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科學問題」痴迷,可是不肯上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現在的世界裡只有科學問題,凡事都能問,只要我在家就問,吃飯時問,睡覺時問。我不在家打電話問。問些什麼呢,細菌怎麼進入血液啊,指甲為什麼不痛啊,關於火車的,航空的,航天的,五花八門。還經常拿一些問題考我們,我還會回答,孩子媽就訓斥他不要亂問,但他還是眉飛色舞說些他知道的東西。

開學到現在,也已經20多天了,總共上了不到一星期。期間有一段時間是發燒,其餘就是喊肚子痛。昨晚開始又喊肚子痛,說今天不去上學。今天早上,死纏爛打不肯上學,我們說你在騙人,他說絕對是肚子痛,不信可以到醫院。結果真的到醫院,B超什麼的,什麼問題都沒有。只要在家,就生龍活虎,看宇宙星神,看火車碰撞。把網線藏了,就自己琢磨地球儀,火車模型,飛機模型什麼的,還吵著我給他買木工工具,他要造航母。

前幾天老師特意來家訪,說兒子在幼兒園特立獨行,說老師講的東西是小兒科,太沒意思了。然後跟老師講衛星,講火箭,講飛船。和小朋友一起玩,要小朋友聽他講這些「科學」的東西,搭玩具也要搭出飛船。老師說他控制欲很強,並且不聽老師的話。他也經常說幼兒園一天到晚重複那些簡單的遊戲,太沒意思了。昨天我帶他到兒童活動中心,各種培訓班,我說給你報一個,他說什麼都不要報,喜歡科學就夠了,他們不懂科學。現在不肯到外面去玩,只呆在家裡玩電腦,電腦不玩,就玩CAD畫圖,自己畫出的飛機船艦還挺像,很多命令都不知道他怎麼知道的。

老師跟我們說幼兒園關鍵是情商和生活習慣的培養,兒子生活習慣一塌糊塗,是不是與我寵愛有關。

去年寒假後第一天上學也出現過這樣情況,說肚子痛,後來接回家一點事都沒有,但也就這麼一次。今年則天天喊肚子痛。而給他看那些火車碰撞的視頻就一點也不痛了,有時候突然問他,肚子痛不痛,他就說,非常痛,明天還痛,明天還不上學。

我想孩子這是心理問題了,老師那天家訪已經很委婉的提到了,明顯表現出與其他小朋友不合群,以後很難適應小學的。老師讓我們抓緊改正。

孩子現在還沒學認字,自己在電腦字幕上學會了幾個,數學上也不會加減法,下半年就上小學了。孩子喜歡科學,喜歡問問題,也不是壞事,但已經脫離他這個年齡的認知了,老師說以後他與其他同學會有交往障礙的。因為他只關注自己喜歡的,眼裡沒有別人。

孩子媽已經有點愁了,我也有點擔心了。如此發展下去,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的內心,其實很空虛,很缺乏普通的愛

他所表現出的,並不是——對「科學問題」的走火入魔

而是——對自我肯定的走火入魔

開始也許是家人、親戚、鄰居對他知識豐富的讚許,久而久之變成一種自我肯定

這是一種源於「獲得讚許」慾望的需求,而「知識」不過是他滿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工具

只要能通過讓他人認可「自己了解更多的知識」從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就不再求甚解

他在長期服用自己生產的「精神鴉片」

而他需要「鴉片」的原因,我想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很少受到——如普通父母對孩子一般的——關注

當環境(幼兒園、學校)無法提供滿足(通常老師不會對他一人青睞有加)卻存在諸多限制的時候,自然會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了

(以上觀點基於我對自身個人成長經歷的思考)

然後是我想到的解決方案——

改變評價標準,不再認可他「科學問題」上的成績

但也不是轉為負面評價,也不必強行限制或阻止他的自學、研究、思考行為

而是有意無意地忽視

同時,通過其他手段激發孩子參與戶外、群體活動的興趣

比如,經常對小區、公園內嬉戲的孩子表示讚許,讓自己的孩子處於另一種「比較」的氛圍


之前看樓主的題,說得話比較重也比較糙,現系統列下個人想法:

想一想:這輩子我們見過的大忽悠,比之真正的天才多了多少?

我們見過的大忽悠,多是些:

1)不在乎是非真理,只想著維持自己的「正確」。

2)混無守矩之心,以多吃多佔或者以越矩為榮。

樓主一片拳拳之心,應該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的人吧。

我個人比較贊同幾米的一本題目《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按樓主提問、發言、評論中的闡述來判斷:

1)這個孩子沒有敬畏之心:

孩子一點也不懂得人情世故,一次我帶到辦公室,和在家裡一樣到處亂動,我說這樣是不受歡迎的,他說誰怕誰啊,說話大聲。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沒有被父母教育出來正確的是非和認同觀,就不要指望多年以後能板過來。連自己的爹媽都不敬畏,甚至沒有道理的「不遵從」,何談科學觀念?

