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 2017 年了,你們覺得中國 BIM 的這條路走對了么?
本人BIM從業已有一定年份,人云亦云的就不要說了。真正業內人士,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先說結論,BIM在中國完全走歪了,並且很多BIM從業人員為了當前生存,在自掘墳墓。
過去一年和美國團隊進行了非常深入的配合,也看過了BIM在澳洲的應用,有一個同事在新加坡TT時是新加坡體育館項目的BIMer。所以國內國外的應用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
一路看下來比較起來覺得BIM在中國完完全全走歪了!
1 政府及業主的項目管理人員,自己不懂BIM,就因為現在BIM火,也要在項目上用BIM,這種情況危害最大。
我看到的美國的業主團隊,項目概念階段就扔出BIM執行導則,明確各方職責,各個階段BIM應用達到什麼深度,解決什麼問題,一目了然。然後設計和施工自然會清楚自己要幹什麼,怎麼干。因為業主了解BIM,他們很清楚自己的收益,因此也願意為BIM支付額外的費用。
看看我們,往往是既然競爭對手項目用BIM了,那我們也用吧!用BIM幹什麼,我也不清楚要不給我個三維模型吧!設計和施工一看業主SB,就外包建個模型應付。好吧業主一看BIM好像也沒什麼用,下次就不做了,或者還做但不加設計費,惡性循環……。2 冒牌專家橫行,誨人不倦!市場上很多人根本不懂BIM,沒看過幾本書,沒實際操作過項目,只是因為自己在設計或者施工或者業主行業之前的地位,一知半解就開始冒充BIM專家,或捧或貶;然後一堆人因為他的社會地位開始捧臭腳。新人一看這麼多人在追隨,想當然的以為這就是真的BIM大神,結果第一步就走錯了。這種情況不限於BIM,各行各業無不如此!3 一些三維建模製圖員,就因為自己建了幾個項目的模型,就以為自己懂了BIM。因為自己技能不熟,開始吐槽軟體不好,BIM導致效率降低;想當然的以為BIM即3D。我之前聊的一個話題,一個人喋喋不休地質問,複雜建築才有必要做BIM,高層住宅很規整,結構專業為什麼做BIM?BIM最核心的應該是信息整合,信息共享。如果只局限於設計那一塊,業主為什麼為你支付額外費用?有人說可以建築結構機電碰撞檢測,Please,如果不做BIM,你的設計就可以有很多碰撞嗎?那只是解決你設計自己的質量問題好嗎?憑什麼業主要為此付費?4 乙方因為業主只願意支付很少的設計費用,或者因為業主代表不懂BIM,就開始耍小聰明。攢個模型糊弄,其實是鼠目寸光。業主這次為你支付費用了,之後項目層面或者公司層面也會評估ROI,這個項目實驗了BIM,這部分付出是否有收益?結果一目了然啊,業主的人聰明一點的發現你在騙他,不會讓你第二次得逞;笨一點的認為這就是BIM,其他項目就不會做BIM。然後開發商一交流,大家都覺得沒用……5 所謂的BIM顧問或者管理方,找了幾個會軟體不懂專業的人,就開始挑設計BIM模型的錯。跟一個設計院的BIM主管吃飯,他抱怨說BIM管理用NW給他們設計發現了上萬個碰撞。我去,他們也算北京數得著的設計院,有腦子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出現那麼多的錯誤。當時就給他支招,累死這幫孫子:你管理顧問不能就拿個軟體跑的結果來應付吧!你得告訴我並幫我標出來,每一個碰撞在哪裡呀。然後當著業主擠兌他們,剛畢業的大學生都知道框剪結構砌體穿管,板上留小洞,現場工人都能處理,你屁都不懂就敢給我來挑錯。6 好多的所謂BIM培訓機構,東拼西湊了個草台班子,就敢要幾萬的培訓費。軟體都沒弄明白,就開始誤人子弟。弄得像傳銷組織一樣。7 很多BIM論壇,沒有人用心寫自己原創的經驗,到處是複製粘貼的課程,或者免費分享50G的BIM學習資料,以及軟體破解;提問題的都不知把問題描述清楚,也不告知自己試了什麼方法?即使有人仔細寫出了自己的問題,也沒有人回答。
8 國內軟體廠家覺得這塊市場很大,都想建立自己的平台,屏蔽競爭對手。其實BIM整個市場都不太成熟的時候,更應該大家合力耕耘,培養呵護這個市場。誰都想把信息只能留在自己家,ODBC,IFC完全都不支持……9 ............還能寫很多很多,這個行業里基本上濃縮了我們的很多壞風氣。我們的BIM起步比美國晚一些,但是相比歐洲,ANZ,香港,新加坡幾乎同時起步。現在方向錯了,那隻能漸行漸遠!
好的我也看到幾個,比如同濟院陳老師的團隊在WDI項目上,努力適應業主要求,這個項目在2014最終得到全美AIA BIM應用大獎。之前提到的Soho潘石屹,start with end in mind,為了節能環保省錢,反過來要求設計施工如何應用BIM,後來拿到了LEED白金。只是這種,太少……第一次看到BIM時,正被一個項目折磨的焦頭爛額之際,認為BIM就是解決自己項目上的問題的答案。作為從業者,只希望大家能夠耐得住寂寞,再努力一點,再認真一點。
未來5年,拭目以待。------------
更新
好多人在留言里問,有什麼推薦的書或者培訓?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訴求,想要解決不同的問題,我只列出我看過覺得很好的資料,對很多人不見得有借鑒意義:
1 BIM理論,我看的BIM handbook,這是我的BIM聖經。但直到看第二遍,才覺得懂了部分。愛爾蘭體育館那部分啟發我進行API開發,我每年都會讀幾十本BIM資料,論文或者分享,只有這一本我看了又看的,一些章節4遍5遍都有吧。2013拜訪同濟院陳老師,他也推薦了這本書!據說清華大學的一個教授後來翻譯了這本書。
2 Revit軟體學習,我是在http://Lynda.com上買的課程。推薦Paul F.Aubin,他雖然在講建築,但是結構師也可以借鑒。我從2013開始買他的課。後期的課程分國標單位及英制單位,建議用買英制單位的,他們平時用的就是英制。
Eric Wing講Revit結構,機電及Navisworks,但我覺得他講的太淺了。
3 Revit API我看的是Autodesk的幫助文件。現在都是在線幫助,看起來前後邏輯有些混亂了。我一直帶著2012版,好像這是最後一版pdf幫助文件。
4 Dynamo基本上就看了Au上的幾個分享,因為我本來就玩Python,所以沒太費精力。
5 BIM執行導則,我看了上海市政府的那個
其他幾個相關回答:
Speedeagle:使用 Revit 時選擇不同的項目配合模式,各有哪些優缺點?
