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設計專業學生有必要參加專業競賽嗎?應該怎麼準備?


謝邀 @周鑫 ~

話說學生競賽這種事情,當然是有必要參加的。因為,畢竟競賽是個「穩賺不賠」的事情嘛:

  • 既可以鍛煉軟體操作又可以學習表現技法
  • 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做想做的方案
  • 做好的作品可以放到將來的作品集用於求學或求職
  • 萬一拿個獎就更好了,多個證書暫且不論含金量至少也是聊勝於無
  • ……

要說參與途徑,其實非常簡單。每個專業競賽都有相應的報名條件,只要符合條件並且經濟條件也允許的話(有的競賽會收報名費)就可以參加。

這裡說的「專業競賽」基本拋開了競賽的含金量,只要與景觀、建築專業相關的競賽都算進來。至於怎麼準備,這個問題比較大了。不過知乎上之前都有相關的提問與回答,所以這裡就串聯一下以前的內容和自己的一些思考,總結成以下3個需要考慮的基本問題。


1. 第一個基本問題:參加競賽的目的是什麼。

生活中,有務實的人也有務虛的人;對想參加競賽的人來說,也是這兩者都有。所以除了情懷支撐的學術追求外,不可否認會有人抱以功利的態度來參加競賽。因此選擇競賽的類型,取決於競賽的性質與你自身追求的契合程度。

而目前來看,競賽舉辦方屬性的分布也正好迎合了上面這兩種情況。

競賽含金量的高低一方面取決於參賽者的水平,另一方面取決於主辦方的調性和思維高度。根據主辦方的不同,競賽大致可分為三類:

  1. 專業機構辦的學術性競賽如ASLA、IFLA等
  2. 非學術機構辦的學術性競賽如VELUX、UED等
  3. 非學術機構辦的商業性競賽如( )、( )等

1.1 商業性競賽

只是單純想有個證書的話並不難,因為現在有一大批商業化的學生競賽可以產生大量的123等獎。這裡所說的商業化競賽不是說只要是營利性公司辦的競賽就是商業化競賽,而是指主要依靠商業營銷模式去運作的競賽:

  • 營銷式的網站宣傳,強調多少多少「國際知名大師」,大量的獲獎名額,獲獎需要交不便宜的證書費或出版費,有微信好友刷票等與專業水平無關的評比環節(重在宣傳與傳播)……這種競賽給人的感覺是噱頭辦很大,但是獲獎作品的表現與完成度和另兩類相比都不夠好。

所以,如果只是想有個證書讓簡歷看上去有點料又捨得花錢的話,這些競賽在向你招手~~

1.2 學術類競賽

學術類競賽也比較好分辨,通常得獎比率與商業性競賽相比較低、學術性質強,官方不會過多刻意宣傳(多是群眾自發傳播),主辦方和獲獎作品給人感覺B格高/有一定態度在。

ASLA和IFLA這類專業機構辦的學術性競賽幾乎是業內都家喻戶曉了,就不過多介紹。

這裡想說的是,非學術機構辦的專業競賽,辦的好的也很出彩,值得參加。

比如,威盧克斯VELUX是丹麥一家生產屋頂窗及其配套產品的公司,但是它也會選擇每兩年舉辦全球性質的設計類競賽。因為是與建築採光相關的公司,競賽主題自然都和探討自然光與建築環境的關係相關。獲獎作品也不乏人文關懷與圖面表達都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作者的作品解讀請看這裡:20121108 一次競賽設計的工作記錄

又如,UED 雜誌社辦的競賽個人感覺也比較好。UED 雖然算建築類雜誌,但是近年舉辦的競賽也不算少,尺度適合適當深化,而且景觀專業也比較適合。

我自己參加過的比如2016年的東井峪重生競賽,選址是官方提供的真實存在的三選一場地,而且場地條件非常有趣。此外,官方也提供很詳細的CAD文件,並且鼓勵大家去現場調研。後來我們研究室十幾個人還專門去了場地考察,確實是一次滿獨特的體驗。


