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事中【正】與【奇】的區別?

如,陳壽評價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可見諸葛亮不擅長【奇】,那歷代名將中誰擅長【奇】呢?又有哪些名將擅長【正】?二者具體區別又在哪?


正奇和虛實是兩回事,虛實的一部分講的是如何使用奇兵和正兵進行作戰,並非等同於正兵、奇兵的區別。以正兵誘敵由奇兵制勝,奇兵仍然是奇兵,只不過正兵為虛,奇兵為實,《孫子》將兵勢篇和虛實篇分開來講就是這個原因。虛實講的是策略的運用,正奇講的是分兵作戰之法,正奇變幻,高深莫測,自然是制勝的關鍵。但沒必要被神奇的描述給攪渾了,正兵既然是堂堂正正之師,必然要有兵勢之威,戰鬥的時候絕不會混亂,陣型不會被敵人所破壞。馬隆挑選勇士,以最精良的裝備武裝,進軍時遇到敵人的擾亂而不會混亂,敵人進行偷襲卻無懈可擊,這就是正兵最奇妙的用法。王濬儲備七年,樓船順江直下,勢如破竹,敵軍聞勢倒戈,這就是兵勢的厲害。強勢的正兵就算正面迎向數倍的敵人也能夠打贏。諸葛亮在撤退的時候幹掉張郃、王雙,受到郭淮與費曜偷襲反而能取勝,正師敗而不亂,退亦不慌,這都屬於正兵而非奇兵。

所以《孫子》曰: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

正兵講究的是形和勢,奇兵的運用更講究虛實與神速,奇兵為輔佐的時候,任務就是擾亂敵人的形和勢或牽制敵人動向。奇兵為決勝關鍵之時,所襲擊的必然是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者攻擊敵人最虛弱無力的地方。所以奇兵往往要建立在計策和情報的使用上,荀攸策計斬顏良用的是兩路奇兵,曹操兵力雖然少,但是這一路部隊進攻袁紹後方,必定牽引敵人注意,再由張遼、關羽、徐晃引輕兵襲擊顏良才是最終目的。要怎麼使用奇兵,肯定要有精密的計算以及準確的情報,曹操偷襲烏巢時,如果淳于瓊有防備怎麼辦?如果許攸是間諜怎麼辦?不僅正奇的使用無法分割,就是虛實、兵勢、地形等的作用都必須配合進去,說到底這也只是理論。名將會依照局勢的變化不斷改變戰術,如何取勝沒有必然的打法,太注重於套路就不像獨孤九劍了。諸葛亮多次北伐,確實未以奇兵取勝過。最後的五丈原之戰中與司馬懿爭北原不成,全因郭淮的計策,諸葛亮佯裝攻西圍,實攻陽遂的計策又被郭淮破解,可見諸葛亮雖有將略,但確實奇謀不足,不過那時的諸葛亮大概已經病了,無非做最後一擊。


正,就是正面、正常、正規,總之就是堂堂之鼓、正正之旗。

奇,就是側翼、非常規、出人意表、出其不意,總之就是從別人想不到的角度來。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這話的意思,就是所戰爭都是以正面接觸開始,而以奇兵取勝。

歷代對奇正的解釋,如曹操說「正者當敵, 奇兵從傍擊不備也」,這就是說的正面和側翼的關係,李靖說「凡兵以前向為正, 後卻為奇」。這是說前進和後退的關係,這裡的「後卻」不是兵敗後撤,而是誘敵深入,其實就是常規和非常規的關係。

凡此種種,奇正之變不能盡舉,用現代術語來說,就是警戒、守備部隊為正,突擊部隊為奇;正面攻擊為正,迂迴側擊為奇;明攻為正,暗襲為奇;常規作戰為正,特種作戰為奇。

從古至今歷次戰爭,正如孫子所言,「以正合,以奇勝」,未有不出奇而取勝者。歷代名將,也未有隻擅正而不出奇者,不出奇則不足以為名將。

至於諸葛亮「制戎為長,奇謀為短」,是說諸葛亮對軍隊的管理能力高於其指揮作戰的能力,並不是說諸葛亮不善出奇,這裡的「奇謀」的奇不是「奇正」的奇。——如果說諸葛亮不善出奇,那他七擒孟獲,難道不是奇?在退兵之際斬王雙、破張郃,難道不是奇?


