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華夏文化到底是什麼?

在許多地方看到過華夏文明四個字,但大多數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華夏文化是華夏文明的文化,為了研究這個詞指代的事物,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入手,進而揭示其本質,這個研究方法,是我根據諸子百家中的「名家」得來的,「名家」著名的白馬非馬的辯論顯示華夏文化在很早的時候就注重名實之辯,古人起名,要求名副其實,不能出現概念混淆的歧義情況,否則就會遇到難題。反過來說,中國先賢為事物所起的名字,往往就是他們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倉吉造字而鬼神哭號,我們研究古文中的字義,就能了解到古人對事物的認識。

「華夏」,就是一個非常「名副其實」的詞語,「華」是什麼?「夏」是什麼?「華夏」,又意味著什麼?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我們所要找的關鍵。

古籍中是這麼說的:

《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服章之美,自然是指衣服很漂亮,比如華服、華麗,禮儀之大,則是指禮儀莊重、偉大,對應英文為great,而不是big。

當服章之美與禮儀之大並列,是指什麼呢?《左傳》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一語,華、夏同義反覆,華即是夏,夏即是華,夏人,也就是華人,從很早的時代,就成為了中國人的自稱,「華」「夏」並列,就概括出了中國人的追求,野蠻人不穿衣服,文明的人穿衣服,中國的文明人還要穿漂亮的衣服,這體現了中國人對美的追求,中國人身體上有了漂亮衣服遮蔽、約束、保護,而在精神上追求「禮」,「禮」就是中國人精神的保護,靈魂的衣服,而對這心靈的宮殿,中國人追求它的莊重、偉大,這種事物,才能稱之為great,而英國人只把這樣的詞形容長城,實在是買櫝還珠。(我想這是他們的文化在這方面有欠缺,須知我們只覺得長城長,並不覺得它最great,中國自古不缺偉大的工程。這句話可以參考我的這個答案來理解:什麼是費拉民族?)

我們中華自稱禮儀之邦,這就是根源,最初華夏族是自稱「夏人」的,後來禮儀發展、外化,才有了「華」,即服章之美,實際上它就是禮儀之大在外表上的體現,一個人的漂亮、好看,只是天生基因或者手術刀所決定的,但是「美麗」要多一層內涵,這內涵就是禮儀之大,中國人追求的是美,而不是漂亮,所以鑽石這種光彩奪目的亮晶晶,並不為人們所推崇,而玉這種看起來謙虛的材料,才是中國人的心頭好,所以一個人的外表,往往能反映他的內心,當然,只是一部分內心,現在許多美女沒有「味道」,就是因為她們的只追求服章之美,而精神上卻是一個赤裸裸的靈魂,不知克制自己的慾望,如同孔雀的屁股,內心的孱弱是她們外表的弱點。

為什麼中國人的先祖,要提倡禮儀,將之作為我們文明的核心呢?因為禮儀,是「人類」與「禽獸」的唯一區別,是文明與野蠻的唯一分界。人,力量不如大象,敏捷不如猴子,生命值不如蟑螂,勇敢不如老虎,壽命不如樹木,卻自稱為萬物之靈,將其他生物玩弄於股掌之間,靠的是什麼?就是智力,這是由基因決定的,腦容量的進化就是一個證據;但是這個地球上人來人往,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文明興起,有多少文明滅亡,維持數千年始終不墮的,惟有中國,惟有華夏而已,靠的是什麼?就是我們的文明核心結晶——禮儀之大,雖然經過近現代一百多年的動蕩、衝擊,八國聯軍、「文革」固然厲害,但是「禮」早已深入我們的文明,就像血液循環遍及人類全身一樣,無論戳破哪裡,都能看見血管。

在生活中,舉目所見,皆是禮儀,那麼禮儀是什麼呢?

我給出一個定義,禮儀就是大家所公認的規矩、秩序,公認過程,就是博弈過程。而在中國,規矩隨處可見,吃飯的時候,你不能像狗一樣用嘴去叼骨頭,甚至用手抓也會遭人取笑,應該使用工具,比如筷子,比如刀叉;穿衣服也要合乎時宜,莊重的場合,你不能像山雞一樣艷俗奪目,在棋牌館,也不適合正襟危坐;住的方面,你不能把別人家當成自己家,也不能在樓頂改裝別墅,要有禮貌;出行的時候,你不能像烏龜一樣爬,猴子一樣躥,應該是走出個人樣,開車,也應該禮貌;公狗在青春期遇見母狗,直接就勃起了,口水直流,直往母狗褲襠下鑽,能上去干就直接上去干,沒有母狗,就遇什麼艹什麼,比如這個答案里的情景:寵物都做過哪些令你噁心的事?

@匿名用戶

就是如果是一隻小公泰迪而且還沒有做絕育的話。。。他會操翻一切可以操的東西。我家一隻。。。發情了。。。。從睜眼起來。。。操我的腳。。操我妹妹的腳。。。操我姨媽的腳。。。操我家另一隻公狗。。。操毛絨公仔。。。操沙發。。。。。。。。。。。

@鄭文龍

妹的,我家母狗小比熊發情了,私處有血,然後每天自己舔舔舔,然後我回家就舔我臉。

狗是不懂禮的,公狗見了母狗,從來都是硬了直接上,從沒有講三媒六娉和倫理秩序的,強者為尊,狗和自己的父母、後代交配屢見不鮮,比如斑點狗(大麥町犬),吉娃娃等都是這麼培育出來的。基因決定了禽獸的神經系統與比人類低級,換一個說法,就是更基礎,而獸性是人性的基礎,人也可以做這些事,但是通過理智卻可以制止。知友們中人才輩出,這點Luxenius總結的非常好:

孩子,你的這種衝動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源頭,你GF的矜持是人類文明的基石。

可惜我找不到這個答案了。

任何文明社會的男人和女人交往,都是要講「禮」的,如果不講「禮」,像狗(禽獸)一樣直接進行騷擾和猥褻,是不開化的野蠻人,古代把這叫做「非禮」,而男女依據「禮」的原則交往,最終郎情妾意終成眷屬,這個儀式就叫做「婚禮」,晚上洞房,又叫「行周公之禮(敦倫)」(周公制定了這些禮),夫妻關係是華夏人倫的基礎,家庭是中國社會的單位,夫妻生育了後代,就有了父子,由父父、子子擴展,就有了君君、臣臣,這個說開了又有許多了,在此打住。

人一生下來就是赤裸的,他的靈魂也是赤裸的,這個赤裸的靈魂,就叫「赤子之心」,嬰孩和禽獸類似,殺生未必有惡意,可能只是好奇而已,惡作劇也只是單純的找樂子,並不是故意傷害,年紀幼小又限制了嬰孩的破壞能力,所以大家一般都能忍受,英語里的嬰兒baby的代詞是it,可能也是這個考慮,當嬰孩長大,學會說話,學會規則,知道見了長輩問好,見了警察聽話,見了後輩勉勵,見了朋友交際,學會了這社會通行的規矩,我們就可以稱他懂了禮貌,長大成人,實際上,就是靈魂學會了穿衣服,從光屁股到褲衩背心,再到西裝革履,從赤裸裸地表達慾望到圓滑世故,這個過程有的長,有的短,有的容易有的難,有的人一輩子也學不會。