Speedeagle:想自學navisworks這個軟體,軟體已經下載好了,請問哪裡有教學視頻資源?
Speedeagle:關於revit模型數據導出?
首先來看BIM行業內部,有哪些不好的現狀:
現狀一,BIM「專家」橫行,一部分「專家」根本不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反而在很多項目中勸說業主稀里糊塗的使用BIM技術。
很多BIM網站和論壇,直接搬用國外的成功案例,在宣傳中頻繁使用「顛覆」、「革命」這樣的詞,認為一項新技術就能改變整個行業,而對當前行業里真正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
現狀二,1998年科技部等8個部委,推廣普及CAD技術時提出的口號---甩圖板,現在很多宣傳把BIM與甩圖板做類比,這個觀念從根本上就錯了。
CAD一個軟體就完成了甩圖板的工作,直尺、圓規、比例尺、橡皮擦都被集成到CAD里。只用CAD,人們就可以交付傳統方式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也就是圖紙。
而BIM不是一種軟體,BIM模型只是數據集成的半成品,還需要其他軟體的加工處理,才能形成對用戶更有價值的東西,甩圖板的宣傳比喻,讓很多的人以為交付BIM模型,就完成了BIM,這讓BIM成為了雞肋。
現狀三,國外開發的BIM軟體,學習周期較長,而且不太適應國內標準,在實際使用中水土不服,建築行業又缺乏精通軟體編程的人去從事二次開發工作。
當然行業中也有一些公司,在踏踏實實地做技術開發,我們會專門拿出一期來講。
現狀四,一些大的軟體商看中了這一塊市場,研發自己的BIM平台。
為了競爭,很多平台都屏蔽了其他同類軟體的數據介面,這讓本來就需要協作和數據交換的BIM技術更難推行。
現狀五,在培訓領域,一些沒有施工經驗只有軟體經驗的團隊,也出來做培訓,動輒幾萬的培訓費,讓普通的技術人員對新技術望而卻步。而公眾號、論壇等渠道能夠獲得的廉價知識,又
大多是幾年前的冷飯炒了又炒,甚至有的內容提供者把BIM技術搞得像傳銷一樣神秘。
這一系列的現狀,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基層人員排斥BIM技術,上層強推BIM技術得不到良好的執行。
光銘FM BIM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光 先生在他的文章為何先進的BIM在落地時如此苦逼?總結了一個當前非常普遍的 BIM工作流程:
1. 設計團隊利用CAD工具進行二維平面圖設計,經過幾次審圖,經業主批准,出施工圖,施工單位拿到圖紙做施工準備。
2. 設計院獨立的BIM團隊,也可能是外包的BIM諮詢公司,利用BIM軟體建立三維模型。
3. 通過BIM軟體的碰撞檢查功能,BIM團隊反饋給設計團隊一份檢查報告,注意,大多數BIM團隊只提供報告,不負責調整,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不懂設計。
而這時候設計圖已出,業主就很生氣,為什麼你們會出這麼多錯?
施工單位也很生氣,因為現場發現圖紙錯誤的工作本來是由他們做的,在這個過程中能增加很多投標階段沒有的變更費用,而由於BIM團隊的介入,施工方的這部分收入就減少了。
此時原本的設計團隊也很煩,按照傳統的方式,他們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要變更那是施工單位的事,而BIM團隊拿來的碰撞檢查報告無疑給他們增加了大量的麻煩。
4. 設計團隊逼不得已,參考著碰撞報告,在原來的二維圖紙上重新修改,把修改結果發給BIM團隊。
BIM團隊看著這份新的圖紙又懵了,他們需要再花大量的時間去對比新舊圖紙的區別,在模型上更改。
這麼幾輪之後,模型終於沒有碰撞了,BIM團隊就開始利用BIM的可出圖性,來出一份二維的圖紙。
5. 施工時間不等人,設計院修改過的圖紙已經再次經過審核交到施工方手中,這時候BIM團隊又送來一份圖紙,施工單位該執行哪一版的圖紙?於是各方又陷入了爭吵之中……
根據Why-How-What黃金圈法則,這種應用方式就是大概模糊的知道了what is BIM,稀里糊塗地執行How to use BIM,卻把最根本的why丟掉了。
不客氣的說,這種BIM應用的方式比傳統方式更加低效。
BIM增加了設計團隊的負擔,減少了施工單位的收益,業主花出去了錢卻看不到成效,於是參與這個項目的人員,都認為BIM不是好東西。
陳光先生把這種獨立於傳統流程之外的BIM工作流,總結為雙軌制。
在雙軌制下,BIM並未融入傳統設計流程,而圖紙由傳統流程生成、與BIM無關,所以BIM出圖就成為了一項「偽業務」。
雙軌制是時代變化、轉型升級的產物,中國過去這幾十年,為了發展,即要引入新技術,又要讓舊的生產方式存續,在很多領域的做法,就是搞雙軌制。
雙軌制的結束稱為「並軌」,實際上並不是兩條軌道合併,而是新方式取代舊的方式。
要分析未來的發展,我們得先把問題的核心,也就是why弄清楚。
我們看陳光先生闡述的流程中,核心問題在哪裡?