同意@桑葉有名的回答,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用兵最重視奇正結合了,《唐李問對》第一章中大部分篇幅是在論述奇兵和正兵的區分和作用。此書中李靖關於奇正的主要觀點:

奇兵和正兵的區分:先正而後奇,先仁義而後權譎;凡兵以前向為正,後卻為奇;大眾所合為正,將所自出為奇;凡將,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斗將也。

奇兵和正兵的關係:奇正相變,循環無窮,不能素分(預先區分)。

用奇的最高境界:孫武所謂『形人而我無形』,此乃奇正之極致。

用正兵的戰例:荀吳伐狄;諸葛亮七擒孟獲;晉馬隆討涼州;李靖討突厥。

用奇兵的戰例:李世民破宋老生(霍邑之戰);吳起多用奇兵;李靖令番漢臨時變號易服。

附原文摘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01章 卷上,兵法:

太宗曰:「高麗數侵新羅,朕譴使諭,不奉詔。將討之,如何?」

靖曰:「探知蓋蘇文自恃知兵,謂中國無能討,故違命。臣請師三萬擒之。」

太宗曰:「兵少地遙,以何術臨之?」

靖曰:「臣以正兵。」

太宗曰:「平突厥時用奇兵,今言正兵,何也?」

靖曰:「諸葛亮七擒孟獲,無他道也,正兵而已矣。」

太宗曰:「晉馬隆討涼州,亦是依八陣圖,作偏箱車。地廣,則用鹿角車營;路狹,則為木屋施於車上,且戰且前。信乎,正兵古人所重也!」

靖曰:「臣討突厥,西行數千里。若非正兵,安能致遠?偏箱、鹿角,兵之大要,一則治力,一則前拒,一則束部伍,三者迭相為用,斯馬隆所得古法深矣。」

太宗曰:「朕破宋老生,初交鋒,義師少卻。朕親以鐵騎自南原馳下,橫突之,老生兵斷後,大潰,遂擒之。此正兵乎?奇兵乎?」

靖曰:「陛下天縱聖武,非學而能。臣(案)[按]兵法,自黃帝以來,先正而後奇,先仁義而後權譎。且霍邑之戰,師以義舉者,正也;建成墜馬,右軍少卻者,奇也。」

太宗曰:「彼時少卻,幾敗大事,曷謂奇(邪)[耶]?」

靖曰:「凡兵以前向為正,後卻為奇。且右軍不卻,則老生安致之來哉?法曰:『利而誘之,亂而取之。』老生不知兵,恃勇急進,不意斷後,見擒於陛下。此所謂以奇為正也。」

太宗曰:「霍去病暗與孫、吳合,誠有是乎!當(石)[右]軍之卻也,高祖失色,及朕奮擊,反為我利,孫、吳暗合,卿實知言。」

太宗曰:「凡兵卻,皆謂之奇乎?」

靖曰:「不然。夫兵卻,旗參差而不齊,鼓大小而不應,令喧囂而不一,此真敗卻也,非奇也;若旗齊鼓應,號令如一,紛紛紜紜,雖退走,非敗也,必有奇也。法曰:『佯北勿追』,又曰:『能而示之不能』。皆奇之謂也。」

太宗曰:「霍邑之戰,右軍少卻,其天乎?老生被擒,其人乎?」

靖曰:「若非正兵變為奇,奇兵變為正,則安能勝哉?故善用兵者,奇正在人而已。變而神之,所以推乎天也。

太宗俛首。

太宗曰:「奇正素分之歟?臨時制之歟?」

靖曰:「(案)[按]《曹公新書》曰:『己二而敵一,則一術為正,一術為奇;己五而敵一,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此言大略耳。惟孫武云:『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斯得之矣,安有素分之(邪)[耶]?若士卒未習吾法,偏裨未熟吾令,則必為之二術。教戰時,各認旗鼓,迭相分合,故曰分合為變,此教戰之術爾。教閱既成,眾知吾法,然後如驅群羊,由將所指,孰分奇正之別哉?孫武所謂『形人而我無形』,此乃奇正之極致。是以素分者,教閱也;臨時制變者,不可勝窮也。」

太宗曰:「深乎,深乎!曹公必知之矣。但《新書》所以授諸將而已,非奇正本法。」

太宗曰:「曹公曰:『奇兵旁擊』,卿謂若何?」

靖曰:「臣(案)[按]曹公注《孫子》曰:『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此與旁擊之(拘)[說]異焉。臣愚謂大眾所合為正,將所自出為奇,烏有先後旁擊之(拘)[說]哉?」

