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局勢不穩,如果說當時抗美援越,阻止統一,會不會更好?

越南狼子野心世人有目共睹。與之情況相當的朝鮮也是。很多人說如果朝鮮半島統一,無論是哪邊佔主導都會向中國索要長白山黃海等地主權,所以說幸好朝鮮半島沒有統一。由此及彼,如果當年我們不對越南過分用力,保持越不統一的情況,現在我國是否壓力會大減?


反對上面暗黑歷史的回復,中國支持兩越統一,支持印支民族解放運動的立場從未動搖,所謂「要不是當初中國小心眼,想保持越南南北分裂的話,中越哪有那麼快就翻臉」完全是無稽之談。

中國出兵朝鮮的目的是在邊境保留緩衝國,而非幫助朝鮮進行統一,否則的話,早在仁川登陸之前中國就出兵幫朝鮮把美軍趕入大海了,用不著等待美軍飲馬鴨綠江再出手。

1950年5月金日成秘密訪華徵詢中共對朝鮮統一半島的意見,毛澤東表示反對,其原因不是朝鮮半島統一對華有什麼影響,而是時機不成熟。不是不支持朝鮮民族統一,而是要等到時機成熟、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時機為什麼不成熟?主要因素是中國國內方面的,1950年6月6日毛澤東在中國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作了《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 基本 好轉而鬥爭》的報告,注意是「基本」好轉,長期戰爭給中國國內造成的破壞使新中國財政條件極為困難:三億一千萬人的新解放區土改沒有完全就位,農村災民和城鎮失業人口問題仍然是一大嚴峻挑戰,通貨膨脹尚未完全遏制,國民黨在邊境和沿海的襲擾仍未停歇。在這種條件下,中國很難有足夠力量支援北朝鮮進行統一戰爭,所以說「時機不成熟」。

也就是說,只要中國國內經濟穩定下來,中國必然支援朝鮮完成國家統一和民族解放,而不是什麼「建立緩衝國」。否則,一個統一的、社會主義的朝鮮半島,難道還不如一個美國駐軍的、部署了核武器和大量轟炸機的朝鮮半島?恰恰是朝鮮金日成政府的冒進政策,在時機不成熟之時貿然對南用兵,使朝鮮戰場陷入「長期對峙、被迫停戰」的僵局,斷送了朝鮮南北統一的機會。

周恩來取道莫斯科飛赴日內瓦之前,赫魯曉夫曾勸周恩來給北越保證,一旦美軍攻擊北越,中國會直接出兵支援北越,結果周不但未給保證,反而在日內瓦談判時承認越南南北分裂的現狀與寮國和柬埔寨的獨立,這被越南人視為被中國背叛的奇恥大辱,越南人一向認為,若不是中國屢次侵略越南,越南早就統一了寮國和柬埔寨,稱霸中南半島。當時就已埋下了中越分裂的種子,只不過因為當時越南尚有求於中國,所以忍而不發罷了。

哦?真是奇聞,難道是中國而不是蘇聯背叛了印支民族解放事業?胡說八道!

事實上,蘇聯在1965年之前對越南的援助是非常可憐的。1955年末-1965年初,蘇聯向北越提供的優惠貸款和無償援助總共僅3.2億盧布,而此前僅在1955年蘇聯向北越提供的無償貸款就有4億盧布。赫魯曉夫主政後,蘇聯積極謀求對美緩和,提出「國際事務美蘇決定論」,在印支問題上執行「三和策略」,放鬆了對越援助,實際上就是右傾投降路線。

而1954年日內瓦會議,則是越南民族解放事業的重大成果,一舉驅逐了法國在印支的殖民勢力,在法理上確認了越、柬、老三國的民族自決權利,事實上用零散的、孤立的游擊區換來了越南北部的整塊領土,為北越加強自身建設、恢復和發展經濟創造了條件。可以說,如果沒有日內瓦會議,就沒有日後北越堅持對美鬥爭的根基,越南民族解放事業就將化為泡影。

而恰恰是上面那位答主口中「苦勸周恩來」的那位赫魯曉夫先生,在1957年公然提議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共和國作為兩個「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實際上就是倡議越南效仿朝鮮搞「南北分治」,恰恰是中國堅決反對蘇聯借印支問題作親美文章。某些人在今天還對周總理倒打一耙,無恥之尤。

中國發起抗美援越的目的是為了利用越南人削弱美軍,不停給美國放血,而非幫助越南人統一。尼克松訪華之後,中國立刻壓迫越南人同美國簽訂了《巴黎和平協約》,終止越南戰爭。

中國抗美援越的目的不是統一兩越、完成印支民族解放是什麼?