人類社會的衣食住行,都要有「規矩」存在才能進行,而水土不同,規矩也可能不一樣,英國的馬路就是左行,而美國就是右行,這種分歧,就是吃香蕉先剝哪頭的細節,無關緊要,而導致文明命運不同的的那部分內容的,則是關鍵。我們華夏文明的關鍵之處,就與別的文明不同,可以說,我們華夏有一種特別的文明核心,使我們能渡盡劫波,一次又一次再起,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倫理,這是一種上可影響政治、下可約束人心的「禮」,這種核心不依靠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並且與基因複製的自然規律吻合,正是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這個答案里有部分敘述:怎麼區分宗教和封建迷信?,這也是中國古代沒有宗教國家的原因,「華夏」文明的基本公設,不會演化出宗教國家。

//關於這種特別的文明核心,是華夏文明的精華,暫時留坑,等我刷到擁有一個專欄再詳細討論。//

性交不能傳遞知識與智慧,「禮」這種東西也沒法通過哺乳來傳承,因為人類的基因決定了記憶不能遺傳,所以嬰兒一生下來並無善惡是非,只是混沌無知,按照DND的陣營劃分,初生的嬰兒是混沌中立陣營的,所以小孩子有時候很可愛,有時候也很可恨,但歸根結底是可愛的,因為嬰兒是可調教的,但是在調教之前,是野蠻的,「禮貌」的傳遞,就需要通過教育來調教,而家庭變故,社會動亂,或者風氣不良,個人資質不好,家境貧窮,都有可能造成教育的缺失,同時也是「禮」的缺失,比如「狼孩」「狗孩」的存在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不可避免、必然發生的事情,切不可以點代面,因此而否定一個集體、一個文明的全部。性相近,習相遠,古人誠不我欺,如同基因複製中必然會產生突變一樣,社會中的人也必然因為各種原因產生、存在著「壞人」「惡人」,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良好的環境來學習「禮」,而「禮」亦包含了如何應對這些情況,這是社會的黑暗面的形成過程,做醫生,做警察,無論你幹什麼都要明白這個真實的世界,而不是活在美好的想像里等待受傷。

禮是怎麼形成的呢?禮是人類通過博弈形成的共識,道德、法律,合稱禮儀。

儀,度也。——《說文》。徐鍇系傳:「度,法度也。

而在我國古代,我們又稱之為「禮法」,法儀,就是法度。二者是統一的。道德法律這種秩序的形成過程在這個答案里我有論證:人類的道德是怎麼起源和發展的?我的認識,就是依據我的這個結論得來的,所以「禮」又是可以變化的,而《論語》可以作為以上觀點的佐證: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論語·八佾》

【譯文】子夏問道:「『有酒渦的臉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轉得媚呀,潔白的底子上畫著花卉呀。』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底子,然後畫花。」

子夏道:「那麼,是不是禮樂的產生在[仁義]以後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這段文字中的「禮後乎?就是「禮也是後來起源的吧?」的意思,而孔子贊成這一點的,並且很高興。

"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第一》「和為貴」,和,就是禮的作用,以和為貴,就是是禮的原則,而和,就是博弈成功後的最終結果,比如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藺相如和廉頗經過博弈達成了共識,維繫了「禮」,其國不墜。

子張問:「十世可知?」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第二》

【譯文】子張問:「今後十代[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說:「殷朝沿襲夏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襲殷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麼,假定有繼承周朝而當政的人,就是以後一百代,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

子曰:「周監(鑒)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完善)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由此可知,禮又是可以繼承、損益和變化的,這個損益的過程,就是前面說的博弈。

至於我們損益禮的原則,論語中也提到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這句話是華夏文明的寶貴財富,(利者為善,害者為不善,三個有利於也可以由此而來。)也是我們進行學習的準則,我們是來知乎看更大的世界的,但是這個世界有好有壞,《論語》可以成為我們的準則,開眼望世界,但不能丟失了自己,既見朱紅,也容墨黑,能交君子,無懼小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依此來看,則我對 @葛巾 的離開毫不可惜,只是惋惜那些答案,金絲雀終究只適合做籠中鳥,一旦生物圈擴大,外來物種必然進入,此時還穿著西服去狩獵,豈不謬也?不愛紅妝愛武裝才對。美麗、優雅與存在沒有決定性的干係,葛巾這樣的精英本來就不屬於所有人,也不再屬於2014年的知乎。她需要賞識、理解和寵愛,鳳凰擇梧桐而棲,凡木怎麼能停留呢?麻雀和烏鴉多了,鳳凰必然自我放逐。「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裡漸漸擁擠,已經不再是能容納葛巾奔跑的草原了,牧民要向農夫轉變了,可惜知乎官方看起來沒有這個意識,沒有貫徹這個學習的準則。

近現代中國的歷史就是一個例子。

//(內含大量私貨,請慎入。)

這句話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過,但是意義重大,在政治上,從清政府到鄧小平的探索學習中(華夏近代學習歷程見我這個答案伊斯蘭因素會阻礙伊斯蘭國家現代化么?),這句話始終未能全部實行,魯迅的拿來主義,也是繼承於此,就拿近六十幾年來說,毛鄧都知道這句話,而毛主要理解為「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對應了"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就不太重視,於是建國初期一邊倒,不理歐美,後來跟蘇聯鬧翻了,連蘇聯也不學了,自己閉門造車,單幹去了,再後來又跟美國好了,跟蘇聯是抵死纏綿;鄧著名的貓論」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只對應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而「其不善者則改之」就沒重視,所以改革開放之後,各種蒼蠅隨著蛋糕飛了進來,妓女、毒品、間諜、漢奸等等又重新出現在大陸,短板原理作用下,就成了政權的軟肋,所以中國幾經風波,險些覆亡。太宗之革僅僅十年,就被搞得欲仙欲死,不得已拿綠皮戳住,也是無奈之舉,而這些年人們哀嘆世風日下,就是 @帶三個表,練八榮神功,舉和諧大旗,也事倍功半,因為人民記得誰對他們好,誰朝他們開過槍,zf的公信力意味著人民對它的信心,這一點鄧遠比不過毛,二十五年前那局勢之後還能走到如今,實在是天佑中華。 不過,冢中笑爾書生氣,先輩篳路藍縷,創業艱難,常常有無可奈何之舉,毛建國初期,政權新弱,四面是敵,老大哥也不是真心,不得已納了投名狀,去大樹下乘涼,所幸朝戰一役,擺脫了棋子地位,後與歐美修好,能又重回了大流氓之列;鄧改開初期,阻力重重,為了推行政策,不得已也有像梁啟超一樣的諱疾忌醫之舉(見梁啟超醫療事件與中醫境遇),所幸終究有所作為,華夏如今能坐二望一。這也許就是書生意氣和政治家風度的區別,求全往往是求敗,而滿招損,謙得益,能舍才有得,能成事的,造反成功的,終究不是書生們,要不然三年都邁不了第一步,水箱一來,就作鳥獸散,不是藏到五湖內,就是躲到四海外,連個譚嗣同都沒有,須知捨得一身剮,屌絲才能把高富貴拉下馬,毛本人九死一生,死了弟弟,死了老婆,死了堂妹,死了侄子,續弦是自殺,連兒子都一個死一個瘋,所幸少將還在,甚至鄧也癱了一個兒子,可見要取得空前的成就,就得有絕後的覺悟。這些革命者的口號是「砍頭只當風吹帽!」所以譚嗣同能叫革命志士,康有為就不夠格,孔子連盜泉之水都不肯飲,自然遠離庖廚,只能為人師表,不能為人之主,在陳蔡之間吃不上肉,也是難免的。

部分論述在這個答案:陳丹青說的沒有被欺負過的臉是什麼?