太宗曰:「吾之正,使敵視以為奇;吾之奇,使敵視以為正,斯所謂『形人者』歟?以奇為正,以正為奇,變化莫測,斯所謂『無形者』歟?」

靖再拜曰:「陛下神聖,迥出古人,非臣所及。」

太宗曰:「分合為變者,奇正安在?」

靖曰:「善用兵者,無不正,無不奇,使敵莫測。故正亦勝,奇亦勝。三軍之士,止知其勝,莫知其所以勝,非變而能通,安能至是哉?分合所出,惟孫武能之,吳起而下,莫可及焉。」

太宗曰:「吳術若何?」

靖曰:「臣請略言之。魏武侯問吳起兩軍相向。起曰:『使賤而勇者前擊,鋒始交而北,北而勿罰。觀敵進取,一坐一起,奔北勿追,則敵有謀矣。若悉眾追北,行止縱橫,此敵人不才,擊之勿疑。』臣謂吳術大率多此類,非孫武所謂以正合也。」

太宗曰:「卿舅韓擒虎嘗言,卿可與論孫、吳,亦奇正之謂乎?」

靖曰:「韓擒虎安知奇正之極,但以奇為奇,以正為正耳。曾未知奇正相變,循環無窮者也。

太宗曰:「古人臨陳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變之法乎?」

靖曰:「前代戰鬥,多是以小術而勝無術,以片善而勝無善,斯安足以論兵法也?若謝玄之破苻堅,非謝玄之善也,蓋苻堅之不善也。」

太宗顧侍臣檢《謝玄傳》。閱之,曰:「苻堅甚處是不善?

靖曰:「臣觀《苻堅載記》曰:『秦諸軍皆潰敗,惟慕容垂一軍獨全。堅以千餘騎赴之,垂子寶勸垂殺堅,不果。』此有以見秦師之亂,慕容垂獨全,蓋堅為垂所陷明矣。夫為人所陷而欲勝敵,不亦難乎?臣故曰無術焉,苻堅之類是也。」

太宗曰:「《孫子》謂『多算勝少算』,有以知少算勝無算,凡事皆然。」

太宗曰:「黃帝兵法,世傳《握奇文》,或謂為《握機文》,何謂也?」

靖曰:「『奇』音『機』,故或傳為『機』,其義則一。考其詞云:『四為正,四為奇,余奇為握機。』奇,餘零也,因此音機。臣愚謂兵無不是機,安在乎握而言?當為余奇則是。夫正兵受之於君,奇兵將所自出者[也]。法曰:『令素行以教其民者,則民服。』此受之於君者也。又曰:『兵不豫言,君命有所不受』,此將所自出者也。凡將,正而無奇,則守將也;奇而無正,則斗將也;奇正皆得,國之輔也。是故握機握奇,本無二法,在學者兼通而已。」

太宗曰:「春秋荀吳伐狄,毀車為行,亦正兵歟?奇兵歟?」

靖曰:「荀吳用車法耳,雖舍車而法在其中焉。一為左角,一為右角,一為前拒,分為三隊,此一乘法也,千萬乘皆然。臣(案)[按]《曹公新書》云:『攻車七十五人,前拒一隊,左右角二隊;守車一隊,炊子十人,守裝五人,廄養五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百人。興兵十萬,用車千乘,輕重二千,此大率荀吳之舊法也。又觀漢、魏之間軍制:五車為隊,僕射一人;十車為師,率長一人;凡車千乘,將吏二人。多多仿此。臣以今法參用之,則跳蕩,騎兵也;戰鋒隊,步騎相半也;駐隊,兼車乘而出也。臣西討突厥,越險數千里,此制未嘗敢易。蓋古法節制,信可重也。」

太宗幸靈州回,召靖,賜坐,曰:「朕命道宗及阿史那杜爾等討薛延陀,而鐵勒諸部乞置漢官,朕皆從其請。延陀西走,恐為後患,故遣李勣討之。今北荒悉平,然諸部蕃漢雜處,以何道經久,使得兩全安之?」

靖曰:「陛下敕自突厥至回紇部落,凡置驛六十六處,以通斥候,斯已得策矣。然臣愚以為,漢戍宜自為一法,蕃落宜自為一法,教習各異,勿使混同。或遇寇至,則密敕主將,臨時變號易服,出奇擊之。」