尼克松訪華後,中國積極促成越美和談,使美國為首的西方干涉勢力被迫退出越南,這恰恰是越南民族解放事業的里程碑式成果,為北越進一步的行動創造了條件。沒有美國撤兵,則無兩越統一;北越希望統一,又怎會不希望美國撤兵?

還一口一個「壓迫」越南,難道越南共產黨不希望驅逐美軍,而是希望繼續和美軍打的血流成河?《巴黎和平條約》,是越南人民驅逐美帝國主義巨大勝利。這一條約,沒有一條是有害於越南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政治自決的,沒有一條是無助於越南人民停止流血、結束痛苦的,如此意義積極的條約,何來「壓迫」之說?

如果不是南越偽政權不願意接受「越南南方人民通過在國際監督下進行真正自由和民主的普選,以決定南方的政治前途」這一條件,不願意麵對人民的選票的話;如果不是美國政府在承諾「撤退在越的一切美國軍事人員」之後,仍然駐有大量軍事顧問對南越偽軍出謀劃策的話,越南何苦再流兩年血?

不過當時誰也沒想到貌似強大的南越如此外強中乾,美軍撤出後不到兩年就被北越幹掉,南北實現統一。

「誰也沒想到」?呵呵,北越秋風掃落葉的結束戰爭,恰恰來自於中國的鼎力協助;沒有中國軍援,北越哪來的力量對南越實施戰略進攻?

1972年6月18日,周恩來在會見黎德壽時表示同意蘇聯、古巴及東歐貨船在華卸貨,重新打開了蘇聯援越物資海上轉運之門。中國在中蘇關係仍然陰雲密布之時放棄成見,與蘇東國家通力合作,這為越南南方解放武裝力量在1972年3月開始的全面軍事進攻以提供了寶貴的支持。

1971-1973年成為中國向越南提供援助最多的三年,援助總額接近90億元人民幣,僅軍事援助規模就已超過過去20年的總和。龐大的中國軍事援助是北越能夠頂住戰爭創傷,在國窮民困之際仍能大舉用兵的基礎,無中國援助則無兩越統一!

總之,中國支持越南人民決定自己的命運,支持越南實現民族統一的政策從未動搖。越南當局在蘇聯的軍事支持和政治誘惑下走向反華,那是黎筍集團的責任。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堅守自己的承諾、承擔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國際責任與階級道義,其意義是不容抹殺的。

至於說中國「小心眼」的,我倒想看看說這話的人的「小腦瓜」還在不在,對那段歷史到底了解多少。


我也來抽一下 @暗黑歷史 這個博古通今第一人。

其實也不用什麼高深史料,只用一條百度百科即可:

應越方要求,中越邊界野戰輸油管輸油至1976年6月30日才停止。4年間,中國通過輸油管向越南輸送的汽油、柴油總計近130萬噸,占越南抗美戰爭期間中國援越石油總量的一半多,有力地支持了越南保衛北方、解放南方、統一祖國的偉大鬥爭。

所謂四年間,就是1973、1974、1975、1976年了,也就是所謂「尼克松訪華之後,中國立刻壓迫越南人同美國簽訂了《巴黎和平協約》,終止越南戰爭」之後中國「想保持越南南北分裂」的時期。

那麼問題來了,在這三、四年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上下都閉目塞聽,竟然不知道北越正在對南越發動大規模進攻,直至最後徹底解放越南全境嗎?在這三、四年里,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上下難道不知道自己輸送給越南的130萬噸汽油、柴油作為重要軍需資源(野戰輸油管!),可能被北越用來驅動坦克進攻南越軍、驅動汽車向南越進軍嗎?

如果中國真的「想保持越南南北分裂」,為什麼不把這個野戰輸油管的閥門給關上呢?為什麼不停止給越南送油呢?

至於小心眼,我只能說呵呵。

現在汽油價格每噸7000元以上,柴油價格每噸6000元以上。就算中國從1973年開始除此之外一分錢也不給,光是這130萬噸油摺合現今的人民幣就是上百億元援助。

請問,赫魯曉夫先生在1955—1965年間又給了越南幾分錢呢?

