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成為一個好醫生,大學都該幹些什麼?

題主是某中原211大學醫學院大一新生。現在感覺十分迷茫。為了綜合素質評定加入了學生會,發現總是會耽誤自己的學習時間。上課總嫌棄老師講的不好,想要自學,卻找不到要領。做實驗時興緻很高,結果老師一直划水。前一段還渾渾噩噩沉迷守望,感覺一直在荒廢時間。害怕考研時會跟高考一樣失利。希望前輩指條明路。(留學的路也行)

補充:有出國行醫的前輩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嗎?

再次補充:題主已經退出學生會了。


不知道高分答案的某些人是何居心?

大一大二的基礎知識無用?在臨床工作中哪項用藥和病情診斷不需要病理、生理、和病理生理?

解剖複習好了,手術時發現一塌糊塗?開什麼玩笑?如果正常解剖都搞不懂還當什麼外科醫生?在手術時準確定位依靠的是紮實的解剖學好不好?在手術時依然看不懂,那是自己所謂的「記得很清楚」,根本沒有學透學精的表現。

作為一個醫學生真為高票回答的答主汗顏,也為點贊的不明事理的小青年報以遺憾。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起理,非博不能至其約。你們這種想法是對病人的極度不負責任,是在侮辱醫學事業。

我所接觸是醫學界大牛,哪個不是寒窗苦讀數十載?沒有一個人依靠所謂的「捷徑」或者「雞湯」成為行業領袖。學醫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啃不下來那些書,就轉行吧!

最後,醫生叫doctor,博士也叫doctor。所以,本科學歷那是初級產品,一個合格的醫生是學無止境的,博士僅僅是起點。沒有拿到博士前,請安安靜靜讀書,好好磨練自己。最後的最後,請誤導青年學子的人自重。

------2016年13:32更新----

感謝各位知友的評論,我也注意到了高分回答者的更新狀態。

首先想說明一點:我對該高分回答者是持敬佩態度的。首先他能夠詳細地、圖文並茂地給與低年級同學以指導,是花了很多功夫的。我深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位朋友肯定是下了很多時間去搜集數據,撰寫文章的。出於理念的不同,我對他的很多觀點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對於該君嚴謹的治學態度,以及求實奮進的精神是非常讚歎的。上次的回答言語上多有冒犯,在這裡先行道歉。真理越辯越明,如有不當願君海涵。

其次,我想反駁以下幾點內容。其一:臨床與基礎的聯繫是十分緊密的,臨床的知識不是平地起高樓,在基礎之上才能讓臨床更上一層樓。我在這裡舉例子說明,1.一型呼衰和二型呼衰的治療方案是截然不同的,血氣分析關於氧分壓和二氧化碳分壓的變化也是不同的,這裡是臨床知識。但是,為什麼一型呼衰氧分壓降低而二氧化碳分壓不升高?為什麼二型呼衰氧分壓上升的時候二氧化碳分壓升高?這裡是大一和大二的《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知識。2.肺結核治療採用HRZE、HR、HRZ方案時間6到12月不等,這裡是臨床。為什麼這些治療方案採用聯合、長期治療?這裡是大二的《微生物學》。HRZE的藥物濃度控制多少?這裡是大二的《藥理學》。3.腹股溝斜疝和直疝的區別,甲狀腺切除時為了避免損失迷走神經和血管我們要靠近「上級」遠離「下級」,這裡是大一和大二的《解剖學》。以上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不勝枚舉。隨手舉了幾個例子,大家都應該很清楚大一和大二的基礎學科的重要性了。

再次,關於開胸直視下二尖瓣置換術,該君用這個例子去反駁我,竊以為屬於偷換概念。第八版《外科學》關於該手術只是草草描述,解剖也沒有詳細描述,這裡涉及到了專科和全科的問題。大一和大二的基礎是為了日後學習內婦外兒這些全部臨床學科,我不否認中文教科書都是粗線條。但是,如果未來有人要做神外、心外、普外,在掌握了大學所需要的知識外,則需要進行專科化培訓。這裡涉及到的專科解剖,則需要更加深入的學習。比如:大學學習《解剖學》的時候,會告訴我們心中的主要血管,瓣膜,腱索,乳頭肌等等,這些知識足夠大家去學習心臟運動周期,和心雜音產生的原理;但是如果要做心臟專科醫生,這些知識就不夠了,我們更需要了解多波折反的大致通路,異常起搏點的大致位置,靜脈袖套的大致方向,我們還需要知道纖維環的走形等等等。

