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造成了徐慧的悲劇?

武媚娘傳奇中徐慧本是溫婉賢淑,心思細膩的善良女子。而後來卻在與媚娘的相處之中變得狠毒。是因為自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還是因為媚娘阻礙了自己?如果你是徐慧,你該怎麼辦,怎樣既不傷害媚娘又得到皇帝寵愛?


編劇造成的


後宮戲中兩個關係好的人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誤會造成的 當然還有人從中挑撥離間 百分百信任這種事就是放在現在簡單的環境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像甄嬛和眉庄也有過疏遠 後面誤會解釋清楚就和好如初了 關鍵也要事實說話 甄嬛用實際行動扳倒華妃證明她和眉庄始終是一心的 後面兩人關係越來越好。

而徐慧這樣的妹紙 本是非常優秀 卻非把她和武媚娘放在一起比較 比較就會產生不平衡 不平衡就會衍生極端心理 其實個人覺得武媚娘傳奇里徐慧變化太過迅速 沒有太多的內心情感變化過程 一下從溫婉賢淑變成惡毒無比 連自己貼身婢女都能下毒手 我還是有點不能接受 感覺太過牽強 相較之下 安陵容的人物變化要有血有肉的多。

總之編劇要把你寫的有多壞就有多壞 據說這部製作本著接近武則天原型 現在看著完全一個聖母瑪麗蘇形象 我覺得後天一個人性格形成在年少多多少少都有體現 後面我不知道劇情會怎麼發展 不過我對劇情興趣不大 頂多看看美女養養眼。

話說回來 看劇就看劇 當娛樂消遣就好 別想太多 也沒啥實際意義。


歷史上的徐惠在唐太宗的後宮裡究竟是一種怎麼樣的身份存在?受寵?無視?從她被列入后妃傳似乎可以把她納入唐太宗寵妃一列,但是結合看她一生,卻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徐惠出身長城徐氏,是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世孫女,幾次改朝換代到她這輩,徐家固然還是詩書傳家,但早已經沒落了。

據說徐惠五個月說話,四歲讀《論語》等,八歲就自己懂得寫文章了,文章被廣為傳播,才華橫溢的她被征入唐太宗的後宮,被封五品才人。因「其所屬文,揮翰立成,詞華綺贍」,不久便升為了正三品的婕妤,她的父親徐孝德也因此升了一級官,由從六品下的將作監丞被升為從六品上的禮部員外郎。繼婕妤之後,徐惠又被晉為正二品九嬪中的第八級充容。換句話說,充容是九嬪中的倒數第二級,是下嬪。

打拚十多年,才得個下嬪,怎麼著都不象是寵妃的模式。如果有人覺得我是在黑唐太宗的話,可以對比著看貞觀八年的一件事。

貞觀八年,唐太宗聽聞鄭仁基的女兒「容色絕姝」便要聘為充華(即充媛),鄭氏的出身與資歷比起徐惠並無任何特別之處。雖然事被魏徵等人給攪黃了,但僅僅是因為容貌出眾便要給鄭氏九嬪之一的身份卻是事實。這同人不同命啊,連徐惠自己都感嘆:「一朝歌舞榮,夙昔詩書賤」。

有人說名分這東西有什麼要緊的,只要兩個人感情好就行了,這話當然是正確的,但是,徐惠和唐太宗真的很親密嗎?

兩人怎麼親密,史書沒直接提,但是可以從其他的事情上得到驗證。長孫皇后去世後,唐太宗親自撫養晉陽公主,而對於李治,也同樣是關懷倍至,始終把他放在身邊,直到立為太子,仍然捨不得讓他搬出自己的寢殿住到東宮去。即便是貞觀十八年劉洎上疏,懇求讓太子搬回東宮居住,唐太宗也不過是令其與岑文本馬周等人「遞日往東宮,與皇太子談論」,卻絕口不談讓李治搬離自己寢宮的事。一直到貞觀二十年褚遂良再次上疏,唐太宗這才讓李治每半個月回東宮一次。唐太宗真的寵徐惠,讓這個已經成年的孩子住在身邊有多不方便,大家都懂,不用明說。

歷代後宮中有才華的妃嬪不少,就拿司馬炎身邊的左芬(也做棻)來說,寫得一手好文章,卻長得特別丑,但是好色的司馬炎還都常常去她住處坐坐,聊聊天,在提拔後宮妃嬪的等級時,不忘提她,最終做到了正一品貴嬪。

看看同樣才華出眾的徐惠,難得召見。有一次,他讓徐惠前來覲見天顏,徐惠來得稍晚了些,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就發火了,徐惠小露一手「朝來臨鏡台,妝罷暫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啥情況?不是唐太宗去她宮裡嗎?寫的那一手好詩是啥意思?我想多半有抱怨吧?見天地和太宗見面的人,用得著來首詩解圍?一顰一笑不就讓太宗骨頭都酥了嗎?

