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同個地方玩 3 次以上是種怎樣的體驗?
同個地方可以是同個景點,也可以是同個城市
感受會產生哪些不同嗎?
【本文圖片未經許可嚴禁盜用!!!】
【本文圖片未經許可嚴禁盜用!!!】【本文圖片未經許可嚴禁盜用!!!】經常去同一個地方玩3次以上,以大範圍的「城市」或者「地區「區分,我去過新疆8次,去過西藏4次,四川無數次,漠河3次,不過這個範圍太大了,比如西藏、新疆那麼大的地方,去好幾次才能基本走遍,想要深入了解當地風土人情,不多去幾次,或者一次不呆上個把月,恐怕連皮毛都無法知曉。
同一個景點去3次以上也是家常便飯,舉幾個比較出名的景點:去過3次稻城亞丁、4次羊卓雍錯、4次賽里木湖、3次納木錯。
雖說是同一個地方,但不同季節、不同狀態、不同心態,去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而且出於喜愛,這些地方,有機會我還是會再去。。。
最早去稻城亞丁是2011年6月,當時還是比較土鱉,對於「最後的香巴拉」幻想的太好,以至於略有失望,那時候景區大門還沒建好,去洛絨牛場和央邁勇的木棧道沒有修好,要走很噁心的爛泥路才能到,我就沒去,只看了珍珠海、仙乃日和夏諾多吉,除了康定到稻城那長達18小時的長途大巴外,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
2014年5月又去了一次,時隔三年,這裡已經成為了最「常規」的中國旅遊景區,在老遠的大門外就要買票,然後乘坐環保車進入,第一次看到央邁勇和牛奶海,確實比珍珠海更震撼,但依然沒有覺得有多麼驚艷。
同年秋天,我又去了一次,秋色撩人,美得不可方物,稻城亞丁這種有森林、草甸、河流、雪山的地方,秋景的層次和色彩妙不可言,只有這一次,才真正體會到這裡是「最後的香巴拉」。事實證明,找對時間和季節,絕對能改變你對一個地方的感受。
賽里木湖是中國的湖泊里我第二喜歡的,2013年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當汽車開出隧道,左手邊突然出現了藍到清透的賽里木湖時,我第一次被湖泊的顏色深深震驚。從那以後到現在,我總共去過8次新疆,每次去伊犁,都要去看一眼賽里木湖和果子溝大橋。去年,終於了了一樁夙願,在賽里木湖邊紮營4天,看到了日出、日落、閃電、彩虹和湖邊迷人的金蓮花海。
謝邀,今天認真算了一下,我去了台北7次。每一次的重點都不一樣。
第一次去是2009年夏天,去了台灣所有該去的旅遊地點,每天都在台北吃啊吃啊。從早飯開始就一直處於進食強迫症的狀態。最驚嘆的三件事情,一是人極其有禮貌,溫良恭儉讓在每一個人身上放光,二是東西實在太好吃,大腸包小腸和君悅排骨是人間美味,三是台灣女生真的長得好好看,那時候我還去了夜店18,深切覺得林志玲放進當時的18裡面也未必會是出彩的。這一年馬英九上台不久,民眾對他還是比較友好的。
第二次去2012年9月,本來2012年初就要去想要看看大選,結果懶癌犯了就拖到當年的9月份,這個時候馬英九已經連任。這次去的時候已經開始工作,去了三二行館泡天皇的溫泉,試了一下食養山房的蓮花雞湯,晚上還是EZ5聽卓義峰李佳薇唱歌。我覺台北真的是一個特別適合享受人生的地方,最好的溫泉美食音樂而且價錢都不貴。
第三次去2013年7月,住在西門町的一個designer hotel,看一些小眾的藝術展覽,看牯嶺街小劇場的話劇(真的不要去,太難看了),去女巫店聽歌,去紫藤路喝茶之類的,這一次吧,因為同去的朋友的原因,過的比較瘋狂,晚上喝酒喝太多。我感覺就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遊客開始在台灣明顯增多。
第四次去2013年9月,和女朋友去吃喝各種地方,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看人藝的戲劇 - 王府井,結束的時候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我回頭髮現是連戰在背後,那個時候王金平剛出事呢。這一次去有很重的康熙強迫症,我找了好多康熙推薦美食,胡天蘭滷肉飯,趙正平馬奶鍋之類的推薦。
第五次去2013年12月,我反正聖誕假期在家裡睡覺,覺得有點冷,起床去把頭髮染白了,簽證沒有過期,我就買了張機票去台北。這一次我什麼都不想做,帶了一箱書去台北,每天找一個咖啡館或者茶館,然後看一整天書。是這樣的,如果你的頭髮是白的,很多人對你的態度都會不一樣,我去溫泉的時候小朋友都會盯著我看很久,估計覺得我是流氓。我去了台大聽白先勇關於孽子的講座,晚上又去誠品敦南店聽楊照講民國史。民國啊好像還是好好的端在台灣呢,武昌路7號還是有很多人去的。我回香港之前在東區把頭髮重新染黑了,因為要上班了啊。