傅文佩!別躲在門外不進來!你有本事鬧革命,你有本事開門哪!

——《情深深雨蒙蒙·雪姨》

真正的革命者都是不怕犧牲的,也不會離自己的祖國遠遠的,即使萬難,也會回到這片土地上奮鬥,喬裝打扮,虛與委蛇,渾身解數都使出來,就是不會挑了事以後跑得遠遠的。

//好了,私貨傾瀉完畢,大家可以出來了。

所以,華夏文明就是追求服章之美、禮儀之大的文明,比如 @沃金 在中國有哪些逆天的文物?提到的唐朝的腰帶扣,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美麗的文物,體現的精神,就是禮儀之大外化為服章之美,外表的美和內心的美是完善而統一的結合。

圍繞「華」、「夏」這概念又生出了我們文明的枝枝葉葉,華夏倫理、美學、藝術、韜略、器物,整個文明的核心與外延,是我們與其他文明的根本不同。我們華夏號稱禮儀之邦,不是說每個人都已經是君子了,而是我們文明的追求的方向是禮儀之大,都是我們的追求,服章之美與禮儀之大,這是華夏的意義,所以我們自稱禮儀之邦。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里少室山一戰,有個情節我印象深刻:

眾雄初聞虛竹之父竟是少林寺方丈玄慈,人人均覺他不守清規大有鄙夷之意,待見他坦然當眾受刑,以維少林寺的清譽,這等大勇實非常人所能,都想他受此重刑,也可抵償一時失足了。萬不料他受刑之後,隨即自絕經脈。本來一死之後,一了百了,他既早萌死志,這二百杖之辱原可免去,但他定要先行忍辱受杖,以維護少林寺的清譽,然後再死,實是英雄好漢的行徑。群雄心敬他的為人,不少人走到玄慈的遺體之前,躬身下拜。

南海鱷神道:「二姊,你人也死了,岳老三不跟你爭這排名啦,你算老二便了。」這些年來,他說什麼也要和葉二娘一爭雄長,想在武功上勝過她而居「天下第二惡人」之位,此刻竟肯退讓,實是大大不易,只因他既傷痛葉二娘之死,又敬佩她的義烈。

金庸筆下的方丈,是華夏的方丈,金庸筆下的群雄,就是華夏的群雄,就連金庸筆下的南海鱷神,也是華夏的惡人,南海鱷神頗有點天然呆,對於「禮」的重視甚至超出了所有人,最終竟然因此而死,實在是可悲可嘆。

在清初,傳言皇太極病亡後,其弟多爾袞曾有意按照滿族游牧時的習俗迎娶皇兄之妻大玉兒,但因為顧忌到中原的禮法終究沒能成功,歷史記載對此也頗多隱晦,而民間對此更是傳言紛紛,武松搞了潘金蓮,這是違逆禮法的的大逆不道,絕不可原諒,此事甚至一定程度上關係到了清朝的統治,而最終的結果,是服章之美被摧毀,而統治者是在「禮儀之大」上讓步了,清朝皇帝前幾個頗為勤勉,康熙雍正乾隆,無一不是好學的人,他們吸取元朝滅亡的教訓,抓住了本質,不斷學習漢文化,並且不斷刪改、強化「禮」,使之有利於自己的統治,後繼者蕭規曹隨,如果不是兩千年未有的大變局,清朝很有可能又是一個三四百年的長久王朝,當然,刪改古籍所造成的文化損失,也很巨大,但是清朝總算做到了元朝沒有做到的事情:為什麼元朝統治的時間遠遠低於清朝呢?。

朱元璋《奉天北伐討元檄文》中說道:

....「彼時君明臣良,足以綱維天下,然達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嘆。自是以後,元之臣子,不遵祖訓,廢壞綱常,有如大德廢長立幼,泰定以臣弒君,天曆以弟鴆兄,至於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習,恬不為怪,其於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之倫,瀆亂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禮儀者御世之大防,其所為如彼,豈可為訓於天下後世哉!」.........「及其後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專權,憲台抱怨,有司毒虐,於是人心離叛,天下兵起...」對於家天下的政治制度而言,家事就是國事、天下事,家庭內部的倫理關係一旦混亂,就意味著政治倫理關係被打亂,禮法一旦不被遵守,倫理混亂,滅亡也就開始了。專權外戚王巨君,扒灰老漢李隆基,都是例證,倚強凌弱,退為蠻獸,倫理混亂,政治黑暗,土地兼并,民不聊生,漢唐之衰,皆由此來。

所以我很贊同 @Thruth 在如何看待漢服復興運動?中的答案:

道之不復,其器焉存?

漢服圈子裡有許多人,只知服章之美而不知禮儀之大,只追求外表的漂亮,不知道靈魂的魅力,捨本逐末,買櫝還珠,莫過於此。

華夏文明面對數千年天災人禍的挑戰,就是這樣過來的,如今,漢服不在,禮儀亦易,但這裡還叫中華,幾度滄海桑田,不改華夏之本,若重回國富民強,自然倉稟實而知禮節。

華夏文明太過深厚、宏大,這篇答案也只是管中窺豹而已,能見一斑,我已欣慰。

@無聲 寫完了。


昨天剛去參加了西交大的一個弘揚傳統文化的論壇,想說說自己的思考。@浮生未半兄講的很好,我舉手贊同。但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去闡述一下我的觀點,不一定正確,也許有借鑒意義。

文明的一切,來自於人民,最終也要歸於人民。

簡單來說,上面這句話就是我的觀點。當今意義下的華夏文明(或者說文化),不是由少部分人創造、操控、繼承的,而是蘊含在華夏大地的角角落落,在千千萬華夏人日常的一舉一動中體現,經歷了歷史的風沙塵埃,經歷了世界的諸多變遷,在歷史上交融整合,最終沉澱的東西。

文化、文明是一個現象,或者說是一個在生活中體現的東西,既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會是朝夕相異的。我從下面幾個點來分別闡述。

1、華夏文明的判定。

2、華夏文明的特徵。

3、華夏文明的發展。

4、其他的一些思考。

華夏文明的判定

我直接上答案:所謂的華夏文明,是由華夏土地,以及華夏土地上的人民所承載的東西。我將「這些東西」粗略的分為兩塊:

生活習慣:包括衣食住行,禮儀道德,政治家庭,心態情懷等。是能具體表現出來的行 事方式和普遍情感。

思維習慣:抽象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思維,是生活習慣的內在支撐,當然,思維習慣 的具體表現就是生活習慣。

