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文化」究竟包含哪些內容?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寰行中國橋文化之旅 ,更多關於「橋樑」、「古建築」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題目,有一點潛藏的野心,我覺得挺有意思。這個野心就是:中國目前好像並沒有一種(或幾種)非常知名,讓所有人都有共識的所謂「橋文化」,除非……咱們自己造

其實,所有「文化」體系的誕生都始於人們有目的的歸納總結,因為「野生」的文化是一團亂麻的,只有學究們發明出一個能夠解釋現象的通用框架,這些野生的文化才能夠被討論。一個清晰可行的動機,有時可能就是成功的一半。

這個題目也是一樣。到目前為止,我實在想不出一個人盡皆知的「橋文化」來。因為橋是一種交通設施,功能性特彆強、容易損毀,與人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也不太可能有私人產權的橋。所以不像建築,橋這種構造物很難演化為一種文化上的顯學。

但其實仔細想想,還是有一些有潛質的備選品的,也許經過大家共同的努力,真能「發明」出一些「橋文化」也說不定。。。

一、「汴水虹橋」和福建虹橋

說到中國古代最有傳奇色彩的橋,肯定就是上面這個沒跑了——《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

說它傳奇,是因為這座虹橋早已隨著宋朝一起泯滅,宋代之後也沒有這類結構虹橋的建造記錄,不僅關於它的工程技術已經失傳,甚至關於它的形象都深埋在歷史中。1953年《清明上河圖》第一次對外公展時,橋樑學家唐寰澄先生才從畫中發現這一中國古代工程奇蹟。(其實木拱結構的「汴水虹橋」也反證了這是《清明上河圖》張澤端真跡,因為其他摹本,比如明代仇英摹本的《清明上河圖》里這個橋就是一座石拱橋)

唐寰澄對虹橋結構的推測。

唐寰澄以火柴棍示意汴水虹橋結構體系。

唐寰澄所做的研究,只是證明這種虹橋建造技術確實可行,但因為宋代滅亡後中原地區的虹橋絕跡,近代學者一直認為這種橋樑已經失傳。直到1980年10月,《中國古橋技術史》編寫組的專家在閩浙山區又找到了多例現存虹橋實物,這類橋才重新回到學界的視野。

屏南萬安橋

壽寧鸞峰橋

屏南千乘橋和橋中央的神龕

鰲陽鎮仙宮橋,和在橋上打牌的老人們

上面只是簡單列舉一些例子,實際上福建虹橋的現存實例非常豐富,這也就是福建虹橋能夠獨立成為一個文化整體的潛力所在。想要成為一種「文化」,需要歷史典籍的記載,傳奇實例的渲染,和融入人們生活、數量足夠多、形式足夠豐富的實例,這幾點,福建虹橋都具備了,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最接近題目中「橋文化」的系統了。

二、侗族風雨橋

另一個數量極為龐大,造型非常有特色,可以自成一系的橋種。

不像上文中的虹橋那樣擁有世界獨一份的木拱技藝,實際上侗族風雨橋的特點不在於特別先進的橋樑技術,而在於蓋在橋樑上面可供人遮風避雨的亭台樓閣和迴廊,「風雨」一詞也因此得來。舉幾個例子。

鼎鼎大名的程陽風雨橋,每跨石墩間運用的是疊澀拱木拱橋,因此程陽風雨橋按照分類來說應該是石墩木結構疊澀拱橋,也是最正統的侗族風雨橋。

乾州古城風雨橋,這貨按分類來說是石拱橋。

2010年修建的三江風雨橋,這是一個鋼筋混凝土單橋拱,當然,因為上面蓋了侗族風格的樓閣,你也沒法說它不是風雨橋。。。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有概念了,侗族風雨橋發展到現在,跟橋樑本身建造方式的關係已經不大,誇張一點說,在南京長江大橋上加個侗族的頂,甚至可以叫南京長江大風雨橋

雖說有些形式主義,不過侗族風雨橋和侗寨結合,倒已經是一個獨特的文化體系。可惜的是,侗族本身沒有文字,歷史上風雨橋的淵源就沒有詳盡的史料記載,也就無法找到比如《清明上河圖》的汴水虹橋這類傳奇祖先;又因為橋本身極易損壞的屬性,現存最早的風雨橋建造年代實際也並不是很久遠,比如風雨橋的代表程陽風雨橋修建年代是1912年。

