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魏晉人物晚唐詩」最能代表風流?


推崇 六朝人物晚唐詩,那只是說話者個人的主觀看法而已,表達的僅僅是其個人的審美標準;未必人人都會同意他說的。我就不認可。硬是要裝一句的話,我要說:一種風流我更愛,晚清人物北宋詩。


我記得原話是「六朝人物晚唐詩」吧?六朝姿儀和魏晉風骨聽起來感覺是不一樣的。

「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考慮到是日本人說的,可能是六朝和晚唐共有的那種綺靡幽微、深情綿邈的氣質符合日本人「物哀」思想影響下的審美觀吧。


隨便答一個啊

先說晚唐詩

風流四要素:玄心、洞見、妙賞、深情

比如周瑜

」曲有誤,周郎顧「6個字就能看出哪一種名士風流態度,歌女為博周郎一顧,頻頻誤拂琴弦。

周瑜假如沒有英年早逝,對他關於風流的認可也許會大不相同

我以為還要有那麼點在桎梏與落魄中需求自由的的無畏,有那麼點今日且歌且舞且盡歡,不論明日生與死的不理智

盛唐,祥和,宏達,等盛唐是意氣風發的,這和風流完全不一樣,風流比意氣風發多了點不完美和失落,所以更具審美價值。

晚唐詩因此更能走進人們內心,扎出血吧

至於魏晉名士,一個字帥,詩歌駢文不拘一格,汪洋恣意。做人做事不瘋魔不成活,得益於當局的一個亂字。真名士,自風流。

瞎說的啦,吃飯去


六朝人物中國也喜歡,就不說了。晚唐詩恰好是為詩評家所詬病的。評唐詩時一般會在一些爛詩下見到這種評語「有句無篇,晚唐習性。「」雖然這個人是中唐人,但句法已墮入晚唐了,實在可嘆『「這首詩實在是太晚唐了」「杜荀鶴的詩比晚唐還晚」。當然評價好詩時也會有」想不到晚唐還有這種好詩「」雖然是晚唐人,但詩歌卻有盛唐風骨「」詩雖不算好,但在晚唐也算不可多得了「之類的評價。

沒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中,晚唐的詩是評價最低的。因為總體格調不高,被認為是末世之音。

晚唐詩最典型的就是有句無篇。很多詩人都是受賈島的影響,擠盡腦汁想出一兩個好句子。但是才力枯竭了,想不出頭尾了怎麼辦呢。就用那些最俗最爛的套路敷衍成篇咯。所以晚唐詩中往往見秀句而不見佳篇。

但是日本人不在乎啊。他們的興趣又不在寫漢詩上。主要還是用來激發寫和歌和俳句的靈感的。有一種句題和歌,就是從詩集里摘除一句為題,寫成和歌。一首和歌雖說有三十一個音節,其實容量也不過是半首絕句。晚唐詩中佳句很多,這些句子秀麗文雅,與和歌的格調相符,自然為歌人們所欣賞。

平安時代的日本人最喜愛的詩人是白居易和許渾。喜歡的也是」雪月花時最憶君「之類的風雅閑適的句子。對李杜蘇黃的愛好是五山文化興起後的事。為什麼呀。一是這兩個人的詩平易整飭,看著不費腦,反正那時候漢學水平還不高,只夠看這些比較簡單平易的;二就是風格閑雅,符合貴族的悠閑生活的情趣。


魏晉人物洒脫狂放,態度自然,皆是雅趣之人,既使斬去文華,成為白丁,亦是妙趣高潔之輩。按東方朔之言,是隱於野的小隱。說他們有著一流的風流態度,大體不錯。

晚唐詩構思精巧,用典頗多,華麗精緻。但晚唐詩人不同於魏晉雅士,晚唐詩人既想仕於朝廷,又想宅在田園,是純純的隱於市的中隱。其詩雖脫俗雅麗,但失落惶恐之情無處不在。論文采,晚唐詩無話可說,可論態度,魏晉高了不止一籌。

白髮魏晉滄浪上,全忘朝堂是與非。

對弈清談老莊事,鬼飲一杯笑捫虱。

晚唐秋潭垂釣去,夜月深宮叩船歸。

煙影賦詩蘆岸退,來去人世且無機。


不同意這句話。盛唐真風流,魏晉、晚唐這種調調無非孤芳自賞,黑暗中的小小螢火。


這句話出自日本詩僧大沼枕山的詩「一種風流吾最愛,魏晉人物晚唐詩」,余秋雨有一次和學生討論「風流」,也引用了這句話,所以就流行開來了吧。也有作「六朝人物晚唐詩」或「魏晉風流晚唐詩」的,以個人愚見,六朝人物和晚唐詩的組合比較合理,因為魏晉風流和他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六朝一般指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南方六朝,包括東吳、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六個朝代,而魏晉風流則指的是曹魏和西晉時期的名士風流。六朝的特徵是綺麗奢靡,注重享樂,又有末世之哀,這和晚唐相似。而魏晉風流,或者說是魏晉風度,他們是匡扶世道之志和亂世飄零之感同時在胸中鼓盪,哀而有血性,有骨氣。

"心懍懍以懷霜,志渺渺而臨雲",這是魏晉人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是六朝風流。

日本人為什麼說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覺得他們最「風流」,這可能是跟日本人島國心態有關,或者說就是櫻花精神。瞬間的綻放,華麗,絕美,但終究歸於物哀。這倒是和六朝和晚唐的心態是有所相似的。而我大國心態,則自然更崇尚盛唐風流,那種自信和大氣磅礴,才是我華夏子民的真風流。太祖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唐的繁華轉眼即逝,晚唐的詩人們不敢懷念盛唐,今不如昔,這話真說出來,有些犯忌,於是便在緬懷六朝金粉上大做文章。盛唐的繁華和短暫,正好和六朝相彷彿。晚唐詩是中國詩歌中的精品,和盛唐詩比起來,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氣勢上虛弱了許多。盛唐完了,盛唐的詩也就成了絕唱。在晚唐,再也出不了李白和杜甫,晚唐人寫不出盛唐氣勢的詩。過去有人寫詩說:「一種風流吾最愛,六朝人物晚唐詩。」由此可見,六朝人物和晚唐詩,在精神上頗有相通之處。六朝的人和晚唐的詩,都是沒落時代的結晶。——葉兆言


推薦去看李澤厚的《美的歷程》


因為魏晉時候的很多任務都非常有個性,長相風流,文採風流,行事風格也很獨特,引領了一個時期的潮流。唐朝開放開明,很多詩人的詩歌之間言詞大膽,風格奔放,不拘小節。


魏晉崇尚老莊,好清談。根本原因是門閥制度,阻斷了讀書人的上升通道啊

然後只能放縱自己了。


推薦閱讀:

唐詩宋詞元曲 文學形式變化的原因 驅動力或者說深層選擇是什麼?
白居易和元稹"千里神交"的故事可信嗎?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的蠟燭是在傳的過程中就點燃了嗎?
為什麼總感覺杜甫《詠懷古迹》中的「群山萬壑赴荊門」不像是詩的開頭?
《長安古意》的內容是虛構的嗎?

TAG:文學 | 唐詩 | 魏晉時代 | 文學評論 | 魏晉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