第六次去2015年10月,這時候的大選已經沒有以前的喧鬧,我連熱鬧都看不了。這次去參加朋友的單身派對,當然就去了台北的各種夜店巡場,諸多細節按下不表,女生好像變少了哦。
第七次去2016年2月,帶全家人一起去台北,逛夜市啊吃年夜飯啊購物啊,我們回來的時候差不多帶了幾十個箱子的零食手信,根本就是水貨客。台北真的非常適合帶家人去玩,爸媽可以早上自己出去吃豆漿油條大腸麵線,也完全不需要叫醒我。而且看厭了景點,我們可以一起去參加買房團,房子估計沒有錢買,但是我真的覺得看房子是當地深入旅遊並且了解經濟生態的一部分。
這7次台北之行,除了馬英九變成蔡英文之外,其他沒有什麼變化,台北像是一個已經形成穩定結構的平靜城市,隨著我逐漸長大,進入城市的不同角落,看到城市的四季變化,從新奇走到習慣,變得好像遠處家一樣。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特別愛一個地方,只去一次就夠了,因為從那個地方回來以後,在夢裡又去了100次。
我有這麼幾個地方玩了3次,青島,海口,首爾。去了3次以上的結果就是當手裡拿著即將飛去的機票也不會太過興奮了,路上的奇遇巧遇以及偶遇變成了輕車熟路的日常。不過幸好,幸好,同去的人不一樣,對於城市的熟悉變成了提高遊玩效率的資本,看著身邊人一路都是滿臉期待的樣子,自己也不禁逸興遄飛起來。
----------------------------------------------------------------------------------------------------------------------------------------
青島:第一次去青島是高考結束的畢業旅行,彼時我們流連於大海,光是棧橋,五四廣場這樣走馬觀花的景點我們居然耗了2個小時……彼時17、8歲的我們在天主教堂前發出「我結婚也要在這裡拍婚紗照!」的感嘆,彼時的我們囊中羞澀為了嘗嘗海鮮連鐵板魷魚也都是兩個人合買一個「同甘共苦」,彼時的我們剛剛經歷人生第一次大考(我們班從初中直升沒經歷過中考),筆落封塵,一切機緣全靠上蒼安排,所以被導遊拉進一個不知名的寺廟的時候很多同學迷迷糊糊得就掏了100塊錢上了香……我還記得我拉著ex從寺廟裡跑出來,一邊告訴她不要聽裡面的人胡扯,一邊自己心裡默默擔心是否錯過了加分的好時機……第二次是兩年後跟著父母,自駕,已經與ex分開一年多,走在天主教堂前的廣場,還會記得她坐在某處,目光流轉的樣子,彷彿一張泛黃的舊照片,慢慢失去了色彩……
第三次是大四畢業後,帶著現在的小妹子偷偷跑去了青島,她讓天主教堂印象重新變得有了顏色。我們去了曾經我兩次路過的小魚山公園,站在高處,映著夕陽我也不經意發揮出了最佳的攝影水準………掙了工資的我自忖有能力讓妹子吃海鮮吃到飽,看來我真的是低估了海鮮市場的消費能力……(其實還好,一頓飯倆人200~300左右,算是在預算以內)
海口:
第一次去海口還是高二學生,春節假期,爸媽帶著,當時是我去的維度最低的地方(目前來說也是如此)。下了飛機,我們一大群北方爺們兒湧進廁所毛手毛腳的除去身上的羽絨服。這個地方真的是穿著短袖和短褲還會不挺榨取出身體的水分,對於在北方生活了16年的我真的是生不如死的感覺……那幾天不管去哪兒玩都提不起勁……
第二次去是大學畢業去海口培訓。彼時HR帶著我們著急忙活得從萬隆往海口趕,目的是趕在颱風之前讓我們安住下來,以免耽誤後面的安排。
颱風?什麼颱風?2014年7月第九號颱風,「威馬遜」,17級。我室友是個東北樸素的漢子,大學畢業前生活在森林環抱之中,the son of forest.我倆住在10層迎風面,忐忑地什麼都不敢做……狂風掄起暴雨狠狠地砸在我們的窗戶上,街旁的椰子樹在2/3處幾乎被吹成了直角,它們一開始是在努力抗拒著,到後來也只能完全屈服。那條街好像被看不見形狀的重物壓住一樣,所有的可發生形變的植物全都被壓得直不起腰身。
酒店的wifi時斷時續,群里70多個小夥伴紛紛報道著災情「20層的玻璃被吹碎了!樓下的誰能接濟一下??」「卧槽,空調只出熱氣了!聽說循環系統進水了!」「我手機沒信號了!你們呢?」「xxx,你們開一下門我和xxx來了,好怕!」……
有那麼幾分鐘,這座20多層的老樓會在烈風的摧殘下發出低沉的嗡鳴,緊接著劇烈而短促的顫抖。鋪滿整層的地毯開始進水發潮,那種味道讓人痛不欲生……the son of forest 表現的很淡定,他頂著慘白的臉對我說:「Bro,如果這雨下在興安嶺就好了,森林會很高興的」……