不過無論如何,侗族風雨橋憑藉龐大的數量和侗族美妙的建築樣式,繼續演化為一個有深厚底蘊的「橋文化」還是潛力巨大的。

三、江南水鄉和「橋」

我覺得橋獨立出一種文化很困難,是因為橋本身作為構造物很難成為一種獨立的「偶像」,也很難成為區域景觀的核心;而即使通過巨大體量成為景觀核心(比如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倫敦橋),因為是獨立的單體,也很難說能夠形成一種自成體系的「文化」。

這一個段落也是如此。江南水鄉確實有數不清的橋,橋、河道、船隻、古鎮和相關的詩詞歌賦也確實組成了一種獨立的景觀和文化體系。但是如果把橋單獨拎出來造一種文化,就牽強很多,畢竟水鄉是一個整體,少了哪一種元素都不再完整了。不過,因為水鄉美感確實獨特,還是有展示的價值的,權當拋磚引玉吧。

普濟橋

眾安橋

思范橋

通貴橋

吳門橋

我覺得上面的圖片能夠給大家一個感覺:水鄉是一個整體。圖中的橋說實話無論從體量、技術、美學層面上來說,都算不上多麼優秀,但是和周圍環境結合之後,卻能夠形成一種不輸任何精美橋樑的美感。

四、魔幻現代城市重慶的橋

其實我們思考文化,並不需要局限在「歷史」中。這幾年風靡世界的美漫超級英雄,其實作為文化來說,已經勝過大多數的歷史傳統文化,當然我所謂的勝過,是從互聯網「點擊數」,媒體報道數,娛樂性,話題性上來衡量的。現在的世界是一個「流量」的世界,通過話題性引導流量,塑造新的「文化」,也許是另一條路子。

我覺得有潛力通過現代城市景觀塑造的「橋文化」,是重慶的橋。

重慶其實最近一兩年在互聯網上已經引起很多次風潮了,「魔幻城市」之類的稱號也開始多了起來。實際上,重慶所有的天橋、立交橋,並沒有任何「文化」上的野心,大部分都是純粹為了滿足功能需要。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單純的原因,魔幻又具備了堅實的現實基礎:這種奇幻的景觀不是為了美觀生造出來的

而我認為重慶的潛力就在於此。到目前為止,重慶引起的風潮似乎沒有經過任何機構有意的引導,只是一些遊客偶然路過,被折服後自發的傳播行為,而能夠成功傳播,也證明這種景觀在互聯網上也有廣泛的傳播基礎,這說明現代遊客已經不再只認為旅遊的目的地是「歷史文化或遺迹」,而已經懂得發掘城市本身潛藏的美了。另外,因為重慶的城市景觀並沒有刻意追求任何「魔幻」的元素,因此一旦城市規劃者開始有這方面的主動意識,也許能夠利用現有條件,創造很多新的旅遊元素出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屬於現代重慶的「橋文化」也許就真得可以開花結果。

以上是我覺得有潛力成為「橋文化」的幾個例子,我相信在這麼一堆東西之後,看客們應該也知道我所謂「潛力」是什麼意思了。

先寫到這裡,靈感來了再繼續更新這個回答罷。


文學與民俗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懂,只談談建築方面橋與文化相關的部分。

作為一個地方重要的土木工程,在整個建橋過程中通常都會伴隨著一些重要的信仰活動。傳統橋樑建造過程中,除開選材、祭梁等與傳統建築建造中一致的文化與儀式,還有祭河、祭橋、合龍儀式等專屬於橋的慶祝/祭祀活動。這些儀式很多(如合龍儀式)至今仍有保留。按照中南大學蔣燁博士的理解,建橋禮儀的存在,多少因為冒犯了自然形成的空間而生成一種新的空間觀時,會在人們心理產生一些禁忌。同時,在工程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在急流險谷中架設橋樑是一項十分危險的工程。除了需要技術上的解決方案外,人們也會尋求精神上的支持,通過各種儀式,藉此希望和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建立起聯繫,使工程得以順利進行;也藉此保佑建橋者的生命安全,這種禮儀活動逐漸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而為後世的建橋者們所遵守。

