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誠不我欺」這個短句中為什麼不直接用「誠不欺我」要用倒裝句式?

問題再大點,倒裝句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謝邀。我從生成語法 (Generative grammar) 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個句子的句法。這只是我的初步分析,歡迎指正。

TL;DR:「倒裝句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我的回答是:賓語為代詞時提到否定的謂語前,是因為文言中作為賓格的代詞必須從深層結構的原始位置移動到 SpecAgrOP 位置才能通過賓格的格檢查。

======================================================================

我們先觀察一個其他語言的例子:

(1a) [法語]

J" aime le chat.

I love the cat.

(1b) [法語]

Je  t" aime.

I  you love. (句義:I love you.)

注意粗體的賓語和斜體謂語之間的關係。

句子 (1a) 為法語正常的主謂賓語序;句子 (1b) 中賓語為代詞 (tu, 簡寫為 t") 時發生移動,移動到謂語前面,形成主賓謂語序。這表明,賓語在某些情況下要發生移動至一個特殊的位置(句法學中稱之為 SpecAgrOP,即 AgrOP (agreement of object phrase) 短語的指示語 (specifier) 位置)。

經過了上面的分析,我們回到這個句子:

(2) [文言]

 古   人   誠 不 我    欺。

Ancient people truly not me[+ACC] deceive. (句義:Ancient people truly do not deceive me.)

先給出這個句子的語法樹(包含移動 (movement),簡化):

我認為文言中 NegP (否定短語)中的賓格 (accusative case) 的代詞需要移動到 SpecAgrOP 位置才能通過格的檢查 (Case checking)。這個句子的深層結構 (d-structure) 顯然為 「古人誠不欺我」(因為中文自然的主謂賓語序),然而在表層結構 (s-structure) 中「我」為賓格(文言中「吾」是主格,「我」是賓格),需要檢查句法格的合法性,所以「我」移動至 SpecAgrOP 位置,通過句法格的檢查,形成了我們最後的句子。回答題主的問題:「倒裝句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我的回答是:賓語為代詞時提到否定的謂語前,是因為文言中作為賓格的代詞必須從深層結構的原始位置移動到 SpecAgrOP 位置才能通過賓格的格檢查。


首先要分清兩個概念:先秦的古漢語和秦漢以後的漢語。這二者的語法體系是不一樣的,為了便於討論,我們後面提及的「古漢語」都指的是先秦的古代漢語

題主的這句話是符合古漢語語法的。古漢語在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往往會前置,但僅限於「不、為、毋」這三個否定副詞和「莫」這個表示否定的無定代詞。

舉幾個例子:

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現代漢語語序:不知吾也

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現代漢語語序:我未見之也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現代漢語語序:我無詐爾,爾無虞我。

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孟子·許行》)→現代漢語語序:莫或欺之。

這條規則其實並不嚴格,先秦有一些否定句中代詞賓語是後置的。如:

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詩經·魏風·園有桃》)→代詞賓語前置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代詞賓語後置

後世的仿古文言文中也常用到這一句式,如如蘇軾的《石鐘山記》中有句「古之人不余欺也」,若用現代漢語的語序,應該是「古之人不欺余也」。

參考書目:《古代漢語語法講稿》郭錫良


一、先回答你第一次提出的問題:「古人誠不我欺也」的倒裝句式分析。
1.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用法。

2.兩個條件:動詞、賓語。欺,動詞;我,賓語且是代詞。


3.這個句式的特點是,為了突出否定的意義,同時考慮代詞都是一個字的(爾、我、吾、彼、其、伊等等),倒裝之後突出句子含義,同時節奏上未有打亂。


二、倒裝句的常見句式分析:


下文參考網路資料


http://wenku.baidu.com/view...


動詞可以帶賓語,介詞也可以帶賓語,在文言文中,賓語前置是有條件的。

一、動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動詞賓語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種情況:

(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用法。


1、動詞前面有「不」「未」「弗」「無」等否定副詞的否定句。

在這種否定句里,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放在動詞的前面


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譯文:「古時候的人沒有欺騙我呀。」 這是個否定句。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不」,代詞賓語「余」,放在動詞「欺」的前面。翻譯的時候應該按現代漢語的順序,即「古之人不欺余也」。


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鄒忌不相信自己(比他漂亮)。」 這是個否定句。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不」,代詞賓語「自」,放在動詞「信」的前面。翻譯時應該按現代漢語的順序,即「忌不信自」。


3、以否定性無定代詞作主語的否定句。在這類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這是否定句。它的主語是「莫」是否定性無定代詞。賓語「我」也是代詞,現代漢語「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二)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前。


在古代漢語里,使用頻率大的疑問代詞是「何」字,其他的還有「誰、孰、惡、安、焉、胡、奚、曷」等,它們作賓語時,也放在動詞謂語前面。


①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譯文:「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什麼了嗎?』」 這是疑問句,「何」是疑問代詞,它充當動詞「操」的賓語,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大王來操何?」