如果說這上百億元的油品算是「小心眼」的話,我們能不能請暗黑歷史先生小心眼一下,給我們每個參與本問題的知友贈送一百億元人民幣現金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按照黑暗歷史先生那種黎筍集團奸賊徒黨特有的價值觀,似乎中國不幫助越南吞併寮國和柬埔寨就是小心眼了。靠犧牲弱小民族餵飽狼子野心來顯示自己的大度,很抱歉社會主義時期的我國是做不到的,也許你國辦得到?

再來看黑暗歷史先生所謂「否則的話,早在仁川登陸之前中國就出兵幫朝鮮把美軍趕入大海了,用不著等待美軍飲馬鴨綠江再出手」,就更是不知所云。

金日成之所以對南朝鮮傀儡政權發動解放戰爭,除了當時南傀大規模對南方勞動人民有組織的大規模屠殺令人無法坐視之外,也有一個很重要的外部條件就是此時美國國務院公開表示不將南朝鮮列為協防對象、不對其安全負責。部分由於這一點,社會主義陣營才最終認可了金日成的計劃。關於這一點,還有一個旁證:那就是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積極籌備解放台灣(這一點也被人用來攻擊金日成——認為他耽誤了中國的統一),可要是預判美軍會食言來干預他曾經宣布對其不負責任的地區,那麼解放台灣在當時的條件下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很顯然,中國人民解放軍就算從香港買幾條英國二戰舊船回來,也不可能打得過第七艦隊。從這一點上來說恰恰是金日成以身試法,交了十幾萬朝鮮人民軍做學費,避免了幾十萬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美軍半渡而擊。

既然預判美國不會參戰,那麼中國軍隊自然不會也沒有必要「出兵朝鮮把美軍趕入大海」。反過來,如果預判美國很可能會參戰,那麼金日成很可能根本不會發動六二五解放戰爭,那就壓根談不上中國軍隊出兵朝鮮的問題。

而美軍在大田參戰之後,中國政府作出的反映是非常迅速的。1950年7月7日朝鮮人民軍剛剛在大田與美軍接觸,中國政府就決定:以原第四野戰軍13兵團部隊配15兵團指揮部共4個軍、3個炮兵師、1個高射炮團、1個工兵團,共25.5萬人組成東北邊防軍,分駐鳳城、遼陽、安東(今丹東)、通化、本溪等地,其任務是保衛我國東北邊防,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

然而,這支準備必要時「出兵幫朝鮮把美軍趕入大海的部隊」,直到朝鮮人民軍在洛東江防線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時,才剛剛集結起來;直到仁川登陸前夕,才把指揮機構建立起來:

當時,上述邊防軍各部分散在上海、廣東、廣西、湖南、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等省市區①,確定的東北邊防軍部隊,除第三十八軍第一一四師和第三十九軍第一一五師分別在湖南的桃源和廣西的宜山擔負剿匪作戰任務、第四十軍于海南島戰役後在廣東完成休整已於7月10日啟動直接車運安東(今丹東)外,其餘幾乎全部擔負工農業生產建設任務。為保證各部隊按時到達指定地區集中,中央軍委決定,立即解除各部所擔負的剿匪和生產任務,並責成軍委作戰部、總後勤部與鐵道部協商制定具體車運計劃。8月上旬,邊防軍各部先後全部到達指定的輯安(今集安)、通化、開原、鐵嶺、遼陽、海城、鳳城、安東等地區完成集中②,於8月中旬開始進行突擊整訓。

……

8月下旬,中央軍委決定,邊防軍(含特種兵和第42軍)以第13兵團機構為統一訓練機關,負責邊防軍特種兵工作的萬毅為第13兵團副司令員,並決定第42軍歸第13兵團建制指揮(有的著述說,邊防軍是「鄧華任司令員兼政委,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解方任參謀長」。此說缺乏根據。)。

——《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戰爭》 作者:齊德學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洛東江戰役_百度百科

釜山戰役_百度百科

此時朝鮮人民軍早已成為強弩之末,而美第8集團軍的9萬人已在海空軍支持下在洛東江構築了強大的防線,麥克阿瑟手頭還有7.5萬後來用於仁川登陸的部隊。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25.5萬人即便馬上傳送到洛東江,面對16.5萬具備海空絕對優勢和強大防禦工事的美軍,難道還能順利做到「趕下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中國政府是不信的,因為:

9月中旬,中央軍委又決定抽調中南軍區第五十軍編入東北邊防軍序列。該軍於10月上旬到達東北地區,此時,東北邊防軍已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因此未能參加東北邊防軍的整訓。

隨後,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決定,將第9兵團、第19兵團分別調至津浦、隴海鐵路沿線,以作為東北邊防軍的二線部隊。

真是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辦法多啊!