上面一大堆從謝耳朵到喬布斯的讚譽——樓主你贊夠錢移民去美國,為了孩子所謂的「天才」能夠得到好的培養了嗎?

天朝制度下,即便是少年班也不可能這麼慣著這種孩子——小學老師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寵溺孩子,也不過是為了分化間隔孩子,讓他們去當小間諜。

擎等著孩子到不得不與人接觸的時候去遭這路人情罪,不如早些讓孩子知道——不是普天之下皆你媽。

2)這個孩子不求甚解:

「如果問他一個他不知道的問題他的反饋是什麼?

他會千方百計的自圓其說,會證明自己的正確。 」

「孩子現在還沒學認字,自己在電腦字幕上學會了幾個,數學上也不會加減法,下半年就上小學了。 」

「帶他到兒童活動中心,各種培訓班,我說給你報一個,他說什麼都不要報,喜歡科學就夠了,他們不懂科學。 」

試想:孩子問你問題的時候,你有多少次告訴他:「這件事我也不知道,我需要查一下或者問問別人才能告訴你」?然後帶著孩子一起找原因?你告訴孩子「科學」到底是什麼了嗎?你對什麼是「科學」有正確的認知嗎?

@汪靜姝 的答案中,她的父母對孩子不知道的問題的解答是最好的辦法。

這種辦法起碼告訴孩子,如果你不識字、不識數,連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沒有。

樓主忙於樹立自己的權威,給了孩子一份「不查可知」的思想基礎。

才會有「千方百計的自圓其說…證明自己的正確」的孩子。


這個問題可以拿小時候的經歷來作答,我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育和要求大致可總結為兩點:

1.任何問題自己找答案,絕不回答你;

例:

問:巴巴,地球是什麼?

答:哦寶貝兒你等等我給你找個小科普畫冊。

問:麻麻,這個字是什麼?

答: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2.違背原則的事情不許做;

例:

問:麻麻,今天老師說我當周三小組長,周三我要監督同學,不乖的就記下來放學交給老師。

答:你敢記下來就打斷你的腿(後來我知道是不讓我學會背後說人壞話)

問:巴巴,老師說每天寫完作業了讓家長簽字證明做完了

答:做完沒做完不能自己監督么?不簽!(後來我知道是讓我學會對自己負責)

感謝的話就不說了,但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讓我養成了一好一壞倆特點,LZ可以吸取精華去其糟粕:

1.獨立思考和獨立生活能力特彆強

2.基本不懂人情世故——因為不讓做的事情都是用「打斷你的腿」來說明,當時並沒有告訴我為啥不許這樣做。

綜上,倆建議:

1. 雖然LZ很著急,但是看得出來對孩子「懂得多」的驕傲, 不過請盡量以後孩子炫耀自己懂得多的時候表理他,問問題也表回答他讓他自己去找答案。這樣您的孩子追求科學的目的可能漸漸會從「炫耀」變為「求知」,心中對科學的認知也可能漸漸從「記住」變為「思考」;

2.多帶孩子看看其他牛逼孩子可造成「你懂科普我會彈鋼琴」、「你懂科普我會編程序」這樣的認知,打擊的同時順勢多講講道理。做規矩的時候單單只是強勢的打擊可能會讓孩子因為逆反而變得控制欲更強,而道理說到了孩子總能聽進去一點的。

另:@鋼盅郭子說的很好

開始也許是家人、親戚、鄰居對他知識豐富的讚許,久而久之變成一種自我肯定。


去年有一次登一座小山時遇到一對父子,兒子大概上小學的樣子。兒子看到樹上長著白色的東西,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爸爸,這是什麼啊?」

「應該是蘑菇吧。」

「能吃嗎?」

「應該不能吧。」

當時兩個人都漫不經心的樣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所以事後我思考了很多。我覺得現在很多大人認為愛提問題的小孩子就是聰明好學的,於是很多小孩子就拚命地提問題,以博取大人的好感。而大人往往懂的也不多,隨便和孩子說一說,就覺得自己教了孩子很多知識。

我小時候也有很多問題,但是我不會提出來,而是自己去查資料找答案。有疑問是好的,但是不去想著解決,光想著問別人,問到了答案自己也不記住,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而現在的家長喜歡孩子問一些千奇百怪的問題,喜歡孩子說一些千奇百怪的話,也造就了這種環境。

小時候數學比較好,經常有同學問我數學問題。我從不直接告訴別人答案,也不會直接給他講題,而是問他是怎麼思考的。然後,我也不會直接點破他思考錯誤的地方,而是引導他,比如「你想想這一段推理過程是不是有問題?」「這條路確實走不通,你想想可不可以從別的路走?」「正向推理推不出來,你有沒有試過反向推理?」很多同學學會了這種思考過程以後,數學成績自然就上來了。而那些只會抄作業的同學,成績也就一直很穩定。