太宗曰:「何道也?」

靖曰:「此所謂『多方以誤之』之術也。蕃而示之漢,漢而示之蕃,彼不知蕃漢之別,則莫能測我攻守之計矣。善用兵者,先為不可測,則敵『乖其所之』也。」

太宗曰:「正合朕意。卿可密教邊將,只以此蕃漢,便見奇正之法矣。」

靖(拜舞)[再拜]曰:「聖慮天縱,聞一知十,臣安能極其說哉?」

太宗曰:「蕃兵惟勁馬奔沖,此奇兵歟?漢兵惟強弩犄角,此正兵歟?」

靖曰:「(案)[按]《孫子》云:『善用兵者,求之於勢,不(貴)[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夫所謂擇人者,各隨蕃漢所長而戰也。蕃長於馬,馬利乎速斗;漢長於弩,弩利乎緩戰。此自然各任其勢也,然非奇正所分。臣前曾(部)[述]蕃漢必變號易服者,奇正相生之法也。馬亦有正,弩亦有奇,何常之有哉?」


基本贊同 @蘇沉船 的觀點,不過個人認為,正為王道,奇為輔助。

《唐李問對》有提到幾種情況,比如「凡兵以前向為正,後卻為奇。」,比如「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比如「大眾所合為正,將所自出為奇」,李靖不大讚同「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而贊同其他兩種,我個人比較偏向於最後一種,即——兩軍正面交鋒為正軍,臨時捕捉戰機,出奇制勝是奇。偏向的緣由在於可以以此分析一些戰例,原則上其他兩種也可,只是個人才疏學淺。

正軍既然為正面交鋒所用,主要講究兵力、兵員素質、裝備、治軍、士氣等。

奇軍則講究速度、隱蔽、虛實。

下面將依照個人理解,通過一些例子來討論。

1.夷陵之戰。

具體的情況在以前的一個回答里說過。我想知道夷陵之戰陸遜的大破劉備的作戰計劃? - 李俊傑的回答

簡單說就是,劉備派大軍東進,士氣旺盛,連破邊境守將,陸遜後撤幾百里,於夷陵與季漢軍對峙半年以上,最後陸遜看到劉備捨棄水路的弱點,依靠水路突破至季漢軍後方、側翼,分割季漢大軍,再依靠火勢擾亂,正軍和奇軍前後夾擊,大破季漢軍。最後在馬鞍山,四面圍攻,一舉殲滅季漢軍,劉備幾乎隻身逃走。

前期的水路就是奇軍,陸遜本部大軍為正軍。馬鞍山時,則合兵一處,全部都是正軍。

2.赤壁之戰。

簡單來說:

1.赤壁遭遇戰,曹操和周瑜隔江對峙。

2.黃蓋偽降,火攻聯船。

3.周瑜率軍掩殺。

黃蓋就是奇兵,周瑜主軍為正軍。

3.逍遙津之戰。

具體見古代戰場上個人的勇武對戰局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李俊傑的回答

簡單來說就是:

1.張遼乘孫吳尚未整陣,突襲。

2.合肥城高牆固,防禦措施充足,孫權久攻不下,退軍。

3.在孫權退軍時,張遼有趁機掩殺,差點捉住孫權。

張遼第一次突襲是奇兵,守城時是正軍,再次掩殺時是奇兵。

4.渭南戰役。

具體見一些人認為曹操的軍事能力很差,曹操的軍事能力究竟如何? - 李俊傑的回答

簡單來說就是:

1.曹仁抵禦西涼諸軍進攻。——正軍

2.曹操大軍進逼潼關。——正軍

3.派徐晃、朱靈從蒲坂津渡河來到關中。——奇軍

4.曹操大軍準備渡河。

5.徐晃大敗馬超派來阻礙的偏軍。——正軍(關中戰場)

