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花了很大的精力,粗剪結束後發現少鏡頭,心如死灰,怎麼辦?

學生作業,拍攝周期兩天,期間出了一些意外,回來發現故事可以講通,但是少鏡頭,很傷感,辛辛苦苦置的景可能只能用三分鐘,也沒法補拍了,想請各位前輩指條明路,道理我都懂,就是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2016.12.24凌晨12點半

定剪,塵埃落定,開始做聲音特效調色。發現剪輯真的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很多鏡頭我都換了位置,基本上是大換血了,其實想一想,這回這樣子還是我作為導演的功力不夠,和老師們聊了聊,老師們給我發的都是錦囊,都特好使,剪完效果就是不一樣,長個記性,下次我他媽一定比這次好。睡了,明早羅曼蒂克消亡史去看。


找主演坐在鏡頭前,回憶那個場景。口述出來。


空鏡!

廢鏡頭二次加工!

虛焦了的加高斯模糊,就讓他虛。

缺敘事?

老鏡頭拿來。

放大貼上,配音。

踢幀貼上,配音。

升格貼上,配音。

車到山前必有路。這些是老油條的經驗嚯嚯哈哈哈哈。

————我是11月29日第一次補充————

看到下面大胸弟說加特效轉場不由得後背一涼。

決定補充一點點。

除了切畫面,唯一可以用的就是漸變黑與疊化。

不要用其他奇怪的轉場如果你這個片還想要的話。

當然在AE里用E3D捏一個元素轉場也很酷炫。

但是pr裡面自帶的其他的還是慎用啊!

你給加個百葉窗特效看一下(笑)

這個是我給編劇系同學改完剪輯以後的真實體會,不要亂用特效去轉場(掩面而泣)


朋友,你聽說過新世紀福音戰士嗎


首先,得學會接受,如果未來你要干這個,不管是,前期後期讓你絕望的事還多著那,這不過是個開始。

其次,就是針對手裡的這個片子,力爭做到最好的效果,想辦法把能用的都用上,哪怕是從廢鏡頭裡找有用的。不太了解情況,所以沒法出更好的意見,如果不能不拍,我們為什麼不試試重拍那,雖然挺起來有點瘋狂。。。

最後,總結經驗吧,寫拍攝計劃,提前做好,分鏡頭,拍攝做好場記。準備備用計劃。


很正常呀,從大一拍作業到畢設,每次到了剪輯的時候都覺得鏡頭不夠用。

即使嚴格按照分鏡拍攝,後期也會發現當初如果設計一些別的鏡頭效果會更好,更何況拍攝現場總會出現各種狀況,經常要隨機應變地調整。少鏡頭是正常情況,每次都總結一下經驗教訓就好,比如下次時間不夠的話有哪些鏡頭是一定要拍的,時間夠的話是不是要補一些富裕的鏡頭和特寫,長鏡頭拍完了時間允許是不是最好保一些其他鏡頭以防節奏出問題,總結這些經驗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拍作業根本目的就是讓我們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前期準備不足導致後期剪輯卡殼,你的腳本呢,你的分鏡呢,拍攝大綱呢,鏡頭的編號呢。兩天的素材量就已經把你搞的焦頭爛額了么,那如果兩個星期兩個月的素材咋辦?

還有沒啥好心灰意冷的,去扒素材,對原先的素材進行二次加工(縮放,旋轉,疊加,遮罩),不浪費你已有素材的每一幀。實在搞不定了,就去扒空鏡,花啊草啊樹葉啊雲啊水啊,能貼的就貼。條件允許的話盡量補拍一些鏡頭,可以不必重新搭景,補點特寫什麼的。

最後,下次拍攝之前做好你該做的,還要督促攝像做好他應該做的事情。

吃一塹長一智吧,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


整理已有素材,分類整理,比如景別景深、運動方向,主機位,空鏡頭,等等等等。做這些工作的目的是,在不用任何過場的前提下做到成片流暢自然不影響主體故事情節,就至少不會出廢片。二次剪輯中,按調色後風格的統一性重頭梳理,把不能統一色調調色的素材單獨拿出。接下來的剪輯方式,其他前輩已經說的很到位了。


多拍空鏡加獨白,多用小景加獨白,實在不行黑底白字加獨白


粗剪之後少鏡頭 就心如死灰?

