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選秀女機制到底是怎麼回事?


制度和後宮了解不多……算拋磚引玉吧……

中國從很早就有一整套的後宮選秀機制,這套機制的目的自然是為了保證皇帝後宮中嬪妃的數量和質量,但是在現實中,因為皇帝本身處在權利的中心,自己不能直接接觸到這方面的事情,而這又是各種勢力趁機擴大自己權力和間接影響皇帝的一個途徑,所以……

而清朝的選秀制度,則尤為特殊。清朝的統治者以滿人為主,在傳統的後宮選秀制度上,又加上了滿人的部落婚制的習俗,再加上清初滿漢不通婚的思想,為了保證皇族的血統純正,更是加了諸多限制。清制,選秀三年一次,「八旗」中符合年齡的女子都必須參加選秀,而非「八旗」則沒有資格參加,而八旗中又有「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區分,「八旗」女子參加選秀可以成為嬪妃,而「包衣三旗」則只能成為宮女。

就選秀標準上來說,「門第」是清朝選秀的第一準則,在加上後宮與政治的密切關係,就算在八旗之中,也只有那些權勢最強的勢力才更有可能被選為秀女,而在後宮中也更有地位。其他的標準則多是「寬仁、孝慈、溫恭、淑慎」。而「美貌」恐怕並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甚至說,在中國古代「紅顏禍水」的思想下,再加上褒姒、妲己等前車之鑒,「好色」多被認為是一個皇帝不應該有的品質,所以那些選秀的官員,甚至會故意的選一些長得比較抱歉的人。


選秀女從順治年間到光緒32年。

秀女的選取範圍是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女子,但不包含鍵銳營新舊番子。

選取範圍不斷縮小。

康熙時,後族、皇族等近親女子不需入選

乾隆時,旗人外任者兵丁、低級官員不需入選

嘉慶時,先是八旗漢軍兵丁不需入選,其後八旗滿洲蒙古兵丁也不需入選

道光時,八旗另記檔案之女(抱養的)不需入選

光緒時,八旗在外任職的不需入選,在京的只有文六品、武五品的需要入選

嘉慶年間就已經規定,貴人以上得選世家女。

宮女由內務府三旗及鍵銳營新舊番子女子中選取。


推薦閱讀:

清末是否存在屠滿排滿的事實?
為什麼早期港劇中清朝男性頭髮是全頭不是半頭?
民主制容易被不講規矩的低級野蠻人利用,文明制可以杜絕嗎?
如果清朝不設柳條邊政策那麼後來的中國有可能保住外東北嗎?
「滿洲」、「八旗」、「中國」這三個名詞,在清朝有何異同?

TAG:清朝 | 中國古代歷史 | 制度 | 後宮 | 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