② 沛公安在?(〈鴻門宴〉)譯文:「沛公在哪裡?」 這是疑問句,「哪裡:是疑問代詞,它是動詞在「的」賓語,前置到「操「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沛公在安?」

(三)用「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


這種現象古漢語並不多見。


如: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譯文:「不懂得斷句,不明白疑難問題……」 句中的「句讀」,「惑」都是要強調的賓語,動詞是「知」、「解」。「句讀」、「惑」前置到動詞前面。「之」是標誌。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讀,不解惑」。

(四)用「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


①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 譯文:「君王不憂慮自己流亡在外,卻擔心臣子們,真是仁惠到極點。」 句中「亡」,「群臣」分別是「恤」,「憂」的賓語,「是」「之」都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①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該不會要責備你吧?」 句中「爾」作「過」的賓語,借「是」把賓語前置,以示強調,即「過爾」,「過」在這裡是「指責,責備」的意思。


像成語「唯利是圖」,「惟命是從」,「惟你是問」「唯才是舉」「惟馬首是瞻」等等,就是這種格式,其中「惟」譯成「只」「只是」或「專」「一定」等,而「是」是提賓的標誌,不譯。

(五)特殊情況:


1、「相」字解釋為「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你、他(她)」,這時「相」用在動詞謂語之前。如:


①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你)


②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她)


③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我)


2、「見」解釋為「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為「我」,這時「見」字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如:

① 府吏見丁寧(我)


②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我)


③ 望見恕(我) 除此之外,還有現在常用的「誠請見教」「望見諒」「請勿見笑」,都屬此用法。「見」可譯為「我」,即「誠摯地請求教導我」「希望原諒我」「請不要譏笑我」。


3、「自」字解釋為「自己」時,也常常放在動詞謂語前,如現代漢語的「自製、自殺、紫紋、自救、自信、自焚、自律」等詞語,可以說都是古代漢語結構遺留在現代漢語里的合成詞。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忌不自信」中「自信」應理解為「信自」。


① 舉賢以自佐


③ 何不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二、介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常見的介詞有「於、以、為、與、從、自、向」等,它們往往與後面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結合,組成介詞結構。這些在介詞後的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叫介詞賓語。


介詞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後,文言文中在以下情況下放在介詞之前:


一 疑問代詞作賓語,一般放在介詞之前。如:

① 王問:「何以知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我跟誰在一道呢?」 「誰與」是「與誰」,「與」是介詞,「誰」是疑問代詞,充當介詞「與」的賓語,前置到「與」的前面。


二 介詞賓語不是疑問代詞,但是為了強調它,也放在介詞的前面,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以」的賓語前置。如:


① 余是以記之……(蘇軾《石鐘山記》) 譯文:「我因此記下這件事……」 「以」是介詞,「是」是賓語,「是」提到「以」的前面。


② 一言以蔽之


③ 夜以繼日 「一言以蔽之」,賓語「一言」,放在「以」的前面,以示強調,意思是「拿一句活就能概括它」。「夜以繼日」,賓語「夜」,放在「以」的前面,意思是「拿夜晚來繼續白天」。 「一言以蔽之」、「夜以繼日」即「以一言蔽之」、「以夜繼日」。 像成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坐以待斃」等都屬於這種格式。


三 介詞賓語是方位詞,也放在介詞的前面。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鴻門宴〉 這裡的「東」「南」「北」「西」都是方位詞,都充當「向」的賓語,放在前面,以示強調。翻譯成現代漢語應是「向東」「向南」「向北」「向西」。


文言文賓語前置句式分析

http://xkg2010.teacher.com.cn/UserLog...


因為漢藏語本來就是主賓謂sov結構,後來變成主謂賓svo結構是受百越人的侗泰語影響

在先秦時主賓謂結構仍在否定態有所遺留。現代已完全消失

http://zh.wikipedia.org/zh-hk/主賓動語序

樓上某君說得對,漢語數千年來不斷強烈變動,上古漢語和中古近古絕不是同一回事。上古詩經與唐宋詩詞、元曲、現代詩就差異巨大


我猜測倒裝存在原因有:為了音律美;加強語氣?;句式靈活倒裝不影響理解反而讓文字充滿活力。希望有知友能給出更詳盡考究的見解!


推薦閱讀:

上海話中「吃相難看」指什麼?
「尚書」中「尚」字應該念 ㄔㄤˊ(cháng)還是 ㄕㄤˋ(shàng)?
為什麼在中文裡,動物配的代詞是"它",而不是帶性別含義的「他」和「她」?
壓軸現在用來指倒數第一個還是倒數第二個?

TAG:語言 | 古漢語 | 漢語 | 語言學 |