中央軍委儘力從全國拼湊了26萬人,送到東北,就已經趕上仁川登陸了。不等其攻勢動能消耗完畢再加以反擊,難道還主動湊到洛東江去送死嗎?

當然了,要說服黑暗歷史先生之類的人理解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那是不可能的。但即便是從帝國主義世界體系的角度來理解,正如 @赤坂凌太郎 所說,有自信的列強也是希望自己的鄰國保持統一而不是分裂的——美國對待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政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美國試圖肢解這兩個鄰國,那已經是南北戰爭以前的事情了。難道現在你國堂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不斷自吹G2,實際上不過只有這一點程度的自信嗎?

你國人只有這點自信,只懂得分而治之、遠交近攻(你國距離柬埔寨也實在是「遠」了一些,連范睢時代的秦齊距離還比這要遠一些呢)之類的奇技淫巧也就罷了,可以以己度人,竟然認為社會主義者也都是這樣小肚雞腸的人物,就未免太過可笑了。正所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斯大林時代的蘇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還沒有開始、國家還不完全是工業國的時代,就敢於耗費巨資支持國民政府削平軍閥統一中國,到了1949年反而要搞什麼劃江而治?這種荒謬不經的胡話,讀來真是令人笑得直不起腰來。莫非要把這解釋為斯大林被蔣介石的背叛嚇破了膽么?可蔣介石即便「統一全國」,也從來沒有威脅到蘇聯一絲一毫啊。事實上,早在1949年1月,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就已經訪問了西柏坡,從他若干年後給蘇共中央委員會的報告(考慮到時代因素,他在其中對中共方面的表述做了許多歪曲)來看,蘇聯方面至少在此時已決定全力支持中共了。包括大使館南遷等等,都不過是外交上的障眼法而已。之後,斯大林對金日成統一朝鮮的計劃,也是大力支持的(朝鮮也是蘇聯的鄰國之一)。

凡此種種,我只有一句話做總結:夏蟲不可語於冰也。


這事真不是你們想的那樣,你們真當我朝傻么?!我朝是真想阻止了!

基辛格70年秘密訪華,尼克松72年訪華,美國75年才從越南撤軍,你覺得中美間沒有過溝通么?你覺得越南統一符合誰的利益?中國?美國?都不符合!事實上,美國從越南撤軍後,中國是不支持北越發動統一戰爭的(這也是後來中越交惡的原因之一),甚至已經準備好承認南越了!

1974年底,北越也發動過一次對南越的大攻勢,損失慘重卻只佔領了很少的農村地區,一個規模大的城市都沒拿下來,而75年初的攻勢,開始也一般,損失不小,進展也不快,在75年3月前根本看不出什麼統一的意思,結果打下第一個省城(是西原不?記不清了)後,南越軍隊和難民,一路向南涌去,沖毀了一切防線,南越難民成了北越部隊的前鋒,4月下旬就攻入西貢了。。。

搞笑的是,到了北越攻入西貢時,在南越土地上南越軍隊還是比北越多的,然而整個國家已經亂了,手握幾十萬軍隊的戰區司令想的不是反攻首都,而是和副司令一起自殺殉國了!幾十萬大軍無人統領都TM亂了,這裡還有幾萬精銳呢。。。

尼TM搞個臨時政府也好呀!你也給外國一個干預的機會才是!這尼瑪怎麼干預,怎麼阻止?!


喜歡看韓劇的人都知道,在韓劇穿越劇中,主人公出於某方面的要求貿然改變了歷史,結果卻嚴重影響了後世已經得到的幸福,得不償失。只要學過一點哲學的人,都會知道普遍聯繫的觀點,牽一髮動全身。那歷史是今天自己坐在家裡啃著麥當勞閑敲鍵盤可以隨想改變的嗎?改變了一個點後面無數點都會發生變化,你負責嗎?不客氣地說,拿歷史結果倒推原因基本是胡扯。就像今年豬肉漲價,就抱怨養豬太少,明年豬養多了不掙錢,自己卻一邊吃著鍋包肉一邊充耳不聞,後年豬肉又漲價了就又說東說西。如果彭德懷看到了某人這副形象大概就會罵:娘媽的,豬多豬少靠你閉著眼睛一張嘴在這瞎扯嗎!