項目中設計和施工單位,出現的返工與工期延誤,以及圖紙與現場不符造成的變更,這是成本,是成本就一定要有人承擔,在傳統的協作模式中,業主就要為這個成本買單。
BIM打破了原本業主、設計和施工達成的平衡,這個平衡以業主付出一部分顯然可以節約的成本為代價。
在錯誤的BIM實施方式介入之後,這個成本不僅沒有減少,還會因為引入BIM技術或者增加了BIM團隊,反倒需要業主支付更多費用。
對比國外如火如荼的BIM情況,我們就會發現問題的核心是:BIM是代表新一代先進生產關係的技術,把它硬生生的搬到老一代的生產關係中,就會費力不討好。
BIM,並沒有解決問題,而是暴露問題。
正如舜元建設集團VDC中心經理,金戈提出的觀點:
中國建築行業是傳統粗放式的管理,通過標準化管理和BIM技術的革新,才能有基於BIM數據的精細化管理,BIM不是發展太慢了,而是發展太快了,應該是傳統往前跨一步,BIM往後退一步。
國內的建築行業往前發展,更大的可能性是通過改變管理方式,適應新技術。從長期看,有新技術參與的市場競爭會逐漸打破這一個格局。
競爭從設計開始。
請你設想,BIM團隊能夠在項目前期就介入到設計中去,甚至像陳光先生所說的,從雙軌走向並軌,設計團隊從一開始的設計就使用BIM進行內部糾錯和協作,真正做到像國外那樣提升20%的效率,那麼設計院不僅不需要向業主要額外費用,還能節省自己的設計成本。
如果擺在業主面前兩個選擇,一個是傳統不用BIM的設計院,一個是這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設計院,業主會如何選擇呢?這是競爭的第一步。
接下來,到了對BIM反對聲音最多的施工單位。
由於設計團隊利用BIM技術,在施工圖階段做到了最少的錯誤,進一步導致施工單位原本的利益被削減了,那麼施工單位有兩個選擇:
一是去選擇沒有BIM應用的項目繼續掙原來的利益,二是同樣引入BIM技術,通過對設計院BIM模型的數據挖掘,提高自己的施工管理水平,在施工過程中節省成本,作為施工方會怎麼選呢?
我們認為,會有越來越多的施工方選擇第二種方式,因為面對同行的競爭,業主會去選擇那些更高效的施工承包商。
最後到了業主這一步,同樣面對市場的競爭,其他的業主選擇了BIM這條路,選用採用BIM技術的設計團隊和施工承包商,原本需要他們承擔的那部分費用沒有了,甚至把BIM技術應用到後期的運維中,就會更有競爭力。
那麼維持著原本利益平衡的業主,也會逐步轉向BIM應用的路線上去。
到此,傳統生產方式就會開始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在這個循環中,BIM不是額外增加了成本,而是為所有人節省了成本。
這就是技術革新的本質:新的技術不是把成本轉嫁給他人,而是造福所有的人。
而新技術從提出到普及,會有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因為很多人的短期利益會被侵害,也有一部分人會獲得短期的不義之財,這一點是不可避免的。
不得不提的是,上海市政府對這個問題的深刻洞見——他們看到了BIM技術美好的未來,也看到了成本不減反增的短期現狀,於是他們做出了一個英明的決策:發展過程中這部分成本,由政府來買單。
這就是在前面的BIM地方政策那一期,給大家講到的上海市優厚的BIM技術應用補貼政策。
當然,一個行業的發展有很多可能,也許在幾年內還會有更新更好的技術來解決這些問題,但目前我們能看到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可能,就是BIM。
說了半天宏觀上的競爭和發展,可能你會覺得這和我一個小工程師沒什麼關係,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細心的你,也許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我們設想 的這種由競爭引起的市場變革中,變化是自下而上的,而這一點就是我們想要闡述的核心。
自下而上的動機和方法,來自於上一期我們說到的BIM的五個公理中的公理2:你在BIM上做的事情,直接地為你自身的工作產生利益,和公理3:BIM取代或提升你當前已經在做的部分工作。
當前很多地區和項目中,採取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一些打著幌子的BIM公司或者BIM專家去公關項目領導,甚至是地方政府的負責人,讓他們應用BIM技術。
領導決定後,紅頭文件就一級級的發下來,正如我們前面所說,這個命令會帶來很多的麻煩,甚至是成本的增加,設計團隊不願意做,施工單位更不願意做,下面的人不配合,事兒自然辦不好,最終的成果不好,從上到下就把這個責任歸咎於BIM技術不好,不適應國情。
而此時的BIM專家們已經得到了短期利益,又轉戰到下一個地方去公關了。
自上而下的推行,必須是在底層技術和認知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礎上才能奏效,試想一下,像共享經濟這種目前已經是公認利好的東西,如果在滴滴打車剛剛問世,還沒有補貼也沒有很多的司機使用,甚至連普通民眾都沒有使用過手機app的時候,就強行推出政策要大家必須使用,效果會好嗎?一定不會,新技術的普及一定是通過競爭,而不是強推才能實現。
我們相信,成熟的BIM應用一定是自下而上的,沒有什麼紅頭文件,也沒有什麼政府補貼,每一層項目人員都是用數字技術提升效率,節約成本,增加收益,提升競爭力。
在這個自下而上的過程中,重要的就不再是領導的決策,而是具體到每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了。
也就是說,公司之間的競爭,會直接滲透到個人之間的競爭,懂得BIM技術的人,不僅更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還能夠通過數據共享提高他人的工作效率。
試問,一個設計人員畫出二維圖紙,需要預算團隊重新算量,而另一個設計人員能夠交出BIM模型,輔助預算團隊算量,哪一個更受歡迎呢?