而數學課本身也是這樣的,你看數學書上,並不是給你列出一堆公式定理讓你背下來就完了的,而是先教你一些定義和公理,然後一條一條地根據前面的公理和定理證明出新的定理來。如果你不學習前輩數學家是怎麼想出來這些證明方法的,那麼你就不是在學習數學,而是在背定理。

所以,對於前文提到的例子,我覺得當爸的只能做兩件事:引導和輔助。引導,就是告訴他,遇到不認識的生物應該拍下照片,觀察它獨有的特性,記錄下來,然後回去查清楚它是什麼種類,然後根據種類名稱查它的特性,最後,把自己學到的。輔助,就是給他遞相機,教他Google按圖搜索的方法。

科學是什麼?科學要建立在邏輯推理的基礎上。如果只是記住一些事實,那就不是科學,而是歷史了。看這個孩子看的一些東西,《宇宙星神》什麼的,這和我們小時候看《奧特曼》,記一些「天馬流星拳」等名詞有什麼區別?這不是科學,這只是記住一些生僻的名詞唬人。

如果孩子是熱愛科學的,那麼應該自己主動就把這些基礎的東西學好了,比如認字,比如算術。我很好奇孩子不懂加減法的情況下是如何用AutoCAD畫出一個三維的飛機模型的?能不能截個圖出來看看?

如果孩子大了沒有把路走正,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家的孩子,上中學不好好念書,於是他老媽讓他暑假去打工,2個月回來後就乖乖讀書了。孩子太小,沒法讓他立刻嘗到苦頭,只有家長強制性介入了。

有很多人會覺得家長的強制性介入是不好的,我用哈佛公開課《Justice》里一段話回答他。

Now you may say, "Well this is paternalism." Of course it was. That"s what paternalism is for that kind of thing.


總算掛上來了。網路不好。

-----------------------------------

謝邀。

做為科學老師我很高興您的孩子如此狂熱的對待科學,也看得出家長也在費心思培養孩子的興趣。

但是不得不讓我想起我的一個學生,和你的小朋友有相似的情形。在他們班開設科學課之後,他原本的興趣更上一層樓,加之父母也平時經常給他看科普書籍,鼓勵問問題,因此時常會出現以下情況:

上課的時候老喜歡插嘴,現在對於長一點的知識引導就沒耐心了,我的一個問題沒問完,就急著回答。有一次因為只有他一個人上課我就耐著性子聽他說,乖乖,整整十分鐘沒打標點沒有重複,從火箭講到飛機再講到太空、星系等等。我用手勢想讓他停下,結果他又揮開繼續說,最後不得已被我強勢打斷。看到什麼就問,但是問問題的時候大多數時間他的雙眼根本沒有看你,你回答他歪著頭想一下就過去了,然後用自己的一套把它消化掉,也不求甚解。

他非常不喜歡我問他一些他不知道的問題,一旦接觸到這些問題他就會自圓其說打斷我然後問我,那你知道XXX嗎?告訴你呀巴拉巴拉…

我的學生倒是沒有出現不合群的現象,頂多就是不和其他「不同道」的小朋友玩耍,有時候讓他合作實驗他也挺配合的。我其實非常喜歡他,覺得他聰明伶俐,但是對於那些讓我頭疼的問題我也琢磨了好一陣子。

----------------------------------------------------

孩子在科學的探究上我倒是沒什麼建議,你做的引導已經很好了,若在其他方面,我有一些個人的建議:

1首先是拿出改變自己的決心!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從你的回答中我似乎有些明白一些問題的答案。父母是什麼態度對待科學,他就會怎麼對待科學,父母是怎樣對待他人,他也會模仿,父母是怎樣溝通,他也用什麼方法溝通。您想孩子的哪方面有進步有改善,就先請想一想看一看自己在這方面的行為、想法是否也有問題?

2、和妻子統一戰線。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靈范」,天生就能分辨出哪裡是他的「庇佑所「,來遮擋一些他本來應該承受的錯誤。我不愛吃飯,媽媽就會嘮叨,但是爸爸會喂飯會隨我怎麼樣我當然喜歡爸爸啦,媽媽真討厭!停止這種看似愛的」愛「吧!如果還這樣下去你的孩子將來誰的話也不聽。正確的做法是沒做到他本來應該做的事爸爸媽媽都不要理他,冷處理他,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3、定製家長權威,學習尊重他人。

在知乎還看到一個類似」給孩子自由「的問題,感觸很深。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自由,人是有社會屬性的,如果想融入社會,融入集體,就必須遵守」規則「。規則有時候不是一些條條框框,或者是一些最基本的禮節。它會讓你看起來更有禮貌,讓你更受到他人的歡迎,因為能在遵守他人規則的行為中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有些事情不是應不應該做的,還是必須做的,例如尊重他人。