似乎是在說廢話?精簡一些:所謂的華夏文明,是由華夏土地和華夏人民承載的生活習慣和思維習慣。而華夏人民是指在這片土地上以一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人。最終來說,華夏文明是由土地決定的,而不是由血統、典籍、某種學說所決定的。而且,需要注意一點是,華夏文明是我們所有的,而不是我們所特有的。

亞洲銅 亞洲銅

祖父死在這裡 父親死在這裡 我也會死在這裡

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華夏文明的特徵

@浮生未半 兄講的「服章之美、禮儀之大」非常精彩,我就不贅述了。但是,我需要從我的角度說出的是:所謂服章禮儀,是華夏文明中非常重要的特徵,絕不是華夏文明的實質(實質我在上面說了是土地和人民)。

所謂禮儀,不是被某人發明出來的,而是產生自人民,再被人為的加工修飾,編列完善之後推行起來。也就是說,人民才是禮儀的產生處。大賢們,或者說禮儀的制定者們,只不過是中華禮儀的集大成者。當然,這些集大成者的作用是很明顯的,也是很重要的,正是他們不斷的努力推行,並且以身作則,才使得禮儀能更進一步的深入大眾。

但是,中國的特徵只有禮儀嗎?絕對不是的。

中國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各民族地區地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其它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崑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河南墜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

是不是中華文明?

中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長期以來在某一地區由於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習俗等因素的影響,形成有一定親緣承襲關係、菜點風味相近,知名度較高,並為部分群眾喜愛的地方風味著名流派稱作菜系。其中,魯菜、川菜、粵菜、閩菜、淮揚菜、浙菜、湘菜、徽菜享稱為「八大菜系」。

是不是中華文明?

中華的漢字、文學、樂器、音樂、節日等等,全部是中華文明的內涵。當我們提起華夏文明的時候,應當要有一種厚重感,明確的知道我們所提及的是多麼宏大的龐然大物。這些具體的事物,是不能被忽略,也不能被其他概念所囊括的。換而言之,我們不能定義說「華夏文明是xxxx」,我們只能說「華夏文明包含了xxxx」。因為這個概念牽扯的太多。

華夏文明的發展

只要華夏人民不消亡,華夏文明就不會消亡。

你所在的地方就是華夏,你的身上就是華夏文明。

崇古薄今的思想古已有之,各位原教旨民族主義者的言論煩不甚煩。在我看來,這些人的眼光都停留在神話時代:居然看不到事物的發展。

人有人的繁衍,文明有文明的繼承,文明的繼承者不是某某賢者,也不是某某血統,更不會是某某宗族。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只能是全體中華人民。那些痛呼著「崖山之後無華夏」的人,依然是拜服在古代的皇權正統之下,似乎死了一個皇帝,覆滅了一個政權,中華的血脈就斷絕了?崖山之後,中華人民是不是還在耕種讀書?是不是還有倫理道德?是不是還唱著戲曲?是不是還畫著國畫寫著書法?只要華夏人民不消亡,華夏文明就不會消亡。一個政權而已,不必大驚小怪。這片土地,這群人民,他們才是中華。

再看近代中國的發展,現代化問題。

看著很多人的做法,字要是繁體的,書要是豎排的,衣服要是漢服,我實在是不解:現代化的中華文明就不是中華文明了?形式的東西,總是在變的,不變的是我們的土地,以及我們的——禮儀(概念意義上的)。

(以下包含私貨)

——————————私貨分割線——————————————————————

民族問題

我就說一句話:

文化是手段,人才是目的;

我們要解決的是中國的問題,不是漢族的問題;

眼界狹窄的人,往往心胸大不到哪去。

——————————私貨分割線——————————————————————

其他的思考改天再寫吧,因為寫的自我感覺不還,也不知道這答案有沒有人看。

最後奉上:

給中華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中華。


參見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中國是「倫理本位」的社會,與西方「團體本位」的社會有很大的區別


華夏這個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指稱的地界大約為現在的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關中地區。

華夏現在泛指中國。華夏文明從黃河流域起源,經過了這些階段:

公元前3世紀,秦帝國:

公元前2世紀,西漢帝國:

公元3世紀,三國鼎立:

公元6世紀末,隋帝國:

公元7世紀,唐帝國:

公元10世紀後期,北宋王朝:

公元13世紀晚期,元帝國:

公元15世紀前期,明帝國:

公元18世紀中葉,清帝國:

公元20世紀前期,中華民國:

直到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

漢字書法繪畫文化等就不說了,值得一提的華夏文明:

1)一夫一妻多妾制:妻為正室、元配,妾通常出身低微,地位低下。

2)中醫,包括但不限於: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

3)曆法,如農曆。

4)體育活動,包括但不限於:武術,拔河。


一個文明的核心是該文明的統治術,即物質資源的分配方案與每個階層在該方案中的介面協議。

——讓?皮埃爾?盧克


現在知乎上面,爭論華夏法統與倫理是一大焦點,但要問處於何處?基本上沒人知道。就是公元50年的【白虎通義】!就是《三綱六紀》!

【全文的核心】【三綱六紀】【君為臣綱】

西漢末年,王莽作為外戚勢力,終於滅掉了西漢王朝,但天下不服王莽,新朝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

劉秀,身為一介布衣卻漢室宗親的,在家鄉乘勢起兵。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稱帝, 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劉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則而從列侯遞降。到他父親劉欽這一輩,只是濟陽縣令這樣的小官員了。

西漢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秀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 元始三年(3年),劉欽去世,年僅9歲的劉秀和兄妹成了孤兒,成了普通的平民。

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36年),劉秀登基後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克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自新末大亂到天下再次一統,歷經近20年的時間,此間百姓

傷亡慘重,戰死和病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到劉秀再次統一天下之後,天下人口是「十有二存」。

劉秀能重建劉邦系統的【漢王朝】,原因如下

1.【劉天子】與【周天子】一樣,是天下人的信仰核心,【劉天子,既是君,更是神】,劉邦的血脈就是法統的保證。劉邦首先是東亞大陸天下的核心【神靈】,神的形象經過劉家王朝200多年的經營天下已認可。天下還是有很強烈的【神靈崇拜】,在漢武帝的大力推行下,董仲舒天人感應說,讖緯與經學的結合,推動了漢代經學的神學化。

2. 中國人源頭就是起於【神靈崇拜】,只是西周的統治者把【神靈崇拜】弱化了,但是楚國的【神靈崇拜】一直沒有間斷,屈原的【九歌】就是先秦最著名的神學化文學作品。

西漢的天下,主要是由古楚國地區的民間力量為主導,【楚有三家,必滅親】,項羽、劉邦都是來自於古楚國地區。

西漢建立以後,實際就是古楚國文化的復興,而不是中原古西周東周文化的復興,儒家文化作為起源於周文化的一部分,為了適應民間楚文化的復興,必然要把楚文化的【神靈崇拜】傳統予以融合,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讖緯與經學的結合,就是水到渠成的發展結果。

