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汽車圈兩位車評人大保健(韓路)和YYP(顏宇鵬)的因為添加劑在微博爭論以及牽扯出的半價借寶馬?


瀉藥

汽車工程師沒時間管車評人他們之間的爭論的。

只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和事情。


泰國西那瓦大學恐成最大贏家


首先啊,兩位神仙不是「汽車圈」,是「汽車媒體圈」,汽車是修飾媒體的。所以本質是「媒體圈」,於是這一番刀光劍影之後,衍生出了一些些的文學價值。不袒護誰,我作為經歷過「撕G17」的內部人士,還原一下「撕」的過程吧。

當時我們都在討論要不要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涉及到xxx家的xxx這樣指名道姓的說法,是個人都會謹慎對待。

後來我們傾向於理解,提問者不是在特指誰家的產品,用誰家來做定語,只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從產品眾多的市場上,精確地定位到「那個」品牌。是品牌不是賣家,是品牌不是賣家,是品牌不是賣家。

所以大家再重看YYP這個答案,都是針對「產品」本身。因為問題本身很敏感,所以就更加註意措辭,一定要讓人感覺到對事不對人,否則肯定會招惹人。沒想到還是招惹到了。

1,復盤這幾件事情串聯起來的「恩怨情仇」,我想最大失誤就是跳進了自以為「對事不對人」就相安無事的思維大坑了吧。畢竟你沒辦法控制別人如何解讀你的言行。失控了就覆水難收了。

2,如果有一個人跳出來說「你偷了我手機」,你如果沒幹,反應應該是「我沒有,你冤枉我」,而不是「你抓包不合適吧」。但我們說「G17來路沒那麼純」,有人第一反應不是「你亂說」而是「你影響我生意」。那麼G17是怎麼回事,似乎從側面證明真的「不那麼純」呢。

3,清積碳產品一般都是用一個德國公司的原液,原液一樣,效果就一樣,牌子純不純,對效果沒影響,只對消費者的決策信心有影響。

4,講真,借車開發改件會贈送一套新品,這是改裝行業的慣例。也許排氣過萬的價格有點高捨不得,但被罵雞逼絕對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以上。僅代表個人意見。d


逛微博偶然發現一條有趣的新聞,大家看看。其實下面我有說錯的人地方,新車評網本來就很「牛逼」啊

--------分割線------

翻了翻大家的回答,一位匿名用戶的截圖讓這件事變得更有趣了

可以看到,四月時候,二人已經在微信中和解了。至於為什麼這兩天又舊事重提撕起來了,應該又是發生了什麼矛盾。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了。

----------分割線-------

在看待這個問題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再說下當前的汽車媒體生態,當然,也只是說我見到的一角,以偏概全。

目前,可能(我說的是可能哈)除了38號以外,所有的汽車媒體都是以盈利為第一目標的。盈利本身沒有錯誤,出來賣命工作,都是為了掙錢,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掙著錢(也就是大家說的充值),還不斷的否認這一點,總強調自己如何客觀,這就是典型的當婊子還要立牌坊了。強調自己公正客觀的汽車媒體很多,大家看過各家的評測視頻和文章,相信心裡都有桿秤。

韓路從之家走後先是創辦了5X,而後在原汽車之家大佬韓松的加盟下,又將這一社區的重心偏向了汽車,於是有了老司機。並且,韓路緊接著從之家開始挖人,這些大家都知道。為什麼不好好做社區和電商,而是開始專心做汽車了。道理我認為很簡單,放眼整個市場,還是汽車爸爸最有錢,主機廠可以為你十分鐘僅是侃侃而談的片子付出50萬甚至更多,但是其他領域比如快消和IT都是不可能的。沒錯,汽車主機廠就是這麼有錢。

這也是為什麼像閆闖、陳震、顏宇鵬、初曉敏這類之前在垂直平台活躍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媒體人出來單幹的原因,錢真的是太好掙了。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所以,當你一腳踏入汽車媒體圈之後,就不能由著性子來,要和廠家保持好關係,人家才會繼續和你合作。大V們當然也都有脾氣,也會因為某個矛盾懟廠家,比如韓路對福特猛禽、陳震和LX570,初曉敏也很有性格,據說吉利的邀請從來不去,因為她覺得LOW。但整體上,既然端的這碗飯,就要和大部分的金主保持融洽的關係。