這是第二天的海口……紅色的是車,不是船
第三次,以出差的名義去了5次左右,就統稱為第三次了。在本地同事的指引下吃到了芒果腸粉和平價海鮮,還喝到了一個叫「天地一號」的飲料!我記得這個飲料的英文名好像叫「Tian Di No.1」
首爾:
在首爾交換的那一年,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特彆強烈,雖然也是吃吃喝喝玩玩鬧鬧一年就過去了,但是那種格格不入不被接納的感覺甚是強烈。不過慢慢發現,慶熙世和園後面小街拐角賣醬肉蓋飯的大媽口直心快,會在我吃完一份以後嘟囔著「小夥子吃飯這麼快肯定沒有吃飽」又給我免費加了一大勺;在韓國外大認識的漢語系的小夥伴們,三個努力用漢語跟我開玩笑的小姑娘,一個從朝鮮來的燙髮大哥,一個漂亮開朗但漢語學起來著實費力的姑娘,一個一天打兩份工上三節課的學軍團正直小哥,一個以圖書館為家樸素又率真的親切鄰家小哥,與鄰家小哥搭檔的外號「胡蘿蔔」的外地妹子;還有多米尼加的18歲籃球小霸王,芬蘭的高冷美女,法國的叛逆姐姐,越南懷揣模特夢的樸素姐姐,日本的「人妻」屬性爆棚的姐姐,以及來自復旦,大外,吉大,遼大的各位學霸朋友……唉,跑題了……去年我去了第二次,住在市廳附近,雖然去哪裡都是故地重遊,但心態完全不同,因為我不是單身狗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年會去第三次,機票和酒店都訂好了,如果一切順利,就讓我和記憶在首爾再次相見吧。廈門:
第一次:哇我要去鼓浪嶼廈門大學曾厝垵南普陀山呢開心。第二次:不去鼓浪嶼,其他都可以商量。第三次:不去鼓浪嶼和廈門大學,其他都可以商量。第四次:人多的地方都不要去,其他都可以商量。第五次,不如來這裡開一家店吧:)謝邀!這事我喜歡干。青島、廈門、煙台、威海反覆去,徽杭古道帶兒子走了四趟,連個破大柳草原都跑了八趟了。摸熟了的感覺特別好,像回家一樣,哪兒有個坑都清楚。
大理,值得住幾個月的。
想了一下去過這些年去過的國家城市。除去以出差為目的的不算,去過兩次的地方真是挺多的。有些地方我覺得還是會去第三次,比如說墨爾本還有京都,都是特別喜歡的城市,以後去了再來更新。也有去了三次還是喜歡不上的,比如說馬來西亞。目前去過三次以上且喜歡的只有兩個:濤島和紐約。
濤島在潛水界比較被熟知,號稱「潛水員工廠」。我自己的第一個入門潛水證(OW)和第一個專業潛水證(Divemaster)就是在濤島考的。水比較平靜,適合教學。雖然看的東西和很多好潛點不能比,但是鯨鯊每年也能看得到。
第一次去的時候比較懵,當時也沒有特別喜歡濤島,純遊客的心真的體會不到很多東西,三四天很快就過去了。
主要成就是考證,潛水算是入了門,感覺找到了一個自己特別喜歡又能做好的事情。後來再看當時其實潛得很一般,可能悟性還可以。但是水下的感覺太好了,我到現在都時常說,以後就讓我氮醉了醉氧了死在下面吧。
但再往後回島就不僅僅是因為潛水本身,更多是一起潛水的人和屬於這個島上的一切。
島上主要的潛店一個是Ban"s(據說是全球最大潛店),教練多學生多,位置好。另外一家是BV,很boutique,位置偏,教練不多,氛圍好。我去的是BV,第二次和第三次斷斷續續待了快2個月的時間。
那裡大概就是家一樣的感覺。
閉上眼睛,腦海里是騎著摩托之後路面起伏的顛簸,還有水下每一個潛點的樣子。有熟識的人在等待著回去擁抱。民宿小哥會記得你來過,好像中間我消失的時間只有一眨眼。知道在哪裡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好吃的食物會出現在怎樣的時間地點。
大概就是即使路途遙遠,即使中間是4個小時的飛機,加上12小時的車船,也總是忍不住想回去。每天6點鐘在韓國小哥開的民宿被島上的雞打鳴叫醒,背上包走路去潛店。
起得早路上會遇到潛店的貨車,於是泰國大叔會喊我上車載我去潛店。後來開摩托的技術比較穩定了,開始自己騎到潛店去,大概也就5分鐘。收拾收拾準備7點鐘出海,逢上愛晚點的學生,就幸災樂禍坐在卡車後頭看教練艷子訓學生。她是BV中國組頭頭,重慶妹子,白羊座A型血的大暴烈脾氣,學生出來一個個規矩都特別好。車到碼頭了,下車買711門口的炸雞當早餐,艷子有時候會賞我點油條。