簡單來說,從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的東南亞政策,都是一邊力保地區局勢穩定,一邊搞輸出革命,希望的都是自己支持的力量奪取政權,而不是今天某些人沒事幻想的「阻止統一」。即使是54年的日內瓦協議,中國的想法也是怕刺激美國迅速介入,先確保已經得到的北越半壁江山,再徐圖將來,而不是從根本上反對越南統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就是因為中國不同意北越統一南越,導致黎筍一系南方幹部對中國有恨,認為中國阻撓自己家鄉回歸統一十幾年,南方幹部自然比北方幹部對南方的感情深。

黎筍架空武元甲後,南方系掌握越共,越南就開始和中國翻臉了。

中國畫過北緯38度和北緯17度兩道線,美國人眼高於頂沒把第一道線當回事,到了第二道線很老實。

換言之美軍不過38度線你看看tg出兵不


《日內瓦協定》已經等於把越共以黎筍為代表的「南方人」放在火上烤,這本就是中國的政治家後來自己都覺得理虧的地方。


越南局勢不穩,如果說當時抗美援越,阻止統一,會不會更好?

答:我們假設越南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統一。那就沒有中蘇翻臉,那就沒有美國退出東南亞,那就沒有中國和美國建交,那就沒有改革開放。

今天的中國估計還在武鬥。

多因一果,五減一常,內外因經常是互相作用的。


首先先上結論,北越統一對中國而言不是什麼壞事情,甚至是最好的選擇。

當時的情況發展下去無非是三種情況,南越統一,北越統一,與兩邊對峙。南越統一肯定不是最好的,很多人說的是兩邊對峙,這也不見得有多好。

第一,兩邊對峙的情況下,北越有可能像現在的朝鮮一樣對我們有所依靠,但也不見得就會事事聽我們,現在朝鮮和我們國家利益一致了嗎?更何況涉及這種領土領海問題,北越也不見得會發出支持中國南海的聲音吧,最多也就是沉默。

第二,南越在看見中國對南海主權的聲明和強勢,勢必會因為安全等問題,和美國簽訂共同防禦,美國會在南越有軍事存在,更加不會同意中國的南海聲明,甚至有可能在南越部署一支艦隊,這讓我們在南海的問題局面變的更複雜。

第三,分裂的越南,很有可能像朝鮮半島,各種勢力攪和到一塊,南海問題很有可能成為國際問題,更難解決,這恰恰是我們現在所避免的。我們現在強調當事雙方,為什麼呢?就是讓越南菲律賓這些國家單獨和我們談,排除了那些列強,這樣就剩我一個列強了,這不就成為我的地盤了嗎,即使短時間收不回南海,中國也自然而然的成為南海實際規則者,南海也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其他列強沒理由捲入。

現在想想我們的南海政策,除了八十年代沒多佔幾個島外,其實並無巨大失策,不過那也是由於自身力量所致。南海的天秤不斷向我們傾斜,只要問題不國際化,南海就會中國化,一個共產黨的越南註定不可能放心給美帝當打手,不可能在南海全力配和美帝,菲律賓?美帝都瞧不上。最終所需要的只是時間,時間到了,美帝都意識到他在南海沒有立足點。


阻止統一???怎麼阻止?斷絕援助還是出兵佔領河內??你要知道為什麼支持北越!!別忘了還有一個蘇聯呢,國際共運領導權還要不要?中美談判要不要談?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

你居然認為越南不被阻止統一就對中國友好了……

你居然認為中國人能阻止越南統一

以及,你居然認為,美國人賴在南越不走,對中國人更加好。


謝邀。要不是當初中國小心眼,想保持越南南北分裂的話,中越哪有那麼快就翻臉。可以參考我被停用的原號衍水青雲的回答:為什麼越戰中國不派兵幫北越,而朝鮮戰爭就派兵幫北韓? - 衍水青雲的回答


歷史進程是無法改變的,越南就是要動不動惹下你,自己過得不好也不能讓鄰居過的安逸


主要是當時負責外交和指導外交的比較軸

一看是社會主義兄弟就頭腦發熱

自然就不計成本的進行援助

不計較利益得失

最後一旦翻臉

過去的所有投入自然打水漂

或者說

很天真的以為國與國之間的關係

就跟人與人的關係一樣

我對你好,你一定也會對我好,報答我

再加上天朝上國的傳統思維作怪

你用現在的視角看自然覺得很奇怪.