我認為這也無可厚非。

在汽車圈這個江湖混,圈子就這麼大,品牌就這麼多,大V們就這麼些人。總有發生口角摩擦的時候。YYP和韓路的情況就是這樣。你賣這個牌子的,我賣那個牌子的,大家各賣各的,井水不犯河水,生意場上,如果能做到相安無事,共同發財,我認為這是一個生意人大度的表現。如果你在賣你的產品的時候,總是不經意間踩別人一下,噁心別人一下,這是不地道。這裡首先不是誰的產品好或者壞的問題,而是生意人的操守問題。如果是正當競爭,我的就是比你的好,大可以通過讓網友信服的評測報告來證明。我們在看汽車廣告的時候,也能發現,汽車競爭十分激烈,但是在明面上,還沒有哪個廠家直接會指著對手說你這產品是垃圾,來路不正。有人可能會那賓士寶馬的廣告案例反駁,其實你可以看看,賓士寶馬那種高手營銷,都是點到為止,相得益彰。我們看了只會覺得賞心悅目,十分好玩有趣。我記得有一次一馬在報紙上直接懟對手,結果被網友罵了個狗血噴頭。

說回這次吵架這件事。

圖片來自微博韓路自己曬的聊天截圖。從日期看,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是4月份的,而微博公開吵架是昨天才發生的。看來積怨已久。事情的起因就是YYP在點評自家產品時,有意無意的提到了韓路所賣的G17,網友在提問時提到了要和韓路家的G17對比怎樣,YYP在言語中暗示其來路、純度不及自家產品,這也成為了兩人矛盾激化的關鍵點。如下圖:

YYP反駁的理由是,他沒說是誰家的G17,韓路提醒他說網友在提問時就說的是我韓路(大保健)的G17。關於這點,我認為YYP不可能不知道,他說不知道是誰家的,就已經有狡辯的嫌疑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天在微博上,閆闖又和YYP杠上了。原因是來自於YYP的一條微博問答:

可以看到,在問答中,YYP表示自己的車評目前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相信這句話一說,國內車評圈裡就會炸鍋了。縱觀整個回答,YYP都是一幅很自信的姿態,比如他表示自己16年的經驗已經是很多普通人30年也學不來的,自己已放棄培養新人。語氣中的獨孤求敗,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

在這個回答中,他還表示,每個月有幾天里狀態比初曉敏要好,這句話讓人不大理解。

此前,他在跟韓路的微博來往中表示,自身的專業度和文字能力比他要好,這種自信估計來自於他認為自己是汽車專業畢業的吧。可是韓路的圖文遊記我認為是網友們都很喜歡的。只能說各有所長。

我本人在前兩年是很欣賞YYP老師的,起因就是因為他那篇著名的《技術比亞迪為何得不到汽車人的尊敬》,從那篇文章中,我認為YYP是符合他對自己的標榜的:汽車圈的鬥士。因為他敢於直面跟邪教教眾一樣的迪粉。

從新車評網走後,創立自己的個人品牌,YYP的風格也有所變化,用網友的話說,YYP從來不說產品的缺點,只談優點。這也很好理解,拿了錢,只能是這樣。說到底,還是考驗個人品牌的強度,真正是到了廠家不能不用你的程度,你就可以談一些缺點,廠家也只能是認賬。如果說只能說好話,缺點不能提,也只能說,你的個人品牌還不是真正強的程度。而強不強,都是取決於網友捧不捧你。

以上。


1 大的背景是汽車內容平台的流量在下降,就像車展越來越不火爆,老百姓變得理性了。我跟 @孫少軍 聊過,4S店買車的用戶,聽說過所謂的汽車大V,100個人裡面能有5個人就謝天謝地了。而這5個人中,或許還有一個是賤賤的 @李老鼠 ……

2 汽車大V賣汽車後市場產品,本身這個商業模式就跑不通。因為你是在用自己的信譽擔保一個產品的銷售,而這個產品又不是你自己開發的,這個服務又不是你提供的。說白了你就是一個中介。像 @愛車的諾諾 @吳越大王 他們是有自己的線下店和自己的服務的,像知乎上一些說定製西服的大V是有自己品牌的,自己可以擔保自己產品。