3. 東漢光武帝劉秀曾以符瑞圖讖起兵,即位後崇信讖緯,「宣布圖讖於天下」,儒家讖緯之學遂成為東漢統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聖性。

讖緯之學,兩漢時期一種把經學神學化的儒家學說。漢朝的讖緯學說,讖緯神化劉姓皇權,奉孔子為宗教主,將儒 學發展為儒教,具有完整的宗教神學體系。

讖緯學說,主要以古代河圖、洛書的神話、陰陽五行學說及西漢董仲舒天人感應說為理論依據,將自然界的偶然現象神秘化,並視為社會安定的決定因素。

讖緯在漢代的流行,是與漢代思想界天人感應、陰陽災異泛濫分不開的。讖緯與經學的結合,推動了漢代經學的神學化。

漢武帝以後,獨尊儒術,經學地位提高,產生了依傍、比附經義的緯書。緯以配經,故稱「經緯」;讖以附經,稱為「經讖」;讖緯往往有圖,故又叫「圖讖」、「圖錄」、「圖緯」;以其有符驗,又叫「符讖」;以其是神靈的書,又叫「靈篇」。

讖緯之學對東漢政治、社會生活與思想學術均產生過十分重大的影響,在東漢末年漸衰。

4. 所謂的【讖緯】,其實是「讖」與「緯」的合稱。

【讖】是秦漢間的巫師、方士預言吉凶的隱語、預言作為上天的啟示,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凶禍福、治亂興衰。

讖大概起源於先秦時期,漢以前在燕齊一帶的方士中就造有「讖語」。《左傳》中就有一些讖語的記載。緯則較為晚出,通常認為出現在西漢。後來讖、緯逐漸合流。

「讖」的記載﹐以《史記·趙世家》所載秦穆公時的「秦讖」為最早﹐一說此事出於後人依託﹐不足據﹐當以《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盧生奏錄圖書之語為最早。秦始皇時,方士盧生入海求仙,帶回《圖錄》一書,中有「亡秦者胡也」的讖語。

最古的讖書是《河圖》﹑《洛書》。現在的中國學術界與民間,《河圖》﹑《洛書》的研究可是顯學,地位可比佛學、道家之研究。

緯書的內容萌芽於伏生的《尚書大傳》和繼起的董仲舒的《春秋陰陽》﹐但到漢武帝以後才出現託名於經書的緯書﹐

當時《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和《孝經》都有緯書﹐總稱為《七經緯》。又與《論語讖》﹑《河圖》﹑《洛書》等合稱為「讖緯」﹐

「讖緯」共有八十一篇:《河圖》九篇﹐《洛書》六篇(說自出於黃帝至周文王的本文)﹐又別有《河圖》和《洛書》三十篇(說自初起至孔子九位「聖人」增演的)﹔還有《七經緯》三十六篇。

此外﹐另有《尚書中候》﹑《洛罪極》﹑《五行傳》﹑《詩推度災》﹑《汜歷樞》﹑《含神務》﹑《孝經勾命訣》﹑《援神契》﹑《雜讖》等書。漢末﹐郗萌又集圖緯讖雜佔五十篇﹐為《春秋災異》。這些書總的思想屬於陰陽五行體系

5. 漢光武帝都利用圖讖稱帝﹐取得政權以後﹐發詔頒命﹑施政用人也引用讖緯。讖緯說,正式成為東漢王朝認定的意識形態與正式的神學、儒學的思想。

漢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又正式「宣布圖讖於天下」﹐定為功令的必讀書﹐「言五經者﹐皆憑讖緯說」。儒生為了利祿﹐都兼習讖緯﹐稱「七經緯」為「內學」﹐而原來的經書反稱為「外學」。讖緯的地位實際上凌駕於經書之上。

6. 漢章帝召集博士和儒生於白虎觀討論五經同異﹐由班固寫成《白虎通德論》﹐把讖緯和今文經學糅合在一起﹐使經學進一步讖緯化。

東漢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由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陳述見解,「講議五經異同」,意圖彌合今、古文經學異同。漢章帝親自裁決其經義奏議,會議的成果由班固寫成《白虎通義》一書,簡稱《白虎通》。

白虎通義》,作為官方欽定的經典刊佈於世.這次會議肯定了【三綱六紀】,並將【君為臣綱】列為三綱之首,使封建綱常倫理系統化、絕對化,同時還把當時流行的讖緯迷信與儒家經典糅合為一,使儒家思想進一步神學化。

7.中國文化,到了東漢時期公元50年代,在於西方基督教起源的同時期,終於有了華夏的思想信仰的核心----【三綱六紀】【君為臣綱】這個歷史的飛躍!

三綱六紀】【君為臣綱】決定了中國2000年的歷史邏輯的鏈條,是華夏法統的核心,是中國人之所以稱為中國人的核心依據。

中國文化傳統的【忠君愛民】思想,20世紀的【愛國愛民】的治國理念與法統,就是來源於東漢公元80年的白虎通義》,來源於三綱六紀】【君為臣綱】。

《三綱六紀》出自《白虎通德論》卷七,作者是班固。

本書主要內容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六紀即: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

第一紀諸父,即父親叔伯這一輩;第二紀諸舅,即母親這一系;第三紀兄弟,即自己的兄弟;然後是族人,即自己父系家族裡的一批人;最後是師長和朋友,此乃六紀。

《三綱六紀》全文

班固(東漢)

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

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

故《含文嘉》曰:「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又曰:「敬諸父兄,六紀道行,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師長有尊,朋友有舊。」

何謂綱紀?綱者,張也,紀者,理也;大者為綱,小者為紀,所以張理上下,整齊人道也。人皆懷五常之性,有親愛之心,是以綱紀為化,若羅網之有紀綱而萬目張也。

《詩》云:「門門文王,綱紀四方。」

右總論綱紀君臣,父子,夫妻,六人也,所以稱三綱何?「一陰一陽謂之道」,陽得陰而成,陰得陽而序。剛柔相配,故六人為三綱。

右論三綱之義

三綱法天人,六紀法六合。

君臣法天,取象日月屈信歸功天也。父子法地,取象五行轉相生也。夫婦法人,取象人合陰陽有施化端也。

六紀者,為三綱之紀者也。師長君臣之紀也,以其皆成己也;諸父兄弟父子之紀也,以其有親恩連也;諸舅朋友夫婦之紀也,以其皆有同志為己助也。

右論綱紀所法君臣者,何謂也?君,群也,群下之所歸心也;臣者,纏堅也,厲志自堅固也。

《春秋傳》曰:「君處此,臣請歸也。」

父子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子者孳也,孳孳無已也。

故《孝經》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也;婦者,服也,以禮屈服也。「昏禮」曰:「夫親脫婦之纓。」《傳》曰:「夫婦判合也。」

朋友者,何謂也?朋者,黨也,友者,有也。《禮記》曰:「同門曰朋,同志曰友。」朋友之交,近則謗其言,遠則不相訕;一人有善,其心好之,一人有惡,其心痛之;貨則通而不計,共憂患而相救;生不屬,死不託。故《論語》曰:「子路云:『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