當你的孩子對待爺爺奶奶沒有基本禮節的時候應該嚴厲批評!並以身作則的讓他明白無論長輩,平輩,朋友還是老師都是需要尊敬的。就算他的問題能難倒老師,就算他比別人聰明,就算他是天才又怎麼樣,一個不尊重別人的人是不受任何人歡迎的。請你一定要把這些言傳身教的教給孩子。

4、培養一些責任感

為什麼不喜歡媽媽?孩子你知道媽媽的辛苦嗎?你有幫媽媽做過任何家務嗎?你有關心過最愛你的人嗎?父母愛孩子是無條件的,但是,就能因為愛,怕他委屈,怕他受傷,怕他承擔不起就不去承擔嗎?爸爸能幫你一輩子?

5、約束科學時間,增加真空溝通時間。

我相信你的孩子非常願意跟爸爸媽媽交流的,因為你們是這麼愛他。但是大人也有大人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也沒必要所有的時間都圍著孩子轉。因此,來一次一致性溝通,心平氣和的坐下來交流。爸爸媽媽很高興你在科學方面的努力,但是一天我們約定在XX點鐘來集中解決科學問題,如果怕忘記了,你可以用錄音、畫畫、讓其他人幫忙記錄的方法來記錄你的問題,只有在那個時間我在一起討論。其他的時間,你可以玩遊戲,和媽媽看故事書,做自己的小製作,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等等。也可以教會他怎麼查詢資料調研等等,讓他自己探索,當然這個你很在行,就不贅述。

6、多些人文關懷

每天除了科學問題,媽媽也問問他,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情?爸爸問問,班上哪個小女孩最漂亮呀?(開開玩笑)和爸爸打打球,和媽媽撒撒嬌什麼的。這個世界,除了大自然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人。孩子在你上班的時候打電話問問題也許不只是問問題而已,或者他只是想你了,想要他人的關注,關心和關愛。

----------------------------------------------------

以上是個人建議,關於科學這一方面我實在佩服爸爸你的,因為難得你有如此耐心教導孩子。我們的答案都是參考建議,如果真的想有良好的改變,請諮詢專業的老師或者心理諮詢師。

--------------------------------------------------------

關於科學,我自己是提倡手中的材料越簡單越好。孩子的兩樣心愛玩具:水和沙。可塑性好,流動性好,可以捏造各種形狀,可以學習各種物質狀態,孩子們的想像力很強大,光是這兩種材料就能製造出他心目中的王國。當然,生活種到處都是科學,鍋碗瓢盆大自然。

簡單的材料不僅能省力省錢(當然不能省心,要去掉安全隱患),還能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從塑造的作品中細微的察覺到他的想法,心情等等。

嗯。。。好像很羅嗦,說到這吧,最後祝您成功,家庭幸福!!


把所有回答和評論大體瀏覽了一遍,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1. 徐先生一方面在說自己的孩子沒有生活自理能力,連買個熱狗都不敢自己買,一方面又說因為怕孩子餓著所以孩子一哭一鬧自己就會喂孩子吃飯。您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我個人認為您對孩子的保護已經是溺愛了。正是因為您不斷的遷就孩子,所以孩子可以有恃無恐地任由自己沒有生活自理能力。解鈴還須繫鈴人,您自己能有多大程度的改變,孩子的狀況也就能有多大程度的改觀。P.S. 個人認為提到的孩子口氣大不把別人放在眼裡,也與這種溺愛不無關係。
  2. 孩子的脾氣大除了溺愛之外,您也意識到當孩子面吵架是不好的。其實天下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兩個人之間教育觀念不同完全正常,有分歧在所難免。您二位的分歧利用的好可以用作教育手段,利用的不好就是現在的結果。怎樣算利用的好呢?如果在遇到分歧的時候,雙方可以先約定好只討論不爭吵,剋制自己避免高聲怒斥,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因為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在你們解決紛爭的時候,孩子也學會了怎樣理性對待分歧。如果一時難以做到的話,最好避免讓孩子感受到爭吵,哪怕是冷戰的氣氛都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
  3. 然後說一下科學的問題。從您的描述來看,我覺得現在存在的問題是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停留在科學的表象,沒能進一步順勢進入本質部分。您描述的都是火車火箭星球運動,但是對牛頓三定律等卻沒有提及。您也說事物是發展的過程。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可以從感官刺激強烈的火箭星球開始(這點您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真正探究科學還是應該按照科學發展的順序來逐步深入吧。通常認為牛頓定律運動學神馬的枯燥無味,但是我最近在讀《費恩滿物理學講義》相關內容的時候,發現這一段歷史也可以講的波瀾壯闊。