上船,幫著教練給學生裝裝備,裝不好也會被罵,然後嘻皮笑臉重新裝。早上都會去深一點的潛點,於是也會遠一點,船需要開久一點。於是爬到二層甲板上一邊吃炸雞一邊看每次都第一個下水第一個上水的日本組在樓下穿裝備。這時候韓國組老大的freddy偶爾會上來抽抽煙,我會偷偷瞄一瞄很帥很帥的peace哥。偶爾浪大的時候一邊看暈船的學生吐,一邊吃冬陰功泡麵,也是很惡趣味。第一潛上來之後天光還早,上來去餅乾桶里抓夾心餅乾,喝一杯熱茶,聽艷子給學生們briefing下一個潛點或者說下一個技巧。
第二潛上來坐船回碼頭,學生等車來接回潛店。潛水長們大部分時候都不回去,留在碼頭吃吃喝喝。我永遠是吃碼頭三岔路口只有中午開門的豬手飯,留著口水看老闆娘剁肉澆汁,再花五分鐘掃蕩一空。慢慢沿著下坡散步走回碼頭,路過只有中午下午開門的奶茶攤子買一袋奶茶,還有胃口就在奶茶攤子對面的cafe買塊島上最好吃的芝士蛋糕。下午嘛,在Japanese Garden潛點看南園島上的人曬太陽,在Mango Bay潛點看住豪宅的男男女女浮潛。不想下水的時候就到二層甲板上跳船玩,看船上一大群一大群的歐洲小帥哥做技巧,和韓國組的Oni討一支薄荷味的煙抽一抽。
晚上騎車去熱鬧的島中心sairee beach吃一頓好的,或者到沙灘邊酒吧的懶人包上喝小酒,在艷子家裡包不成形的餃子。
如果跟著學生去夜潛,就看下水前水上的夕陽,看學生們第一次夜潛戰戰兢兢的樣子,看教練在海底捂住手電筒給學生們看亮晶晶的海底微生物,上水之後看月亮溫柔又明亮的光和遠處島上的燈火。
夜潛完上來騎摩托翻過山頭去吃牛肉粉或者大711旁邊的稀飯鹹鴨蛋。那家的鹹鴨蛋真是人間美味啊,最多一次得吃了有5個。
平時和buddy還有艷子去看有沒有打折的bikini,蹭著艷子的教練卡到店裡買打折的潛水裝備。路過IDC教練中心一臉艷羨,想著等有錢了也要來考。沒錢住風景好的酒店,於是到風景好的酒店餐廳里買個椰子,喝到地老天荒太陽落。
在711門口不小心踩到狗發現沒反應,害怕地以為自己體重已經到踩死狗的程度了,發現它根本是睡得太死懶得理我。習慣了島上狗愛理不理的姿態之後,喜歡偷偷摸摸用腳蹭他們的肚皮。走的時候有人來送,然後說,早點回來啊。
濤島之後也去過很多很美的潛點,相比之下濤島的水下風光似乎太平淡了。我想這個小島之於我更大的意義和拖拽我回去的力量是在水上遇到的人、找到的自己和留下的記憶吧。
今年6月底在大堡礁船宿,我穿著BV日本組15周年的紀念衫在換氣瓶。船上的澳洲教練問我,BV? 我說對啊我在那邊做過DM,他笑笑說,我也在那邊做過DM。然後關於濤島的聊天就這麼開始了。
潛水圈子就只有一點點大,又或者呢,島民都是有緣人。今年10月又要回去啦。
紐約去了真的太多次,卻還是覺得沒資格說什麼。倒是那天看到角田光代寫年輕時候紐約旅行的文章讓我覺得挺觸動。她說的是因為年齡的因素多了從容不迫的心態。我是覺得去過多次的城市,也讓人會有更從容不迫的心態去面對。因為你知道你會再來,所以願意去像個本地人一樣生活。
然後,我才慢慢了解為什麼二十歲時覺得紐約不好玩。
因為當時的我欠缺太多東西了。首先就是,我沒有眼光。看到老舊建築,卻玩味不出設計創新,也不覺得地鐵的指示廣告牌有任何美感可言。到了美術館,也品味不出馬蒂斯作品中的沉穩氣魄或是梵谷的悲慟哀傷。再者,當時我也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覺得什麼有趣。想逛美術館,還是想逛街購物、走訪觀光景點、欣賞芭蕾舞、歌劇或演唱會?我只是毫無頭緒地拚命觀光,像是跑到不感興趣的高樓上拍照、去逛位於市中心的大公園,甚至加入參觀聯合國大樓的觀光行程,還一邊感嘆真是無聊。然 後,沒錢也是一個原因。當時實際在這裡用餐才能了解,紐約的餐廳不像東京,價錢的分歧並不大。沒有超便宜的餐廳,也沒有一頓飯要價三萬日元、貴得要死的餐 廳。如果想吃得便宜,就要選印度菜或中國菜,還有很多賣三明治或甜甜圈的店家。如果同樣是桌上鋪有桌巾的餐廳,收費就不會相差太多。但這些餐廳對於二十歲 的我來說,卻是高不可攀。另外,因為我們沒有付小費的習慣,所以簡直就是貴上加貴。吃了兩三次餐廳之後,我就得出「沒辦法這樣吃下去」的結論,最後只能在 外賣店、異國料理店或快餐店裡解決三餐問題。不只食物,面對琳琅滿目的服飾店、二手衣店、生活雜貨店,物慾被一一挑起,卻因為經費不足而不得不作罷。這種想買卻不能買的心情,足以讓二十歲的小女生感到相當挫敗。此外,二十歲的我最欠缺的就是從容不迫的心態。無論去哪一個國家,都是我第一次的新鮮體驗。畢竟都大老遠地跑來了,所以自以為非做什麼、非體驗什麼、非看什 么、非嘗什麼、非買什麼不可,否則就不算一趟充實的旅行。這是我當時的想法,於是我就拚命觀光,因為不了解自己,也因為欠缺從容不迫的心態。我以為在紐 約,就一定得看音樂劇,結果卻因為時差而打瞌睡;當時還跑去大家口中的危險地帶,擔驚受怕地走著,同時歪著頭想不通這裡到底有什麼可怕的。