我17年畢業,今年5月份開始準備我的畢業設計,寫完策劃就開始找老師,五月底跑了一趟北京天津,拍攝了一些素材,以及八月份拍攝了一個月的素材 八月份從杭州出發到鳳凰到重慶到成都走川藏 走色達轉稻城亞丁 拍完 青藏出 到西寧 到蘭州 到西安。

可以上一些圖

都是視頻素材截圖。九月份回到杭州時候看完了所有素材並整理了出來,存在電腦以及一個移動硬碟里。

九月底的時候因需要帶著電腦和硬碟外出拍攝東西,然後放書包里,書包被別人拿走,被拿走的地方是監控死角,所以花了半天時間也沒看到是誰拿的。這是第一次我丟了我畢業設計的所有素材。我不講我丟這個心情,想必能夠體會一些,除了視頻還有十幾段的延時攝影還是修好的,一路拍一路修。

八月份拍攝的時候我帶了兩個攝像,都是我學弟,國慶時候其中一個學弟說 他在旅行路上的時候有把我的素材拿過去(他當時也在拍一個省賽的視頻,也幫我拍),想用一些到他的片子里所以有備份。

當時特別開心,看了一下大約還有百分之七十的素材還在,那我想著也還能剪,缺的用其他的補。拿回素材我還是備了兩份 一份在移動硬碟 一份在電腦里。然後重新整理一遍素材又繼續拍了我的旁白的部分。(我片子就類似二更和一條的)後來先把收的音修了下,把需要的畫面剪出來。完成了之後,啪的一下,移動硬碟掉地上了,壞了,所有數據毀壞,還原價格很高,想著都有備份還不如重新來。第二次我備份都遺失。

第三次開始剪片,也還沒開始剪吧,就是又重新整理素材分類。然後有一天學弟電話打給我說,我備份的那台電腦壞了,打不開了。經歷過第一次 我第二次丟素材都覺得沒什麼,經歷過前兩次,第三次的感覺就更淡了。

但是我心裡想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一個畢設這麼難?

十一月跑了一趟香港拍了一些鏡頭,回來是我第四次整理完素材了,今天開始剪片子,已經剪了個開頭,我想應該不會再那麼背了吧,可說不準。

我回答就是輕描淡寫的過了,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我沒有能給你個很好的答案,但只想說,船到橋頭自然直,會有辦法想出來的。我這樣經歷都沒心如死灰,我依然相信生活熱愛生活,那你有什麼不好相信的呢。


希望回答對你有點用處

我們在電視台工作的電視欄目一般節奏都是非常快的,5分鐘的電視專題前期+拍攝+後期一共三天時間,而且拍攝的那天一般是雙機位一天在同一家客戶那裡拍兩期片子。因為套路都比較熟悉了,所以會拍攝的比較快、全。但是也會偶爾遺漏一些關鍵素材,比如提到產品的關鍵細節和像採訪這種出現虛焦或者構圖不好的問題導致素材不能用,還有就是空鏡不夠解說太干種種問題吧。

以經驗來說,對我們這種已經和金錢商業掛鉤的片子,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影響片子質量了那一定是要回去重新拍的,影響下面進度了事小,但是片子質量出現重大披漏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薪資,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自己工作水平的問題,如果糊弄了確實會讓自己也挺噁心,態度問題。

