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披頭士MJ在自己的國家經久不衰,在年輕人中也很有影響力,而崔健在現在中國已經越發沒有存在感了呢?
看了崔健在上海衛視的演出,氣氛真的很差,再對照倫敦奧運會全場合唱《hey jude》,差距好大啊
1、崔健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被主流媒體所封殺,近年才稍有緩和。青少年群體是最容易收到媒體及商業包裝的影響的,他們對崔健缺乏了解情有可原。
2、崔健在中青年群體中仍然很有影響力。老崔live的票價是業內最貴的首先 MJ和搖滾樂有交融但畢竟不是地道的搖滾樂 他的影響力在於他的一生太過於傳奇。在這要說的話能寫一本書那麼多字 暫且不管。
好了 說Beatles和崔健。
其實不是因為beatles或崔健個人原因,題面可以換成Bob Dylan和何勇,Woodstock和迷笛音樂節……等等等等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關鍵在於 因為搖滾樂在西方真真正正影響了社會變革 比如間接結束了越戰 比如宇宙塑料人甚至唱垮了一個政權(自行百度捷克的絲絨革命)。當然真要說有多大影響也不好說 畢竟政治遠沒有這麼天真 但至少搖滾樂的確在產生作用。另一點 搖滾樂在西方有一定歷史基礎 是幾乎兩三代人的精神圖騰 當你看到一支成員都是七十多歲的大爺們的樂隊在台上演出 台下瘋狂的觀眾中也大批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 你很難不被觸動 這種情形在比如英國這樣的老牌搖滾國家實在太常見了 你能想像這種情形出現在中國嗎?可能嗎?中國只有70歲了還在春晚唱難忘今宵的李谷一。
在中國 搖滾樂是名符其實的小眾文化 能做的非常有限 魔岩三傑那個時期已經是巔峰 但也就如此罷了。其實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搖滾是何物 從前搖滾是洪水猛獸 現在搖滾是青年人爭相標榜的符號 最近看中國好聲音 什麼人都往自己腦袋上扣搖滾的帽子 牛鬼蛇神都說自己是玩搖滾的 拜託不要這樣好嗎?我不是裝搖滾逼 做搖滾樂也沒有什麼多了不起的門檻 但起碼你不能指鹿為馬啊。還有一些人進滾圈的出發點就是約炮 嗑藥之類的縱慾 而並不真正關心音樂本身。
總結來說 我們國人很少有人清楚認識到搖滾樂為何物 搖滾樂是以布魯斯音樂為根基發展出來的一種籠統的音樂風格 搖滾有其內在精神:叛逆傳統 崇尚自由 揭露中產階級虛偽的面具 期冀以一種更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是搖滾 多數人卻膚淺地以為快節奏+高嗓門的歌曲或者寫一些特裝的陰陽怪氣無病呻吟的情歌就是搖滾了。搖滾樂在國外是「革命」 可在中國實際上是沒有地位的 或者說得更廣 中國至今沒有一股民間力量能形成反抗社會傳統勢力的潮流 中國沒這個傳統 也沒這個條件。
想了解更多 推薦張鐵志的書《聲音與憤怒》 你會驚訝於搖滾樂的力量遠遠超出你的想像。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056620/
.說一些非常個人的想法,估計會被噴,果斷匿了
老崔是中國大陸最早出現的搖滾歌手,但他不是音樂家。他的音樂放在中國大陸八十年代初是絕對獨樹一幟的先鋒音樂,但個人覺得造成「先鋒」感覺的因素是歌詞和他的表達方式。在那個極端閉塞的年代,中國大陸青年聽到『一無所有』 『假行僧』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之類從前從未聽到過的文字表達方式,必然會產生好奇的荷爾蒙,背著吉他,著裝新奇的舞台形象更是促進崔健成為了一個搖滾偶像和精神領袖。
從單純的音樂角度來說, 老崔的音樂實在沒有太多『考究』的價值,還是由於信息閉塞,當時的崔健對西方流行音樂的認識來自北京外國留學生帶來的磁帶,可想而知, 對於當時的崔健來說,對西方流行音樂風格特點宏觀上的了解,對不同風格創作手法和細節上的比較全面的了解,是不可能的, 因為閱讀量太小。從他音樂創造手法來看,可用的辦法和點子不是很豐富,幾乎沒有細節。但是對於當時的聽眾來說,能聽到一些Funk風格的節奏以及具有反抗精神的歌詞已經夠讓人覺得耳目一新了。細節?沒有人會去關注。