因為沒有眼光、缺乏對自己的了解、欠缺一定程度的經費、少了從容不迫的心態,都讓我無法好好享受紐約這個城市。十九年之後,我對這個城市、這趟旅行並沒有多餘的期待,也幾乎不抱任何興趣,卻因此發現這十九年來,自己漸漸擁有過去所欠缺的東西。不能說自己變得更有眼 光,但我比從前更了解自己的喜好、了解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我知道自己對音樂劇、高樓大廈、聯合國大廈一點興趣都沒有。我知道自己打從心底喜歡在街道上散 步、喜歡搭公交車或火車、喜歡逛書店、喜歡逛教堂與集市、喜歡坐在咖啡廳看人來人往。經費也比二十歲時的零用錢或打工薪水多,雖然還是不太會算小費金額, 但是已經無須煩惱上餐廳的花費。至於從容不迫的心態這一點,我現在不認為把行程排得滿滿才意味著充實的旅行。就這個層面看來,我也比從前更悠然自得。過了十九年,我終於覺得紐約這個大名鼎鼎的城市,或許真的是個有趣的地方。對我而言,紐約就像一個我暗戀了很久卻不理我的男生,在我決定放棄時,他卻表示對我有好感,有點像是這樣。
當然是熊貓基地le
大學期間,去了三次熊貓基地,每次都被萌到,好了,我要拿滾滾來吸粉了。第一次,14年五一期間,第一次去, 「哇好萌」「嗨,兩腳獸」第二次,2014年十一國慶節,哈哈,每次都趕上假期,沒辦法,每個來成都找我玩的朋友都要叫我帶他們去看熊貓,這一次有幸看到幼年大熊貓與遊客見面感受:「哇,太萌了」第三次,2015年8月,一樣,帶朋友過去。不得不說,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學生票半價,一張電影票的錢能看一次大熊貓太值得了,這一次看大熊貓吃竹子看了半天。感受,「哇,怎麼可以這麼萌,我都看餓了」最後,放個滾滾吃飯的視頻,我不信你們不會看餓。真的很萌很可愛畢業後定居在重慶。現在已經能夠熟練的帶朋友從南山看夜景到稍走一段南濱路去坐纜車到解放碑到洪崖洞一條線磁器口什麼的就不說了,朋友親戚來了必去之地。去年,這些地方我就走了不下三趟。沒特別的感受,跟個導遊似的。
重慶。幾乎每年暑假都去,應該有三個年頭了,撇開在那裡定居的閨蜜,最吸引我的,應該是重慶火鍋,各種美食。深夜想來都是飛流直下三千尺。體驗就是為美食而去。
首爾去了三次。北京出發機票常年2千左右,2個小時飛行,比去南方還近。前兩次住在明洞,逛逛逛買買買吃吃吃的節奏。時裝店,咖啡廳,暴躁的炸雞烤肉部隊鍋,北京都有,不同的是走在大街小巷能感受到一種認真精緻的態度。路上沒有塵土,街邊的花開得好看。第三次住在弘大,嗯,年輕人打扮得都好好看。
從杭州去了重慶5次
(其中三次是獨自一人)
從第一次到第五次應該是
由原來的磕磕絆絆我滴天吶這都是些什麼鬼
到好久沒回去想念那裡的方言火鍋坎梯等等等
想以後定居重慶了,想把那裡當家
每一次去心態都不一樣
(扯一扯這幾次的遊記。。。希望不要歪樓)
第一次去重慶的話幾乎就是刷新三觀的感覺(在清明)
飛機誤點到凌晨(第一次坐飛機就這麼衰)
剛落地就感受到凌晨四點鐘的山城,熱的要死。。。。
不過重慶不夜城還是很熱鬧很多車流
第二天更是體驗到什麼叫做擁擠致死的三號線(人少的時候搖搖晃晃的挺悠哉的)
不過第一次見輕軌感嘆真的好神奇穿梭在樓宇間
第一次去嘛基本上就是去一些熱門景點
包括也踩了很多景區又貴又難吃的雷
(後來玩的多了其實重慶本地隨便找一家很小的麵館都超級好吃)
(在磁器口踩的雷,人好多好貴。。。。)
也第一次嘗試了正宗的重慶火鍋
非常非常香,沒有很刺激的辣更多的是麻
第一次吃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每次回到杭州都要日夜思念)
第一次到重慶的話也是被夜景迷的不要不要的
如千與千尋般的美,魔幻的仙境的存在
整座城市高低錯落太美了
這是在住所拍的小小夜景,手機像素渣拍不出那種感覺
第一次總的來說就是在趕路看景點
(所以比較走馬觀花,微信步數天天佔據榜首)
而且8D城市你們懂的,沒少迷路,而且重慶方言很快,訓練聽力
出行的時候基本一個人玩到大半夜但是絲毫沒有危險的氣息(跟不夜城有關)
後來幾次基本上就是一種緩慢出行,避開人流,希望以當地人的角度融入這座城市的感覺
發現了很多小而美的東西,同時也體驗了重慶的春夏秋冬,很有感觸
有贊的話繼續更新!坑太大要慢慢補。。。
-------------------------分割線
第二次來重慶已是初夏(不過溫度跟盛夏沒有什麼區別)
重慶不愧是火爐啊,太陽曬得(作死的我活生生把臉晒成了沙漠。。。所以一定避開中午出門)
第二次去觀音橋!好多的漂亮姐姐!