又曰:「朋友無所歸,生於我乎館,死於我乎殯。」朋友之道,親存不得行者二:不得許友以其身,不得專通財之恩。友飢則白之於父兄,父兄許之,乃稱父兄與之,不聽則止。

故曰:友飢為之減餐,友寒為之不重裘。故《論語》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也?」

右論六紀之義

男稱兄弟,女稱姊妹何?男女異姓,故別其稱也。

何以言之?「禮親屬記」曰:「男子先生稱兄,後生稱弟;女子先生為姊,後生為妹。」

父之昆弟不俱謂之世父,父之女昆弟俱謂之姑,何也?以為諸父曰內,親也,故別稱之也;姑當外適人,疏,故總言之也。

至姊妹亦當外適人,所以別諸姊妹何?以為事諸姑禮等,可以外出又同,故稱略也;至姊妹雖欲有略之,姊尊妹卑,其禮異也。《詩》云:「問我諸姑,遂及伯姊。」謂之舅姑者何?舅者,舊也,姑者,故也,舊故,老人稱也。謂之姊妹何?姊者,咨也,妹者,末也。謂之兄弟何?兄者,況者,況父法也;弟者,悌也,心順行篤也。稱夫之父母謂之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親如母而非母者,姑也:故稱夫之父母為舅姑也。

右詳論綱紀別名之義

8. 現在知乎上面,爭論華夏法統與倫理是一大焦點,但要問處於何處?基本上沒人知道。就是公元50年的【白虎通義】!就是《三綱六紀》!

【全文的核心】【三綱六紀】【君為臣綱】

!!!!!!!!!!!!!!!!!!!!!!!!!!!!!!!!!!!!!!!!!!!!!!!!!!!!!!!!!!!!!!!!!!!!!!!!!!!!!!!!!!!!

回到光武帝劉秀。

劉秀又是如何鞏固皇權的呢?

劉秀以優待功臣貴戚為名,賜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祿,而摘除其軍政大權。

劉秀鑒於西漢前期三公權重,權柄下移,雖設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權歸之於設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尚書台

漢武帝的中朝制度到了光武帝時期,就演化為【尚書台】,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事件!

秦代於少府內設尚書,有令、丞。

漢成帝時,初置「尚書」員 5 人,開始分曹辦事。

光武帝劉秀鑒於西漢末年大權旁落於貴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權力集中於君主,凡機密之事全部交給尚書,以此制約三公。因而加重了尚書的職權。因尚書的官署在宮禁內而稱為台閣,故有尚書台之稱。

東漢尚書台組織有:尚書令一人,秩千石。若以公為之,則增秩二千石儀禮亦加。

尚書僕射一人,秩六百石。職署尚書事,尚書令不在,則代行處理公務。

尚書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錄文書期會,佐令、仆治事。

六曹尚書,秩各六百石。三公曹,掌管年終對州郡官吏的考績;吏部曹,掌管選舉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關修建和鹽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護駕邊疆少數民族朝賀事務;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訴訟事務;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盜賊等治安工作。

尚書侍郎 36 人,秩四百石,每曹 6 人,職掌文書起草

尚書令史 18 人,秩二百石,每曹 3 人,主書

東漢尚書台權力極重,既出詔令,又出政令;朝臣選舉,由尚書台主管;還擁有糾察、舉劾、典案百官之權;參預國家重大政事的謀議、決策,對朝政有著重大影響。

尚書台權力雖重,但台官職位卑微,長官尚書令不過千石,尚在九卿之下,這樣位卑權重,皆由皇帝親任幹練之士充任,便於控制,發揮效率高。

東漢和帝以後,多幼君弱主,實權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儘管三公要聽命於尚書,但尚書又往往被實權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東林黨現象,王陽明心學,忠君愛民與中華文明的衍化之討論 - 知乎專欄


其他的太多了,我來說是哲學核心。哲學核心是法家的實用主義和儒家的仁愛思想,華夏族從來不崇拜看不見摸不著的古怪的東西,今世最重要,子女最重要,祖先最重要,宗族最重要。不對什麼安拉啊上帝啊之類的東西負責,華夏族,從來只對自己負責。


華夏文化就是周文化。。占坑


「周天子,是皇天上帝的「嫡長子」,也是天下子民的「總爸爸」。諸侯,是「二級爸爸」;大夫,是「三級爸爸」。小民則是「子女」,所以叫「子民」。子女也要「成家立業」。他們成的家,是「家庭」,一夫一妻,無妾。這些家庭也都有祖宗。以祖宗為統緒,家庭構成「家族」,「家族」構成「宗族」。這些宗族,從屬和依附於大夫,構成「氏族」,大夫是氏族的族長。氏族從屬和依附於諸侯,構成「國族」,諸侯是國族的族長。國族從屬和依附於天子,這就構成了「民族」。這個民族在西周叫「夏」,春秋叫「華」,後來合稱「華夏」。周天子,就是華夏民族的「總族長」。」----易中天的中華史里是這麼解釋華夏的


謝邀!

我對這個話題,說實話沒有很深入的見解,因為「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身為中國人的我,很難客觀地去看待我所生長教化的這個環境。

目前我覺得可以談的一點,是要釐清概念。從題主的提法來看,似乎「文明」和「文化」是同一個概念,這點我覺得個人不能同意。我的理解是:

  1. 「文化」(culture)是一套完整的價值觀體系,是這個社會群體對世界萬物本身以及之間的關係的理解。所以當一個人的這套理解,跟不上主流觀點時,我們有時候會說這個人「沒有文化」。
  2. 「文明」(civilization)則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礎上的社會秩序,比如社會地位的尊卑高低,管理的流程機制等。所以當一個人不遵從這套秩序時,我們有時候會說這個人「不講文明」。

因此「文明」是「文化」的體現之一。

暫時先講到這裡,供大家參考,想起什麼我再補充。


正解在這裡:

華夏文化是指漢族文化,華夏文明是指漢族文明。

在歷史上,「華夏」是「漢族」之前的另一個叫法,可追溯於戰國。

沒錯,不包括少數民族的文化,事實確實是這樣,很遺憾。

――――――――――――――――――――

至於點贊960的那個答案,我不想多說。一個程序員在歷史方面的假逆襲,資料查的倒是很認真。各行各業的網民,輸出自己的想法,並不需要為它的正確性負責,更不需要為它的消極影響負責。

這問題的正解就貼這,你們愛信不信咯。


要把一種文明與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做對比,才能說出這種文明的特點。

華夏文明(或者叫做中華文明、漢文化),有以下幾個特點:

1.重視家庭和宗族關係,家庭觀念強烈;

2.看重社會倫理下的尊卑關係,君臣、父子、夫妻、上級對下級等各方面都有體現;

3.不看重血緣,嚮往天下大同,民族觀念不太強烈;

4.中庸,保守;

5.人情重於制度;

6.衣:本民族服飾已消亡;

7.食:飲食文化豐富多樣;

8.住:獨特的中國風格建築(我不是學建築的,沒法說出中國古典建築的特點);

9.行:貌似也沒啥特色;

10.當今世上唯一使用表意文字的民族(由象形文字衍生而成的漢字);

11.其他……(想起來了再補充)