老崔帶著中國搖滾第一人的光環和60,70後一代人的推崇又度過了20多年,到今天他更多的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中國聽眾也在進步,雖然很慢,但是越來越多的聽眾開始關注細節和音樂本質。寫出具有反抗精神的歌詞早已不是新鮮事兒,光著膀子背著吉他在一二線城市live house嘶吼的搖滾歌手到處都是。對於接受過更多教育,更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的80,90後文藝愛好者來說,缺乏細節的音樂已經不那麼吸引人了。
對比一下題主提到的Beatles,以唱愛來愛去的淫詞艷曲走紅,平庸的歌詞下的旋律,和聲卻是有『把玩』價值的。列儂在後期的創作能力更是越來越具成熟和遊刃有餘,歌詞創作也變得更為細膩和深刻。從創作產量上來說,崔健從1989到2005年間,一共出了5張專輯,beatles單說錄音棚專輯,從1963到1970年之間出了12張專輯,列儂個人錄音棚專輯1968到1980年一共7張,其他的現場專輯,單曲,錄像更是不計其數, beatles的其他成員也都有個人專輯。單從產量上來說崔健和beatles就不是一個級別的。雖然產量和質量不能相提並論,但是高產量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創作者的創作能力和慾望。
印象最深刻的兩個崔健的現場視頻,一個是1993年柏林,中國搖滾樂第一次進入西方人的視野,那時候的崔健在西方觀眾面前表達了打開國門後的中國人的思考,音樂雖然乾癟,但我覺得那個時候年輕的崔健是迷人的,搖滾的。另外一個是2006年的不插電,儘管錄音攝像條件已經好很多,崔健的音樂依然乾癟沒有細節,唱的依然是十幾年前的思考,還是一樣的簡單的Funk節奏,給我的感覺是,老崔真的沒有在音樂上下更多的功夫。這樣的表演對我來說幾乎可以說索然無味。崔健沒有持續保持對自己的創作的雕琢。這是我對此問題的回答。
總結一下,我不是刻意黑我們的老崔,只是想盡量客觀的從環境因素上闡述我對崔健的音樂的理解。中國大陸近幾十年的扭曲環境導致中國很難產生持續磨練自己藝術創造功力的藝術家。 毋庸質疑的是,崔健是我們中國大陸最重要和最偉大的搖滾歌手。如果題主說的情況是客觀的話可以這樣理解:崔健是改革開放的產物,代表了一個時代青年人的想法,音樂的內容大於形式。時代過去了,他也就退出歷史舞台了,現在聽《新長征》《解決》,有點不合時宜了,年輕人也不會有共鳴了。但毫無疑問崔健會長期被歷史書記載的。披頭士的作品是音樂的美與活力,形式大過內容,反映的是普遍性的情感體驗,在很多時代都可以被認同,比如love me do.yesterday什麼的,什麼時候都能打動年輕人。當然lennon個人的作品不算在內。mj更流行,泡泡糖搖滾,音樂很淺顯易懂,的確是個傳奇,地位像貓王差不多。
崔健存在感很強啊,崔健和羅大佑基本上就是華語樂壇的兩個標杆。我經常看有人評論歌手,就拿這2位做模板。崔健跟甲殼蟲不是一類,沒有辦法相比。甲殼蟲的歌流行性更強,而崔健的歌批判性為主。奧運會這種場合崔健的歌肯定是不適合的。
因為他們的音樂比崔健的好聽,因為他們真的在做音樂(對實驗音樂有很大貢獻), 他們敢於表達立場,他們所在的媒體和環境也允許他們表達立場,後來的受歡迎樂隊受他們的啟發並且表示了受他們的啟發,如果有人去了解一個他喜歡樂隊那麼也很可能能了解到他喜歡樂隊所喜歡的樂隊(披頭士)。 還有就是國內音樂很受西方影響,因為真的是好聽
因為崔健沒死
這個嘛。。。你去搜搜他任何一次大型演唱會上,唱《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的時候都幹了點啥也就明白了
這兩年才聽說崔健…
崔健不凡,是因為他是「先鋒「。其成就在於開創性,但是並不是」永恆的藝術「,將來肯定能載入史冊,但是作品未必會流傳千古。
披頭士不凡,是因為他們是」藝術「。
先鋒的東西,不被人所欣賞是很正常的。
所以,不要跳過細節進行簡單類比。推薦閱讀:
※中国弹吉他弹得好的有哪些?
※想系統地聽一聽英倫搖滾,應該怎麼做?
※有哪些專輯質量不斷提升、風格越趨多樣化的樂隊?
※喜歡搖滾但不適合搖滾應不應該放棄?
※當我們在談論搖滾作品 / 搖滾藝術家「流行味太濃」時,我們在談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