簡單的總結一下,我覺得孩子的問題是您給他創造了一個過於美好的科學世界,讓他沉浸在這個科學世界中不能自拔。孩子敢於沉浸在這個世界中的根本原因在於他知道您願意不計代價地為他維持這個世界。我的建議是第一步先從生活中的問題(溺愛的問題)著手解決,對科學的興趣(哪怕這個興趣是基於對科學不準確的認識上的)應該小心呵護。在培養自立能力小有所成之後,應該可以比較容易地讓他認識到真正的科學。


我說個自己的經驗,小時候喜歡看書,爸媽誇得不行,導致我有段時間甚至會在來客人的時候故意捧起書來,等人表揚。後來到學校里總是喜歡賣弄,自吹自擂,為此和身邊朋友鬧了不少矛盾。

我是覺得,孩子賣弄心態過剩絕對是家長的問題。

喜好探索是好的,要保持

但故意賣弄就成問題了,不治不行

盲目自大就成更大的問題了

看得出LZ話語里多少有些自豪之意。慎之。

如果讓孩子覺得看不起別人、看不起老師、考倒別人就有優越感,並長此以往,只以賣弄、而不以探索為目的求學,那實在是堪憂啊堪憂。並且LZ的孩子還表現出了盲目自大的趨勢,認為別人都不懂只有自己天下第一。恕我直言,這種心理問題並不是一句「喜好科學」就可以掩蓋的。請LZ多多關注


看了樓上的各種回答,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愁。你們都在談情商,天才,心理,卻忘記了方仲永的故事和科大少年班的悲劇。

說實話,我有點同情這個孩子,別的先放放,如果他不幸沒有成為天才,他長大之後會對幼年時期的經歷感到悲傷。

說說我的經歷,幼好讀書,不求甚解,周歲多點已經拿著故事書給鄰居孩子講故事,少年時期就宅,除了看書就是看書,各種文藝作品,舅舅在高校圖書館,每周必去借書,唯一的運動是每周周日的一場球賽,其它時間,做作業,看書。

三年級前就已經對著許戈輝的英語兒童節目學英語,結果導致上李雷與韓梅梅的時候毫無興趣,自以為已經很牛逼的掌握很多辭彙。結果,現在,呵呵。

我既沒有成為文學家,也沒有精通英文,四級我都沒考過(所幸我的專業是藝術類,所以四級對我來說沒有壓力)。小孩子往往會誤解,以為自己已經很厲害,因此和同齡人存在差距,其實並非如此,而家長也要明白,所謂科學也好,藝術也罷,都只是技能的一種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時過境遷,有朝一日你的孩子會回想,自己過了一個多麼操蛋的童年。

至於CAD之類,不是問題,我做青少年社區編輯的時候見多了,7、8歲的孩子郵件指出網站的代碼在哪裡有問題,5、6歲的孩子PS的技法驚為天人,至於12、3歲,好吧,寫長篇小說的多了去了,憑良心說,你的孩子不算是太驚人的,但是我理解為人父母的驕傲。

你孩子的問題有兩種解決方法:

1、如果不能以理服人,那就以力服人。

2、找兒童心理學專家吧,知乎上你得不到正確答案的。

------------------------

看到@庄表偉的憤怒,請問您最看不下去什麼?是否在你眼裡以力服人就是一頓胖揍?

首先,很遺憾,我是學教育的,所以我還不至於瞎到贊同體罰。

其次,很明顯,樓主對孩子過於溺愛和迎合,所以我認為他與其有時間來這裡亂投醫,不如先強制讓孩子先去幼兒園。哪個孩子開始時不是哭著吵著不去幼兒園,一狠心一咬牙丟進幼兒園快步走開躲起來,這就是解決方案的一種。

奉勸您,沒搞清楚別人的意思之前別瞎琢磨,你看孩子他爹理解錯了留的評論我可搭茬?連基本的教育方式都分不清,就管好您自己的意見就行了。

............................

另外補充關於少年班、少兒教育的一些問題。

1、少年班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我贊成因才施教,不贊成人以群分,更不贊成因為A好像有天賦,所以應該圈起來教。只發展天賦的這一面,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悲哀。

2、教育的本質是教而使知之、教而使認之、教而使為之,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意思是,孩子沒有好好受教,那是父親大人的問題。更何況是男孩,父親不能光溫和或者一貫強硬,度是很關鍵的,對於男孩子,不僅要教他什麼是對錯,還要教他什麼叫責任和擔當,所謂以力服人,更多的不是懲罰的方法,而是使知之原因。哪怕罰他吃不愛吃的蔬菜,這也是以力服人。很多家長有誤區,孩子慣著養,很多老師和我們說,現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難教,過去鄙視90的80後,現在也都為人父母或準備為人父母,教育的方法如果不懂,那麼最好多學習一些,打和慣,都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暫時先這樣。


即使在世界上最崇尚自由的國度(之一?)——美國,也有一些基本行為規範是被公認的。包括:

