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駁「計劃經濟,人活得像個工具;市場經濟,人活得像只牲口」?

昨晚和家裡人聊天,長輩給我說:「計劃經濟時代,我們就像螺絲、螺帽一樣,沒日沒夜的為國家「做貢獻」,領導想把你放在那裡就放在哪裡,你還不能有怨言!

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了,你們活得就像只牲口,整天想著還貸款,老闆想讓你干多久你就得干多久,你還不能有怨言!」

我很想反駁,但我覺得無法反駁,求高人支招!!!


市場經濟下,多數人事實上就真的是螺絲釘,因為他們越來越多行為(勞動)時間不屬於自身,與自身對抗,被少數人驅時,成為窮忙人。資本主義中不是宣傳契約精神么,事實上就是宣傳時間奴、契約奴精神。

而剩餘價值理論事實上揭示的正是市場經濟中多數人,被計劃的實質,被驅使的實質。

因為市場的唯一目的是利潤,而利潤是價值量的概念,一個追求價值的社會極端邪惡,因為價值是異化的人類勞動,它代表的不是財富、蛋糕,而是權力。

當一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時,他會節約自身的行為(勞動)時間,而交換的社會關係中,能榨取他人的剩餘行為(勞動)時間來支配,就成了權力的象徵。

而市場經濟追求的就是以價值為目的的權力,而不是以使用價值為目的的財富,正如該死的企業追求的是更高的利潤 是更高的產值,而不是最小工作時間下的最大化使用產量,因此企業造就了階級鬥爭,是階級鬥爭的產物。

而計劃經濟就如同一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一樣,社會有計劃的分配總勞動時間,節約總勞動時間,無需榨取他人的勞動來支配,即玩利潤金錢遊戲。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真正區別:是非商品化生產與商品化生產(為利潤而生產)的區別。正如計劃經濟中國營工廠計劃的目的是相應配額下更高的產量更多的工程項目,而市場經濟下企業計劃的目的是相應資本下更高的利潤

由於生產的目的的不同,這樣成本就不一樣。

計劃經濟中的成本,才是要素消耗。正如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一樣,節約勞動要素、資源要素消耗就等於節約成本。

而市場經濟生產的目的是利潤,這樣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交換比例才是成本,正如用更低的工資(勞動時間)去交換工人更長的勞動時間,或者工人相應勞動時間下給更低的工資,成本才更低(這點經常被與利潤率調整相關的市場價格波動掩蓋。)

典型的例子就是按利潤原則的減員增效,就是提高剝削效率,讓工人更長的活動時間不屬於自身不為自身服務。

因為資本主義追求的是以價值為目的的權力,而價值(金錢原子)是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它代表了權力(奴役),通過交換榨取他人的行為來支配(即金錢增值),就成為遊戲所追求的。


其實,計劃經濟時代,也是有些人是工具,有些人不是。

市場經濟時期,也是有人忙忙碌碌,有人悠悠閑閑


說的是對的,不用反駁


醒醒吧,人活得像牲口,一直幹活才有飯吃,這是常態!!!

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帝國社會自古以來,不停的幹活才能不餓死,這是常態!!


說得對啊,反駁什麼。。。


這個……讓人覺得沒法說啊,要是站一邊批另一個,不管哪個總是有站另一邊的人替你批判,可是這個……

不勞動不得食嘛,有沒有剝削階級也是要有資本積累的。然而老人家辛苦了一輩子,發幾句牢騷,咱就不要較真了吧。


人在面對自己其實並不真正能理解的新事物時,只能按照自己的思路,強行尋找「共同點」,將其盡量歸類到某一種他能夠理解的舊事物中去。

對於這種基本沒有邏輯性可言的描述,沒有必要去反駁。他們愛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好了,費勁心思去讓他們修改這個認知,絕大多數時候對你對他們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他說的明顯是現實層面的問題,而非理論層面的問題。想反駁,多隨機訪問幾個人就完了,看看結果誰說得比較正確


說得好對,竟無法反駁。。。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知乎馬前卒與wuweilxl兩種不同的觀點?
如何理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一個姓社,一個姓資?
在生產要素和消費產品的配置和使用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到底孰優孰劣?
知識產權保護到底有利於科技進步還是阻礙科技進步?到底是不是阻礙人類總體生活水平的提高?
對於無人超市的出現提高了失業率,你怎麼看?

TAG:文化 | 社會 | 改革 | 市場經濟 | 計劃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