再進一步講,即便現在你所在的團隊對BIM技術依然排斥,甚至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不會進步,這並不代表你會一直待在這個團隊中。
當你想要去管理水平更高、收入更好的團隊工作時,BIM技能至少會成為你的一個加分項,甚至會成為必備的門檻。個人感覺現在國內BIM從施工階段入口到現在達到的水平還是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漸漸開始向運維階段延伸,但是就BIM全生命期來說我們其實走的路有點本末倒置,因為目前BIM從設計到施工這一段還是比較卡殼,出現這一原因我想有幾點看法:其一,設計院本身的排斥,在設計費未增加的情況下投入BIM勢必要增加人力,物力成本投入,使得本身的利潤空間下降;其二,BIM軟體的缺陷,國內外沒有一款軟體能完成全生命期的項目應用,或者說基本勉強說有但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如revit吃硬體以及在國內造價的不足等!其三,BIM專業技術人才的缺乏,我們有懂技術的大神,也有做BIM的大神(這裡只能說是會軟體)但是真正既會技術有懂BIM軟體的人員(熟悉各個應用階段的人才)不多,更多的是在某個階段的人才。不過我相信BIM在國內的發展肯定會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BIM的優勢在於項目運作鏈的信息共享和整合。舉例來說,可以實時得到由於建築內部布局變化引起的造價變化。所以說如果把BIM理解為3維的設計軟體,這隻包括了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一個階段。
當然,單限於設計階段來說,BIM還是相對傳統設計方法有優勢,但是說到底,只限於設計階段運用不是BIM的優勢所在。說這些,我想表明的是BIM是作為一個體系存在,而非某個軟體里的三維模型,或者設計單位手裡的某個設計軟體。這種帶有信息的模型,它的目標在於從設計,造價到施工管理乃至將來的產業管理階段的信息共享和整合。所以只是設計單位用BIM軟體做了模型,而施工單位和業主不對這些信息應用,這跟真正的BIM沒扯上多大關係。比如說設計單位在某工程中布置了鋼筋,然而造價人員只是把圖紙列印出來「把」鋼筋,用自己的軟體來做造價,施工單位也把圖紙列印出來,統計鋼筋用量和制定採購計劃,這是多麼可笑的BIM,或者說是純粹為了BIM而BIM。其實不要說國內,即便國外很多從業人員,也是把BIM理解為一個大勢所趨的設計軟體。說起來,這也不是因為這些人low,而是跟BIM的發展歷史和現階段運用有關。
BIM的前身,確實真就是一個三維設計軟體, 最初的目的就是建築師在設計完平面後,能直接的得到立面和剖面,典型例子就是早期的AchiCAD。原理是設計文件是由一序列的構件完成,比如平面上畫上的牆並非是兩條平行線,而是一個同時帶有高度厚度等信息的構件。其實在BIM在國內大火之前,作為AutoCAD的附加程序的天正建築也基本實現信息化模型,中建院的PKPM加上其配套的(不好用的)建築和設備部分,也是一個類似BIM的東西。
隨著三維設計軟體和個人電腦硬體的發展,大家發現如果在這些構件上記錄更多的信息,將給整個項目管理帶來相當大的受益。比如說還是牆體的例子,在模型上加入單位成本的信息,設計完成後,就可以直接得到牆體的總造價。再加入重量信息和樑柱的信息,就可以用於結構分析。如果再加入材料的熱工信息,就可以運用於節能設計。
然而BIM的軟體發展至今,還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比如說特殊構件的輸入,比如說詳圖設計,這些對軟體和計算機硬體本身都還有很大的挑戰。
另外,BIM在項目的運用中缺少一個標準化體系,拿Revit來說,在設計人員設置一根結構柱的時候,那麼這個family類型應該含有那些信息?很可能由於這個family是從網上下載而來,僅含有外形信息,然後結構設計人員就要編輯再加入結構分析信息才可以讓模型運用到結構分析,到造價人員的手裡,造價人員可能有必須加入造價所需的信息。
造成這樣的後果,就是缺少參數化標準。也是很多人把BIM當作三維設計軟體的原因。最後,項目運行中信息沒有共享和整合運用。舉例來說,項目管理單位要求設計單位運用BIM軟體設計,但是自身對其一竅不通, 供應商也不使用模型里的信息。設計人員修改設計後,由於BIM的運用止步於設計,業主需要從新計算材料訂單並提交供應商。我見過紐西蘭某大學一棟建築的BIM模型,這個模型由建築師開始設計,到交由鋼結構廠家進行結構設計,再到交由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組織設計以及材料採購,基本實現了整個項目周期的信息化模型運用。整個過程下來,我相信項目中各個單位的受益還是很大,儘管可以猜想到由於BIM軟體在某些方面還不成熟,由於各個參與單位水平不齊在期間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這種實踐對今後項目中BIM的運用帶了了巨大的經驗。反觀那些為了BIM而BIM的項目,你會發現模型里某個重要構件只是由線條組成,直接把Revit當作繪圖CAD使用,這樣只是簡單設計軟體的更換而已,發展的動力從何而來?我覺得壓根就沒上道,所以說不上歪不歪。
沒有數據,沒有分析工具,沒有官方立論,大家都沒有,那就說說個人的觀感。
-----------先說一個核心觀點,之前的回答里也談過,BIM是建築行業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發展,基於建築行業的生產力水平。前面有個回答,認為BIM在國內走歪了,我認可歪的現狀,但不認為歪是誰的責任。
每個種子在每塊土壤的成長都不一樣,並不是說外國的BIM都一個樣,世界上也不止兩種BIM發展態勢(中國和外國),如果仔細品讀和考察,你會發現美國 英國 新加坡 日本的BIM發展形態都不一樣。
美國協會挑大樑,英國政府資助強,新加坡新技術各種嘗,國內。。。。。
這些現象我覺得很合理,因為在沒有引入BIM之前,大家的行業發展態 基礎 社會化情況 政治因素等都不一樣,有很多人能夠認識BIM的各種特質與本質,都能說出從學術角度講它應該有的樣子與前景,但實際應用總有出入。
BIM在中國走到這一步,其核心原因是中國的行業基礎在那裡,DBB的工程模式,工程周期的極限壓縮,社會化分工的邊界模糊,從業人員的素質差異,工業基礎的支撐不足,管理的方式落後,信息化水平低下,政策影響巨大而頻繁,等等,這個行業一直以來的粗放,不是一個新技術BIM能立刻改變的,不是照辦某個國家的歷史能彌補的,同時,這些因素極大影響著這個技術的實施與落地。
不是非要強行引入政治,而是政府,黨說得很貼切,走中國特色的道路,BIM很趁這句話。