最後,關於該君所舉張俊延主任的例子,我覺得這裡屬於一個統計學問題。首先,我國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醫務工作者所佔醫生總人數不足1/3(2013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在學歷處於絕對較多人數的情況下,出現幾個諸如張主任這樣的天才是很有可能的,但這並不代表著是普遍現象。我手頭上沒有具體數據,但是我覺得我說「國內外知名專家幾乎都是碩士及碩士以上學歷」 並不會被大多數朋友所反駁吧? 這裡我和該君關於」什麼是好醫生「是有理解偏差的。該君說的「經驗」和「臨床水平」比博士要高我並否認,在臨床上浸潤了10年以上的老醫生當然比剛開始規培的博士生要足,但是規培後的博士後發優勢是不可估量的。

最後的最後,我想描述一下我眼裡的「好醫生」是什麼樣子的。第一,一個好醫生需要經過多年的科研培訓,具有較強的研發和創新能力,這就需要博士學歷。第二,一個好醫生需要多年臨床工作,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所以這需要多年的臨床實踐。第三,一個好醫生在多年的臨床工作時會發現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很多目前的方法治療疾病是無法「治癒」的,所以好醫生就需要從科研的角度入手改進治療方法,使疾病治療更加完善或者更好(如:顛覆性的研究,去改變現行的治療指南)。所以一個好醫生,既應當是一個治病救人的醫者,也應當是推動醫學進步的medical scientist。這是要歷經艱辛的,沒有10年的學習是不可能自己獨立的,故而博士才是一個好醫生的起點。


用大學五年的時間,好好的認真的思考,和臨床醫生聊一聊。

確定當醫生是不是你的興趣,如果沒有足夠的休息、如果沒有理想的收入、如果沒有家庭的支持、如果沒有社會的尊重。你還願意當醫生么?

如果你確定你願意,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好醫生。就這麼簡單。看什麼書,去臨床好好實習,選擇什麼醫院,這都不是關鍵的。過來的人都知道,如果在你的從一路上一直後悔,或者想要改行,那可能是你成為好醫生路上最大的阻礙。

相信我,這不是你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就像圍城一樣,醫學生想把自己變得牛B,而真正牛B的醫生卻在想從醫的意義。用五年時間思考這個問題,絕對不浪費。甚至還不夠。

當你在未來的從一路上,對自己懷疑的時候,再看看這段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歡迎關注我 不務正業的外科醫生,目前兩個專欄:

醫學周邊:外科醫生的日常 - 知乎專欄,

生活遊記:美利堅遊學手冊 - 知乎專欄

很高興和你一起分享!


你的目標既然是成為一個好醫生,那我提幾點建議,雖然本人也不是個合格的好醫生。

第一,你說要考研,但是千萬別因為考研而耽誤了實習的時間。見過太多因為考研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好好實習的醫生了,一進醫院就是一個渣,什麼都不會。實習的缺乏是一輩子都無法彌補的,什麼規培專培都沒有用,你這輩子也不會接觸到那麼多形形色色分門別類的醫學知識,以後總是越來越專科。即使現在沒有人重視實習生,你也要重視你自己。實習好好乾,一年出來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了,真的。

第二,讀書要好,這種事情我就不要多說了。我要建議你的是,讀書的時候不能只看考綱內容,和考試成績無關,醫生懂得越多越好,到後面會有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的。

第三,絕對不要看不起科研。一個偉大的醫生,必定是醫術和科研並重的,尤其是臨床上的科研。這句話可能會有爭議,因為目前國內醫生抱怨科研壓力大的很多。這種事情你只能靠以後慢慢體會了。舉個栗子,某國內內分泌科權威,認為在他眼裡內分泌是沒有疑難雜症的。為什麼?因為他組織科室醫生把所有疾病(包括疑難雜症)都收集起來,規範管理,規範研究,規範治療,規範總結,最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規範診療流程,也就不存在疑難雜症了。

第四,千萬別忽視體格檢查這個基本功。這個你要以後慢慢體會,目前不是所有先進檢查設備都能取代體檢的。

第五,養成閱讀文獻的好習慣。知識更新太快了。

第六,在病房裡面,處理過任何病人之後,過一段時間再看他一眼。有時候會有驚喜的,或者驚險。

幾點小建議,希望你能做一個合格的醫生,而不是想我這種,一天到晚擼爐石,在知乎上抖抖機靈。


強烈反對最高票答案,請還原一個殘酷的現實,請不要給醫學生畫大餅!請給他們乾貨!