家 國 天下


之前在空間看到的,剛發表了一篇文章,正好給一條評論。

廈門有一個區,叫思明區。

還很小的時候,我問母親,「思明」是什麼意思。

母親說「思明,就是思念明朝啊」

「為什麼要思念明朝?怎麼就沒有思念清朝?清朝不是更近嗎?」

「因為,清朝不是。。。」母親欲言又止。

年幼的我似乎也覺得這個問題無聊,玩兒去了。

到現在回想起來,我理解母親。母親該怎麼跟那麼小的我,解釋這麼沉重的話題呢?清朝是什麼,又不是什麼,說了我都不會懂。

稍大一點,我還問過,為什麼,漢族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母親說:就是旗袍馬褂吧。

「不是!!」父親很嚴厲,那嚴厲至今記得清晰。

從小到大,都知道唐宋元明清,我也曾經對著巨大的地圖,驚嘆地說:元朝時期,中國的領土真大!一直到歐洲啊。

到了高中有一天,母親看了條新聞,似乎不太高興。

「岳飛、文天祥怎麼能不是民族英雄呢??這教育部太離譜了!為了所謂的民族團結也不用這樣啊。那是不是有一天中日合併了,民族融合了,當年抗日的先烈也不算數了呢?」

正在背歷史書背很爽的我說:「管他啦,以後那些學生高考答案寫對就好了。」

現在想來,我為自己的話,感到羞愧。真想甩自己巴掌去。

大學時,我因為上俄語課,認識了位蒙古國的留學生,成了好友。

由於我知道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於是我問他:

「你們國內的教科書,怎麼寫成吉思汗、忽必烈呢?」

他笑笑說:「說了你別不高興啊,我們寫的是,那時候,中國是蒙古最大的一塊殖民地!」

是么?這樣么?

和一位微積分課的韓國朋友開小差聊歷史,他說:

「中國電視上有很多清朝的電視劇,收視率還很高。你們很喜歡嗎?」

「還不錯啊,韓國有沒有?」

「呵呵,中國本來想出口《雍正王朝》,但韓國的觀眾拒絕了。因為,我們喜歡看的是《三國演義》一類的古中國電視劇。清朝在韓國人眼裡,絕對不是中華了。而且,韓國人很不理解,為什麼漢人這麼快就背棄了祖先?剃掉了頭髮,穿上了女真人的衣服。而祖先的衣服,卻被放在戲台和葬禮上穿。韓國,一直到李朝結束,都還在使用明朝的年號」

最後,有一天,在日本雅虎知識,看到了一則問答。

「中國的古書寫『身體髮膚,受諸父母,不可毀傷』,但為什麼清朝他們都剃掉了頭髮?

「因為漢人是容易忘本的民族,他們很容易就背棄了偉大的祖先,經過滿洲人的壓制,他們就不再反抗。一般來講,日本管明朝以前叫『中國』,管清朝以後叫『支那』」

不得不說,那一刻價值觀真的眩暈了。

在越來越多地了解17世紀中葉那個戰火瀰漫的年代之後,當血淋淋的歷史,一層又一層地剝開之後,我才認識到,那些矛盾,那些欲言又止,其來有之。

明朝末年,的確已是大廈將傾,起義四起,民不聊生,和歷代的末路很是相似。這時,一個邊疆的少數民族首領,帶著他的民族起兵,並一路開進關內,明朝滅亡,似乎是一件很順理成章的事。

1645年,清兵開進江南,江南諸縣,許多沒怎麼抵抗,也就投降了。畢竟,百姓還是想過日子,普通人,誰又不怕死。既然前朝弊亂,**專權,百姓也已對明朝死心。新朝來了,能過日子,苟且過吧。

江陰的百姓,自然也投降了。

但真正的血腥即將開始。多爾袞說「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也就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此外,不允許再穿漢人的服裝,連留都不許,一律燒毀,不從者斬。

之後發生了什麼?

發生了漢人歷史上,最慷慨悲歌的一幕。

法國傳教士說:原先溫順如羊的漢人居民,在知道連自己的服裝和頭髮都不能保留的時候,每個人都變得如同老虎一樣勇猛,不惜以性命相搏鬥。

城破了,就拚死巷戰。

最後的結果是,經過81天的戰鬥,江陰縣城10萬百姓,男女老少,殺掉了7萬的清兵之後,全部壯烈殉族。無一人投降。

沒錯,這叫殉族。

他們原先已經對明朝死心,接受了清朝統治,但為何頒布了剃髮易服的命令後,所有人都能慷慨赴死,全城上陣,全城抗清,全城玉碎?

原來,這身衣冠,在百姓的心裡,地位是如此之高。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故稱【華夏】。」--《左氏春秋》

「身體髮膚,受諸父母,不敢毀傷,此為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

這兩句話,被漢人吟誦了千年,每個人從小開始,都在一遍遍地從這些詞句,獲得身份和品格的認同。

所以,這些話,不是白讀的。在無法保衛的時候,當高貴的死去,不使其受辱。

江陰八十一日的指揮者,閻應元,在破城之日,於東門寫下了蕩氣迴腸的對聯: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那一年,那個年代,在常熟,蘇州,嘉興,嘉定,廈門,廣州,贛州,湘潭,都上演著,同樣的故事。

近年來,漢服作為一個現在有點新鮮的事物,逐漸興起,併流傳。

我也曾經淡漠過,曾經覺得,那是古人的衣服吧??穿它,吃飽撐吧?

曾幾何時,我也覺得,現代人,管過去幹嘛?傳統關我何事?若能自在逍遙,自我、享樂、紙醉金迷地度過這一生,豈不快活?

可是我想說,知道了這許許多多之後,我再也不能無動於衷。

原來人生,也是有傳承和責任這些沉重的字眼。


我個人覺得華夏文化狹義上可以指最初的夏時期的諸夏文化,廣義上華夏文化就可以指咱們的中國文化了。上面很多的朋友都有各種解釋,但是我覺得華夏文化已經不在了,已經沒有了,但是他是神存形亡的。但是他是神存形亡的。但是他是神存形亡的。重要的話說3遍!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下來說說我的個人看法,求輕噴啊

我認為華夏文化的核心其實是可以用一個詞來說就是「森羅萬象」。就像之前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說,中國是誰打我誰就變成了我。這話說的不準確,但也有一定道理。華夏文化誕生無疑是我們華夏的先祖流傳下來的,但是正統的華夏血脈個人認為是到夏王朝就結束了。當商人統治中原時,商人逐漸由華夏的入侵者變成了華夏文化的忠實繼承者,當然這個過程中,華夏文化也多了商文化的一部分。周也是如此,從西隅偏遠之地一路打到中原,但周人也由蠻族變成了文明的種族(用詞可能不準確,理解意思就好啦 )。而周將夏商文化繼承,並發揚光大,至此華夏文化的主題差不多算形成了。

到了後期隨著其他民族對中原地區的佔據,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在影響著華夏文化。時至今日,也是如此。現在中國說馬克思主義,這也是外來物,但如今也成了我們中國文化的構成的一部分了。

所以說華夏文化的特點和核心就是「森羅萬象」,包容性極強,是多種文化的複合物。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由於我個人眼界和學識有限。在交流的時候,請朋友們輕噴。


