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績考的越高的人,考完了之後的不確定感越強?

不是說裝逼,這是一種真實的感受。


因為你錯了都不知道錯在哪,人家哪怕是一點不確定都記在心裡~


試著把排名第一的答案再解釋一下

考得好的人的心理模式是防禦性的(prevention focus),想盡量規避損失,考得差的人的心理模式則是進取性的(promotion focus)。防禦性模式下的人對於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感知高一些,比如擔心自己是否粗心看錯了題,閱卷老師是否會沒理解自己的解題思路。而進取模式下的人對回報的感知更敏感些,更願意承擔風險和不確定性。他們腦子裡想的或許是,這道20分的大題雖然我不會,但隨便寫點東西,總能拿幾分,拿到幾分就賺幾分了。


不是不確定性。

比如滿分150分,通常能考135分的人,考完出來可能會左思右想,有若干道題不是很確定,如果這幾道題都錯了,那可能只能考120多分了,對於135分來說,差距還是很大的。

但是在通常只能考90分的人看來,尼瑪你保守估計都120多分!還覺得不滿意!裝逼!

又好像知乎這段時間的貧富爭論,對於以往年收入50萬的人,今年只能收入45萬,他們都會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而且很有可能直接影響到生活水平的,因為他以前收入50萬卻也消費了四十多萬,略有盈餘,今年收入才45萬不僅沒有盈餘甚至要拿以前的存款出來,當然要哀嚎一嗓子。

而年收入只有5萬的人看來這肯定很刺耳啊!

所以結論是,考高分的人不要去跟成績普通的人討論自己考試的心情,自己知道就好了,有煩惱就找跟自己一個檔次的人(在學習成績方面)互相傾訴。

年收入幾十萬的人當然也有煩惱,但是好端端的跑到知乎上哀嚎也是自己找抽。


到目前為止很多感性的答案已經出現了,我嘗試從另一個角度給出解釋。

需要先提兩個概念「異方差性(heteroscedasticity )」和「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

有過計量和心理背景的朋友們可以很輕鬆理解,沒有的也沒關係,我會簡單說明一下。

先看下面這個圖:

X軸是學生特性,Y軸是考試分數,P軸是概率分布,綠色的曲線是指確定學生特性的前提下(學霸或學渣),考試分數分布的可能性,綠色曲線越高,該處成績出現的可能性越大。而方差反應的是數據的波動程度,學渣成績的波動區間在350~450,學霸成績的波動區間在500~700,這兩個波動幅度不同,就是異方差性。

這種波動幅度的差異也很好解釋,畢竟學渣會的題目有數,更多的是有把握的基礎題,所以分數浮動不會很大,而學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難度較高的思考題和綜合題。

因此我們得出學霸成績的波動幅度是大於學渣的。

接下來講前景理論,前景理論是描述性範式的一個決策模型,它假設風險決策過程分為編輯和評價兩個過程。它有三個特徵,一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二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三是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因此,人們在面臨獲得時往往是小心翼翼,不願冒風險;而在面對失去時會很不甘心,容易冒險。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損失時的痛苦感要大大超過獲得時的快樂感。(注意觀察兩邊曲線的斜率變化)

那麼把以上兩個圖結合起來,答案自然明了。還是看下圖:

學霸是以600分為參考點,學渣是以400分為參考點,由於異方差性,學霸的波動幅度大於學渣,再結合前景期望理論特點:人們對損失更敏感,損失的痛苦要大於獲得的快樂感,簡而言之就是烤好的學霸不會比烤好的學渣高興多少,烤差的學霸一定比烤差的學渣難受很多。(所以烤好的學霸要趁熱吃)

學霸承受著更大的風險,因而成績考的越高的人,考完了之後的不確定感越強。

Q.E.D

我也舉一個例子吧,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就叫她CC吧,CC成績好到平均分92左右,意向是留學,準備雅思托福什麼的,在大二集體報名英語四級考試的時候害怕自己考不過去,放棄報名,在集體考六級的時候不得已去考四級,拿了600+,好好感受一下學霸的恐懼,前面的一些答案有些誅心了,誰說他們一定是虛偽呢?


The whol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fools and fanatics are always so certain of themselves, and wiser people so full of doubts.

(Bertrand Russell)

http://psych.colorado.edu/~vanboven/teaching/p7536_heurbias/p7536_readings/kruger_dunning.pdf


你新買的汽車,突然颳了下,可能只有一個點,但是你會很在意,但是,一個七手的奧拓,就算車燈撞掉了,你可能還覺得嘿嘿,還能開哈。我想應該是這種心理。


學渣學霸一個作加法一個作減法啊。

作加法的步步為營,做減法的患得患失。


你想的是卧槽60分跟65反正都一樣,人家想的是卧槽扣2分是扣1分的兩倍啊!