可這不是BIM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諸多弊病和問題的借口。
我希望BIM可以成為一種驅動力,加速我們在行業中各種弊病和問題的糾正與革新速度。
所以,BIM在中國也許是走歪了,但誰知道這歪會不會歪打正著,來個彎道超車呢?從設計的角度聊聊看,但是前提是我並不知道「中國BIM的這條路」在哪兒;
學的是設計,研二的時候明確意識到自己並沒有足夠的設計天分,不出意外只能以技術作為一技之長,就跟導師確定了BIM作為研究方(當然了這決定有點草率且太顯功利,但我這人誠實哈哈),接下來廣泛撒網想投身一些國內BIM應用比較健全的公司去(家境貧寒且從未考慮過出國)
最終來到一家國企大院BIM中心,開始接觸協同工作模式,管線綜合,Revit的建模語言,工作邏輯等等;慢慢了解熟悉之後(因為當時正在寫畢業論文),開始糾結到底設計、施工、管理、運維這些過程哪個具有真正牽頭的實力,把BIM這個「全過程」推行下去,因為也有不少同學在中建做施工,在甲方做控制,但是直到論文寫完,我其實也沒能回答自己,反倒是發現了BIM在設計中經常作為噱頭和政績存在,在施工中經常作為迎合政策而存在,問到每個身處這個領域的BIMer都能隨便說出一堆BIM無法真正推行的理由,好像在中國目前的土壤之下,BIM的優勢也好劣勢也好都很難被行業認認真真的看清,或者說沒有人去牽頭梳理;
等到了實際工作,自己有幸在一個項目中履行了BIM牽頭人的職責(實習都算才3年BIM實操經驗的人就做了牽頭人我也覺得可笑),經常收到項目經理或者甲方發過來的專欄文章,例如《VR與BIM結合的項目案例》、《BIM幫你省錢》、《還不知道BIM和施工有什麼聯繫么》、《看這家企業都用BIM做了什麼》、《BIM時代來臨如何逆襲》blablablabla、但是真的到了你交付BIM模型的時候,甲方的BIM諮詢公司或者BIM審核單位就會告訴你,你給我寫一個交付標準,咱們在你的審核標準基礎上聊一聊,然後看怎麼定這個交付標準;且十有八九審核單位也是其他某設計單位BIM中心的哥們;當然了,這樣的交接也算是流暢了,當你遇到規劃局需要你在方案階段提供天正T3作為指標校核電子文件的時候,你真的只能是一臉的B了狗了;或者zf審核部門告訴你只接受天正節能出的報告的時候,你真的很想告訴他你現在只有Revit,而Revit的審核報告他又不認,或者說只有斯維爾節能提供你這個轉換介面,想問一句斯維爾節能的報告行不行?
有點跑題了,切回來,作為一隻設計階段BIMer,設計流程內的這些交接我們拋開不提,設計與施工的交接問題才是更嚴重的,經常是我管綜都快完了,施工合同還沒敲定,自然更提不上設計階段設計與施工的前期配合了;至於後期運維,在哪兒?專業廠家,人呢?就算找得到,也都是一句:「請給我PDF和CAD。」
其實有時候覺得,我身邊各個環節內的BIMer發朋友圈,很像是我所處的所謂「BIM之路」的真實寫照,
施工單位BIMer朋友圈是「省屬重點項目、國家重點項目BIM應用、XX局BIM親力打造」,配圖施工現場照片及BIM360的截圖;
甲方BIMer朋友圈是「XXBIM背後的大戰略、XXBIM支撐下的大數據平台」,配上一個頭頭是道的朋友圈分享文章;
我自己的朋友圈是「愈發覺得Dynamo不好學、配上某非線性方案dyanmo樣圖,Revit應用小技巧幹貨分享「blablabla,自己在看都想刪了那種;
各行其是,自說自話,這些詞估計都不跑題吧;
我經歷過的幾個所謂」全BIM「項目,設計費大概都在幾千萬,但是自身不規範;交流不通暢;配合不協調;流程不對等;甲方不專業(這個要求可能有點過);等等原因,都會讓我覺得甲方的設計費給的不值得;
最後繞回來,其實我覺得這都是必要的經歷,但是回看美國BIM發展歷程,看到的是USACE和GSA這些比誰都務實的機構,擺出的態度也很是光棍「老子就是要省錢,老子就是要快」
個人認為我們實行的過程中,歪就歪在了這麼個想法上:
我想省錢,我也想快點,但是我還想能出去吹個牛逼,這麼一對比,省錢和快點就次要了,借用奇葩說裡面看來的一句話:人生的價值就在於踏踏實實的裝B;
我記得,看完那期奇葩說,我就莫名的不太想再看了,覺得實在有點打自己的臉;
以上,個人看法;
既然題目放大到中國層面上來看BIM這條路,那麼就得要做整個社會層面的分析:
- 儘管在細部操作上亂象叢生,其他答案描述的都已經很好了,他們都有大量的項目實戰經驗;
- 但是在商業模式上,以管線綜合、三維算量、動畫效果等實用價值點立足的商業合同已達數十億規模,儼然一個細分市場了;這些合同養活了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從專業技術人員、建模員、軟體開發人員、信息化專員、信息管理人員、講師、學者、政府相關人員到行業研究者。
- 以及在國家(最早於2011年十一五規劃提出概念,終於2017年國務院19號文結束BIM術語期)和各地政策上,已經拉動了整個BIM產業鏈活躍起來,共同促成了BIM術語的普及(人盡皆知)和技術的初步擴散。
- 所有這些都為著下一步的全社會的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果我們把這一次名為BIM的行業技術升級當作一場社會的運動的話;
- 由此來看,2017年,中國的BIM這條路已經摸到了成功的邊。
參考:
為何先進的BIM在落地時如此苦逼? - 知乎專欄信息化帶動系統化:BIM的中國路徑? - 知乎專欄BIM雙軌制 - 知乎專欄
BIM與裝配化一起實現 - 知乎專欄
BIM:作為社會的運動 - 知乎專欄說說我們院吧,我們院規模不大,在本市可以排第二,院里強推BIM,為此請了北京的老師來院里學習培訓了一周的BIM,大家學習的時候都很積極,初次學習也都覺得新奇不錯,然後成立了一個BIM小組,夏天的時候忙工作,冬天不忙的時候研究BIM,我是bim小組的成員之一,通過項目實踐,發現各個專業之間配合有點麻煩,小型工程可以簡單的做出模型,但是距離院里的出圖版模型還差很多,院里讓員工自己學習bim,然而大家積極性並不高,年紀大的設計師學不會,年紀小的不願意學,一個是沒動力,不算產值,耽誤時間,浪費我們的時間,同事都在畫圖掙錢而我們在做這個bim研究,心裡很不平衡,當然單位口號很好,學會bim重點培養,but,這也只是一句口號了,每隔一個月,單位領導就要查看bim小組的研究成果,然而我們並沒有做,軟體自己網上下載的各種類型,族淘寶上買,折騰了個把月進度卻很低,效果很差,然後院長最近貌似放棄bim了,整個市裡面只有兩家設計院在研究bim,一家院里下成本每個人投資一萬塊學習經費,而我們院p都沒有就讓你學,還耽誤你自己掙錢的時間,bim推行兩年了只出了一個五百平的小餐廳模型免費給甲方看,再無任何收益。而bim小組的人才流動大,基本換一批人,bim重來一次,對於bim,在我們院五年內看不到未來。
大家不覺得很奇怪嗎,所有從業人員都再說走的不對,但是為什麼我們還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呢?
