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的1+8+9工程是什麼?為五糧液帶來了什麼樣的轉變?


這問題在網上一搜一大堆回答,我就不再做出詳細分析了

站在一個普通白酒業的人角度來說一些白話,我記得當初是五糧液通過包銷定製這一路子打出江山的,後來的這些年白酒廠家一直在玩這個路子刷新著產品線,其中自營.包銷.定製等等花樣層出不窮,套路大致是:

《自營》

廠家控制品質,價格體系,產品線結構,經銷商管理,大市場廣告等等

《定製酒》

經銷商對酒廠說:把這個酒給我裝到那個瓶子裡面去,外面包裝給我畫兩個福娃,我帶它闖蕩江湖去。

《包銷酒》

酒廠對經銷商說:咱家一直把這個孩子往大家閨秀培養,自打她跟了你後日子過得挺開心的,我也不想再讓她跟其他人了,你把她娶了吧,以後她的幸福就拜託你了。

當然這裡面還是有很多規則和玩法,比如每年增長率.價格體系控制.廠家與經銷商共有品牌等等,但因為畢竟不是廠家自有產品,對於產品管理上就沒那麼有力了。

然後出現了啥情況?某***酒,自有產品線外人根本不知道,廠家也沒怎麼去運作。

市場活躍的幾乎都是包銷品。包銷品A家100元的對應的是80酒質,B家120元對應的是50酒質,C家200元的對應90酒質。A區出名的C區買不到,B區運作的不好口碑很差。

買家輪番一喝,嘿!日了隔壁老王家的狗了,這尼瑪你一分價錢0.5分的貨啊,我從ABC三個不同渠道買的三個價位的酒,你酒的怎麼貴的反而沒有便宜的好喝呢。摔!不喝了!

————————————————分割線——————————————————

好了,酒廠因為靠著包銷酒做大了市場,把產品線做的太透明,或者自家產品性價比太高都會嚴重影響到包銷類產品的利潤及生存能力。所以之前產品線一直都是搞稀泥讓外人摸不清這產品到底是走什麼渠道什麼定位什麼酒體。

(不是說自營產品線一定比包銷定製的好,白酒市場故事多我就不一一展開討論了,只能說一款產品好不好,聽酒友口碑,自己品嘗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公了,禁酒令了,整個白酒市場從茅台到五糧液到四特稻花香,沒有一個不受影響的。

當年的包銷體系成了現在的毒品,繼續下去遲早要完,但斷掉也許馬上就完了。

(產品結構混亂,價格體系混亂,客戶體驗差,品牌形象受損)

五糧液走出這一步,能走到什麼程度不知道,但這個給五糧液及其他做出同樣調整的酒廠來說都只是一個「修身」完善自我的過程,屬於《防守》。而面對大市場的疲軟及衰落廠家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這些年白酒被寵壞了,在工藝及市場營銷上都滯後了不少。

這是最後一次產業升級的機會,如果不把握最後這一波的或許將成為歷史裡的一筆,永久消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 2017 年 11月貴州茅台股價創歷史新高,市值已經突破 9000 億元?
小曲酒生產各階段的用水要求是什麼?
中國白酒怎麼排名的?

TAG:白酒行業 | 五糧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