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聖旨如何防止被篡改?


以清代的聖旨為例,聖旨都是滿漢兩種語言編寫的,所以篡改起來可沒野史里說的「十」改成「於」那麼容易。例如下圖是雍正時期的一張聖旨,就是滿漢兩種語言編寫

此外,古代聖旨本身也是自帶防偽技術的,想要篡改和假冒很難,除了印章之外,用於聖旨的布料也是「私人定製」。例如康熙年間的「漸變色」聖旨,最近剛剛在重慶發現的五彩聖旨(出自嘉慶年間,也是滿漢兩種語言撰寫)

康熙年間的聖旨還有另一個防偽絕招:聖旨的絹布上很嚴細,均勻地印滿了祥雲圖案,就想我們現在的防偽水印一樣。而且所有的聖旨開頭的第一個字,必須是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雲上。明清時期聖旨兩端都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


聖旨的布料什麼的都是她特殊的吧,可能宮裡獨有的,主要是偽造成本太高,字體,圖章,用料都是專門的,查出來就是個死,槍手也得死,跟現在私刻公章完全兩回事。


不能 沙丘之變 黨錮之亂 哪個不是矯詔 還有大冥圓嘟嘟


剛剛參觀了聊城的明清聖旨博物館,除了樓上說的之外,補充一點,在聖旨開頭一段文字以手工刺繡來防偽,由專人提前製作,具有立體感。

抱歉,沒有圖片。


推薦閱讀:

載灃為何不自己篡位當皇帝?
為什麼歷史淮河流域為什麼老是起義,出來那麼多帝王?
哪些演員有皇帝相?
萬曆皇帝明明可以強制立福王為太子,為什麼不這樣做?
隋文帝是中國古代最低估的皇帝嗎?

TAG:歷史 | 防偽 | 宮廷 | 中國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