我不懂BIM,也不懂建築工程,看了幾個回答,覺得這個應該算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基於以下理解列出幾點:
-----
在普遍的模型化系統工程的範疇有如下主題:
-工業工程軟體-建模語言-方法論關係:軟體支持語言,語言解釋問題,方法解決問題。方法論大概40年一換。語言10年一換。軟體1年一換。軟體部分支持建模語言並且加強語言。建模語言側面表現方法論。但是其實還有第四點更為重要但是很少有文獻提到,因為提到了也只是說從前的問題現在還有,並且會一直有。那就是人。
軟體換了,建模語言換了,人要適應,需要公司有技術儲備,至於是外包還是和學校合作那都不是問題。國際上新舊方法論更替在大公司或者行業領域也是家常便飯了,各種專家也是順水推舟,這也不是問題。等等例子都看得到人在面對這些改變的應對,從沒改變。
-----
那麼題主的問題,基於個人理解可以這樣回答:
沒有走錯一走對之分,因為對於新方法論沒人知道利益與風險的比例是多少。公司高層也只是看到別人在用我也要用。1.公司會嘗試,但是絕對不是一股腦陷進去,說非得要用這個新東西不可。
2.就算拿出KPI來嘗試,執行人員也是該幹啥幹啥,最多項目經理的報表會像新的方法靠攏。外包也會打這個旗號參與。3.再退後一步,設立個團隊負責改革。那就慢慢燒錢吧。4.還會有遊說者的參與,整個領域的趨勢。大公司會拿捏好分寸。小公司小團隊只有鋌而走險。不噴
現象正常,詳見:技術成熟曲線。
反觀互聯網十年,99%的公司都死掉了是不。不懂bim的業主,騙風口的磚家等等,要等他們熬幾年。bim還沒有到成熟的時候,幾個條件:
1、IT的發展與建築的結合,軟體本地化。2、人才儲備。3、萬達這樣的業主遍地開花。政府強推bim是讓一部分偽磚家和不懂bim的業主先死掉。
美國還有個bim內容路線圖我府就一個應用的項目達到90%,嘿嘿噠。就我們院來說處於,
小項目不想用,麻煩!
大項目尤其是設計周期緊又建不好。
只有那種設計周期不是很緊張,體量也比較合適的適合做,可惜這種項目不多。
說到底,還是因為設計費和設計周期的問題,大家都在追求最大效益。新技術固然好,但是如果他不能顯著的縮短設計周期,和提高設計效率,設計院領導的積極性是不會太高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BIM理念很好,只是他和中國目前建築設計市場這種浮躁的氛圍不太合拍。閑來無事隨便答幾句,
中國bim處於摸(模)索(仿)階段,加之本土化特色情況嚴重,註定在這一階段要多交學費。大家都在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uilding我相信各位從業人員都實力強勁,認知清晰,不多說。
information,建築在各環節需要什麼信息大家肯定是懂的,從單一階段看,例:設計階段中從方案概念開始到結束,分別需要哪些信息,如何產生這些信息,這是傳統工作模式也ok的部分。那將這部分信息信息化呢?將傳統模式下每個階段的建築信息進行信息化。你可以把它cad,把它revit等等等等,放電腦上。到這裡為止,大家都ok。大家志得意滿的看著自己用各種工具做出的產品,心生陶醉,完美~
然後大家想起來,bim是通過信息共享重複調用實時修正的方式協同各方需求共同實現效率max,質量max,成本min等等……
於是大家開始手忙腳亂的進行信息交互,發現,哎?我怎麼從這個軟體導到那個軟體的過程中,不是這丟了就是那沒了,每天追著問:我導來導去東西沒了,怎麼辦?答案是手動再加工……
這個時候發現媽的說好的交互,一導還得調調調改改改,交互個屁啊……給出結論:不好用!
這裡就是建築行業不擅長的地方。將這個問題交給IT,IT看了一下,說,嗨,這個簡單,你把你的信息標準化不就好了,大家用一個標準進行數據交互,不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嗎?