2. 第二個基本問題:選題與選址

2.1 選題

競賽選題的過程,這個和論文選題有點像。因為一般競賽給的主題都不太具體,往往只是提出一個現象或者背景作為支撐,讓學生自己找一個具體的點去切入。這個點既要新穎有趣(不然沒法從所有作品中脫穎而出),又具有一定必要性(重視功能和價值),還要正好是在景觀設計範疇內所能直接解決的。

因此選題既需要能留意生活,見微知著,又能對專業有一定認識和思考。這個一般來說要做得好可能不是很容易,難點不是在於單純找一個場地,而是在於如何平衡選題創意與設計深度。選題太單薄搞不好就成了「偽快題設計」,選題太晦澀則很可能無法在有限的版面用圖面充分表達清楚,並讓觀者理解。

2.2 選址

就選址的方面來說,在基於場地真實存在,以及能否去實地調研為前提,可以將競賽的選址分為「求新」與「求真」兩類。

  • 「求新」指因被人所熟知的程度低,而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眼球的場地。比較極端的如南極、火山、非洲大陸或者戰場等。一般人如果只是為競賽的話往往很難專門去現場,但是場地足夠吸引人或者問題足夠突出。當然有意願也是可以去現場,如2012年ASLA學生獎獲獎作者的這個案例,僅供參考:

一席|炸彈、樹木和黃金

  • 「求真」指競賽要求設計根據場地實際條件來展開,不能過多無視場地的客觀條件。在了解場地的基礎上,巧妙消解場地問題來設計。

側重設計理念的競賽往往側重「求新」,即重理念超過實際——因此可能不會太過分強調場地的真實性。也就是說,你可以透過大眾媒體(網路、新聞、雜誌等)報道的問題來選擇場地,並通過Google earth, Google scholar, 知網論文去收集場地的資料。雖然往屆各項獲獎作品中也不乏「假題假做」的先例,但這是建立在充足的相關資料、滿足深度的分析以及適合的設計手法上的。不然即使場地很特別問題很突出,但是沒有足夠的基礎資料和適合的設計方法的話,也是不足以撐起整個方案的。

此外,景觀的概念競賽如果做太多,相較真實場地可能還是會略顯浮誇缺少真實感:一方面因為相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主要還是與場地發生關係。而如果自己去不了場地,那就只能憑空對著二維或者一維的資料想像去設計,要是認真細扣的話還是會有一些問題。因此,建議有機會也要參加一些側重實際落實的競賽,並且最好能去實地感受一下。因為這類競賽相對側重」求真「,畢竟場地是具體存在的,如何將設計切實落到場地上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這裡主要針對國內的競賽)。

總之,「求真」與「求新」兩類選址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競賽思路,建議有機會都能嘗試,這樣得到的鍛煉應該會比較全面。

關於這點,知乎上以前有類似的提問,有興趣不妨看一下:

參加國外景觀設計競賽有哪些經驗和注意事項?ifla, asla 這類?

參加景觀設計競賽,在前期實地調研中應該如何挖掘核心問題?


3. 第三個基本問題:具體工作的落實與安排

首先,參加競賽注意各個階段的競賽節點:如報名、交費交表、作品提交等。每個競賽每年的時間安排都不一樣,因此需要參與者留意。如果作品本身完成度高,但是錯過了某個重要時間節點導致一些額外狀況的話,可能會平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是一些具體的專業工作細節問題。

比如,軟體技能的學習、圖面表達的構思與提高等,這些都無法一步到位,而是逐漸積累的問題。有時候效率低不是因為能力不足,而是不知道捷徑,因此需要有計劃的彌補。這裡可以參考以下的問題:

做景觀設計,到底應該分析些什麼呢?

怎樣將建築或園林分析圖做得很漂亮?