當然如果補拍因為現實原因沒法實行的話,就是要在前 後期想辦法了,前期的話,腳本寫好了的情況下,如果有可以去掉的地方就整體去掉,然後換一種形式來表達,在電視專題上來說,比如一段商品介紹說的不好,我們就直接改成配音+空鏡,如果空鏡都不夠,我們就根據意思改配音+引導性的素材空鏡。。風景。。或者相關素材沒有那就只有淘寶了。換形式有時候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後期方面的話可以想辦法拿已有素材懟ae,重新包裝一番還能用,少了細節特寫,拿中景放大,基本就是這個思路吧。

少鏡頭幾乎是每一部片子都面臨的問題,沒有一個導演說自己不少鏡頭的。

咱們都不是王家衛,不能拿鏡頭當稿紙,前期寫好分鏡,出門就在拍的時候提高效率吧

總編在我們出門的時候總會說多拍點,這估計是對我們這工作最善意的提醒了。


拍一些觸手可得的物象,把影片情感寄託於這些物象,用畫外音方式,當做隱喻,或者當做轉場空鏡。

最後推薦一個無敵方案,黑屏+字幕


塞空鏡頭啊,B-roll是幹嘛用的,就是為了這種時候對不對(大霧)。

空鏡頭配上一些簡單特效就是另一番風味了。

還不夠的話還可以上字幕分鏡,一句話分幾個分鏡說,一個字分幾個鏡頭拼,一閃而過。

以上圖片皆截圖自 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 第一集。整個片子都充滿了西尾維新的味道。


三大法寶

「旁白,字幕,貼空鏡」

看情況可以做一些特效過場。

(補充一點,上面貌似有個大胸弟誤解了我說特效轉場的意思,我也補充一點吧。

我說的特效轉場可以理解為類似漫威片頭那種,有點動漫或者flash,並不是pr自帶的特效,當然,這種對技術要求比較高,不過富有富的做法,窮有窮的做法,類似的運用許多電影可以借鑒。)


前面的朋友都說的補救辦法,基本的技巧樓上幾位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我主要提出另外一個思路,實測有效

原答案————

把故事能講通?別安慰自己了,聽我的

1 把故事線打亂,

2 突出主要人物,

3 多穿插些有"內涵"的空景(譬如,宗教符號、性隱喻、象徵意比較明顯的東西)記住,一定不要太隱晦,讓看的人一看就知道你這裡頭有東西,哪怕跟上下文沒有聯繫也無所謂(畢竟在第一步我們就把故事線打亂了)

4 盡量少使用技巧轉場。使用無技巧轉場生切

5 鋪上音樂(不要有歌詞這不用教吧)配合畫面使用恰當的配樂。

6 再重新起一個超隱晦有內涵的片名(參考《聖經》《古蘭經》《周易》《般若波羅蜜》之類的古籍)

7 最重要的!投獎時選擇"實驗類短片" 單元

8下次再拍作業時,找個靠譜的攝影提前畫好分鏡!

最後預祝獲獎


如果不是這樣,成長不是少了很多回憶


還是要弄好分鏡腳本吧,自己拍第一部片子時候也遇到過這個問題,就是加旁白,空鏡頭,在那種接不上卻不能放棄的鏡頭就用淡入淡出接一起,儘可能看的,自己也還在學習,遇上這個問題時是這樣解決的。


如果你有機會做了綜藝節目後期,你會發現沒鏡頭真不是問題~~~


平靜的等待下一次心如死灰……萬事習慣成自然


可以在片尾放上劇組花絮,或者將劇組主創分別每人做個採訪,把這些採訪零碎的塞入正片里,每次出現的採訪1句話最佳。前提【採訪的內容可以推動故事推進,就算沒有明顯推動也不可以影響故事的敘述】


很正常啊,補鏡很重要啊


推薦閱讀:

和會拍照的人旅遊是種怎樣的體驗?
一個人旅行是什麼體驗?
為什麼電影畫面看上去那麼舒服,自己拍的視頻沒那種感覺呢?
相機的遮光罩是幹嘛的?
如何理解德味和日系攝影風格?

TAG:電影 | 攝影 | 剪輯 | 北京電影學院 | 電影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