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計算機是怎麼理解隨機的?

吶,我很好奇當我們要求計算機輸出一個隨機數,他是基於什麼邏輯,能搞出一個數呢?


1:正統的做法是構造一個函數,使得輸入輸出的響應呈現很長的周期性,這樣就難以預測下一個輸出,成為我們一般所說的「偽隨機」。由於這種方法計算量小,所以在沒有很高隨機性或者其他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用這種方法輸出。

2:更高一點的就是隨機熵池。就是利用計算機系統的各種「隨機」事件(例如說io等),匯總到熵池中,然後再作為隨機數輸出。在很多對隨機數安全性要求較高的場合:例如說密碼、驗證碼、賭博洗牌等場合都會用這類方法。但是這方法本質上還是偽隨機(只要復現熵池加入元素及順序即可重現輸出序列),只是絕大多數情況下,這都是難以做到的。

3:真正隨機數必須通過硬體,然後放大某些物理理論上已經證明為隨機的事件,從而獲得輸出。最常見的就是放大電路的白雜訊,還有例如說放射性同位素的衰變等也可以。這些產生的就真的是隨機數,而且以現有物理學理論來看,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無法精確預測和復現的。

-------------------------------------------------------------------

後面再提一下「隨機」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之前還真的沒有仔細考慮過,昨晚仔細想了一下,還真的不那麼簡單。這裡先要感謝一下 @竹海 的提問。

事實上隨機這個概念,在不同領域是有不同的表述的。而且從純邏輯來說,給你一串有限長度的數字序列,無論它有多長或者多短,其實你都是不可能證明它是隨機序列的一個子序列

道理其實不難:假定你的數字序列為N位,那你是無法保證它是不是一個周期為大於等於N的周期重複序列的一個子序列。

至於是無限長的序列,那要看看數學上有沒有什麼工具來證明這點了,我對這方面不太熟。

在物理上,隨機性的概念來自於物理的隨機過程。

常見的在物理上的隨機過程大概有:熱力學領域的分子熱運動(各種雜訊、布朗運動等)、量子效應(不確定性原理、原子衰變等)、混沌效應(蝴蝶翅膀)等。

如果嚴謹的說證明,只能說前兩類是一個來源的:不確定性原理。但是這個隨機性到底是來自於它的本身特性呢?還是說因為我們某些未發現的物理定律呢(所謂的隱變數)?這個其實物理界一直都有爭論,只能按照我所知道的照本宣科:主流認為,這種隨機性是量子本身的特性。

混沌效應就真的不了解了,有知道的歡迎補充。

那麼由這裡產生的序列如何證明它的隨機性呢?我只能說是以現有的物理定律來保證了。但是如果說到以後會不會又發現個什麼理論來推翻這個呢?雖然我相信概率極低,但是我覺得是沒法保證這點的。

那對於計算機領域來說,「隨機」這個概念又和物理上和數學上的略有不同的。我們說一個輸出序列是「隨機」的,一般包含兩重意思:

1:知道有限長的歷史序列,無法(以較高的準確率)預測下一個輸出數字;

2:無法通過技術手段,使設備(軟體/硬體)重現一樣的輸出序列;

其中第一條是基本要求,而且可以允許攻擊者有一定的預測失誤概率。例如說如果我站在一台老虎機面前一天,連續記錄他的所有結果(有限長的歷史序列),如果這時我能以10%的準確率預測它下一次的結果,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大家可以盡情猜想了。

第二條是要求更高一點的完全破解。因為能重現的話,基本上就意味著完全破解了演算法和各項細調參數。

但是,物理上的隨機過程,雖然無法精確預測下一個輸出序列是什麼,但是在統計意義上,是可以根據各種定理,判定下一個輸出有較大概率出現在哪個區間的(例如說正態分布、冪律分布等)。

所以,實際應用中,物理隨機源應該是在取出隨機數種子之後,要在內部做一層轉換,把這些統計規律給抹掉才行,要不然就真的可能出現以10%的準確率預測老虎機的下一個結果了---這點我之前也沒有注意到。

另外,在某些情況下,例如說做測試的時候,復現隨機序列是必須的。這時候,就只能使用偽隨機,而不能使用真隨機。所以在要求較高的開發中,一般會在隨機數模塊有一個開關,在測試環境用偽隨機源,而生產環境用真隨機源。


首先,取一個種子數,比如當前時間(秒數)T。

然後構造一個方程,使得連續的T代入方程後產生的數值相差很大,這樣就「製造」了一個隨機的假象。

比如最簡單的線性同餘法:

rand(n+1) = (A * rand(n) + B) % M

rand(0) = T

這裡A,B,M是滿足一定條件的幾個常數。

換句話說,如果知道了隨機種子和隨機方程,是完全可以預測出下一個隨機數是多少的。這就是「偽」隨機的意思。


貼一個《kr》的代碼

unsigned long int next = 1;

int rand(void)

{

next = next * 1103515245 + 12345;

return (unsigned int)(next / 65536) % 32768;

}

void srand(unsigned int seed)

{

next = seed;

}


凱文米特尼克《入侵的藝術》的第一章,講的就是90年代幾個年輕人利用計算機產生偽隨機數的漏洞,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博機上大賺特賺的故事。簡單來說,可以把偽隨機數產生的結果看成是一個很長的序列,這個演算法通常相當複雜,讓序列看上去毫無規律,而且通常還會加上當前時間之類的變數,讓這個序列變得更加不可捉摸。不過,只要知道了演算法,就能得到這個序列。問題是當你踏上賭博機的時候,不知道當前的一局處於序列中的什麼位置。這幾個年輕人通過認真研究,發現可以通過觀察計算機發給你的牌面來反推隨機數產生的結果,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獲得較長的序列片段,就能夠發現這個片段在序列中的位置。而一旦確定了序列位置,就能無往而不利。

當然現在的演算法更複雜了,但歸根到底,由人來產生「隨機」這事,根本就是騙人的,感覺而已。


我覺得,應該增加一個計算機硬體,裡邊放一些骰子。用的時候搖一搖。


應該是讀取硬體溫度之類的做隨機數種子的吧?


推薦閱讀:

學習編程該如何起步,24歲開始會不會太晚?
寫代碼工作2年有餘,可總感覺在原地踏步,如何突破?
參加 Hackathon 發現 SDK 有 Bug 是什麼體驗?
參加 Go Hack 17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喬布斯在停車場和 Google 的 Eric 爭論面向對象編程的段子也廣為人知」,這個段子里他們爭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TAG:編程 | 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