首先,你是一個大學生。你學習醫學知識不應該只是為了當醫生,大學學的最不重要的就是背書,覺得他無聊才是對的,一個根本沒有難點,不需要理解,只要背的東西不無聊才怪!你要學習的是醫學思維,培養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強大的學習能力,從大學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永遠把自己是人放在第一位!是大學生放在第二位!想當個醫生放在最後的最後的最後!請把無聊的背書時間哪去在大學裡交流,碰撞,思考,去學習其他學科的思維,保持自己的學習能力。

不要說自己累,因為學醫就是你背了就能收穫分數,收穫能力。你永遠不用體會到智商帶來的無法預約的鴻溝,不用體會學神半分鐘看懂的內容你一輩子都想不明白的絕望感。

一心告訴你你就是未來醫生的學校,那不是大學那是技術學院。天高任鳥飛,大學出來迎接你的是廣闊的職業選擇。

如果你想成為醫生,我告訴你,必須考研!必須考博!必須有論文!必須有科研能力!不論對錯,這是現實。如果你想在大的三甲醫院,將來想在領域有所建樹,留下來的底線就是博士,其次是足夠分數的論文,未來拿夠足夠項目。

規陪生,高票回答真的了解中國規陪生么?三年幹些什麼?拉勾,寫病史!最美好的三年,足以讓你訓練出完善的科研思維,如何發現臨床問題,制定方案,解決問題,並以論文形式發表,結果卻在天天拉勾中過去了!別和我說靠自己練,摸摸良心,這三年學的有一年住院總學的多麼?不是自己科里的人,就是流水的勞動力!畢業了呢,沒有論文,不會寫標書,你拿什麼考博?如何過導師的面試?

科研很重要,體制你扳不倒,就要順著它,還沒到談情懷的時候。三甲醫院醫生不是科研任務太重,而是臨床任務太重。醫學博士附屬醫院教授主任,本來就應該去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是精英階層不可替代的職責。至於大部分手術,我從不覺得我家鄉一個十八線小城市的醫生比北上廣三甲醫院醫生差多少。

考慮清楚,別被醫學院的鐵牢洗了腦,覺得自己就是個醫生,只能幹醫生!想當醫生那想一想能不能忍受35歲事業起步?情懷能不能夠支持你走下去?這是正事,想明白了。

最後還是那句話,首先你是個人,其次你是個大學生,至於醫生,只是多了一種選擇,僅此而已。


謝邀。

以前回答過類似問題。

鏈接:你對醫學新生有什麼不得不說的建議? - 神經內科余醫生的回答

附加說點自學的要領。(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自學能力,是一個人的終極學習能力,對醫學來說尤其如此。我們常常開玩笑說,很想叫學校把學費退一半給我們,因為,老師上課我們聽不進,基本都是自學的。

首先,看目錄。

看目錄,把握書本的章節結構,構建最粗大的知識框架。

具體章節上,看完一遍後,構建」思維導圖「,也叫」知識樹「。建議用一張白紙,把核心概念寫在中間,類似於樹榦,周邊架構其他主幹內容,類似主樹枝,具體知識點類似於小樹枝和樹葉。如果你看完一個章節後,能搞定這張圖,而且能把它跟教學一樣講出來畫出來,ok,學霸地位妥妥的。

遇到看不懂的怎麼辦?

標記先,然後放過它,不要糾結,也放過自己。理由是,暫時看不懂很正常,以後隨著知識面的擴展,回過頭自然會理解。再一個是,咱們學的是生命科學,有太多人類未知的盲點,別說你不懂,頂尖級的科學學霸很多東西他也講不明白。

暫時就這樣,供參考,加油。


看到說基礎知識無用的我就想笑,還在校的朋友們啊,你們要是干臨床的,信了這個,那樂子就大發了,上臨床,局解系解,生理病理,那個是沒用的?所謂上了手術台什麼都不認識,無非是沒學到位罷了。在學校不努力,出來以後有的是苦頭吃。

還是有句老話說得好,你現在流的血汗,都是以前在學校腦子進的水。


大一的時候,別相信你高中的班主任說的「上了大學,就可以放鬆了」,如果你真的相信了,大二大三後悔死你。這一點對所有的大學生都適用,尤其是醫學生。否則,再補之前的知識,真的是沒時間啊!