其實好像本地人喜歡去觀音橋,吃喝玩樂都很方便,解放碑周圍的人很多都是遊客,奢侈品很多,有點不日常吧
此處強烈推薦李記串串!他們家的香菜牛肉丸真的是好吃到升仙了
而且有關注街拍方面一定會知道重慶的"打望」(之前打錯了被提醒了一下(?? . ??))文化
這次去觀音橋果不其然,看見很多街拍叔叔拿著各種相機抓拍或擺拍小姐姐
剛開始感覺有點怕怕的,畢竟一堆人拿著相機在商場廣場門口不適應,後來就好很多
可愛顯眼的小黃taxi~
這回去重慶自己一個人探險了很多安靜的小角落
重慶有很多彎彎曲曲上上下下的路
你永遠都不知道路拐角過後會是一副怎樣的光景,這點尤其令人著迷
這條長下坡的下面會有什麼呢~~我當時也好奇
觀音橋的這條路的背後是一處舊舊的美食街很安靜,像是和商圈隔開了
第二次看夜景
並沒有選擇洪崖洞南濱路等人頭攢動的地方
發現了一個意外的驚喜
是重慶渝中區的江濱公園(沿江分布)
有點偏,去那邊真的迷了不少路,不過去了感覺很值
路途中間還坐了一個大電梯。。。兩塊錢哈哈哈哈哈
濱江公園是一個非常非常安靜的賞夜景的地方(安靜到嚇人。。。)
幾乎沒有遊客,燈光也比較昏暗,會有一些老人在打牌喝茶年輕人遛狗鍛煉,甚是悠閑
相對於洪崖洞的遊客觀光,濱江公園像是老市民擺龍門陣的好地方
(很有重慶生活化的味道,巴適~,雖然找了半天,哈哈哈哈不過看夜景體驗很好)
有贊的話繼續更新呀哈哈哈
————————可愛的分割線
第三次的話已經是盛夏了~
本來答主很擔心會不會被烤焦
很意外的,重慶那幾天真好下雨,非常非常涼快,下雨後會有一點點霧
不過重慶那時的霧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沒錯就是以肉眼的速度)散開了。。
(想起那時的杭州,心裡有一萬句mmp)
第三次不是一個人,且住在朝天門那邊,天天看遊船穿梭來穿梭去
所以基本上帶著小夥伴去了之前的地方
少迷了很多路。。
第三次沒有之前的熱血澎湃,想的是在山城悠悠哉哉度過美好的幾天
記憶中每次深夜玩耍歸來
走在回民宿的路上(要經過一個非常陡的樓梯)
四周都有爺爺奶奶賣冰的小西瓜,小到捧在手上邊走邊吃,好像是8塊一個還是多少來著
非常非常甜
每次路過都會叫~
"妹妹兒~妹妹兒~超級甜的冰西瓜要不要哈~"
「要哈!"
還有就是燒烤攤(最好吃的東西往往在攤上,而且重慶的燒烤我感覺很特別,沒有那種刺鼻辛香料混雜的味道,很特別,真的非常好吃,回去杭州後依然吃不到系列)
(燒烤中的年糕,最愛沒有之一)
攤的旁邊是來福士廣場的工地
工地上的工人會來喝喝酒吃吃夜宵
幾張桌擺起,龍門陣擺起
以酒和美食慰藉自己忙碌的一天
(說到這裡想稍稍得文藝一下,感覺重慶是一個高度現代化和舊落交織得很厲害的一個地方在這裡,你如果很有錢,你可以享受大都市帶給你的快捷和繁華,但是,如果你不是很有錢,它也很包容,它會給你一個溫暖的角落,擁你入懷以度過漫漫長夜。)
吃吃喝喝第三次就結束了哈哈哈哈哈
第四次來重慶就是入秋了
整天的下雨,嘩啦啦呼啦啦
入秋的重慶涼快的很~
不下雨的話適合出遊
其實來了之前那幾次,也沒有非常想去的景點,只是很享受在山城的感覺
放下很多壓力和煩惱
去山城步道 探險探險 散步散步
或是半夜肚子好餓
出去尋覓涼糕和抄手當做一次完美的夜宵~
或是花上半天乘公交車
找到一家位於南岸一家非常非常不起眼的小麵店
或是到微博上熱搜的「江渝不關門」
嘗一嘗14塊一碗的水煮肉片~(好好次,量很足,老闆娘會用話筒喊菜)
第四次就是在悠悠的雨聲里結束的~
最後一次!也就是最近的這次!是去重慶跨年!