3 一個媒體人走上做中介這條路,開始看著能有流水,但是越往後越難。說實話,你拼不過那些淘寶商家、那些做平行進口的商家。

4 現在的汽車方面的視頻內容,我覺得越來越無聊。38、 @李老鼠 是真心挺好玩而且看了之後有些收穫的。我昨天一個在數一數二的汽車垂直網站做銷售總監的好朋友,跟我說像38和 @李老鼠 、@愛車的諾諾 這樣的媒體特別吃虧。別人都大把賺錢,他們苦逼做內容,也不光鮮也沒啥回報。但是他真要買車,自己網站編輯寫得內容是不信的,充值大V的導購建議也都是不信的;38、 @李老鼠 和 @愛車的諾諾 他們的建議是信的。

昨天我一個小兄弟,看38的視頻,還做筆記呢。我把人家做的內容貼給大家看看……雖然38的很多觀點,我也不認可,但是我至少看到有幹活在思考的內容。

侃車《汽車圈裡的那些「非蠢即壞」》

造謠的、斷章取義,歪曲事實的人叫做壞;盲目的相信那些「壞人」的觀點,並且將這樣的觀點傳播出去的人叫蠢。

只說缺點不一定就是好車評。

買車的時候要多試試同級別的其它車型。

侃車《我的生命憑什麼由你來負責?》

在它停產之前我可能會去買一輛作為紀念。

追求一輛車的安全性沒有錯,但是千萬不要過分地把這一項提出來,然後強行讓消費者去為之買單。

一輛車再安全也沒有用,方向盤在你手裡把握,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混合動力車型駕駛秘籍

發現很多人開上混合動力車後,成了「油奴」。就是一舉一動、任何時候都想著怎麼開省油,這個沒有必要。

不要去管一時的油耗,綜合油耗低就是好的。到底什麼時候用油什麼時候用電,完全是由電腦來決定的。

注意事項:

No.1不用考慮何時用油何時用電。

No.2 不要糾結於瞬時油耗。

No.3 混動車型城市高速都省油。

No.4 混動車比汽油車經濟時速低。

No.5 混動車輕度發動機制動只需輕踩剎車。

No.6 混動車對於駕駛技術要求低。

No.7 混動車油耗對於路況不敏感。

No.8 並非所有混動車都需要擔心電池壽命。

No.9混動車停車時注意擋位,謹防溜車。

冬季長途駕駛注意事項

剎車力和方向盤控制力都是通過輪胎實現的。

注意事項:

No.1出行前 確保車況良好

No.2駕駛時 保持注意力集中

No.3選擇適合長途駕駛的衣物

No.4小心路上突然出現的冰雪

No.5 3攝氏度以下道路可能結冰

No.6優先選擇中間車道

No.7留意道路邊緣積雪

No.8突發情況 優先剎車 避免緊急閃避

No.9有ESP車輛同樣有可能失控

No.10在與卡車相遇時注意保障自身安全

No.11適度使用遠光和鳴笛

No.12時刻警惕突發事故

No.13爆胎後優先穩住方向

No.14配備ABS的車輛無需點剎

No.15極限駕駛注意轉向和踏板的此消彼長

No.16冰雪路面不要以降擋取代剎車

詳細測試雷克薩斯rx200t

國人買SUV就是出於對車身高度這種變態般地迷戀。

侃車《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的對立根源》

這種政策(消費稅,排量稅)導向,一定程度上傷害了車迷的心。再嚴肅一些,其實也是把整個汽車行業往一條未必正確的道路上去引導。

寶馬3系和賓士C級背後的故事

汽車加長了軸距是有負面影響的。

一款車什麼時候最牛?就是這款車要換代的最後一批。因為所有的客戶在大數據時代都是它的小白鼠,發生什麼問題彌補什麼問題,等到一款車將要退市的時候那款車幾乎是最完美的。

侃車《新寶來何德何能在中國暢銷》

用一個舊平台的好處主要就是能夠節約成本。

新平台的優勢是能有一個更好更合理的車身構架,一個汽車的基礎,能夠在比如說性能、舒適性,以及結構性、安全性、成本等方面有一個綜合優化。

在很多情況下,只有有了對比你才能知道這輛車到底好不好開。你開過足夠多的車,足夠長的公里數,自己具備了比較強的駕駛技術感知力以後,才能夠去評判一切。

有些車的車身包括內飾都是家族化的設計,這一點沒有錯。因為在同一個品牌當中,越是中低端車型,走的量越大,也實質性地能給集團、品牌帶來更多的利潤。所以說寧可犧牲掉一些高端車型的特性,把它們的一些風格下放到低端車型裡邊,讓低端車型走量,從市場行為上來說是更加合理。