比如團隊成員的選擇、分工和溝通。例如有時碰到問題,有人選擇堅持,有人選擇放棄;或者大家各抒己見,相互不服……這些都會造成效率的底下(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

所以,一個好的競賽團隊,我認為首先能力上要各有所長,且能互補。同時有了分歧能夠及時溝通,而不是過於偏執一味在地下較勁。然後是態度較好,不會偷懶或者敷衍了事。這些事情都是需要隊員們不斷磨合和修正的。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是執行力:一旦決定了要參加一個競賽,就要時刻推進進度,不能過於拖延。不然,一個本應需要幾個月完成的競賽,因為諸多原因最後只用3天草草趕出來的話,可能收穫與意義會小很多。

暫時想到這麼多,有機會補充~


1.做競賽能學到好多東西,從分析理解能力到理念提出,也可以鍛煉你的繪圖技巧。

2.競賽和實際項目不太一樣,競賽更注重的是表達,實際項目是要建成,這就導致一般競賽都是想當然的自說自話。

3.主要看你喜不喜歡,我個人就不喜歡這種只靠圖紙來說一些莫名其妙理念的東西,我喜歡落地的東西。

4.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去做A就沒有時間做B,每個選擇都有各自的道理,看哪個更適合你而已。


判斷一件事情該不該去做,當然是要看投入與產出比,還有你個人的態度。

投入方面,是你和幾個同學的精力、時間,而資金小到可以忽略。據我觀察,大學裡的大家的時間還是很充裕的,有人去看金庸小說,有人去看《資本論》這些難啃的思想類書籍,有人長期沉迷於遊戲,有人去做兼職,還有人參加各種專業比賽……從時間的使用價值來看,我的觀點是參加專業比賽&>啃些見解深厚的書籍&>兼職&>遊戲&>小說(後三者的排序仁者見仁了)。原因在於專業比賽有老師指導、有團隊合作能得到意見反饋,讓你在術業有專攻上做得更加好;見解深厚的書籍,能拔高視野,方便日後理解一些社會現象,後面幾項就不延伸去講了。

來看產出方面,樓上已經有人列舉了很多:能提升分析能力、鍛煉繪圖技巧這些。為啥?因為你在短暫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比你分散注意力去做很多事情來得更精更專。

單就從參加專業競賽的投入與產出比來說,是在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上投入了精力與時間,得到了更早了解熟悉設計流程、更好的分析能力、更佳的繪圖技巧,何樂而不為呢?而同一時間周期內,看幾部龐雜的書籍、擼幾把遊戲對你的價值提升有多少幫助?孰輕孰重可想而知。

態度方面,對設計抱有熱忱的話,做再多稿方案、做再多事情也會很開心,因為這將是你在工作之後應對的常態,不然就挺痛苦的。分享一下,我現在是景觀設計負責人,但我還是很喜歡自己去調方案做對比、建模型觀察空間,通常情況下我覺得得到改進的設計更有趣,而不是覺得修改讓我痛苦。

如何準備、有無必要參加比賽,前面很多知友講的很好很詳細了,我在這裡就只做補充啦。另外,謝謝邀請。


首先,你先看看以前競賽參加者和得獎者的作品,然後問問自己,你行嗎?你能做的到或者能做的更好嗎?如果不能,該幹啥幹啥去,別浪費時間,如果覺得可以試試,那就去做,開始做了就要認真做,不能放棄,放棄了你就一輩子啥也做不成了!

然後,應該參加,你會通過競賽無形中學到很多東西,但前提是你認真做了,堅持做了,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那就放棄好了,沒啥意義,就是這樣。

你是我上知乎後第一個邀請我回答的人,謝謝你哦~加油哦,如果有緣相見,我請你吃飯。


謝邀,不過作為一個小白,個人認為可以嘗試一下,儘力做好,也算是一次學習積累。

因為我也正準備參加,所以具體怎麼做也不太清楚,跟指導老師多交流吧!


謝邀!

景觀設計的學生當然很有必要參加設計競賽。參加競賽對提高你的設計水平不是一點半點,而是很大程度的提升。

參加競賽之前,你會去找到很多別人做的競賽。這裡推薦多去看CHSLA、IFLA、ASLA等競賽的獲獎作品,對整體設計的幫助很大。從中可以學到排版的技巧,當前流行的獲獎風格,設計構思的過程,以及如何做一個設計創新的亮點。

看完這些競賽作品之後,可以再去Pinterest上查「landscape competition」也會有很多競賽作品,也包括了一些日本韓國的景觀設計作品。

至於景觀設計可以參加哪些競賽,當然有能力的都可以去試試IFLA,這幾年一直是北林包攬。

中日韓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也很不錯,難度也挺大的。

國內的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每年都會舉辦一次競賽,這個競賽的難度其實並不亞於IFLA,畢竟IFLA已經有一大部分是國內高校參加了。

