希望存在的意義。


我理解的希望跟理想是有相同的地方的,但是希望是比理想更容易堅持的東西,堅持一個東西通常讓人們覺得自己活得有價值,而人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社會上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就一般人而言,奇葩不討論)


因為所有希望都會讓你離這句話更近一步。

無論你是過的貧窮或者富有,快樂或是難過,幸福還是落魄,甚至不得不孤獨終老面對這個美麗的世界無人分享。

那都沒有關係

就是沒有關係。

個人一直不同意對於這種問題在心理學的層面詳細的解構,希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你心裡的火,是你不停息的血脈,它是以感覺的形式存在,而不需要你去了解它。

總之希望之所以存在,是為了讓你認清,人的一生只有目標,沒有幻想。


看過《自私的基因》,感覺所謂「希望」就是基因對保存和延續自己對宿主(也就是我們人本身)的下達的一種生存原動力的命令。


推薦閱讀:

如何應對仰望星空時的惶恐?
有哪些電影中的女人令你一見鍾情?
為什麼會非常怕有人不理我?
intj為何總有自殺傾向?
為什麼會有不愛麻煩別人的性格,它有何好處和弊端?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