1. 為自己做的事承擔後果

2. 承諾的事情必須做到

3. 行使自己自由的同時不能侵犯他人自由和公共秩序

您的兒子恐怕做不到這三點。另外遇到不想做的事情就逃避,也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至於「愛提科學問題」,其實只是一個表象,實際是孩子在他認為自己擅長的領域獲得成就感之後的一種沉迷,跟沉迷遊戲,沉迷漫畫,並沒有太大本質區別。偏偏這種領域是您過去所鼓勵的,社會也讚賞的。但是這種認識相當膚淺。比如說 ,他也許看火箭上天很有意思,但是他完全不明白什麼是第一宇宙速度,如何計算。也許他拼航母模型非常在行,可是真正的航母連甲板的材料,承載力,如何製造,運輸,拼接,都是一門學問。模型上有什麼呢?一塊塑料板而已。您必須先自己認識到,孩子懂得一些科普知識不代表他在科學上有天賦,他所喜歡的只是一些看起來很酷的表象(例如火箭上天)。然後以這個思路去引導孩子對真正的知識感興趣。

我未必能提出很好的具體措施,但是希望你能思考一下這幾點,給孩子制定相應的規矩,引導的時候注意方式。「說孩子沒用」實際上是家長無能的體現。

PS: 最近給孩子念「弟子規」,發現內容很適合用來讓小孩學習教養。百家講壇有解讀。算是個偏方吧。估計不會有壞處。


哥們,幫你轉一段王朔談女兒吧!認同其中的很多觀點。

記者:您對您女兒的美國老師滿意嗎?

王朔:當然。她在中國是不愛學習的人,是個跟著大家混日子的學生。我跟她說,你不要學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功課做得差不多就行了。有時候老師找我開家長會,那些老師到現在還這樣告狀,說某某同學品質不好,讓我女兒不要跟那人來往。小時候老師就愛挑撥小孩關係。小孩哪有品質不好的?我聽了都懶得搭理。我說上學你就是為自尊心學習,你學習不好,老師會當場奚落你,你會很沒面子。有些老師就會這一套,打擊小孩的自尊心。所以我女兒在這不愛學習,到了美國,變成一特別愛學習的人。你有興趣學就去學,你沒興趣學你就當普通人。當個普通人不丟人。美國法律保護所有普通人,再有錢也不能欺負普通人。

記者:您教育女兒的方式,有點另類。

王朔:一點都不另類,我覺得很自然。我是她父親,我要不包容她,誰包容她?她要在我這裡都沒安全感,她在哪兒能有安全感?這是做父親的責任,她有多大的錯誤,我都替她擔了。

。。。。。。

我跟我女兒說,我將來不要你養。說實在的,你給我的快樂,早就超出我養你花的這點錢了。你做什麼我都包容你,你在我這裡沒有錯誤,你就是一孩子。但你要注意,不要侵犯別人利益就是了。我說你最差的下場,就是回家來跟我一起住。

記者:這是不是太溺愛女兒了?

王朔:我幹嗎不對她寬容?我幹嗎要對她嚴厲?我希望她幹嗎呀?我什麼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樂樂過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這詞兒了。什麼成功,不就掙點錢,被SB們知道嗎?!


我也有一個將要上小學的女兒,也是對科學,尤其是對科學,特別是關於動物與環保方面特別感興趣。關於動物的知識,她可能真的是家裡的老大。

這樣的孩子應該有不少,這跟中國的家庭組成有關係。只有一個孩子,家庭教育時間比我們小時候多多了,渠道也多多了。我不認為這樣的孩子有什麼天賦。

她也曾經給我講,幼兒園的小朋友好多事情都不知道,她願意給老師講這些事情。後來,我知道老師經常表揚她:」你比老師都知道的多呀,你應該多和小朋友分享你的知識。「我覺得這樣的教導很正確,既鼓勵了她,又給她指出了更好的方向。

我感覺,對於問題中的孩子,問題根源在家長:過於溺愛;潛意識可能認為自己的孩子在科學能力方面很是於眾不同,認同了孩子的某些不合理行為。

我的觀點:

1、無論你個人多麼牛,現在的社會中,多數成就都是需要團隊合作才能搞好的;即使孩子將來從事了基本靠個人都可以成功的職業,那他也需要生活在社會關係中,需要從社會交往中體驗人生,獲取更多的幸福感。社交,需要從小培養。

2、孩子是張白紙,我覺得對於這個孩子,有些原則,做為父母的,必須清楚的傳達給孩子(我是通過從孩子6個月時就開始樹立的權威,讓她相信我):誠實;個人,當然包括小孩子,掌握的知識遠比人類共有的知識少的多;人生,不只有科學,還有更多精彩的東西。

3、父母,至少要有一個權威,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行為你必須改正。至於這個權威使用的度,自己體會吧。但絕對不能沒有。