其他,有時候會有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國際競賽等一些園林園藝博覽會的競賽。

最後還有一些商業類的競賽,一般以公司舉辦為主,像:奧雅設計之星大學生競賽、深圳文科園林的「文科杯」、百思德」杯新銳設計競賽、UED的一些競賽等等。

最近一些市級舉辦的民宿改造等景觀設計競賽獎金都很豐盛,最近參加的一個麗水的民宿改造競賽,一等獎有20萬。

建議景觀設計的學生多去參加競賽,有些技巧或者畫圖方法,沒有一個契機是不會去學的。而參加競賽就是一個契機,藉助競賽,也會在其他小夥伴之間學到很多新的東西。

附一些在Pinterest上找的競賽作品吧,類似的有很多,可以參考


首先表明每一個給出案例和方式的回答都有道理,但是,忽略了競賽的核心問題——思維的重要性!!!所以希望大家能重點思考這個問題哈。。。

雖然沒被邀請,自我強答一番,如果有人看,再寫寫競賽的準備,哈哈,首先給出結論:

風景園林或景觀專業的人有且極有必要參加專業競賽

筆者專業是風景園林,也算是參加過幾次專業競賽,一次是2014年ifla亞太區,一次是2014年武漢園博園創意園方案徵集。ifla亞太區競賽獲得優秀獎,而園博園那次落選啦。

下面,筆者將從必要性和參賽體驗兩方面來敘述這個問題:

一,短期內必要性——專業競賽可以讓風景園林和景觀專業的學子擁有鯉魚躍龍門的晉陞實力,如果你學分績點與學霸有差距,那麼競賽(特別是國際競賽)的好成績可以讓你翻身做主人,當時我們組的隊友金姑娘就是在績點與學霸有差距的情況下因為競賽獲獎而贏得了國家一等獎學金,當然在校期間獎學金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但因為競賽而獲獎學金無疑讓你同時有了兩個光環

二,中期必要性——專業競賽的成功可以讓你在未來的求職過程中有閃光點,當一眾強敵亮出的都是各種獎學金各種社團經歷的時候,你的專業競賽獎無疑會使你的專業實力看起來更可靠一些,特別是對於以創意和設計為第一要務的那種先進企業

三,長期必要性——選擇風景園林或景觀專業,即走上了一條感性與理性交織的路程,如果你未來從事相關工作,那麼你會發現當年參加競賽真的是一件幸事,因為競賽不同於學院派的循規蹈矩,它要求你和你的團隊開闊思路,腦洞大開甚至異想天開;它也不同於你未來參與工作項目時大多數時候那種無奈與妥協,在這個舞台上都是全世界最富有夢想和激情的年輕人,去他娘的業主喜歡大軸線,滾犢子吧金光璀璨高大威猛,你們就是定義審美和精神世界探索的新新人類。如果你未來不從事相關工作,那麼競賽曾給你的思維碰撞和辛苦付出會讓你未來不會為過去的碌碌無為悔恨(保爾柯察山),它甚至會給你一次思維的啟發洗滌,你發現身邊存在的不一定是最佳的,也讓你在未來的工作能敢想敢做

四,與隊友的奮鬥,我們參加競賽時只有我一個男生,其他都是設計室同級妹子,我貢獻了一個腦洞,大家一起進行思維碰撞,有時候和他們爭論得面紅耳赤,那時候沒有紳士和淑女(當然現在我也不紳士,哈哈),來回找導師商議,直到給出了一個讓導師一拍大腿說可以的想法(其實我們汪老師只是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想法落成連續奮戰了半個月付諸圖紙,最後還連續熬了兩天兩夜,和幾個妹子在一起自然要謹慎,特別是在熬夜畫圖精神奔潰的前提下避免說錯話,以免被群毆^O^當然三個女人一台戲,沒想到姑娘們自己就內訌了,A妹子碎碎念B妹子的圖不好看,B妹子罷工了。。。第二天就要交圖,大家怎麼勸都沒用,後來我說了一句「我不相信她會那麼小氣」。結果姑娘慢慢滿血復活又樂呵樂呵地高質量完成排版。