6.決戰,曹操派輕騎對峙,最終用虎豹騎突襲。——輕騎,正軍。虎豹騎,奇軍。

當然,上述的戰例也可以通過戰略、天時地利人和、兵力部署等其他角度分析,現在只考慮正奇。

在上述例子中,雖然決勝的關鍵在於用奇,但是正軍則是整場戰鬥的基礎。

比如說夷陵之戰,如果正軍實力不夠(比如將領不夠沉穩、壓住場,如夷陵處防禦不夠好,如兵力過少等),在對峙的半年內就有可能被劉備打敗,都輪不到陸遜使用奇兵。再比如說,逍遙津之戰,就算張遼偷襲成功,大殺孫吳士氣,但若是合肥本身的城防準備沒那麼充實的話,在孫權大軍面前同樣會被攻下,所以——兩軍正面交鋒為正軍,臨時捕捉戰機,出奇制勝是奇。關鍵就在於有足夠實力的正軍來抵禦、吸引敵方,然後奇軍才有可能實現效果。

所以說,奇兵的使用通常是在兩方實力不甚懸殊的條件下才能夠實現,否則的話就只有被平A的命運。就像如圖所示的一般。

另外一方面,奇兵的發動還需要建立在一方的主帥在智商、情報等某些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的情況下。否則的話就是一種冒險,或者說賭博。奇兵本身就代表了「分兵」。若是被敵方看破或提防,則很容易導致被各個擊破,反而是自己限於不利之地。當然優秀的將領會想盡辦法提高成功率。

我們應該都是聽著故事長大的。比如韓信背水一戰,比如項羽破釜沉舟,比如周瑜的益用火攻,比如孫武的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那些以少敗多,瞬間逆襲的戰例多少會令人熱血澎湃,嚮往不已。但是懶惰如我們也通常會簡單化一些事件。比如說將韓信的井陘之戰和項羽的巨鹿之戰單純歸結為置之死地而後生,比如說將周瑜的赤壁之戰和陸遜的夷陵之戰簡單地歸為火攻,或者將大多數勝利都歸結為——計謀。卻忽略了背後正軍的存在。(附一個蘇沉船的答案:韓信背水一戰的勝利是否屬於一種倖存者偏差? - 蘇沉船的回答)

而諸如光武帝等一統的經歷卻知之甚少,大多知曉的不過一個昆陽之戰。因為光武中興的戰爭史太過於順風順水,沒有太多的有趣事件。

但是,歷史上大多數的戰鬥卻就是這樣順風順水,強大的正軍一出,一勢乃成,敵手或螳臂擋車或望風而降的。

所以說,正軍才是王道。奇軍只是輔助措施。(當然對於弱勢方來說,奇軍是逆轉戰局的唯一手段)。

所以說,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因為在戰鬥開始前,藉由廟算通常已經決定了勝負。

所以,王翦在滅楚時才會要求60萬大軍,而非妄大的李信的20萬足矣。

所以,用兵如神的韓信會對劉邦說「多多益善」。

因為,正軍才是王道。

而在國家的角度來說,則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只有用正使國家強大了,用奇出兵時才無往不勝。所以強大如西漢時,才會有底氣地發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樣的壯語。

關於諸葛亮的話,陳壽「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沒有說錯。武侯在內政、治軍、軍陣等方面有非常高的天賦,可謂是王佐之才。由武侯操練的季漢兵士,戰鬥力高,遵守紀律,行軍時做到其徐如林。所以可以在魏地風騷地走位,就算在沒糧退軍時也不會出差錯。也就是說,武侯在正軍的使用方面是非常強的。

但是,諸葛亮確實在奇謀上沒有太出彩的表現。這很大原因在於:1.他本身性格就偏謹慎、保守,不似曹操般樂觀。2.他的對手太強,武侯沒有在智力、情報等方面可以完虐對方,而對方也沒有露出明顯的破綻,所以使用奇謀的成功率不高,反而可能會害了自己。(可以參考 @袁本初 的關於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 外寬內忌,好謀無決 - 知乎專欄)

歷史上的名將個人了解的不多,感覺:

正奇皆長:孫武、吳起、韓信、李靖

偏正:白起、王翦、諸葛亮


謝邀..

其實 @三種不同的紅色 解釋的已經很好了..

以下是個人理解。

正為本,奇為輔。正是作戰能力,奇是作戰手段。正是體格,奇是套路。

一支天天抽鴉片抽十年的軍隊,不管他用什麼奇謀詭策。給你三千PLA,碾壓十萬不成問題。

三歲孩童的身體,就是張三丰再世,隨便來個橫綱,站那裡讓他打都沒用。

換成更好理解的遊戲說法,正兵就是你的基本攻防,奇兵就是你的技能。

通過技能給對方上debuff,削弱對方的攻防,然後砍死對手。也就是說,不管你用盡什麼手段,最後還是要去砍死對手的...