說個真事兒。

我本科時的一個同班同學,畢業以後去北大讀數學系的博士。他是高數課的助教。

某次期末考試後,一個姑娘可憐巴巴地找到他,說自己考得不好,可能要掛了,怕自己被老師單獨留下來面試,希望能查一下卷子,實在不行給老師說個情,因為她急著回家。我同學好說歹說地安慰了她一番,然後翻開卷子,霎時間驚呆了——尼瑪這卷面分是100分啊!

這是當時在朋友圈的對話:

我當時也很不理解,一個明明考了100分的人,怎麼會覺得自己考得不好呢?難道不是裝逼嗎?

後來我回想了一下自己過去的某次經歷,終於有些理解這位姑娘的感受了。

【初中時,我參加某次數學競賽,一路做得非常順利,感覺就是沖著滿分去了。可是在倒數第二題的一個細節上,感覺自己沒法用很簡潔的語句把它寫清楚,就是明明好像可以兩行字寫清楚的,我卻啰啰嗦嗦地寫了十幾行,非常不爽。在內心的一番掙扎後,我極不情願地做了最後一題。雖然做完了,但心裡還是有點不太爽的,感覺好像是考爆了一般——結果成績一出來,我是滿分。】

你看,雖然我現在早已不是學霸很多年,但我過去的那個經歷,不正和那個考高數的姑娘類似嗎?

於是我開始嘗試做出一個總結:

  • 通常來講,當然是成績越好,考試後的感覺越好,尤其是當自己的實力還很差的時候,每多做出一道題,都是一份額外的驚喜。

  • 但是當你的成績好到一定程度,以至於接近滿分的時候,你的感覺就會截然不同了:

——你會不自覺地去追求完美

——你會記得你沒做出的每一道題;

——你不會做的題越少,你對這些題的印象就越深刻,甚至在考試中念念不忘;

——如果你只有一道題做得不夠完美,並且耗費了較多的時間,那麼,考試結束幾個小時後,卷子上的其他題你可能記不清了,但這道題可能依舊在你的腦海中;

——你離完美只有一步之遙,這種感覺,有時真是糟透了。尤其是,當你感覺你本有能力答得更好,卻因為一念之差沒有做好的時候。

正如下圖:

(咦,有沒有覺得這張圖有那麼一點熟悉?是的,它就是 恐怖谷理論。)對很多人來說,100分已經是完美了。只是,某些學神或許會有不同的觀點:

  • 初級學神——100分並不是完美,只有每道題都答得漂漂亮亮,用最簡潔的方法做出來,才算是完美;

  • 中級學神——每道題答得漂漂亮亮也不能算完美,只有卷面乾乾淨淨,沒有塗改痕迹,那才是完美的試卷;

  • 頂級學神——卷面乾乾淨淨也不能算完美,只有在每道題上所花的時間都在預期之內,有足夠多的時間檢查,那才是完美;

  • 傳說學神——你們都太 naive 了!每道題很簡潔,卷面乾乾淨淨,答題時間控制自如,這就算完美了?錯了!考試的過程是一件藝術品:我的座位,應該是教室的中央,那才是一統天下的感覺;監考老師,應該在講台上正襟危坐,走來走去會干擾到我的思緒;在考試時,四周應該肅靜,因為一點點干擾都可能降低我那完美的答題效率……哎呀我艹,筆一不小心掉地上了。又TM考爆了!

# 學神的世界,我們不懂 #


我猜大概如此吧。


隔空懟一下3年前 @丁鍾書 的回答:

丁鍾書:為什麼成績考的越高的人,考完了之後的不確定感越強?

答主最後一張用前景理論解釋學霸/學渣的圖,損失部分完全畫錯了,相應地結論也就錯了:

損失的痛苦要大於獲得的快樂感,簡而言之就是烤好的學霸不會比烤好的學渣高興多少,烤差的學霸一定比烤差的學渣難受很多

考差的學霸並不會比考差的學渣難受多少,因為損失帶來的邊際效用損失也是遞減的

明明答主自己在上面放了一張正確的前景理論示意圖,損失部分畫的是一個convex function,隔了幾行到下面就自動畫錯成concave function了,犯這種低級錯誤我很不能理解。

而且答主顯然混淆了「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和「損失部分風險偏好(Risk-seeking)」的概念:上述引用部分的第一句話說的是「損失厭惡」,後兩句說的是「收益部分風險規避,損失部分風險偏好」,中間作為連接詞的「簡而言之」是完全莫名其妙的。

至於答主說的「異方差性」,不過就是「學霸不確定感越強」的等價說法(而不是一個「解釋」),所以答主那個回答的有效部分其實就只有一句話:

這種波動幅度的差異也很好解釋,畢竟學渣會的題目有數,更多的是有把握的基礎題,所以分數浮動不會很大,而學霸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難度較高的思考題和綜合題。