講一講我自己小時候的感覺吧。

我初三以前生活在縣城了,小學的時候表現出了一部分數學物理的天分出來,有多好什麼的就不吹牛了,比不過你家小孩。而且那時候就覺得上課沒勁,老師講的東西弱爆了。覺得同學都很幼稚,不願趴在地上跟他們玩彈珠,拍拍什麼的。天天不寫作業,反正成績都能滿分。自己在家到處拆,什麼都拆,哥哥過來修電視,我就在旁邊看著。我媽也不喜歡小朋友到我家裡玩,所以我一直都沒邀請過別人。每次有朋友想找我玩的時候,我媽都說我在寫作業。其實我就在房間里瞎折騰。

到了初中的時候,開始有點孤僻了,找不到朋友。我覺得完全不是我性格問題,僅僅是興趣愛好的事,他們談的漫畫我不愛看,我說的小說,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發展的速度也放慢了下來,也只有物理課會認真聽一聽,雖然還是覺得很簡單。題目解出來了我也不愛告訴老師。

重點是初三,初三換到了市裡的一個中學,同學的條件都很好,於是在這個環境里覺得自己得到了釋放,能夠接觸到很多資源,去朋友家玩的時候朋友的父母對我很好。這樣,慢慢的朋友也多了起來,能聊天的人也有很多。而且住校,還能接觸到一些學校之外的人,那時候我周末,同學都回家了,我就在學校旁邊一家書店裡呆著,跟老闆很好,然後順著也接觸了很多人。

所以,我覺得有些小孩成長的很迅速,會超過他的同齡人。這樣會沒有共同話題,顯示出來就是沒有朋友。但其實問題不是在小孩身上。換一個更好的環境會好一些,可以試著讓他跳級,學一些超過這個年齡層次的東西。

另一方面,我覺得對小孩的教育,首要的是對小孩的品格方面的培養,不能讓他有自私的習慣,不能讓他有什麼東西他要的都能得到的習慣。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要小時候就培養出來。


其實你兒子對科學問題的強大熱情和不想去幼兒園之間沒有必然因果聯繫。不知你是否認為:對科學問題的熱情導致他不去幼兒園。這種判斷很「危險」,這會使得你在錯誤的方向上使勁。

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強,這是好事。但也可能只是他自我表現的一種渠道。(或者兩者皆有之)他不去幼兒園的原因是多重的。最簡單的一個把喜歡科學和不去幼兒園聯繫在一起的解釋是:這孩子太活潑好奇心太強而且有些任性。這種強烈的活躍即對他產生了「喜歡科學」的影響,也使得他「討厭幼兒園」因為幼兒園不能滿足他的需求,甚至讓他覺得受到束縛。

也就是說,這是共同原因(活動性太強,缺乏自制力等等)導致的兩個平行的現象。

至於根源是什麼,如何解決,就像前面很多人回答的那樣——盡量去找個專業靠譜的兒童心理學業者諮詢。


這個問題跟了好幾天了,我也是父親,說下我的看法,僅僅是個人看法。

首先孩子變成什麼樣,絕對是家長的問題,潛移默化也好,某些暗示也好,是你們讓孩子變成現在的樣子的,所以不管什麼原因,父母都不應該把氣放在孩子身上。想抽他嘴巴,擰他耳朵,先抽你自己,擰你自己。

然後再說你的孩子,他有這方面天賦,這個毋庸置疑。我不同意你把所有問題都歸結到他對科學的喜愛上,彷彿你們是十好家長,偏偏孩子不爭氣。就像前面有朋友說的,目前這些都是你的一面之辭,是你認為如何如何,並非孩子或家庭的真實情況。

像撒謊、裝病,我認為如果家長行得正,孩子天生做不出這樣的事來。你們是不是經常為了達到目的而騙他?在他剛剛開始有一些謊言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十分可愛而感到光榮?

我建議孩子喜歡什麼,只要不是偏路就讓他去喜歡好了,在情商和待人接物上家長先做出榜樣來,適當糾正他,讓孩子佩服你,他才會尊重你的話。


你可以想試著給他說要想了解科學必須從基礎的出發,如果根基不牢是得不到答案的為出發點引導他開始學習認字和加減法。「如果這個都做不到的話你是無法理解那是為什麼的。」


我是不主張太過於精英教育的,但是也不主張抹殺孩子的天性。孩子也許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別人啟蒙得早,是正常的,只不守中國的教育太單元化了,抹殺了許多天性。那麼我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不要太在意孩子的發展,有時我覺得你過於功利了,好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孩子的天性應該是玩,而不是鑽研科學。有興趣是好事,可以慢慢引導,不要抹殺即可,但不可催肥施料,否則過多的肥反而會燒壞他。

兒童時期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天性,給他足夠陽光,空氣,水即可,而不是化肥。應該讓他鍛煉身體,強精健骨。人生的路很漫長,科學的成就也許是在不經意之意發現的,如果一味地去追求科學,反而欲速則不達。很多的例子說明,學一點文史對於科學也是有好處的,學哲學,科學分析方法等等,也是如此。廣博的知識是為以後專業的貢獻打基礎的。