於是才有了IFC標準,它是用來統一大家各階段產生的信息的結構。大家都用一種數據模板進行導入導出了,計算機自然就可以識別你所有的信息了,就避免了交互過程中的信息丟失問題。
要做數據模板,信息得拆分歸類吧,這信息又是線性的非線性的幾何的非幾何的一團糟,需要結合實際做大量的研究分析,有空再扯。
之後,這些信息都ok了,得存起來吧,放哪裡大家才能一起用還方便呢?於是提議放資料庫里啊,這裡又產生了建立資料庫和連庫,調用數據等等問題,資料庫應用的問題,估計建築業大家也不感興趣,不說了。
以上這部分建築業不擅長,交給IT去搞。這些問題都ok了,才算是解決了bim底層問題。接下來是建築業擅長的組織結構問題了,項目什麼模式,都負哪些責任,節點怎麼安排,運用哪些手段,交接細節要求等等等等。這個大框架在國外的環境下實現的比較好,大家可以看一下bim execution plan,講的很清楚,推薦一本書:bim project execution plan overview。自己搜吧,網上都有。但是這個玩意吧,與國情差距比較大,所以不太好拿來就用。
綜上,數據交互和組織結構都ok了,才能談大bim對一個企業的有什麼幫助。在此之前,除了做做管綜,深化設計,碰撞啊之類的低端應用,你也幹不了別的…畢竟應用層只能用和提問。所以如果有心在bim認真發展,建議學一點編程。
順便說一句,國外也不是大家想的那麼順利,他們也遇到很多與我們一樣的問題,上SCI隨便搜搜,bim在國外的困境這類文章有很多。
以上,希望對各位有幫助……20170624更
上海市最新的BIM應用標準出來了,解讀下來就是:不要再忽悠概念了,設計、施工和運維請你們「各自做,好好做」。其中,設計特別提到了正向設計(別再翻模騙爺了)。新聞鏈接http://mp.weixin.qq.com/s/Sr4X5umurbLOHG5gtMPGVA————————首先,吹炸BIM概念的時期已經到了尾聲階段。資本是逐利的,ABD公司賺的盆缽滿地後,業主設計和施工會真正的開始思考BIM到底有什麼用,能不能用,以及為什麼要用。BIM名存實亡還是名利雙收,很快就要見分曉了。第二,不分專業的BIM就是耍流氓。
你吹概念我吹模型,再怎麼吹,當效益為負時,一切都會落地了,怎麼落?ABD啊!但如果你去把他們的軟體全都摸一遍,會發現所謂BIM軟體實際是「融合專業思維,減輕重複勞動的3D軟體」(擁護翻模和information的人士稍安勿躁),沒有一個軟體可以解決所有專業問題,更沒有一個軟體可以解決吹炸了的全流程願景。製造,建築和交通,有心的可以去問問中學大學做設計的同學,千萬別去問領導。知乎上你看到的很可能只是你想看到的。第三,BIM的核心在設計。
翻模會長期存在,但會逐漸轉向分包方,因為沒有技術含量,投入產出比太低,相關二級產業會持續發達。Information也會長期(必須)存在,但再怎麼發達再怎麼智能,還是依賴於幾何模型。模型誰來造?如果BIM將來真的實現了,那麼只會有一個公認的模型,這個模型只能是設計方在正向設計中實現的。第四,ABD提高空間大。
特別是AB,在交通領域的基本建模概念都存疑。干軍火的老大哥D開始技術和銷售雙發力了,用者和售者都要注意了。第五,repeat,資本是逐利的,脫離這一點的,早晚都是要哭娘的。講真,沒出過國,不知道外國的水平,國內的話接觸的很多都是拿去報獎的那種,我可以說說我的感受不?
高票答案說很多單位,領導人云亦云這個真的很對啊,他們覺得這玩意好,要求必須用,於是很多人就開始琢磨,然後就歪了。
好像是城建院的一個部長跟我們說BIM主要的功能是中間的I 即 information ,實現不同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多部門同一平台作業,交互便捷,而現有的revit 包含的信息量遠遠超過同類別CAD ,因此這是好事,可以做很多工作,管線假設模擬,緊急逃生模擬,立體空間展示,動態施工用料管理,施工進度管理,等等
但是國內目前的應用還是太稚嫩,當然,目前的成長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傳統CAD出圖也排斥BIM,更多的問題是很多翻模的就說自己是BIMer ,他們懂一點軟體,但是不懂土木。業主也苦於支付一大筆錢而得不到啥有用的東西,業主也很煩,但是政府招標這種又要求必須用,結果就是大家都很煩,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請各位指正首先申明我不是BIM專家,但稱得上是一個地道的機電設計師,在機電的BIM行業混跡多年,所以也願意上來說幾句,我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先從結論講:中國的BIM,存在即是合理。中國BIM最幸運的事情,應該是政府的先覺,自上而下的發展模式。沒有政府的主導,中國的BIM還要晚產多少年不得而知。我倒不是為ZF捧角,自2002年有BIM概念以來,中國BIM的民間發展約有10年幾乎沒有聽到個響,而在那10年里,就據我所較為了解的日本,就已經創造了多個自主的BIM品牌。原因也很簡單,BIM軟體本身研發需要投入,BIM的運用本身也需要先投入才可能見到效益,看一看中國的業主、設計、施工、運維企業中的國營或是民營企業、有誰願意先期投入這筆資金?國營企業在沒有ZF的BIM號召之前,不會有太多的企業領導敢於去立項,至少國企的財務是下不了這個帳,民營企業也沒有幾個能像SOHO、萬達那麼闊氣,藏得起能前瞻全球技術趨勢的智囊團。當然,在ZF作為主導之前,最應感謝的還是那些推動ZF官員決策的那些專家和團體。再回到我的「存在即是合理」上,BIM建模公司的興起,是因為他們將過去幾十年的單一的建築專業或結構專業模型,延伸到全專業的模型上,也就是說他們讓機電專業也可視化了,在全專業可視化的同時,它能夠以空間的概念看到二維世界無法判斷的錯誤,尤其能夠幫助越來越年輕化的設計群體快速準確地理解建築建築空間及機電系統的空間概念,這難道不是BIM存在的理由之一嗎?存在即是合理,但合理並非永恆。