哈哈,說了這麼多,最後一句話,參加競賽,絕不後悔,謝謝遇到的這些可愛的專業同伴,致敬一起熬過的夜,翻過的圍牆,細心的老師,還有我們不再回去的青春,外附圖一張

2017年12月更新

雖門可羅雀野草叢生,但不能辜負幾位小夥伴,下面接著胡扯一下。

第一,希望大家不要將表現形式作為主要切入點來評定競賽項目的好壞,大家所看到的許多優秀作品僅僅是一種示例,絢爛璀璨是很好,但也可以試試其他方式,插畫風、漫畫風、手繪風…都可以,重要的是設計思維!!思維!!思維!!重要的事說三遍,精確表達你的設計概念,在競賽這種追求內容精緻壓縮的項目中不要有多餘的信息,所以表現的重點應該是思維展示,重點是邏輯和趣味,如果能有漂亮的版面當然更好

第二,厚積薄發,奮鬥半個月僅僅指實施競賽方案的時間,平時的積累非常重要,個人認為有幾個方面的積累:

一,課程上的專業知識積累,務必掌握好課程知識;

二,課外知識,這裡將課外知識放在第二位,是因為我認為人的思維靈活性僅僅依靠專業課程是不可能大幅提高,一定要廣泛閱讀,建議大家可以先從專業相關的美學方面入手,推薦一本《美的歷程》,真的非常開闊思路,當然美學僅僅是一方面,競賽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生態學、科技手段的發展等等,我強烈建議大家閱讀科幻和科普作品,看看別人是怎樣腦洞大開的

三,專業知識拓展,多看看谷德網但不要局限於景觀園林,建築藝術都可以涉獵,多看看國內如張唐景觀等優秀作品,另外就是歷年競賽,這個我放在最後

一句話,競賽比的是思維,比的是知識面廣度和專業深度,比的是厚積薄發,不僅僅是表現!不知大家是否認同,我一直這樣考慮


作為曾經的專業學生,來說說我們那會兒參加過的競賽。

ASLA和AIM,這兩個當時在我們的學生時代非常受寵。一個是老牌的美國景觀協會,一個是國內清華主辦的很前沿理念的組織,至少我們那個時代都是。

兩個比賽我們都以團隊形式參加過。至於結果,並不怎麼理想。但我相信這是大部分人的結局,對於學生時代來說,更重要的其實是過程,真的,經過的人都懂。

好了,下面說一說我們已經過了什麼。

1。熟悉行業賽事規則。

報名類似的設計大賽都會有一個比較規範,也可以理解成較為複雜的過程,從報名,審核到開始提交作品。這期間時間都不怎麼充裕,畢竟還要繼續做校內的作業。提交作品後就只需等待,運氣夠好被提名,可以有幸參加頒獎典禮,我們有幸參加過一次AIM 的,第幾屆我忘了,反正項目是首鋼舊址改造。然後最終並沒有中獎。好喪

2。強化了對設計的認知。

這種認知是超越平時課程的,有一種特別的慾望,可以快速成長。

3。

更不完了,太困了……我先睡了,明天繼續


目的性不要那麼強

有感興趣的課題,有時間,其他的都不用考慮,那就參加吧。

沒人合作?你嘗試發個帖子、絕對超多人回應,但組建團隊,靠不靠譜,就是你要好好把握的事情了

軟體不熟?放心,邊做邊學比單純學習來得快得多

思維放不開,難得獎?別一口就想吃成個胖子OK~


沒人邀我也要寫哈哈哈

競賽有用

因為競賽之前我很少用導致不怎麼會用ai

做了競賽半個月 ai水平突飛猛進 會的差不多了

競賽第一天做的圖我到了最後幾天根本看不上了,於是只好重做

這就是水平的瞬間提升吧


額這個問題有點感慨。。所以就答了。

貌似第一個那個答案已經很全了,所以就是補充些自己的廢話。。。。

這個「必要」真的坑大了,沒什麼說的了。 必要。

而且專註於「專業」這個詞,景觀設計看什麼,看熟練看成果,學校裡面的競賽,什麼是沒必要的呢,排名、名次。就是比如你為了參加一個競賽,然後去拉攏人氣去社交去吃吃喝喝玩玩,或者重度廢寢忘食弄壞身體,為了參賽而草草了事,抄這個抄那個,更或者為了盲目追求證書而什麼雜七雜八的都去插一腳,那就沒必要了。