此外,在建成之後,廊橋為人民遮風避雨,故而是救苦救難的象徵;作為兩地的紐帶,橋樑本身在民間也承載了人和神靈之間的紐帶或生死之間溝通之所的意向;而在萬物有靈的社會,橋樑所處的天塹要衝處也本屬於神靈出沒之地,作為大型公共建築,橋自然也承擔了其他祭祀活動。在宗教和巫術中,橋往往是神靈升降的必經之路,所以在橋中設龕或橋頭設祠者頗多,其中正中設龕者,龕通常位於廊橋當心間邊廊,於屋頂做重點處理,將此間獨立,作出亭狀;或將其內設置藻井,施彩繪,使之成為整個廊橋的藝術表現中心。在橋頭或者橋上專司鎮水的眾神,除河神、水神、海神等之外,還有犀牛、龍等等。除了神靈之外或有懸掛鎮水劍,豎立華表、經幢、石塔、石獅子,或者豎立石敢當碑石。


中國古代行善,有所謂修橋補路,其實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看,很有意思。

因為能夠負擔得起興建這種跨越天然障礙、過程中又有眾多不可預測的自然風險的大型土木建築的人,恰恰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以自力克服障礙、規避風險的群體。沒橋爺坐船,路糟咱有轎。但橋和路,卻是公用的,而且可能使用和獲益最多的群體,投入最少。

克服人自私自利的天性,愛人如己,這才是善。當然,在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這些"沾光兒"的群體,就是沒那麼幸運的遠親近鄰,打斷骨頭連著筋,一家人得罩著一家人。到近現代,又自不同。

不過呢,啥事都怕下半句: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沒人埋。但為啥鄉賢們還是前仆後繼呢?

因為人家信仰橋所代表的通向彼岸的可能啊。


除了橋樑本身的建造過程,當然還包括了關於這座橋的故事,是誰走過這座橋,又有誰在橋上遇見你……也許,一橋就是一世界


橋作為建築,建築方面的內容;

橋作為歷史,與其有關的故事和歷史;

橋作為文化風俗的承載,所包含的內容


中國確實是世界上最應該形成橋文化的國度之一,因為我們既有古老的橋的歷史,也有現代化大橋的新篇章。


橋文化博物館,天津武漢都有,也許別的地方也有,在這個上下文環境里談論橋文化。

中國跟橋有關的事兒多了去了,張良就是在橋上幫老頭提鞋,白娘子就是在橋上相親,豹頭環眼的張飛就是在橋上一聲吼,日軍全面侵華就是在橋頭。。。。。。

包括歷史、神話、藝術、建築工程工藝、都可以分類放進來,不同興趣的人都可以來看看。


他的題字


橋,是一種獨特的建築物,它跨越河流溝壑,串連起被分割的兩點。

橋文化,是多元文化在橋上橋下的匯聚。橋樑不僅本身會帶給我們便利,更是通往另外一種生活的一扇門。從它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傳承、民風民俗,乃至人民的希望以及連接過去與未來的夢想。


橋文化應該包含橋在神話故事中的角色,建造橋樑技術的發展,橋造型與周邊場景融合的美學,還有橋本身對於當地經濟民生的貢獻


正好最近看到個故事,一個關於一個愛情和一座橋的。來自《我有故事,你有酒嗎?》摘錄下面一部分。

一個瘋女人大家稱她花嬸,她喜歡笑,經常獨自坐在村口的橋頭上笑。

花嬸本名叫楊婉儀,是個大戶人家的姑娘,早些年家裡是做山貨的,方圓百里的大商戶。後來不知怎麼了,家道中落,沒辦法了,才舉家搬到了村裡。父母親因為受不了這麼大的變故,幾年以後,便雙雙去世了。

當時村裡的校長看著可憐,便收留她,留在村裡的學校教書。因為村裡的孩子太多,花嬸一個人忙不過來,校長又去鎮里請來了一個男教師,名叫宋青然,大家都叫他宋先生。學校里就兩位老師,花嬸年少時據說也是貌美如花,畢竟是大戶人家裡的小姐,倆人日久生情,便私定終身了。婉儀喚宋青然為先生,宋青然喚婉儀為小姐,倆人找了村長做證婚人,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就把婚給結了。結婚一年多後婉儀懷孕了,但因為勞累過度,孩子沒保住。可能第一次的精神刺激,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宋先生在家陪著花嬸,半年多的時間,她才從陰影里走出來。