再看讓徐惠名垂青史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寫得真是好。事情源於貞觀末年,李世民多次興兵攻打四方少數民族,在多處修建宮殿,勞民傷財,百姓怨聲載道。徐惠上疏,文采斐然,切中事理,唐太宗大為贊同,並且給了不少賞賜。似乎是聽從了,但是事實上也是看上去很美。

唐太宗後宮只有長孫皇后和徐惠會大膽上諫。但是對比會發現,長孫皇后說,徐惠寫;長孫皇后簡單說,徐惠長著寫,為什麼要長著寫,不和長孫皇后魏徵等人一樣直接進諫,反正常常見面,聊著聊著,不就好了嗎?還得費腦費力地去贊千古賢君啊,什麼什麼的這不能做,那做了不好?

不說方式看出生疏,就拿重點說事。徐惠重點提到的修建玉華宮一事,實際上唐太宗早在貞觀二十一年七月就開始興建,貞觀二十二年四月又下發了詔書反省自己應當更加節儉,而徐惠上疏的時間是唐太宗下詔反思後。什麼意思?真要勸,早勸了,這會子來跟風,啥情況?裡面透出的拘謹可想而知!早先不敢啊,說了也沒用啊……這會說幹嘛?引起注意罷了。

徐惠得了讚賞與賞賜,但隨後唐太宗又絲毫不受影響地繼續與皇太子李治及文武百官遊玩起玉華宮來,甚至興緻還頗為高昂地親自做了一篇《玉華宮銘》,並令大家應和。

兩個月後唐太宗親自下詔為愛妻長孫皇后建了一座被唐玄奘評價為「壯麗輪奐,今古莫儔」的大慈恩寺。這座宏偉富麗的大慈恩寺面積之大甚至佔據了整個晉昌坊的半坊之地,總共修建了10多座院落,1897間房屋,雲閣禪院,重樓復殿,十分奢華,說白了,上疏完全沒被當回事。大家都樂呵下,如此而已。

誰都不是誰的寵愛,唐太宗對徐惠而言也是如此,唐太宗晚年的詩作中多有流露悲秋傷懷之情,徐惠也沒有任何勸慰之作。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駕崩,徐惠身為無子嬪妃按照慣例被送進崇聖宮出家為尼,自此「山宮一閉無開日,未死此身不令出」,事死如事生。不過這種再無出頭之日的守陵生活對於正值盛年的才女徐惠來說打擊太過沉重,於是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徐惠在得了重病後拒絕服藥,留下「得先狗馬侍園寢」——在祭祀所用的狗馬之前先去侍奉陛下的陵廟這樣謙卑的遺願後,病逝了。

徐惠沒有選擇在唐太宗死後立即絕食的方式,而是漸漸等到生了重病後這才不喝葯,求生本能,可以理解,我們也沒有權力要求她那麼做。但是真的對唐太宗有感情的話,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怎麼著也會有點詩文上的表示吧?非要等生了重病快不行了才寫個詩,揚言自己不吃藥是為了唐太宗,來這麼一出為了啥,大家都懂,就是給新帝李治看的。

不管怎樣,人死為尊吧,唐高宗李治成全了徐惠的這點小心思,將她此舉視為殉葬,並大加讚賞,不僅將其追贈為四妃之一的賢妃,還允許她陪葬昭陵石室。不僅如此,徐惠的家人也就此飛黃騰達起來。徐惠的父親徐孝德被李治擢為了正四品上的果州刺史,連升6級,卒於任上時,李治還「優敕令官造靈舉,別加賻物,具給傅乘,資送還京」。而徐惠的弟弟徐齊聃也被任命為沛王李賢的侍讀,徐惠的妹妹徐氏同樣因為才名出眾被李治召進宮,封為正三品的婕妤。

徐惠在唐太宗的後宮十多年,受封的最高封號也僅僅只是個下嬪,徐家除了徐孝德因為女兒文采斐然由從六品下被升為從六品上外,再沒有因為徐惠的進宮得到任何好處。直到徐惠在唐太宗駕崩一年多後病逝在了崇聖宮,徐惠本人及徐家的待遇這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寵妃只是個好聽的辭彙而已,徐惠的一生仍然只是個悲劇,一個後宮的擺設。


總有人覺得自己沒得到的是別人搶走的,可真相卻是就算沒有她,也輪不到你。


女人就是嫉妒的負載體,電視劇只是強化了此技能而已。試問女性同胞從小到大哪個沒有被女性朋友害過呢???小學就開始了,善良的女孩羨慕比嫉妒多而已。


徐姐姐說:正史中本妃受盡陛下賞識寵愛,爾等也只能在這兒精神上行淫罷了,在陛下那一茬,誰比誰悲劇還不知道呢~


不爭奪的後宮,就不是後宮了。

別說後宮了,就連女性交朋友也有幾分後宮的火藥味。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


發現自己很能理解徐慧


推薦閱讀:

為什麼耽美遊戲的主角(即玩家扮演者)幾乎都是受?
為什麼很多宗教歧視女性,女性還去信它?
女人是怎麼學會穿衣打扮的?
女權、女性主義者眼裡怎樣的女角外形才合格?
大學哲學系的女生在宿舍聊什麼?

TAG:女性 | 女性心理 | 武媚娘傳奇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