就算是畫個草圖,也是三分天份七分靠練。項目大同小異,就當做你現在是接一個項目來做,多好的鍛煉機會啊,有機會就大膽去試試手,練練臉皮,(心裡素質一定要過硬啊設計獅)不管是什麼類的競賽,你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是核心這個不用講了,另外可以注重的是你要鍛煉你的思考模式,比如你是團隊的,就看你在團隊的位置,然後想,你要怎麼做,別人怎麼做;你是個人的,就想,我要怎麼安排我自己。但不是光想啊,要自己去嘗試啊。

而且很多競賽本身就是自帶光環,可以為你的作品為你以後的簡歷披金戴銀,不一定要第一名或者金獎,即使是「曾參與」,「優秀獎」,也能證明你的實踐經歷。

然後怎麼準備,這個好寬泛啊。。。。現在也不是這個專業範疇也不說了,,在乎隨便說專業是要被懟的。。。

競賽內容是什麼就怎麼準備。。。要有個核心的話,可能就是,

知道自己是要幹什麼的。

嗯,可能就這個吧,,,

這個可能很多大人也不清晰呢,想好這個,大概自己就知道要怎麼準備了。不要隨便聽別人東講講西扯扯啦。

最後,

突然想起一點就是,選擇參加的競賽也很關鍵,有些是注重人的創造力與無窮想像力,有些則是比較成熟與商業化氣息了,有些是,,,額就是給你們處於精力旺盛期的學生可以有個事情可以盡情干一下而已。。。。反正都可以去試一下,有時候是可以投其所好的,把那些評委,大眾,當作你的甲方!他們可能是你見過的最和善的甲方 與你可以最不屑的甲方啦!!


作為北林的一名園林本科生覺得IFLA.對專業知識還是很有提升的


謝邀。

作為剛剛進入景觀專業的大一新生,雖然我還沒有過競賽的經歷,但是就我的學長姐的經驗而言,競圖是是一次展現自己能力的平台,也會看到很多優秀的作品。自己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修正,進步,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與難得的經歷,在過程中會碰到的許許多多的問題與困難,最後都會成為一筆珍貴的記憶。

來到台灣念景觀不多的幾個月,我開始明白老師說的什麼叫作品要有誠意,要有不斷犯錯嘗試,要有強烈的自主學習的熱情,最後反過來告訴老師你真正所得與新發現才是最寶貴的(好像扯的有點遠??)。據我所知,在台灣,景觀學會每年會舉辦全台的大學生競圖,我們學校往往會鼓勵大三的每個同學都去參加,去展現自己的想法,而我們學校景觀系也往往能夠拿到前幾名的好成績。

如何準備競圖方面的事或許等我到大三才知道,但是作為一個想要從事這方面的新鮮人,我認為在大學參加這一類的比賽是值得而有意義的,大學就是不斷去挑戰自己的最佳時間啊??

(第一次回答這一類問題,希望能有所幫助)


首先我覺得要給自己定下位,你是想走「景觀大師」這座獨木橋,還是就是個普通的景觀設計師,如果是前者,那就去參加吧,在準備競賽的過程中你回吸收很多理念和思想,這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只是想做個普通的景觀設計師,那麼還是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去準備競賽(競賽真的是勞心勞力的),多去外面找些外資設計單位實習,學些實在的東西吧。多去幾家,你會發現這個行業真的良莠不齊,不光是水平上的,還有態度上的。

還有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如果你現在大一大二,反正也沒有實習的打算,那麼把精力投入到競賽,還是不錯的,如果你現在是大三大四,還是去實習比較靠譜。