長輩說,記得當年花嬸跟宋先生一直相敬如賓。村裡大多數的夫妻都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打得雞飛狗跳的,但從沒見花嬸跟宋先生拌過嘴。後來村裡的婦女每次吵架,都會說你看看人家宋先生,而男的都會說,你看看人家楊婉儀。不知覺中,花嬸和宋先生成了那個年代裡的模範夫妻。宋先生喜歡音樂,平時沒事的時候喜歡吹吹笛子,或者哼幾首民國時的老歌。花嬸也喜歡,求著宋先生教她,那段日子整個村子都能聽見倆人的對唱。村裡人覺得,這兩個人,真把日子過到天上去了。因為宋先生是個文化人,穿著打扮都與村裡的人不一樣,永遠是筆直的褲子,板板正正的中山裝,帶著一個圓圓的眼鏡,像極了民國時的書生。

有天夜裡,外面颳風下雨,宋先生擔心學校的課桌被水沖走,打算去一趟。臨走的時候,跟花嬸說去去就回,可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宋先生是路過村裡的石橋時,被水沖走的,三天後才在下游的村子找到宋先生的屍體。沒人敢讓花嬸看,但花嬸執意要看,推開攔著的人群趴在了宋先生的身上。沒有哭聲,沒有喊聲,只是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停地掉,滴在宋先生的身上。花嬸邊哭邊把宋先生的衣服整理好,把領子、袖口、衣兜都整理平整。然後把宋先生的頭髮擦得乾乾淨淨,握著宋先生的手,靜靜地坐著。

長輩說,後來大家都走了,宋先生也安葬了,可花嬸還是會每天都去村口的橋頭等著,像在等先生回來。

不久後花嬸大病一場,清醒之後就再沒說過一句話,只是笑著。然後在街上看見有穿中山裝的男子,就攔下來,仔細地端詳,然後又手舞足蹈地笑著。

大家都覺得花嬸瘋了,而只有花嬸自己知道自己是怎麼了。她覺得宋先生沒走,還會回來的,因為宋先生當年走的時候說過,去去就回。可就這四個字,花嬸整整等了三十六年,風雨不斷。本來村裡是打算把橋拆了,重新修一座水泥橋,但是怕花嬸難過,這事一拖再拖,終是沒修成。而花嬸依然每天等著宋先生,唱宋先生教她的曲子。

花嬸一輩子沒有再婚,她守了宋先生一輩子。後來長輩說,當年宋先生走了之後,仍是有不少人來提親的。花嬸雖說是個柔弱的姑娘,但也是個剛烈的女子。只要那些提親的人來,花嬸就拿刀在自己胳膊上劃一刀,來一個劃一刀,來兩個劃兩刀。

後來作者再回那裡,花嬸已經死了。但車駛進村莊時,發現村口竟然有兩座橋。一座是當年的石橋,只能兩人通過,就連汽車都無法行駛。而另一座是新橋,水泥的,寬敞氣派。橋頭寫著名字「宋橋」——應該是為了紀念宋先生。宋先生回家的路,仍然在。

後來聽說花嬸因為腿腳不好,已經很久不出來了。那天聽說陽光特別好,多日不出門的花嬸拄著拐杖,慢慢出門了。經過的人都跟花嬸打著招呼,花嬸也都是笑著經過。走到村口石橋的時候,花嬸慢慢地坐在橋頭,拿著拐杖輕輕地敲著石橋,嘴裡哼著曲子。去鎮上趕集回來的人很多,經過花嬸身邊的時候,都停了下來,因為他們已經很久沒見花嬸出現在這裡了。村裡的一些人,似乎已經習慣了,每天出村都能看見花嬸。人人都會跟花嬸打招呼,問好。先生,婉儀不等你了,去找你了。花嬸坐在橋頭,看著橋的那邊,哼著曲兒,敲擊著石橋。突然花嬸說了一句話,聲音不大,但在場的人都聽得真切。花嬸說的是:「先生,婉儀不等你了,去找你了。」

說完,花嬸便靠在了橋邊,人就走了……


推薦閱讀:

PowerCivil比C3D強在哪裡?
寰行中國-你的家鄉有哪些獨特的橋樑?
土木工程材料中,鋼材 比起 混凝土 除了造價外還有什麼缺點呢?為什麼現在還有很多大橋使用鋼材呢?
混凝土中加的氈布是什麼作用?
項目部生活,哪些東西能提升生活品質,哪些東西是必不能缺的?

TAG:文化 | 建築 | 橋樑 | 古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