重慶的冬天沒有想像中的冷呢
跨年那天
輕軌早早的限了流(嚇得我一下午都不敢去遠的地方,老老實實呆在解放碑)
從下午5點開始,人流開始多起來,解放碑旁邊也坐了一圈人
(事實證明。。。那是那天我們最離解放碑最近的一次,之後開始隔離了)
大家都在逛啊逛啊逛啊,消磨時間中
商場里都是人,couple更不用說,屠狗的節奏。。。。
答主實在逛不動六七點就去住的地方,一直待到晚上十點才出動
(以後要去解放碑跨年的小夥伴,可以提前在那邊訂民宿,這樣跨完年直接可以休息)
出門後,( ⊙o⊙ )哇都是人,要進到解放碑是不可能了,遙遙相望
安保叔叔早就人牆隔離好了(心疼他們,大冬天的守了有五六個小時)
答主穿梭於人流鑽啊鑽,然後沒忍住買了個氣球(聽說之前不讓放)
然後然後最激動的要來!最後五分鐘!
答主隨著人群在隔離區外,雖然看不到碑,但是大家還是聚在一起,都拿著氣球
外面自己high系列!
細心的數著時間!
還有四分鐘!
三分鐘!
這時候旁邊的一哥們激動了
大喊
」躁起來!!啊啊啊啊啊「
全場開始騷動有的叫起來了
最後一分鐘!
倒計時!"5,4,3,2,1!」
大家一起放出手中的氣球大聲說
新年快樂!跨年啦啊啊啊啊!
看著那麼多氣球,都是祝福呀~
(這也是答主的頭像哈哈哈)
就這樣第五次在歡呼聲中結束了
喜歡山城中的很多
包括
「妹妹兒~"(多好聽啊)
每次迷路都會有大爺儘力用方言一遍遍說清楚該怎麼走(即使沒怎麼聽明白哈哈哈)
在串串店的時候,有賣花的,賣小飾品的小販進店裡,老闆也是和氣相待
地下街道隨性地拉著小提琴的大爺
輕軌很早關門,滴滴定位錯誤,後來旁邊另一等客人的taxi叔叔的幫忙
..........
經常深夜會在重慶街頭遊玩
但是沒有孤獨感,因為山城是不夜城啊
再晚的夜,都會有緩緩車流和徹夜營業的大排檔陪著你
最後
還記得第一次到重慶的時候,剛上3號線的時候有個大叔問路
之後跟大叔聊起了天,大叔也不是本地人,剛來重慶半年
聽說我在杭州,他說他之前也在江浙一片,不過後來來渝了
我說因為重慶夜景很美吧,美食很多,房價又便宜吧
他笑笑哈哈哈說不全是的
」人文更多一些.....(省略一大段)「
我那時似懂非懂
後來大叔要下車了說道
「我相信你一定會愛上這裡的,祝你玩得開心哦!"
我轉身說」嗯嗯!「
經過這5次後,
好像我能懂當時大叔的意思了呢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重慶,希望我還有第6次,第7次
或許就會去到重慶不走了
最後分享夏天隨手拍的一個vlog
謝邀。
去三次的地方,目前還沒有。倒是去過兩次大連。第一次是跟女王倆人去的,當時去了大連的幾個著名景點,很巧的是,打車的費用都是在20元上下,當時覺得大連好小。第二次是公司獎勵,跟其他三個同事帶著各自家屬去的,去了大連的金沙灣,然後覺得,大連也很大啊中國科學技術館。
第一次:展覽好漂亮,穹幕電影也好看,大大小小的機器人還會指揮樂隊呢,世界真奇妙。——from五歲的好奇寶寶
第二次:把所有的體驗類項目都刷了一遍,比如高空騎自行車,靜電實驗……(過了電的頭髮好難梳QAQ)
第三次:嗯,九連環是個二階非齊次遞推關係,莫比烏斯帶是不可定向曲面,單葉雙曲面是直紋面,鏡子屋裡似乎有個壓縮映射。。。四度進藏。搭車,徒步,摩托,火車。。從布達拉宮走到後藏樟木口岸,遠望過羊湖擁抱過希夏邦馬,青藏線,317,318。我大學四年里最慷慨激昂的四年暑期都奉獻給了西藏。它對得起我上上下下寒來暑往的一往情深。這一世也許都不會忘。
去了南京四次。
大二一次,大四一次,畢業後帶著閨蜜去了一次,臨出國前又去了一次。四次都是青旅,夫子廟,朝天宮,總統府,廣州路。
第一次是遊山玩水,感覺一切都好喜歡呢。
第二次坐在路邊,想一些心事,也想未來能不能來這裡定居。第三次發現了這個城市的另一面,把千年的文化活成現實的一面。第四次懷著錯綜複雜的情緒,寫給自己一張明信片,寄往未知的遠方。我愛南京。超過任何一任男友。去過泰國六次,居住時間約為一年。
我每次到清邁的時候,都會去塔佩門拍張照片。因為不是每次去泰國都會去清邁。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泰國如同我的第二個故鄉,我在那裡有很多朋友,以前教過的學生也都已經開始在機場、在旅行社工作。
體驗就是:泰國就如同上海北京一樣,對我來說是個說去就能去,說工作就能工作,說定居就能定居的地方。不僅是生活成本低,也因為熟人很多好找工作。