你可以有自己的豐富的業餘生活,但是,請記住,大學生再怎麼輕鬆,依舊是學生,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該幹什麼的時候幹什麼,幹什麼都要干好。


補圖play!講道理,同學,你大學的書加起來有一般宿舍的

地板到天花板這麼高

你居然有心思想大學要幹嘛這玩意兒?!!!

(手機打字真的好麻煩

更新1

我現在大四,有九科聯考,是什麼概念呢

上兩個月的課,有外科眼科腫瘤婦產皮膚傳染神經耳鼻喉和精神,九門課,加起來書大概有0.7m這麼高,大概是4到5本牛津高階字典的厚度吧

然後三周內考完這九門課的考試(期末考試)

僅僅18個學分

意味著你付出跟收穫完全不成正比

意味著你要通宵至少9個晚上,或者熬夜3周

意味著你可能會有心血管疾病,精神病以及自虐傾向。

我們曾經做過很多夢,但是到現在,只想好好在這個考試中活下來。

所以別做夢了孩子,早點撿起書本吧……

(第二次改,手機真的好麻煩)

其實並沒有什麼打擊的意思

看題主大概是想出國吧,嗯我現在也在向這個方向走,畢竟國內不是個海外千人計劃引進回國的基本也就一輩子做個小醫生了,科研決定一切的日子不會太早結束的,最後還是拼SCI,所以早點接觸科研順帶發個文章出個國,何其美妙。

但是還是要看績點啊摔!!!!

所以少做點未來打算,如果想讀下去,就先做出點成績來,弔兒郎當可沒有資格最後說三道四的,想來這個是現在醫學生最需要的堅持的了吧。

願與題主共勉。


謝邀。

大學期間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大一大二可以參加一些學生組織。大三一定要認真對待專業課!大四大五一定要認真實習!一定要認真實習!臨床上能夠學到很多知識,結合臨床再鞏固自己的知識體系,再把書本知識掌握住。

加油~


我來抖個機靈

誰讓我這麼萌

在中國想做好醫生

只能姓郝了


1 學習比例中,自學佔80%,課堂佔20%。課堂用於提供重點和考綱。期末考是不會面面俱到的!一本厚厚的課本不會每個角落全部考完!

2 形態學!形態學!形態學!系統解剖學和組織學一定要學好!其他的有機化學,細胞生物學之流成為知識背景足矣,但沒有形態學,後面的所有知識都沒有穩定的接收框架!

3 多做題!多做學校的練習題!然後你會發現,這些學科的難度也沒什麼大不了!

4 認真對待實驗!認真對待實驗報告!

5 努力!醫學的學習沒有智力上的鴻溝,研習方法論,然後努力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看了上面很多答案都是西醫醫學生,我來寫下作為中醫醫學生在幹啥。

我本科是學中醫學的,在師承班,學院是臨床醫學院,我們這個專業也是臨床醫學,所以為了適應現代化的診療方式,也會學習一下西醫。

大一的時候我們學的是基礎學科,我們西醫學的基礎內容是解剖組胚學,也就是解剖和組胚一起上,都是最基本的內容。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中醫基礎理論上,還有一門一百多個學時的課程,黃帝內經。平時每天自習還是必備的,特別是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跟以前高中學的課程很不一樣,要聽懂必須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偶爾寢室的同學還會討論交流一下。並不是太學霸,但是還是需要每天學習,解剖和組胚雖然是很基本的,但是背起來也是蠻頭痛,最後是黃帝內經這門課,要經常誦讀需要背誦的段落。

當時是立志要成為好的中醫的,所以精力基本放在中醫課程上,除了書上那些內容,還自己在網上找視頻看,了解傳統文化,比如說文解字,易經,老子道德經解說,當時經常看這些類型的視頻,以更好的進入中醫學的思維模式。偶爾自己抄寫黃帝內經原文,培養感覺。

後來又陸陸續續的學了中藥學,中醫診斷學,方劑學這些學科,中藥學的性味歸經最難記了,我記得當時為了記住這些藥性,把中藥書一個字一個字的看,後面有大段解析,解析里會涉及到很多合用的中藥,我就在那些其它中藥下面標下該葯在書中的頁碼,跳過去看那味葯。書是看得非常的慢的,不過反反覆復翻看,最後發現慢慢記住了(配合老師講課的筆記,都是幾個葯進行對照的講解)。診斷學學習舌診的時候,就經常幾個同學吐舌頭看來看去,每天照鏡子的時候都吐舌頭看舌苔,學脈學的時候互相把脈。最後就是自己找一些古籍看,比如瀕湖脈學什麼的書,具體的就不多寫了。學方劑的時候,老師要求默寫方歌,我怎麼都記不住,後來就反反覆復讀,最後發現讀多了就忘不了了,方歌真的是要讀出來的說,當時背方子的時候,半夜夢裡面也是方歌,在夢裡面怎麼都想不起來了,有過緊張的半夜夢中驚醒,馬上坐起來查書。