推薦嘗試。

1 在做的過程中能獲得經驗和能力。

2 有deadline的一個明確的題目,能給你一個有壓力的項目。

3 國際類競賽是一個國際舞台,你能即時獲得結果反饋,也能看到自己的水平和其他人的水平的差異。

4 對自己水平的檢驗,說不定獲獎能非常提升自信心和開啟一些機會。

5 很多競賽都需要合作,鍛煉團隊合作能力和磨合好一個一起工作很舒服的團隊也很重要。


個人覺得還是有必要的,當初上學的時候,參加過幾次,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前提是用心去做。暑假還結活去給幼兒園外牆塗鴉,提升繪畫能力嘛!不過現在已經脫離設計苦海了。作為一個男生,我覺得設計不適合我。


個人覺得有必要,而且是你學習實踐生涯中的一大部分。

首先,競賽的過程能夠讓你全面了解園林專業最基本的面貌,讓你能夠有一個更基礎更全面的認識。

其次,園林專業個人覺得偏向於技術 學習 練習 以及積累 創新的實踐性學科,而競賽能夠很好的磨鍊你這方面的能力,專業愈熟能力越強。

第三,競賽等同於增加你的實習能力,在你工作以及簡歷中,資深的HR很關注你這方面的能力以及操作。

第四,我要說的是,現代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自我動手能力,而這就是我最開始最大的困難,所以,作為過來人的我能夠深刻了解動手的重要性,所以我要說的是,競賽也是一種鍛煉自己動手能力的好機會,所以以最初的心態且不要抱著任何太過現實的目的去參加,它會反饋給你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希望你加油,抓住機會牢牢把握,努力充實大學生活,完善自己,多學習課本中沒有的專業知識,這樣你才能比別人更有優勢。

我也很渣,僅僅只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哈哈哈哈

加油^0^~


看個人出發點吧,是要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的話,能多做一點這些是盡量多做的,準備的東西也不多也就一些,出來不僅在面試上會有所幫助,也會讓你工作上面處理一些問題有所經驗,天下沒有白做的功課,至於競賽準備什麼我也沒參加過不過多誤導,行業不容易,加油


首先,我武斷的把設計師分為兩類:為上位者服務的設計師A和與底層人民打成一片的設計師B。當然還有混合式。但是行業的發展最終也會呈現兩極化。

其次,作品這東西做的好不好能不能獲獎,類似於大學時候的四六級證書,很多大學生經常發文:我一定要考過六級!其實卻沒有認真想到這個證書或者考試相對於以後的意義,更多的是跟風。 當然,在迷茫的時候不停下腳步,那這些小目標確實有去實施的目的與意義:讓你了解到方向以及決定去留。

最後,無論是A還是B或是AB,最關鍵還是在於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當然,如果是屬於A類需要各種名譽獎章壘起來的金工匠,以提高知名度為目的,自然是可以多多參加比賽擴寬視野的。

一點愚見,希望能幫到你。


瀉藥

作為一隻苦逼的景觀狗,遊離於各種專業招聘會後,我想把這些日子以來的所見所聞表達一下。

如果題主是男生,建議如下

1.四六級通過,大學期間沒有掛科到哭,那麼中外園林或中建N局這樣的國企或央企會非常歡迎你,特別是施工崗

2.如果不幸英語不好或掛科嚴重,那麼投一些大公司比如碧桂園、奧雅也是有希望的,當然還是施工崗最歡迎你(?′?`?)

如果題主是女生,建議如下

1.如果不是對設計特別執著,那麼可以試試大公司的預算崗或資料崗

2.如果執著於設計,那麼,請在校期間好好學習專業知識,爭取成績考前,英語什麼的必須過,最最重要的就是作品集要好好做,,,當然即使這樣 設計崗位還是會優選研究生!還有,實習崗位都會有實習期,實習期淘汰率極大。

之前看到一種說法,是參加比賽,越大型越好,獲獎的同學在就業雙向選擇時會大大增強自身競爭力,還有說像拿下奧雅之星或棕櫚杯的如果想留到該公司是可以順利留下的,不需要再經歷實習考核期。

本科農林類院校,上訴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想問下風景園林專業真的十分累么?以及就業前景如何?
如何看待「20位園林專家聯名致信中國工程院,反對俞孔堅入選」?
為什麼一些建築工程會畫假窗?
如何評價洛杉磯潘興廣場改造競賽方案?

TAG:景觀設計 | 風景園林 | ASLA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