這種喜歡把表面功夫做得好,甚至有些車型真得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市場表現是比較奏效的。更現實的說,表面功夫遠比那些真正深刻的技術上的功夫要簡單,容易做。

侃車《什麼樣的車企算得上厚道?》

加價行為不是不厚道。

買車不能有佔便宜的心理。

消費者不能一味抨擊廠家的減配行為。

要罵就罵國家政策,罵身邊無腦的消費者。


我剛剛翻完昨天的微博,想來知乎清靜一下,結果首頁第一個就是這個問題。。。

梳理一下:1 yyp借車試排氣的事。這個之前yyp說過不要輕易借車給別人。但現在借粉絲的車,有點矛盾。不過借車與被借處於你情我願的狀態,不用苛責。

2 yyp評論各家添加劑好壞的問題。我只能說,yyp以為的只評論產品,在同行看來就是在評論同行的產品。因為利益的關係,人們對於與自己利益相關的問題不由自主地會有主觀的想法。這條街上只有一家麥當勞,你說麥當勞不好吃,店家一定會認為就是指他們家。所以說:沒有科學的對比,不要輕易說別的添加劑不是好添加劑。

3 關於yyp評論其他同行(有網友放出來的截圖。。。) 這裡我覺得胖哥講的不錯,放圖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你們一群吃瓜群眾吵架站隊鬧得不可開交,人家大保健和YYP說不定現在正在一起大保健呢!


價值觀和yyp有衝突

你自己都不願意把車借給別人

卻要粉絲就要無償借車給你

各種測試聲浪拆卸排氣

新車艹500公里

我感覺送人個排氣都不值

還優先購買?半價?

您可是一箭雙鵰

微博熱評有句話「白嫖還他媽要賣給人家套」

還理解不了踩著別人上

都是產品你誇自己的好先不說

你指名說別人的來路不明

而且你又沒證據

怎麼說呢…

感覺是工作中每個人都想進步升職

你不表現自己

你拆同事的台(還不知道是不是捕風捉影)

反正和我價值觀不符

可能我還是太年輕了


親眼見過某車評人剛發的測評文章,一路批駁,轉眼間刪除;轉天重發軟文,措辭換了種說法,改貶為褒。

從此再也不信任何車評人,尤其是車托之家上的自媒體說的話,只相信群眾的口碑和自己的判斷。

現在的汽車行業,猶如前幾年的電子競技;現在的車評人,猶如前幾年的電競解說。

大環境初起步,魚龍混雜,沒有形成正規產業鏈,

沽名釣譽、唯利是圖的行為在這個新興市場內比比皆是。

非專業人士,想著趁此機會大撈一筆;專業人士,想著藉此東風擴大知名度。

想做公平公正客觀中立的車評人,要麼經濟實力極為雄厚測評只因愛得深沉(某號),

要麼技術登峰造極,通過技術水平的盈利足以支撐運營(某諾),

要麼只有尋求大財閥贊助這一條路(某吱)。

其他的路,比如通過接受充值或者粉絲變現提升團隊實力,都沒辦法在這個激烈的市場活到最後。

有些時候真希望有人像當時的某校那樣帶著大量資金入場清場,

用資本,而不是靠自發和規則去完善車評/汽車文化,這個新興產業。

畢竟,在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的今天,是時候讓我們自己,擁有汽車文化了。


大家要明白,汽車之家的股份早就讓韓路財務自由了,自己搞的包括老司機在內的這些項目,說是在創業,實際上也就不過是利用下這些年存下來的資源,再去刮一波而已。相比之下,新車評盈利能力如此有限,即便YYP是帶著股份離開,他對現金流的渴求肯定是比韓路大不少的。

動機決定行為,YYP為什麼在創辦大家CARS之後,一改以往溫和謙遜的形象,幾乎把行業內的大V都懟了不止一遍,貌似就找到原因了嘛:作為大V,他跳出一手創辦的新車評,就是想擺脫平台分成,用自己名字更多更快地變現而已,這樣的話,名字的熱度就算是一個硬需求了;而與他人罵戰,算是一個增加熱度的好方法。

此外,入行這麼多年,可以負責任地給大家說,韓大嘴巴不管以前在之家,還是在現在的老司機,心直口快就是他這個人的性格。所以這裡也要明白一點,不是YYP針對韓路啥的,只是韓路屬於一點就著的鞭炮,所以動靜比較大而已。


38也充值也消費粉絲啊,不信你看看期期必提泰國西那瓦大學^O^


泰國西那瓦大學表示你們中國的測評圈有點意思,38不說了,唯一有點到實處的車評,陳震和大保健混吃混喝,不過也能出點遊記忽悠下文藝青年,認真起來還能搞個穿越,yyp之流講的那套,是個車主自己去試乘試駕一下也能知道,根本懶得看。

不過說到底看良心自媒體還是fxxk my car!