我們還要學西醫,當時還在學生理學什麼的,所以基本的生理知識還是知道的,每次上課前得提前預習,生理老師還要求自己寫課程大綱。還有什麼馬克思原理之類的課和統計學什麼的課,都是應付考試咯。

學到《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時候,就是背條文,背得快哭了都記不住,金匱老師要期中背誦測試,重點條文都要背,當時真的是從開學緊張到期中啊,每天都去操場上溜圈,一遍一遍的讀,背書對我來說太難了,很羨慕那些考試前背一背就記住了的同學,所幸期中通過了,全背出來了,而且現在都沒忘。

大二開始跟門診,跟名老中醫門診,當時老師嫌我們太早跟診了,什麼都不會。從寫門診病歷開始學,自己去找患者問診,問完了就寫成病歷,按號排在老師面前,並且要幫忙喊人。老師看了病歷,把所有寫的不好的地方全圈起來,重寫,重寫,重寫,反正就是有時候還要追著已經走了的患者要門診病曆本,拜託他們等一下,我把沒寫好的地方重新寫。我的名老中醫導師要求非常嚴格,總是在反覆修改病歷,老師說字難看,要求每天練鋼筆字,當時我真的就每天去練字了,寫了兩本字帖後就脫離字帖寫字,每次寫東西都當是練字。

大學期間跟了好幾個名老中醫,跟診很辛苦,老師很厲害,所以患者特別多,經常都是要和老師一起餓肚子,早上7點多吃的早飯,下午3點吃午飯也不稀奇,下午的門診經常從下午兩點一跟就跟到晚上7點多才下班。中間多次想放棄過,很多時候想偷懶不去了,不過還是堅持了下來吧。

中醫離不開臨床,脈診一定要自己親手體會,有個老師說一定要摸過上萬次脈,才有資格講自己懂脈學,大學期間我還是做到了,所以脈診能夠有自己的體會。

我們有為期一年的實習,當時在住院部管病人,有時間就會去跟門診,給自己管的病人開過中藥,有病人反饋說喝了我開的中藥好了很多之類的會非常開心。每天用西醫那套理論跟著主任查房,記醫囑,自己想辦法讓患者相信自己,給患者撤過好多次可有可無的葯,有的葯很貴患者沒必要吃的,我就偷偷的取了醫囑(可能我在實習的時候拉低了一點科室收入O(∩_∩)O),中藥這邊給加強(這個我要強調一下:我取的是可有可無的葯,完全不在科室事故範圍內,實習期間只要跟患者溝通好了,患者這邊知道我是實習醫生,但是溝通後願意相信我,中藥是我開的處方,我都跟患者說了,上級醫生願意簽字。有些病人不需要用這些可有可無的葯,我給偷偷取了,不代表我的上級醫生沒看到,他們每次查房都會看醫囑,想來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畢竟不會造成問題,我只修改了這個括弧里的文字。你們也可以聽著玩,覺得有風險就當耳旁風,我只想把我真實經歷的寫出來)最開心的一次就是我接管的一個病人,在院周轉了好多次,住了一個多月的院,情況還是沒有任何好轉,我給他開中藥,然後換了我覺得應該上的葯,管了一周,患者對我說感覺好了很多,我管床的第二周他就出院了。

還有一個病人,我管了一個多星期出院了,在院期間覺得喝我開的葯很有療效,所以現在我都出來半年多了,一個月前還收到她的家屬打來的電話,要我給那個患者開藥,不過太遠了實在沒辦法。

為了成為一個好醫生,我上臨床前會經常看孫思邈的《大醫精誠》: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已。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臟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豈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工夫行跡之心,如此可做蒼生大醫,反之則是含靈鉅賊。自古明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葯者,良由此也。其虻蟲水蛭之屬,市有先死者,則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慚愧凄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葯,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盼;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醽醁(línglù)兼陳,看有若無。所以爾者,夫一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斯蓋醫之本意也。

  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尋此貳途,陰陽報施,豈誣也哉?