這句話之後的前景理論部分完全是畫蛇添足。


我問學霸怎麼才可以考到140,學霸說少做兩道選擇題就可以了


當年高考考完理綜合之後,某學霸女生出了考場就開始哭。

據說是沒發揮好,某道題沒做出來,交卷的時候突然有思路了。

我們一幫人圍著安慰,好一頓勸。

高考後和幾個鐵哥們吃燒烤的時候我們還感嘆呢,你看,人家平時成績這麼牛叉,又那麼喜歡北大,但高考卻沒發揮好,多可惜。想要上北大的話估計得複習一年了。哎,簡直太可惜了。

然後一幫人長吁短嘆。

TMD直到高考考分出來!!!

我們才知道人家是全市(地級市)第一名!!!

沒錯!人家理科綜合題是有一道題沒做出來!!!

不過TMD貌似也只有那一道題扣分了!!!

人家哭是因為人家就是奔著滿分去的!!!

我們幾個還SB一樣替人家感嘆惋惜呢!!!!


學霸能記住每一個不確定的地方,不確定性的累加使得他們覺得要死要死要死;我等渣渣從來都覺得還好還好還好,是因為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 首先聊聊不確定感是一種什麼東西

玩過扎金花不?手裡牌一番出來,卧槽三張Q,敢不敢往上喊了?基本上很多人都爽翻了,結果這時候你對面的大哥跟著你網上喊,各種表情神態氣勢都在告訴周圍人,老子手裡三條A!你還敢繼續么?賭100的敢不敢?賭到10000敢不敢?賭你家三居室的房子敢不敢?……

玩到最後,你的內心就越越發的產生「不確定感」。這種感受並非來自於理性的分析,而是來自於人和環境的博弈,是在某種特定刺激下而產生的感受,而非來自於對事務理性的評估。

  • 再聊聊考試

你覺得考試是個隨機性很強的事情么?雖然我們相信考試成績來自於努力程度,但實際上對於我們內心中的那個非理性的自己,考試就是一場賭博啊!在試捲髮下來之前,我根本不確定自己考多少分。面對考試,理性分析越發不好用,反而感性的部分佔據上風。

  • 真正影響你的不是現實,而是你的幻想

現實情況是我有三張Q,而在我的幻想中,對面大哥有三條A。這種幻想不時閃現,每當它出現,我就會心裡沒底一下。我對結果的想像讓我內心中的不確定感持續升溫,最終感受影響行為,我就不跟了。

  • 代價

學霸往往(但不絕對)會有一個致命要害,就是生命的重心完全放在學習上,正所謂是「不瘋魔不成活」。考試失利就意味著自己生活的重心坍塌。很多人不能理解,認為考砸了沒什麼,下次考好不就行了。擁有這種概念的同學,往往具有多個生活重心,比如工作、姑娘、兄弟、LOL…學霸考砸了的感受,就相當於這位同學丟掉工作,跑了媳婦,兄弟反目,停電斷網後的感受。這種巨大的代價讓學霸們輸不起,哪怕是一分的退步,都會意味著生活重心的搖擺。


因為分數越高的人,目標越明確,越量化。當年為了考北大,我按照我的能力去計算過各科必須達到多少分才有可能上北大(因為我的能力其實上北大還差點),所以任何一科少了幾分都會讓計劃破敗。而分數低的人,更多的只是希望高一點。

當年就是數學和語文考差了,離北大少了十多分,去了南大。


「我每次考完試裝得那麼忐忐忑忑的,不都是為了安慰你們這些學渣的心嗎?」


你只要各科及格就算考得好,我如果考到第二名已經算是失敗了……


我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大一考電路原理的時候很多題感覺不確定,感覺有可能連80分都不到,很是惶恐。結果出來分數是92。

現在回想起來,大概是對自己要求太高,任何一點小失誤都覺得可能要扣分,而實際上批卷沒有這麼嚴格。


因為他們不夠好。

我認識的真的成績好的人,包括我自己,考完不看答案就知道自己的分數大概在什麼範圍,150滿分情況下,誤差不超過5分。從來如此。

其實這種能力算是對整體節奏和自身水平的把握,和對正確答案/解決問題的方式的準確直覺(可能是天生的,可能是基於大量經驗和練習的),哪怕不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麼,也知道自己應該是錯了或者partially correct。

以上。


推薦閱讀:

到大學再系統的學習編程是否已經晚了?
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是怎麼樣的體驗?
26 歲開始學編程晚了嗎?
生活中有哪些壞習慣一旦改正就能帶來立竿見影的好處?
數學,是否應該按照教科書的體系和順序來對定義和定理進行學習?另有哪些高效的學習方法?

TAG:學習 | 時間管理 | 心理學 | 考試 | 情緒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