另外,說一點就是一個真正的偉人是很謙遜的,牛頓都說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如果不謙遜,就不會接受別人的、正確的意見,學習別人的優秀成果。所以有時你可以找一些真正有難度的科學知識問他,讓他知道科學的精深,比如問牛頓第二定律是怎麼樣的,相對論的推理是怎麼樣的,元素周期表是怎麼排列的,或者問他數論的問題,總之不能讓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

說得不對之處,歡迎批評,僅供參考。


看了所有答案以及答案下面的提問者的評論。

這個個案身上有我們值得學習和思考的東西很多:

Q1 我自己錯過的,不具備的東西,就一定要孩子有,正確嗎?

Q2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真的想好了嗎?

Q3 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

Q4 我們經常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如果孩子真的跑了第一,並且把其他孩子遠遠的甩開了,我們能適應么?

對這個個案來說:

1)Q3,我覺得提問者做的太好了,我簡直就快崇拜了

2)但是,我覺得提問者在成功了以後卻開始懷疑自己了,也就是我的Q2

在我看來,從入世的標準來看,孩子有很大問題;而如果從一個天才的角度來看呢?我不知道,因為我不了解天才。

所以,我想問的是孩子的爸爸:你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1)一個你希望的有科學素養的孩子?更大膽一點兒,一個天才,一個怪才?

2)一個普通的能適應社會的孩子?

應該接受心理諮詢也許是心理治療的人首先是你,不是孩子:

1)你的希望你的缺憾是你自己的,你是否應該在孩子身上彌補?

2)你的生活是撫養孩子?還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3)你到底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提醒一下,一個普通人,一個工程師,一個很賺錢的老闆,甚至一個李開復一個喬布斯一個韓寒(等等,不管你的偶像是誰)是沒必要有很高的科學素養的。

我覺得最可怕的結果是:你培養了一個天才,但是作為天才爸,你沒準備好,你LP沒準備好,結果,毀了孩子,也毀了自己。

其實,我想說的是孩子一直按照你的要求在成長,你現在後悔了,又盲目按照自己的思路(你好像是聽了別人的意見,但是其實孩子你自己的)改變對他的要求改變對他的態度,對孩子來說只會茫然無措,不知道到底到底做錯了什麼,這很可能對孩子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因此,真的建議你好好接受教育輔導,然後再來教育孩子。

當然,我也希望,這只是杞人憂天,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成長方式,他會慢慢的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作為答案的一種補充:

樓主,請記住這樣一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這樣的事情大家見過太多太多…原因樓上的答案都提供了。我們也已經越過了科學大爆炸的年代,近百年內也不會有愛因斯坦式的人物再出現,所以一個人的成功跟智商和好奇心真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對自我的約束能力和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從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您的孩子在這兩部分都沒有什麼天賦。

同意樓上所提供的需要打擊這個孩子自信心的方案,我認為樓主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需要時不時打壓一下,以防二十年後您的兒子平庸的讓您失望和傷心。


別的不管,這個宇宙飛船項目千萬不要爛尾,即使爛尾也要孩子明白瓶頸是出在哪裡了,技術?預算?政府干預?還是孩子自己的毅力?希望各位意識到這個孩子感興趣的不是十萬個為什麼,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工程。所以不存在什麼「答疑時間」,「綜合發展」之類的問題,讓孩子在運行這個工程的時候學到多方面的知識經驗,鍛煉品格,經歷一生中難得的探索創造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PS: 表小看孩子,最終一個宇宙飛船可能出不來,但是肯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群熱心人沒幾個靠譜的。

著孩子疑似阿斯伯格症

Asperger syndrome

松樹會的科普版

科學松鼠會

被診斷為阿斯伯格綜合征的兒童,必須具有以下三種徵狀

  1. 社交困難(Social deficit)、
  2. 溝通困難(communication deficit),和
  3. 固執或狹窄興趣(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

頭兩項可以綜合為以下幾個現象:

  1. 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規則。
  2. 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
  3. 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只有年齡2/3左右。
  4. 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
  5. 在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上有困難。

而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異常強烈的興趣模式。在這些興趣圈子中經常可以看到亞斯伯格症與其他類型的身心障礙者出沒,甚至表現出特殊天賦。


推薦閱讀:

內向,敏感,膽小,自卑,表達能力不好,怎麼改變自己?
當你覺得很孤獨無助時該怎麼辦?找不到聊天的朋友,愛了不愛你的人,工作沒那麼順心,覺得全世界只有自己?
有沒有一句話就算很難受聽到也會笑出來?
怎樣理解裸體藝術的美感 ?
為什麼恐怖片里以女鬼居多?還有一些鬼故事,一些恐怖的場景都是女鬼?

TAG:心理學 | 兒童 | 教育 | 育兒 | 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