簡單地說就是華夏-花朵在夏天盛開的民族。

,甲骨文像一棵樹上滿是花枝的樣子。金文將甲骨文的「木」寫成,同時加「於」(竽),表示古人用花枝裝飾歡慶的樂器。籀文像枝葉茂盛的植物有許多燦爛的亮點閃爍其間。篆文將金文的寫成,將金文的寫成。有的篆文加「艸」(草),誤定了「」的草本屬性,於是「」的含義遂發生了由「」變「」的大轉變。造字本義:樹木開花。隸書變形較大,將篆文的寫成,將篆文的寫成,植物的形狀、竽笛的形狀消失。正體楷書、承續隸書字形。俗體楷書「」另造會義字,(化,變,無中生有)(十,是「屮」的變形,即草),表示由草蔓生髮的花朵。現代漢語中「」的本義通常由「」代替。從甲骨文、金文字形的比較來看,「榮」的本義是草本植物開花,「華」的本義是木本植物開花,然而古籍的用字情形卻常常相反:稱草本植物開花為「」;稱木本植物開花為「榮」* 。,甲骨文像一個赤著腳的人手持尖嘴鋤下地勞動,字形突出了人的頭部、兩手、腳(趾)和勞動工具。金文(頁,頭,表示思慮、琢磨)(爪,抓)(執,操持)(刀,墾荒的工具)(卜,表示占卜,觀測天象)(耒,翻地的農具),表示觀測天象與勞作。有的金文省去「刀」和「耒」。篆文簡化字形,省去了「刀」、「耒」等農具,(頁,頭,思慮)(兩手,忙碌)(倒寫的「止」,腳),表示手腳忙碌,農耕勞作。古人常以部落或聯盟首領的特長、及前所未有的歷史貢獻來敬稱他們的首領------最早系統利用火的首領為「炎帝」* ;最早教練射箭習武的首領為「黃帝」* ;最早採摘種植的首領為「」;最早農耕生產的首領為「夏」* ;最早和泥制陶的首領為「堯」* ;最早推行熟食制度的首領為「舜」* ;最早捕漁垂釣的首領為「鯀」* ;最早治蛇治水的首領為「禹」* 。


道儒釋的綜合體!!


華:服章之美=強大生產力;

夏:禮儀之大=先進生產關係。

華夏就是先祖在自誇自己是天下第一的民族。

沒做到一個國家吊打全世界就沒臉這麼自稱啊。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人生觀是關於人生目的、態度、價值和理想的根本觀點。它主要是人生、人生的意義、怎樣實現人生的價值等問題。

中國人的人生觀就是道德文明。文明與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生命價值趨向,也是中華民族亘古不變的人生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

道德文明是我們中國人生命的崇高領域,是生命的實質。文明、道德不是空洞的口號和簡單的個人品質。中華民族歷經滄桑,道德文明也是幾度沉浮,在文明失落、道德淪喪的時代,文明這一偉大的人生價值觀被淡漠、被扭曲、被人們拋在腦後,於是人們迷失了生命的方向,讓我們的生命和身心飽受蹂躪。

復興中國文化,實現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確立明確了文明這一主題思想。文明這一偉大的人生價值觀又登上社會主義歷史的舞台,繼續照亮人類的文明史,必將再次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1、文化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文明,從文化升華到文明是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宗旨。

中國悠悠5000年的文化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相對於當代的物質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精神物質一體,兩者不可偏執的博大與精深。中國文化是道德文化,具有天文、地理、人和的完整文化體系,中國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古聖先賢生命智慧的標準是達到天人合一,成就道德生命。當我們被文而化之,體現道德生命境界,達到天人合一時,才是真正的文化。

古聖先賢上古結繩造字,創立文字,以生命智慧化為文字,又藉助文字,用以教化後人化育成長生命。但是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只代表文字、文獻的掌握程度,並不是認識幾個字或是讀書破萬卷就叫有文化。文而化之,進入文明道德的生命領域才是文化的真正意義。生命中道德文明的成長才叫文化,非此都是文而不化,是沒有文化的中國人。

優秀的中國文化都是性命之學、是自然科學、是天文地理人事系統全面的生命科學、是人類偉大的生命工程文化。易經說: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就是說窮天地之理,以盡人性,進入道德生命領域,從而達到天命。

2、文明

人類生命是以心性光明出現為文明,以見到自己心性為文明。文明是生命成長變化的一個自然階段。

只有心性文明才能踏上生命升華的階梯,生命到此進入了心性成長的階段,也是生命從意識層面升華、進化到慧性光明的時段。然而這也是很多人不敢想,也達不到的生命領域。

中國文化正是以文明這一生命階段為文化目標,故此文明一直是中國人亘古的人生價值觀,人人的文明就是社會的文明。全民族的文明就是社會價值觀的趨向。易經講:見龍在田,天下文明。龍就是陽德真性,就是心性光明的顯現。

文明是生命的一個變化程度,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個追求目標,是中國人幾千年的人生價值觀,也是我們人生心性成長的初步成果。見到心性光明的時候,就是文明的出現。沒有見到心性以前,我們都是迷惑顛倒的凡人,初級生命,有的叫小人。

易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這裡所說的大人就是我們的心性體,異名叫聖體、聖人、道體、法身、佛等等。儒釋道三教文化,同樣是以心性的文明與成長為目標,都是以見到心性為初步成果。

3、道德

天地宇宙的本體為道,萬物之性和人性為德。道是宇宙的本體,道是自然的本體本性,道即自然,道在天地,道體蘊含著天地變化環環相扣的規律。道在身心,德是我們的人性本真。身心為道,人性為德,道德是人類生命的崇高領域。

生命都是以形質體和性質體存在的,人的形質體是身體,性質體就是心性。中國文化是天人一體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生命達到天人一體時才是人類的終極目標,天人一體是心性體的天人一體,人的性質體成就,轉凡入聖,生命性質體進入天道,古人叫做成道,認為可以成為神仙,進入更高的生命領域,中國自古有神州大地之說,佛教叫做成佛,法身成就。

開創文化文明,重塑道德生命,讓中國文化開花,讓中華文明結果,讓我們的道德生命成長,當我們心性的光芒放射出來的時刻就是文明的誕生,德合天地,天人一體的時候就是道德的體現。我們生命中,心性的成長就是道德的成長,所以道德就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中國人生命的崇高價值趨向。

中國文化是化腐朽為文明的文化、是化愚昧為智慧的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國文化具有完整的道德文明理論構架體系,也具有天人合一的成長方法。當我們的心性達到天人一體,與天地合其德、大明終始的時候就是道德生命的真實體現,也是道德文明的成就,能夠利益大眾、服務社會就是道德文明的運用。


華夏,自炎黃到漢以前。曾經有個民族叫華夏族。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沒能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權?
忍者真的存在於日本歷史上嗎?
為啥總有人說清朝奠定了中國疆域 奠定現在國土疆域不是二戰么 如果說清占的地方大 那也沒有元大啊?
晉朝人的人生觀為什麼頹廢?
在歷史上因為惡性事件而出名的地方會不會改名?

TAG:歷史 | 文明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