最好的例子就是阿爾巴尼亞

人家什麼都要

這邊就什麼都給

結果人家把支援送過去的東西

一點都不珍惜

最後援助斷了人家自然也反水了

印象里

越南最開始是派陳庚還是誰過去支援了一把抗法.. .. ..

早知如此還不如當時作壁上觀,合縱連橫呢.


如果當年沒有抗美援朝,也不會去抗美援越,tg就直接去台灣打凱申了

如果當年沒有抗美援朝,就不會有現在的北朝鮮,只有一個統一了的韓國,對於tg來說,城門外就駐紮著美帝的大軍,還想搞發展?中國只會變成當今的朝鮮,被封鎖被制裁,

抗美援朝是tg不得不做的,與其說挽救朝鮮更了為了拯救自己,至於越南,中國也有援助,只不過不像朝鮮那樣,舉全國之力去大幹一場。


然而南越太菜啊


你以為南越是什麼好貨色?西沙海戰一開始和誰打得?


抗美援越結束的時候南越還活著呢,但是真沒想到南越這麼不經揍啊……


那還不如幫著法國人延續法屬印支


把朝鮮的模式套用到越南身上是典型的教條思維。

就問一點,南越這麼發達,如果分裂下去,北越能撐多久?

是不是要中國要輸血養一個累贅?最終北越被南越給統一了,對中國又有什麼好處?

至少胡志明比金鮮奴可信多了!


古人很早就總結過:升米恩,斗米仇。

對於越南的援助沒有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我們給的大炮,坦克,槍支,彈藥,汽油,卡車,糧食,成為北越通過胡志明「小道」(其實應該叫大道,很多地方都有3~5條平行的公路,並且縱向也有道路鏈接)滲透南越的堅實的物質基礎。如果在奠邊府之戰後合理的對北越援助,比如只給高炮,戰鬥機,防空導彈等防禦武器,減少剛才提到的進攻性武器,糧食油料彈藥什麼的可以保證北越獨立,但是完全沒有能力去吞併南越和中南半島上的其他國家。兩個分裂的南北越互相如朝鮮韓國一樣主要精力放在對磕。我們在南海問題上的壓力就要相應減輕不少,並且北越有求與我國,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歷史上也不會出現中越自衛反擊戰和之後十餘年的邊界衝突,我國可以更加一心一意地進行改革開放。

至於南北越分裂,美軍在南越駐軍。美國對於南越本來就是要防止北越對其滲透顛覆,並且當時美在菲律賓蘇比克灣、泰國的空軍基地,甚至是新加坡的後勤基地,已經進入南海範圍。並且近年來越南與美國關係升溫。南越有美國駐軍對於南海局勢沒有多大影響。

並且減少軍援和自衛反擊戰軍費節省出來的幾百億乃至幾千億人民幣在80年代取其十分之一,用來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或者研發國內有前途的裝備。當時有很多亟需的先進裝備因為經費不足或者價格沒有談攏的原因和解放軍失之交臂。如果當時我國的口袋內多了十幾億乃至幾十億美元,可以多採購十多件裝備,之後進行仿製,國內研發的很多項目因為經費充足可以繼續下去。可預見對於我國的國防建設產生質的影響。

所以,對於北越無節制的援助,讓其統一南越絕,對於我國的外交,軍事,周邊安全來說是一大敗筆!


我自己感覺啊,一個完整的越南對共產主義陣營的好處要比一個分裂的越南要大。


你以為南越對華就友好了,南沙海戰是和誰打得。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斥巨資援建的越南跨海大橋還未竣工就下沉?
如何看待越南2017年熱搜排行,《楚喬傳》高居第二?
《芳華》背後,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什麼會被輿論淡化?
越南人如何看待這次馬航 MH370 失聯事件?
越南目前最火的本地流行樂隊是哪些?

TAG:朝鮮 | 越南戰爭 | 越南 | 中國南海? | 中越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