至少不能開發個排氣還找粉絲借車還要半價再賣給人家。


作為韓路老司機app首批內測用戶拿了點積分的回扣不知道算不算利益相關2333

先佔個坑,有時間細聊很有可能現在yyp和韓大保健正坐在一起喝著小酒看著知乎刷著微博看我等p民撕呢...

倆人都活成人精了...這還算個事兒啊


yyp就是那種誰都不得罪的樣子,評車也是優點突出缺點也說,但是讓人感覺缺點沒那麼重要的樣子。說實話,yyp平時說話比較謹慎,給我的感覺還是比較謙虛低調的,這個回答真是讓我大跌眼鏡。

陳震和大保健,我知道知乎有他們的粉絲,無所謂,他們評車啥的不說,這群老汽車之家的抱團能力那是真tm強,之前h9的事和38撕逼,無奈水平有限,乾貨沒兩句只會瞎開dps,38單人干這群抱團狗毫無壓力。還有個閆闖,真蹭熱點到一定地步了。人yyp壓根沒提他,他還出來湊熱鬧給人噴一番,搞得他們老汽車之家很團結一樣。陳震當時為啥離開汽車之家?不就是閆闖這個小團體狗排擠他?不給他安排活,認為他工作能力差。結果人陳震火了,又在微博上誇陳震,搞得大家跟兄弟一樣。這群犢子,我真是服。

至於38,簡單來說就是業務能力最強,撕逼能力也最強(人家有乾貨啊,也不缺那點充值費)。


38號:呵呵呵,一群窮癟還做什麼車評人,看戲看戲(嗑瓜子)。


兩個人好像都挺理直氣壯的,但是仔細想一下兩個人理直氣壯的原因並不一樣。韓路的思維是:咱倆都是賺粉絲的錢,你憑什麼斷我財路。yyp的思維是:我是幫粉絲挑選好的產品,所以我跟粉絲之間並沒有強利益相關,只是幫助順便賺取利潤。當然,兩個人的三觀都不怎麼正,一個是真小人,一個是偽君子。我還是服氣38,我特么接廣告接個泰國西那瓦大學,跟絕大多數粉絲沒有一毛錢的利益相關,所以我主觀車評怎麼了,沒拿你一分錢,你也要求不了我什麼。因為38在車評上有一個嚴密的三觀邏輯,所以無論是H9還是其他什麼事件,都挺耐撕,這也是為什麼韓路和yyp在這次事上很不好看的原因。

當然,多數車評越來越像娛樂節目了,真買車,還是自己去4s店看一下試駕一下最有用。


在我眼裡 韓路和充值震就是一票貨色


啥?竟然還有人看了車評還當真?naive.(現在我都是想換個心情又不太願意聽老郭的相聲的時候才去點開某個車評聽聽看看)


謝邀。一地雞毛。

YYP借車,甭管合不合適,只有認同YYP的人才會考慮借車給他,借了也是你情我願。韓路說YYP摳門是從外人的角度來考量的。

然後倆人就過渡到小夫妻吵架的模式了。本來就是借個車,結果把以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全抖摟出來。

最後紅了眼,開始質疑對方的賺錢手段。俗話說「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難怪YYP凌晨兩點還在微博上懟,那一宿我估計他都沒睡覺。

YYP在微博問答中評價了自己的水準,並與同行做了對比,別的都好說,就評價初曉敏這句,完全暴露了這位車評人尖酸刻薄的腐儒氣:

這句抖機靈,放到知乎上是要被摺疊的。

至於賣各種靈丹妙藥的,我是一概不理——還不夠費心的。


38和他:都是同行襯托,都是同行襯托


推薦閱讀:

賓士新 S 級真的配得上「汽車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這樣的廣告語嗎?
台階最少高過車輪直徑的多少,車才上不去台階?
如果豐田入駐知乎,你想對它說什麼?
轎車上必備的東西有哪些?
4S店現有一輛9月產新車,說是廠家回饋獎勵給店裡優秀員工的,已上牌,能買嗎?

TAG:電子商務 | 汽車 | 寶馬BMW | 機油 | 汽車導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