劉邦鴻溝背盟偷襲項羽,結果是「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奇兵出了,也到位了,結果最後到了戰場上被人一波剛回去。不是出了奇兵就一定能制勝的。

陳壽的評價個人覺得略失偏頗。

後人開上帝視角來看,丞相的出兵佔了一個穩字,自然談不上奇。

但站到丞相的位子上,要北伐,要保證運輸線,要盡量不敗,要保證敗了之後能及時退不導致大敗,所有的戰術都要滿足以上的內容。

這樣的情況下你讓他跟韓信井陘背水一搏,贏就贏,不贏就死,出奇兵制勝,不可能的。這麼做就不是白底託孤為了蜀漢政權存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了。

而且葛公面對的不是坑爹三秦王,而是東漢末年血火中崛起的穩定的曹魏政權。北伐的成績有,但總是因為或多或少的原因,效果不好。以成敗論英雄,以結果論能力,也會導致丞相的評價有所下滑。


我來搬運一段另類解釋吧,原文網址:《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到底是什麼意思?

《孫子兵法》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話:「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奇正之用,由2000多年前流傳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式謀略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在現今的商業社會備受推崇,以「奇正」命名的企業就有不少,比如「奇正藏葯」這樣的上市公司。在一次內部會議上,馬可波羅瓷磚的董事長黃建平大力倡導」以正合,以奇勝「的理念:」如果把正比作樹榦,那麼奇就是枝葉,……對於我們來講,『正』就是產品,『奇』是創新營銷模式。」

黃總的意思很好,但也是將「正」理解為了常規做法,「奇」理解為了創新手段。

實際上,這是由於多音字導致的最大誤會。

「以正合,以奇勝」,是孫子兵法里被誤會最深的一句話。最大的誤讀,就是以奇勝的奇,不念qí,念jī,是個數學辭彙,奇數、偶數的奇,古人又稱為「余奇」,多餘的部分。

兵法原意是指,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埋伏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jī)兵。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戰鬥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致勝的關鍵。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qí)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正兵安排好了,餘下來的就是奇兵,關鍵的時候用。簡單的說,就是預備隊。曹操註解說:「先出合戰為正,後出為奇」,正奇,就是一個先後概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張在手上,關鍵時候打出去。

「 以正合,以奇勝」,並不是孫子的發明,從孫子往前一千年,仗就一直這麼打。最早有一部黃帝兵法,叫《握奇文》,又稱為《握機文》,《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里,君臣二人討論到這本書,李靖認為本是《握奇文》,因為念jī,傳來傳去,傳成《握機文》了,用「機」字也對,預備隊,也是機動部隊。

對於這句話,李筌有個註解,說:「當敵為正,傍出為奇。」意思是,正面作戰的是正兵,斜刺里殺出來打側翼的是奇兵。

正兵奇兵往往是這麼安排,但這是結果,不是原因。如果兩軍對壘,正面戰場的沒動,側翼先衝擊敵人,等敵人亂了陣腳,正面大部隊再壓上去。這種情況,側翼的小部隊是正兵,正面的大部隊是奇兵。

還是曹操註解的概念準確。簡單的說,正兵奇兵就是一個先出後出的概念。如果「當敵為正,傍出為奇。」那就鎖死了,沒法相互轉化了。

正合奇勝,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千變萬化,但是——終而復始,象日月一樣,死而復生,象四季一樣,是循環的,來來回回,就那麼幾招!奇招並不多,是固定的元素,固定的套路,但用起來,就千變萬化了!

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環之無端。

奇正之間怎麼相互轉化呢?其實很簡單,已經投入戰鬥的,是正兵;預備隊,是奇兵。預備隊投上去,就變為正兵了。正在打的部隊撤下來,又變成奇兵。

所以奇兵,就是還沒上戰場的預備隊


所謂兵以正合,以奇勝。

正的根本在於,大規模作戰你基本不可避免要調動大規模部隊,大規模軍隊你藏得住嗎?你藏不住,所以必然是在明面上,不光是敵人的偵查、襲擾、還有你自己的士氣後勤秩序諸多管理,就算沒有敵人,你把幾十萬人帶到野地里能平平安安走完一圈,都需要高超的管理技能,這就是「正」的意義,也就是說,大規模部隊必須要有秩序。沒有秩序,無敵也會自滅,沒糧餓死,惡劣氣候凍死,疫病、踩踏、迷路、夜驚,自然環境里能虐你軍隊的有一大堆東西。所以諸葛亮作為一個非常稱職的丞相,他在保障組織秩序方面,水平很高。