手繪和電腦繪製二維工程圖紙存在於在那個時代就是合理的,它們徹底消亡之時,才是另一種技術生產力的成熟之日。BIM建模公司的衰亡,是因為它沒有正確地運用「建築信息模型」中的信息模型,漫遊動畫、碰撞檢查只是BIM設計工作的中間過程,拿個中間過程彙報就彙報吧,但你的工作就此結束了,那是有些啃爹,如果沉下心來繼續做下去,還是有生存希望的;做不下去,一怪你用人不當,用的不是懂技術的設計師,二怪你使用工具不當,本來碰撞點即使是上萬個點也能通過篩選瞬間統計整理出碰撞的位置、碰撞的對象以及碰撞的緣由,你用NW做碰撞檢查,從整理到修改模型你都束手無策,就能把你逼死,可不是等著別人看你笑話?中國BIM發展到2017的現階段,誤區在逐漸消除,中間過程的BIM,既不是業主想要的,也不能為施工所用,你要將碰撞合理地消除,要將所有的系統和專業整合到位,就我們機電專業而言,管線綜合調整不到位,BIM的工作就沒有結束,因為你的信息模型數據本身就是半成品。要承認二維圖紙和三維模型同樣是BIM不可缺少的元素,這二者得到完善,賦予構件上的信息才是正確的信息,拋開二者的孤立信息沒有意義。在這裡還需要強調一下,只要施工現場還需要放線,只要工廠加工還需要詳圖,只要建築還不是靠3D列印一氣呵成,二維圖紙的存在就有必要,只是此二維非彼二維,此二維必須是在BIM模型生成的二維投影,所以它是BIM信息的組成部分。模型空間系統都正確無誤了,材料的統計才不會有大的出入,所謂概預算的誤差不大於3%,不是指統計的數據與模型數據的差額,而是指BIM統計的數據與施工統計的數據的差額,倒逼的是建築整體模型的準確度。而模型的準確度,斷然不是單指構件的精確度,國內的BIM模型不能用於工廠化預製加工,不是構件精確度不夠,是整體模型的準確度不夠造成的。國內的一些BIM團隊,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構件的精確度上,就是走進了這個誤區。只有整合後的信息模型,拿到工程管理及後期運維中共享才有意義。這幾年,中國的BIM,在4D、5D的研究上大放了光彩,碰到半成品的信息模型數據,4D、5D軟體也好、插件也好也只能力不從心;而大多數運用了BIM的項目,還沒有完整地運用到運維管理上,估計是時候未到?即或是根本還沒有一個整合到完美的BIM模型。總之,2017年的中國BIM大有進步,因為單個軟體倡導的那種全生命周期的神話已經不攻自破,各種專業導向的BIM軟體開始興起,單專業的精細化和全專業的整合雖是BIM技術的核心,而把這些完整準確的信息整合併管理傳遞的、打破單一應用軟體就能完成BIM全生命周期神話的英雄,非他們莫屬:輕量級BIM平台管理軟體。他們自身不創建信息模型,跟誰都沒有仇,不加過濾、不設屏障,而以接收所有軟體的信息模型為己任,所以ZF也在關注他們,ZF十三五規劃中說:「支持基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維圖形平台的國產BIM軟體的研發和推廣使用。」我認為,現階段,指的就是他們。
我在施工單位,現在做一個很大的商業項目,估計全部建成需要10年,目前是一期。我們已經在做筏板基礎了,正式地上圖紙還沒出來。這是甲方和設計院的問題。我們自己的問題,開工快2個月了,不要說實施性施組了,連個總進度計劃都沒出來,沒辦法不確定因素太多,誰也不可能做出真正有意義的進度計劃來的。項目上用的最高端的就是附帶天正建築插件的CAD、微軟的project(用project也就是圖它出進度計劃看起來專業一點),除此之外商務部在用廣聯達。然後如果word/excel/ppt也算的話,這就是現在所有用到信息技術的地方。
忘了說了,我們是創省優工程、觀摩工地、業主很牛逼,我們施工單位也很牛逼,設計院也是當地很牛逼的。我們有信心保質保量並且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項目。但是這一切,都跟bim沒有什麼關係
我說說自己所在的項目吧,業主要求使用BIM輔助施工,現在開工好幾個月了,施工單位居然連BIM軟體都沒有,我也是服了。。。
江蘇某院員工。去年在業主的要求下,開始強推Bim。作為被抓壯丁,基層員工粗淺談談設計院層面做bim的感受。單位大層面上,雷聲大雨點小,院里一開檢查會,整個部門沒人做的一張口就是成立了十多人的團隊。領導一堆吹牛的一堆,落實下來乾的很少,我所報了五個人,三個領導,乾的就兩個人,一吹就是十來人。還不會爬就想跑,軟體名字都念不好的領導張口正向設計,全生命周期,搞來搞去只會喊參數化。那麼問題在哪裡?1)推廣方式不對,現在抓壯丁形式,讓人專職做bim,那各部門為了完成產值要求,必然不願意派熟練員工,無非是找些新晉員工頂,但新晉員工技術不熟練,專職bim必然成為無根之木,翻模員,那麼成為翻模員我想對於任何有技術追求的人來說都是不情願的,所以也沒有積極性。2)軟體本身目前效率低下(至少在路橋方面,而且無法達到施工圖深度),現在翻模已經要廢盡心力,何談設計?沒有效率的生產工具必然沒有市場。3)目前軟硬體成本過高,如果作為設計院一種新的生產工具,目前的軟硬體成本是無法支撐其像cad一樣普及的。4)領導或者業主神話bim,認為bim無所不能。那麼出路何在?我認為1)做普及性推廣,領導至少有個基本的概念,不要只知道參數化,或者神話bim,認為bim無所不能;員工和新晉員工逐步學軟體基本操作,為軟體成熟後轉型打基礎;2)加大軟體二次開發力度,作為生產工具,提高效率才是根本,有效率了自然不怕人不用,或者說達到原來差不多的效率但質量明顯更憂。以上。粗淺理解。
推薦閱讀: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與中國圖學會哪個bim證書比較好?
※學土木工程的有必要學 BIM 嗎?
※如何系統的學習Revit二次開發?
※BIM 在隧道中的有哪些應用點?
※求工程造價管理以及BIM最新發展的相關書單和資料等乾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