以及,我不去那些旅遊觀光景點,學生們會騎車帶我走街串巷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果然旅行要跟著當地人!有什麼問題可以私戳我(?-_-?)如果是去城市,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沒有新鮮感了和興奮感。而且這種新鮮感和興奮感最強烈的過程是在前往這個城市的路途中。
如果是同一時節、同一好友、去同一景點,那是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是同一時節、不同人,去同一景點,那是生無可戀的感覺。(太熟悉了)如果是間隔很久,同一時節、一個人去同一景點,那是物是人非的感覺。杭州
美到窒息想在那裡定居目前足跡踏至國內三十二個省,九個國家。依然覺得自己去過的地方太少,世界那麼大,沒去過的地方太多。
在還有無數未曾去過的新地方待拔草之前,為什麼要去同一個地方三次以上呢。答案是,真的有的。回憶,真愛和四季的變換。
回憶,是抹不去的記憶。
旅遊去過三次以上的地方,第一個,自然是天津。大學度過了四年的時光。在北京工作後,每年都會找個周末去天津。有時,只是為了早上吃碗真素誠的鍋巴菜。在南開新開湖邊走走,看看自己當年住過的宿舍,在大中路校鍾旁看看小自己十歲的學弟學妹。真愛,是某個地方,有獨特的吸引你的魅力,美食,文化,抑或市井。
旅遊去過三次以上的地方,第二個,是西安。第一次去西安,是某年十一帶著爸媽去旅行。整整呆了六天,平均一天只去一兩個地方溜達,慢節奏的旅行。古城牆上騎自行車看夕陽,坐著小車下到漢陽陵地宮,還有每天晚上去回民街的三橫兩豎吃吃吃。送走了爸媽,自己一個人夜爬華山五座山頭,累到癱瘓。最愛西峰!第二次去西安,是清明時節去延安黃帝陵,回來拐去專門吃吃吃。最愛的麻乃餛飩,馬二酸湯水餃,馬建山口口香粉蒸肉,盛記涼皮……吃到腦滿腸肥終不悔。第三次去西安,是和前女友一起去的。忘不了在城牆上暴走,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夢回長安,在回民街橫掃我最愛去的那些小店。同樣的景點,和不同的人去,就彷彿埋下了不一樣的記憶。另外,以前出差常去鄭州,三年內去了八次鄭州,完全要去吐的節奏。在綠城廣場的雪夜加班過後一起打雪仗,被客戶用魚頭酒的「頭三尾四腹五背六」灌得七葷八素,更有夏天的雲台山奇幻之行。鄭州鄭州,天天挖溝。一天不挖,不叫鄭州。又大又破的鄭州,埋下了第一份工作的青春和稚嫩。之後旅行還特意拐來鄭州轉車兩次,一次是去西安的路上,一次是去洛陽的路上,就為了那一碗方中山逍遙鎮胡辣湯,水煎包胡辣湯和肉盒,念念不忘,想起便口水橫流。
四季的變換,是去一個心愛景點的另一個理由。一年四季,風光大不同。
目前只去過兩次洛陽,一次是一月,寒風中的龍門石窟和白馬寺遊客稀少,在伊河邊的農田裡閑逛,看冬日寂寥;回到老城區吃上一碗連湯肉片,立刻滿血復活。另一次是四月,趕著去看冠絕天下的洛陽牡丹,真真絕世芳華。春暖花開之際又去了龍門石窟,便有了幾分靈動呢,與冬天的蕭索感覺大大不同。另外今年春天去了貝加爾湖,西伯利亞荒原徒步,感受貝加爾湖畔的春天。這裡也是想再來幾次的地方呢,冬日看藍冰,初春看融冰,秋日看叢林盡染,想想就心動。北海之畔,安靜得時間彷彿在這裡停滯。
去過的地方不少,想再去的地方卻不多。西安(回民街),成都(辣辣辣),廈門(芒果冰),杭州(青團),南京(煎餃和紅豆蓮子湯),洛陽(連湯肉片),桂林(小田螺),大理(涼雞米線)……嗯,我還真是一個吃貨呢,大部分真愛都是美食……當然,更喜歡有歷史底蘊的美食城市……
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遊盪流亡,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也許有一天,真的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願意駐足一輩子的角落呢。推薦閱讀:
※討價還價失敗是種什麼體驗?
※用 C++ 寫線程池是怎樣一種體驗?
※說話只說一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被驚艷到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莉莉絲遊戲公司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