但是戰爭,尤其是古代戰爭,本質上是要靠摧毀敵方來贏得勝利的,你的主力部隊秩序再好,敵人不與你交戰,你拿不到勝利,你大軍行動緩慢,敵人深溝高壘從容布防,你正面進攻損失也會很慘重。所以用兵,正只能保證「合」,也就是敵人願意和你會戰,你才有會戰可打,如果敵人和你打游擊戰或者焦土戰或者防禦戰,你的正兵就要吃虧了。就不吃大虧,消耗戰打多了也是吃不消的。

所以要依靠奇兵,戰術上要依靠奇兵,戰略上更要依靠奇兵,奇兵的本質就是出其不意打擊敵人沒有防備的弱點,打亂其戰略部署和規劃,破壞其資源調集,打擊其士氣,必須具備隱秘、高速機動,這樣才能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人數不在多,而在其精銳,要能及時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情況下,運動到敵人的弱點。帶隊的人必須勇猛,果敢,能抓住時機。奇兵的作用在於讓敵人失去其「正」,變成危兵,然後這時候你再指揮正軍壓上,立刻摧枯拉朽。

比如二戰西線戰爭,德國動員了143個師,但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作為高速尖兵的那幾個坦克師,它們奇兵突出阿登地區,截斷了攻入比利時的英法聯軍的後路,切斷聯軍補給線,導致聯軍指揮系統整個失去士氣,法國迅速投降——但是因為希特勒疑心聯軍還有反攻能力,最後關頭硬生生限制了合圍部隊的前進,結果三十多萬聯軍成功通過敦刻爾克這個小港口撤退到英國,如果這支部隊也被殲滅投降的話,那英國基本直接得舉白旗了。


直接就是正,間接就是奇。

效果就是:對方指揮官心理失衡,從而三軍潰敗。

英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寫過一本書《戰略論:間接路線》,說白了,主要就是用戰史說明孫子的「奇正之變」,「迂直之計」

他自稱從30個戰爭,280場戰役中分析,總結出只有6個是直接路線兒獲得決定性的戰果,其餘都屬於間接路線的範疇。他總結兩點:

名將寧願採取最危險的間接路線,而不願駕輕就熟走直接路線。必要時,只率領小部分兵力越過山地、沙漠,或沼澤,甚至於與其本身的交通線完全斷絕關係。

但以後,他又發現所謂「路線」不僅具有實質意義,而更具有抽象意義,所以他說:「從歷史上看來,除非路線具有足夠的間接性,否則在戰爭中就很難產生效果。此種間接性雖常是物質的,但卻一定是心理的。」他又指出「敵人心理平衡的動搖實為勝利的主要條件」。

「奇兵」,用孫子的話」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用李德哈特的話來說,就是使對方的指揮官產生」心理失衡「,從而「三軍崩潰」。


正就是陣容搭配合理、五人抱團、做好視野、帶好兵線、清野乾淨利落、支援到位及時、隨時以多打少、走位嚴密、正面開團;奇呢?偷塔流、四一分推流

+++=++=++=+=+=+==++=+==+= 原來是問代表,正的話可以說曾國藩,典型的正,訓練士卒、立好營盤,排開陣勢正面硬剛仗,打硬雖然前期被打的很慘,但笑到了最後。以正和,以奇勝,三國時期黃巾軍動不動幾萬上十萬,但是遇到老劉老曹這樣的百人千人也直接跪了,人多就是看著人多,老曹老劉乘著月黑風高來個偷襲就搞定了。關羽水淹七軍;呂蒙白衣渡江,直取荊州,斷了關羽後路;奇在很多時候就是出其不意,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動手


你可以看字啊。

騎。

騎兵。

集中機動的部隊為奇,維持陣線的步兵為正。

你看氈錘戰術。

它就是個鎚子。


贊同 @三種不同的紅色 的解釋。

我的看法,正就是平推,奇就是突破,出乎意料。

代表戰役:

1,官渡之戰,兩軍對峙,曹操偷襲烏巢。

2,鍾會和姜維對峙,鄧艾偷襲成都。

沒有對峙,偷襲很難成功,沒有偷襲,對峙還不知道要多久,而且不一定誰勝。

諸葛亮在戰爭中確實沒啥突破點,屬於擅長正的典型。擅長正的還有廉頗,王翦,劉秀,戚繼光,蒙哥馬利,朱可夫。

擅長奇的一般用騎兵比較多,代表人物,霍去病,公孫述,曹操,李世民,常遇春,漢尼拔,隆美爾。

奇正各有各的好處,一般來說,奇入門快,見效快,給觀眾印象深,但不太穩定。正穩定,但是見效慢。


岳帥第四次北伐中的堰城大捷,本是兀朮想乘岳家軍兵力分散,他親率金軍主力欲以多擊少,一舉殲滅岳帥主營,結果被沉穩勇健的岳家軍正面硬抗打得大敗,兀朮本人更是被打得心氣全無。我覺得這就是正兵的威力啊!


舉個栗子

張良是正

陳平是奇


去看看唐李衛公問對,有一段專門講奇正的


看上面一堆人洋洋洒洒的說了半天,居然談到哲學。我真是醉了。

其實孫子自己就說透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由此可知,所謂正,即傳統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可以被對方查知,並預測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比如遼瀋戰役,林彪盡起東北軍圍長春,期望圍城打援,這就是正,因為國民黨里長腦子的軍事將領都能看出來,也不可能上當;所謂奇,即出乎對手預料的而又成功了的軍事行動,比如完全不顧補給線被廖耀湘掐斷,全力攻取了錦州,封閉了東北的大門。

為什麼加上成功,很簡單,遼瀋戰役的成敗盡在塔山阻擊戰,塔山贏了,前面的奇才能叫奇,塔山輸了,林總被稱為逗比簡直是一定的。


正就是正面戰線,奇就是繞後包抄。

正就是常規戰術,奇就是另類戰術。

正就是普通部署,奇就是轉瞬即逝的戰機。

國內古代戰爭缺乏戰術細節,我來說說外國著名將領的正奇使用。

凱撒的阿萊西亞之戰,羅馬軍隊的正是將高盧人居高臨下山頭上易守難攻的阿萊西亞要塞下方用圍牆圍死,外層再建一層對外的圍牆,計劃餓死維欽托利城裡的八萬人再防禦隨時可能到來的高盧人援軍。奇是凱撒率領六千騎兵突破高盧人對羅馬人的反包圍,在高盧人進攻外圍防禦工事的時候突然對其後方發動進攻引起連鎖崩潰,城內維欽托利眼見外援崩潰不得不率軍全部投降。羅馬以2萬人戰勝十萬多高盧人。

還是凱撒,法薩盧斯之戰,對陣同樣的羅馬人,龐培的軍團。正是凱撒和龐培一樣,靠河部署正面,利用河流保護一邊側翼。都在另外一側部署騎兵,隨時準備繞後攻擊對方後方。奇是凱撒分析己方騎兵人數遠遠少於對方,在正面戰線後方集合最精銳士兵組成了一隻專門殲滅對方騎兵的陣列。利用自己騎兵做誘餌把對方騎兵引到這個陣列前吃掉對方騎兵,再讓這支精銳步兵和騎兵一起繞後攻擊龐培後方。結果就是凱撒2.5萬人戰勝龐培6萬人。


韓信背水之戰,背水之兵,是以正合,奇兵襲趙營就是以奇勝。項羽破釜沉舟渡河就是以奇合,但是過河以後直接對杠就是以正勝。正是勢,奇是道,勢大則道不足為奇。


「正」其實就是現在流行的說法「陽謀」啊


以正合,以奇勝。中國古代辯證法這六個字即是體現。


治軍治政讓我方軍隊實力大於敵方就是正

計謀策略天時地利人和讓我方實力在某時某刻在局部實力大於敵方就是奇(這個局部是咽喉,腹部等要害)


推薦閱讀:

日本和滿族有可能有血緣關係嗎?
英國脫歐公投,很多評論稱之為民主鬧劇。關於民粹主義和精英主義,以及我們的制度,有哪些共通和各自不足?
古代的人真的分辨不出女扮男裝嗎?
為什麼中國沒有描述霍去病、陳湯、班超、蘇武、裴行儉、李靖這些人的煌煌戰績的電影?
歷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議但是卻真實發生的事件?

TAG:歷史 | 軍事 | 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