  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葯,令彼難求,自眩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想要做到這些還有很多路要走,文章寫的亂七八糟,也是側重寫了一點點,大學真的要經歷很多東西,學習很多東西,當個好醫生不容易。未來很長,要讓自己更好。


最簡單的先別掛科,再想學好點,北醫出版社對於每門醫學基礎課都有一套應試指南和習題指導,買回來,吃透上面每一個點每一道題


哎,珍惜在學校里的時間,基礎課最好系統的把筆記整理出來,力求完全理解掌握,這會是你一輩子的財富,會大大的降低你將來任何一門考試和新課的難度,不要在考試前在衝擊,這種打基礎的機會實在不多了,也不要看不上老師講的課,不明白的可以去問問。

醫學院完全沒必要參加任何學生會或者商業活動,除非你有意走管理崗位或從政,或者是保研有要求,可能可以作為一些資本。

做醫生將來掙錢一切都是看你的專業能力,你的專業能力強,醫院裡可以完全不用管任何官僚政治潛規則,做醫生積極進取之路也是沒有止境的,可以一直拼到天資和身體的盡頭。

畢業5年,回想起來大學浪費了太多時間,以至於現在仍然每天以書為伴。如果當時有如今的覺悟,我覺得能上天了。。。


匿名反對Dr. Yan 高票答案…

基礎知識無用論

考研沒用重在練手論

等等…

別當真

笑笑就好

很難相信華西和北大口腔出來的會說這種話…

相信倆醫院院長聽到這會氣昏

我很懷疑他自稱的身份的真實性

也不是很懂這種雞湯一樣的無用回答怎麼來的幾百贊

反正我是點了反對加沒有幫助

如果還有"誤人子弟"這一選項我第一個點

不要別人說啥都信啊同學們!!!

這種問題不要來知乎啊同學們!!!

那麼多老師學長你不問啊???

好一點的醫學院老師們,其中有不少大牛或者未來大牛

比知乎上只會雞湯吹牛的某些人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好好學習

少刷知乎這種沒什麼卵用的東西

知乎是看著玩的,這種嚴肅的問題請到現實中解決…

……………醜醜的分界線……………

有人說是口腔和臨床的專業區別

嗯,區別的確是有

而且

畢竟是「華西口腔藝術學院」(笑)

生活多數比較豐富多彩~

當然這些都是玩笑話

畢竟世界聞名,華西口腔還是很厲害的

口腔的事我不特別清楚

但想要做好一樣不輕鬆

這是事實也是常識

而且我覺得

不要只展現輕鬆,高大上的一面

醫學生就是醫學生,不需要如此包裝

臨床的話,感覺還是那句話

好好學習,少上知乎,有事多問老師

要是起點太低,環境不行

那也是當初高考不努力不是嗎…

好好考研就好了

其實你回過來看

這些

都是多簡單又顯而易見的事情

哪需要講那麼多的道理


以我十五年的從醫感受,想當好醫生,首先你必須離開中國。

然後你就只需要拼搏就可以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在課餘期間學學散打、跆拳道、拳擊等防身技能,並努力健身,把身體練得壯壯的,學校學的那些知識,以後不一定全部都能用到,但是按照現在形勢來看,我說的這些十有八九你能用到


謝邀!

不知道題主是五年制的還是七年制的,或者八年制?如果是五年制的,那我想說讀醫如果想在事業上有一定成就,讀研究生是必須的,所以早做打算。不要到大四或者實習時才考慮考研,很吃力的。

至於學生會神馬的我並不認為對將來有什麼很大幫助。當然,想撩妹、拓寬朋友圈的可以去玩玩。


不虛度在校的每一刻。不浪費每一節課,哪怕是英語。不因為考研而長期曠掉見習實習。有些知識,親身實踐過比背書100遍更有效。以上為打好基礎。成為醫生後,如果有野心,想做出成績,那不能鬆懈,堅持學習,包括專業知識和英語。

以上


推薦閱讀:

家裡沒錢究竟能不能出國讀博?
留學中特別痛苦該怎麼辦?
海外留學工作的女性,能通過和當地人戀愛結婚提高社會地位嗎?
GPA對出國真的特別重要嗎,我現在的情況還有希望嗎?
花幾十萬出國留學值嗎?

TAG:學習 | 留學 | 醫學 | 臨床醫學 | 醫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